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如何发展镇域经济济

多措并举力促镇域经济跨越发展_新闻_电子报_惠州_惠州日报_东江时报_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多措并举力促镇域经济跨越发展
1~9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3亿元,同比增长32.8%
美丽的大岭镇。
同心服装城。
大岭镇洪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恒展商贸城透视效果图。 本组图片由大岭镇提供
  企业生产红红火火,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相继崛起,大型商超接踵而至,大岭镇经济日益繁荣……近年来,围绕强驱动、优服务、保稳定的目标,大岭镇立足自身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狠抓工作落实,全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运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今年1~9月,大岭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3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税收总额1.15亿元,同比增长11.4%。1~10月,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2亿元,同比增长36.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1.15亿元,同比增长37.7%;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同比增长44%,镇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都离不开大岭镇在稳增长创优势,提质量增后劲,惠民生保和谐,优环境促生态,转作风强党建等方面的给力支持。大岭镇依托自身独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大岭特色的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有力推动大岭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三大产业联动,打造“富强大岭”  为了有力推动大岭镇经济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大岭镇三大产业齐驱并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优化农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业名片;着眼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据了解,一直以来,大岭镇的产业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为了打破这一发展困局,大岭镇一方面积极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步伐,另一方面紧扣“承接产业转移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创新发展观念和举措,由“引资”向“选资”、“求多”向“求好”、“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以县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项目建设为依托,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狠抓园区土地盘整、招商选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3年5月,园区在全省21个一般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现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连续两次荣获该荣誉。目前,县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A区方面,入园企业达到40多家,恒展商贸城1期4栋已全部封顶,2期4栋已建至2层;润隆鞋业项目主体及配套职工宿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进入装修阶段;沣盛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年发鞋业组团、金宝基组团、艾美鞋业、伟兴鞋业等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进入报建阶段。
根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岭镇按照“提质增效、提速增量”的“双增”发展思路,扶持引导各村开展“一村一品”工程,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突出发展以优质蔬菜、水果、禽畜和淡水养殖为主导的特色农业项目,加大对大洲芒果、万松枸杞、棠阁和桥星甜玉米、茗教香蕉、文布和春光淮山、黄竹沥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力度,努力为大岭打造一张现代农业的 “绿色名片”。2013年春光村种植的优良中药材 “紫珠”达280亩,由广州药企直接向农户收购,打通农产品终端销售渠道。特色农产品成为该镇村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据统计,大岭镇2013年全年农作物收获面积103968亩,总产量89493吨,产量同比有略微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2075元,同比增长10%。
第三产业是大岭镇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近年来,大岭镇商贸流通业持续活跃,各大农贸市场、建材市场、鞋材市场等呈现购销两旺的景象。据统计,2013年,全镇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营业额8.5亿元,同比增长18%。另外大岭镇充分利用自身独有的区位交通以及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引导万松、洪湖、茗教、白沙布等公路沿线村因地制宜开发“农家乐”项目,协助棠阁、澄溪、春光、彭白等沿江及山区村引进特色生态休闲旅游观光项目,通过以游旺农,发展生态经济,在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的同时,推动大岭镇域经济实现“绿色崛起”。其中,古田生态游和永记休闲游继续受到热捧,成为旅客前往大岭镇旅游的精品线路之一。
加强平安创建,打造“平安大岭”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岭镇各项社会工作也取得了新突破,为实现平安创建 “一强二升三降”的工作目标,大岭镇以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自防工作措施为重点,大力推进“平安细胞”建设,以“小安”积“大安”、局部平安推动全面平安,助推“平安大岭”创建。
以动员企业、商户自行安装为主,政府帮扶为辅,着手实施大岭视频监控体系建设,构筑天罗地网,通过以点带面,力争在全镇各个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实现视频安装全覆盖。据统计,2013年共投入7万元专项资金创建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示范街,共有2606家企业、商户参与视频监控体系建设。
此外,为彻底扭转大岭镇消防安全落后状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狠抓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切实消除火灾隐患,确保顺利通过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验收。该镇集中力量强势推进火灾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由责任包干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每天采取重点检查和普遍检查、日查和夜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度,对“三小”场所、出租屋和企业厂房(特别是制鞋企业)等人员密集型公共场所进行地毯式火灾隐患大排查,重点整治违规住人、安全出口堵塞等消防安全隐患,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该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扎实开展信访维稳是大岭镇进行平安创建的又一举措。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领导包案制度,深入基层,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积极协调和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为从源头上治理毒品问题,大岭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首站两月、攻坚一年、整治三年”的工作方针,多措并举,全面开展无毒创建活动,保持禁毒整治行动的高压态势,强势推进禁毒工作。通过重点排查、联合执法、动态管控、宣传教育等方式不断扩大禁毒工作的影响力。据统计,从2013年4月禁毒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共侦破涉毒案件67宗,刑事拘留88人,共抓获吸毒人员1131人,收戒241人,社区戒毒109人,成功追捕在逃涉毒犯罪嫌疑人4名。
优化城乡建设,打造“美丽大岭”  为提升城镇整体形象,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大岭镇加快推进亮化工程、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推进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进行“两违”整治等。
亮化工程方面,古芬路、农场路至大浪路、鱼苗场一路至二路、蒲公英路至大浪尾、小食街至富华西七巷等共计长1.99万米道路的路灯工程已竣工;彭白村、黄板湖、新屋仔、上乡仔路灯建设,已完成了3000米的路灯安装。在治污设施建设上,项目总投资700多万元,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的镇垃圾压缩中转站已于今年7月初建成投入试运营,同时增配了4辆封闭式垃圾压缩车,新添置了一批垃圾清运设备,有效解决该镇垃圾转运难题。此外,已建成日处理污水量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并在彭白、万松、白沙布建有4个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示范点。洪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已通过设计、立项、环评等程序,现处于征地拆迁阶段。
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在12个村172个村民小组建成了41座垃圾屋和180个垃圾池,聘请了172名农村保洁员,新购置了一批清扫保洁工具,并建立健全农村保洁考评机制,实行奖惩结合,为实现环境卫生常态化保洁管理夯实基础;坚决清拆非法养殖场,组织镇、村干部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强势推进“两违”整治,全镇土地使用和规划建设管理秩序有所改善,“两违”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增进民生福祉,保障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大岭镇加快实施前进街及洪湖片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该区域“逢雨必涝”问题。为保障万松河流域防洪排涝安全,改善河道水质及沿河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万松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据悉,此工程被列为广东省的示范性试点项目。推进洪旺路改造工程,改造道路总长408米,设计双向四车道,工程总投资1330万元,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
围绕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大岭镇大力抓好城镇市容管理综合监察执法,集中解决了大岭中心学校附近焚烧鞋废料、生活垃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努力提高群众对环卫工作的满意度。积极组织城管所、大岭交警中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全力整治大岭中心市场、新安市场、惠东大道、前进街等重点区域乱涂乱贴、占道经营、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从严查处了一批超速超载、无牌假牌、乱停乱放、飙车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群众文明意识不断提升,镇容镇貌不断改善。
大办民生实事,打造“幸福大岭”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民生实事历来是大岭镇关注的重点。据了解,大岭镇通过各种渠道深入推进各项民生工作,服务群众,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稳步推进社保工作。201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9600人,参保率为100%;新农保参保人数为14151人,参保率为64.29%;全镇共发放低保资金420万元,五保资金104万元,医疗救助金25万元,老年人政府津贴140.6万元,逐步实现“老有所依、应保尽保”的目标。
积极促进劳动就业。2013年全镇新增岗位115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为了促进就业,大岭镇组织95家企业参加了5场现场招聘会,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处理劳资纠纷422宗,涉及2016人次,涉及金额为729.98万元,结案率98%,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文教事业。大岭镇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以迎接省教育强镇复评工作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多所学校荣获县级以上奖励,教学整体水平继续位列全县前列。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岭镇在文化站中设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舞蹈排练厅、乒乓球室、禁毒警示教育示范基地等活动阵地,每天免费对外开放时间达9小时以上,深受群众喜爱。另外,还在文化站设镇社区学校,不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劳动力转移、文艺体育等相关培训。今年年初,出资30多万元,分别在新安居委、大浪小组及镇文化站附近建设了三个农民健身广场。
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活力大岭”  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按照十八大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大岭镇政府通过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抓好建章立制,强化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上级来客机关食堂接待制度》、《公务招待、领导职务消费公示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规章管事;以开展“服务型机关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加强对机关干部职工的管理,实行指纹签到上班制度,严格工作纪律,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大楼,提供“一站式”办事、“一口价”标准、“一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有效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抓好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联系。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第二督导组的指导帮助下,大岭镇各党组织精心谋划,认真做好“规定动作”,创新开展“自选动作”,顺利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以及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环节的各项工作,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由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问民生,带头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加大治懒治庸、督查督办和行政问责力度,厉行节俭,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我镇干部作风建设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进一步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抓好思想教育,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抓好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有效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永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本色。多年来,该镇党政班子成员从未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集体违纪现象。
抓好换届选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严格履行组织程序,提拔使用干部切实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在今年村级组织换届中,该镇严格按照《“十个严禁、十个一律”》的纪律要求,依法依规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和动员工作,引导党员群众珍惜民主权利,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强配优村、社区“两委”班子;同时抓好“重点村”、“难点村”信息研判工作,制定好应急方案和防范措施,防止和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该镇14个村(社区)组织换届取得圆满成功。
大岭镇名片:重点工业卫星镇  大岭镇位处惠东县西北部,与县城隔江相望,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东省政府批准为重点工业卫星镇。辖区总面积176.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居委会和12个村委会。全镇总人口接近2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2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6.7万人。
它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网络,西枝江环绕镇域,广汕公路、广惠高速、潮莞高速、县城环城北路穿境而过,全镇村级公路实现水泥硬底化,还拥有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永记生态园等休闲旅游胜地。
全镇现有私营企业561家,个体工商户7507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7家,初步形成了以制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五金配件为主导,商贸服务配套发展的行业格局。其中,较有规模并树立起品牌的企业有华源轩家具、京兰汽车、富康电梯、美新塑木、年发鞋业组团等。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刘建平
相关阅读:
已有条评论让镇域经济活力更强——就《加快建设三大经济发展区、增强镇域经济活力的意见》出台专访
当前位置: &
让镇域经济活力更强——就《加快建设三大经济发展区、增强镇域经济活力的意见》出台专访区发改局局长张勤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阅读次数:次 【字体:
11月26日,党工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建设三大经济发展区、增强镇域经济活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万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功能区域建设进行了丰富完善、重申强调和安排部署,是推进万盛发展的又一指导性文件。
那么,《意见》的出台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怎样的布局、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呢?记者就此专访了区发改局局长张勤。
《意见》出台是发展之需、应势之举,是发展思路的延续和深化,是功能区域战略的再部署
“晓云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是一个集中了集体智慧、体现了发展要求、反映了群众意愿的好报告。”张勤说,报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快三大经济发展区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既是作战图、又是任务书。
“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张勤说,去年10月,党工委、管委会出台《关于实施区域功能划分的意见》以来,三大经济发展区功能划分深入人心,全区重大产业布局逐渐调整优化,取得一定成效。但镇街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路径还未明晰。今年10月召开的全区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座谈会上,镇街同志普遍反映,促进镇街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的办法不多、成效不佳,建议进一步明晰镇街发展主要任务,指导镇街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意见引起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出台《意见》的出发点,就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大经济发展区功能划分战略,切实推进镇街差异化发展,增强镇域经济活力。
张勤认为,在当前万盛发展的特殊时刻,出台《意见》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首先,《意见》继续坚持将城市、工业、旅游作为万盛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按照三大经济发展区功能划分,优化了重点产业布局,进一步明确了当前镇街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产业负面清单,同时对三大经济发展区政策体系形成有效补充和完善。这是对万盛既有发展思路的延续,是对功能划分战略的贯彻落实。
其次,出台《意见》既是发端于镇街渴望发展的呼声,也是给镇街指明方向,奋发有为,对解决镇街发展困惑有较强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激发镇街干事创业的有效手段。
第三,当前,世情、国情、市情和区情的变化,使得镇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已迈上台阶、今非昔比。然而,功能区域划分战略实施以来,部分镇街形势认识不到位,对功能定位还有疑虑,发展仍处困局。《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镇街差异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指导镇街在全区一盘棋总要求下,形成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的良好格局。
《意见》着力三个方面、遵循三个原则,明确了三大经济发展区重点产业布局和镇街主要任务
张勤介绍,《意见》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全区一盘棋工作要求,各项工作以服从全区发展大局为前提;二是产业布局以正面引导与负面管理相结合,既提出镇街工作重点,也明确镇街发展禁区;三是文件以简明、务实、管用为要,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切实增强对产业布局、项目引进和镇街工作指导。
《意见》主要着力三个方面:一是着力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大经济发展区功能划分战略,逐步完善促进三大经济发展区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着力进一步明晰我区产业主攻方向和重点产业布局,依据新形势、新要求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三是着力进一步加强对镇街工作的指导和帮扶,明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镇街工作的主要任务,促使镇街有的放矢推进工作。
《意见》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及发展目标。第二部分,三大经济发展区重点产业布局。第三部分,镇街主要任务和产业负面清单。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意见》这些方面值得关注
“立足区情、结合实际,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张勤说,《意见》从地区转型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四个方面对未来发展进行了丰富、完善和创新。
一是突出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职能。张勤说,万盛是城市发展新区,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不在建,而在管。从数据看,万盛的城镇化率较高,但城镇化质量较差,特别是随着群众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粗放式城市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必须按照智慧智能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城市越发展,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万盛街道和东林街道是建设宜居宜游精品城的核心区域,加强城市管理、强化社会治理应成为两街道承担的首要职能。另外,随着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人口集聚不断增多,黑山镇、石林镇城市管理及社会治理的任务也将加重,这也得到了党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
二是高度重视和增强了产业配套服务职能。工业园区配套方面,《意见》中明确提出南桐镇、关坝镇要积极促进住宿餐饮、商务商贸、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打造宜居环境,同时积极为两个园区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建设工业园区后勤保障基地。旅游产业发展配套上,按照全域旅游化、景城一体化发展思路,以万盛街道、东林街道、万东镇为核心的中心城区,以黑山镇、石林镇为核心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具备交通节点优势的丛林镇和具备生态优势的金桥镇,在《意见》中均被赋予旅游产业配套服务的职能,要求积极推进与旅游关联的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三是实施正面引导与负面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意见》分别明确了镇街主要任务和产业负面清单。主要任务属正面引导,主要体现各镇街的发展重点和工作重心。产业负面清单属逆向管理,主要体现发展禁区和不能触碰的红线。正负结合的管理模式,目的在于体现政府调控引导作用,以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避免简单重复布局、招商恶性竞争、项目落户随意等问题。而对于主要任务和负面清单以外的空间区域,不鼓励也不禁止,完全允许探索尝试、自主推进。
四是明确了旅游发展的三大重点。围绕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建设全市生态旅游度假基地目标,突出全域旅游化和景城一体化,旅游发展有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抓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避暑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大黑山旅游区建设;二是围绕智慧智能做文章,全面提升景区、城区管理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张勤表示,贯彻落实好《意见》,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把功能区域战略和镇街差异发展贯穿始终;同时,要尽快完善财税配套政策和差异化考核制度,以利于《意见》有效贯彻落实,取得实效。此外,应尽快研究出台扶持镇街的配套政策,切实指导、帮助镇街破解发展瓶颈、解决发展难题。 记者& 傅剑川
【】【】【】【】关于张家集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 襄州区政府门户网站
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
& 信息内容
关于张家集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日
&  张家集镇辖个行政村,5.46万人,8.2万亩耕地。今年以来,我镇上下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优化环境,强化措施,立足我镇实际情况,围绕“托”、“新”、“集”、“人”、“合”五个字,有效提升了全镇的经济实力,使全镇镇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做好“托”字诀: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牢镇域经济发展基石。一是借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完善我镇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我镇经济基础薄弱,靠自身累计很难在短期内改善基础设施。2013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始,第一期共投入1.2亿元,为我镇园区内几个村建立了完善的路网、林网、渠网,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第二期预算总投入1.5亿元,上马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后将为我镇高效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二是借农业示范园区基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自示范区建设以来,我镇共引进双丰收专业合作社、农家富家庭农场、绿神有限公司等7个企业,流转土地2、58万亩,大量的土地流转不仅形成规模化种植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也为项目用地提供了保证,形成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做好“新”字诀: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提升我镇镇域经济发展基础。我镇采取集镇带动、强村辐射型的模式,以集镇发展为中心,宋营村、徐窝村、何营村、范湾村、张咀村、周当村6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辐射带动,形成了新型城镇的整体发展格局,为镇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移村腾地为项目落地提供用地指标。新农村建设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建房,可以腾出一部分土地,按政策相关规定净增土地20%可用于项目用地。我镇宋营、周当2个村共移村腾地200亩,从中可获得40亩的项目用地指标。目前,手续正在办理当中。新农村建设中移村腾地出来的土地为项目用地提供了后备保障。   做好“集”字诀:做好集镇建设筑建镇域经济发展良好平台。一是解决农贸市场遗留问题。农贸市场已有30多年历史,因早期未规划,早已废弃使用。2006年,我镇引进亿佳公司共投资7000万元,占地22亩地打算重建农贸市场,解决长期以来占地经营的问题,提升集镇形象。二是对政府路、广场路、新华路三条集镇主干道进行美化、亮化、绿化。2013年,我镇筹资330万元,对三条主干道的排水管道进行改造新建。今年,我镇预计再筹资400万元,对三条主干道进行硬化、铺设彩砖、架设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大改善了镇容镇景。三是商业街建设。为了完善集镇服务设施,我镇规划在张集村二组建设一条一纵三横的商业街,可供容纳353户居民入住。建成后,商业街与宋营村新社区连在一片,可使集镇面积将扩大一倍。上述三项集镇建设大大改善了镇容镇貌,提升镇域形象,推动城镇化建设,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做好“人”字诀:组织干部培训提升镇域经济发展软实力。我镇实际工作人员仅22人,除开11个领导班子,中层干部、科员仅有11人,任务重人员少,懂镇域经济发展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就更是少之甚少,严重制约工作进度。除此之外,我镇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在44岁左右,村级干部更是老龄化严重,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不足。针对上述人员少、老龄化严重、专业知识不足的现象,我镇组织4人专班主抓镇域经济发展定位培训,针对每个人员的特长优势,安排合适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并定期组织培训,请一些业务精、知识足的专业人士对镇内人员进行培训,在现有人员数量无法变动的现状上,提高整体业务素质,提升镇域经济发展软实力。   做好“合”字诀:将镇域经济发展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一是与“一周一访”相结合。督导干部在一周一访下乡过程中,密切联系群众,征求群众对镇域经济发展的意见,便于政府找准镇域经济发展方向,从群众中找寻发展机遇,从群众立场上看问题,转变思考方式,多方位思考看待发展。二是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群教活动中,多于群众交心谈心,决策落实之时,到村入户了解决策落实过程中不合理、待改进的地方,不停发现镇域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错误,及时纠偏整改,保证小细节,提高决策力。三是与区委区政府每月督办要点相结合。结合区委区政府每月工作重点,找准我镇发展方向,紧抓我镇发展重点,紧跟区委区政府的发展脚步,做到进度不落后,方向无偏差。四是与承诺的十件实事相结合。密切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镇域经济发展最终目标与提高群众幸福度联系在一起,将十件实事进度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保障,并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为一体。(张家集镇:张国华 黄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发展镇域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