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和ps raw看色温5000k数值那个准?例如:拍摄时自定义5000K色温5000k LR看色温5000k数值也是5000K吗?

普通的菜鸟—&jpg
上进的菜鸟—&raw
将成为大师的菜鸟—&raw+jpg
大师—&jpg
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年头什么都是浮云,只有销量才是王道。今天你销量了么?
帖子8397&精华&积分32773&激骚度539 &爱车脚&主机脑&相机眼&手机嘴&来自海南&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第⒏感 于
10:28 发表
我能问问,光比不大,色温正常的情况,是不是JPG出片更方便一点?
或者说,前期曝光把握准确,色温正常,那raw和jpg的优势在哪? 能把色温 曝光都预估到位&&JPG和RAW比的话就是省去后期吧& &省事省心省力
帖子773&精华&积分9979&激骚度29 &爱车自行车&主机&相机fujifilm f505&手机曾经墓碑3&注册时间&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 Ultra)
看来我还是懒人,以后选jpg和raw都出。
猪肉紫甘蓝
帖子1161&精华&积分17706&激骚度509 &爱车尼康Air Force&主机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相机耐克&手机四儿子&来自不一定&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第⒏感 于
10:28 发表
我能问问,光比不大,色温正常的情况,是不是JPG出片更方便一点?
或者说,前期曝光把握准确,色温正常,那raw和jpg的优势在哪? 1,根据个人需要来呗,您觉得直出已经足够好,那就jpg,资源管理器内直接打开浏览,直接上传到网上分享,导都不用导;
2,我个人觉得,“曝光准确”只是说拍摄过程中能人为控制的这个环节尽可能的做好,但环境光线非常理想的情况,我觉得,其实很少。全图色阶平均也不能说画面中任何部分的光线和色彩都足够均匀,只要有遮挡物、有阴影,就难以避免这里那里过曝或者欠曝;
3,也就是说,如果您对照片效果的标准是大体自然、舒服,那么确实一半情况下jpg在已有信息的范围内拉拉色阶加点颜色都OK,甚至直出即可。但我的感受是,有时候单看原片觉得OK,但后期这里拉一拉那里拽一拽,再前后对比一下,效果高下立判,那么继续斟酌,继续深入的调整,跟初步的调整效果又会有一个差距出来。老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嘛。
4,要求较高的片子,比如我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个gettyimages的风光摄影师,机内锐化都要去掉,把全图拆开分别用不同手段去处理,对于光影和色彩的调整就更不必说,不能放过任何细节,也尽可能不损失任何细节,这种情况下,jpg没戏,这个旮旯拉黑点,那黑了就是黑了,那个屋顶调红一点,由于是覆盖颜色,对细节也是难以挽回的损失,况且这种后期往往要仔细的来回推敲,所以操作上必须可逆。
5,RAW记录了所有原始信息,不论何时,比如过了几年,您的口味和水平都变了,随时翻出来重做,就会发现空间足够去发挥,而若换做jpg,很可能您到时候会有各种各样先前没看出来的遗憾,无法弥补。这一点我个人体会非常大。
6,RAW可以尽可能挽救拍摄过程中的闪失,静止拍摄,当时的光线和其他方面的细节缺陷就不说了,再比如对于扫街爱好者来说,遇到一个有趣的场景往往是没有时间容你仔细调节各种参数的,抬手就按,那么直出的片子一片漆黑、惨白、白平衡错误等等各种严重问题会经常发生,jpg就没招了。
7,宽容度,我这D600正负5-6档,D3不会比这个差吧,这是大底机最大的优势之一,如何体现?就靠RAW。我之前帖子里有一张,黑白的老太太,路过抓拍,刚刚在大太阳下拍山设成M忘了调回来,树荫底下看到她抬手就来,原片是全黑的,毫不夸张,RGB全0的那种纯黑,老太太还问我讨了点小费,要是jpg就彻底傻逼了。
8,我用LR,且挑出来的照片或多或少都要调一下,LR统一整理,一起导出,调整过程不覆盖原片,不产生副本文件,所以对我来说jpg和raw的就是体积大小的区别,麻烦方面是没差的。
.cn/qiuyang83
帖子5585&精华&积分21698&激骚度894 &爱车酱油车&主机PS3,X360, PSP, NDS,NGC,&相机兔妞,XPAN,巧思RF,ROLLEI&手机&来自文化沙漠&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moogle 于
22:57 发表
1、lr和ps打开raw是不是会把机内效果移出?就是我用富士或者佳能的机器,如果用光影看看打开raw,颜色就比较鲜艳。用lr/ps打开以后,效果就没有这么好看了。有没有方法让lr/ps保持原来的机内效果?
2、lr如何与ps配 ... 1,导入图片的时候右手边有“在导入时应用”,”修改照片设置“的下拉菜单中可以选择相机机内的预设或者LR自己的预设,这样导入的RAW不至于那么难看
2. 在&修改照片“的栏目下,右键照片,选择”在应用程序中编辑“中的”在ADOBE PHOTOSHOP中编辑“后会有三个选项,选择最下面的”编辑原始文件“,这样PS只会编辑原始RAW文件而不会应用LR里的设置,也不会新建一个TIFF的副本。】
另:此楼歪得太厉害,一帮人就知道打最嘴炮,请多研究技术,少一些浮躁,谢谢
(45.89 KB)
(29.65 KB)
摄影狂+旅行狂
UID43063&帖子5585&精华&积分21698&交易积分6 &阅读权限40&来自文化沙漠&在线时间346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帖子12206&精华&积分69674&激骚度242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就讨论过很多次,还闹了不愉快
我认为关键在于出片量,像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一次拍摄出片绝逼小于10张,自然有功夫精调(1张照片后期一般需要长达几分钟的时间)
如果一次出片几百张,给要求不高但对数量要求高的客户,jpg自然足以,就算是raw你也没功夫去精调,客户估计也不会要你刻盘提供raw文件,何苦吃力不讨好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
帖子8659&精华&积分21307&激骚度327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12:27 发表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就讨论过很多次,还闹了不愉快
我认为关键在于出片量,像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一次拍摄出片绝逼小于10张,自然有功夫精调(1张照片后期一般需要长达几分钟的时间)
如果一次出片几百张,给要求 ... 难道不是jpg能用就jpg,实在不行就用RAW细调么?连RAW都没法调整到满意的画面了,说明拍摄太失败。
帖子12206&精华&积分69674&激骚度242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kara 于
12:47 发表
难道不是jpg能用就jpg,实在不行就用RAW细调么?连RAW都没法调整到满意的画面了,说明拍摄太失败。 即使jpg能用,也要微调的,当然我说的是自己的情况。其实我相机是设置成只留raw不生成jpg的。废片主要原因是内容本身不行,连调都没必要调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
帖子214&精华&积分6676&激骚度14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qiuyang83 于
02:19 发表
必然有机内处理后的效果,否则像LS说的,白平衡怎么体现?没有白平衡,何来色彩?那就只有灰度了。
关键它记录了你拍摄环境的所有讯息,任何效果都只是套用,而不是覆盖,而jpg么,机内生成的色彩、锐化、降噪、对 ... 你说得都对
但是你再仔细地看看楼主的提问,他说的是”lr和ps打开raw是不是会把机内效果移出?有没有方法让lr/ps保持原来的机内效果?“
所以楼主说的应该不是色温白平衡这一项,因为色温白平衡肯定会记录到RAW里,lr一打开就是拍摄时候的设置白平衡,不存在”要如何保持它不被LR移出“这一说法。
所以楼主所说的”机内效果“,其实是指”机内滤镜效果“,楼主的想法是在机器原本的滤镜效果下再拿RAW到LR或PS里修改,但是大都数情况下这样是不可能的,除非像5楼说的那样装一个套件什么的。
[ 本帖最后由 Ewenion 于
13:37 编辑 ]
猪肉紫甘蓝
帖子1161&精华&积分17706&激骚度509 &爱车尼康Air Force&主机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相机耐克&手机四儿子&来自不一定&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Ewenion 于
13:27 发表
其实你再仔细的看看楼主的提问,他说的是”lr和ps打开raw是不是会把机内效果移出?有没有方法让lr/ps保持原来的机内效果?“
所以楼主说的应该不是色温白平衡这一项,因为色温白平衡肯定会记录到RAW里,lr一打开就 ... 嗷,我回的是主楼楼下的回复,绕开楼主的问题,因为,我不用滤镜,没试过,不知道,所以没法回………… 这楼确实是歪了
.cn/qiuyang83
帖子8659&精华&积分21307&激骚度327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Ewenion 于
13:27 发表
你说得都对
但是你再仔细地看看楼主的提问,他说的是”lr和ps打开raw是不是会把机内效果移出?有没有方法让lr/ps保持原来的机内效果?“
所以楼主说的应该不是色温白平衡这一项,因为色温白平衡肯定会记录到RAW里, ... 机内滤镜的效果是不会作用到RAW文件上的,如果LR设置恰当了,会直接无视这些效果的。
举个例子,nex5n在RAW拍摄模式下可以有不同的拍摄风格——正常、风景、落日、黑白什么的,机身直接回放是带有这些风格的,比如黑白的片儿。但直接把这个黑白片RAW文件导入LR,给你看到的还是LR通过原始RAW还原出来的彩色片。
帖子5835&精华&积分29838&激骚度242 &爱车&主机&相机&手机&注册时间&
佳能机内处理除了 白平衡什么的,就是机内 什么模式(人像模式)还有就是预设等东西
这些东西到Lr都是不显示的
帖子773&精华&积分9979&激骚度29 &爱车自行车&主机&相机fujifilm f505&手机曾经墓碑3&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Ewenion 于
13:27 发表
你说得都对
但是你再仔细地看看楼主的提问,他说的是”lr和ps打开raw是不是会把机内效果移出?有没有方法让lr/ps保持原来的机内效果?“
所以楼主说的应该不是色温白平衡这一项,因为色温白平衡肯定会记录到RAW里, ... 我其实指的是色彩的还原吧,不知道描述是否准确。
附件图里面上面这张是lr/ps打开的效果,下面这张就是光影看看打开的效果。我的意思就是下面这张比较接近于相机屏幕上看到的效果。
(29.37 KB)
帖子773&精华&积分9979&激骚度29 &爱车自行车&主机&相机fujifilm f505&手机曾经墓碑3&注册时间&
还有一个问题,我把Vsso里面的相机预设复制到C:\Users\你的用户名\AppData\Roaming\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但是在lr里却没有看到相应的预设。
[ 本帖最后由 moogle 于
20:58 编辑 ]
帖子773&精华&积分9979&激骚度29 &爱车自行车&主机&相机fujifilm f505&手机曾经墓碑3&注册时间&
引用:原帖由 超级笨猪 于
12:04 发表
1,导入图片的时候右手边有“在导入时应用”,”修改照片设置“的下拉菜单中可以选择相机机内的预设或者LR自己的预设,这样导入的RAW不至于那么难看
2. 在&修改照片“的栏目下,右键照片,选择”在应用程序中 ... 我选择在Adobe Photoshop CS6打开之后,没有这个选项,我记得以前有时候会弹出来,最近使用都不弹出这个选项了。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转载]拍摄时色温的设置
在水域上空的晴朗藍天& 注:光源~以
K(开尔文)为单位(K数为高越偏蓝调)如:海洋、无云的天空、雪地阴影、晴天里的阴影、室内、雨天、阴天(色温在K)
日光( sunlight - 色溫約 6000K )、
陰天( cloudy - 色溫 3500K~4000K )
螢光:也就是一般室內日光燈環境(fluorescent - 色溫約5500K~- 4000K )
灼光:室內強光或100W以上之燈泡 (incandescent 約3500K ~ 3000K)和相機閃光燈
(Speedlight)
面對一種光源,手動設定或交由數位相機的“自動白平衡 AUTO”就可以充分應付。手動設定白平衡(Preset White
Balance)的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讓你在現有的拍攝環境下,選擇你認為最近似白色的物體,例如:紙張、灰卡或任何你可以決定為白色的物體等...,清楚的告訴相機這個就是『白色』的樣子;設定完成後。
  谈到光,就必须解释有关色温的问题,大多玩摄影机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色温”这个东西,不过对色温原理可能就一知半解,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而实际的状况是,只要您读过物理,您一定还记得“绝对温度”,又称为“凯氏温度”的东西。其中0°K绝对零度,正好是摄氏-273℃,所以20℃是20+273=293°K
以上的例子有没有把您的记忆唤回?!
色温3200K的意思是指实验室黑体在高温3200°K(;)时发出之「光色」,K代表绝对温度单位。色温3200K时光色比较接近红色,记得铁烧到千度以上时不正是烧红发光之时吗!而红铁继续加温,光芒会愈来愈亮,愈来愈接近白色,如果能控制不融化散开的话,您将发现光芒愈来愈接近蓝色(像瓦斯炉火发出的蓝色)。趋近红光,色温低,波长长,单位直线传送距离远,易被吸收,所以红光常拿来做警示用灯光。趋近蓝光,色温高,波长短,单位直线传送距离近,易被反射,天空是蓝色的,海水是蓝色的,都是因为蓝色被反射出来,而红色被吸收走了,所以我们看不到,如果惰况是相反的话,那我们的天空和海水将是红的。
  人类对颜色的感受,来自于光以及光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之后,透过视神经的感受而分辨出各种颜色。由于人眼有自动调节的功能,所以即使在不同的光源下,我们仍能分辨出物体颜色的差别,所以在3200K的钨丝灯光下看到物体呈现的颜色,和拿到5000K的太阳光下所看到的颜色不会差太多。但是摄影机或是底片,靠的是电子式或化学式的分光方式来反应出光的色彩比例(三原色或三原光的比例),机器没有办法自动调节颜色的差别,所以纪录出来的色彩是完全地反应。因此,我们在灯光下拍摄时看到的是正常颜色,但如果没有去调整机器对色温的感度,会发现东西拿到日光下时,整个颜色都不对,红色系列都不太明显,整个画面是「偏蓝」的。同样地,如果在日光拍摄时看到的是正常颜色,未调整机器对色温的感度,把物体拿到灯光下时,看到的颜色是少了蓝色系列,「偏红」的画面。这个情况是我们拍摄ENG常会碰到的,从室内灯光环境下拍摄,有时带到窗户透进来的太阳光,就会发现太阳光是蓝色的,而肉眼看到的却是正常的。  
  职业用摄影机,色温要求的标准相当高,因此大多会有2段以上的色温板(3200K、5600K),广播级的甚至有四段以上(3200K、4500K、5600K、6300K),分得愈细,精密度就较高,相对的宽容度就愈低,因此在使用较高级的摄影机时,摄影人员得格外注意光的变化。其实,愈精密的机器,拍出来的画面自然也就愈好看,但是相对地,出错的机会也就愈大。
   不过,幸好科技是一直在进步的,目前新一代的数字摄影机,对色温的控制性愈来愈高,同时也较以前的更加准确。
也许有朝一日,「对白」会变成多余的工作,到时要很高级的机器才有「手动」对色温的功能呢!现在很多照相机不正是这样吗?要高级的机种才有手动调焦,手动对光圈的「功能」。有些时候,可以利用色温来营造不同的影像感,例如故意的偏蓝,可以呈现较「冷」的调性,故意偏红,可以呈现出「温暖」的感觉;在同一个画面上甚至可以同时出现偏红、偏蓝以及标准的三种不同色温,以表现影像上的艺术感……
不过得提醒大家,玩色温前一定要先完全了解「色温」,并待有功力可以控制色温时才来玩色温,毕竟有些东西是要靠经验累积后,拿捏得住分寸时才能拿来用的,否则还没学会跑就学人家飞,可会摔个鼻青脸肿的。
有一个常常让初学者和色温搞混的"色光",色光是指利用的专用的灯光色纸或色板放在灯具前打出"有颜色的灯光",这种光大部分是用来做「效果光」、「气氛光」,营造拍摄场景的特殊效果。这种色纸有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都有,打出来的光线当然也会影响到色温值的高低,但是请注意,效果光是属于"环境光",和拍摄需要的"照明光"的用途是不一样的。
环境光反而比较像墙壁上的色彩,是应该忠实呈现"光"的原色泽在画面上,拍摄时该红的拍出来就应该是红光,该黄的就该是黄光,若是您在黄色效果光下做"对白"动作,如果能对应出色温的话(可能一两千度以内),您会发现拍出来的画面没有黄色效果光的感觉,黄光下照出的白纸应该是"黄"色的,但是在画面上却是"白色"的……结果反而没有还原现场该有的色彩,您眼睛看到的色彩。因此,在碰到上述情况时,我们必须先决定"照明光"是以哪一种色温为主(一般多会以3200K的标准灯光色温为主,不过也有以5600K日光色温来当基准的),将摄影机设定到这个基准值之后,才来加上色纸打效果光。
上述的情况在拍摄打有舞台灯光的场所最容易发生错误,尤其拍舞台剧、舞蹈表演等需有大量艺术色光呈现气氛的场合,许多人会拿白纸找最亮的光源"对白",可是拍完后回去看到的画面颜色却和现场所见大不相同……
如果您用的是家用摄影机有"自动白平衡"或是专业一些有"AWB"自动对白功能的机种,您更会发现,拍出来的画面一直在缓慢的乱"变色"!原因无它,因为自动对白功能和"自动光圈"的功能是一样的,机器是捕捉某个范围的光线来计算"平均色温",如果光源一直在变化,自然色温值就跟着乱动。解决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大部分把机器调成预设的"灯光"(3200K),然后就可以拍摄了,由于舞台大多使用3200K标准色温的灯光来打光,因此用这个来当基准值,可以呈现出该有的色彩。当然,某些特殊场合也有人会用其它的色温值来打光(如日光5600K),不过机会不多啦!如果您判断的出来,也可以去试着调整机器的色温控制来看看。
拍ENG在现在可是轻松多了,机器都有"对白"的功能,拍电影的胶片摄影机和古早以前的电视摄影机,没有对白功能,要拍外景时如果有色温的问题,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要用一种色温计,跟拍照用的测光计很像,对着主要光源量出色温之后,还要去找相对应的「色温镜片」来挂在镜头前改变色温值,若是太匆忙忘了换算或算错了,那拍回去的东西可就???哈哈哈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r带p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