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观点,分析我国采取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废弃物资源化水平相关措施的依据

发改委: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财经频道-钢之家钢铁网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委)、工信委(经信委)、财政厅(局)、环保厅(局)、住房建设厅(委、局)、能源局、物价局:&&&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的要求,加快我国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现就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现状和意义&&& 利用企业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是指利用工业窑炉等生产设施,在满足企业生产要求且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将废弃物作为生产过程的部分原料或燃料等,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并部分资源化的处理方式。&&&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2.3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1.71亿吨,但由于我国废弃物处置能力相对不足,大量固体废物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通过现有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协同资源化处理,可以提高我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有利于化解我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的难题,是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在企业协同处理过程中,废弃物可以作为替代原料或燃料实现部分资源化利用,含硅、钙、铝、铁等组分的废弃物可作为建材生产的替代原料;热值较高的工业废物、生活垃圾、污泥等可替代部分燃料。协同资源化可以构建企业间、产业间、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间的循环经济链条,促进企业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动水泥等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实现水泥、电力、钢铁等传统行业的绿色化转型,树立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的良好形象,实现企业与城市和谐共存。&&& 近年来,我国一些水泥企业开展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的实践,同时开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和垃圾焚烧飞灰的探索;部分钢铁企业开发了利用铬渣等废物制作自熔性烧结矿冶炼含铬生铁工艺;一些电厂开展了协同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工程实践。目前我国利用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处理工艺和关键技术不成熟,企业运行管理经验不足,废弃物特性有待明确,缺乏针对性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标准、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等风险控制相关标准和完善的控制措施,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缺乏政策激励。&&&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出发,提高企业协同处理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协同处理全过程的污染防治,培育示范企业,规范技术体系,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推动我国循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积极引导与有效监管相结合。通过法规规范、政策引导,调动企业积极性,同时完善政府监管体制,规范企业的协同处理实践。二是坚持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推进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试点示范,由点到面,有序推进。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体系建设相结合。鼓励科技创新,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规范行业准入,完善政策机制。四是坚持安全防范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加强协同处理设施和生产设施设计、运行过程的安全防范和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三)主要目标。在水泥、电力、钢铁等行业培育一批协同处理废弃物的示范企业,在有废弃物处理需求的城市建成60个左右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项目,引导相关科研机构研发适合国情的成套技术装备,建立健全针对不同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保障协同处理过程的环境安全;完善废弃物的交易市场、监管体系和激励政策,逐步形成适合国情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三、重点领域&&& (一)水泥行业。推进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垃圾焚烧飞灰等,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项目开展试点。加强示范引导和试点研究,加大支持投入,消除市场和制度瓶颈,扩大可利用废弃物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标准,规范环境安全保障措施。&&& (二)电力行业。推进现有火电厂协同资源化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开发应用污泥干化、储运和电站锅炉煤炭与干化污泥或垃圾衍生燃料高效环保混烧等的成套技术和工艺,鼓励电力企业加大资源化利用污泥的升级改造力度。&&& (三)钢铁行业。推进钢铁企业消纳铬渣等危险废物,突破这类废弃物消纳利用的技术途径,规范环境安全措施。&&& 四、工作重点&&& (一)统筹规划布局。各地根据本地废弃物处理和可协同处理设施现状,加强组织协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处理好现有企业协同处理和新建废弃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关系,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不得以协同处理为名新建生产设施,严防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支持燃煤发电厂与污水处理厂集中布局和一体化建设、运营,妥善解决污泥干化热源,促进长期协调发展。在具备协同资源化处理条件的地区,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与地方政府或产出废弃物的企业签订合约,积极参与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 (二)开展试点示范。在有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需求的城市,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现有水泥、电力和钢铁企业,开展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的试点示范工程,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生产规范和运营机制。企业生产主体设备要先进可靠,在试点期内稳定生产运行,确保效果发挥。探索开展原生铅冶炼企业协同处置含铅玻璃试点工作。强化政策引导和政府监管措施,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以点带面,逐步向全国推广。&&& (三)完善相关标准。针对水泥、电力和钢铁企业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的特点,建立固体废弃物工业窑炉混烧处置技术规范和排放标准以及用于协同处理燃料的预处理标准。制定并完善相关污染控制标准。研究完善操作规范、技术流程和检测标准,在水泥等产品标准中补充健康和性能有害成分的限值。&&& (四)突破关键技术。开展水泥、电力和钢铁企业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的技术攻关,将废弃物中污染成分的迁移转化规律、废弃物预处理、稳定运行保障和二次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纳入科技计划的重点方向,研究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的节能减排措施。&&& (五)规范行业准入。参与协同处理的企业必须为合规设立企业,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要求。对协同处理危险废物的企业,要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对协同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的企业,要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制定的生活垃圾处理标准和规范。抓紧制定协同资源化处理污水厂污泥的企业准入条件。&&& (六)完善环保措施。严格执行《水泥窑协同处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在制定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强化处理过程的环境管理,研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加强协同处理设施的环境监测工作,强化二恶英监测,推动监测信息公开,形成完善的污染综合防控体系。注重废弃物运输、贮存、预处理和混烧过程的污染控制,保障生产企业达标排放。&&& (七)提高安全防范等级。设计相关建设项目中要充分考虑运行安全性,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保障消防、安保设施完备,做好协同处理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安全性的有效衔接,同时提高其安全防范等级。运行中要严格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严防事故发生。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杜绝二次污染。&&&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各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建立发展改革委牵头,科技、工业、财政、环保、建设、能源、物价等部门参加的协同处理废弃物的部门协调机制,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及时解决相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完善鼓励政策。国家将继续支持协同资源化处理固体废弃物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项目,积极支持降低企业因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增加的技改、运行和环保成本;研究完善相关财税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符合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处置条件的协同资源化处理项目和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相关工作。&&& (三)理顺价格体系。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建立废弃物的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处理市场,研究建立生产过程协同处理废弃物的价格政策,增强关联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加大全过程监督管理力度。各级相关部门要完善监管措施,严惩违约违规,切实防止废弃物产生方无故不提供废弃物或协同处理方无故不接受废弃物的问题发生;严格加强环境监管,保证废弃物在交易、运输、贮存和协同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加强对生活垃圾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指导和监管。各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要认真开展工作,履行组织协调的职责。&&& (五)加强宣传推广。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企业协同处理废弃物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中的重要作用,普及基本知识,积极稳妥推行信息公开,消除社会对处理过程环境安全的担忧,提高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和广大群众的认识程度。举办协同处理废弃物的技术、设备展览会和研讨会。结合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示范工程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
201456&&& (采编: 资讯部 请勿转载 垂询电话:021-)
评论本文或转发至:
【免责声明】
本信息中的陈述、数据和观点判断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人的市场操作建议或者投资依据,钢之家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 更多关于
的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通用网址: 网络实名: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818号众城大厦9楼 邮编:200122 客服电话:021-(总机)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6)
为了满足21世纪我国对食物安全、人民健康、环境优美、能源充足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需求,考虑到现阶段&三农&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按照农业专题的&替代、拓展、升级和可持续与安全&战略的总体要求,依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三环循环&总体发展战略和农业废弃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我国未来20年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发展和相应产品供求形势的基础上,具体提出精品、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和生物质能4个重点战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2。 图2四大发展重点及相互关系 5.2.1生态循环 按自然规律,强化生态过程,实现零污染的农牧业生产。传统农业本应该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互相促进的生产过程。秸秆(直接或间接)还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生态合理性的表现,但现代化的集约化农业将种植和养殖过程人为分开,无法形成正常生态循环,使得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由本来的资源变成了污染源。 因此,基于生态循环原理的生态农业模式应继续成为一个适用于我国不同地域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战略,但必须用现代的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加以提升,提高循环与转化效率,发展高效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和模式。 5.2.2精品战略 其目的是提升产品和市场的竞争力。①针对当前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采用的常见技术大多是传统技术,尽管有的代表着我国传统有机农业的精髓,但必须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和提升传统方法,提高现有产品质量;②采用现代的生物发酵技术和酶技术等,开发新的高质化产品,适应市场的新需求;③从分散的农民自己制作或小作坊经营向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5.2.3综合利用 除了通过对秸秆间接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办法,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的污染外,随着我国城乡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可耕地数量不足及森林资源缺乏,为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能。综合利用与转化的方向为开拓工业利用新领域:①工业产品[新材料、新燃料,生物新材料:新法造纸;以草代木;新型包装材料(塑料泡膜)]。②工程材料(生物建筑材料;生物纺织材料)。③按食物链原理,多级循环,多级利用。例如当前最有潜力的是发展秸秆板材和酒精转化产业,既可以替代生产加工中的木材和粮食原料,又可以形成多级利用废渣、废液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料,保护森林资源不遭破坏。&变废为宝&,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 5.2.4生物质能利用 废弃物的生物质能利用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的一个重大拓展。这是生物质能在整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农村能源发展需要决定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方向为:秸秆的气化发电;作为化石能源替代燃料的生物柴油;甲醇等合成化工产品的原料气;生物质的快速裂解或高压液化制燃料油;生物质水解后发酵制燃料酒精以及生物质气化后再由气体产品生产液体燃料等。生物质能作为新型和后续能源应该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重点。 5.3发展目标 5.3.1 2010年 主要是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消除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针对农业有机废弃物的4大特点,应用现代的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提升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和材料化水平。需要采用新技术和新的综合工程方法。 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利用,从技术层面上,向机械化、无害化、资源化、高效化目标发展,走综合利用的路子;从产品层面上,向廉价化、商品化、高质化、多功能化目标发展,走多样化,多功能产品开发之路。开发农村的生物质能源,提高有机废弃物的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达到消除农业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的目标,为循环农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5.3.2 2020年 物尽其用,变废为宝,高效利用废弃物生物质。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是未来的主要战略取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将在循环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略(来源:互联网)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或本站整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等信息,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等单位,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文/图等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更好地服务行业用户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卫科技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于两周之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行业编辑联系。电子邮件:。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同一性的作用的观点,说明当前保持和加强稳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试卷上可以答出来的答案
09-01-28 & 发布
唯物辩证法总说  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编辑本段]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的区别  1 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 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 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 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编辑本段]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1 二者同属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 二者相互渗透。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唯物论是基础,辩证法是核心,认识论是灵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果只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那么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辨证唯物论还揭示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又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即在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原因、状态及发展趋势。如果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来谈联系、运动、发展,那就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掌握唯物论,要从最基本的概念——物质人手。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要正确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就必须抓住它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是共性,是意识所没有的。   要理解辩证法,就要从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出发,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辨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条红线。二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但是研究的角度不一样。研究世界的本质要用辩证法的观点,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研究辨证法要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彻底的唯物论,又是彻底的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编辑本段]唯物辩证法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方法论: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因果之间既有先行后续,又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同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矛盾的含义原理:  原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矛盾是客观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结合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得出对应的方法论:  方法论:我们懂得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质变和量变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还要学会“优化结构”。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坚定地走曲折的道路。[编辑本段]三个基本规律  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一分为二的关系。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其中的“一”。量变质变规律与肯定否定规律是“二”。  用逻辑关系图表示,是这样的形式:  ┌量变质变规律——变化规律:内部变化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核心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发展规律:外部过程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规律内部,属于发展的连续性具有的客观规律。  从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学证明中我们看到,对立统一规律表现得最突出,其次是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存在不存在呢?我们说,这个规律在哲学证明中也体现出来了,但是很不明显。  众所周知,现实中的矛盾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具有直观性的矛盾现象,此时矛盾双方处在可以感知到的认识层次上。一种是必须通过反思才能把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它是人们直接感知不到的矛盾。   对于辩证法的规律来说,主要揭示出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具有的特点,因此,它不是停留在具有直观性的矛盾现象上,而是上升到本质自身内部的矛盾两方面。这就是哲学规律具有的特点,上升到本质高度把握客观存在的现象联系。   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基本规律、核心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他两个规律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形式。因此,三者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从认识层次角度上讲,辩证法三大规律中,量变质变规律处在最外层,人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因为它是以统一体的变化形式存在的客观规律。其次是对立统一规律,它需要人们进行观察和分析,因为它的认识深度从外部统一体上升到统一体内部的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比量变质变规律深入一层,相对来讲,量变质变规律的特点如果相当于认识中的直观性的话,那么对立统一规律的特点就是相当于认识中的直接性,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则是相当于认识中的间接性,按照康德的划分方法,它们三者依次相当于感性、知性和理性。由于否定之否定规律上升到理性高度,它的特点是隐藏在矛盾的内部,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本质。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理解和认识上都具有很高的难度。 举报 123.145.196.*
上午11:16:09  lier1230
   
  0 0 一: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做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3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首先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4.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一,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第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是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3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反对“左”的或者右的错误倾向时,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矛盾普遍性原理,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努力解决矛盾。)2 .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性: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人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矛盾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3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4.我国具备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条件。(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城镇化加快发展,市场潜力巨大。(2)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3)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4)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意义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扩展为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探讨中国就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中国企业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其中中国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对话和民主机制。加强和改善企业一级良好的对话机制,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推动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企业一级建立良好对话机制的必要性   1、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我国不但要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要建设成为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国家的主人,工人阶级不仅需要在宏观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也需要在微观上参与基层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使职工行使民主管理职权,可以使劳动者充分体现当家作主的地位,激发出巨大的责任感和创造力。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民主管理是职工参与基层民主所必需的,就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也有多种形式的职工参与管理。我国企业的职工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行使知情权、建议权、通过权、监督权及选举权等权利,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基础。实行民主管理的企业越多,民主管理的形式越丰富,职工行使民主权利越充分,基层的民主建设就越有成效,我国的民主建设的进程就越深入。   2、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如果只靠少数企业高层管理者是难以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必须通过职工参与,紧紧依靠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的群体智慧,才能使企业有好的发展战略和决策,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才能调动、保护职工和经营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通过企业民主管理,可以依法规范企业行为,用民主监督的形式督促企业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政策,促进企业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3、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目前企业普遍实行的以公司制为主要模式的一种企业制度,它通过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的生产经营依靠包括经营者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多元化的股权结构,特别是企业员工的全员持股,对于建立高效、民主的董事会决策机制起着重要作用。监事会吸收员工参加,可以更有效地完善制约机制。因此,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管理要求广大职工的民主参与,因此,企业的民主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内在统一的。   4、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可以提高职工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最宝贵资源。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建立稳定协调的企业劳动关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从企业经营实践看,凡是注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企业发展都比较快。一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职工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发现管理的缺陷,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可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得好,职工就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在生产过程中认真遵守操作规程,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5、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数量逐步增多,资本规模逐年扩大。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复杂的局面,职工的差异性较大,流动性较大,既有本地职工,又有外地职工,既有高科技人才,又有文化层次较低的打工者。企业的规模、层次差别也较大,既有数千人的大企业,也有几十人、十几人的小企业,既有高新技术企业,又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有小规模的作坊式的企业。由于企业的差别较大,企业的民主管理情况也参差不齐,一些企业的劳动关系很不稳定,也不规范,存在着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因素。如企业的劳动用工不规范,不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不关心职工的人身安全,甚至不遵重职工的人格,导致企业劳动关系紧张,劳动纠纷和争议不断,甚至出现群体性案件。为了协调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2001年中国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经过一年多的运作,目前,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正在各地积极推进,并指导企业开展平等协商,建立对话机制,特别是对涉及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的重大问题,如收入分配、职业安全健康、福利待遇等问题通过集体协商签定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因此,加快企业建立对话机制,促进劳动关系的合同化、规范化,是稳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在企业一级建立良好对话机制的途径和措施   1、注重抓宣传,造成良好的企业对话氛围。企业民主对话机制的建立,要注重采取和运用多种措施和途径。一是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对话机制在一些企业中已有较好的尝试,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企业,都有很多好的典型经验,但还有相当企业有一定差距,还没有运用很好运用,因此,目前要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使民主管理的思想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特别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宣传到位,使对话机制变成企业的自觉行为。二是要抓好典型示范。要在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规范试点,并通过企业对话和民主管理的实效,引导企业逐步推广。三是要加强分类指导。由于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的规模、水平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企业实际,建立适合企业现状的对话机制,确实发挥其作用。   2、注重抓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对话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十五”期间深化改革的重点。要认真贯彻落实《基本规范》的精神,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要积极推动企业多元产权的改制工作,通过股权的多元化,增强决策、监督层面的民主机制。除少数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可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鼓励其它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依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除关系国家命脉和安全的企业由国家控股外,其它企业国家不一定都要控股。同时,积极探索期股期权、职工全员持股等多元化的改制形式,加快建立规范、高效、民主、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3、注重抓协商,企业要依法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企业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是企业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遵守我国劳动领域法律法规的充分体现。要着眼于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和经济权益,深入贯彻《劳动法》和《工会法》,完善协调劳动关系平等协商机制。进一步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努力做到哪里有企业、有职工,就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加强管理和监察,促进劳动合同的履约和兑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集体合同制度,将职工最关心的经济利益问题列为合同的主要内容,严格签约程序,增强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坚持由工会代表职工参加工资集体协商,工资协议草案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在完善制度、规范运作、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使这一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上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劳动问题上发扬民主,可以大大减少企业劳动关系方面的矛盾,促进我国新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建立,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4、注重抓传统,加强企业的职代会建设。加强企业的职代会建设是我国具有多年传统的重要的民主管理形式,是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职代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实践成果。这一制度所倡导的民主精神、民主作风、民主气氛,符合世界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的发展潮流,符合我国民主管理的实践。国有企业职代会建设已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当前要注重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的职代会建设。新修改的《工会法》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也可以实行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来开展民主管理。企业实行职代会制度,充分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通过职代会企业职工可以行使知情权、审议权、决定权、监督权和选举权,定期听取企业的重大决策、经营状况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报告以及其他需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的事项,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决定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可以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可以给职工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还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形式,使职工在参政议政中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参与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扩大视野,在民主监督中学习提高,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5、注重抓透明,继续实行厂务公开制度。企业民主管理的另一形式是厂务公开。厂务公开是企业管理公开化、民主化的重要形式。企业将经营管理状况,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与企业职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其执行情况,企业重大决策等,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栏、党政工联席会、生产经营调度会、厂报厂刊、企业电视及局域网等形式向工会和职工群众公开,保障职工知情权,接受职工民主监督。职工通过厂务公开制度可以了解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充分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厂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厂务公开工作要在巩固、规范、完善、提高上下功夫,务求实效,把是否让职工和企业经营者满意,是否实现“双赢”目标作为检验这项工作的标准。要把厂务公开工作纳入到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当中。要把做好厂务公开工作作为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   6、注重抓文化,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参与度。在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先行,要把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民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的民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宣传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增强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来开展。要针对企业的中心任务,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参政议政之中,通过举办劳动竞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劳模表彰会、运动会、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增强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让职工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培养一支团结战斗的职工队伍。要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发动职工广开言路,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激发职工的进取精神。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一直是国有企业加强小改小革、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国有企业加强民主管理、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我们不能坐吃山空呀。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必然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流域是水资源的载体,任何河流、湖泊等水体都与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关。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须有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和支撑。治水实践不能就水论水,要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既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主要是指对流域内的水、土地、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流域内植被、湿地等保护和修复,对于缓解洪涝、干旱灾害,减轻土壤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将发挥一定作用。从水文学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绵一样,当降雨发生时,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渐释放出来,流人河流或渗入地下含水层。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水汇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对于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而言,这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将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了洪灾,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湿地具有类似的作用,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湿地面积,河流的洪峰就会减少近4%。同时,植被、沼泽和其他形式的湿地,可以自然地过滤水流中的污染物和过量养料,阻滞沉淀物,提高水体的抗污染能力。 近几年,在植被恢复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三五年后,植被的覆盖度可大于0.6。对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草)、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虽然可以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必须从长计议,解决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建立良性发展机制。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吃粮和发展问题;通过发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区水利”,解决休牧、禁牧后的牧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沼气、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大面积植被恢复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1998洪水以后,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退田还水(江、湖),保护湿地和水域,使入水争地问题的解决有了良好开端。但是,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宝贵,需要做好水体、湿地利用的文章,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利用好水体、湿地,需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利用,核心是利用好水,如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农、业和湿地牛态旅游等,形成洪水经济和湿地产业,使人与水找到新的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涵养水源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回灌、补给利保护,对生态脆弱区的牛态系统调水进行修复,对干旱湿地进行补水等,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洪涝灾害不可避免,洪灾损失可以减轻,建立人水共存的洪水管理模式 我国江河下游约有100万km2的冲积平原,是江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的产物,也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由于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许多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我国业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作大的调整和变化。洪水泛滥、河流改道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当今社会所无法承受和容忍的。因此,那种让河流不加约束、任意流淌、回归自然状态的思路是不现实的,也绝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 洪水足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标准达到了规划设定的标准,仍有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况且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很低。因此,必须抓紧水土保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调度体系等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将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要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此外,研究洪水规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冲刷和造床功能来减少淤积,治理河流,如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加强水库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变害为利的探索。 干旱问题不可根治,缺水问题可以缓解,建立合理协调的用水模式 干旱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由于可更新利用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丰枯变化,十旱问题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等生态系统卜分脆弱的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牛态和环境的用水需求,维系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要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来构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系,从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我国年用水量已经占到全国年可更新水资源量的 20%左右,但是流域间很不平衡,许多地方还存在开发利用的潜力。适当建设雨水集蓄工程、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和水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扩大对非传统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质水、海水等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范围,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此外,必须进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制订和实施防旱规划、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旱情监控、信息研究与旱情预报、旱灾救助、公众教育等措施,提高整个社会抵御干旱的能力。 水污染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 对水体的侵害,应该也能够得到解决如果说洪水、干旱还有部分天灾的因素,水污染则纯粹是人祸。水体的严重污染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我国在低发展阶段和较短的时期内遭遇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着手进行污染防治时,人均 GDP要高出我国现在水平的10多倍,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 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恢复业已受到污染的水体,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做出长期、艰苦努力。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明确责任,严格执法,改变目前“以交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来换取“合法”排污权的做法,杜绝行政管理机关的不作为和排污企业的不作为。二是增加水体的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河湖疏浚,减轻内源污染;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保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探索大面积修复污染水体的技术可行性。三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把化肥催绿一片庄稼,一瓶农药保证粮棉丰收。但是,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有益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绿色农业,推行绿色的耕种方式。 辩证地看待人类治水活动的利与弊,树立全面、长远、辩证的观念 治水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类造福,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时间,对人类治水活动利弊得失的评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随着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目标的变化,对治水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目前,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不仅要对人类有利,而且要对生态有利,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近几年,我国在堤防建设中,进行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实践,如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护砌、重视河流与岸上的联系、尊重河流的多样性等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国外,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要求拆除大坝、让河流回归自然的做法,又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是不可取的。 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整个流域的关系。对于水资源问题,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从陆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应该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护了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命题,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以主人自居,仆人自居,还是以伙伴相处,朋友相处,是确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又一个基本课题。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与前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要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已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应该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命题,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以主人自居,仆人自居,还是以伙伴相处,朋友相处,是确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又一个基本课题。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与前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