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道德滑坡现象,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论文,不少于1000字

&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本站编辑:admin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随意而失去教育的针对性,背离了道德规范教育的施教规律。我们要重视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对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的奠基意义,把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从对己、对人、对事、对社会四个方面确立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操作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建设 奠基意义 实现途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里巷俗语,以其简明而平实的哲理,指导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效应。我们在设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时,应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构建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许多美好的愿望,就往往会因脱离实际而成为空中楼阁。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第一,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内容无序的现象不在少数。无序,通常表现为较强的随意性,并往往因随意而失去教育的针对性,乃至形成人人“喝大锅药”的局面;第二,一些教育机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基本道德的严重滑坡估计不足,甚或麻木,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应有的基础性地位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不少人仍习惯于进行大而空的说教,这就严重背离了道德规范教育的施教规律。
  一、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具备的关于做人、做事、处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理念及其所奉行的行为准则的统一。彰显人类文明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应具有社会性、健康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特点。所谓社会性,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须符合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要求,如合作精神、集体主义、创新理念、环境意识等;所谓健康性,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具有正直向善、追求进步、奉献利他,以及爱国守法、共同富裕等基本的内涵特质;所谓发展性,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深厚而广泛的土壤,必将具有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巨大潜力,从而成为社会整体道德进一步升华的条件和推力。
  党和国家围绕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所倡导的相对完善的一系列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的组合,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大学生群体是落实这一目标体系的非常重要的对象。
  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奠基意义
  《论语?八佾篇》中的一段对话,对我们这个命题就很有启发意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说的是画中女子的灿烂的笑容和黑白分明的美丽的眼睛。以子夏的聪明而言,这个意思他应该是知道的。关键是“素以为绚兮”,他可能不理解,所以请教老师。“绚”,即“绚丽多彩”,是对画中的女子形象在色调方面的描述。孔子的回答并没有就画论画,而是借画喻理,通过说明绘画效果与绘画材料之间的关系,来阐述人的基本道德修养与人的行为方式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他说“绘事后素”――先有了洁白的绘画材料的底子,即“素”,然后才有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子夏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他马上明白了老师的“画”外之音,于是由画而人,发出了“礼后乎”的关键一问。意思是“人在日常行为中的外在的礼节,要以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吗?”这一问使孔子非常高兴,于是便叫着子夏的名字说:“商(子夏的名字)呀,你的话启发了我啊。可以与你讨论《诗》了。”“起予”,表现了孔子的自谦,也是孔子对子夏的委婉的赞扬。看来,孔子不愧为教育家。这段对话中的“素”的概念,可类比于本文“基本道德”的概念,“礼”的概念,我们不妨把它活用为现代社会中“法规”的概念。那么,我们就不难得出“法治社会的形式秩序须以人们的普遍的道德秩序为基础”的结论。由“素”而“绚”的成画过程,既是一个人由凡而贤而圣的不断向着高尚的社会人目标升华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由稳定和谐,继而不断走向更加富裕文明的过程。“粪土之墙”不能作为绘画的底子,无基本道德规范的人,很难使他成为理想的道德高尚的社会公民。同理,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底子很薄的社会,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法治国家的目标。
  基本道德规范是本、是源,其他都是末、是流。“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语)。没有好土是难有好花的;先后错位,也是有悖施教规律的。有了最基本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坚实土壤,才会有“素以为绚兮”的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社会主义道德之花的开放,才能更有效地全面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这也许是重视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积极的社会意义之所在罢。
  三、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目标的途径
  在传统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儒家由小到大依次提出了“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具有严密的先后逻辑关系的目标体系,其中“意诚、心正”即“思想纯正”,也是基础目标。当然,思想纯正是不能流于虚泛的,它有一整套被高度概括了的规范人的行为的原则要求,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今天,根据时代的特点,胡锦涛同志在《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话中,不仅强调了“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呢?窃以为可从“对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四个方面,确立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建设的基本途径,并引导大学生经常性地用“四个对”来检验和省察自己。试分述如下:
  对己:就是要学会通过读书修身,使大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学生在持之以恒的阅读学习中,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才能有效避免是非颠倒的错位,才能给自己定好位。定位的过程,就是知荣辱的过程,就是甄别与选择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道德内化和灵魂升华的过程。《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讲“学而时习之”,把学习放在首要的和第一的位置,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从种种社会丑恶现象中不难窥见其不学习或不会学习甚或错误学习的根源。如有的学生经常打架斗殴,却自以为“英雄”、“大丈夫”,这是因为他不懂得“英雄”和“大丈夫”的高尚意蕴,乃在于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仁以为己任”的天下胸怀。子不教,父之过;生不教,师之惰。当今的中小学生,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在他们所受的系统人文教育依然欠缺的情况下,大学教育应当担负起补课的责任。这种补课,不只是贴标签式的说教,或靠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所能奏效的。国家要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人文学习的文本,即修身读本,激发他们热爱阅读的兴趣,培养健康阅读的习惯,还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组织、指导与管理。这样,才有利于逐渐实现学生对自己的人格塑造,培养起他们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读书修身的过程,就是“明理、悟道”的过程。明“理”,不仅是明“礼”的前提,而且是“爱国守法”和“团结友善”等诸多良好品德形成的前提,更是实现大学生自律自强的根本所在。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以为,书是大学生进步的阶梯。读好书,就是和好人对话,读哲人的书,就是和哲人对话。我们把“打造‘学习型’社会”的口号喊得很响,问题是,我们把大学生的关于人文修养方面的读书生活真正重视起来并关心到位了吗?
  对人:对人的核心是“信”,即诚信。有信易和,无信则悖。“信”是立身之本,“和”是乐群之则。信,不仅体现生命自身的真实价值,而且赋予了生命更大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和,则是要学会与人为善。没有与人为善的胸怀,就没有“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这个“和”,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和而不同”,是讲荣辱是非的。“信”与“和”表现为对人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同一性。现代社会是个需要合作的社会,对大学生来说,面对师长、同学、班集体,面对学校这个小社会,以及他们将要融入的大社会,无不涉及与人打交道的问题,无“信”何以立身?无“和”何以处事?
  对事:对事的核心是敬业。敬业就要知责任,会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知责任要的是责任心、精细心,会担当要的是思路和能力,敢担当要的是热情和干劲,善担当要的是勤俭自强的精神,要的是效率和效果。这些都是基本道德规范应有的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有限范围内,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做事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做事来实践敬业精神。
  对社会:对社会的核心是奉献。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谓“合格”、“可靠”,就是说,大学生要为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作贡献,为社会的政治文明与经济繁荣作贡献,站在时代的前沿,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否则,就很难说“合格”与“可靠”。奉献的本质是爱,没有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也就无从谈起了。
  以上四项,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向外作适当的活动延伸,比如考察先进人物、先进群体;举办交流会、报告会;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等。
  胡锦涛同志在《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话中发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的指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操作确立原则,指明方向。当我们把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真正重视起来的时候,当我们把这些原则真正切合自己的实际运用起来的时候,也是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大见成效的时候。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gaodengjiaoyu/12126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高等教育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主营:、&|&服务热线:400-080-8380&|&企业QQ:&|&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浅析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教育理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道德滑坡 原因分析 德育教育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道德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有主导地位。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道德教育带来较大冲击。对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准备不足、学校教育滞后、家庭教育单一、社会道德教育偏弱等是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呼吁全社会重视德育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   目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分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而且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人们把种种不道德或归于市场经济,或归于社会环境,或归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归于学校教育不得力,或归于个人自我修养差,等等,众说纷纭,观点不一[1]。笔者认为,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1&人们对突如其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繁荣”的局面,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接受,而不是主动“拿来”&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而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了的人民更是带着极大的热情,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商品供应匮乏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有一道铜墙铁壁似的防线,以传统的和时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人面前展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中国人耳目一新。面对突然的变化、豁然的局面、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分析,而是以自己工作、学习、感觉上的需求,简单而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和传统的道德观,并迅速地从一种单纯的思想进入另一种单纯的思想,而且带着这样的思想又一次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中。这一时期的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况,加之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人们也就自然放松自我道德修养。可以说,这一次,中国人民打了一场思想上的无准备之仗,结果也付出惨重的道德代价。&   &   2&学校德育教育滞后是导致“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   1978年高考制度的恢复,给教育界吹来一股浓浓的芳香,10年中人们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如火山岩浆迸发而出,校园沸腾了,又安静了。教师学生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攻克高考这座堡垒。学校的中心工作也非常明确,就是教学,说透了,实际上就是应对高考,就是提高升学率。“升学率”“就业率”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对各级学校评估的标准,在这一标准的导向下,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更明确。因此,多年来,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地在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学校教育也在始终如一地不断地完善着理论、追求着实效,在对学生进行着道德教育,但这些尽乎理想的理论,似乎触及不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有时也难以解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面对如此纷繁的社会大环境和繁重的教学、课业负担的重压,真可谓杯水车薪,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和无奈[2-3]。其实,在应试教育之下大谈德育教育,也只是空谈,因为学校无暇也无力更多地顾及德育教育,德育起着点缀或应付检查的作用。&   &   3&家庭德育教育的单一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中国人面对这一铁的事实,对教育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孩子的教育成了每个家庭生活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成绩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而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却少之又少,家庭德育明显滞后。一方面,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能开发,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孩子涉及与学习无关的事宜,诸如家务劳动、接人待物、参加各种活动等,而且众星捧月式的家庭成员结构和生活氛围,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机会。繁重的学习负担和课外学习班充斥他们稚嫩的童年时代和快乐的少年时代,他们成了学习的工具。其结果是许多孩子高分低能,不能也不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没有意识到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不懂得教育,更不懂如何教育,视给孩子提供所谓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为己任。再者,许多家长意识到德育的重要,但教育方式不适,粗暴行事,只告诉孩子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却不与孩子沟通,其结果,或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使孩子没有主见,只知顺从。当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欲纠正时,其已形成的生活习惯、品行性格、思维习惯纠正起来谈何容易。这种家庭教育的滞后性,给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4&社会德育教育主流的无力直接影响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   &   社会德育包含的范围极广,如今,媒体导向、通讯手段、现身教育、现实生活状况等都对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媒体宣传是社会教育的一种极重要的手段,一个学生从他懂事的时候起,接受广播、电视、杂志、唱片的影响和教育要多于学校,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师和家长的说服教育更具实力,更有说服作用。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歌星、影星、运动明星,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偶像,或者是某颗“星”的粉丝,但对其他知名人士却知之甚少。诚然,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有很好的主题,但这些主题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被形式所掩盖,从而使得学生更多地关注宣传的形式,而忽略内容。如今在青少年中间出现的“崇拜危机”与媒体宣传不无关系。其实,在社会教育方面从未放松过,如1981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因救落入粪池的老农而英勇献身的事迹引发的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大讨论、“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倡导、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英模的演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等,然而,学生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实生活中不变的事实,给学生带来的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影响和教育。其他如电脑、手机的影响、长辈和朋友的现身教育、金钱的诱惑等,这些“事实”现象使学生对道德教育失去足够的信任[4]。&   &   5&经济发展对德育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   &   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与此同时,许多社会现象在学生思想中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观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展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社会表象上看,在学生的眼里,看到更多的是人们头脑中利益多了,理想少了;见利忘义的人多了,见义勇为的人少了;骗子多了,老实人少了;奸商多了,标兵少了;假的多了,真的少了;索取的多了,奉献的少了;贪官多了,公仆少了。而且,一些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如此缤纷的社会现象,那些理想的、理论的、书本的德育很难改变学生眼中的信息,这种大于任何一种教育作用的“事实”教育,对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既不必做危言耸听式的假设,也无需做杞人忧天般的推理,但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民族,不可能有一个繁荣、强大、兴旺发达的美好前程。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道德荣辱的礼仪之邦。如果把中国每一时期的教育作一个比较,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德育教育都占着主导地位。其实,孩子就像一张没有被涂抹的白纸,开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为他们打好底色,涂好和谐的色调,为其将来挥毫泼墨奠定基础。因此,希望全社会对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勇于面对现实,找出不足,承认错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因为这关乎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   参考文献&   [1]李萍.中国道德调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2]丁丁.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苗相甫,杨浩文.道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世杰.道德与人生[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博才网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真野惠里菜性感睡衣诱惑
美国火辣女郎让军营沸腾
浙江农大女生集体穿热裤露脐装做广播操
嫩模团穿性感短裙在广场扮女警跳手枪舞
狂野非洲另一面:风沙中穿行的狮子
[欧联杯]国米2-0卡拉巴赫高清图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途径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滑坡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