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创造是否具有有限法偿能力?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电大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11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电大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11,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电大货币银行学小抄,电大货币银行学,电大货币银行学答案,电大货币银行学选择题,电大货币银行学考试,电大货币银行学电大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试题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6:24:5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电大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11.DOCX
官方公共微信货币银行学习题(潘淑娟主编)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 
  答: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自发地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它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2.本位币 
  答:又叫&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具有强制流通的力量。
  3.信用货币 
  答:是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的,不以金银为基础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信用货币载体包括纸币、银行存款、信用卡、电子货币等。
  4.金银复本位制  
  答: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用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
  5. 货币制度  
  答:简称&币制&,是指国家以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6.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答:就是两种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比价高的货币为良币,实际比价低的货币则是劣币,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良币被收藏、熔化,从而退出流通,劣币反而充斥市场。这一规律也称为&格雷欣法则&。
  7.无限法偿 
  答:就是指具有无限支付的能力。即法律规定,支付时没有数额限制,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任何人都不得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8.有限法偿
  答:就是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超过一定的数量,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辅币具有有限法偿能力。
  9.纸币 
  答:广义的纸币,泛指纸质货币。狭义的纸币又叫&代用货币&,是指国家发行和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10.辅币 
  答: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11.金本位制 
  答: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12.金块本位制
  答:又称&生金本位制&,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而流通银行券,银行券达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
  13.金汇兑本位制 
  答:亦称&虚金本位制&,它是指一种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兑换外汇来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14.价值尺度 
  答: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它是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其价值量的大小,反映了货币与商品之间价值的对等关系。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是足值的。
  15.双本位制 
  答: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16.平行本位制 
  答:指金银铸币按其自身的价值进行流通,国家对金币银币的交换比例不加规定而由市场比价决定。
  17.铸币
  答:是国家统一铸造的,标明一定重量、成色,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1.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
  答:(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它是由价值形式的发展而来的,最早是简单的价值形式,然后发展到扩大的价值形式,继而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过渡到货币形式。(2)最早的货币是某些商品,所以称之为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后来金银充当货币材料,再后来黄金退出了流通,过渡到了纸币和信用货币。
  2.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它是如何演变的?
  答: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货币材料;货币单位;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从理论上讲,任何形态的货币流通都可以规定响应的货币制度。但实物货币条件下,货币品质不一,价值也不尽相同,价值标准不易确定,所以难以形成统一的货币制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建立规范的货币制度,其演变过程是:由银本位到金银复本位,再到金本位,最后过渡到当今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1)黄金退出流通,银行券与黄金没有联系。
  (2)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它由银行券和银行存款构成。
  (3)银行券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是法定的支付手段。而银行存款货币则可以随时兑换成银行券。
  (4)信用货币是通过银行信用渠道进入流通的。
  (5)国家对货币流通的调节日益加强。
  4.简述人民币制度的性质和内容。
  答:人民币制度是信用货币制度,它具有信用货币制度的一切特征。它的内容有:
  (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法定货币。
  (2)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
  (3)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的钞票,采取的是不兑现的银行券形式。
  (4)国家对货币流通还分不同情况规定了不同的管理制度。
  (5)我国建立的金银储备和外汇储备是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主要不是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或保证,但对稳定国内货币流通也能起作用。
  5.我国现时对货币供给量划分为哪几个层次?划分的依据及意义是什么?
  答:(1)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客户在证券公司的保证金
  (2)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程度较高,即在流通中周转较便利,相应地,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强,流动性较低,即周转不方便,相应地,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弱。显然,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节有重要意义。
  1.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
  答:马克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且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特殊商品的结论。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首先是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货币成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普通商品价值必须在交换中由另一商品来体现。货币是以价值的体现物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直接体现商品的价值。二是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品,是财富的代表,它能够去换取各种实用价值。因此,货币也就具有了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货币是自发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的象征,其他商品都要通过与货币的交换来实现其价值,所以货币就成为自发地核算商品生产者社会劳动的工具。
  不仅如此,货币还可以证明某种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有多少为社会所需要,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耗费是多于还是少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
  (3)货币体现着社会生产与交换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尽管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但是这种不同形式之中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货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4)货币是实现资源跨期配置的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拥有与其他任何商品交换的能力,因此,居民部门可以通过保有货币储存财富,实现&平滑消费&;或通过让渡货币的使用权,获取投资收益。而企业或生产部门通过货币实现资源跨期配置,扩大生产规模,追逐更高的利润。货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扩大着社会福利水平。
网授课程免费试听
&证券从业考试网授班
&基金从业考试网授班
&保荐资格考试网授班
&期货从业考试网授班
&博迪《投资学》课程
&赫尔《期权、期货及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年7月电大货币银行学小抄(金融学)精编已排版.doc2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B B、信用制度 是保证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D D.即期汇率 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重要的汇率,是所有外汇交易汇率的计算基础。
依法实施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点,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国家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保证监管的权威性、严厉性、强制性、一贯性,从而保证有效性。
“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D.金融与经济发展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是因为 B B.证券市场走势比经济周期提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 D D.1995年 正式颁布实施以后,商业信用的发展有了法律依据。
1694年,英国商人们建立 A A.英格兰银行 ,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996年以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属于 A.市场利率 。1998年以前我国负责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监管及有关法 规制定的机构是 C C.中国人民银行 。
N,我国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公司是 D D.信达 。
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
B B.双顺差 。
2006年中国A企业向国外B企业投资50万美元,占B企业股份的20%,该项目应该反映在 直接投资项目)
2006年中国经常项目差额为
A A、2498亿美元 。
按机构的设立划分,由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职责的是 A A.多元监管 。
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反映为 A A.借方增加 。
保险公司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依据 经营目的),保险公司分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
场内交易遵循的竞价原则是 D D.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
成本推动说解释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侧重于 B B.供给与成本 。
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2
下载积分:1300
内容提示:货币银行学习题集2,货币银行学习题,货币银行学,试题集,货币银行学试题,学习货币银行学,银行,学习题集,银行学习题集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货币银行学练习题,货币银行学计算题,货币银行学,中国银行货币基金,货币银行学判断题,货币银行学题库,银行货币基金,招商银行 货币基金,工商银行货币基金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7:35: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货币银行学习题集2.DOC
官方公共微信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