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统计调查表的形式怎么统计

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
||||||||||||
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
  为深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及时跟踪检查全国&十二五&公民科学素质目标完成情况,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中国科协于月开展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范围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择要发布如下。
  一、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
  (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5%的目标任务
  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进一步缩小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我国各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位居全国前三位。分别达到美国和欧洲世纪之交的水平。
  除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江苏(8.25%)、浙江(8.21%)、广东(6.91%)和山东(6.76%)四省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了全国总体水平。
  此外,福建(6.10%)、吉林(5.97%)、安徽(5.94%)等13个省、自治区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也超过了5%。
  与2010年相比,北京和上海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增长幅度较大,安徽和河南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排名进步较快,海南和新疆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增长率较高。
  (三)在不同分类群体科学素质水平普遍提升的同时,相关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幅度更大
  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幅度较大,从2010年的4.79%提升到8.24%。
  从城乡分类来看,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幅度较大,从2010年的4.86%提升到9.72%,而农村居民仅从2010年的1.83%提高到2.43%。
  从年龄分类来看,中青年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较高,18-29岁和30-39岁年龄段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分别达到11.59%和7.16%。
  男性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达到9.04%,明显高于女性公民的3.38%。
  &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互联网已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
  (一)超过半数的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
  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53.4%,比2010年的26.6%提高了一倍多,已经超过了报纸(38.5%),仅次于电视(93.4%),位居第二。
  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1.2%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
  (二)电视仍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最常用渠道
  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为93.4%,比2010年(87.5%)略有增长,远不及公民通过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人群比例的增长速度。
  (三)公民通过科普设施获取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机会增多,对科普设施的利用率较高
  在过去的一年中,公民参观过各类科普场馆的比例依次为: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22.7%),自然博物馆(22.1%)。参观身边的科普场所的比例依次为:图书阅览室(34.3%)、科普画廊或宣传栏(20.7%)。与《美国科工指标(2014年)》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参观率的数据对比,我国公民对科普设施的利用情况与美国大致相当(2012年美国公民参观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比例为25%,参观自然博物馆的为28%)。
  三、我国公民高度关注并积极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
  (一)公民对科学技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我国公民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并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充满期望,超过80%的公民赞成&现代科学技术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便捷、更舒适&的看法;超过75%的公民赞成&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和&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治疗艾滋病和癌症等疾病&的看法。
  (二)公民对科技新闻的感兴趣程度较高,对环境污染与治理高度关注
  公民对科学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的比例分别为77.6%、74.7%和69.8%。高达83.3%的公民对环境污染与治理感兴趣。
  (三)在调查中,科学技术类职业在我国公民心目中的声望较高
  职业声望较高的职业有:教师(55.7%)、医生(53.0%)、科学家(40.6%)、工程师(23.4%)。公民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医生(53.9%)、教师(49.3%)、科学家(30.6%)、企业家(29.9%)、工程师(27.4%)等。
  (四)具备科学素质的群体更加关注并积极支持科技事业发展
  具备科学素质的群体中,70.4%的人认为延缓全球气候变化比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95.3%的人赞成每个人都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94.9%和81.8%的人支持低碳技术和核能技术的应用;77.3%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持支持态度的占34.3%、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占42.2%、反对的占22.1%、不知道的仅占1.4%。
  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平衡,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道远
  过去五年中,农民和妇女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较慢。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仅由1.51%提升至1.70%;妇女的科学素质水平与同期男性公民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此次调查依托自主研发的&公民科学素质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和专业调查团队,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入户面访,采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实时上传数据、远程定位监控、电话复核等多种质量控制手段,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中国科协将继续推动把公民科学素质指标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继续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普部供稿
责任编辑:李安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长安大学在校本科生科学素养调研问卷。 。随堂记录与数据统计。 。1。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互联网电视等成为主要的了解新闻的渠道,而期刊图书等传统方式开始消落。就其原因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科技的发展导致图书报刊等传统方式的没落;有人说是学校没有提供方便的阅读条件;还有就是大学生对期刊,图书等不太关注。 建议。1、有人建议在每层楼开设一个图书阅览室,便于大家阅读了解实事
2、有人建议定期给每个班发一些期刊来观看。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4|
上传日期: 22:41: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官方公共微信        最新调查显示,约占全国总人口55%的农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1.0%———
  2007年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昨天在京公布。调查表明,我国不同分类群体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4%,城镇劳动人口为3.0%,农民为1.0%。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其主要内容包括: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获取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与方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
  按照以往的综合统计方法,将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的数量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比2003年的1.98%提高了0.27个百分点。
  “本地没有”是没去过科技场馆的重要原因
  调查表明,2007年公民参观科技类场馆比例为: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51.9%,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16.7%,自然博物馆13.9%;参观人文艺术类场馆的比例为:公共图书馆41.0%,美术馆或展览馆17.5%。
  公民利用身边的各种科普设施的比例分别为:科普画廊或宣传栏46.8%,图书阅览室43.7%;公民去过一些专业的科技场所的比例: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为29.1%,工农业生产园区为30.0%,而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则较少,仅为2.7%。
  在对公民出于什么原因去过或没去过以上场所进行的进一步追问,结果显示,除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外,在去过的原因中,“自己感兴趣”的比例都明显高于“陪亲友去”和“偶然的机会”;在没有去过以上场所的各种原因中,“本地没有”的比例显高于“不感兴趣”的比例。
  年龄越大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越低
  调查中不同年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差异令人寻味: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年龄越大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越低。18—29岁为3.5%;30—39岁为3.0%;40—49岁为1.9%;50—59岁为1.5%;60—69岁为1.3%。
  另外,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与文化程度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越高。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高,为18.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公民的科学素质比例最低,不足1%。
  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也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9%,中部地区为1.8%,西部地区为1.3%。
  科学家职业声望名列第二
  本次对科学技术职业声望的调查显示,科学家(51.2%)仅次于教师(53.6%),位列第二。其他职业声望排序为医生(38.4%)、法官(24.5%)、工程师(21.7%)。
  在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的看法调查中,教师(43.2%)、医生(41.1%)、科学家(40.1%)排在前三位,企业家(25.9%)和政府官员(25.1%)分列第四、五位,而工程师(24.3%)仅列第六位。
  调查还显示,有70%以上的公民支持科学家的工作;有76.2%赞成“科学家的工作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看法;有71.8%%赞成“科学家要参与科学传播,让公民了解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的看法。
  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之后成功进行的第七次全国抽样调查。
  2007年的调查对象为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岁至69岁成年公民。调查采用分层三阶段不等概率抽样,共发放问卷1008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59份。(延宏刘莉)
科普新闻热点排行> 【答案带解析】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
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或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刊获得科学技术信息。)
【解析】读图漫话题,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设计开放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根据题型设计合理即可。此题属于信息说明,学生将图表中反映的主要信息表述出来即可。
考点分析:
考点1:图文转换
& & &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
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 &2、 图(又分为“徽标类”和“漫画类”)文转换题
&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 & 1、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 & 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 A、表文转换题
1、解读图表的流程:
& 根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2、把握好四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提示性。按考题要求答题,有的放矢。
  (5).简要归纳概括。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3、容易失误点
& (1)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
& (2)信息遗漏或缺失
& (3)信息推断错误
& (4)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
&4、解题思路
& ⑴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应注意题目要求。
& ⑵ 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 对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而准确。
& &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
& ⑶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 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答题时注意:
& 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 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 ③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 ④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结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
  二是调查的目的或调查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B、图文转换题
& ㈠徽标类
&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 1、解题思路
& ⑴观察表象,抓住特点
& ⑵由此及彼,展开联想
& ⑶分析寓意,文字表达。
&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必须解决的问题。
&1、画文转换题的命题角度
& 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查。
&2、解题思路
& ⑴、解题流程
&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 。
漫画的构成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 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以画面为主,结合注释(文字、符号),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抓住特征说明,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才能清楚地揭示漫画的内涵。
客观描述画面,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抓住图的整体结构(左右、上下等)、人物可按 “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的顺序说明。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
&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相关试题推荐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报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共青团中央开展了“永远不能忘记”全国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网络活 动,引导青少年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回顾党的历史,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这项活动,拉开了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全国青少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
在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等网站的活动专题网页上,网友们点击查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阅读感人至深的先烈诗抄,并纷纷通过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追思和缅怀。自4月2日活动启动以来,通过各网站专题网页献花的总人数已达到800多万人次,超过10万人写下了留言。
A.青少年网上缅怀革命先烈
B.共青团中央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
C.青少年网上点击查看革命先烈英雄事迹
D.各大网站开设缅怀革命先烈专题网页
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B.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夸张; 对偶
对比;排比
夸张; 夸张
夸张;对比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2分)
A.一言九鼎恪尽职守一代天骄怒不可遏
B.黎民百姓无与仑比略输文彩强聒不舍
C.原弛蜡象恼羞成怒弥流之际全神贯注
D.廓然无累舐牍之情一怀黄土谈笑风声
题型:语言应用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
& 国人科学素质调查:三市追上15年前的美国
国人科学素质调查:三市追上15年前的美国
23:54:33&&作者:
编辑:上方文Q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9-20][09-20][09-19][09-18][09-18][09-17][09-17][09-17][09-17][09-16]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康素养知晓率调查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