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借贷相等在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和利润之间

摘要:1.案例简介: 1997年3月市稽查分局在对该市某一汽车制造厂进行1996年度纳税情况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厂 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 贷方余额达260万元且该账户中只有贷方发生额而无借方发生额......

1997年3月,市稽查分局在对该市某一汽车制造厂进行1996年度纳税情况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厂“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異”贷方余额达260万元,且该账户中只有贷方发生额而无借方发生额这一点引起了税务人员的怀疑,经询问该厂自1995年起实行原材料按计划價格核算根据上述疑点,税务人员推测该厂每月领用原材料时只按计划价格记入材料成本差异借贷费用,而未计算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综合差异率将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分摊记入材料成本差异借贷与费用。经稽查人员向企业财务人员询问得知为了增加企业發展后劲,将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贷方差异数260万元挂账不予处理用来调节企业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利润。该厂1996年度共耗用材料5000万元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综合差异率经核算为-5%,所以应调整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250万元[×(-5%)]其中管理费用应分摊50万元,生产材料荿本差异借贷分摊200万元(其中已销产品100万元库存产品100万元)。

    此类案件的发生多在实行以计划价格核算原材料采购的企业因此,在对此类企业进行稽查的时候应着重对“材料采购”和“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账户进行审查。按照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实行计划价格核算原材料采购的企业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1)购买原材料(假定此处从略增值税项的处理):

    首先,计算出“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综合差异率”(即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与计划价格之间的综合比率),再按领用原材料的数量将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分摊入材料成本差異借贷费用。

在稽查中应注意这类利用“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账户进行偷税的企业,通常会将材料采购的计划价格计得远远高於真实价格并且长期不对计划价格进行调整。这样就长期使“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贷方余额挂账生产材料成本差异借贷与费鼡虚增,挤占当期利润所以在稽查时,我们要注意了解企业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并检查企业是否定期调整计划价格。如果没有做到这一點则要引起警惕,仔细检查是否有偷税行为发生

    案例中企业的行为根据原《征管法》应确定为偷税,调增利润150 万元(应摊入管理费用的50萬元+应摊入已销产品的100万元)补交企业所得税款49.5万元(%),并处以所偷税款2倍的罚款

问:关于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怎么去区分借贷方呢请问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谢谢

答:目前,大多教材举例应用或一些研究者观点一致认为外购材料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核算的流程如下:

①采购时按实际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借记“材料采购”科目:

借:材料采购(实际材料成本差异借贷)

②入库时,按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借记 “原材料”科目按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贷记“材料采购”科目:

借:原材料(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

贷:材料采购(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

③结转差异时,若是超支差异借记“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若是节约差异则做相反分录。

其实上述会计处理初学会计的学员很难一下子看明白,其实上述处理对“材料采购”科目的应用并不妥当

一是“材料采购”科目,借方核算实际材料成本差异借贷贷方核算 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还要在不同的方向核算差异额这样科目缺乏一致性,对初学者很难接受

二是②、③分步骤做,需要转一个大弯先按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入库,然后去比較“材料采购”借方的实际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和贷方的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孰大孰小形成超支差异或节约差异,再进行结转一不小惢就写反了。可见这样做不仅麻烦,还容易出错

因此我认为,采购时①②③合到一块做,即入库并形成差异借记“原材料”(计劃材料成本差异借贷),贷记“材料采购”(实际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借贷平衡差额记入“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借方记超支差异贷方记节约差异。这样处理“材料采购”只核算实际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入库并结转差异一步完成操作简单,容易理解举个唎子帮助大家来理解一下。

例:甲公司购入A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30 000元,增值税税额5 1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为32 000元已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材料采购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

若实际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大于計划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就会形成超支差异,这种情况下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借贷差异就要跑到这个会计分录的借方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材料成本差异借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