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中的课程标准有何特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特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特点|高​中​化​学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该纲要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颁发,向各省、自治区、教育厅印发。该纲要旨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所&&&&属教育部类&&&&别社会文件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教基〔2001〕17号
各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纲要(试行)》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 育 部
二零零一年六月八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性学习、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农村中学课程
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国家课程标准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
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和编辑。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 - 小学课程改革 - 新课程标准 - 课程整合 - 课改案例 - 中国教师
&>>&&>>&&>>&文章正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
加入时间: 17:34:33  来源: E师在线 作者:网友供稿 点击:
课程是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组织化、制度化、结构化了的教育性经验。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它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制约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结果。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从整体上制约着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和课程体系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变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
  一、课程目标与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定,它对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起着导向、调控和中介的作用。课程目标规定什么,学生就要向什么样的目标方向发展。因此,课程目标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学校课程的客观要求,通过课程目标把课程设计和实施活动中的要素联系起来,达成教育的目标。课程目标如何,将决定学生身心素质能否达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存在着社会政治本位倾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课程编制游离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之外,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教育本体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把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发展对立起来,严重压抑了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积极性,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实际上也没有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课程体系受课程目标、教育目的的制约,课程目标、教育目的中有所规定,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缺乏对建设者和接班人主动发展和创新素质的明确要求,培养目标中也同样缺少这种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明确提出了小学、初级中学的培养目标,总的目标是:“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这个目标中虽然提到了让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但没有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方面的要求,在小学学段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定中也没有见到这方面的要求。现行课程目标注重了对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规定,而忽略了对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素质的规定。而创新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主动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有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能主动去寻求发展、寻求进步、寻求创造,这时不让他主动活动、主动发展都不可能。所以,现行课程体系目标的不尽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正是基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内容是指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这些文化科学知识是从社会整体文化知识体系中选择出来的,它一方面要受制于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受制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要经加工制作才能成为课程内容。课程是学生展开学校生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的中介。而从根本上讲,任何课程内容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社会,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抽象或转化为课程中的知识内容或某一学科的理论问题,或者说教学中的很多知识、原理、规则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调动学生内在心理活动,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找资料,独立自主地去研究探讨。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实际来看,教材内容学术性、工具性强,生活性、现实性差;科学性强,人文性差,造成了内容偏深偏难,脱离师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实际,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主动发展。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展创造比赛,山东省有17件作品获奖,其中只有3名选手来自城市,其余来自科技并不发达的农村。原因何在?有关专家指出,与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书面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这直接导致了孩子创造力的下降。在不少城市家庭,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包办所有家务,这种做法看似疼爱孩子,其实使孩子远离生活和实践,恰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由此可见课程内容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而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在这方面做得恰恰不好。据1997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就已颁布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北京市所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论是地方教材还是国家统一编制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教师和学生普遍反应,教材内容偏多偏难,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据报道,一项有关中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中,有一道题是给初中学生一颗花生,让学生剥开并描述果实的结构。尽管生物课上全学过,但能正确指认出各部分名称的学生只有7.8%,能正确描述种皮、胚、子叶部分的人不到10%。一颗花生米竟能击败90%的学生。这反映出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的严峻问题:重书本知识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是书本知识的巨人,却成了实践的矮子。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不能很好地联系起来,连眼前的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要想创新只能是痴人说梦。所以,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三、课程结构与学生主动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课程结构是单一的学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几经调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制约,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分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的现象。以1992年颁布、1994年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来分析,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过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太小。未调整之前,在“五·四”学制课程计划中,课时总量为10366课时,其中学科课程8184课时,活动课程1216课时,分别占课时总量的78.95%、11.73%,而在“六·三”学制课程计划中,学科课程为8038课,活动课程为1420课时,分别占课时总量10162课时的79.10%和13.97%。课程计划调整后,在“五·四”学制中,学科课程为7708课时,活动课程为1014课时,分别占课时总量9420课时的81.83%、10.76%。在“六·三”学制中,学科课程为7600课时,活动课程为1082课时,分别占课总量9250课时的82.16%、11.70%,由此可以看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对比之悬殊。其次,分科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所占比重过小,在1992年颁布的《课程计划》中,把小学阶段的历史、地理综合成社会课,可以说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进步,但尚嫌不足的是综合课程的比重太小。课程计划未调整之前,在“五·四”学制课程计划中,综合课程(即社会课)为204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5601课时的3.6%;在“六·三”学制课程计划中,综合课程为204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6528课时的3.1%。课程计划调整后,在“五·四”学制中,综合课程为170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4998课时的3.4%;在“六·三”学制中,综合课程为204课时,占小学阶段课时总量5950课时的3.4%。第三,在我国的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必修课,没有选修课。所有学校都开设一样的课程,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造成了“千校一面”和“万人一书”的局面,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小学阶段课程形态仍然是传统的学科课程为主,这种课程形态是近代以来形成的与系统的科学知识传授相适应的,它重视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操作,以教师、课程、书本为中心,采取灌输式、接受式、说教式,忽视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与情感交流,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学生除了获得系统的知识外,素质得不到充分的主动发展。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四、课程实施与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设计出来以后,只有通过实施付诸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要求课程实施者根据课程计划、教科书、学生实际以及时代的要求对个人习惯、行为方式、课程重点、学习时间、空间、课程安排等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在众多的课程实施者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任何课程设计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得到实施的。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学生成绩与课程实施的程度有关。有些课程计划失败的原因,可能既不在计划本身,也不在于教学的过程,而在于组织安排和制度措施上有问题。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教科书的使用来实现的。教科书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最好依据,它不仅提供了一定的公共的文化科学知识,还为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提供一定指导,能使教师更好体现课程的指导思想。另外,教科书是依据国家教育目标和一定的课程标准编写的,它以学生最易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配有插图、表解、图解、练习、作业指导、结构及探讨性问题,这些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科书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教科书有一定的滞后性,不易适应知识迅速发展和激增、科技与信息急速发展、社会事件层出不穷的状况,易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的陈旧性,不利于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又如教科书不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及生长环境都各不相同,在智力、性格、兴趣、经验、生活环境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而教科书大都是以中等儿童的程度编写的。这样就会使中下程度的儿童赶不上进度而学习困难,中上能力的儿童则觉得太浅而感到吃不饱。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教科书受篇幅、形式与要求的限制,教科书呈现给学生的大都是人类几千年科学文明进步的直接成果或现成经验,教给学生的大都是现成的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当教师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时,学生的主动发展将更难以实现。因此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有当教师对教科书内容及时补充与删减,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的需要加以讲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内容的能力与情感成分,学生的主动发展才可能成为现实。
  而在我国现实的课程实施中,人们并没有持这种观点。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课程教材是国家统一规定和设计好了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课程计划的安排,教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学生对教材没有变革、创新的任务,课程编制过程中教师、学生也不参与进来,只是在课程和教材确定后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遵照执行。这种偏颇的认识和做法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师生在课程编制中的创新价值的发挥,也束缚了课程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教学目标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考试分数,重知识传授,忽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培养,重视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学生不会学习。教学形式还是单一的班级授课制,缺少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评价上以学生分数为唯一尺度。作业量过大,学生负担过重。在教学过程中,人际交往方式单一,教学缺乏民主,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个性受到压抑,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见解等等,传统教学的弊端在现实的教学中时时可见,有时甚至很严重。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材要体现学生心理特点,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
编辑:第九类人
【】【】【
】【】【】
感谢您的访问,如果您觉得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即时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