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款手机电池耐用用么,上网可以连续可以用多久?拿在手里会觉得太 大吗?1.4双

本人想买一款雅马哈的电动车。因为基本每天要骑10几公里去上班,但是不知道它的电池耐不耐用?能用多久?_百度知道
本人想买一款雅马哈的电动车。因为基本每天要骑10几公里去上班,但是不知道它的电池耐不耐用?能用多久?
提问者采纳
车电池会开始老化.电池也挺不错.雅马哈的车是很好的.那是正常.不过.一台电摩走上个八九十公里路是没问题的.什么车都好.不过电池是可以的.用了个两三年后
谢谢啊,主要就是想买雅马哈的。还是得看电池的耐久性。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性能等您好!电池跟平时的使用习惯有很大关系,咨询当地经销点。您可以根据您想要的车款、配置,一般平均寿命2年左右
如果车圈没有外力撞击过的痕迹或其他使用不当的情况,就属质量问题,这需要由销售商和工厂进行鉴定,看到实物才好具体判断。 是质量问题,大胆放心去找
一般新车配新电池都能骑八九十里地。我去过几个电车厂。富士达,三枪,捷马等,很多牌子,质量好的跟质量差的价格要差上二三百元左右。
电摩是跑不到80-90公里的!GT款和MAX款测量值可以跑到80公里,但是也要根据路况、载重量、天气等因数、雅马哈专卖店武汉销售点青山区和万国市场有电话,027-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电动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前世到今生 全面解析上网本来龙去脉
作者:小熊在线-zhaoyang
【→从百元笔记本说起←】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上网本大潮,想必我们许多人可能都还没有来得及去适应,它就已经沁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回想当初,就在前年,我们还曾经无数次的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无数次的见到过那些所谓的超便携移动笔记本的“假想图”,也曾经无数次的幻想过,一个超级轻巧,续航时间超长,非常便于应用的笔记本会是什么样?甚至想过,它能否代替手机?它能否代替我们今天的笔记本?它能否适合我们今天繁杂的应用需要?它能否成为市场主流?今天,这一切已经随着上网本的出现,给出了我们答案。
&&& 如果真要从头开始的话,那么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百元笔记本。
其实,我们目前所谓的上网本在诞生之初并不是想现在这样,它更多的是定位于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确切的说,当时的上网本出现的原因是为了能让那些正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孩子们也能够拥有一台适合他们自己的笔记本产品。也就是说,上网本是一款适合他们消费需求且性能足以满足计算机普及化教育的产品。另外,当时针对上网本的市场推广模式也并非是以“商品”这个大众类别为主,而更多的是面向公益以及政府采购,以赠送的方式到达最终用户(发展中国家的少年儿童)的手中。这就是我们当初最先看到的上网本模式——百元笔记本OLPC。
&&& OLPC其实是一个口号的缩写“one laptop per
child”意思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就是所谓的“人人电脑”,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尼葛洛庞帝教授提出的。这种电脑是为了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生而设计的,其最吸引人的一点便是它的售价只有100美圆,也就是折合人民币690圆,这对发展中尤其是中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 除了这个“百元笔记本OLPC”,当时还有一种与其相似的产品被称为Classmate
PC(学生电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百元笔记本”推出不久后,英特尔公司作为IT界的首席大鳄,似乎隐隐约约也看到了这种小型超便携笔记本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和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开发了一款价格不足400美元的“Classmate
PC”与尼葛洛克庞帝的“百元笔记本”OLPC共立市场,以求随机待发。我们说,上网本的雏形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出现的。
&&& 我们说,不论是“百元笔记本”OLPC还是身出名门的“Classmate
PC”,两者都有着相同的市场定位,都是以发展中国家和儿童教育领域应用为主的产品,所以这也造成了当时的这类产品的性能偏低并不能满足主流应用的需要。以至于在硬件配置上,我们当时所见到的产品也只有Intel和AMD两大公司专门为其开发的低价处理器以及芯片组,在屏幕尺寸上也没有超过8.9英寸,且它们的总体成本在当时也确实没有超过400美元。
【→UMPC对上网本的影响←】
&&& 在上一页文章中我们回顾了上网本发展之初的一个雏形状态,OLPC和Classmate
PC。本来我们应该接着为大家介绍关于上网本的发展历程,但是熟知笔记本市场的朋友可能还会想起一种早已出现在个人超便携移动领域中、并与今天的上网本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产品——超便携移动个人电脑(Ultra
PC)。确实,在很早以前,笔记本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这种专门针对超便携应用的产品,它对上网本的出现与演化也同样拥有者很深的影响,下面也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
&&& 所谓的UMPC就是指Ultra Mobile
PC,翻译过来就是:超便携移动个人电脑。这个概念的提出来源于Intel,而微软为了这个新项目设立的广告词为:“想知道我在哪里吗?我在海边、我在山尖、我在地下道、我在车里、我与你同在、想知道我是谁吗?”因此微软叫它做Origami计划、intel则称它为UMPC、VIA叫做UMD(Ultra
Devices)。它于2001年11月正式启动,但一直到2006年4月才正式发布产品,前后共历时4年半之久。虽然在此之前,市场也出现过多款类似现在UMPC的产品,只是碍于当时厂商宣传攻势,这类产品并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太多印象。
&&& 在应用方面,这类UMPC产品与今天的上网本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如:UMPC可以提供WLAN连接;拥有自带的网络摄像头帮助你与朋友在QQ、MSN上面对面的聊天;并且通过软件的扩展,你还可以用它观看任何格式的影片、安装各类应用程序和游戏,只要硬件允许,你甚至可以用UMPC来玩极品飞车。
另外更让人欣喜的是,它还可以内置GPS芯片或者搭配GPS导航模块,再配合专业系统和电子地图的使用,俨然一部完美的GPS导航仪。这样一来,她不仅拥有比车载导航仪更清晰的屏幕、更快的计算速度,而且无线网络的支持还可以帮助你更方便、及时地更新交通数据,为你提供多样的安全信息和帮助,也是凭借着这一独特功能,UMPC一度被誉为商务人士的“掌中之宝”。
&&& 说到这里,许多朋友必然会产生疑问:这与目前的上网本不是基本上一样么?如果您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由于UMPC概念也是源于英特尔,所以根据英特尔的官方条件限制,认为只有同时满足“7英寸或更小的显示屏”、“内置触控板”、“最小分辨率为800×480”等多项条件,才能称为UMPC,而且价格要远远比目前主流的上网本高出不是一两个档次。
这样一来,虽然该类产品在应用上与上网本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产品定位的概念上已经超出了上网本的范围。这可能也是UMPC为什么在应用领域中与上网本相似、出现时间比上网本早,但是并没有成为主流超便携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期上网本的出现←】
其实,UMPC对于上网本的发展历程来说,只是一个分支的结构,之所以我们要把它单独提取出来,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上网本从诞生到演化的一个过程。那么下面开始,我们就要言归正传了,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所谓今天真正的上网本是从何开始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虽然在应用方面,UMPC满足了广大用户对于轻薄便携的追求,但是价格过高影响力整个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而Classmate PC和OLPC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定位与发展中国家和儿童教育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向主流领域的普及。那么有没有一种产品能够把这两者的优势进行完美的结合呢?华硕Eee
PC的出现让我们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 继Classmate PC和OLPC之后,整机起步较晚的华硕为扩大内地市场份额,提升整机销量,在笔记本价格一再走低的情况下,跳出价格战的怪圈,率先推出低成本小尺寸笔记本产品
。他们的Eee PC产品具有无线和多媒体功能,采用英特尔赛扬低端处理器,SSD硬盘,Linux/Windows
XP操作系统,售价不少于200美元。
&&& 其实,在华硕Eee PC 701发布之前,我们看到过许多关于华硕Eee
PC的假想图,但直到日,产品的正式发布,我们才真正见到了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早期上网本的硬件平台←】
&&& 如果说在“上网本”上市初期,华硕Eee
PC抢占了大面积市场,那么在之后的几个月中,各家厂商蜂拥而至的同类产品着实给风光无限的Eee
PC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正是由于市场的极度火爆,计算机硬件厂商也都普遍认为,这种尺寸缩水的笔记本电脑将在未来2、3年内给它们带来丰厚利润。
我们从当时市场中看到,随着超便携笔记本在市场上的热度越来越高,包括华硕、微星、戴尔、惠普、宏基之外,三星、东芝等日韩厂商也加入其中,把超便携笔记本大战带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但是正当在欢庆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由于上网本早期专门针对其特点的硬件比较匮乏,所以该类产品曾经一度采用了英特尔低电压赛扬M处理器。该处理属于Dothan核心,整体性能只能算一般水平。它在应用方面,除了满足基本的上网和简单娱乐之外,相对较低的功耗也是其主要的优势之一,不少产品如华硕Eee
701、方正big1等就采用了这类处理器产品。、
与此同时,威盛的C7-M也是早期上网本使用较多的处理器之一,特点同样是低功耗、早期曾经在超低价笔记本上有过应用,不过并未得到发展,换到了上网本平台,得到了惠普、清华同方等盟友的支持。但是,由于性能过低,而且实际应用中,采用了C7-M处理器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其低功耗的特点,所以并不被广大消费者所看好。
【→英特尔Atom处理器的到来←】
而恰恰就在上网本被其本身硬件性能问题所即将束缚住的时候,英特尔为这个还未成熟的市场打入了一针催化剂——Atom处理器。2008年第二季度初,英特尔公司在台北Computex会场上宣布,研发代号为Dimondville的Atom处理器正式上市,它将专门针对英特尔定义为Netbook和Nettop的低价笔记本/PC市场。
&&& 它采用45nm High-K CMOS工艺制造,无铅无卤封装,体积只有13×14×1.6(mm),DIE核心面积控制在25平方毫米(7.8×3.1)以下,其内部共集成4700万个晶体管,并配备512KB二级缓存,支持SSE3和SSSE3指令集,支持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VT虚拟化技术)、Intel Advanced Thermal
Manager(高级散热管理技术),此外还具备Execute Disable Bit(EDB防毒)技术。
Atom处理器是英特尔历史上体积最小和功耗最小的处理器,并且英特尔也给Atom处理器取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叫“凌动”。它采用45nm High-K
CMOS工艺制造,无铅无卤封装,体积只有13×14×1.6(mm),DIE核心面积控制在25平方毫米(7.8×3.1)以下,其内部共集成4700万个晶体管,并配备512KB二级缓存,支持SSE3和SSSE3指令集,支持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VT虚拟化技术)、Intel Advanced Thermal
Manager(高级散热管理技术),此外还具备Execute Disable Bit(EDB防毒)技术。
简单的说Atom处理器就是英特尔处理器的一个品牌,跟我们熟知的Celeron(赛扬)、Pentium(奔腾)、Core(酷睿)等是一个意思,名称而已。
而对于性能上出现了较大瓶颈的上网本来说,Atom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大大的救星。这从我们在之后的一系列测试中也能看到。目前主流的上网本产品均采用了该平台,而且性能上确实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功耗和娱乐性能方面。
【→主流上网本平台简介——英特尔ATOM平台←】
在前面我们说到了,英特尔Atom处理器是英特尔历史上体积最小和功耗最小的处理器。Atom基于新的微处理架构,专门为小型设备设计,旨在降低产品功耗,同时也保持了同酷睿2双核指令集的兼容,产品还支持多线程处理。产品的热设计功耗为0.6瓦到2.5瓦之间,处理器的频率达到1.8GHz。而目前主流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热设计功耗也要25瓦-35瓦。
&&& Atom处理器包括两种核心,代号分别是Silverthorne与Diamondville。我们目前最常见的N270属于Diamondville核心产品,该系列产品是专门针对Netbook和Nettop,主打低功耗廉价笔记本和台式机,并且它还与i945GSE搭配组成Shelton平台。除此之外,该系列处理器产品型号还有Atom
N230/N270/N3XX等。
而我们说的Z530则是属于代号为Silverthorne核心的产品,它专门针对移动互联网设备MID,主打高性能便携运算,并与代号为Paulsbo的芯片组组成Menlow平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entrino
Atom。而这个系列的主要产品还有型号为Z500(800MHz)、Z510(1.1GHz)、Z520(1.33GHz)、Z540(1.86GHz)的处理器等。
【→主流上网本平台简介——威盛平台←】
&&& 除了英特尔,威盛上网本平台应用也很广泛,而且比英特尔更有价格优势,威盛
C7-M在惠普、同方等品牌中都有应用。被喻为威盛未来希望的Isaiah微架构Nano处理器中文定名为“凌珑”,将锁定主流PC市场和上网本市场。Nano处理器延续了C7省电节能的特性,更是威盛首次采用了Superscalar
Speculative Out-Of-Order ( 超纯量猜测乱序微架构 )
设计产品,在相同功耗表现下性能大幅提升4倍,将延续威盛在低功耗x86处理器的优势。针对上网本市场,威盛推出极端低功耗的U系列,初期将推出四款型号,分别为
U2300、U2350、U2400及U2500,核心频率为1.0GHz、1.3GHz、1.3GHz+及1.2GHz。
【→主流上网本平台简介——AMD平台←】
2008年11月,AMD宣布正式进军上网本市场,推出超便携、低功耗移动平台“Yukon”,旨在服务迅速崛起的上网本市场。Yukon处理器正是针对上网本研发,其芯片组和处理器组合后功耗低于25瓦,可以实现8-9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该平台芯片组采用超薄设计,功耗低于25W。定于2009年第一季度交付应用,将正式与英特尔Atom进行博弈。Yukon基于AMD的Athlon
Neo处理器,并有ATI Radeon X1250集成显卡和ATI HD3410移动版显卡可选,从而带来全新高清娱乐享受。惠普Pavilion
dv2是首次采用该平台的上网本,厚度不到1英寸,重量小于4磅,采用12.1英寸LED显示屏,接近全尺寸的键盘,并可外接蓝光光驱。
【→主流上网本平台简介——NVIDIA平台←】
NVIDIA的上网本平台名叫“ION”,主要面向上网本。该平台基于MCP79芯片组并将英特尔Atom处理器和 NVIDIA GeForce 9400
GPU有效结合起来,使采用Ion平台的上网本能轻松播放1080p高清视频,图形性能增强10倍,甚至能运行传统上网本所不能运行的游戏。而且还能轻松应付Vista和即将到来的Windows
【→山寨上网本是怎么回事?←】
也许是上网本太过于火爆的原因,从去年开始,一种像手机市场中那样的贴牌产品走入了我们的视线,而且我们也遵从了手机领域对这类产品的命名规则,也将其尊称为“山寨上网本”。
日,中国首届上网本暨山寨本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召开,标志着山寨上网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正式进入到了笔记本产品的序列。
在此次论坛上出席的上网本厂商有几类:一类是之前有自己的品牌,但不是PC厂商的,如显示器厂商优派、板卡厂商顶星等;一类是新创立的品牌,如原联想集团全球副总裁张晖任总经理的腾创科技、老国企京华数码、万利达,从手机过度到电脑的金威尔等。还有一类,就是联想、戴尔、海尔等老牌PC厂商。
除了这些上网本厂商之外,还有英特尔、AMD和NVIDIA三大芯片巨头,以及百脑汇、赛博数码等连锁卖场。从火热的会场气氛来看,上网本这一产品无疑是众人眼中的香饽饽,是一块充满了诱惑的大蛋糕。宏图三胞副总裁顾晓明在会上透露:“上网本将是2009年的黑天鹅,宏图三胞已决定今年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点铺货30万台。”
&&& 从这一形势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上网本带动起来的产业链已经开始运转,而且它正在迈向正规化,系统化。&&&
【→山寨上网本发展现状←】
其实在此之前,众多致力于山寨制造的商家已经在许多一线厂商还没进军这一领域的情况下,狠狠地捞了一笔。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还未完备,许多山寨厂商在产品质量、性能以及售后服务方面并没有给广大消费者一个明确的方向,导致了在一定时间内,山寨上网本并不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甚至得到了排挤。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价格。
在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中有这么一种特殊的概念——贵=好。我们从市场中了解到,目前主流的上网本产品价格都在元左右,虽然与传统的笔记本相比,这个价位已经算是超低水平,但是它对于一些四六级城市的消费者来说,仍然还是偏高。这也就给了价格更低,配置不算太过于落伍的山寨上网本带来了机会。
一时间,1888元、1999元的山寨上网本比比皆是,甚至千元以下的产品也逐渐浮出了水面。然而,价格的过于低廉也并非好事,它不仅造成了人们对该类产品购买上的一种心理“障碍”,而且这也容易形成上网本市场的混乱,给了一些不法商家以可乘之际。这无疑也是我们普通消费者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
另外,我们从上游芯片厂商得到的消息对于山寨上网本也并不利好。虽然,我们在前不久的一份英特尔2009年下半年笔记本与上网本平台计划曝光中看到:英特尔将针对12-13英寸超薄笔记本电脑推出CULV(消费级超低电压)平台;Atom
N270处理器搭配945GSE芯片组的组合将全力支持8.9英寸山寨上网本平台。
但是紧接下来又有消息称:为了严防山寨厂商乱市,英特尔5月份已经开始控制Atom处理器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供货,同时英特尔还会严密监控台湾笔记本电脑制造商的Atom处理器库存量防止“串货”。总体来看,英特尔控制Atom处理器供货的目的一是为了稳定和控制上网本的价格,二是防止山寨上网本坐大威胁到普通笔记本销量。
面对着英特尔的一再打压,国内的山寨上网本厂商目前正在饱受配件缺货之苦。没有配件的正常供应,山寨上网本几乎只有死路一条。有消息称,如果配件短缺的情况不能很快好转的话,有超过50%的山寨上网本厂商将被迫撤离市场。据统计,目前国内仅深圳就云集了大约150家山寨上网本厂商,而目前这150家山寨上网本厂商里却仅有不到70家仍在维持正常运转。
【→山寨上网本何去何从←】
&&& 对于百般“受虐”的山寨
上网本来说,我们在这里也为其提出几条建议。首先还是从价格上来说,其实消费者对低价的排斥心理主要是来自于产品的质量上。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是这绝对不能拿“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当作品质低劣的接口。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山寨上网本都存在品质问题,但往往就是那一小部分商家从中搅局,才使得人们对山寨上网本多了一些偏激。
另外,除了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问题,售后服务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由于山寨上网本大多数来自那些地下工程,他们对销售量的渴望远远要大于对产品品质的保障。这样一来,我们在购买了山寨上网本后,“产品质量靠运气,售后服务靠人品”成为了普遍现象,什么三包、质保一律免谈。如果长此下去,面对着价格越来越低廉的主流笔记本市场,山寨上网本只能落个过街老鼠的名声。
从整体的大环境来看,笔记本普及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如果山寨厂商不能很好的自律,继续拿广大消费者当傻子的话,那么它只有死路一条。其实,所有的消费者都希望着市场的繁荣,都希望着自己在购买产品时能有更多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市场混乱,这不论是对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百害无一利的。那么,至于山寨上网本的何去何从其实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突如其来的3G上网本终成大器?←】
最后,在让我们回到开篇是所提到的问题,什么叫上网本?上网本从字面的意义来说,就是能上网的笔记本,而且它的最主要功能也就是上网应用。没错,自从上网本诞生之初,网络应用就是该类产品的主要用途。
然而,上网本在经过了一年多市场的洗礼后,3G大幕的开启,使得我们对上网本又有了重新的定义——3G上网本。那么什么是3G上网本呢?3G上网本,是指在笔记本中内置3G通信模块的上网本,这种笔记本能够通过3G网络进行高速宽带无线网络连接,从而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的无线宽带上网。
今年年初,工信部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了三张3G牌照。根据支持的3G网络不同,上网本也分为TD-SCDMA、CDMA2000和WCDMA三种。
从台式机的非移动网络连接到笔记本的移动网络互通,这可以说就已经是从平地直跃到了云霄,然而,笔记本从接入网络来看,先是有线的局域网,属于有线的接入方式,无法满足移动接入的要求。后来有了无线局域网WLAN,WLAN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是WiFi。WLAN只能做到密集的非连续的覆盖,无法做到广域连续覆盖。而再从无线通信网的发展来看,从1G、2G到3G,从单纯的语音通信到窄带的分组数据通信再到高速宽带,这叫无线宽带化。3G无线网络能够做到广域连续覆盖,同时又能提供高速宽带连接。
因此上网本和3G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那就是上网本内置3G无线接入模块,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方便快捷高速上网的需求。我们说,一方面上网本低廉的价格、良好的携带性、较好的可视化效果、方便的操作性解决了终端问题;另一方面,3G所能提供的广域连续覆盖和高带宽解决了网络连接问题。这两者的结合使得上网本在应用层面上得到了大大的加深,势必成为今后便携笔记本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四大类上网本横向测试←】
&&& 以上是我们对目前上网本发展历程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可能还会有许许多多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大家予以补充。
好了,我们接下来的部分就是产品了。前面说了那么多,到底上网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实际体验呢?下面,我们就从早期的华硕Eee
PC701开始,将上网本分为早期产品、主流产品、高端产品以及其他品牌产品四个大类,并分别通过对各类别产品的接口、键盘等部位的对比,来给大家以客观的评价,从而即可以让我们了解上网本在各个发展时期产品的性能差距,也为我们在主流机型的选购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早期上网本——华硕Eee PC 701外观介绍←】
&&& 日,华硕携手英特尔、微软两大知名IT厂商发布了2007年最具创新概念的超便携电脑:易PC(Eee
PC)。至此,一直备受业界关注的易PC终于揭开其神秘面纱。在发布会上,华硕电脑中国业务群总经理石文宏先生宣布:易PC将于11月24日上午10点起在中国大陆正式销售,媒体报价2999元人民币,首批供应的为4G版本,预装Linux操作系统,这个价格的揭晓也彻底打破了先前关于大陆Eee
PC价格低所有猜疑。
PC的模具设计有一丝熟悉,与以往的华硕轻薄笔记本有一分相似。整个机器设计的很简洁,只在机身顶盖上镶嵌着华硕的英文标志,而在其他部分没有任何修饰。
淡雅的珍珠白色,整体感觉很柔和,并且Eee PC的外壳采用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不至于在一定的重压下出现变形或断裂。
PC虽然采用7英寸液晶屏幕,但通过比较发现,该机所用模具应该仍为10英寸笔记本机型的模具,只是华硕在液晶屏幕两侧设置了两只喇叭,并在屏幕上方设置了一个摄像头,充分利用了B面空间,才没有让人感觉到屏幕边框过宽的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其一,降低模具设计费用,节省研发费用;其二,为键盘设计留有充足面积,保证一定的操作手感。
屏幕上方内嵌的摄像头
【→早期上网本——华硕Eee PC 701接口设计←】
&&& 由于Eee
PC机身体积很小,所以接口设计就很体现厂商设计实力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Eee PC的接口设计能否满足日常需要。
&&& 机身右侧有一个可以外接显示器的D-SUB接口,两个USB接口和一个支持MMC与SD卡的读卡器接口。
&&& 机身左侧接口,由后至前依次是局域网接口、56K接口、一个USB2.0接口、机身散热孔和一组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机身右前端的状态指示灯
&&& 从整体上看,Eee
PC的接口基本可以满足一般日常使用需要,常用的几种接口基本都出现在了机身两侧,不过像有的用户提出的没有PC卡插槽无法在户外上网这个问题,华硕高层给出的说法是wifi是大势所趋,以后中国的城市里随处都可以wifi到日期越来越近,所以华硕此次就前瞻性的将PC卡插槽取消,直接内置无线。但华硕也表示,近期正在和中国的通信运营商谈合作,近期会有一个大的无线网络合作,会进一步满足用户对无线上网的需求。
【→早期上网本——华硕Eee PC 701键盘布局←】
根据以往的经验,小尺寸的笔记本在键盘舒适度方面一直是一个短板,由于机身过小,无法安装全尺寸键盘,只能安装小尺寸键盘,使得按键偏小,用户使用起来很是头疼。尽管Eee
PC想通过对键面进行小的更改来使舒适度提升,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不是华硕一家努力就能改变的事实。
PC的键盘按键尺寸较小,除字母等常用键之外的按键尺寸更是缩减的厉害,对于手掌较大,手指较粗的人来说,实在是个痛苦。不过对于女性和儿童用户来说,按键过小的问题就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 Eee PC虽然机身小巧,却依然设置了鼠标触控板,且触控板上还设置有纵滚区域。不过与键盘的问题一样,也是过小使得触摸板使用起来不如普通笔记本那样得心应收,如果能够改成指点杆,那么效果会好的多。
开机键设计在了屏幕转轴上,这在以前华硕的笔记本也多次出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开机键也比较小。在开机键旁边是Eee PC的英文标志。
【→早期上网本——华硕Eee PC 900外观介绍←】
&&& 对于早期的华硕Eee
PC产品来说,屏幕大小是我们最先要解决的一个方面。相信没有几个人愿意拿着7英寸屏幕的Eee
PC到处“炫耀”吧?所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华硕的另一款8.9英寸的Eee PC900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 新一代的Eee
PC900在外观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依然是纯白的机身,在顶盖上有着华硕的英文LOGO。新版Eee
PC900在机身体积上稍微增大了一些,从上代的225×165×21~35mm变为225×170×20~33.8mm,虽然变化并不太大,但是两代机器放在一起就能看出区别。
PC900和上代的700放在一起相比就能看出区别,上图就是两台机器的体积对比图,上面的为第一代700机型,比下面的新一代的900型稍小一些。
&&& 打开屏幕,我们就能看到新Eee
PC900与上代700的区别,上代屏幕两侧的两只喇叭不见了,屏幕尺寸更大,而且使得整个机器的直观视觉效果更好一些。
【→早期上网本——华硕Eee PC 900接口设计←】
&&& 接口方面,新Eee
PC900的接口设计依然和上代700系列机型基本一致,只是在网络接口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
PC900的机身左侧接口,由后至前依次是局域网接口、一个USB2.0接口、机身散热孔和一组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而和上代700相比,将现在非常少用的调制解调器接口去除。
&&& 机身右侧有一个可以外接显示器的D-SUB接口,两个USB接口和一个支持MMC与SD卡的读卡器接口。这与上代700一模一样。
【→早期上网本——华硕Eee PC 900键盘布局←】
&&& 在键盘方面,Eee
PC900和上代700机型基本一样,对于笔者这样手指比较粗的用户来说,Eee PC900的键盘也很难使,不过对于手指较细的人来说,Eee
PC900的键盘用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
900的触摸板比700大了许多
PC900还首次采用的“灵指”(Free-touch)多点触控技术,双指轻拨即可缩放文件、调整图像。这个技术与苹果MBA的触摸板有些类似,和上代相比,Eee
PC900的触摸板在面积上大了许多,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PC900在摄像头部分也进行了提升,由原来的30万像素提升到130万像素。屏幕边框由黑色变成了白色,视觉效果上好了许多。
【→早期上网本——惠普2133 Mini-Note外观介绍←】
&&& 华硕Eee PC一经推出,立刻在整个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原本是以为Eee
PC主要针对市场为孩子和老年人,但没想到实际上白领阶层和IT发烧友成为了产品主要的消费群体,易PC甚至创下了很多以前不曾想象到的销售记录。看着华硕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他笔记本厂商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始研发各自的轻薄型低价小本,而在今年的台湾电脑展上,这类型的笔记本全面爆发,几乎成为了本次展会最大的热点,风头甚至盖过了Intel和AMD新移动平台。
而在众多跟进者中,凭借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对业界的影响力来看,惠普、戴尔和宏基的产品更受人瞩目。下面的这款产品就是惠普早期的那款非常著名的惠普2133
Mini-Note。
&&& 相比起华硕Eee
PC900的塑料外壳,惠普这款2133在外观上更具时尚感,2133机身采用氧化处理铝与工程塑料结合的外壳,坚固耐用,不易沾上指纹,机身手感相当不错,整个机器看起来非常酷,但是采用这样材质设计设计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有划痕产生,需要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比较小心,以免弄出划痕影响整体美观。
顶盖上的惠普LOGO
2133的外观与惠普消费类笔记本“畅游人”系列有几分相似,机身四周都采用了圆滑处理,在保持时尚感的同时还增添了几分可爱的味道。而且2133有别于其他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其外壳找不到螺丝,这种无螺丝的设计让其外观更加完美。
2133的转轴与其他主流尺寸机型采取的结构基本一样,下沉式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扩大键盘区的面积,同时不会影响整体尺寸的控制。
【→早期上网本——惠普2133 Mini-Note接口设计←】
由于2133的机身过于小巧,所以在接口方面我们并没有奢望太多,而由于2133采用下沉式转轴设计,所以接口都设计在了机身两侧,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 左侧提供了一个VGA接口,散热口,一个USB接口以及耳机和音频插孔。
&&& 右侧则有Express
Card插槽,多功能读卡器,RJ45以太网接口和另一个USB接口。
【→早期上网本——惠普2133 Mini-Note键盘布局←】
2133的键盘由于机身尺寸所限,所以并没有采用标准尺寸键盘,不过2133的键盘采用了横向拉升式设计键盘的左右边界紧挨着机身两侧,这种设计最大可能的让键盘尺寸最大化。键盘上面采用DuraKey涂层技术,这种应用于惠普高端机型的技术能让按摩超级耐磨,另外键盘下方有塑胶薄膜,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
2133的触摸板也设计的比较特殊,鼠标的左右按键设计在了触控板的左右两边,不过笔者在使用过程中感觉还是不太适应两边的按键,看来用户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在触摸板上方是触摸板锁键,用户可以选择是否锁住触摸板。
前端左侧的开机推钮
前端右侧的无线网卡开关
2133的正前方有电源的开关和无线网络开关,这两个开关键采用了反弹式推按设计,当开机或者打开无线开关后,开关键中央的蓝灯亮起。在电源键旁边是硬盘状态指示灯。
【→早期上网本——清华同方imini S1外观介绍←】
&&& 同方推出的超轻薄便携的imini S1采用10.2寸宽屏,imini
S1采用多种配色,除了常见的黑色、白色以外,还有金色、粉色、蓝色、红色,
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人群,更有定制彩绘外壳方案,个性化十足。
imini这几个字设计很有时尚感
&&& 同方此前曾经推出过一款imini的台式机,此次同方又拓展了imini系列,让imini系列更为丰富,也更针对特定消费群。
&&& 在做工方面,imini S1还比较精细,纯白色的机身更适合女生使用。
机器A面设计了类似今年很流行的我爱中国的图案,比较时尚。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拿到的并非正式销售版本,在外观方面与正式版本还有一定区别。此外,同方还提供了个性化的彩壳更换服务,用户可以自己拿着喜欢的图案去喷涂到A面上,然后换到自己的imini
S1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早期上网本——清华同方imini S1接口设计←】
S1虽然是超便携笔记本,不过在接口设计上S1并未因为机身尺寸而舍弃太多接口。下面我们就结合图片来给大家做个介绍。
&&& 机身左侧只设计了一个调节按钮,这也是imini
S1一个独特的设计,在后面我们将对这个功能进行详细的功能介绍。
&&& 而S1的主要接口则集中设计在了机身的右侧,在机身右侧有3个2.0接口、VGA输出端口、接口、接口。
机身前端设计有音频输入输出端口、读卡器插槽。
【→早期上网本——清华同方imini S1键盘布局←】
作为超便携型的笔记本,键盘使用舒适度一直是一个比较让用户头疼的问题,虽然机身尺寸重量都非常便于携带,但是当你开始输入文字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别扭。对于笔者这样的手指较粗的男士来说,使用这类笔记本的键盘还是很痛苦的,而对于女性用户来说,S1的键盘尺寸还属于能忍受的范围之内。而且笔者还发现S1的键面设计的比较松垮,给人一种不牢靠的感觉。
&&& 触摸板部分设计的足够大,但是使用的时候感觉灵敏度一般,移动不够灵活,而按键部分设计的比较小巧,按键偏硬,使用的时候感觉不是太舒服。
左掌托前面的状态指示灯
&&& imini S1还内嵌了130万像素,可以方便用户进行视频聊天,同时也可以进行名片扫描之用。
【→早期上网本——万利达PC-81002外观介绍←】
&&& 这款万利达iPC的具体型号为PC-81002,采用了10.2英寸机身设计,整体造型与普通笔记本基本相同。它的机身采用了较为朴素的黑灰搭配,上盖除万利达LOGO以外再无其它装饰。
&&& 由于该机外壳的边缘部分棱角鲜明,所以当我们从侧面看上去时显得整体机身具有一定的厚度,给人一种偏“楞”的感觉。
不可否认,虽然机身外观的时尚性欠佳,但是整体的做工却还是比较出色的。iPC的外壳采用了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材质,各连接处的密封性相当不错,在这一点上让我们非常满意。
【→早期上网本——万利达PC-81002接口设计←】
对于普通笔记本产品来说,由于不同的需求,我们对接口部分要求一般都是越多、越全越好。而对于这种超便携产品来说,由于机身尺寸的限制,不可能提供非常齐备的各种接口,但是使用方便、布局合理仍然是关键。下面就让我们仔细来看看这款iPC的接口部分的表现如何。
&&& 在机身的左侧的远端是接口,近段是一个PCMIA槽。
&&& 机身右侧接口相对较多依次为:安全锁孔、VGA接口、两个2.0接口以及一个SD读卡器接口。
&&& 分立机身前端左右两边的是电源开关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 总体来说,这款万利达iPC的接口相对比较丰富,尤其的PCMIA槽的配备可以让我们配合无线上,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连接,充分体现出了超便携笔记本的意义所在。
【→早期上网本——万利达PC-81002键盘布局←】
客观的说,与前面介绍的部分相比,iPC的键盘就显得逊色了许多。它的键盘采用了美标85键键盘,键位布局符合我们日常的操作习惯。而且笔者发现,键盘左部分明显偏软,稍用力下压就会有下陷的情况,但是整体手感还是很不错的。
键盘下方的触摸板采用了与机身相同的光滑材质,移动相当流畅,手感不错。不过,底下的左右按键限于机身尺寸原因过于“小巧”,以至于在使用中手指会经常无意中碰到触摸板而导致误操作。
&&& 在屏幕的下方有两个扬声器,效果属于中上水平。如果朋友们要是用来听音乐的话,建议外接耳机使用。
【→早期上网本——配置对比←】
对于早期的上网本产品来说,在配置上都显得比较薄弱,而且存储空间上也并不像现在主流那样宽裕,甚至可以用“性能低容量小”来形容当时的早期产品。
Eee PC 701
Celeron M 900MHz
910GMLE+ICH6M
7英寸(800×480)
华硕Eee& PC 900
Celeron M 900MHz
20GB SSD/12GB SSD
8.9LED()
惠普 2133 Mini-Note
Mobile VIA C7-M
VIA CN896NB
VIA Chrome9 hc
8.9LED()
同方imini S1
Mobile VIA C7-M
VIA/S3G UniChrome Pro II
10.2LED()
集成AMD GeodeLX
512MB DDR333
10.2LED()
&&& 我们从上面的配置列表中看到,早期的上网本在配置上并没有全部采用英特尔的处理器,而且硬盘方面也多以SSD闪存形式出现,这也是当时上网本初期整机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早期上网本——接口对比←】
虽然早期的上网本产品在机身的尺寸上是从7英寸开始的,但是在接口的配备上与目前主流机型相差不多,满足正常需要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音频输入输出
Eee PC 701
华硕Eee& PC 900
惠普 2133 Mini-Note
有(Express
Card插槽)
Broadcom Net link BCM 5788
同方imini S1
有(PCMIA)
&&& 在接口方面,大多数笔记本还是为我们配备了足够的使用条件的。在这其中,万利达iPC和惠普的2133还为我们配备了PC卡插槽,这是让我们比较惊喜的一个方面。
【→早期上网本——续航时间对比←】
&&& 上网本厂家往往以“超长续航能力”为产品的重要卖点。那么,这些上网本实际续航能力如何呢?
Eee PC 701
华硕Eee& PC 900
惠普 2133 Mini-Note
同方imini S1
从续航时间来看,早期的笔记本使用时间都大约在2小时左右,这与后来的主流产品明显存在着差距。我们在后面的测试中可以见到,华硕近期推出的一款Eee
PC续航时间可长达9小时,这已经完全与初期的产品不是一个档次了。
【→早期上网本——网页浏览测试←】
华硕Eee PC 701 XP系统
&&& 由于华硕Eee PC 701和900均采用了linux系统,所以在应用方面并不像我们想像中那么顺手,但是,网络浏览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华硕Eee
PC 701的屏幕只有7英寸,分辨率的畸形导致了我们在网页浏览时屏幕并不能全屏显示。当然,这在后面的机型中得到了改进,也算是能够让我们接受吧。
【→早期上网本——休闲娱乐测试←】
&& 娱乐对于早期的上网本来说似乎多少有点奢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进行无限的“折磨”。
&&& 当然,由于配置的原因,在像华硕701这样机器即使是播放普通的RMVB视频都会将处理器占有率晋升到100%。虽然,这并不能让我们感到足够的满意,但是这对于上网本早期来说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更加让人惊喜的是,我们能够在上网本上玩CS!虽然早期的上网本对于视频播放来说可能还会有些困难,但是就游戏角度上看,像CS、QQ游戏这样级别的软件还是足以能够应付的。
【→早期上网本对比测试总结←】
由于早期上网本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诸多限制,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统一的测试,但是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上网本的出现让我们在移动应用上都多了一种选择,而且它的种种性能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上网本发展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这类超便携笔记本的信心。
【→主流上网本——戴尔Inspiron Mini 910外观介绍←】
&&& 单独从外观上看,这款戴尔Inspiron Mini
910小巧可爱的圆润造型、乳白色的上盖、银白色的内饰,酷黑的等等,让整体散发出了一种非常纯粹的美感。如果不是我们事先就知道它是一款笔记本,那么无论放在哪里它都能当作一个装饰品来供我们欣赏。
&&& 这款戴尔Inspiron Mini
910全身采用了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材质,由于整体仅有8.9英寸,所以拿在手里还是非常坚固的。另外,由于我们这款为白色机身,即使轻微的剐蹭也不会留下明显痕迹的,而且白色机身对抗指印也具有相当好的效果。小
&&& 在整体造型上,该机看上去有些类似于一个微型版本的Inspiron
1525笔记本。而且如此精巧的下沉式转轴不仅显示出了做工上的细致,而且更加突显了该机的时尚韵味。
【→主流上网本——戴尔Inspiron Mini 910接口设计←】
&&& 8.9英寸机身与目前绝大多数上网本相比略微有些偏小,但是这并不影响该机在扩展方面的表现。该机拥有三个2.0接口,一个VGA接口,一个网络接口,一个多合一读卡器以及音频输入/输出系统等。
&&& 机身的整个前端比较简洁,只有两个机身状态指示灯。
&&& 机身左侧是一个安全锁孔、插槽、两个USB
2.0接口和一个读卡器插槽(SD-MS/Pro-MMC)。
&&& 右侧是接口、VGA接口、一个USB
2.0接口、散热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 由于该机采用了时尚的下沉式转轴,背面并没有设计任何接口,大部分面积被电池所占据。
【→主流上网本——戴尔Inspiron Mini 910键盘布局←】
&&& 在看完外观和接口部分之后,下面我们来着重就大家一直关心的上网本键盘部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 客观来说,仍然是因为机身的尺寸问题,这款戴尔Inspiron Mini
910的键盘显得非常“紧凑”。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看到,该键盘左侧的功能键被基本压缩到了最小限度,右侧的“回车”、“加号”以及“减号”等按键也适当的有所缩减,虽然常规的字母操作区域的按键尺寸与传统键盘相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舒适度上
仍令人不是非常满意。
另外,该键盘没有为我们单独设立F1-F10功能键,而是将这些常用的按键设计在了键盘的正中位置,并通过Fn组合应用来进行操作。笔者真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由于键盘的缩减,转轴和键盘中间的一大块空余是电池部分,其间并没有任何功能按键。在电池的两端是电源开关和“mini”LOGO字样。
&&& 扬声器部分被设计在了屏幕的下方,效果一般。
掌托部分的标识
【→主流上网本——宏基Aspire one外观介绍←】
&& 这款10英寸的宏基Aspire
one在外观的模具上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更加大气、时尚的造型招惹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我们看到,比起之前8.9英寸规格的上一代产品来说,全新的Aspire
one看上去显出了几分棱角化特征,但依旧顺滑的线条还是使其娱乐气息十分浓重。小
&& 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这款全新的10英寸宏基Aspire
one共有四种颜色可供我们选择,分别为蓝色、黑色,粉红色和白色,而我们本次拿到的就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款白色机型,其唯美的意境让每个使用者都能感受到一种清纯、自然。
在机身的材质方面,该机依旧采用了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材质,光亮表面带来的细滑手感让我们体会到了宏基独有的时尚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盖经过了镜面钢琴漆处理,但由于机身为白色,在指纹沾染的问题上并不太严重。可能这也是这款白色机身能够如此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
&& 该机在外观上与之前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其转轴部分的变化。我们说8.9英寸的宏基Aspire
one之所以看上去圆滑,主要原因是由于转轴处采用了圆柱形设计,而该机则将其变化成为了一个水滴状的造型,再配合黑色边框,显得硬朗了许多。
除上面我们所说的转轴变化之外,其他时尚元素自然在这款10英寸上网本上是也不必可少的,上盖无锁扣设计就算是其中之一。不过由于转轴阻尼力度较大,我们是无法实现单手开启上盖操作的,这一点令人有些遗憾。
【→主流上网本——宏基Aspire one接口设计←】
&&& 俗话说:“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没错,这款全新的宏基Aspire
one就是这样。在该机上我们见到了大多数常用的接口类型,基本满足了我们日常应用的需要。在布局上,新机型与上一代相比有所变化,下面就让我们详细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 机身的前端除无线网络开关外,依旧没有任何借口出现。指示灯由原来的上方被挪到了这里,孤零零显得有些可怜。不过,这样设计的一个好处就是在关闭上盖的情况下电源指示显得更为醒目。
&& 机身的左侧接口相对较多,依次为:VGA接口、接口、一个2.0接口、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和一个多合一读卡器。
与上一代机型相比,机身右侧去除掉了一个读卡器,将电源接口安置在了这里。另外两个并排的USB2.0接口也在机身右侧一方,实用性较高。
&& 基本背部大部分面积被电池所占用,无任何接口。
&& 总体来说,该机由于容量增加到了160GB,所以取消掉了实用性不高的SD扩展槽,而这无疑也是让整体机身的面积上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对于接口的数量来说,我们见到的所有上网本也基本相同,这款产品也是同样,我们无话可说。虽然该机的在布局上与之前机型有一定差距,但是也只是局部上的改变,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基本能够让我们接受。
【→主流上网本——宏基Aspire one键盘布局←】
虽然该机10英寸的机身比上一代产品有了明显增大,但是它的键盘部分缺没有任何改变,依旧为89%键盘尺寸设计。我们看到,键盘的边框尺寸有所增加,视觉感受上倒是比之前机型要好了许多。
&& 在手感方面,由于尺寸依旧,整体操作起来仍然有些吃力。当笔者用这款机型进行QQ聊天时,刚刚不到十分钟就已经让笔者难以接受了,不得不外接键盘来操作。当然,这个问题对于所有上网本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缺点。
8.9英寸机型上那个简朴的开关按钮在这里得到了改观。虽然该机的电源开关依旧被设计在了键盘的右上角,但是绿色装饰框给这个小小的按钮赋予了绝对流行时尚的气息。
&& 不过相对来说,左侧的状态指示灯就显得要平庸了不少。
整个内饰部分相对于之前机型变化最大的就要算触摸板了。该机的触摸板首先在设计上回归了传统概念,左右按键终于回到了我们熟悉的板面正下方,虽然依旧小巧,但是易用性上得到了大大改观。
&& 经过了金属拉丝工艺处理的掌托
【→主流上网本——三星NC 10外观介绍←】
这款来自三星的上网本NC10,在外观上秉承了三星一贯时尚、前卫的风格特点,漆黑的钢琴烤漆上盖与银白色的装饰条相互映衬,展现出了高贵与典雅的气质。
为了更加突出该机尊贵的气质,在上盖部分并没有过多的设计装饰图形,只有一个“气派”的三星LOGO标志。不过这个黑色机身非常容易沾染上难看的指印,使用时建议大家配备一块软布以便随时进行清洁。
这款三星NC10的机身尺寸为目前主流上网本所采用的10英寸设计,整体看上去更加精致、犹如是一款缩小后的三星轻薄笔记本。不过,从侧面看上去,该机显得厚度较大,似乎离真正的轻薄还有一段距离。
机身的转轴采用了下沉式设计,整体屏幕的开合角度达到了135度左右,并且机身略向前倾。另外在手感上,由于转轴阻尼力度非常均匀,配合时尚的无锁扣设计,我们可以轻松的打开上盖。
【→主流上网本——三星NC 10接口设计←】
&&& 我们总说,上网本机身小巧,的数量没有传统笔记本那样丰富。确实,这类尺寸仅有10英寸的产品,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接口的数量和布局方面都显得比较拘束。但是尽管这样,一些常用接口还是在这类上网本上得以实现。我们看到,这款三星的NC10拥有多达3个
2.0接口、1个VGA接口、1个接口以及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基本满足了我们日常操作的需要。
&&& 机身前端是一条亮银色的装饰条,左侧是七个机身状态指示灯,右侧是一个SD读卡器插槽。
&&& 机身左侧的接口依次为接口、网卡接口以及两个USB
&&& 右侧是安全锁孔、VGA接口、一个USB 2.0接口和麦克风/耳机接口。
&&& 由于采用了下沉式屏幕转轴设计,机身的背面并没有为我们设计有任何接口。
总体来看,该机为我们设计了足够的常用接口类型,另外三个USB接口的配备在这类超便携笔记本中还是非常优秀的。不过,该读卡器仅支持SD一种多媒体卡类型,让我们稍有遗憾。
【→主流上网本——三星NC 10键盘布局←】
这款三星NC10的键盘采用了93%全尺寸设计,与8.9英寸的机型相比输入上要更加轻松自如。而且,按键弹性和力度都非常适中,这对于上网本的键盘问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另外,三星标志性的银离子键盘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际使用时,限于尺寸原因,我们多少会感觉有些不适。但是,由于键帽表面均经过了磨砂处理,敲击手感还是可以令我们满意的。此外,三星键盘按键的布局上也令人可喜的。它拥有一个尺寸几乎与传统键盘相当的回车按键,而且Fn按键与Ctrl按键的位置上也符合我们日常的使用习惯。
在键盘的下方是一个传统模式的触摸板。该触摸板为长方形设计,右侧配有滚动条操作区域,手感比较顺滑。不过这个部分唯一的缺点就是面积太过狭小了,当我们点击左右按键时会不经意的碰到上面的触摸板,使得误操作情况时有发生,需要大家使用中特
【→主流上网本——富士通M1010外观介绍←】
轻巧灵便,一直就上网本所宣传的重要卖点。但是对于这款富士通的M1010而言,只能算轻巧,灵便多少有些欠缺。从外观上看,该机虽然采用了8.9英寸机身设计,但是“厚重”的身材让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面包一样。
我们在前面也提到了,为了体现出富士通在上网本中的与众不同,它为我们配备了极光白、罗马红、尊爵黑、深湛蓝、蝶恋粉、金属铜与透明七种颜色的可换外壳,但是我们本次收到的产品只配备了罗马红、尊爵黑以及透明这三种外壳。
在外壳的安装上,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许多。其实,所谓的可更换外壳只是一个个颜色不同的塑料盖,我们只需简单的将其按压在上盖表面就可完成整个操作。凭借着塑料材质的韧性,彩壳能够与机身紧密贴合,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在使用中脱离机身。
我们看到,其中的那款透明外壳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机身上盖的坚固程度,我们还能够将自己心爱的照片放在其中,个性十足,让笔者非常喜欢。
去除掉这些五颜六色的上盖,这款富士通M1010本身为白色设计,黑色的边缘装饰条让其显得非常简洁。这种乳白色产品很容易会让我们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较强的塑料感,不过凭借着富士通在商务领域中的良好口碑,该机在实际的做工上还是没有让我们失望的。
【→主流上网本——富士通M1010接口设计←】
其实关于上网本产品的接口部分我们并不应该对其要求过高,毕竟它只是“上网本”,与传统的笔记本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满足基本需要就可以。我们看到,该款产品提供了2个接口、1个VGA接口、RJ45接口、ExpressCard插槽,而常用的四合一读卡器以及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则被安排在了前端。
虽然机身较厚,但是富士通并没有在机身的周围安排过多的接口,所以左侧显得有些空旷。笔者认为,如果这里完全可以再增加一个USB接口,毕竟整个机身只有2个USB接口。
&&& 当然,左侧空旷,右侧就必然会显得有些拘谨。我们看到,接口和接口紧密相连,这给我们的实际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值得庆幸的是,前端的接口还比较符合我们使用习惯。不过,左侧的幽蓝色的状态指示灯在工作时显得过于明显,深夜中适用有些刺眼的感觉。
【→主流上网本——富士通M1010键盘布局←】
&&&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所有上网本产品备受争议的部分富士通的表现如何。一直关注我们小熊在线笔记本频道的朋友们都应该看到过我们在去年年底对这款M1010曾经做过的一篇国外编译文章。在那篇文章中,作者将这款富士通M1010的键盘手感贬低的一无是处,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就让笔者来为大家自己评说。
由于富士通M1010采用了8.9英寸机身,所以在键盘的尺寸上要明显小于目前市面上主流的10英寸产品,使得整个键盘中按键较为紧凑。确实,这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几乎无法进行正常的文字录入操作。
&&& 不仅如此,一些常用的功能按键,如:Ctrl、Shift按键也被相应的缩小,如果用M1010进行QQ聊天的话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不过庆幸的是,整个键盘的做工还是非常扎实的,可能也就只有这方面让人有种心理上的安慰了。
此外,令人不解的是键盘被压缩得如此狭小,可上方却空余出很大的面积给了扬声器。而且,扬声器的效果还非常一般,这不得不说是富士通M1010的一个败笔。
键盘上方唯一的一个按钮——电源开关
&&& 下方的触摸板采用了与、等机型相似的按键分离式设计。可想而知,手感同样不是令人非常满意。
【→主流上网本——惠普mini 2140外观介绍←】
&&& 作为一款偏重于商务应用的上网本产品,HP mini 2140在外观上表现出了极其浓重的气质。我们看到,该机的整体都采用了标准的商务灰为主色调,经过了拉丝处理的金属外壳不仅在视觉上给我们带来了非常舒适的感受,而且在耐磨、抗污性能上也是相当不错的。
&&& 虽然金属材质的机身让人看上去有些严肃,但是这并不代表HP mini
2140就那么的死气沉沉。该机的转轴采用了时尚的下沉式设计,极大的屏幕后仰角度方便了我们在各种条件下的应用。不过转轴的阻尼力度有些偏大,虽然这样使得整个屏幕不至于在开启过程中来回晃动,但是一只手开启上盖变的较为困难。
&&& 这款HP mini
2140采用了10英寸机身,这要比之前的2133大出不少,在实际应用中为我们带来了优秀的视觉感受。从机身的侧面来看,虽然该机的本身的体积并不算大,但是背面5500毫安的超大容量电池却使得该机在便携性能上大打折扣。
&&&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大容量的电池在续航时间上确实让HP mini
2140与同档次产品相比明显上了一个档次(具体测试我们将在后面为大家详细解答)。另外,电池的突出部分使得机身后端自然翘起,这也让出现了一个很自然的倾斜角度,非常有利于我们长时间文字录入操作。
【→主流上网本——惠普mini 2140接口设计←】
许多朋友都在感叹着上网本如何小巧可爱的同时,也为它的扩展性能感到了无比担心。确实,对于市面上的上网本产品,大都在8.9、10英寸之间,这样的尺寸对于数量以及布局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过,这对于HP
mini 2140来说还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它是怎样解决接口拥挤这个上网本中普遍缺点的吧。
&&& 机身的前端比较简洁,只有一个推拨式开关和无线网络开关。
&&& 左侧提供了一个VGA接口,散热口,一个接口以及耳机和音频插孔。
&&& 右侧则有Express Card插槽,多功能读卡器,RJ45以太网接口和另一个USB接口。
&&& 由于下沉式转轴的设计,在机身的背部没有为我们留下任何接口。
总体来看,虽然该机的屏幕由当初的8.9英寸增至到了10英寸,但是由于模具相同,在接口的数量和布局方面还是和之前的2133是完全一样的。当然,使用起来的方便程度也是相当不错的。
【→主流上网本——惠普mini 2140键盘布局←】
&&& 这款HP mini
2140的键盘部分是我们大家一直关注的焦点。我们看到,键盘的每个键帽表面都有一个略微的下陷,符合了常说的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整体的操作舒适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键盘上面采用了DuraKey涂层技术,这种应用于惠普高端机型的技术能让按键超级耐磨,并且键盘下方有塑胶薄膜,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
&&&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HP mini
2133的键盘被誉为上网本中手感最好的产品。所以,它的升级版本2140在键盘的手感方面也不能落后。在使用中我们发现,该键盘的表面触感非常细滑,而且适中的键程和键距也确实能够让我们在文字录入的时候手指如飞,相当令人满意。
接下来是触摸板部分。该触摸板采用了左右按键分离式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显得比较时尚,但在实际操作上就要比传统触摸板逊色许多了。值得庆幸的是,在触摸板的上方HP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屏蔽按键,显示出了人性化的一面。
【→主流上网本——联想S10外观介绍←】
我们此次拿到的送测样机为白色版本,虽然联想这款机器推出时间较晚,但在机身造型上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并无太大区别。而S10的机身模具采用普通的ABS工程塑料制成,经过喷漆处理后,触摸手感比较不错,不过需要提醒的是,S10的上盖表面耐磨性并不太高,用户使用时需要尽量避免磕碰,以免影响美观。
&&& 与、的机器一样,S10也将“Lenovo”的标志设计在上盖的右上角,“”的标志经过电镀处理后,使得上盖不再是单调的白色,增添了几分时尚感。
S10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无锁扣式设计,而在屏幕坚固度上,S10略显欠缺,用力的按压屏幕顶盖中央位置的时候,S10在打开的液晶屏幕上出现了一些水波纹。
S10共有五种颜色,分别是白色、黑色、粉色、红色和蓝色,其中白色和黑色的售价是3999元,粉色、红色和蓝色称为定制版,售价为4049元。
【→主流上网本——联想S10接口设计←】
&&& S10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在机身上设计了ExpressCard插槽,可以扩展无线上,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这也是S10的一大卖点。
&&& 机身左侧的接口包括电源接口、VGA接口、SD读卡器和2.0接口。
&&& 机身右侧是ExpressCard插槽、音频接口、USB2.0接口和网卡接口,需要说明的是,S10的ExpressCard插槽只支持34mm的Express卡。
机体前部设计了3个系统状态指示灯,它们能够显示外接电源、电池充电以及无线网络提供相应的状态。
【→主流上网本——联想S10键盘布局←】
由于这种上网本本身机身尺寸就偏小,所以大部分产品的键盘部分都会或多或少的给用户使用造成一定的困扰。虽然S10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过我们能够从S10的设计上感受到联想的设计团队很想在狭小的操作空间内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感。
S10提供了尽可能大的键帽尺寸,给了用户快速录入的基础,而在键程上也尽可能的设计的够大,应该说在众多上网本中,S10的键盘区域设计的比较让人满意。
键盘区域面积增大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触摸板面积相应的减少,S10的触摸板主要问题就是面积过小使得操作比较困难,而两个键则没有太多值得介绍之处。
右掌托处的ideapad标志
位于键盘操作面上方的按键组与输入状态指示灯
&&& 键盘上方是开关、一键恢复按键和无线网络总开关,一键恢复按键和无线网络总开关是两个最能增加易用性的快捷键,其他的像触摸板禁用快捷键、音量调节、亮度调节等采用的都是组合功能键的方式。
S10提供了130万像素
【→主流上网本——配置对比←】
在配置方面,主流的产品与前面的早期上网本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一律都采用了英特尔N270处理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高了机身整体的性能和散热能力。另外,我们从配置表对比中也看出,8.9、10英寸屏幕以更高的易用性和观看舒适度成为了目前主流上网本的首选配置。
戴尔Mini 910
8.9LED()
ACER Aspire One D150
10.1LED()
10.1LED()
富士通M1010
8.9LED()
惠普HP mini 2140
10.1LED()
10.1LED()
&&&&在硬盘部分,戴尔Mini 910内置SSD硬盘,但其报价还算适当;富士通M1010内置1.8英寸硬盘,其报价略显昂贵。除富士通M1010之外,其它参测上网本的价格都在4000元以内,很适合大众购买。
【→主流上网本——接口对比←】
刚才我们说过了,上网本虽然体积小巧,但是基本的接口类型都为我们配备齐全,这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也体现了上网本以应用为本的一个设计理念。下面就是主流机型在接口部分的对比表格。
音频输入输出
戴尔Mini 910
ACER Aspire One D150
富士通M1010
惠普HP mini 2140
有(Express
Card插槽)
有(Express
Card插槽)
从表格中看到,在主流类别中我们选择了6款机型,2个USB接口和3个USB接口配备的机型数量各占一半,这在购买时是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毕竟接口对于使用来说还是越多越好的。
【→主流上网本——续航时间对比←】
&&& 上网本厂家往往以“超长续航能力”为产品的重要卖点。那么,这些上网本实际续航能力如何呢?
戴尔Mini 910
ACER Aspire One D150
富士通M1010
惠普HP mini 2140
很显然,到了主流机型这个组别后,续航时间让所有参测机型拉开了差距。三星NC10凭借着535分钟的续航能力,在本单元测试中力压群雄,完全超越了我们对上网本,乃至对笔记本产品续航能力的概念。
【→主流上网本——散热性能对比←】
散热能力不仅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还与笔记本的故障机率存在直接的关系。由于上网本体型娇小,其散热能力更令人关注。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分别让参测上网本连续运行了两小时大型测试程序,然后对其表面温度进行实际测量。
机身散热口位置
戴尔Mini 910
ACER Aspire One D150
富士通M1010
惠普HP mini 2140
&&&&刚才从配置对比中我们也已经看到,由于目前的主流机型在配置上基本都采用了英特尔N270这个平台,所以整体的温度都基本一致,对于使用者来说影响都不是非常大。但是,我们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惠普HP
2140这款产品。在早期上网本中,HP的2133曾经以“小火炉”而闻名,但是在模具相同,配置改变了的情况下,它的温度也降到了主流的水平,这不得不让人钦佩英特尔Atom平台低功耗的威力。
【→主流上网本——网页浏览测试←】
网页浏览可以说是每一款合格上网本产品的基本功。我们在测试中,首先考量屏幕分辨率对网页的支持;其次,在通过不同的浏览器来观看网页时,考量其运行速度;另外,我们还模拟了常规使用环境,也就是在打开QQ软件时,整机的运行效果是什么样的。
实际浏览效果
处理器实际占用率
&&& 既然是基本功,那么这项测试对于每一款主流产品来说都是非常轻松的。几乎每款产品在同时开启5个以上页面,并打开QQ的情况下,处理器占用率均在30%以下,可以说是全部过关。
【→主流上网本——休闲娱乐测试←】
休闲娱乐本身对于上网本来说就是一件份内的事情,毕竟我们所要购买的是一款可供随身携带的数码产品,所以简单的游戏也是上网本必须要做到的。当然,我们鉴于该类产品在配置上的限制,我们仅用了QQ游戏和著名的CS这两款游戏来对这六款主流级别的产品进行对比测试。
QQ游戏界面
在配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对这六款产品的性能进行高低的衡量,因为他们简直太相似了。例如在QQ游戏中,几乎该组所有的产品都没有很好的满足QQ游戏的分辨率要求,多少让我们看起来有点别扭;而CS游戏中,流畅的运行又让我们忘却了这仅仅是一款小型的上网本。所以,对于这个档次的游戏来说,主流上网本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主流上网本——视频播放测试←】
在所有的测试中,最能考验上网本性能的就要算视频播放测试了。在测试中,我们让这六款产品运行了RMVB和720P格式的视频片段,并对其处理器占用率进行考察。
RMVB视频播放
&&& 对于像普通MP4都能播放的RMVB来说,上网本运行起来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经过实际测试,我们的这六款主流上网本产品在播放此类影片时,处理器占用率仅为10%左右,完全不会影响我们的其他正常操作。
播放720P视频CPU占用率
戴尔Mini 910
ACER Aspire One D150
富士通M1010
惠普HP mini 2140
在720P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能够经得住考验,最高80%的占用率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能够流畅播放并不代表上网本也能像上面看RMVB那样,一边看电影一边干其它事情。
【→主流上网本对比测试总结←】
看完了主流组别上网本的对比测试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们的配置基本都相同,而且性能也都极其的相似,只有外观和品牌有着自己不同之处。确实,对于主流的上网本市场来说,同质化的严重性已经到了一定高度,我们在购买这类产品时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对外观和品牌的挑选,对售后服务的挑选。看来,这可能也是制约上网本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弊端。而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些高端上网本的出现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高端上网本——华硕Eee PC 1000HE外观介绍←】
&&& 这款华硕Eee PC 1000HE由于仍然采用了原来的之前模具的设计,所以我们从外观上基本看不出与华硕Eee
PC 1000H有任何区别。我们看到,在该机的上盖以及C面非键盘区域依旧采用了晶钻漾彩技术,使得在美观度和时尚方面添色不少。
由于这种晶钻漾彩技术表面上有些与钢琴烤漆类似,所以在指印的沾染上也是一个比较烦人的问题。幸好我们拿到的这款样机为白色,所以这个问题还不是非常严重。
在尺寸方面,该机为266mm×191mm×28.5~38mm。客观来说,这个尺寸的产品放在我们日常的手包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个尺寸也可以说是实际应用舒适度的一个最小极限了。
&&& 笔者并不为这款华硕EeePC
1000HE的做工而担心。该机秉承了华硕一贯以来的那种“磐石”品质,在机身用料、细节处理上都经过了仔细的琢磨。尤其是那结实的转轴,让人看着就有中踏实的感觉,而且其中细腻的阻尼手感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高端上网本——华硕Eee PC 1000HE接口设计←】
&&& 看过了那么多的上网本,我们对这类产品的部分已经算是非常熟悉的了。虽然他们没有为我们配备像主流产品中的、等接口,但是一些常用的必备接口还是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 左侧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机器锁孔、RJ-45以太网接口、接口、散热口和音频输入/输出口。
&&& 右侧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SD读卡器、2个USB2.0、VGA输出、电源接口。
由于机身的背部并没有设计任何接口,就也让屏幕的开合角度得到了大大的解放。这样的设计对于这种超轻薄产品来说据说很大的实际意义。
【→高端上网本——华硕Eee PC 1000HE键盘布局←】
打开上盖,全白色的设计让我们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过屏幕的边框实在是太大了,虽然屏幕尺寸已经采用了主流的10英寸设计,但是多余部分完全能够容纳下更大尺寸的面板。
&&& 这款华硕EeePC
1000HE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键盘部分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将原先的传统键帽换成了巧克力键盘。资料中显示,该键盘的长度为254mm、键帽宽度为14.4mm、键距17.5mm。这与传统键盘相比,不论是键程还是键距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大大的增加了操作中的舒适度。
此外,与传统键盘相比,这种巧克力键盘由于各按键之间的间隙较大,使得我们在清洁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方便。另外,更加美观也是该机键盘的一个特点。
从手感方面来说,10英寸的机身本身在尺寸上就比8.9英寸产品有着先天的优势,再加上特殊的键帽设计,在使用中手感几乎可与传统全尺寸键盘相媲美。不过,由于右侧的“Shift”和“?”按键面积得到了缩减,使用中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加以适应的。
除了键盘,触摸板也是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机的触摸板采用了长方形设计,尺寸为67*37~mm,略微磨砂的表面给我们带来了优秀的操作感受。左右按键与触摸板的装饰条浑然一体,非常漂亮,只是点击时需要一定的力度才可完成操作。
【→高端上网本——华硕Eee PC S101外观介绍←】
&&& 以往EeePC的包装都比较小巧,而新版的S101在包装盒上就比以往的EeePC产品有很大的改变,超大的黑色盒子很像以前的兰博基尼笔记本包装盒,这也是体现新一代的S101尊贵的一种方式。
打开包装盒,这款S101是被一个整齐的绒面保护套所包裹。而且我们看到保护套的边缘处为皮革材质,做工非常精细。
&&& 和以往的Eee
PC产品比较偏圆润的设计不太一样,此次S101的设计更加追求轻薄感。所有的边缘和角落都采用直角设计,显得简单干练。在尺寸方面,这款S101的长为264mm,180.5mm宽,18-25mm高,看上去相当苗条。
在外壳颜色上,S101选择了一个比较特别的金色,使得S101在时尚感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感官上具有皮革的质感,尽管实际上还是普通的塑料材质。整体感觉非常典雅,完全不像之前的产品给人的那种玩具廉价的感觉。
虽然顶盖依然为塑料材质,不过在抗压性上表现还算不错,即使我们刻意按压,屏幕也只会出现少量的水纹失真现象。
【→高端上网本——华硕Eee PC S101接口设计←】
笔记本接口的种类、布局等方面关系到整体机器的扩展性以及在使用中的易用性,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部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S101在接口上的设计。
机身左侧只有两个2.0接口
机身右侧有一个USB2.0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由于改变了电池的位置,这款华硕S101将视频接口、网络接口以及电源接口都设计在了机身的背部。
【→高端上网本——华硕Eee PC S101键盘布局←】
&&& 打开上盖,S101的内部设计与老款的EeePC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S101的内部设计极具金属风格,金属拉丝的掌托更加让人心动。
在键盘手感方面,S101使用了非常少见的全尺寸键盘,这对于用户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用户不必在忍受缩小键盘带来的痛苦,键程、键距设计都还算不错。只有一点值得注意,右Shift键在向上键的右侧,如果习惯使用这个按键的用户可能会觉得非常不习惯。用户在使用时候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shift在向上键的右侧
触摸板部分设计也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S101的触摸板可能是目前最大的一块触摸板,这块触摸板定位比较准确,不过大触摸板带来的问题就是按键设计的很小,使用起来比较难受,笔者建议尽量使用外接替代触摸板按键。
&&& 键盘上方是指示灯、键和一些相关的快捷方式,黑暗环境下显得非常雅致,和其它Eee
PC一样,屏幕上方有一个,下面就是麦克风,可以轻微调整一下他们的位置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高端上网本——配置对比←】
&&& 对于高端的上网本产品,我们本次横测选择了两款目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华硕Eee PC
1000HE和华硕S101。之所以会选择这两款,是因为他们代表了目前高端上网本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即性能和外观。看完了上面的对外观的评述,我们接下来就要看在配置上这两款机型都有着哪些不同。
易PC 1000HE
10.2LED()
10.2LED()
&&& 首先是Eee
PC1000HE,该机采用了英特尔即N270之后的又一款全新Atom处理器N280,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主频方面比N270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从之前网上的一些资料中了解到,这个全新的英特尔N280处理器支持GN40芯片组,集成GMA4000显示核心,对高清视频有着更加完美的支持。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这款N280处理器并没有搭载这一芯片组,而是依旧为原来的老的945GSE芯片组。
&&& 这款处理器采用了Diamondville/Silverthorne核心,主频1.66GHz,前端总线667MHz,二级缓存512KB。此外,处理器集成有x86、MMX、SSE、SSE2、SSE3和SSSE3指令集。
&&& 而我们看到,以外观造型为主打的S101则还是采用了传统的Atom
N270处理器。虽然在配置上没有得到改变,但是其绝对时尚、高端的外观造型还是让我们领略到了其高贵的一面。
【→高端上网本——接口对比←】
音频输入输出
易PC 1000HE
&&& 虽然是高端产品,但是在限于体积的限制,在接口上也没有太多的花样可寻。相比之下,华硕易PC
1000HE内置无线网卡支持802.11n标准,到是显得出色一些。
【→高端上网本——散热性能对比←】
&&& 越是高端,我们就对其各方面的要求越高,其中散热性能的好坏是我们本轮测试的一个主要项目。
机身散热口位置
易PC 1000HE
通过实际的实测结果我们看到,虽然这两款机型在配置上少有不同,但是在实际的散热效果上却并没有过多的差异。仔细看上去,配备了全新N280处理器的华硕1000HE甚至要比S101温度还要偏高一些。当然,这也和两款不同机身模具有着不小的关系。
【→高端上网本——体重对比←】
既然上网本均定位为“可随时随地使用的超轻薄电脑”,其机身重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用精密电子秤分别测量笔记本不带电池、带电池和带电池和带适配器三个不同的重量以给消费者真实的参考数据。
不带电池机身重量
带电池机身重量
带电池和电源适配器机身重量
易PC 1000HE
很明显,华硕S101凭借着其优秀的外观,以其纤薄的身材赢得了在重量对比中的冠军。看来,更轻、更薄是所有上网本需要继续探索的一个方向。
【→高端上网本——续航时间对比←】
高端机型除了外观和性能上的不同之外,电池的续航时间也是表现其与众不同的一个重要方式。下面,我们就通过专业的电池测试软件来对这两款高端产品进行续航时间测试。
易PC 1000HE
&&& 凭借着高容量电池的配备,华硕Eee PC
1000HE以486分钟的续航时间击败了同门兄弟S101。不过,就像我们前面所有,这两款产品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即使是S101仅有的228分钟续航时间,也是完全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用户需要的。
【→高端上网本对比测试总结←】
对于高端的上网本机型来说,外观和易用性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两个考量对象。然而,这两款产品恰恰在两方面都有着各自突出的特点,要确切的分出高低确实有些困难。在这里,笔者更加倾向于华硕Eee
PC 1000HE,尤其是它那悬浮式的键盘和超长的待机时间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实用要比养眼更加重要一些。
【→其他品牌上网本——LeThink(乐星)外观介绍←】
&&&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包括黑、白、粉、蓝四种颜色的版本。我们本次收到的是黑色版本。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1160A
&&&&其上盖、掌托都采用了钢琴漆材质。此种在光线照射下会反射光芒,在人群中也会闪耀登场。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1160A
&&&&不过,钢琴漆材质的弊端就是容易留下指印。我们在测试时虽很小心翼翼但也解决不好这个问题。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1160A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1160A的整体模具材质还算坚固。我们尝试着用手用力按压上网本上盖,其屏幕上也不会出现水纹。其上盖采用无卡扣设计,由纤细结实的转轴固定,这种设计也有效控制了机身厚度。上盖开启角度为15度到120度,低于15度则自动闭合。
【→其他品牌上网本简介——LeThink(乐星)接口设计←】
除读卡器被安排在机身前侧右端之外,其它均分列在上网本的左右两侧。其后侧也没有借口,既保证屏幕的可开启角度又控制了厚度。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1160A
&&&&上网本的左侧远端安排了2个靠得较近的接口,主散热孔则距离用户较近一些。离散热孔较近的USB接口在持续开机后有些烫,可将无须频繁插拔的插到它上面。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1160A
&&&&上网本右侧从近端到远端依次是耳麦插孔、第3个USB接口、VGA端子、RJ-45网线插孔、适配器插孔和锁孔。多数朋友习惯使用右手,因此右侧安排众多接口较为符合大众需要。
【→其他品牌上网本——LeThink(乐星)键盘布局←】
&&&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1160A配备了大小较为适当的。其按键具有足够的宽度,键程、键距也还算合理,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其键盘的反馈力度也相当理想,即使用它做长时间文字输入也不会感到过于劳累。
&&&&LeThink(乐星)上网本小神童L102N-1160A的触摸板略带磨砂质感。其空间并不大但定位精确。鼠标键则反应较为灵敏。
【→其他品牌上网本——睿格V1外观介绍←】
睿格V1笔记本在上市时宣传的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外壳,丝绸、皮革、竹子……几乎现在能够用到外壳上的材料,睿格全部都采用了。而本次送测的这款睿格V1叫做炫白空间,机身通体为白色,在A面上有很细的条纹,使整个笔记本看起来不是那么单调。而机身材质则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塑料材质,用户在使用时还是尽量爱惜一些,以免划伤机身,影响美观。
在外形设计上,睿格这款V1笔记本采用了曲线元素,特别两侧S型边框,很是别致,双S边框互相错落开,体现了生活的随意、个性元素。
虽然现在主流的超便携上网本机身一般都为10英寸,不过睿格V1在尺寸上比较小巧,机身尺寸为8.9寸,更小的机身对于内部线路以及散热等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其他品牌上网本——睿格V1接口设计←】
在接口方面,虽然睿格V1比较小巧,但是在接口上并未有太多的缩减,常用接口基本都集中在了机身两侧。
&&& 机身左侧的接口包括SD卡槽、耳机孔、麦克孔、3个并排的接口、电源端口。
&&& 机身右侧很少,只有一个VGA接口一个散热口。
机身后部只有一个网络接口
&&& 机体左掌托部分设计了3个系统状态指示灯,它们能够显示状态源、电池充电以及无线网络提供相应的状态。
【→其他品牌上网本——睿格V1键盘布局←】
&&& 由于这种上网本本身机身尺寸就偏小,所以大部分产品的部分都会或多或少的给用户使用造成一定的困扰。睿格这款笔记本也有这样的问题。
&&& 睿格V1采用了支持Windows键的76键键面布局,能够看到虽然在按键数量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精简,但主要功能都得以保留。虽然睿格想提供了尽可能大的键帽尺寸,但由于机身比较小,无法有足够的空间,所以在键盘面积上受限制较大,字母键对于成年男性用来偏小,或许更适合女性纤细的小手指。
&&& 触摸板也与键盘一样,使用面积也偏小,两个按键的手感偏硬,不过键的造型比较新颖。
&&& 在键盘面,除键外,未设计有其他功能键。相关功能均通过FN+实现。
&&& 睿格V1也在屏幕上方设计了一个130万像素的,方便用户随时上网视频交流。
【→其他品牌上网本——熊本本外观介绍←】
熊本本白色机型
熊本本的第一眼印象和品牌上网本相比毫不逊色,它的整体设计和做工十分精细,钢琴烤漆的时尚外观显得锐利、靓丽,相当儒雅。不仅如此,熊本本除了白色机型之外,还另有黑色和粉色机型,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各种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
熊本本黑色机型
&&& 熊本本采用3芯锂电池,机身尺寸249×170×29mm,仅重990g
白色机型转轴两侧的红色装饰设计非常惹眼
相比黑白两色机型来说,粉色的熊本本更具时尚特色。尤其是在打开上盖之后,全粉色的掌托点缀着零星的银白按键,让人看上去光彩四射。
【→其他品牌上网本——熊本本接口设计←】
由于目前上网本在接口部分的布局与设计大多基本相同,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说的并不是太多,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拍照片来详细看看它在这方面的表现吧。
机身正面,配置了耳麦接口以及多功能读卡器
机身左侧方面没有配置接口,仅是开关以及工作指示灯
机身的右侧配置了电源接口、D-SUB模拟视频输出接口、接口以及两个接口
由于圆筒式的转轴,使得整机的背面无任何接口
【→其他品牌上网本——熊本本键盘布局←】
熟悉笔记本电脑的朋友都知道,由于体积和设计的局限,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在理论上很难达到台式机键盘那种自由度,无论是高度还是宽度都要受到挤压,这也就是其为什么要采用独特的X剪刀脚架构的原因。但是由于很多笔记本并不算瘦(12.1寸屏以上),所以键盘操控的舒适性并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上网本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因为比普通笔记本苗条得多,键盘整体布局也无疑就更加玲珑了,键距(两个按键中心之间的距离)自然就短,就像一段正常长度的弹簧非要把它压扁一样,很是别扭,但这是一种无奈。
熊本本未使用流行的磨砂材质,均为普通的平滑键帽。另外,要想轻松驾驭仅有15mm的键距,你需要具备足够高深的五指神功。
至于说到手感,熊本本给笔者的直接感觉是稍为偏硬,键程比较短,回弹力较强,单手操作舒适度不错(注意是单手),不会出现那种一按键帽就把地基(底板)也压下去的现象。同时敲击的声音也很轻,适于安静工作。
下面再来说说触摸板。出于成本和定位的考虑,熊本本的触摸板也许是你能想到的最普通的。光滑的质感使得操作的阻尼感较为一般,但在它最应该实现的功能上,比如灵敏度和左右按键的手感都非常出色,有这一点做保证已经足矣。
【→其他品牌上网本——欧美亚外观介绍←】
作为业界首款采用了皮革外观设计的欧美亚上网本来说,高贵、典雅这些常见词汇已经不能够足以用来形容其外表的奢华了。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款欧美亚上网本已经将这类产品从简单的应用提升到了一个品牌形象的高度,这对一款非主流产品来说是相当可贵的。
打开上盖,漆黑的屏幕边框和键盘设计,让我们又一次领略到了该机的严肃气质,这也是目前许多以时尚为主的上网本所不具备的特点。
&&& 从侧面上看,这款欧美亚上网本的身材与主流产品别无差异,10英寸的标准尺寸也让其有理由紧身与主流产品之列。
【→其他品牌上网本——欧美亚接口设计←】
机身正面,配置了耳麦接口以及多功能读卡器
机身左侧方面没有配置接口,仅是开关以及工作指示灯
机身的右侧配置了电源接口、D-SUB模拟视频输出接口、接口以及两个接口
【→其他品牌上网本——欧美亚键盘布局←】
键盘的操作性问题是上网本自打诞生之初就一直困扰着广大消费者的一个难题。我们看到,虽然这款欧美亚采用了10英寸的机身设计,但是键盘部分并没有像华硕Eee
PC 1000HE那样能够带给我们良好的手感。相反,细小的键帽倒是加大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的灵便性。
触摸板的设计显得非常简洁,而且左右键也显得不够时尚美观,但好在手感不错,一点不影响使用,总体而言,欧美亚上网本的接口还是挺齐备的,应付一般使用需求还是绰绰有余的。
【→其他品牌上网本——配置对比←】
对于其他品牌上网本的配置来说,由于主流产品均采用了英特尔Atom平台,所以这类产品也毫无疑问的采用了此规格配置,以下就是送测的四款其他品牌上网本的详细配置。
LeThink(乐星)
10.1LED()
8.9LED()
10.1LED()
10.1LED()
我们不难看出,除了睿格V1和欧美亚采用了2GB内存以外,其他两款产品配置完全相同,而且全部与主流产品相差无几,所以在性能上和我们预想的差距也并不会很大。
【→其他品牌上网本——接口对比←】
既然在配置上与主流机型相差无几,那么在接口方面,这五款其他品牌上网本也均与主流产品相似。这样一是说明了不论是什么品牌的产品,用户体验永远是第一位,二也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些非著名上网本誓于主流产品见高低的决心。
音频输入输出
LeThink(乐星)
【→其他品牌上网本——续航时间对比←】
在配置相同、接口相似的情况下,最能够体现出这类产品差异的地方就要算是续航时间了。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际的侧是来看看这四款产品的续航时间到底能有多长,是否也能与主流产品相媲美。
LeThink(乐星)
从续航时间测试结果列表中我们很容易就可看出,拥有8.9英寸的睿格V1以191分钟的续航时间力拔头筹,而紧随其后的是拥有着169分钟的持续使用时间的熊本本,这个水平与主流产品已经是不相上下了,让我们非常满意。
【→其他品牌上网本——散热性能对比←】
看完了续航时间,再让我们看看这四款产品在散热方面的表现如何。我们让这四款产品同时运行2个小时左右的大型测试软件,对其各个主要部分进行实际测量。
机身散热口位置
LeThink(乐星)
从结果中我们看到,我的熊本本在运行过程中整体的温度明显要比其他三款偏低,甚至优于主流产品。这也说明了该机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相当出色的应用环境,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其他品牌上网本对比测试总结←】
由于配置与主流产品相当,所以我们不用去想就已经能够知道,这四款产品在网络、休闲娱乐、视频播放等方面的表现肯定与主流产品相差无几。然而,对于这类非著名品牌的本本来说,其优势就是在价格上。我们以熊本本为例,该机的价格为1999元,这在目前主流品牌中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想像的数字。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类非著名品牌产品,只要把握好自身的品质,凭借着其与生俱来的价格优势,绝对还是可以与主流产品相抗衡的。
【→写在最后:对上网本产品的几点希望←】
至此,我们本次对上网本产品的横向测试到这里就已经告一段落了,在参测的十余款产品中,无论是早期产品还是主流产品,无论是高端产品还是非著名产品,他们其实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是以用户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的,这可以说也是上网本这个特殊类别笔记本的一个共同特点。
然而,对于市面上花花绿绿的上网本来说,如何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应该是每个厂商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其实对于上网本的发展方向,笔者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首先,上网本既然是以实际应用为主要诉求的产品,那么实际的操作体验可能要比炫丽外观来的实惠许多,触摸屏也许是今后上网本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这方面,华硕还是走在了前面。在不久前的2009CES大展上,华硕的Eee
PC T91可谓是大放异彩,同时也博得了许多消费者的倾心。
其次,该类产品既然主打轻薄便携,那么续航时间也应该是其需要在今后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次测试中,三星N10和华硕的Eee PC
1000HE在这方面就表现的相当不错,可以说是符合了一款轻薄笔记本的最基本要求。
另外,对于现代的消费者来说,如果说到便携,那么肯定就离不开娱乐。那么面对着越来越火爆的高清视频播放,上网本又该怎样应对呢?通过我们的测试大家也看到了,再高端的上网本也只是对RMVB、720P这样规格的视频能够应付,而对于像1080P这样的高清视频来说,全军覆没。难道这不让我们感到遗憾么?难道我们的上网本在这方面真的就无法突破么?
当然,最后一点我们还是回归到上网本中最最基本的应用,网络应用上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上网本找到了另一个突破自我条件限制的方向,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不过,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等待的还很多,比如3G上网本的普及率;比如3G网络的价格……
网友评论(仅供参考与本站立场无关)
即刻发表你对本文的意见和看法(1000字以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款手机电池耐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