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皖江诚市带产业转移的广西区位优势势?

[摘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战略,意义重大。通过SWOT分析可知,皖江城市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但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可以相互转化。优势与机遇是潜在的,需要我们积极利用和抓住它,真正促进示范区建设。对于劣势与挑战,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劣势中蕴含优势,挑战中存在机遇。  (中经评论·北京)一、引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首个国家战略,具有双重战略意义。对于国家来说,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安徽省来说,意义更直接,设立示范区,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研究作为指导,由于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刚起步,对其理论研究正处在方兴未艾阶段,主要集中在从示范区优势和价值方面。谢培秀、殷君伯(2009),程宏志(2009)重点阐述建立示范区的重要意义、优势,及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张峰(2010)指出安徽与长三角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依托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链承接,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园区集群化发展,强化要素支撑,改善产业支持条件和配套设施,为中西部地区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路径。程必定(2010)指出皖江城市带着眼于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应从产业存量和产业增量两个方面系统考虑。贾莉娟(2010)在分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不足基础上,对其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进行了研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皖江城市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但不够深入分析,停留在表面与静态层面,忽视了它们之间辩证动态关系。王洋(2009)从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方面阐述了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战略定位。周茂俊(2010)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基本的、普遍应用的战略分析与管理工具,是一种经济体基于现实情况进行战略分析和决策的较为严谨、客观、全面的方法。SWOT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运用这种方法,经济体可以从内外部两方面梳理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存在的机会和面临的威胁,并进一步确定自己需要采取的战略和对策。正如老子《道德经》“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皖江城市带目前所拥有优势、劣势和机会、挑战是相对的,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本文试着从辩证角度、动态角度对皖江城市示范区进行SWOT分析。    二、示范区的优势与劣势    (一)示范区具备优势    1.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包含九个城市和两个县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是连接东部地区和我国中西部之间的重要桥梁。以省会合肥为例,合肥距离上海仅550公里,到南京仅180公里,到武汉仅460公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理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邻近区位优势不仅带来经济合作的便利,也导致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历史上皖江城市与江苏省大部有时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如明朝时安徽省与江苏省同属于南直隶,在清朝时也同属于江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跨地区文化融合较为容易完成。随着快速交通体系建立,地区之间空间距离会逐步消失,但相近地区之间相似文化不应难以在短时间消失。  2.政策优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不仅为安徽省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机遇,更主要肩负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体现了国家战略目的。为此,国家会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在基础项目建设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安徽省已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57项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请求,涉及财政、金融、对外开放、土地、环保、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就其中的37项给予肯定答复,此外商讨、签署了一批省部合作框架协议,其它项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目前该省正在加紧衔接落实,这将成为激发示范区腾飞的又一“助推器”。为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2010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对示范区提出40条政策支持意见,涉及产业承接载体建设、产业创新升级、建设用地、税费优惠和价格政策、金融、环保、人才、内外贸、社会建设和就业服务、政务服务环境等10个方面,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2010年7月安徽出台《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激励政策比照合芜蚌。  3.示范区前期积累优势。1990年安徽省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九五”时期提出“外向带动战略”,“十五”时期提出“大开放战略”,2003年进一步提出“融入长三角、建设五大基地”的设想,200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战略,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领域。2006年出台《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规划纲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是安徽省从“沿江工业走廊”到“皖江城市带”渐次发展的实践积累。这种战略积累也取得实际效果,并越来越显着。据统计,2005年~2008年,皖江城市带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速达到43%,分别比全国、长三角、中部地区平均增速高27.8个、25.4个和15.4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皖江城市利用省外境内资金达到了2,163.9亿元,同比增长达65%,其中55%来自长三角。  截至2009年底,皖江城市带实现生产总值6600.3亿元,占全省比重由2000年的56.3%上升到65.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64.5%上升到72.2%。经过多年发展,皖江城市带工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这一区域集中了全省80%的汽车企业、83.1%的钢铁企业、71%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92.3%的家电生产企业,汽车、钢铁、有色、家电等优势产业在全省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现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2009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  4.后发优势。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格申克龙认为,工业化的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发展的进程,相对落后程度越高,其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一种得益于落后的“后发优势”。他指出,后发优势是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这一利益是先发国所没有、而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这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来自于落后本身的独有优势。然而,我国传统观念上将后发优势简单地理解为后进国家(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优势,这是片面的。实际上,后发优势是一个综合的、广义的概念。后发地区一是通过适时选择某些先进技术促进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缩短产业演进的某些发展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在比先进地区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某个阶段的产业升级;二是避免重复先发地区曾经走过弯路。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借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  5.综合成本低优势。产业配套强。皖江城市带本身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合肥以高科技开发为主,芜湖以物流为主,巢湖和马鞍山和铜陵以资源工业为主。在全国来说,同时具备高科技、资源和物流能力的区域极为少见,因此皖江工业带的产业完整性是一大优势。产业链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加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和整个地区的经济融合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很多有产业转移想法的上市公司都能在皖江城市带找到自己所需的发展环境。要素优势。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000余万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1/2~1/3;随着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对农民工培训力度的加大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兴起,可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稳定、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未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另外,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拥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皖江城市带岸线资源丰富,一级和二级岸线占总岸线的近四成。皖江城市带铁、铜、硫及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已规模化开采并形成了冶炼和深加工基地,还靠近全国首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为大规模承接资源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能源保障。皖江城市南临广阔的皖南山区,背靠大别山区,周边地区森林覆盖面广、碳汇量大,土地广阔,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才优势。此区域有着一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安徽全省70%的科教资源集中在这里,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以上,能够为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合肥是我国惟一一个科技创新型的试点城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市内有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著名学府和多家科研院所。高科技方面的智力人才资源丰富,利于满足产业转移的智力需求。    (二)示范区存在劣势    1.产业结构相似度高。张峰(2010)对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徽与长三角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大。皖江城市难以从长三角承接整体优势产业,产业之间竞争可能激烈;皖江城市从国外承接产业也受到长三角地区的屏障制约。  2.产业分散,产业层次低。皖江城市各市主导产业链条不长,生产集中度不高,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有效支撑制造业持续发展、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优势产业相对不足,没有形成带动力很强的主导产业,产业层次较低,整体竞争力薄弱,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  3.城市带内心力不足。仅从空间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芜湖市处于中枢位置,核心地位,但从全省战略角度入手,需要打造合肥和芜湖两大核心城市,目前两市城市首位度还比较低,难以起带动作用。城市首位度是城市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39年美国学者杰斐逊提出“首位城市”的概念,指出首位分布的城市就是一个国家(区域)排在第一位的城市要比这个国家(区域)第二位城市要大得异乎寻常。马歇尔(Marshall)对杰斐逊提出的“大的异乎寻常”这种提法进行了具体的量化,认为杰斐逊提出的“大的异乎寻常”比较合理的指数是2.00,只有首位度指数在2.00以上的城市才能称其为首位城市。埃迪斯(Ades)和格莱泽(Glaeser)认为如果政治因素导致首位度指数偏高,其经济辐射与带动效应又可能难以发挥作用。2008年合肥为GDP 1,664.8亿元,芜湖市为749.6亿元,安庆市为704.7亿元,马鞍山市为636.3亿元,滁州市为520.1亿元,巢湖市为479.3亿元,宣城市为411.6亿元,铜陵市为325.3亿元,池州市192.4亿元。如从经济总量作为衡量城市经济首位度指标来看,在皖江示范区中,合肥首位度刚超过2,但其作为全省政治中心的政治因素较多,其经济首位度大大折扣。除了安庆与池州外,其它城市与相邻城市GDP总量又相近。皖江城市带目前经济核心城市没有真正出现,皖江城市带内无主,皖江城市带各自为政,处于“诸侯经济”时代,因此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竞争无序,向心力偏弱,严重影响了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实力。另一方面导致一部分城市纷纷“叛逃”,寻找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四城市纷纷加入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目前还是一个松散的城市集合。    (三)优势与劣势间辩证分析    1.优势消失与依赖。区位优势消失。2008年危机之后高速公路建设的“第二次浪潮”中,除国家骨干公路网络的建设之外,大量的是各省区自身的内部公路网络建设,比如长三角、湖南和贵州,几乎各省都提出了高速公路网建设的规划。2009年全国高速公路开工里程达到了10,000公里,相比于1998年~2007年间年均近5,000公里的建设速度又提高了一倍,空间一体化格局即将呈现,随着空间距离缩短,空间相对距离将会缩小,资金和资源流动速度加快,产业转移会在更大空间进行布局。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对皖江城市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缩短了与长三角之间的距离,削弱相对其他中西部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相对减弱与政策依赖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肩负着双重任务,在建设初期国家和省里会给予一定政策支持。随着其他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与推进,这些政策优势会相对减弱,如果在示范区开始建设中,没有抓住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仅仅依靠政策优势来获取经济效益,这样会产生政策依赖症,正如凯恩斯主义依赖症那样,离开政策支持,发展就会出现停滞。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发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是一种潜在优势,也是一种广义的比较优势,为后发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可能。“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落后国家和地区具备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第二,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把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直接引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第三,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研发时间。但是后发优势是潜在的,是有风险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  “后发优势”总是在不发达或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较的前提下才可能存在,每一具体形式的“后发优势”也预示着与其相对应的“后发劣势”必然同时存在。例如: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必然对应着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劣势;技术模仿优势必然对应着技术落后;产业和技术替代升级优势必然对应着为了适应替代产业结构和引进的先进技术结构而以较高成本调整自身禀赋结构的劣势;借鉴选择,快速发展的优势必然对应着高成本支出和高频率的社会改革,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劣势。“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并非是静态的概念,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两者之间实际是辩证转化的矛盾过程[9]。如:经过长期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原本的技术模仿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并可能随之转化成真正的先进技术优势;经过不断的产业替代升级,原本的产业引进替代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并可能随之转化为真正的产业结构竞争优势;由于工业化程度提高、进程加快,以及产业和技术升级等多方面的影响,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渐消失,并可能随之转化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2.劣势转变。产业链分工下产业承接。目前皖江城市与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度高,特别是新兴产业,难以从长三角地区和国外进行产业承接。这种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影响安徽与长三角地区间产业转移与承接。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具备了按照产业链要求推进产业转移与分工协作的良好条件和基础,按照产业内分工。目前模块化、产业内分工是产业转移主要方式与合作重点。产业承接选择余地较大,错位发展。目前部分皖江城市主导产业还没有具有强大优势,可以从跳出受原来产业基础影响与制约,可以在更大空间上,按照产业链分工承接产业。皖江城市产业分散也为各市错位承接产业提供可能。空间局部中心到空间一体化转变。目前皖江城市还没有形成整体区域经济核心经济极点,从整体角度来看,区域还存在同质化阶段,除了合肥和安庆以外,大部分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实力基本相当,每个皖江城市是本地经济次极点。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处于第三阶段初期,区域在第三阶段初期最大优势是如果合理规划,区域能够迅速进入空间互动一体化格局,避免进入靠区域强极点的扩散效应与涓滴效应等市场机制作用下缓慢一体化格局。    三、示范区的机会与挑战分析    (一)机会分析    1.长三角经济圈的加入。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日,经“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一致审定通过,正式接纳我省合肥和马鞍山两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城市群俱乐部成员。马鞍山市是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中心发展轴最前沿城市,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是区域中心位置的一核,合肥与马鞍山市挤进长三角经济圈不仅是话语权的问题,加入这个俱乐部更是一种无形的品牌。  2.工业化后期。2009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皖江城市带实现生产总值6,600.3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8年,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4:51.5:37.1。这些指标表明,皖江城市带整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转换。皖江城市在产业承接中,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  3.金融危机带来机遇。金融危机不仅给经济运行带来危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机遇。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相继出台了钢铁、汽车、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业、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产业以及有色金属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其中多是皖江城市带重点发展的产业,这就为示范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部沿海的制造业,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和纯加工型的工业企业,造成了一种无形且巨大的“倒逼机制”。随着安徽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物流成本已经极大的降低。在“地理”上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皖江城市带,正在转变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地利”。安徽的生产成本相比东部沿海低30%~40%,如果企业在沿海地区生产可能亏10%,转移到安徽生产就能赚20%~30%。    (二)挑战分析    1.国家层面区域大开发。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11个区域规划,几乎是之前4年的总和,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囊括了大半个中国。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还有一些重点地方有可能成为国家级区域经济规划,据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等一些规划已经进入操作阶段。这些规划中有些规划对皖江城市带示范区规划产生不同影响,作为安徽和江西惟一的国家级开发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都负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实现本地中部崛起的要义,两者可能产生一些冲突;其它地区规划出台可能减少皖江城市带政策优势。  2.区域间竞争态势激烈。皖江城市带与其它中西部地区竞争。张五常教授在其撰写《中国的经济制度》一文,指出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区域间适当的竞争有利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迫使区域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竞争区域获得更多的竞争剩余。区域经济的竞争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我国目前保持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区域经济竞争来体现政绩的巨大压力,各个地方政府往往会表现出更加积极和主动,同时区域之间竞争态势更加激烈。中部省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大都处在同一层次,并且支柱产业部分雷同,加上资源禀赋和区位相似特点,导致中部省份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中竞争更加激烈。皖江城市带内城市竞争。发展经济始终是当地政府头等大事,皖江城市带处在同一政策条件下,导致示范区城市之间竞争态势加大,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挖墙角”现象可能会出现。加上前期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度高特点,产业结构锁定效应可能导致竞争态势一直进行下去。  3.国内外产业转移新特点。国内外产业转移新变化。示范区设立当时立足于国内外产业升级,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跨区域转移日益明显宏观大背景下。一场金融危机冲击,减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步伐,2008年后安徽省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大大降低。这场金融危机不仅减速国际资金向安徽省转移,而且对国内产业转移格局进行了重新调整。金融危机对沿海省份冲击,不仅推迟产业升级,减缓产业转移,也促使发达省份重新对本省产业结构进行重新布局。如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未来5年内,安排400余亿元资金扶持引导“珠三角”企业向粤北山区和两翼进行劳动力和资本的“双转移”,广东保护性产业转移政策对准备内移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一道屏障。江苏省、浙江和福建也明确支持产业向本省欠发达地区转移,在省内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越南、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开放政策的推行下,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开放意识等方面也颇具吸引力,对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力更强。例如:越南2006年~2010年吸引外资总额达到1350亿美元,超出计划2.4倍。这些因素推迟和减缓国内外产业向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转移步伐,加之金融危机冲击滞后性,增加未来风险性。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形成这轮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的长期结构性失衡,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印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寻求应对危机的长久之策。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的经济复苏战略,旨在通过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和促进出口达到振兴本土工业进而保证经济均衡运行可持续性的目的。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会对国际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由于美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力度加大,特别是为解决就业压力,提高经济活力而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可能会吸纳国外一些产业向美国转移;另一方面,为拓展国际市场,美国还会继续将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后淘汰的传统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增加皖江城市产业升级的难度。    (三)机会与挑战间辩证分析    1.机会难以把握。加入长三角,锁定在长三角外围。发展经济学认为,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之间存在两种作用,一种是扩散效应或者说涓滴效应,指生产要素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果能够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因此它成为地区之间平衡发展的力量;另一种是回波效应或者说是极化效应,指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发展以抑制落后地区的发展为代价,这样就形成了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力量。皖江部分城市已经先期加入长三角经济圈,这为皖江城市提供一个更高发展平台,在这平台里充分发表意见,在这一平台里统筹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区域内要素流动成本大大降低。如果皖江城市产业与长三角经济圈其他地区没有形成共生产业关系,加上非同一行政区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很可能形成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并在市场机制强化循环作用下,并不断被锁定,皖江城市被锁定在外围位置,靠依附发展生存,出现了“不依附不能发展,依附再难发展”两难局面。工业化后期转型复杂性。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即将整体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后期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加速动力,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增强,也要求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型,从资源依赖到技术依赖再到知识依赖,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工业化转型不仅是工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问题,否则难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落后于工业发展,这增加了我国工业化转型难度。皖江城市面临快速工业化转型,经济社会结构转型难度必然加大。在产业调整大环境中没有及时升级产业。示范区建设一个重要原则是主动承接,优化升级。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产业结构都进行了大调整,需要进行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也是立足于此背景下。世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战略。产业升级涉及到地区一些经济利益,涉及到当地社会稳定和实际产业结构特点等多方面,难度较大。如果示范区没有及时抓住此机遇,进行产业升级,示范区建设仅仅变成企业大迁移。  2.挑战中把握机遇。我们应该看到机遇与挑战是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在一个国家之内,区域之间竞争是管理能力的竞争,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是发展意识的竞争,说得更直接一点,是决策层智慧的竞争,而不是彼消我长的竞争。我们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发展竞争,是优势互补的竞争,是和谐竞争,这种竞争应区别于国家利益之间竞争。目前我国已进入区域大开发时代,区域间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如果皖江城市敢于正面激烈竞争态势,可用在竞争中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区域间竞争可以起着鲶鱼效应。在管理学中有一个常见原理--鲶鱼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企业或者地区缺少活力与竞争意识,没有生存的压力,必然会被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样,波特竞争理论钻石模型中,可以明白同业之间竞争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四、后记    通过SWOT分析可知,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但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可以相互转化,优势与机遇是潜在的,需要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它和抓住它,真正促进示范区建设;对于劣势与挑战,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改善条件,寻找劣势中蕴含优势,挑战中存在机遇。
(《当代经济管理》,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方大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位优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