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怎样推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包含的地区

宁夏委员:实施西部大开发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谢君
  全国政协委员、政协主席项宗西谈&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嘉宾访谈]:3月2日10时,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项宗西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系列访谈栏目&网上述职&,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参与。
  [项宗西]: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趁这次开全国两会的时间到来,应人民网的要求和大家交流。
  [网友大辽]:据了解,&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的五年,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五年。请问项主席,在宁夏,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项宗西]:宁夏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也得到了中央和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2008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分工方案。国家33个部委(局)及协会出台了配套支持文件,为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多项政策惠及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各部委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 &十一五&期间,成为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与2005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从612.6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1643亿元,年均增速1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47.7亿元增长到15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094元提高到153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509元增加到4675元;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458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平均增速均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5年。以建设为例,&十一五&时期,宁夏共完成投资218.65亿元,接近建国55年来的总和。&十一五&期间,宁夏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水保生态等重点工程,完成造林合格面积48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平方公里,新增湿地面积6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1.4%,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人进沙退。黄河宁夏段从2002年的五类水质到2008年至今稳定在三类水质。每年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量为4000万吨。2010年,全区单位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十五&末期分别下降20%、9.3%和14.7%,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经济发展质量显着提高。 2011年,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全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2060亿元,增长12%。实现财政总收入371.4亿元,增长29.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达220亿元,增长43.2%;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11.1亿元,增长27.9%,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固定资产投资1640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5380元,增长15%。
  [项宗西]:宁夏在西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宁夏大体相当于西部发展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全国第25位和西部第7位(宁夏为15345元,全国是19109元,差距为3764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380元,分别居全国第23位和西部第4位,(宁夏为4675元,全国是5919元,差距为1244元)。地方财政总支出为555.87亿元。总的来说,&十一五&时期是宁夏发展最快的5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英明领导、高度关心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大力帮助,兄弟省区有力支持的结果。
  [项宗西]: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较小,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二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山川、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扶贫攻坚及生态移民的压力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三是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节能减排约束增大,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四是公共服务较为薄弱,一些行业管理粗放,群众关心的房价较高、物价上涨、医疗优质资源紧缺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项目排行榜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要求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③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_百度作业帮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要求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③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要求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③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表现
D.①②③④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     内容提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10多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5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5年。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首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十一五”以来,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增速明显加快,质量大幅提升。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的16.9%提高到2010年的18.6%,年均增速达到13.6%,高于“十五”期间增速2.3个百分点,居于同期全国四大板块增速之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2.6%,高于东部地区1.7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由59.7%提高到67.8%。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6.1%、28.5%、18.7%、23.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西部地区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7.6∶42.8∶39.6调整为2010年的13.1∶50.0∶36.9,工业化加快发展趋势明显,发展壮大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大企业大集团。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以来,累计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73项,投资总规模1.9万亿元。“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8条省际干线公路全面建成,通乡公路建设全面启动,兰渝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成兰铁路等跨区域铁路相继开工建设。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青海积石峡等水电站以及贵州黔中、四川亭子口、西藏旁多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川气东输、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建成通气。   第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启动实施,累计新造林6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重点污染源治理不断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第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两基”攻坚计划如期完成,“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9.5%。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1.5%。博物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等文化场馆建设步伐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8783元、2379元增加到15806元、4418元,年均分别增长12.5%和13.2%,分别高于东部地区0.8和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第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设立重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推进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东西互动合作深入推进,20多万家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投资总额近3万亿元,内陆开放、沿边开放迅速发展,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70余亿美元,是2005年的3.7倍。积极推进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地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全方位对外开发新格局初步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DD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编制完成,三大重点经济区已经成为引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高地,呼包银、新疆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此外,除了上述物质成果外,西部大开发还凝聚了党心民心,激发和调动了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族群众对中央的决策由衷拥护和支持,焕发出空前高涨的热情。各族群众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的不竭动力,展现了西部地区再铸辉煌的美好前景,有力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西部大开发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具体来看:首先,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必须长期坚持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西部地区战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其次,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有利于西部地区发挥地缘优势,为西部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提供了新契机;第三,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启动期,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发生较大调整和变化,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而国内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些都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不断改善,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五,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综合国力将继续持续增强,今后有条件、有能力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第六,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未来5~10年西部大开发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优先位置,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已经形成良好态势。   同时也要看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差距从1.5万元扩大到2.4万元。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交通设施与全国平均水平均存在很大差距,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仍然未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面临既要加快发展、实现赶超,又要调整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贫困面广量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全国2/3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教育、卫生等服务质量和水平相对较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总体看,未来西部大开发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按照中央部署,“十二五”到202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根据这一思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济总量比2008年翻一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缩小。到2020年,西部地区发展迈上三个大台阶,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即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着重9大方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牢牢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DD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强前期工作,每年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通达能力,强化与东中部地区和周边国家的交通联系,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按照节约优先、优化配置、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原则,加强水利建设规划,加大工程措施力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针对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合理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加强大中城市、重点城镇、中小河流防洪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加快远距离输电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农网供电保障能力。加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率先缩小信息服务领域区域差距。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加强中小城市、工业集中区、重点城镇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市政公共设施基本配套。   DD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逐步扩大石漠化治理实施范围,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上游与下游地区、开发与保护地区、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开展生态补偿,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强化矿山、工厂“三废”污染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快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DD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改善农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严格保护耕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口粮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设施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发展农村现代物流,支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等途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DD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关中、成渝等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一批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强化产业功能,吸引人口集中,积极发展和壮大一批中小城市。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建设一批交通节点型、旅游度假型、加工制造型、资源开发型、商贸流通型等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互动并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DD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合理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不断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科学编制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着力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在国家产业分工布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DD强化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促进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新技术研发,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建立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基地,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加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生物质资源等具有西部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支持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大力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科技素质。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干部交流规模,提高交流层次。继续实施重点人才开发工程。科学合理使用好现有人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DD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目标,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中央的支持重点用于改善西部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普九”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大学。实施教育扶贫,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及政府补助标准。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就业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繁荣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实施广播影视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和民族特色体育场馆建设,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品牌,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   DD加强重点经济区开发。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一手抓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和壮大,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着力培育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经济区,扎实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革命老区等经济区发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形成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全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把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DD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推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形成有利于生产力充分释放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考核机制,使企业所在地的老百姓能够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积极发挥西部地区的地缘优势,加快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开拓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增强西部内陆重点区域在东西互动合作和国际区域合作中的优势,加快建设一批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全面推进向西开放战略,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同周边国家的双边、多边投资合作,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开放的新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建设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成沿边开放的桥头堡。    小资料:    西部大开发三个阶段     奠定基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   加速发展阶段:从2010年到2030年,巩固提高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从2031年到2050年,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
【出版日期:
】【期号:
】【版面:
】【作者:
以上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经济导报及中经在线观点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导报中经在线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导报中经在线留言板发表的作品,中国经济导报中经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 ?& ?& ?& ?& ?& ?&
?& ?& ?& ?& ?& ?& ?&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 ?& ?& ?& ?& ?& ?&
&&政&府&视&窗
中国政府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务院新闻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地&方&视&窗
首都之窗江苏省河北省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浙江省辽宁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安徽省吉林省四川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甘肃省陕西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台湾
&&媒&体&视&窗
凤凰网华尔街日报路透中文网BBC中文网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中文网中国经济时报财经网经济观察网21世纪网
&N&G&O&视&窗
中慈社会捐助服务中心
&&&&&&&&&&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 & 传真:01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技术支持:知识点梳理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加快西部开发,从而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相似的试题还有: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解释“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为此我们必须(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④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会议提出,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经济学依据。(2)请结合上述材料,为增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改善民生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部大开发包含的地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