材料,色彩对室内设计 论文 材料空间界面的影响,论文,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室内设计中金属装饰材料的色彩运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室内空间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材料色彩美感的体现,更多追求材料的豪华、高档。材料种类的堆砌,造成室内环境色彩的杂乱,缺乏色调的统一,不能充分体现材料色彩的华丽和材质的精美。文章是对金属装饰材料能否合理巧妙地运用,分析传统与现代以及在室内环境中色彩的表现力的运用的一个初探。中国论文网 /8/view-3788797.htm  关键词:金属;色彩;运用  1 传统与现代的金属色彩  1.1 传统金属色彩的沉稳与朴素  传统金属装饰材料主要有铜和铁,金、银虽然也很早就被用于装饰,但由于稀有珍贵只是在皇家贵族中使用,未能大量推广。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制造出来的金属。我国有着几千年青铜文化,青铜器文明依然在影响着现代人们的审美文化。传统的青铜器和铁画以凝重、沉稳而朴素色调为主,有沉着、古朴、拙重之美。  传统色彩有它的历史文化象征和古老感觉意义。一些颜色透过其表,心理上使人产生一种古色悠香所谓思情。因此,在造型上和环境布置上,往往可以采用仿古做旧的手法,不但是模仿这些色彩,更是模仿那种感觉和意境。  1.2 现代金属色彩的炫目与张扬  如果说传统金属装饰的色彩是沉稳而又朴素的,那么现代金属装饰的色彩就是炫目而又张扬的。现代金属材料的明亮光洁的色彩效果,给环境空间带来同样洁净明亮的感觉,适合快节奏的流动空间,如教室的走廊、商业步行街的公共设施等。这种高明度色彩常给人以冷漠感,热闹的公共场合可以起到调节作用,而需要制造温馨感觉的家居环境却切忌用得太多。现代金属材料装饰的炫目和张扬感,反映着人们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和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  2 色彩的情感美与相对美  2.1 色彩的情感美  色彩不单是一种美学元素,更是一种情感因素。因此,色彩的表现不仅可以调节空间变化,创造空间意境,而且具有瞬间左右人情感的特点。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对色彩都会有相似的、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情感反应。  暖色系颜色如红橙黄属于积极的具有活力和温暖感的色彩,使人感觉比实际位置近,看起来比较大。冷色系颜色如蓝绿紫属于冷静、忧郁、环保、健康或神秘的色彩,也具有收缩和缓慢感。当明度和纯度发生变化时,感觉也会跟着变化。  但对室内装饰设计而言,黑色则更多表示高贵、幽静和个性。白色更多表示简洁、明快和神圣。灰色则更多表示高雅、内敛和宁静。金银色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则更多是辅助用色,帮助和谐整体色调,突出个性等。  2.2 色彩的相对美  2.2.1 明度对比。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又称之为黑白对比。而室内物体的感观度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而体现出来。掌握和利用色彩明度的对比效果、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色彩组合。明度高的基调会使人感到轻快明亮;明度低的基调使人感到严肃、厚重。  2.2.2 色相对比。指色彩的色相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对比。在色相环上距离180°左右的互补色相对比,是最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这种对比能达到最大的鲜明程度,以引起人们视觉感知上的足够重视。  2.2.3 冷暖对比。指偏向于红色类的暖色和偏向于蓝色类的冷色之间的对比,在色彩设计中称之为冷暖对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色彩的冷暖对比视觉效果最强,刺激感较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目,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冷暖对比更具有典型的意义。  2.2.4 纯度对比。纯度不同的两色邻近时,纯度高的色彩看起来更鲜明,而纯度低的则更显灰浊,就是纯度对比效果。在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中,往往利用洁净而鲜明的色彩与灰浊色彩形成对比,如墙壁等背景色可灰些,而物体色则可鲜明些。  2.2.5 面积大小对比。指色彩面积的大与小的对比。金属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常用此对比手法来求得色彩的心理平衡。同样的色,因面积大小不同,产生的色彩效果也不同。特别是在室内环境色彩设计中,金属装饰材料的运用以“小面积点缀”,以“多衬小”等手法去设计,往往能得到平中见奇、以少胜多的特殊色彩视觉效果。  3 运用色彩规律,突出材料的表现力  作为具有现代感的室内设计,金属装饰材料是室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是构成室内设计主体不可缺少的条件。金属装饰材料的质地,传递着重要的色彩信息。一般说来对于金属装饰材料的种类的选择,在室内空间中,不仅要从功能上来考虑,还要考虑到色彩的重要性,力求合理运用色彩,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产生愉悦的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金属装饰材料时,须从合理而艺术地运用色彩的角度来考虑,才可把室内环境点缀得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室内环境的色彩是否协调,也可以说是金属装饰材料的色彩体现。总的来说,在选用装饰材料时,不能忽视装饰材料的色彩倾向,要避免过多材料色彩带来的杂乱,要确定空间的主色调,色彩要与主调协调,在统一的基础上再去追求材料局部的色彩、肌理变化,搭配出理想的色彩环境。  4 结语  在具体的使用与设计组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材料色彩的特性,合理运用色彩的规律,突出材料色彩的美感,创造出温馨典雅、活泼浪漫的室内色彩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莹莹.材料的暗示——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J].艺术与设计,2008(6)  2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张芝)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室内空间中的界面设计手法--《天津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室内空间中的界面设计手法
【摘要】:
室内空间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空间界面的设计是建筑设计在室内的深化和延续。随着当代西方建筑设计的日渐深入,对室内空间及其设计手法的认识更加深刻完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室内空间的发展沿革,并通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当代西方室内空间设计实例的分析,从中归纳出当代西方室内空间的发展倾向,以及当代主要的室内空间界面设计手法。希望这样的思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手法产生的背景因素,理解其原理,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思路和方法。
文章共四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提出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第二到三章)追溯了室内空间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实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当代室内空间中的界面设计手法。
第三部分(第四章)结合自身的设计实践,分析了国内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TU238.2【目录】:
中文摘要2-3
Abstract3-7
第一章:绪论7-15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7-10
1.1.1 国际背景7-8
1.1.2 国内背景8-10
1.2 研究内容10-11
1.3 研究方法11-12
1.4 国内外室内空间界面设计发展现状12-13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5
第二章:室内空间的发展演变15-42
2.1 空间的概念15-18
2.2 室内空间与界面的相互关系18-19
2.3 室内空间界面设计涉及的内容19-21
2.4 室内空间与界面设计的发展演变21-41
2.4.1 史前人类的室内空间21-24
2.4.2 古典建筑的室内空间24-26
2.4.3 现代主义时期的室内空间26-41
2.4.3.1 流动空间30-33
2.4.3.2 匀质空间33-36
2.4.3.3 路易·康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36-37
2.4.3.4 动态空间的萌芽37-41
2.5 本章小结41-42
第三章:当代室内空间及界面处理42-87
3.1 当代室内空间42-55
3.1.1 当代室内空间的多元发展42
3.1.2 当代室内空间多元化的形成原因42-44
3.1.3 当代多元化室内空间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倾向44-55
3.1.3.1 动态空间的繁荣发展45-46
3.1.3.2 重拾“场所精神”——当代室内空间的人性化回归46-47
3.1.3.3 空间的形体弱化倾向47-48
3.1.3.4 塑性空间48-51
3.1.3.5 空间的模糊性51-54
3.1.3.6 当代室内空间的其它特点54-55
3.2 当代室内空间界面的设计手法及主要倾向55-86
3.2.1 室内空间的形体弱化及模糊倾向55-74
3.2.1.1 透明界面55-56
3.2.1.2 线性元素的运用56-60
3.2.1.3 室内界面的切割60-61
3.2.1.4 折叠61-65
3.2.1.4.1 单体空间中界面的多向折叠62-63
3.2.1.4.2 多层空间之间界面的折叠63-65
3.2.1.5 碎片(界面的碎裂 )65-66
3.2.1.6 卷曲——界面翻卷66-68
3.2.1.7 变形68-72
3.2.1.7.1 界面的扭转(twisting )69
3.2.1.7.2 不规则曲面69-72
3.2.1.8 界面的材料并置和拼贴72-74
3.2.2 界面多层次化倾向74-80
3.2.2.1 多重界面包被75-76
3.2.2.2 多重界面形成的多层次室内空间76-78
3.2.2.3 编织界面78-80
3.2.3 媒体化倾向80-81
3.2.4 生态高技化倾向81-83
3.2.5 界面的智能互动倾向83-84
3.2.6 室内家具的界面化84-86
3.3 本章小结86-87
第四章:国内室内空间设计的现状及展望87-97
4.1 国内室内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87-89
4.2 解决现存问题的主要途径89-90
4.3 室内空间设计方面的实践体验90-97
参考文献99-103
图片索引103-107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07-10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齐伟民;李敏;;[J];美术大观;2011年09期
赵忠超;;[J];美与时代(上);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瑞;[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再再;[D];天津大学;2012年
宋薇;[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胡珊珊;[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马海娥;[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涤宇;[J];建筑师;2004年04期
扶国,张楠,张轶群;[J];建筑学报;2004年05期
薛恩伦;[J];世界建筑;1998年04期
肖毅强;[J];新建筑;2001年04期
彭一刚;[J];新建筑;2003年04期
邓波,王彦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8期
孙超法;;[J];中外建筑;2006年01期
吴国盛;[J];哲学研究;199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雪;[D];天津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苏勇;[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李冬冬;徐鑫鸣;王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胡望社;赵桂才;许广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赵永浩;;[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胡望社;闻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石孟良;谢志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向岚麟;朱克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张静;周雪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李香敏;陈茜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廖一联;方舟;屈晓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幸;;[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杨潇怡;于晓英;;[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蒋雪峰;杨大禹;;[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荆福全;;[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荆福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邢佳林;;[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邢佳林;刘青昊;;[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江萍;罗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朱佩娟;周晗;彭焱;;[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贾艳飞;孔令龙;;[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靳宝;[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夏桂平;[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李冠衡;[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刘自学;[D];南开大学;2010年
蔡勇庆;[D];南开大学;2010年
王峰;[D];江南大学;2010年
高波;[D];山东大学;2010年
王君玲;[D];武汉大学;2009年
姜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冬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唐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黄远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党荣;[D];河北大学;2009年
谷晓龙;[D];河北大学;2009年
蒋璐璐;[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王西武;[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王梦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张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韩悦;[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翔;邹志荣;;[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陈新华;张艳;;[J];包装世界;2007年06期
张新荣;[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许宁;;[J];当代经理人;2006年02期
张燕;;[J];东南传播;2007年10期
梁晓翔;谢青;;[J];广东建材;2006年05期
黄英伟;;[J];广东建材;2006年11期
朱 君;[J];甘肃金融;2002年08期
张三明;武茜;;[J];工业建筑;2006年02期
王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青萍;[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高飞;[D];浙江大学;2004年
刘树老;[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菲;[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陈思流;[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陆江艳;[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陆敏铭;[D];同济大学;2006年
王美芳;[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王燕妮;[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陈豫;[D];河南大学;2006年
梁路;[D];重庆大学;2006年
徐丹;[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江婷;[D];东南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景果;;[J];大舞台;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伟;[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姚毅楠;[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谢雨宏;[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莫莉珊;[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邹德侬;[J];华中建筑;1998年03期
朱竞翔,王一锋,周超;[J];建筑师;2003年05期
,冉茂宇;[J];建筑学报;2003年10期
周洁;[J];建筑学报;2003年10期
何昕;[J];建筑学报;1996年08期
宋炯,张卫;[J];南方建筑;2001年04期
张毓峰,林挺;[J];时代建筑;2003年02期
彭怒;[J];时代建筑;2003年05期
薛恩伦;[J];世界建筑;1999年02期
布正伟;[J];世界建筑;1999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声;[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斌;[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李希;;[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胡群;;[J];山东电大学报;2008年02期
陈锦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0期
龙厚强;任庆薪;;[J];美术大观;2008年07期
孙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谢荣东;王佩之;;[J];美与时代(上);2010年04期
孙力;;[J];美术大观;2010年12期
谢林霞;;[J];科技风;2010年10期
彭娟;;[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莉娜;张小平;;[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王红玮;张学军;;[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7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昉;[N];美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向晓航;[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杨明;[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朱晓琳;[D];江南大学;2009年
杨涛;[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刘杰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王玫;[D];苏州大学;2011年
史华伟;[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程昌华;[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高翔;[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滕慧;[D];燕山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和人的情感效应
--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求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5000字_百度知道
求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5000字
关 键 词: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色彩情感倾向 理性应用
现代社会中,色彩设计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城市建筑到日常生活,色彩的参与无处不在,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人们观察物体时,视觉神经对色彩反应最快,同时还伴随着其他感觉器官及大脑的活动,从而产生综合性的知觉和意识。色彩悄无声息地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因此,正确地进行色彩设计在很多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将对色彩的感性倾向在室内设计中的理性应用进行探讨。 当人们使用色彩时,不仅要依据客观的科学知识,而且要结合印象、记忆、联想、象征、经验和传统习惯等以达到最佳的色彩效应。而这些客观知识以外的主观感受就是色彩的感性倾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影响生理功能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的不同生理反应。匈牙利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们把蒙住双眼的受试者分别引进红色、黄色和蓝色的房间,结果受试者在房间内睁开双眼后,脉博跳动的速率分别呈现“偏快、正常、偏慢”的状态。大家知道,色彩体系大致可分为冷暖两个色系,波长长的红光和橙色光、黄色光给人以温暖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冷色与暖色除了给人在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给人们一些其他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进退感等。色彩使人产生的生理反应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情况,而是与人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
二、色彩影响心理功能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阐述:“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人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色彩方面的视觉经验,当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呼应时,就会引发人心理上的某种情绪,这就是色彩的感性倾向。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比如,红色给人以热情、危险、活力、喜庆、愤怒等感觉;蓝色则让人感觉平静、悠久、理智、清新。
三、色彩的情感表现功能
既然色彩能够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那么不同的色彩必然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应用时一定要根据情况来认真考虑、谨慎选择。比如,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彩,它具有吉祥幸福、热烈欢乐的寓意,因此,婚庆典礼、节日盛宴等喜庆场所的室内设计色彩以红色为主色调,忌用黑色、青色等肃穆的色彩。新娘的结婚礼服的颜色中西方都喜用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纯洁,而大红色的传统礼服在中国的婚礼上也是常见的服饰;而丧葬场所的室内设计色彩正好相反,红色等暖色系的明亮色调绝对不会出现,否则就是大不敬。 色彩的情感表现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1.不同人群对色彩的不同情感需求 在进行室内空间的色彩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目标人群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喜好等具体情况,将使用者的内容摘要:
关 键 词:念故去的人而佩戴黑色的袖标,灵堂一般也是以白花黑纱布置的。另外,不同的宗教,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以黄色为例,在佛教中,黄色有谦卑、超脱俗世之意;而在基督教中,黄色曾是犹大衣服的颜色,因此有着卑劣及背叛的象征寓意。在室内设计时,应尊重空间使用者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在色彩运用方面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4.不同的地域与环境对色彩的不同情感需求 不同的地区,因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人们所普遍认可接受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比如,热带地区的人们比较喜欢强烈多变的色彩,寒带地区的人们偏爱柔和沉着的色彩。在农村,人们对纯粹的、能够产生鲜明对比的色彩情有独钟,而在城市,人们则更欣赏协调雅致的色彩。就居室而言,因其坐落的方向不同,室内色调的选择也应该有所差异。一般地说,如果居室门窗南向,充足的阳光使室内色调易呈暖色,这样的居室色彩就应该以偏冷的色调来平衡温度的感觉;反之,门窗北向者的房间,居室色彩应以偏暖色的色彩来增加室内的温度。 综上所述,室内空间的色彩选择,只有充分考虑使用者所处的地域情况、民族风俗、宗教取向及使用者的性格特征、年龄职业、人生阅历等因素,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空间。 色彩可以改变人们对已知空间的视觉认识,也可以在空间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我们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
室内色彩设计切忌“姹紫嫣红”“群芳争艳”,色彩未经统一规划而各行其是,势必会导致室内色彩的紊乱。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室内色彩的主色调,然后确定使用同一色系、对比色系还是互补色系的色调。只有在主色调确定后,才能根据色系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辅助色调。主色调一般不宜采用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辅助色调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选用小面积的较高明度或纯度的色彩,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次,室内色彩的均衡感也很重要,色彩的明暗和面积最能影响整体色彩的均衡感,一般来说,明度高的色彩在上、明度低的色彩在下容易获得色彩均衡。比如,天花板要比地板颜色浅,否则容易产生压迫感。另外,在设计时可以考虑背景色比主体色轻浅;彩度高、暖色的面积应小于彩度低、冷色的面积等。总之,整体空间的色彩应该是上轻下重、淡妆浓饰,统一中有对比,和谐中有律动,稳重中又不乏变化。 二、用色彩界定空间
1.色彩可以规划空间 以色彩来划分室内不同的功能区域既省时省力、经济快捷又效果明显。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各区域的色调一定要和室内整体的空间色彩,也就是主色调相协调。另外,应发挥不同色彩的情感倾向,辅助室内功能更好地实施。比如,在餐饮区域的用色中,黑色或纯度太低的颜色都是不恰当的选择,因为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感到沉重和压抑,而过于混浊的色彩会给人以不洁净的感觉。故餐室的色彩应以暖色为主,黄色系中的橘黄、乳黄最能增加食欲,其次是柠檬黄;而学习和办公的区域要求人们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因此,不应采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过于跳跃的色彩,而应以明度和纯度较低的柔和舒缓的色彩为主,比如选用灰色系、蓝色系、绿色系等纯度较低的或者偏冷调的色彩;卧室是家庭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场所,其色调选择以私密和安静为前提,艳丽明亮的色彩使人觉得兴奋,不利于休息,因此,纯度和明度相对较低的淡雅平稳的色彩是卧室色彩的最佳选择;卫生间最重要的要求是清洁卫生,故装饰它的色调以白色、浅绿色、浅蓝色等冷色为宜,使之有清洁干净的感觉。 2鸡供惯佳甙簧轨伪憨镰.色彩可以调整空间 通过色彩的冷暖特点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错觉,从而改变空间大小和高度给人的感觉,也可以改变空间的整体氛围。比如,若想使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色调,以加强视觉上的空间感。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加明亮、活跃,而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则会使空间显得幽静、隐谧。 三、合理运用色彩的生理和心理调节功能
在规划室内空间的色彩时,应充分考虑空间使用人群的自身属性(包括年龄、性格、修养、喜好等),空间活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及人群在空间内活动和使用时间长短的不同等因素。比如,教室、书房等用于长时间学习的房间,其色彩对视觉的作用影响较大。因此应主要考虑如何减少视觉疲劳,在房间内增加绿色调的面积,具有一定的醒目醒脑的功效;某些医院的医生手术时要穿绿色大褂,也是因为绿色给人希望、平和、悦目的视觉感受,可以起到镇静作用,绿色不但能够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而且可以减轻病痛;医院的室内装饰或者医护人员的服饰采用浅粉色、淡紫色,可以减轻医院带给人的冰冷、痛苦的感觉,使患者感到温暖和有人情味。
四、综合运用室内各种色彩
在室内色彩设计中,色彩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墙面色彩(包括地板、天花等)、家具色彩(包括装饰材料及家具)和灯光照明的色彩效果,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灯光照明所产生的色彩效果经常被人们所忽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灯光的冷暖、聚散完全可以营造出你所需要的气氛。同一场地,会因为灯光的不同而使人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觉。色彩与灯光有鲜明的隐喻作用,并且灯光的色彩效果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视错觉,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同彩色光源的照射会对食品色彩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食欲反映,农贸市场出售肉食的摊位用红色灯光照射食物,使肉食看上去更加新鲜,从而引起人的食欲,这就是灯光所产生的效果。 此外,室内各种装饰材料的材质选择也很重要。无论是家具,还是窗帘、壁饰、灯具等,不仅要讲求它们的色调美,还要注重它们的质感美,在设计时必须进行整体的统一规划。只有如此,才能使诸要素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才能使色彩真正起到衬托空间、美化空间、营造空间气氛的作用。 综上所述,色彩宛如变幻莫测的精灵,使室内空间设计变得有趣而又变化无穷。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感觉、情绪及身体健康,也可以赋予相同的空间以绝对不同的风貌。在室内设计中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特点,理性地运用色彩的感性倾向,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创造出和谐舒适的完美情境。
参考文献: [1](英)杰克·特里锡德.象征之旅.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 [2](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胡海晓.浓妆淡抹总相宜——关于室内设计中色彩的环境与功能的探讨.设计在线网站专稿.日. [4]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5月.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首先分析了色彩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室内色彩的组成,最后,探讨了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室内设计 色彩 主体色彩 陪衬色彩 点缀色彩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工作环境和各类活动场所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科技发展也为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充分运用各种色彩与材料来创造个性化的室内空问。人类生存的每个空间都充满色彩,小同的色彩给人以小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对于研究和运用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1.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既有审美作用,还有表现和调节室内空间与气氛的作用,它能通过人们的感知、印象产生相应的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室内色彩运用得是否恰当,能左右人们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活动,因此色彩的完美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色彩设计在室内设计中有如下作用:   (1)调节空间感。运用色彩的物理效应能够改变室内空间的面积或体积的视觉感,改善空间实体的不良形象的尺度。例如一个狭长的空间如果顶棚采用强烈的暖色调,两边墙体采用明亮的冷色调,就会弥补这种狭长的感觉。   (2)体现个性。色彩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一般来讲,性格开朗、热情的人,室内选择的应是暖色调;性格内向、平静的人,选择冷色调。喜欢浅色调的人多半直率开朗;喜欢暗色调、灰色调的人多半深沉含蓄。   (3)调节心理。色彩是一种信息刺激,若过多高纯度的色相对比,会使人感到过分刺激,容易烦躁,而过少的色彩对比,会使人感到空虚、无聊,过于冷清。因此,室内色彩要根据使用者的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设计出各自适合的色彩,才能满足视觉和精神上的需求,还要根据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配色,以调整心理的平衡。   (4)调节室内温感。气候温度的感觉随着不同颜色搭配方式而不同。色彩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色彩方案主要是为了改变人对室内温度的感受。比如寒冷地区的色彩方案应选择红、黄等颜色,明度可以略低,但彩度必须相对变高;温暖地区可以选择蓝绿、蓝、蓝紫等颜色使其明度升高,降低它相对的彩度。但是,季节和地域的气候是循环变化的,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地区的常态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方案。   (5)调节室内光线。室内色彩可以调节室内光线的强弱。因为各种色彩都有不同的反射率,如白色的反射率为70%~90%,灰色在10%~70%之间,黑色在10%以下,根据不同房间的采光要求,适当的选用反射率低的色彩或反射率高的色彩来调节进光量。      2.室内色彩的组成      2.1主体色彩   主体色彩是室内设计中面积最大、占主导地位的色彩,一般占室内面积的60%~70%。它给人以整体印象,如暖色调、冷色调等。使人产生喜庆、温暖、冷静、严肃等不同的心理感受。主体色彩通常是指室内的天花板、墙壁、门窗、地板等大面积的建筑色彩。如果将这些大面积色彩统一起来,使用某一变化微小的色调,如采用低纯度高明度的明快色彩,会使人产生和谐而自然的感觉,这一手法通常使用在家居装饰和私人空间中;而采用高纯度的色彩则会使人产生激动和兴奋的感觉,这一手法通常使用在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中。主体色彩是陪衬色彩和点缀色彩的基础,因而它的选择是室内色彩设计的关键。如白色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主体色彩,这是因为白色是一种中性色彩,它能够与各种色彩相调和。现在的室内装饰一般都以白色为基础,略加色相的变化,从而产生高明度的灰色系列作为主体色彩,如粉红色、浅黄色、淡绿色、浅灰色等。此外,高纯度或低明度的色彩作为主体色的室内设计,配以淡雅的对比色来进行点缀,同样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两种室内色彩设计相比,前者能够产生平和淡雅的效果,后者能够产生活泼激烈的效果。在实际设计时,应结合具体的环境和室内使用功能,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以达到理想效果。      2.2陪衬色彩   陪衬色彩在室内设计中是以主体色彩为依据进行选择的。如果主体色彩是红色系列,陪衬色彩可选用明度变化,比如采用略深或略浅的红色进行陪衬;也可选择色相变化,如使用偏黄或偏蓝的红色进行陪衬。陪衬色彩是构成室内环境色彩的重要部分,也是构成各种色调的最基本因素。在主体色彩和陪衬色彩的映照下,室内色彩会产生一种统一而有变化的整体效果。如果只有一种主体色调而没有陪衬色调的搭配,整体上就会显得空洞和单调。一般来讲陪衬色彩应占室内空间面积的20%~30%。在室内占有一定面积的家具也应考虑陪衬色对其的影响。各类不同品种、规格、形式和材料的家具,如橱柜、梳妆台、床、桌、椅、沙发等,它们是室内陈设的主体,是表现室内风格及个性的重要因素,它们的造型应与室内设计的风格一致,其色彩也应与陪衬色彩基本一致,从而控制室内色彩的总体效果。此外。室内装饰中的织物色彩也是配色的主角,尤其是窗帘、帷幔、床罩、台布、地毯及沙发、坐椅上的大块蒙面织物等,它们的材质、色彩、图案千姿百态,与人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一般选择多数色彩与陪衬色彩相统一,少量的色彩可作为点缀色。      2.3点缀色彩   点缀色彩是指室内环境中最醒目,最易于变化的小面积色彩,它一般是室内设计中的视觉中心,应占室内面积的5%~10%;如形象墙,小景点,壁挂,靠垫,摆设品,花草等陈设的色彩。点缀色彩往往采用主体色和陪衬色的对比色或纯度较高的强烈色彩,使室内空间中的色彩既有统一又有对比,产生既变化又和谐的整体效果。   由此可见,室内环境的色彩效果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陈设物的色彩决定的。对室内色彩的处理一般应进行总体的控制和把握,即室内空间的色彩应统一协调。当然,过分统一又会使空间显得呆板、乏味,过分的色彩对比会使室内空间杂乱无章。如果正确应用陈设品千姿百态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就能赋予室内空间以勃勃生机,使室内环境的色彩生动活泼起来。但切忌为了丰富色彩而选用过多的点缀色,那样会使室内显得凌乱无序,应考虑在主体色协调下的适当点缀。3.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3.1色彩的运用应因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空间具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所以在满足色彩不同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性格的体现,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如办公空间、商业空间、医院等,由于它们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对色彩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办公空间应选择偏冷的色彩以表现其严肃而统一的特点;商业空间可根据所经营商品的特点来选择丰富多彩的暖色;医院则可选择肃穆、恬静、明度偏高的色彩。      3.2色彩的运用应因空间的大小、形式而变化   大的空间多采用深一些的色调,以增加室内的重量感;反之,应采用浅一些的色调来增加空间感。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选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以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明度偏低的色彩;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增加体积感;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粗笨感。      3.3色彩的选择应根据空间的方位而定   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因此,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如朝北的房间常有阴暗沉闷之感,可采用明朗的暖色,使室内光线转趋明快,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朝南的房间日照充足光线明亮,可采用中性色或冷色;朝向东西方向的房间有上下午光线的强烈变化,且光线的温度较高,所以迎光面应涂刷明度偏低的冷色,以便综合自然光线对它的影响,整个房间以冷色调为宜。      3.4色彩的选择应考虑到空间使用者的类别   男女老幼的不同个体对色彩的喜好有很大差别,所以色彩的选择应适合居住者的爱好。如女孩子的房间可大量运用粉红系列的色彩,像白雪公主一样天真、浪漫;男孩子的房间可选用天蓝色系列的色彩,使他们可以幻想自己像水手或飞行员,有蓝天和大海一样的胸襟;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不同,对审美的需求也不一样,青年人喜欢鲜艳的色彩,老年人则喜欢沉稳大方的颜色。因此对空间色彩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了解使用者的喜好,才能与之产生共鸣。      3.5色彩的设计应注意空间的使用时间   学校的教室、工业生产的车间、商业经营的场所,这些不同的活动与工作空间,要求必须有不同的视觉条件与之相适应,才能提高效率,达到安全舒适的目的;如过去医生和护士的服装统一为白色,由于色彩的单一容易造成视觉的疲劳,而人们的眼睛需要交替观看不同的颜色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视觉疲劳的产生,因而现在医院员工的服装有粉红、浅蓝、淡绿、白色等颜色;同样,房间的色彩因其对视觉产生作用的时间较长,比服装对视觉的影响要强得多。所以,要根据空间使用时间的长短,利用色彩进行必要的调节,使在其间活动的人感到舒适而不致产生视觉疲劳。      3.6色彩的选择应注意使用者的偏好   一般来说,在符合色彩搭配原则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爱好和个性。这种爱好和个性是因人而异的,是受民族、地域、性别、年龄、知识结构等影响的;比如说有的人偏爱红色,但红色不能在室内大面积使用,因为红色太过刺激,长时间待在红色环境中会使人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但红色可以作为点缀色和别的颜色搭配使用,这样会更加突出红色的魅力;对于色彩偏爱者来讲。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在满足其要求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方法选用一些类似色和陪衬色进行合理搭配,并用一些对比色进行点缀。      4.结束语      总之,室内是人们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色彩环境室内。空间的色彩构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   合性问题,多空间、多变化、多组合的色彩设计,受色彩对比及调和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也受使用功能的支配,还有室内、光线、材料、家具、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把握好这些,才能形成既有对比变化又有协调统一的视觉效果,营造出既高雅又富有情趣的人性化空间,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喻悦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高祥生,韩巍.室内设计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朱小平.室内设计[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简单的很呐
毕业论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