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雨伞消费者偏好分析选择获得偏好和禀赋的信息

消费者偏好与国际贸易实用文档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消费者偏好与国际贸易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禀赋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如何选择问题
一个关于禀赋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如何选择问题:
见例题:假设某人有50万元,当时房价为2000元/平方,他买了100个平方。问:房价涨为3000元/平方的时候他的效用怎么样?如果房价跌为1500元/平方呢?效用又怎么样?
答案是无论房价是涨还是跌,利用禀赋约束条件,他的效用都会增加。我有点不太理解!
什么是禀赋约束?使用条件是什么?
我得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过段时间回答你。不过我现在的思路是:房价2000时,他买了100,用去200000,剩余300000可以购买150个平方,之后房价上涨,他有了一个投资的收益,这个不难理解。如果房价跌至1500,他剩余的300000就可以买到200个平方了。即房价下跌之后他的500000总共可以买300平方,多于开始的250平方。
想法还不成熟,继续思考中。
我觉得是这样的,建立一个坐标轴,横轴表示住房面积,纵轴表示其他支出
首先,房子已经购买,因此买房的100平米和剩下的30万,即坐标点(100 ,30)是禀赋点。
1。房价下降的情况
首先根据原始条件构建初试预算约束线,并且经过禀赋点。降价后,根据条件围绕禀赋点旋转建立新的预算约束线,当然也是经过禀赋点的。现在来看,新的预算约束线更为平坦,消费者调整商品组合,在新的无差异曲线上获得更高的效用。
同理,房价上升也是一个道理。
楼主你只要画一个图就很容易看出来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消费者是理性的,他肯定会选择效用最大化,通过改变无差异曲线来改变商品组合从而达到效用最大。也就是说,房价张了他卖掉100平米的房子换成小的,房价跌时他卖掉100平米的房子换大的,他总不吃亏,而这100平米就是禀赋点,也就是前期拥有的
呵呵,楼主是不是要考西南财经大学呀,我也是呀
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进行评论。
(icybird001)
(icybird001)
(lvfengche)
沪江考研论坛: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有答案)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国际经济学练习题(有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57|
上传日期: 18:41:5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有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日09:15&&&&&&&&
孙天琦&&&&&&&&来源:金融时报
  编者按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认识金融服务,探讨金融消费者教育,令人耳目一新,也是增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针对性的有效途径。本文第一部分已于5月5日刊发在本报10版,此文为第二部分。
  行为经济学发现的金融消费者系统性行为偏差的类型
  (四)导致偏好不一致的行为偏差
  (1)时间不一致偏好。现期偏差和现期满足偏好都是描述人们急于获得当前满足从而导致过高评价现在的价值,而低估未来价值。时间不一致偏好表明个人偏好是不稳定的,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同一个人可能有着不同的短期和长期贴现率,即双曲贴现率,因此在不同时点上,决策者对同样的未来计划会有不同的偏好。对未来贴现,尤其是在远期有较大收益,而现在需要付出小额成本或填写复杂表格情况下,人们过度追求及时满足,过高估计现在价值,短期贴现率远远大于长期贴现率,产生现期偏差。
  有现期偏差的个体可能会过高估计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低估行为的惯性,导致自控问题或者拖延,不积极采取必要行动,被动接受所发生的事情。现期偏差为美国个人养老储蓄不足、高利率信用卡透支的同时又进行低利率储蓄等现象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合理解释。
  时间不一致偏好的一个重要含义在于,相对较小的交易成本或者繁重的文件填写会成为行为的实际障碍。
  (2)参照点依赖和损失厌恶。当评价一个产品或投资前景时,人们往往不单独孤立地选择或思考,而是以自身位置和衡量标准来判断。通常以现状、期望值、市场中其他产品、最近找到的结果等作为决策参照点,根据结果与参照点的差距进行决策。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个人从财富中获得的效用是基于给定参照点的差异而不是其绝对价值。同样的结果,根据不同参照点可以被表述为收益或者损失,偏好也会改变。因此,正是由于决策参照点的存在,使得偏好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在一项波士顿房屋交易市场的研究中,Genesove和Mayer发现卖者通常将他们最初购买房屋时的价格作为参照点,结果导致房屋标价过高,不容易达成交易。而如果将房屋的市场平均价格作为参照点,则相对比较容易售出。
  损失厌恶的研究中,Kahneman和Tversky的实验发现,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的偏好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总量决定的,根据参照点进行心理预期时,人们对损失的感受大约是同样多的收益的两倍。由于对损失的高敏感度导致人们更愿意承担更大风险去避免损失而不愿承担小风险去追逐收益。损失厌恶的个人可能会对小风险的损失进行超额保险,如为手机等购买延期保修保险。
  损失厌恶会导致禀赋效应,即消费者将现状作为参照点,认为损失比收益更难让人忍受,因此认为属于自己的物体就要设法保持拥有它,个人对拥有的物体赋予的价值高于为购买同样物体实际愿意支付的价格。美国的养鸭湿地交易表明,养殖户作为买家愿意为每块地支付247美元,而作为卖家愿意接受的价格是1044美元。但是,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人们支付意愿和接受意愿是相等的,否则会导致无差异曲线改变。
  损失厌恶还会导致投资中的处置效应。在股票市场中,损失厌恶的投资者倾向于抛售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
  如果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并且过于频繁地评价其投资组合时,会导致过度规避风险,或称为短视的损失规避。Gneezy,Kapteyn和Potter发现,美国和荷兰的投资者收到信息越频繁,就会变得更加风险规避,在股市低迷时过快出售风险资产,复苏时过晚买入,最终导致损失。Benartzi和Thaler认为长期收益可能被周期性的短期损失打断,最终失去长期收益。
  (3)诱饵效应与折中效应。诱饵效应是人们对两个并无明显偏好差别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Ariely指出,诱饵效应事实上是为决策者设置了“诱饵”作为参照点,致使决策者锚定诱饵进行决策。比如菜单上主菜的高标价能给餐馆增加盈利,即使没有人点这个高价菜。高价菜是诱饵,引诱顾客点次贵一点的菜。设置了诱饵,消费者的选择就会变化。因为消费者总是靠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确定彼此的关系,尤其习惯把容易比较的事物集中做比较。
  1989年Simonson进行了一项试验,向一群大学生提供两套住房任其租住,第一套漂亮但离学校11公里远,第二套不如第一套好但离学校只有6公里。结果50%的学生选择第二套。接着他又增加了一个额外选项,第三套住房离学校步行只有10分钟,但条件不如第二套。结果66%的人选择第二套房。在不确定生活条件和距离哪个更重要情况下决策时,第二套是折中的选项。Simonson在其它研究中也发现只要有中间选项,该选项就会增加平均17.5%的支持,并首次明确提出了折中效应。
  折中效应是指,消费者的决策具有非理性倾向,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一个选项集合里新增加一个极端选项后,会使原来的选择方案成为折中选项,那么即使折中选项在选项集合中不存在绝对占优关系,它也会更具吸引力,被选择的概率增大。
  Khan等人指出,当目标产品由极端产品转变为折中产品的时候,就会产生折中效应。Simonson认为折中效应的产生是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面对众多复杂决策因素,阻碍了偏好的真实表达。Dhar和Simonson认为决策过程中选择折中产品的消费者并不是因为对折中产品有强烈偏好,而是选择折中产品可以使其避免陷入难以取舍的困境。
  折中效应体现了消费者在选择偏好或者对商品价值判断不确定的情况下,表现为避免极端和损失厌恶。Dhar和 Simonson认为,当消费者对自身偏好不确定并不得不做出选择决策时,他们倾向于选择具有较低后悔概率的选项。Sharpe等发现当人们购买软饮料时,由于极端规避和对产品价格的不敏感性,购买决策受到折中效应的影响。Sheng等认为,在决策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表现出的折中效应是为了追求损失最小化。
  折中效应对消费者决策影响强弱受很多因素影响。Mishra等研究发现,消费者在面临不确定购买决策时,掌握更多相关产品知识更容易做出满意的购买决策。Sheng等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所要购买的商品越熟悉,其选择折中选项的概率越低。Mourali 等发现注重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消费者相对于注重成就和进取的消费者而言,更易受到折中效应的影响。Sinn等研究了产品品牌对折中效应的影响,发现当消费者对选择集中折中选项品牌不熟悉时,其倾向选择极端选项品牌,折中效应影响较弱。Dhar等发现时间压力对折中效应有影响,决策时间越紧迫,折中效应发生的概率就越低。
  (4)后悔厌恶。做出错误决策时会感到痛苦,因此人们不选择或者愿意为可能会后悔的选择进行支付。例如,为了求得心安或避免后悔,人们会过度购买保险。为了防止产生压力或焦虑,人们不购买金融产品。决策者过后可能会后悔自己的行为,他们的偏好是不一致的。
  (5)社会影响与羊群效应。人们的行为和偏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社会和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表明,人们通过观察别人怎么做来学习。社会心理学家Cialdini认为在复杂情况下,人们下意识地通过观察并学习别人的做法来学习如何处事。Brown等人发现其他人的储蓄投资决策对个人的储蓄投资决策具有影响。
  在决策时,人们还会想象和自己类似的人在相同情况下会怎么做。社会认同感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Kubik和Stein研究发现,频繁社会互动的美国家庭比非社会化的家庭更有可能投资股市。Brown等人也表明,个人是否拥有股票和社区平均股市参与度之间有因果关系。同样,社会活动中,与众不同的选择在很多时候压力很大,最终就选择随大流。
  在投资市场这种群体活动的状态下,当信息不确定时,决策者必然会受到他人和整个行为环境的影响,产生一种模仿、攀比、追随和互相传染的倾向。Lakonishok、Shleifer 和Vishny研究表明,可能与小公司的公开信息少、基金经理无法判断交易策略有关,美国的小公司股票交易有轻微的羊群效应。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这种从众心理导致的非理性会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从而造成大量的错误定价。
  (五)利他行为(与经济人的自利假设不一致)
  (1)公平意识。人们内心都有公平意识。公平意识会促使人们惩罚他人的错误行为,即使会损害到自身的利益。行为经济学家认为公平意识很重要,人们认为成本应该由受益者和责任人共同分担,公平程度越高,人们愿意付出的就越多。
  (2)“外部激励”对人们内在动机的挤出效应。社会学家认为,人们的行为有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且外部动机可能挤出内在动机产生负作用。支付报酬、设定最后期限和惩罚等都会抑制内在动机,产生负作用。如给志愿者支付报酬会打击做好事带来的满足感,导致其志愿服务减少。当人们没能成功地做正确的事时经常会有负罪感,但如果受到惩罚,内疚感就会少点,因为感觉自己为错误行为付出了代价。如以色列的一个例子中,对接孩子迟到的家长处以小额罚金,结果家长比以前更晚接孩子,因为家长认为他们为超时照顾孩子的服务付了费,没有负罪感。
  丹·艾瑞里认为,社会上存在并行的两套法则,一套是市场法则,一分价钱一分货,另一套法则是社会法则,这里责任感、荣誉感、感情起作用。社会法则起作用的地方,金钱可能起反作用,白干活反而高兴。
  (3)自我期望。每个人对自己都有期望,并想象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人们有多重身份,决策受个人最突出的社会角色驱动。作为市民,人们更可能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如果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信仰,则更有可能改变行为使其符合信仰。
  金融机构会利用消费者的行为偏差谋利,这时市场竞争可能很激烈,但竞争不是有效的
  (一)和普通消费者相比,金融消费者的决策更容易产生偏差
  如前文所述,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决策更容易产生偏差。(1)因为金融产品本身具有抽象、难以理解、价格结构复杂等特点,因此做金融决策往往很困难且费时间。面对产品的复杂性,消费者认知能力有限,如不能正确理解描述产品的专业术语,加上缺乏动力去评估产品,经常以容易产生偏差的方式简化决策。(2)许多产品更需要消费者在现期与未来之间进行权衡,但是人们会具有现期偏好,很难根据长期利益作决定,如过度使用发薪日贷款。(3)金融决策需要评估风险和不确定性,但人们通常不是直觉上的统计者,在涉及不确定性、即使专家也觉得难以决策的问题时,经常错误判断事情发生的概率,做出不恰当的保险和投资决策。(4)由于产品本身的特征,人们无法从多次交易中获得经验借鉴,像选择年金计划和按揭贷款,人们不经常进行该类决策,因此很难从自己非常稀少的历史经验中学习,并且决策的后果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看到。有的决策需要参考消费者可能不了解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的是禁止人们谈论的,这样很难通过有限的机会从别人那里学到经验。(5)消费者的沮丧、焦急、害怕损失和后悔等情绪会影响决策。
  (二)金融机构利用消费者行为偏差谋利
  金融机构在促成消费者决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金融机构一般很少有动力帮助消费者纠正行为偏差,相反,很多情况下是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销售过程往往有意无意地恶化了消费者行为偏差,结果导致消费者个人利益受损而金融机构短期获利丰厚,这甚至已经成为行业性的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抵押贷款经纪人就是典型代表。
  (1)对现期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利用。有自控问题并且过分自信的金融消费者会低估未来对产品的使用进而导致当期购买意愿过强。如选择有诱惑利率的信用卡的消费者,在选择时会相信自己不会经常透支,即使透支也会在诱惑利率即优惠期限内偿还。或者高估未来使用产品导致低估或忽视未来成本。自控力不强的人往往会拖延,不能积极去寻找更好的产品;不定期重新审视已经持有的投资产品是否有价值,并进而进行调整;忘记终止他们打算退出或者应该退出的产品。
  金融机构会采用价格策略利用个人的自控问题从中获利。由于人们在购买产品后,往往对产品术语和特征的改变不太敏感,金融机构减少这些产品的收益(如减少存款账户的利率),或者在免费试用期提供低利率,以期望大多数消费者到期后不会退出。利用产品设计策略获利,如通过增加即使很小的成本来使消费者拖延退出产品(如只能通过邮寄退出),或者让消费者很难找到其他替代产品(如介绍复杂的、需要从多维度比较的产品特征)。
  (2)对参照点依赖和损失厌恶的利用。金融机构通过操纵消费者的决策参照点,在广告和销售过程中,用不相关的选项或产品特征来改变参照点,如保险的可选项。在定价策略中,利用参照点依赖定价,如水滴定价法(向消费者标示的价格,锚定一个参照点,实际上只是产品价格的一部分,当消费者同意购买并支付了这一价格后,其实后续还有送货收费、服务安装收费等各种附加费用)。水滴定价法利用了消费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因为在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前,消费者已经决定购买产品并支付了一部分费用,还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因此不想再转换或退出该产品。这种定价方式让消费者难以对价格进行精准比较。
  利用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偏差获利: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上,设计并销售迎合损失厌恶的产品(为很小的风险投保);定价中采用免费试用期,消费者试用后由于禀赋效应不愿意转换或退出,继而维持现状。
  (3)对消费者过度自信的利用。消费者过度自信,就会忽视或低估可能的成本或风险,高估产品价值或过度承担风险。金融机构通过定价策略模糊产品价格结构,让人觉得产品价值高,导致过度购买可能根本用不着的产品。在消费者可能低估对产品的使用时,用较低的固定费用和较高的单次使用费标价吸引消费者。
  (4)利用过度推测心理。在广告和销售过程中,根据小样本事件来给消费者呈现的不相关信息,如提供金融企业历史经营业绩信息,误导人们高估收益低估风险和成本,刺激人们的购买意愿。
  (5)利用表述框架、显著性吸引人们的有限注意力。由于消费者具有有限注意力,只关注显著事件,而低估或者忽视不显著信息,金融机构就通过价格策略,创建复杂的价格结构使得总成本模糊难以判断,或开发对高的不透明收费、成本或附加项不敏感的产品。金融机构在广告和销售过程中运用表述框架(如强调如果不买保险的话会遭受损失),消费者为了求得避免损失或者获得心安而购买产品。或者利用不同的期限框架,或者突出能影响评价的不相关信息来呈现产品优点,模糊不具吸引力的产品属性,影响消费者寻找产品和评估收益的方式,最终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或最便宜的产品。
  (三)消费者行为偏差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但很多情况下竞争不是有效的
  金融消费者行为偏差的存在影响竞争的方式和竞争的有效性。金融机构在很多情况下通过提供能利用行为偏差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展开竞争,但是并不符合消费者的长远利益。行为经济学的很多研究表明,在竞争市场中,只要消费者行为偏差存在,即使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是持续盈利的,也难以形成从价格和质量方面提高消费者福利的有效竞争。消费者行为偏差导致的行业非有效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偏差可能创造或加强市场力量,阻碍竞争。由于现状偏差,人们坚持使用现有产品,不能根据产品主要特征寻找更多的替代产品进行比较或转向更好的供应商。例如,人们一旦拥有一个银行活期账户就不想再更换。金融机构利用这些行为偏差效应,降低产品质量或收取更高的费用,而不用担心在竞争中丢失客户。
  (2)不必要的复杂定价导致偏差产生。当遇到复杂定价方案时,消费者通常会产生可预测性行为偏差。这些偏差导致金融企业故意将定价方案复杂化,例如通过水滴定价法和诱惑利率。
  (3)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向消费者提供并不需要的服务。行为偏差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因此金融企业会尽力提供能吸引消费者但事实上并不能很好满足其需要的产品。例如,金融企业操纵消费者情绪来创造产品需要;增加极具吸引力但没有价值、或者将注意力从重要产品特征上吸引到返还计划和费用;增加不相关产品多样性使得与竞争对手的产品难以比较。
  (4)如果金融企业竞相利用行为偏差,那么更多的金融企业进入市场也并不会提高消费者的效用,相反会损害到消费者的福利。提供低诱惑利率和高隐性费用的信用卡,可能意味着更多金融企业进入市场并将诱惑利率拉低。但只要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方式不变,还是会受害于高隐性费用。美国次贷危机前竞争激烈的次贷市场也是一个例子。
  (5)理性消费者的参与不总是导致有行为偏差的消费者效用提高。市场上若有理性消费者,就可以规范金融企业行为形成良好的竞争,减少向消费者提供可能触发行为偏差的产品。但也可能发生交叉补贴现象,理性消费者获利,而有行为偏差的消费者付出代价更大。
  (6)金融企业的决策也会受到行为偏差的影响。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金融企业都被认为是理性代理人,但事实上,金融企业的决策者也是由有行为偏差的社会人构成。在有些情况下,金融企业利用消费者的行为偏差谋利会被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因此不能毫无顾忌地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外,金融企业可能存在的偏差会影响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如可能出于某种动机提供并非最好的投资建议。因此,金融企业的偏差也会阻碍有效竞争。
  (作者系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