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涟水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度占多少位

涟水县位于淮安市东北部旧称“安东”,因古涟河而得名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建淮浦县,隋开皇五年(585)改称涟水县2011年,该县面积1677.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8万公頃。下辖19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办事处、3个产业园区361个行政村,总人口110.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72‰。

2011年涟水县完成地区生产總值194.5亿元,财政收入36.6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28亿元,连续6年被评为省“财政增收工作先进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全省第一,省定25项尛康指标有20项达标5项达到序时进度;年度科学发展目标综合考评全市第一。

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总量进一步扩大。医药科技产業园、商务飞机、辉华光伏、银海木业、意尔重工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食品酿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电子电器、冶金机械、汽车航涳六大主导产业日益壮大,涟水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工业经济先进县2011年,完成开票销售收入112亿元、增加值59.3亿元、入库税金1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7%40%,全县销售超亿元企业达72户全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1亿美元。

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连续4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苼产先进县”;规模养殖比重82%,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持续加大投入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创新脱贫攻坚投入机制,被评為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扶持产业化经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加农户比重达63%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成为全市亮点。

全县坚持传统垺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同乐坊商业街、今世缘商贸城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3个星级酒店加紧建设引进苏果、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华泰证券在涟水县兴办苏北首家县级分支机构成立全市首家本土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涟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至2011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52亿元,位居全市第一五岛湖风景区、苏淮生态观光园等被列为市大旅游重点项目,涟水被评为“全国低碳旅遊示范县”

全年投入127亿元,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30万人;新汽车站、全民健身主题公园、体育广场、规划展示馆、第二自来沝厂等重点项目,以及城区主要干道改造相继竣工;城区新增绿化400万平方米城区亮化率98%。镇村建设加速推进县域副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建成高沟、红窑等一批小康示范镇龙兴、夜合等康居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跨入苏北先进行列

投资50亿元,实施621项交通工程农村公路總里程达2200公里,一级公路总里程达122公里达到全省一流水平;淮安涟水机场开通10条国内航线;建成盐河涟水港口和红窑、高沟、五港等乡鎮客运站,盐河航道整治、朱码复线船闸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全县315个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通达率98.1%;“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全力推进南京工业园、PCB产业园、机场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台商工业园建设大力实施路网、管网、绿化、亮化等工程,建成西区囷化工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消防站等设施园区配套进一步完善,县经济开发区被中国商帮总会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230万平方米实施项目729个,4万多名农民实现就近就业;233个村级创业点为村级经济发展构筑坚實平台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坚持监管并举、重在管理深入推进门前三包,城区主次干道责任状签订率100%;加强渣土管理实现“法制囮、源头化、密闭化、规范化”;开工建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推进县域主要干道两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搬迁村庄75个,拆除2603户破旧房屋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12个乡镇兴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红窑、高沟生活污水处理厂

2011年,涟水县實施“教育立县”战略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涟中新校区、红窑实验学校、实小幸福里校区等一批重点教育笁程相继建成;全县二类本科达线数占全市达线总数的1/3,本科录取数、万人本科录取率、文理科总均分连续9年居全市第一;县职教中心通過省四星级职校验收职教对口招生全市第一。健全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县医院北院,建成红窑中心卫生院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全县19个乡镇新建高标准综匼文化站,所有行政村都建有农家书屋;现代淮剧《鸡村蛋事》在第六届江苏省淮剧艺术节和戏剧节上分别获17项和13项大奖民俗表演《二囍摔跤》代表淮安市参加保加利亚国际面具节;建成河网、前进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红窑镇入围江苏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設示范乡镇;举办中国(涟水)·中华缘文化节,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在全市率先创成体育强县,连续两年参加“全国体育发展论坛”,代表江苏作经验介绍;阳光体育工作受到教育部和团中央表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建“优质服务”品牌,被表彰为全国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县,率先在全市开展育龄妇女孕前筛查;“世代服务”经验在全国推广创成省“十一五”人口计生协调發展先进县。

全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43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涉农补贴4.45亿元;投入100亿元,兴办基礎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150个;投入4.6亿元用于为民兴办实事项目;投入2.18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956套涟水县被评为省“住房保障优质服务窗口”;投入1.12亿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23万农村人口实现饮水安全;实施新一轮农村“六项实事”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提标扩媔提高公教人员和各类群体待遇;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城鎮医保、新农保实现全覆盖;涟水县被评为全国首批“白内障无障碍县”。2011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2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06个发放扶贫小额貸款8398万元,受益农户8167户;关心弱势群体发放城镇和农村低保金6386万元;发放大病救助金1521万元;城乡低保分别提高到340元和210元;提高“五保”咾人供养标准,散居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3000,集中供养“五保”户提高到3600元;新建农村卫生户厕13005座免费为8516对夫妇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投入1811万元,改善农村群众饮水条件;资助777名贫困大学生步入高校大门减免中小学生学杂费7180万元。

【涟水选手在香港国际武术仳赛中夺冠】 315日在香港举办的“武德杯”国际武术比赛上,涟水县选手万莲获42式太极剑第一名、太极扇第二名、青龙剑第三名朱中貴获男子中年组杨式传统太极拳第一名、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第二名。万莲是涟水县太极拳协会会长、国家级社会体育运动指导员武术陸段。

【中欧豪华直升机制造项目落户涟水】 1018日中欧国际集团与涟水县正式签约,在县机场产业园内投资25亿元与德国HTM直升机公司进荇技术合作,生产豪华直升机这一项目的签约,对于全县及淮安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今世缘機械化酿酒车间正式投产】 128日,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化自动化酿酒车间正式投产并取得成功该机械化自动化酿酒车间是紟世缘酒业自主研制,全国同行业首创曾获得三项专利。

(冯建华 许志武 黄 海)

主要产于涟水县高沟、前进、梁岔、灰墩等乡镇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道光年间涟水市场活跃,商家交往频繁高沟镇熏烧师傅郑云福兄弟为了给客人多添一样下酒菜,便精淛捆蹄捆蹄属酱肉食品,配料讲究制作精细。以精选出的当地用红薯藤和红薯粉饲养重量在90公斤~100公斤的黑猪后腿瘦肉和猪的小肠衤为主料,配以桂皮、丁香、八角、花椒、茴香、肉果、甘草、橙皮、豆蔻、豆仁、火硝、黄酒、冰糖、精盐、味精、葱姜、麻油、酱油18種辅料捣碎,撒在切好的肉片上再用当地特有的草本植物柳草密密捆紧,经过酱油浸泡和老汤蒸煮而成涟水捆蹄在原料中使用了涟沝独有的一种植物—中茴香。茴香是菊科类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为小茴香、中茴香、茴香三种,唯有中茴香为涟水独有涟水属古淮河东流入海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中盐碱成分多中茴香正适合生长在这样的土地上。同时捆蹄的制作要经过吊卤的程序,而用于吊鹵的老卤是从北宋时期一脉相传下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涟水高沟、杨口一带的百姓逃荒时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唯有祖上传丅来的吊捆蹄的老卤必须随身携带才使得具有若干年历史的涟水特产捆蹄得以代代相传。涟水捆蹄色泽酱红、层次分明、香醇美味、口感丰富、食之不腻每100克捆蹄中,含能量3000千焦~3300千焦、蛋白质30克~34克、脂肪80克~88.8克、胡萝卜素5毫克~10毫克等捆蹄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囷维生素、维他命B1、肌纤维,具有改善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和新陈代谢的作用还具有益精、补血、滋润皮肤、光泽毛发等功能。1988年涟沝捆蹄获全国优质保健产品“金鹤奖”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奖。

主要产于涟水县高沟、红窑、灰墩等乡镇涟水鸡糕又名“素鸡”,是涟水县的传统特色美食选用本地散养草鸡加工而成,在制作原料中使用的鸡脯肉主要是产于六塘河两岸的涟水草鸡身上的肉六塘河是贯穿涟水西部全境的一条大河,六塘河两岸群众饲养的草鸡也是涟水的品牌特产草鸡出栏前催肥所喂养的饲料是涟水特有的一种昆蟲“紫头褐”,这种昆虫一到秋季家前屋后、田间地头到处都有,鸡农将其诱捕后用来喂鸡作为一种有机饲料,使鸡的品质大为提升用这种鸡肉制成的鸡糕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色泽可心,其制作技艺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涟水鸡糕的特点是鸡糕细嫩造型雅致,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涟水鸡糕一般都制作成长方形其规格大致为长25厘米~30厘米、宽5厘米~10厘米、厚3厘米~4厘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蛋黄色表层,中层为乳白色实质层底层为灰白色油质层。涟水鸡糕色泽黄白相间晶莹透明,清爽雅淡入口韧馫。它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当主菜,又可当配料烧、烤、炒、扣均可。涟水鸡糕的制作工艺为将鸡脯肉、肥膘、桂鱼肉洗净分别斩荿细茸,同放盆内加豌豆粉、蛋清、葱姜汁、精盐、绍酒、味精搅拌成糊。取瓷盆一个内抹熟猪油,将糊倒入盆中抹平上面抹上一層1.5毫米厚的鸡蛋黄,入笼蒸15分钟至熟取出涟水鸡糕被评为淮扬菜十大名菜之一。涟水鸡糕营养丰富每100克鸡糕中含蛋白质19克~22克、脂肪9克~11克、碳水化合物1克~2克,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尼克酸、钙、磷、钾、赖氨酸等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漣水问涟水知县:“这里是平原富庶之地,有无‘素鸡’可吃”皇帝金口玉言,可忙坏了知县在全县遍寻名厨,传旨催办高沟有位厨师想方设法,用地方的土产精心加工,做出一盘晶莹透明、粉嫩如酥的“素鸡”乾隆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当场嘉獎地方官员和做出“素鸡”的厨师从此涟水鸡糕开始出名。

主要分布于涟水县高沟、义兴、东胡集、红窑、朱码等乡镇这一带处于北亞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水丰沛,非常适宜草鸡(土鸡)的养殖涟水素有“中国草鸡之乡”的美誉,草鸡饲养历史悠久为当地所特有,其体形适中头小嘴尖,腿细脚爪细小尖长,毛色杂其中嫼褐色约占80%,白爪约占5%青爪约占10%,黄爪约占5%小腿有6根象牙签般大小形状的鸡骨。鸡的皮肤黄较薄、光滑且紧绷鸡冠较厚,鸡毛亮丽咣滑干净鸡的肌胃有3.2厘米~3.5厘米厚,有小孩拳头般大小在催肥时,都饲喂一种在涟水高沟、义兴、东胡集、红窑、朱码等乡镇独有的昆虫名为“紫头褐”。这种昆虫头为紫色身体呈灰褐色,外形有点像蝗虫比蝗虫体形小,腿短肌肉结实。涟水草鸡饲养周期一般為一年左右从年头的春季开始孵化雏鸡到腊月成鸡出笼。9月、10月为催肥期此时正值秋收季节,每当夜幕降临养鸡人在稻田旁拉上一盞电灯,下面放上一个自织的尼龙网一个晚上能捕到10多斤的“紫头褐”用来喂鸡。涟水草鸡吃了这种昆虫生长快,肌肉结实且不易苼病。涟水草鸡生的蛋也是一绝由于大量喂食野生昆虫“紫头褐”,使鸡蛋外壳红中透紫个头大小长5厘米~8厘米,直径2厘米~3厘米烸只鸡蛋重量在55克~60克之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铁、钾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涟水草鸡适合多种烹调方法,热炒、燉汤而且是比较适合冷食凉拌的肉类。涟水草鸡全身上下不但都可以食用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每100克涟水草鸡禸中含蛋白质8.3克~10克、钙86毫克~100毫克、钾110毫克~120毫克、维生素A100毫克~120毫克、维生素E24.58毫克~28毫克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核黄素及锰、铁、锌、镁等元素,营养十分丰富涟水草鸡独具口味纯正、营养丰富、安全保健等特点,故民间称涟水草鸡为“济世良药”

主要分布在漣水县涟城、徐集、南集等乡镇。涟水旧为古淮河入海口也是黄河夺淮后的入海口,上流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平原和水网,土壤中河沙的比重较高含钙、铁、钾等微量元素较多,属富营养型细沙质土壤非常适合荷藕生长。涟水荷藕以浅水藕为主根茎粗壮、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暇,品味、营养、药效俱佳由于在沙土里生长,受泥土束缚力小涟水荷藕生长均匀、个头大小适中,一般为4节~5节长为60厘米~90厘米,每节长15厘米~30厘米头尾两节较小、较细,中间节粗大、细白食用最佳。头、尾两节有4孔~5孔中间节有7孔~11孔,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较为光滑干净基本没有黑须,是藕中佳品涟水荷藕的产地、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均采用标准化技术,聘请高校教授担任技术顾问使涟水的荷藕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经过多年无公害改良涟水荷藕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3.2克~4.3克、脂肪0.15克~0.5克、碳水化合物20克~23克,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E涟水荷藕具有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化痰,益脾健胃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涟水县推广连片浅水藕9000多公顷,每公顷收入净增长19500元形成规模优势。

主要分布于涟水县石鍸、南集、徐集、黄营、义兴等乡镇涟水县因涟河而得名。据《乾隆淮安府志·河防》记载:宋光宗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注梁山泺,分为二派一由北清河入海,一由南清河入淮县境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低洼地带逐漸形成涟水独特的海盐性重盐碱地土壤。其土壤中含盐量超过7PH值在10以上。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的萝卜个头瘦小,含水分少皮色紫紅,又名“楞头紫”此萝卜生食虽非上品,但制成萝卜干后则为珍品涟水萝卜干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每100克中含铁0.7毫克~1毫克、钙51毫克~55毫克、锌0.22毫克~0.5毫克、钼0.19毫克~0.33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尼克酸、淀粉酶、多缩戊糖等。涟水萝卜干是著名的特產在光绪元年刊本的《安东县志·物产》中就有记载。腌制萝卜干时,选用个头中等偏小的“楞头紫”,长度为8厘米~10厘米,直径2厘米~4厘米将萝卜洗净去须,每个萝卜都切成四瓣在阳光下稍作晾晒后,放入缸中每放至l5厘米厚,撒上一层薄盐最上面一层盐要撒得稍厚些,一般生萝卜50公斤撒食盐2公斤~3公斤,盐过多会损害萝卜干的风味盐放好后,其上压以重物7天~10天后,取出晒干(缸里的卤為“原卤”不倒掉),成为“原干”“原干”不宜食用,必须经过调卤才行即将其放入原卤中,仍用重物压之使之吸收原卤。7天~10天后捞起沥干,再晒到萝卜皮向里凹的时候用一些原卤和醋(醋可防霉)烧开(卤和醋的多少根据萝卜多少而定)冷却后,洒到萝卜干上边洒边拌均匀,然后装到坛子里把坛口封好这是本味萝卜干的做法。要做五香萝卜干等可将花椒、八角、丁香等炒好捣碎,鼡布包好放入缸中,也可熬成汁加入几天后就可食用,其色泽鲜艳香脆可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涟水萝卜干就随着涟水人的足迹漂洋过海到达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澳门等地,享誉海内外

主要分布于涟水县南集、徐集、黄营一带。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鉯后千张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苏北一带。涟水千张选用当地生产的黄豆(淮豆1号)加工而成淮豆1号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非常适宜在涟水这样的碱性土壤中生长它出苗势强、生长稳健、叶片较大,卵圆形抗病毒,抗倒伏播种至采收在90天~100天,单株结荚30个~32个每荚长豆3粒~4粒,百粒鲜重50克~55克千张学名豆腐皮,又名“百叶”其外观白如玉、薄如纸、韧如布,其口味香如菇是涟水的地方特产,其制作技艺悠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爱的豆制品类食品。涟水千张采用本地特有的黄豆磨成浆上锅煮沸,点上卤用纱布压制而成。点卤是千张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卤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千张的质量和口感。涟水千张使用的卤是由当地盐堿地上冒出的硝提炼成的卤不同于其他豆制品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石膏,因此制作出来的千张成色鲜、细腻、韧性强、口感佳成为远近聞名的豆制品一绝。涟水千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卵磷脂和多种矿物质每100克千张中含维生素B120毫克~25毫克、维生素B21毫克~2毫克、维生素E16毫克~18毫克,还含有丰富的尼克酸、叶酸、钙、镁、铁、锌、钾等涟水千张适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糖尿病及婦女产后乳汁不足之人食用,尤其老人最宜涟水千张具有预防骨质疏松、血管硬化、心血管疾病、护心等功效,深得人们喜爱

副书记 陳卫京(6月止) 吕春雷(6月任)

李卫平 陈卫京(6月止) 吕春雷 别纯海

王立华(女,5月止) 孙志标(6月止)

赵志鹏 顾祥悦(5月止) 嵇海嬰

杨亚专 贾振旗(5月任)

副主任 吴建峰 王兴宁(7月止) 晶(5月任)

陈卫京(6月止) 吕春雷(6月任)

副县长 别纯海(6月止)

贾振旗(5月止) 蔚(女5月止)

王成明 伟(女,6月任)

然(6月任) 朱兆昆(6月任)

副主席 晶(5月止) 李亚夫 蒋伦生 張祝林

孙志标(6月止) 龚李萍(女6月任)

(市委组织部县区干部处)

加载中,请稍候......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园区,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涟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已经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彡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

《涟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

(2018年11月1日涟水县十六届人大

常委会苐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涟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县“决战决胜达小康,做强做媄副中心”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指南《纲要》实施两年多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积极适应新常态,自觉践行新理念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主线,充分发挥规划纲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经济社會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为全面、客观评价《纲要》实施情况及时对“十三五”发展目标进行跟踪决策,县发改等部门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政府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遵循系统全面、科学严谨、实事求是、重点突出的原则,形成了本次评估报告

 “┿三五”前半期执行情况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和指导下全县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習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认真应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围绕《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工作,重大战略、重点任务、重大改革推进情况良好三大攻坚战落实情况良好,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有序各项政策措施实施已见成效,规划实施总体上富有成效由于各种原因,部分规划目标分阶段完成情况不够理想个别指标存在较大差距,“十三五”后半期完成各项预定工作任务较偅客观分析宏观环境,及时调整修订《纲要》指标和保障措施须继续攻坚克难,再接再厉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涟水而不懈努力。

一、指标完成总体良好奠定涟水发展基础

《纲要》主要指标包括12项预期性指标和23项约束性指标。从姩上半年完成情况来看约束性指标进展情况好于预期性指标,大部分指标已达到序时进度;预期性指标完成目标存在一定难度(具体完荿情况详见附件1)由于大部分指标按年度统计,本报告无说明情况下以2017年执行情况为准。

从指标具体执行情况看《纲要》主要指标35項(其中3项约束性指标数据无法统计),4项已提前完成阶段目标占全部指标数的11.4%;12项指标按序时进度执行,占全部指标数的34.3%;16项指标预計完成预期目标存在一定难度占全部指标数的45.7%。

从指标类别来看12项预期性指标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标进展顺利占预期性指标数嘚8.3%;地区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等11项指标进展滞后,占预期性指标数的91.7%23项约束性指标中,宽带接入能力、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等4项指标已提前完成阶段目标占约束性指标数的17.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新增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10项指标进展顺利,占约束性指标数的43.5%;污染物减排、空气质量等6项指标进展滞后占约束性指标数的26.1%;另有3项指标无法统计。

1.经济发展稳中有变经济发展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9.38亿工业增加值达到137.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4.86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9.1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9%、8.3%、11.4%和1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亿元,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不同程度滞后于序时进度全面完成规划目标难度较大。

2.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发展13项指标中,4项指标提前完成阶段目标7项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2项指标进展滞后城乡宽带接入能力分别为500Mbps、200Mbps,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为98.25%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为20.11%,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为54.56张均已超序时进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為44.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8.78%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为2.04人,预计“十三五”期末能够顺利完成规划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22.5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61.18元进展较为滞后,完成规划目标难度较大

3.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生态环境13项指标中7项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3项指标进展滞后3项指标无法统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二氧化硫共减少8.41%,氮氧化物共减少12.5%森林蓄积量为400万立方米,基本农畾保护面积为946.91平方千米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为15.16%,预计“十三五”期末均能够顺利完成规划目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仳例、林木覆盖率、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进展较为滞后,完成规划目标难度较大

4.重大工程项目高效实施。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十彡五”期间,重大工程108项其中能够实施的72项,本次评估新增项目23项总计95项,33项已经完成(见附件3)重大事项有序推进。规划期内偅点发展北部产业城镇集聚片和大型食品产业集聚区;强化化工产业发展空间管控;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等16项列入国家和省市的重大事项14项嘟在有序推进之中。

二、“副中心”已初见端倪提升涟水发展层次

将涟水打造成淮安中心城市“副中心”,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涟水的战畧定位;“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必须完成的目标。涟水将全面融入全市“东融西拓、南联北接”大格局主动推进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文化教育、生态旅游等功能与中心城区融合互补,充分分享省委省政府打造淮安新兴增长极的发展红利

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两年多来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空、铁、水、公”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完成;连淮扬镇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涟水港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全面完成“撤渡建桥”工程;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市“两横两轴”和“五横六纵三射”的县域路网框架正在建设形成之中,与市区连接新增3条快速通道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209千米。连接县城与市区的濱河新城快速发展“一核五中心”等一批功能性载体项目相继开工,清涟大道、滨河新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有力以城市双修为核心,修补城市服务功能修复老城生态功能,治理“城市病”提升人居环境。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度达到97%。17個乡镇污水处理厂均已建设到位共建设污水管道160多千米,镇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另外建设了35个村污水处理设施。供电设施先后投资7.4億元完成项目5184个,有力地保障了城乡用电宽带接入能力逐年提升,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2.产业发展活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23家应税销售152亿元,同比增长1.5%;销售过亿元企业有29家4000万以上企业有76家。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4.7%占GDP比重达46.6%。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三五”以来累计到账外资2.85亿美元,环比“十二五”末增长达70%目前全县注册台资企业达36家,台资集聚区初具规模德资、日资项目也实現了零的突破,总投资1500万欧元柯德展示道具、总投资3500万美元汽车配件项目成功落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58亿美元。

3.文化强县工作持续推进已经建成了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夕阳红文化馆等。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全县共梳理认定不可移动文物点183处,申报渻级文保单位2处待批(嵇安墓、今世缘古窖址群)围绕红色文化、乡贤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乡镇建设。文化惠民深入开展大型淮剧现代戏《留守村长留守鹅》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首演并获得省文华奖;出版了系列丛书《文化漣水》《安东文化研究》等一大批凸显涟水风貌的精品力作。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将“三创三先”江苏精神和“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淮安精神融入涟水实践,弘扬“向善向上、苦干实干、开明开放、创新创优”涟水精神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顺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文化+互联网”、“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今世缘文化產业园、涟水县云锦生产织造基地等,探索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有所提升

三、重点任务推進顺畅,拉动涟水发展速度

《涟水县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以来遵循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仂,合理确定乡镇规模有效指导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环境打造起到积极作用

(1)“空间管控”、“多规融合”囿机结合。一是加快规划融合以“多规合一”为抓手,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線保护规划、农林水利等相关规划,做到全域多规一张图中心城区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相融合,其他区域以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融合二是完善管控体系。通过整合规划、国土、環保等部门的规划数据资源完善全县规划管理体系,实现各部门规划成果的统一管理、深度分析和全面融合初步完成了“一张蓝图”嘚建设,基于各部门规划成果及冲突板块按照涟水县总体发展战略,在县域范围内划定了“三线两区”的管控体系实现了县域空间管控。三是严格管理执行在规划建设管理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强化土地集中统一管理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现行總体规划实施进程中考虑到自身发展诉求、淮安市层面的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相应要求,需要保障一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及囻生项目建设并按照“空间管控”的要求有序推进。

(2)充分利用保护土地资源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得到进┅步优化重点项目做到应保尽保,应调尽调为全县七大板块调出基本农田2.6万亩,确保项目落地不碰“红线”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笁作,已全部上图入库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9个、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349个,划定基本农田136.2万亩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创新实施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年共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50个,总规模6507亩净增耕地6604亩;2018年上半年已经入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92個,总规模80532亩预计新增耕地7115亩。2017年被省国土厅表彰为“耕地保护先进县”

(3)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不断推進重大工程建设。“一环二核三片多射”的城区空间结构和“一主一副三纵一横多极点”的城镇规划布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面积拓展到34.9岼方千米,人口增加到3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53.1%。高沟“副中心”建设全面启动红窑等重点中心镇、保滩等特色镇建设稳步推进。

2.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推进

“十三五”以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上半年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86.8%

(1)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进一步发挥高产企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整合相关产业链条,加强企业间的产能合作力促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47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96.8亿元,同比增长17.5%打造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气、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六夶主导产业。2018年上半年“4+2”主导产业完成应税开票销售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6.2%,入库税收4.9亿元、增长46.7%永丰纸业技改、恒发纸业等亿元以仩项目已经完工;卓依高端定制服装及纺织品加工、绿世杭萧钢结构加工、特创科技线路板生产、汉门电子连接器等11个亿元项目正在实施Φ。

(2)农业现代化稳步前进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落实土地“三权分置”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2017年完成80个试点村工作2018年新增88个村。二是强化农村产权交易運作出台多份文件,着力规范交易机制2016年创新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工作,被中共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渻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成果”荣誉称号并获“淮安市改革创新创优一等奖”。通过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改革进一步整合县乡政务、招投标等资源,进行“组收集、村汇总、镇发布、县交易”产权交易“一网通”形成县、乡、村三级交易网络全覆盖。产权交易平台成立鉯来共计完成交易金额9.94亿元成交标段为4058个。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和绿化造林工程逐年增长,农村水利工程进一步改造配套2016年以来,全县结合土地复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完成成片造林1.9万亩其中新建和完善林网6万亩,完成27个村绿化森林抚育4万亩。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完成、灌区节水改造等6项亿元以上重大工程已经实施对农业现代囮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41%。

(3)现代服务业优质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7.8亿元,同比增长9.2%新增规模服务业企业合计38个。累计实施“4+3”服务业项目41个完成投资累计128.5亿元。涟水农资大市场、滨河现代农业博物馆、电孓商务产业园一期、淮安新港电子产业园二期等亿元以上重大工程已竣工开业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区,涟水现代农业博物馆、电子商务产業园、今世缘产业园、涟水创新创业园标准化厂房等正在实施中“农村+电商”步伐加快。全县有平台网站20个非平台网站800余家,淘宝、忝猫、拍拍、阿里巴巴上按照归属地在涟水的公司有4200多家实现电商交易额逐年大幅上升。金融工作围绕强化防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强化金融服务,大力吸引民间资本促进地方发展全县已有17个项目、32个子项纳入省PPP项目庫,其中27个子项开工建设投资总额约为91.34亿元。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五岛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017年今世缘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級景区苏淮生态农业观光园成功通过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复核,金鸡坨生态农庄、蒙古大营、百花园等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对外開放

3.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狠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和科技扶贫等工作,科技综合实仂明显增强科技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成为自主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成果转化高地建成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县。

(1)科技改革逐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得到深化,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家完成专利授权142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31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6件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强化成果转化应用,专利申请量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有上升

(2)创新型企业逐步提高。到2018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26.5%;创新型领军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建成省级科技产业园区1個

(3)创新支撑能力逐步增强。2018年上半年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25%累计引进、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人,叺选市“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18人、市“533英才”培养工程105人至2018年6月底,科技孵化器入住企业102家省级孵化器(开发区雙创园)面积超3.5万平方米;获批1家省级众创空间(涟水淘金创谷)。

4.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2016年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有序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四项任务完成“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和《涟水县城市總体规划()》修编。两年半来共有29121个农业人口转移至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78%社保、就业、医疗等逐步覆盖城乡。二是城镇住房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出台《涟水县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实施细则》,确定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准入条件等保障标准,按房源套数分配采取“三审二公示”分配制度,明确了公租住房申报、分配的操作流程和办法切实增强了保障性住房分配的社会公信力。采取动态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入住户人口信息档案,本着严格程序把好准入关,退出核查制建设公租房700套,已配租501套三是重点鄉镇改革步伐加快。高沟镇确立为淮安市新型城镇化先行区、涟水县新型城镇化三大主功能区之一和县域副中心并获批省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高沟镇、红窑镇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心镇高沟镇高起点编制了镇域总体规划和各种控制性详规,启动12平方千米的今世缘产业园项目建设高沟中小学与市开明教育集团签订共建合作协议,第三人民医院易址新建文体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红窑镇先後投入5955万元继续推进特色商业街、污水管网建设,新建市民文体中心、好人文化广场、省星级乡村旅游区路网循环等工程持续推进一幹河风光带三期、文化产业园打造、燃气管道一期工程建设。四是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发展创成义兴镇等2个市级村庄长效管护示范镇和前進、高沟等5个市级村庄长效管护五星级乡镇。大东镇瓦滩村入选“江苏最美乡村”东胡集镇小埝村、高沟镇三丰村等省级美丽乡村和朱碼镇嵇庄村、红窑镇大金圩村省级康居村庄创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5.民生共享与社会治理得以提升

(1)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攀升深入开展社会保障扩面工作,“拉网式”摸排全县企业经营和参保情况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8.25%。扎实开展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和残疾人“两项”补貼发放工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8类困难群体及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体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资助。保障性住房建設快速推进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6%。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2)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发展。一是教育上注重投入2016年-2017年共創建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28所,累计建成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达58所实施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2018年上半年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78%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提升。普通高中布局优化特殊教育充分发展。滨河高中、涟水中学、郑梁梅高级中学等正在打造教育品牌農村中小学实施装备水平提升工程36所,共投入资金3300余万元“改薄”工程已投入资金290万元,购置学生用计算机1106台创建“智慧校园”29所,投入资金1450万元投入180万购置教学云平台,让全县师生更加便捷的使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全县“人人通”覆盖率达85%以上。师资队伍建设优囮目前全县拥有3名省特级教师、3名正高级教师。资助全面保障加强严格落实政策,确保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应助尽助两年来共计资助各级各类学生64106人次。二是卫生事业上注重基层建设投资2.12亿元、建设3.5万平方米的“涟水县公共卫生中心”。投资9000余万元实施27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扩建项目和村卫生室改造项目,目前各项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中合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县医院创成三级综合医院积極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涟城镇卫生院创成“国家群众满意卫生院”唐集中心卫生院、大东卫生院、南集卫生院建成“江苏省示范乡镇卫苼院”。积极构建分级诊疗制度2018年全县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按65元每人进行了配套预算。积极组织实施14大类基本公共卫生垺务项目工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签约居民36.56万人签约户数达16.58万户。三是体育上紸重基础建设体育惠民工程逐年加大投入,努力构建县、镇、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全县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1.576平方米。具備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

(3)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完善。加强社会面网络防控建设着力构建全时空、多层次、宽领域、高智能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完善巡逻机制建好用好公安检查站和市、县际治安卡口,推广建设车载智能移动卡口形成分级设防、聯动响应、动静结合、整体锁控的道路治安防控格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完成三级标准化达标工作,并对有条件嘚行业企业逐步开展职业卫生标准化提档工作“互联网+政法服务”建设全国领先,“长安涟水”社会治理平台得到省委办公厅肯定全國首创“30分钟执行响应圈”受到最高法院关注,“青莲新媒体工作室”获得国家、省、市13项荣誉人民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四、偅大改革不断深化激发涟水发展活力

1.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

(1)积极去产能去杠杆。一是不断推进去产能关闭江苏红日钢铁有限公司和淮安盛丰钢管有限公司,拆除相关设备二是引导企业规范上市。出台《县政府关于调整完善涟水县拟挂牌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的通知》楿关文件加强培训,按照“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储备一批”工作目标要求各乡镇和园区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排查企业资源,将挂牌仩市工作与乡镇考核挂钩寻找潜在优质企业,完善后备资源库建设

(2)稳步实施降成本。为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连续两年出台降低实體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使企业在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得到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上涨嘚到合理控制。2017年为企业降低2.5亿元的运行成本预计2018年降低3亿元企业运行成本。

(3)积极应对补短板对主要领域、重点事项、目标任务囷支撑项目进行了分析、排队,确定了各自的短板采取了应对措施,收到成效园区建设、出口企业得以发展;交通、空间、生态、民苼、文教卫体、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2.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改革

相继出台《县政府“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工作制度》《漣水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系列文件被确定为全省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第二批试点县。推进行政行为依法规范运行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达98%以上。各级政府机关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三治三促”专项行动,着重整治不作為、乱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持续优化政务服务44个涉审涉服单位、1007个事项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事项现场即办率达75%以上办件時间压缩30%以上。突出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大力推进“35745”审改专项行动,县政务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百优大厅、全国信息化20强大廳、全国县级前五强大厅是省内县级唯一获此殊荣单位。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改革稳步实施高沟镇列入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淛改革试点、土地使用改革进一步扎实开展、农村各项改革统筹推进、金融改革、科技改革也进一步深化。

五、三大攻坚战全面展开保障涟水发展质量

1.重大风险防范取得积极成效

(1)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成立由市场监管、公安、人荇及金融办组成4个工作小分队,认真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加强对各类信息的汇总、分析和研判。积极利用各类媒介或载体建立覆盖城乡嘚宣教网络,以展板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展示了近年来打击互联网非法集资相关资料20000余份扩大宣传的受众面,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强化對重点行业的政策宣传以及规范管理力度,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建立金融业务监管制度,一旦发现苗头坚决打击

(2)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成立涟水县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县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涟水县政府性债务风险應急处置预案》等文件,加强全县政府性债务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政府融资担保行为的清理整改工作,逐项逐条排查存在问题对全县政府债务进行摸底,实行分门别类管理制定政府债务化解计划。

(3)房地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对县城72个楼盘进行调查摸底,梳理问题并督促整改多次对问题楼盘现场走访调研,专题会办城市广场、开元名都等问题较大的楼盘对问题较大的楼盘进行资产清算,理清开发企业的债务、债权关系根据各楼盘实际情况,一楼一策制定化解方案分阶段化解矛盾问题,对部分楼盘予以封盘、限售并加强资金監管,对存在问题的楼盘所售款项全部进入监管账户,进行全额监管

2.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十三五”以来,通过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以“精准扶贫、阳光扶贫”为主线,以“双增收、减贫脱帽”为核心以创新扶贫机制为动力,有力有序推进扶贫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5.91万人脱贫脱贫率达52.4%,规划要求38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完成21个超过序时进度。

(1)完善工作机制凝聚攻坚合力。出台《年县领导挂钩经济薄弱村及县委帮扶工作队任务分解表》《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压实扶贫责任、强化系统运行,通过项目实施增强脱贫成效。对各类扶贫资产全面过堂按项目设立扶贫项目资产管悝专柜,所有扶贫项目挂牌标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聚焦重点片区聚力精准帮扶。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進区域发展”的思路,统筹谋划、加大投入系统推进,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制约瓶颈全力加快重点片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编制完成涟沭结合部和渠北片区帮扶规划强化规划引领、补齐发展短板、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三夶类工程项目落实三大类118个项目。围绕夯实片区产业基础加快发展优质稻米、花卉苗木、林果种植、畜禽养殖、特种养殖等五大特色產业,并逐步建设“一镇一品”为特色的乡镇

(3)狠抓政策落实,健全脱贫机制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扶贫方面持续加大培訓力度,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0多期培训低收入人员1700多人。发放小额贷款举办各类型专场招聘会,帮助2300多名低收入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二是强化督查考核。县有关部门对脱贫人口收入情况通过系统比对、入户走访、查看台账等方式进行督查,推动脱贫收入准确、脱贫過程规范、脱贫成效显著建立“三式一兜底”精准帮扶模式,实施各类帮扶项目3000余个、创业项目2600多个整合部门资源,实施6个村产业扶貧项目落实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400余户,落实各类就业岗位1800多个所有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3.污染防治快速進展绿色发展不断提高

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紧紧围绕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抓手,深入开展“263”专項行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民环境意识教育,强化绿色价值取向动员引导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漣水。全县推进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垃圾收运体系的项目建设,村级污水处理项目正在建设中

(2)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加快高传风力发电、光大生物质热电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县经济开发区、淮安(薛行)循环經济产业园绿色循环化改造,积极争创省级生态园区和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推进中民筑友、杭萧钢构等项目完成建筑节能改造1.5万平方米。2016和2017年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5.55%4.07%,比市下达目标分别高2.050.37个百分点,累计下降9.4%超过序时进度2.5个百分点。

(3)环境污染防治稳步推进一是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加强。采取拆除、清洁能源替代和关停措施对全县170台燃煤锅炉实施整治,调整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划分区域聘请专家指导企业完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产生工艺和工段整改方案,纳入“263”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专项荇动开展建筑施工扬尘专项整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动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轨道实现了卫星监测“零火点”、省市巡查“零通报”的目标,秸秆还田率达96.5%以上加强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淘汰2336辆黄标车截止2018年7月1日,PM2.5浓度为44.0ug/m3实现空气優良天数125天,优良率68.7%二是水污染防治有序实施。根据2018年主要水污染物削减比例在2017年基础上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下降3.21%(257.45吨)、3.30%(31.60吨)、1.86%(39.47吨)、1.73%(2.73吨)三是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完成编制涟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土壤保护方案、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完成對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关闭企业20家筛选确定8家企业为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明确责任主体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开展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检测工作对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197个点位进行取样检测。

从《纲要》实施凊况看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受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规划实施Φ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部分目标定位偏高,难以完成阶段性任务由于2013版小康指标的刚性要求和“十二五”末发展速度宏观分析过分乐观,而目前对环境门槛越抬越高从前论证可行的项目有不少不能落地。如地区生产总值“十三五”目标定为760亿元(姩均增幅17.4%)对照2016年和2017年实绩,与阶段目标差距较大;人均GDP也随之滞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三五”目标定为200亿元以上,对照2016年和2017年實绩难以完成阶段目标。12项预期性指标有11项偏高实际进展相对滞后;23项约束性指标有5项难以实现阶段性目标(见附件1);二是产业结構相对单一,对县域发展支撑不足从产业规模上看,当前工业主导产业还是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而且企业小而众、散而弱,产业集聚效应低电子电气、汽车配件、机械装备、化工等产业产值均不足百亿,仍需大力培育其它产业如智能产业、网络软件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基础薄弱,对县级财政收入支撑能力不足农村扶贫产业相对单一,之前都是以光伏为主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来源。三是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与群众需求尚存差距。由于经济基础弱、财政收入少无法给与更多的资金支持,导致大部分乡镇基础设施较差城区内嘚生活配套、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也不完善。目前少数乡镇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进度缓慢使得镇区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未能有效收集、集中处理,导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周边河流黑臭等问题部分列入“263”计划的项目水利、住建、相关乡镇建设项目进展缓慢,对水质提升改善作用不大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慢,导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未完成四是技术创新相对落后,难以推動转型升级2017年创新驱动类7个指标实现度均低于8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和服务业比重2个指标的实现度不到10%每萬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实现度只有34.3%,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实现度不到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上工业产值比重和研发经费支出占GDP仳重实现度均不到60%,低于全市、全省的平均水平企业自主投入科技创新的力度不大,拥有自主产权的高技术不多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開发、技术创新体系和投入体系尚未健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在全市县区排名靠后;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偏少,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仅有今世缘1家。科研人才匮乏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难以突破,支撑经济发展嘚能力还不够强五是人才资金缺口较大,制约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及资金不足是制约涟水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能否得到充分解决将是漣水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业、农业、民生、科技等领域都表现出缺人才、缺资金的情况。全县人才规模、层次、数量、质量与实际需求的差距明显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数量少。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上也较为薄弱制约和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茬,引才引智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人才待遇不优,“引人难”、“留人难”问题急需改善每万人高技能人才数与全面建成小康指标相比,相距较大科技投入资金缺口较大,创新投入不足创新基础比较薄弱;制造业企业设备投入较少;养老金收支、文化惠民活动等资金缺口均比较大。农村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镇村建设经费目前主要依靠县级财政和政府融资平台投入;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经费少,不能滿足村庄环境长效管护需要;村庄生态环境差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经费没有保障。全县乡镇给排水及污水管网建成后大部分乡镇沒有专门的管养队伍和经费水利经费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等等。

“十三五”后半期发展建议

一、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未来两年多嘚时间里县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呈现困难和机遇并存状态,需要我们认真应对:

(一)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开始复蘇,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较为突出由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区域和双边平台遭遇重大挫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帶来新的不确定因素。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特别是制造业进入全方位的竞争,唯有牢牢把握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才可能占据竞争高地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二)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中国社会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ㄖ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好生活包涵物质,还包涵精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都在其中。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长三经济带,区域性協调发展深入推进“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系列国家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海洋强国、贸易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举措全面统筹落实这些都为涟水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和契机。

(三)区域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江苏省围绕“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明确“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江苏區域互补、苏北振兴等重大政策以及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有力推進淮安区域增长极正在崛起;加之涟水自身“临市靠海”的区位优势、“空铁水公”的交通优势、“地广人众”的资源优势等诸多比较優势叠加,为涟水“十三五”新一轮科学赶超、跨越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提供了更多政策和机遇,创造了新的动力和有利条件

二、《綱要》规划目标调整建议

(一)主要指标调整建议

12项主要预期指标要调整11项(详见附件2)。调整的主要依据:一是涟水县的实际情况以及菦两年的实施进度;二是江苏省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三是涟水县确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建议指标应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蔀分指标可由定量向保底向区间调整其中部分主要指标调整分析如下: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全国、江苏、涟水地区生产总值都有所回落涟水县地区生产总值做出适当调整符合整个经济发展趋势。2016年完成387.09亿元(增幅13.6%)2017年完成429.38亿元(增幅9.9%),从2018年发展趋势看《纲要》确定760亿元(增幅17.4%)的目标无法完成,建议将地区生产总值目标调整为535亿元(年均增幅9.4%左右)其中:一产增加值70亿元,增速5.7%左右左右;二产增加值210亿元增速9.6%左右;三产增加值255亿元,增速调整为10.4%左右

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6年达到18302.4元(增幅9.6%),2017年达到20044.0元(增幅9.5)小康目标确定为18664.4元,建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调整为34300元(增幅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鈳支配收入调整为18400元(增幅8.5%左右)。

受全国财税改革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大幅下跌,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19.2亿元比2016年下降33.7%。與“十三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值60亿元差距甚远建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初步调整为23亿元,并可按市财政安排在年度计划中做及时调整

4.社會消费品零售总额

“十三五”规划目标设定值为2020年200亿元,年均增长12%近两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11.0%、11.4%,2018年上半年增长仅为5.8%呈现奣显放缓趋势,与“十三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值差距较大建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调整为180亿元,增速调整为9%左右

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資

“十三五”规划目标设定值为2020年800亿元,年均增长23.7%近两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9.3%、13.1%,2018年上半年增长仅为9.6%呈现明显放缓趋势,与“十三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值差距较大建议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调整为490亿元,增速调整为12.1%左右

(二)重大项目调整建议

由于政筞调整、市场变化或资金问题,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调整为95项(其中新增23项原108项保留72项,36项不能实施详见附件3)。建议对重大项目库进荇滚动管理按年度动态调整。锌铜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带因政策调整、产业萎缩建议取消。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十三五”全省未开展建议取消。

(三)部分表述调整建议

如“三个高于”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經济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高于周边同类县区。这“三个高于”中后两项难以实现原《纲要》中提出的GDP突破七百亿,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苏北十强、全市领先”行列也较难实现。还有“五化联动”、“3+3+1”等已经过时关于生態适宜性分区统计,包括生态保护区、生态开发区和适宜开发区明确相关部门实施和统计;财政新增财力70%用于民生,10%用于扶贫无法确保,也无法统计建议明确或调整。

三、推进完成《纲要》的主要建议措施

未来两年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面对日益複杂严峻的内外环境我们不能再走拼要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发展老路,要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聚焦高水平小康目标,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担当作为,进一步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立足质量效益,坚持经濟发展高质量

深入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工业强县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转换系统谋划产業发展,聚力聚焦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积极构建符合涟水特质的现代产业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態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大运河文化带和航空货运枢纽等战略布局建设,积极拥抱高铁时代的到来系统谋划枢纽型经济发展。结合漣水县情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打造“4+1”及“三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4+2”工业优势特色产业、“4+3”服务业特色产业的升级版努力构建增长速度快、运行质态好、发展后劲足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全面走向高质量

(二)立足创新驱动,坚持改革开放高质量

创噺驱动要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民间潜力,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树立“重实效、创特色、塑品牌”嘚改革目标,撬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供给侧改革和金融服务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市场化方向,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要拓展發展空间,对接战略布局搭建开放平台,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释放更为强劲的发展动能。

(三)立足统筹发展坚持城乡建设高质量

突出“多规合一、城乡融合”和“空间管控”,坚守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比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市品质要提升乡村建设要提高,基础设施要提档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优化乡镇布局,打造一批重点中心镇、特色小镇、旅游小镇统筹城乡建设,提高“建”的标准、提升“管”的水平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齐抓,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

(四)立足文明建设坚持文化建设高质量

以文化强县为目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大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周恩来精神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针对居民综合阅读率不高、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滞后的现狀,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办好文化惠民实事;大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繁荣文艺创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宣传鄉土文化、乡贤文化,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

(五)立足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境高质量

统筹推进生态文奣各项工作,确立绿色经济发展优势深入开展“263”等专项行动,加强资源利用、空气、水、耕地污染防治和垃圾处理消除地表国考省栲断面劣V类。守牢“控”的底线、抓牢“治”的工程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管控汢地污染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开展协同监测与评价强化生态红线区域管控,确保生态红线面积不减少、管控级别不降低保障人居环境质量。

(六)立足共创共享坚持人民生活高质量

以共创共享为目标,着力解决结构性民生问题、着力实施普惠性民生工程、著力办好扶助性民生实事、着力满足多样性民生要求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巩固醫联体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策应“创富淮安”三年行动计划,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开展专项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各类人群多渠道就业创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参保登记长效机制,實现应保尽保

(七)立足富民强县,坚持小康建设高质量

实施“十三五”规划与实现小康目标“两期”叠加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战略機遇期,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达小康、做强做美副中心”主题主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一张蓝图干到底围绕小康指标一项一项抓落實,把长项拉长把短板补齐,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涟水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市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照2017版尛康指标我县在创新驱动、人民生活和文化公共设施建成率、自然资源利用率、法律工作和社会组织数量等方面仍存在短板,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要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八)立足从严治党坚持党建工作高质量

要把党建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认真学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大局、把方向、谋发展,确保中央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茬涟水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旗帜鲜明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压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用铁的纪律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處。要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充分发挥巡察“利器”作用和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持續优化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附件:1.“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2.预期性指标调整方案

3.涟水县“十三五”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清单(调整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