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电路计算,这个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全差分CMOS运算放大器的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全差分CMOS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全​差​分​C​M​O​S​运​放​的​设​计​ ​ ​ ​w​o​r​d​格​式​,​按​标​准​写​的​,​可​以​更​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射频收发器接收端口差分匹配电路的计算
作者:不详
来源:RFID世界网收录
摘要:根据实例介绍GSM手机中射频收发器接收端的低噪声放大器(LNA)到表面声波滤波器(SAW Filter)之间的差分匹配电路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1247篇]&&[0篇]&&[85篇]&&[2篇]&&
  0&引言
接收灵敏度是GSM手机射频性能的重要指标,匹配电路的调整是优化接收灵敏度的主要方法。常见的GSM手机射频接收电路如图1所示,需要调整的匹配电路主要有两部份,&一部份是单端匹配电路,&是调整SAWFilter单端输入端口至天线端口路径的阻抗到50欧姆;另一部份是差分匹配电路,是调整差分路径的阻抗满足SAW&Filter负载阻抗的要求。一般大家都比较熟悉单端匹配电路的调试方法,本文介绍的是如何根据SAWFilter和RF&Transceiver规格书的要求来计算差分匹配电路的值。
620)this.style.width=620;">
图1&GSM接收电路框图
1&差分匹配电路的计算方法
本文以MTK的GSM&Transceiver&AD6548和Murata的SAW&Filter&SAFEK881MFL0T00R00为例,按照六个步骤,通过图解和计算公式详细介绍差分匹配电路的计算方法。
1.1&根据RF&Transceiver的规格书计算单端LNA输入阻抗
根据AD6548的规格书,接收端LNA输入阻抗如表1所示:
620)this.style.width=620;">
以GSM850频段为例,输入阻抗85-J110的电路模型是一个电阻串联一个电抗原件,+J表示感性原件,-J表示容性原件。这里是一个85&Ohms的电阻串联一个110&Ohms的容性原件。我们可以按照如图2所示的步骤把串联电路转换成单端等效电路:
620)this.style.width=620;">
图2&串联电路转换成单端等效电路
图中R=85&Ohms,Z1=-110&Ohms.
我们能计算出:R/2=42.5&Ohms,Z1/2=-55&Ohms.
1.2&根据SAW&Filter的规格书计算出期望的单端负载阻抗
一般SAW&Filter的规格书会指明它所期望的负载阻抗,以Murata的SAW&Filter&SAFEK881MFL0T00R00为例,要求负载阻抗是150&Ohms//82nH,电路模型为150&Ohms的电阻并联82nH的电感。我们可以按照如图3所示的步骤把并联电路转换成单端等效电路:
620)this.style.width=620;">
图3&并联电路转换成单端等效电路
图中Xp=2πfL(Xp是一个电感)
Xp=1/2πfC(Xp是一个电容)。
为了计算出X,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频率点,这里我们选择GSM850接收频段的中心频点881MHz,我们可以计算出:
X/2=2π×881×106×82×10-9/2=227&O
R/2=150/2=75&Ohms.
1.3&计算出单端阻抗和导纳
根据1.1和1.2的结果,可以得到:
单端LNA输入阻抗Z=42.5-J55&(串联电路一般用阻抗表示)。
期望单端负载导纳Y=1/75-J(1/227)=0.013-J0.0044&Seimens(并联电路一般用导纳表示)。
1.4&设置Smith-Chart工具
我们的目的是把单端LNA输入阻抗(Z=42.5-J55&0hms&)通过匹配网络使其导纳等于期望单端负载的导纳(Y=0.013-J0.0044&Seimens),在Smith-chart工具上我们能很容易找到这两个点。
我们可以通过Smith-chart工具很容易得到匹配值。打开Smith-Chart工具,我们需要设置以下参数:
1)设置参考阻抗为500hms&;2)设置频率为881MHZ;3)设置初始阻抗值为Z=42.5-J550hms&.
1.5&利用Smith-Chart工具得到单端匹配值
620)this.style.width=620;">
图4&Smith-Chart工具界面
如图4,在Smith-Chart工具界面上的点1就是我们初始阻抗Z的位置,我们需要把它匹配到Y=0.013-J0.0044的位置。我们先可以串联一个电感把实部定位到Y=0.013的导纳圆上,然后我们在并联一个电感把虚部定位到Y=-J0.0044的位置上。这样我们就找到的目标点3.我们能在工具界面中看到串联电感值Ls=3nH,并联电感值Lp=11.2nH,由于实际应用中没有11.2nH这个电感值,我们取Lp=11nH,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单端匹配电路的值,等效电路如图5所示。
620)this.style.width=620;">
图5&单端匹配电路
1.6&计算差分匹配电路值
在1.5中我们得到了单端匹配电路的值,我们实际需要的是差分匹配电路的值,因此我们还需要把单端匹配网络转换成差分匹配网络,转换步骤如下图6所示:
620)this.style.width=620;">
图6&单端网络转换到差分网络
其中:Zd1=Zs1;Zd2=2×Zs2,如果Z是电感;Zd2=1/2×Zs2,如果Z是电容。
最后我们能得到差分匹配电路的值:
串联电感值为L1=L2=3nH;并联电感值为L3=22nH.
如图7所示:
620)this.style.width=620;">
图7&差分匹配电路
当然这只是理论计算值,实际的值我们还需要根据仪器的测试结果来调试,本文就不介绍具体调试方法了。
&已有条评论
最新评论():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5-255-245-235-225-21
关键字搜索:新闻中心:[8072篇]&&[1篇]&&[120篇]&&[7篇]&&成功应用:[826篇]&&[0篇]&&[3篇]&&[0篇]&&解决方案:[793篇]&&[0篇]&&[16篇]&&[1篇]&&
图片文章:
最新发布产品
推荐解决方案
推荐成功案例集成运放电路中有源负载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集成运放电路中有源负载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恒流源电路分析,恒流源电路的恒流值和恒流源内阻计算,多级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计算等。
恒流源负载放大电路的分析过程如下:
(1)快速找出放大电路中的各种恒流源电路;
(2)计算恒流源电路的恒流值及其内阻,得到等效恒流源,将恒流源负载放大电路转换成一般放大电路。
(3)采用一般多级或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计算放大电路的指标。
非有源负载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动态范围是一对矛盾。图1是一般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为:
1.静态偏置分析
2.动态(交流)分析
图2(b)的交流通路如图3(a),微变等效电路如图3(b),其中
(1)放大倍数计算
由图3(b)可得,
&&&&&&&&&&&&&&&&
(2)输入电阻计算
[例2] 图5(a)是uA741运放电路输入差分级放大电路的简化电路图,试画出其电路模型。
已投稿到:查看: 6462|回复: 13
请教,做麦克风放大,想用差分电路,三极管配对方面,是怎么进行呢?采购现成的,还是采用复合晶
差分电路,三极管需要配对,以获得优秀的共模抑制比,但是三极管怎么配对呢?是买过来的一批货,就可以看作已经配对了,还是采购别人配对好的货,或者买ROHM的比如IMT1A这样把两片三极管邦定在一枚芯片上的呢?
& &还有一个问题,有做过麦克风放大的兄弟吗?前置第一级放大,用集成IC的方案好,比如INA217,还是三极管分立元件方案的性能好呢?
麦克风放大用358或者082就可以了,三极管简单配对一下HFE也凑合,用得着仪放这么夸张么?钱多没地方花?
音频孪生对管也不便宜的,几十块钱一个,IMT1A这种并不是差分输入用的孪生对管。
MIC前置放大 集成方案好& &免调试&&效果也好的多&&体积小&&
推荐你用&&MAX9814 价格可能稍微贵一些&&但效果没得说&&电路也简单
公益广告:本论坛不得使用、宣传Q群。 有讨论请在论坛里进行。 违者将封锁ID.
回复【1楼】gzhuli&&咕唧霖
-----------------------------------------------------------------------
可能我没讲清楚;
358是单输入的麦克风放大吧,那种手机上小麦克那种的;
我们的是用于视频会议的平衡式麦克风,XLR平衡差分输出的,线离话筒放大器比较长的,用差分电路来抑制共模噪声;
“音频孪生对管也不便宜的,几十块钱一个”是指MAT-02那种吗?也不用那么夸张的;我看有人做2SA970/2SC2440的配对元件销售,4块钱一对;http://www.hifi-zon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65&extra=page%3D1;怎么看上去像广告了。。。。
“IMT1A这种并不是差分输入用的孪生对管”
我看ROHM这个器件是把两个分立三极管mount到一起了,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取得更好的vbe,hfe,热稳定性等参数的匹配?所以在用到差分电路里就可以有更好的共模抑制比;你说的我不太懂“差分输入的管子”不就是同极性,同型号的?
回复【2楼】wear778899&&兔子
-----------------------------------------------------------------------
MAX9814我也用过,也是单端输入的,我曾经把差分的麦克信号变成单端输进去,就第一次信号好,声音也纯净,后来就受到RF干扰了。。。
以前没弄过“三极管配对”这块,也没这方面经验,还希望各位大侠使劲拍砖~
公益广告:发表招聘帖子需要缴费,有需要可以联系网站工作人员王小姐:.
回复【3楼】SailJune&&
-----------------------------------------------------------------------
三个运放就可以搭个仪放。
运放的差分输入就是吧要配对的管子挨着放来得到匹配参数管子的。
公益广告:广告只能发在本论坛的广告区,否则将封锁ID。
358也可以接成差分的。
孪生管是同一个晶片上的,所以参数很接近,IMT1A这个明确说了是两个隔离的晶片,这种封在一起的管子只是为了减少PCB面积,不匹配的。MAT-02也不便宜的,市面上大多是拆机翻新货,analog的全新金封对管卖10块钱一个你信?
我觉得用三极管不如运放啊,
运放本身就是差动输入了,晶体管特性也一致,价格便宜,电路简单,
用三极管还要设计工作点,调节不好,反而容易出问题。
要求高的话,最多采用好一点的低噪声运放吧。
谢谢各位。
回复【4楼】ssaweee&&
-----------------------------------------------------------------------
回复【6楼】yuanbangyin&&袁邦银
-----------------------------------------------------------------------
用运放的话,Vos一般都比较大,麦克出来的声音信号是毫伏级别的;用三极管会效果更好些,不过确实调试更费劲;或者选专门的集成IC来做。
可能是为了省钱或者出于性能上的考虑,我这里有两个参考产品,一个是简单的JRC4558直接差分再反向放大;还有一个是前级分立放大方案,后级一大堆电路,三极管+FET+OP没看懂;后面那个效果更好;都没见到集成IC的方案;
回复【5楼】gzhuli&&咕唧霖
-----------------------------------------------------------------------
确实IMT1A手册上讲了两片“独立”的三极管被mount在同一片基板上;但是这种应该回比市面上的(同一批次)分立三极管匹配度更好吧?分立参数的离散性和生产批次会有关系吧。
孪生晶体管,像LM393那种?
Vos和mic输出电平没关系,你又不是放大直流信号。
IMT1A这种是不保证离散性的,而且也不是低噪声管。
LM393是比较器,LM394才是孪生管。MAT02也是孪生管,2SA81也是。
回复【8楼】gzhuli&&咕唧霖
-----------------------------------------------------------------------
Vos如果和麦克风平衡输出的幅度类似,那就可能淹没了有用的信号了;
在东芝网站也搜索不到2SA1329或者2SC3381了,停产了应该;
看了数据手册,只要是孪生晶体管的都会用到“monolithic”这个词;
在东芝网站上看不到孪生的管子了,有的双晶体管也是和IMT1A类似的,HN3A51F,低噪声的,不过可能匹配度不如孪生的管子;
IMT1A内部是2SA1037,只看到ROHM介绍说可以用作Pre-Amp,感觉可以用作预放的都是低噪的器件,不过确实手册里没有提到噪声方面的指标;但是国产的一家厂家,做的2SA1037,倒提了它是低噪声的,但是没给出噪声系数的曲线图。
回复【7楼】SailJune&&
-----------------------------------------------------------------------
专门用于mic的芯片很多啊,非要三极管最好?配对都那么难。
回复【10楼】ssaweee&&
-----------------------------------------------------------------------
其实我是看了一个老外的电路,才决定这么做的,而且那个效果好的产品的前级也是这么做的。
(原文件名:p66ra-f1.gif)
他在网站上说这个效果“准专业级”,只是提到了电阻要配对,我忽然感觉,是不是三极管不配对,只会影响增益。
回复【11楼】SailJune&&
-----------------------------------------------------------------------
你用运放的话加两个隔直电容vos不就没有了?
回复【11楼】SailJune&&
回复【10楼】ssaweee&&
-----------------------------------------------------------------------
他在网站上说这个效果“准专业级”,只是提到了电阻要配对,我忽然感觉,是不是三极管不配对,只会影响增益。
-----------------------------------------------------------------------
专业级是TL072+NJM4558.........
阿莫电子论坛, 原"中国电子开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差分放大电路的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