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自信工程实际观点

强化学习教育
树立正确群众观点
06:58:58&&&来源:咸阳新闻网-咸阳日报
  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习教育是前提条件、首要环节、基础工程,首先是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以&知&促&行&,实现&知&&行&合一,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深扎根,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成为党员、干部的普遍自觉,使各项事业推进有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
  学习教育的核心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从而不断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我们要力求学深学透、掌握精髓,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就要明确回答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的,坚持什么原则等等这些基本问题。
  学什么?开宗明义,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是联系自身实际,开展好&三问三学&活动,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突出&学理论、学政策、学先进&,从做好工作最需要掌握的知识学起,从自己最欠缺的东西学起,着力在消化、吸收、结合、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工作本领。在我们咸阳,还要深入挖掘马栏革命精神的思想内涵,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仰和奋斗精神,使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同时,积极向先进学习,以刘宝奇、雷洋洲、巨粉娥、赵彦龙、呼秀珍等优秀党员为榜样,对照先进,寻找差距,提升学习效果。
  怎么学?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和状态,集中精力、静下心思、排除干扰;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式,突出重点学习,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重点;根据需要学习,特别是针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学习,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实践学习,边学习、边实践、边整改,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防止学用&两张皮&。
  达到什么目的?根本目的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克服一切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学习教育,促使各级党员干部不断强化&鱼水相依&的感情观、&以民为先&的公仆观、&功不在我&的政绩观、&豁达淡然&的名利观,自觉扎根人民、帮民解困、为民谋利。
  坚持什么原则?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同时要把学习教育贯穿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强化学习教育,关键是对照好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正确群众观点!&&&& (本报评论员)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评论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本月排行欢迎光临湖北省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荆楚公平正义网!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承担着对刑事犯罪案件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等职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带领全省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加强法治建设和提高执法公信力两个主基调,积极打造实力检察、创新检察、法治检察、文明检察、人本检察,全面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过硬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三个走在前列”,为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检察事业只有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此次荆楚公平正义网的改版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此,我们对全省检察门户网站实行统一服务器、统一风格、统一链接、统一后台、统一队伍的管理模式,完善网站征求意见、在线互动、信箱、检察文件、咨询问答、网上展览、检索、链接、受理控告申诉和举报等九大功能,使其成为检务公开、接受监督、服务群众、展示形象的新平台。
我们将充分发挥网站的各种功能,努力扩大检察网络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彰显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能作用,及时反映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深化检察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规范文明执法方面的工作动态;进一步发挥门户网站作为检务公开权威发布平台的作用,认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促进检察机关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将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与厚爱,化作检察工作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环境和公众参与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湖北省检察机关努力适应这一形势变化,着力打造“检察门户网站、检察博客、检察微博、检察微信、检察服务(新闻)手机客户端”五位一体的“鄂检网阵”新格局,推进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双微平台”实现在全省三级检察机关全覆盖、全关注、全推介,深化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做好“指尖”上的群众工作。
衷心感谢您的访问,真诚期待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社会各界的关怀、监督和支持下,努力推动全省检察工作奋勇向前、争创一流,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敬大力 &&&&
2014年9月&&&&&&&&&&
执法办案机构
诉讼监督机构
综合业务机构
综合管理机构
检务保障机构
其他院领导
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检察委员会委员
《人民检察·湖北版》编委会人员名单
编委会主任:
编委会副主任:
编委会委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永金王铁民王
磊申鸿雁许发民
凯匡茂华毕奎民杨武力杜建国
鑫杨剑波周理松周清华
毅郭清君徐国华徐碧琼龚举文
麻爱民彭胜坤程华荣熊昭辉
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
美术编辑:
手机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当前位置:>>
许发民: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促进全民守法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促进全民守法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湖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许发民&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促进全民守法,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我结合检察工作学习理解,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路径。&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此,新华社在《开创法治中国新天地》[①]的述评中,指出“依法治国,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追求法律至上、公平正义、尊重程序、保障人权的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精神,重在让人们对法治形成信仰,使法治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敬大力检察长曾在《弘扬法治精神强化五个意识 推动修改后的刑诉法贯彻落实》一文中对法治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刻剖析。敬检指出,法治精神强调的是一种法治理想、法治信仰,是法治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没有法治精神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脱离了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治的信仰,法治建设将丧失前行的动力;法治精神强调依法办事、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监督制约等法治价值,更容易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法治精神体现着一种社会风尚、社会习惯,法治精神得以弘扬的社会,法律成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法治精神要求按照法律本身的逻辑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精神是法治文化的核心,等等。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核,丧失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法治建设不仅是不完整的,也是注定无法成功的。法治精神体现着最基本、最核心的法治意识,最易被社会公众理解、拥护和信仰。弘扬法治精神,能有力地推动全社会形成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进而实现全民守法的前提,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二、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社会生活中法治现象的反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要靠长期法治实践的积累,换言之,要让全社会充分感受和认知大量的法治事件、法治现象。然而,法治实践活动纷繁复杂,必须抓重点、抓关键,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概括地讲,我认为应当针对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现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政策与法的关系。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我国社会对于政策与法关系曾存在错误认识。实践中,也还存在少数违反法律出台政策,突破法律执行政策,执行政策而不执行法律的现象。&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策成为国家法律后,认真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还要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此,总书记强调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不是包办具体事务,不要越俎代庖。这些论述,清晰地回答了政策与法的关系,即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执政党制定的政策、决策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如“罪刑法定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藩篱”,宪法和法律是政策的边界,政策的内容和运行都必须具有合法性。&
  二是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权大还是法大?这也是曾经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当前仍然有个别领导干部崇尚权力、以权压法,向社会和群众传达了“权大于法”的错误意识,对法治建设是极大的破坏。&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行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这就向社会强有力地传达了依法办事的法治精神,清晰地表明了权力必须被关进制度的笼子,权力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的基本立场,必将对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权与法的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是正确处理人情与法的关系。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民群众甚至少数执法人员都存在“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情况。在实践中,办关系案、人情案,以人情突破法律、制度和规则的现象并不鲜见,其实质是对依法办事、公平正义等法治精神的践踏。&
  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法治建设承担着克服传统人情社会弊端,构建新社会生活形态和新社会风尚的重要使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与传统人情社会陋习进行坚决斗争。习总书记指出,要从政法机关做起,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杜绝法外开恩,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法律是全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立法层面,可以适当吸收合理、积极的人情因素,使法律更符合社会实际,人民群众遵守法律亦合乎人情,提高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但在执法、司法层面,则必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要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决杜绝以人情突破法律的现象,让人民群众办事不靠关系靠法律,使依法办事成为全社会的信仰,摒除传统人情社会的陋习,逐步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四是正确处理纸上法与行动中法的关系。纸上法,指的是静态的法律文本;行动中法,指的是法律的实施。法律文本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和依据,但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的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理解,正确处理纸上法和行动中法的关系,就是要使静态的文本意义上的法变成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实际有效的法,在实践中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法律必须被遵守的意识,凡是已经出台的法律,必须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选择性遵守的现象。另一方面,要用法律实施检验法律条文,特别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阻碍改革、脱离实际的纸上法,要通过法定程序及时修改或废止,用立法引领改革和经济发展,使改革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实现纸上法和行动中法的良性互动,维护法律的权威。而在一定意义上说,法律权威则是法治的灵魂。[②]&
  三、促进全民守法&
  思想意识决定行为方式。要实现全民守法,必须使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关键在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强调政法队伍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要把法治精神当做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掌握公权力,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感知直观地来源于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接触。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能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向全社会传达崇尚法治、信仰法律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培育法治精神,引导全民树立法律意识。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通过考核的手段,给党员干部戴上学法、尊法、守法的“紧箍咒”,从源头上、从关键点抓好促进全民守法的工作。&
  二是反对特权,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宪法法律之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按照社会主义法治要求,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特权是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和重要条件。许多领导干部违法犯罪事实上不仅是缺乏法律知识,而且是缺乏对法律的敬畏,认为权比法大,法律不会真正用到自己身上。特权现象的实质是“权大于法”错误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是对依法办事、公平正义法治精神的根本背离。法治不容特权,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在实践中就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反对一切特权思想、抵制一切特权行为,让一切凌驾于法律之上行使特权的人受到法律的严惩,以“法不阿贵”的生动法治实践,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三是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实效取信于民,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和信任。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和法律的信仰,是实现全民守法的必要条件。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是人民群众法治信心的来源,也是人民群众形成法治意识、法治精神的实践基础。换句话说,人民群众在多大程度上遵守法律,取决于执政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多大程度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因此,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抓手,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四是全方位推进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强大社会道德舆论氛围。法治意识、法治精神不会自然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引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教育必须先行。要实现法治教育覆盖全体社会成员,以创新的思维增加法治教育平台,拓宽法治教育途径,丰富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
  以上是我的初步理解和认识。下面,我结合分管工作谈一谈检察机关如何落实中央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促进全民守法的要求。&
  检察机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力军,既是法律实施的主体,也是法律权威的捍卫者。这就决定检察机关必须在促进全民守法的工作中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承担更多责任。就我分管的两项工作来看,预防要唱好“重头戏”,监所检察要抓好“关键点”。&
  预防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犯罪,实现全民守法。预防部门的全部工作,如犯罪分析、预防调查、检察建议、预防咨询、惩治和预防年度报告、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等等,都是立足职能、结合办案,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途径,向全社会传播法律知识,彰显法律权威,传递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在弘扬法治精神、推进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促进全民守法的工作中,预防部门必须当仁不让地唱好“重头戏”。从当前看,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开展预防工作。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坚持预防工作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发展方向。始终面向社会开展预防工作,扩大预防工作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凸显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全面提升预防工作实效。坚持依法依规开展预防工作,在工作中模范地遵守法律和制度规范,以实际行动维护和捍卫法律尊严,为推进全民守法做好表率。自觉将检察预防工作融入中央、省委的整体工作部署,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协调推进,使预防在促进全民守法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全力落实加强公务人员“两个意识”警示教育工作。促进全民守法,关键是公务人员要做守法的表率,要首先树立法治意识。今年年初,省院党组就提出开展加强公务人员法律底线意识和程序意识警示教育工作,这说明我们的工作与中央的部署是完全一致的,工作抓到了关键点。近期,各地围绕“两个意识”警示教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与中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视程度,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工作的要求相比,力度仍需加大、办法仍需改进,效果仍需提升。下一步,我们还要在持续抓深化上下苦功,求实效,全面提升湖北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促进法治湖北建设。三是加快推进三项预防职能整合工作。2012年7月,敬大力检察长首次提出整合预防刑事犯罪、预防职务犯罪、预防诉讼违法的三项预防职能整合工作。如今,从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角度看,这正是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完整表达,是检察机关通过法律监督活动引导全民守法的必然要求。打击刑事犯罪、惩治职务犯罪和实施诉讼监督都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有义务通过履职活动,针对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进而引导他们守法。仅仅针对职务犯罪开展预防,仅仅面向国家工作人员开展预防工作,检察机关履职则是不完整、不充分的。我们应当从促进全民守法的高度,从促进检察机关充分履职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加快推进三项预防职能整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建立健全三项预防职能整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三项预防职能整合的机制优势,实现工作成效的最大化,为促进全民守法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检察机关监所部门承担着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职责。监所检察工作内容丰富,从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促进全民守法的角度看,有三个关键点必须抓紧抓好:一是刑罚执行监督。刑罚执行是司法活动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刑事判决得不到严格执行,法律的权威便荡然无存,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和法律的信仰也会遗失殆尽。其中,特别要抓好“三类罪犯”刑罚执行情况全过程的法律监督。当前,媒体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有权人、有钱人犯罪后以权、以钱“赎身”的问题,这些现象是对法治的极大破坏。为有效纠正这些现象,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监所检察部门要坚决落实《意见》,以扎扎实实地监督工作反对特权、惩治司法腐败;要利用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宣传法律监督的成效,向社会传递法治建设的正能量。二是被监管人员的人权保障。被监管人员丧失人身自由,其人权最易被忽视和践踏。与此同时,被监管人员的人权保障水平又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国家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尺。保障被监管人员的人权,是检察机关监管活动监督的重要目标。通过依法监督,保障被监管人员的人权,有利于帮助被监管人员重塑法律信仰,也有利于弘扬保障人权的法治精神,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检察机关应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通过监督全面保障被监管人员人权,向国际国内社会彰显我国人权保障工作的实效,促进提升我国法治建设水平。三是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是刑释解教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一般而言,教育引导刑释解教人员树立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难度更大。但检察机关若能积极发挥监督职能,通过依法纠正脱管漏管、违法交付执行、违法变更执行等问题,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促进社区服刑罪犯认罪悔罪、改过自新、做守法公民,则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促进全民守法也具有特殊的示范作用。 &
  [①]参见《湖北日报》日,第13版。
  [②]张昌尔主编、李龙等副主编:《领导干部法治简明读本》,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全省检察院网站链接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微信栏目总排行
栏目本月排行
长治城区人民政府主办
城区政府信息中心承办并维护
联系电话: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太行东街66号站内搜索:
  目前,全省工业经济正处在一个给力使劲、奋力爬坡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做大做实做强工业经济的冲锋号,出台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高招、妙招、实招。全省工业战线的同志们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全力以赴积极投身于这场重大战役之中。这场战役给我们全省经信委系统办公室的同志们提出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办公室这个“总参”的作用,打好、打胜这场战役,显得尤为重要。经省经信委主任办公会研究同意,召开今天的会议,目的就是要动员和组织全省经信委系统办公室的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开创新形势下经信委系统办公室工作新局面。为此,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同志们在研究工作时参考。
  一、弘扬奉献精神,担当光荣使命
  办公室的工作是机关工作中最忙、最难、最苦、最累的工作,也是使命光荣、地位特殊、责任重大、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做好办公室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政治智慧,需要工作艺术、管理能力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更需要的是奉献精神。奉献是把自己的才华、精力和一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心甘情愿地、主动自觉地奉献给社会的进步事业和他人的合理需求。办公室工作白加黑、五加二,没日没夜、没节没假。从事办公室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奉献,一种牺牲。所以,没有一种奉献精神,没有一种牺牲精神是做不好办公室工作的。
  第一,伟人的教诲要求我们要培养奉献精神。周恩来总理提出24字的要求:“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严肃认真、谦虚谨慎”。江泽民总书记对秘书人员提出的要求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计名利,不讲价钱,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温家宝总理提出的48个字的要求:“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牢记宗旨,执政为民;恪尽职守,敢于负责;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廉洁自律,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这些伟人的教导无不体现“奉献”二字,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
  第二,办公室的地位和作用需要我们具备奉献精神。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是三句话:参与政务,做好事务,搞好服务;办公室的作用也是三句话:参谋助手,运转枢纽,机关窗口;办公室的地位有三部之说:参谋部、作战部、后勤部。鸿忠书记高度概括为办公室处在“心脏”部位。可见办公室的地位和作用无比重要。办公室的职责任务要求它必须围着领导转、围绕事务干,从属于领导,服务于工作。因此,被动性、服务性是它的本质,事务缠身、忙忙碌碌是它的特点,而没有规律就是它的规律。办公室要总揽全局,统筹各方,沟通上下,联系左右,虽不执政但要参政,虽不决策但要献策,虽不发令但要传令,虽不当家但要管家,虽不拍板但要递板。所以,没有奉献精神是无法胜任办公室工作的。
  第三,岗位职责要求我们增强奉献精神。要认识岗位之重要,珍惜岗位之不易,立足岗位作奉献。要视岗位为信任,视信任为责任,视责任为使命,视使命为生命,视生命为舞台,视舞台为圣地。组织上安排我们从事办公室的工作,我们要甘为他人做“嫁衣”。要做到忘我工作讲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淡泊官欲为事业,甘为绿叶扶红花。为了党的事业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干劲、比付出、比质量、比业绩、比贡献,在幕后忘我工作,默默奉献。既要任劳,更能任怨,培养“委曲求全”的思想修养。有时候还要充当发泄不满的“出气筒”,指桑骂槐的“冤枉树”。委曲也是一种奉献,为了事业,我们要甘愿委曲求全,善于顾全大局。奉献会给人带来幸福感,使人产生优越感,奉献是一种大智、大勇、大道,是人生价值的尺度。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言:“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二、增强创新意识,拓展工作思路
  决定战争的是人心,决定人心的是经济,决定经济的是工业,要实现湖北工业做大做实做强的目标,不创新不行,做好办公室的工作不创新更不行。调结构首先要调思路,转方式首先要转方法,谋发展首先要谋创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辉煌在于创新,希望在于创新,成功在于创新,发展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就是创造和发明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就要打破旧模式,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过的,使思想和认识更加符合变化了的实际。要把“体现时代性”和“把握规律性”统一起来;把“富于创造性”和“符合科学性”统一起来;把“大胆”和“稳健”统一起来,把“创新精神”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转变观念开始,从创新思维起步,播种一种理念,收获一种行动。通过创新拉升工作高度,提高工作水平。办公室工作创新要重点在“三个三”上下功夫:
  第一,在意识创新上要做到“三快”:一是对新精神、新文件、新政策、新概念学习得快,领会得快。文件比别人多读几遍,读时比别人多看出几点,思考问题比别人多想几点。二是对新事物、新经验接受得快、消化得快。三是对新方法、新观点引进得快、吸收得快、运用得快。
  第二,在思路创新上要做到“三要”:一是想问题、出主意要超前一点,前瞻一点,老是跟在别人后面就缺乏新意了,等到领导点破就被动了,什么事情都在“亡羊补牢”就不称职了。二是制定工作计划要新颖些、独特些,要有时代和时效特点,不能照搬照抄上面的,照葫芦画瓢别人的,老调重弹重复过去的。三是总结经验要简练些、生动些。要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要让人读了有一种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感觉,至少感到是那么回事。就像喝酒一样,感到味道比较正。
  第三,在工作创新上要做到“三步”:一是工作要走一步想三步,要通盘考虑,既要深思熟虑,更要深谋远虑。二是事务性工作要一步三回头,“100-1=0”,一百次中有一次出错即“一票否决”。办公室事事无小事,事事是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一定要细而又细,办完多回头看看,多检查几遍,就像打印的材料要“三校”定稿,重要的活动要模拟一遍,办事办会做到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三是本职工作要步步留脚印,担子越重,脚印越深,脚印越深,步子越稳。脚踏实地,干一件成一件。人生干好四件事:想大事、干实事、会干事,不出事。
  总而言之,一日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落后的开始。因此,做好办公室工作,靠什么?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创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破解各种工作难题的思想武器和动力源泉。要增强创新意识,追求创新、鼓励创新、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创造、敢于尝试。创新无止境,要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锐气和开拓进取的勇气,大胆打破“条条框框”,勇于变革、与时俱进,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用新的思维、新的视野大胆探索办公室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向创新挖潜力,向创新求动力,向创新要质量,向创新争效率。只有不断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手段,善于研究新情况,推出新建议,实施新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攀登新高峰,创造新辉煌。
  三、参谋参在点子上,谋要谋在关键处
  办公室的核心工作是当好参谋。不决策但要献策,不拍板但要递板,不执政但要参政。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把工作的重心转变到既要完成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又要突出做好为领导“献策”,“递板”的参谋服务上来,而且一定要做到参谋参在点子上,谋要谋在关键处。要提高领导讲话稿的采用率和决策参谋意见的采纳率。
  第一,要增强“悟”性,正确领会领导的决策意图。做办公室的工作,一定要细心留意领导在想什么、抓什么,想领导之所想,参领导之所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对任何工作都要超前思考,超前筹划,提早介入。考虑问题尽可能“快半拍”,尤其是领导同志关注的问题,尽可能超前谋划,真正起到补台、提醒、参谋、助手的作用,围绕本地区、本部门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为领导排忧解难。一定要注意紧跟领导思维节奏,紧跟重大决策进程,增强敏锐性,找准“定盘心”,出高招,当高参。让领导未谋有所思,未闻有所知,未示有所行。
  第二,要多递“板”、快递“板”。领导要“拍板”,我们要“递板”,不仅要“递板”,而且要递好“板”,快递“板”。这个“板”要从那里来呢?这就需要上“山”去砍。上“山”砍“板”就是要上山下乡搞调研,吃透下情献良策。一些好的经验来自于基层,一些好的做法产生于群众,这就需要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当好参谋的头道工序。搞好调查研究:一是要选好题。从需要出发确立课题,围绕中心工作,特别是事关全局、群众关心、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题的首选。二是要抓住五个环节深入开展调查。(1)抓住调研主线,也就是事物发展的主要轨迹,它决定事务的性质,贯穿事务产生、发展和结果的始终。(2)抓住重点,特别是能够全面细致地调查和解剖几个体现事件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例。要注意找些了解事件内情的人进行深入交谈,对重点事例的调查和与重点人的座谈交流要不厌其详、不厌其烦。(3)抓住与主题相关的新生事物、新的思想观念和新鲜的生动活泼的一针见血的语言表达,极力捕捉闪光点,增加调研的深度。(4)要细心体察调研对象的详细动向,认真辨别在尊重事实前提下的不同意见、或不了解事实真相而做出错误判断以及有意歪曲事实、制造假象这三种情况,防止调研误入歧途。(5)既要调查,更要研究,要边调查边研究,白天调查,晚上研究。调查离开了研究就等于失去了灵魂,研究也只有建立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才能有所提炼和升华,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三是要提出问题。问题一定要提准,要掌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1)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提出问题。(2)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就下结论,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3)要用发展的、历史的观点分析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四是要形成建议。根据调研最初的目的,联系实际,回答问题,提出具有进入决策程序的参谋意见。提的建议要非常清楚明确,回答到底怎么办?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强。五是要提供典型。通过调研,要为领导决策提供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典型,包括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尤其是在决策前为领导出主意、当参谋,要注意向领导提供“反论”材料,不仅要提供这样决策之后有什么好处,更要注意提供这样决策之后有什么坏处的反面事例和不利因素,必要时,还应提出可供选择的2~3套方案,为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递好“板”。
  第三,要提高文字水平,“玩”好笔杆子。机关干部的基本功就是:出点子、写文章、办实事。做到要能出点子、会出点子、出金点子。要出好点子,就必须有较强的文字功夫。要成为拿笔能写,张嘴能说,动手能做的复合型人才。文字功夫说起来很难,真正钻进去了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事情。关键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多看。多看别人的讲话稿怎么写的,什么结构。布局谋篇通常三大块,第一块: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第二块: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第三块: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变换个角度也基本差不多,第一块: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第二块: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第三块:主要措施;第四块: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不管如何变,大同小异。概括讲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回答好这三个问题就基本成功了一半。二是要多练。不怕写不好,就怕不动笔。先从写简报、写新闻稿、写《纪要》练起。写新闻稿,把“五大要素”弄清楚就可以操练了;写《纪要》,把“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议定”五个部分写到位就行了。三是要多积累。一定学会善于概括,善于综合,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平时要把好的资料、好的文章、好的语句、好的故事都积累收集起来,写材料的时候可以作素材、作为论据使用。尤其是对五种数字平时一定要牢记在心,做到心中有数:基本数字、历史数字、杠杆数字、目标数字、特殊数字。四是要多观察多思考。每天一定要看中央新闻、省台新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湖北日报》头版头条,着重看看中央首长在抓什么?省里主要领导在抓什么?及时掌握中央和省委的大政方针、工作走向,明确中心工作,分析工作动态。要会看新闻联播:前十分钟播的是时政要闻;中间十分钟播的是全国各地好形势、好经验、好做法;后十分钟播的是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要边看边思,从中吸取“营养”。往上看,摸清上级有何新设想、新精神、新动向;往下看,听听基层有何新情况、新问题、新建议;往外看,看看别人有何新招数、新变化。写好文字材料,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但只要我们时间花在学习上,精力用在事业上,心思放在工作上,智慧投在创新上,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养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就一定会将梦想变为现实。也不要怕最后自己落得个:能写材料—会写材料—只会写材料。自我满足才是最幸福的。在这里建议大家读懂几本书: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实践论》、《矛盾论》;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上、下册);朱镕基的《答记者问》和《讲话实录》。
  四、要强化督办检查,确保决策落到实处
  督办检查工作是办公室职责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三分精力抓决策,七分精力抓落实”,决策再科学,再好,不落实就是一纸空文。领导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由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论证、选择决策、任务分解、发出指令、督促检查、情况反馈、确定新的目标等环节组成的。各个环节互相链接、紧密联系的。缺少了哪个环节,工作的运行都会“堵车”。而督办不到位,整个领导活动就会全功尽弃。所以,一定要加强督办检查工作。
  第一,要明确督查工作的两大内容。一是决策督办。决策督办主要督查的是带有全面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一般都是集体的决策、决定的落实。二是专项督办。专项督查主要督查的是一些特殊性问题、特殊性矛盾,常常是急事、难事、特事、热闹事或从点上抓决策决议的实施,一般都是领导人批示和交办事项的落实。
  第二,要坚持督查工作的五项原则。一是要立足于基层的原则。决策的落实,落到哪里?落到基层。上动中不动不行,中动下不动更不行。督办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上、中层,必须着眼于基层,一竿子插到底,不见实效,绝不罢休。二是追求实效的原则。督办检查不能只看上级决策传下去,下面开了会,发了文件,定了方案,就万事大吉了。也不能只看下面送来了汇报材料,向领导作了汇报,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要看决策部署后的具体实施情况,看落实决策所采取实际行动上。三是统筹兼顾的原则。督办过程中,要注意兼顾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利益,兼顾综合与单项之间、上下级之间、中西部之间、贫富之间的利益。四是原则性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纪律去督办落实;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而不死守教条,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结合起来,达到督办工作最佳效果。五是督办检查与协调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下去督办其中包含有帮助下级排忧解难,协调服务的内容,督查的全过程都贯穿了服务的内容,许多工作往往不是某一个单位能够完成的,需要上下联手,左右配合,多通气、多交流,互通情况,取得共识;多协调、多联系,步调一致;多服务、多补台,取长补短,形成默契。
  第三,要完善科学有效地督查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兼顾全局、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科学督办工作机制。要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督办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落实力度不集中的问题。比如:可建立专、兼职督查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督办会制度等等。
  五、要强化综合协调工作,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协调就是完成同一任务而沟通信息、调解关系、兼顾和平衡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以达到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精诚合作的良好工作局面。办公室处在沟通上下、联系各方的枢纽位置,肩负着保证机关正常运转,保持上下左右联系畅通的重任。因此,办公室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第一,要明确协调的四个对象。一是对上协调。对上协调要重对接,要主动与上级办公室沟通,增强协调的有效性。二是对下协调。对下协调要重落实,要敢于抓重点、突热点、攻难点、确保协调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对内协调。对内协调要主动,要当好“总协调”、“总调度”。四是对外协调。对外协调要讲风格。包括外系统的上级单位,外系统的下级单位,与之平行的兄弟部门。
  第二,要突出协调的五个重点。一是全局性活动,重要会议和重大事项的协调;二是主要领导人公务活动的协调;三是工作规划和计划实施的协调;四是公文制作的协调;五是领导交办的其它协调事项。
  第三,要遵循协调的五个原则。一是立足全局的原则。无论协调何种关系,都应坚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二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公正合理的协调目标和行之有效地协调方法,才能统一各方面的认识和行动。三是公正公平的原则。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公正是协调的灵魂,只有公正才有信用,才有威望,才能实现公平。四是敢于负责的原则。协调是一种对被协调者权利和利益的平衡术,因此,在协调的过程中一定要理直气壮的讲明道理,维护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五是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协调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从差异中寻找共同点,从争论中寻找结合点,力争在大的方面、原则问题上求得共识,统一各方面的思想。“求同”而后“存异”,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并尊重不同意见,协调的意见才能可靠。在做协调结论时,还应留有余地,创造一种宽容和谐的良好气氛。
  第四,要掌握协调的三种方法。一是面对面协商。包括个别沟通和会议协商。当面锣鼓,对面锤。二是信息沟通。领导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发个微博进行沟通。三是利用专门协调机制进行协调。利用各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协调沟通。当然协调方法很多,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总的来讲,工作靠落实,落实靠协调,协调靠办公室。要通过我们周密的协调,有力的协调,当好总调度、总调节,把大家真正拧成一根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让领导布置的事情在这里拖延,不让正在处理的文件在这里积压,不让各类差错在这里发生,不让机关形象在这里受到影响,尽最大努力满足和适应领导工作的需要,为领导腾出时间和精力抓大事,谋全局。
  六、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办文、办会、办事的质量和水平
  办公室工作如何加强精细化管理,省委办公厅专门下发了文件,春明秘书长为此作过重要讲话,我们要很好的贯彻落实。办公室精细化管理重点放在四个方面:
  第一,制作公文要精细化。一是要坚持制作公文的两条原则:(1)确有必要的原则。首先必须是公务活动,不是公务活动,不得使用公文。其次不是任何公文活动都应行文,而是确需行文的才制作公文。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文件过多,没从根本上解决“文山堆积”问题。(2)注重效用原则。制作公文是为了推动工作,而效用是检验制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一是要做到“三性”:准确性、针对性、及时性。二是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公文制作的审核把关工作。一定要一丝不苟地阅读审核全文,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做到“万无一失”。严把审核四道关。第一关是事实关。要对运用的材料是否真实,对材料概括的是否准确,凡是有疑问的都要请执笔者逐一核对,绝不能马虎。第二关是观点是否正确。要再三推敲文件的主旨和思想观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和上级的方针、政策一致。第三关是行文格式关。文件格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比如:“请示”和“报告”混淆,“报告”中带有请示事项,或虽无请示事项,但文后有“请批示”、“批准”等要求,还有的“请示”违背“一事一报”和“一文主送一个单位”的原则,一文定了多项请示事项,或一文多头送,造成难以批复,批复不一致等问题。第四是结构和文字关。结构是否严密紧凑,层次是否清楚,条理是否分明,是否紧扣主旨,首尾照应。文字是否准确、明确、得当、得体、通俗、规范。三是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公文运行中出现的“毛病”。主要毛病有:(1)越级行文;(2)越权行文;(3)非同级机关联合行文;(4)公文横传、直送,不按程序走;(5)多头主送和主送个人;(6)抄送过滥;(7)倒转、错传,跳过应送部门上送领导等等。这些问题一定要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组织会议要精细化。组织会议重点要放在三个时间段上,就是会前、会中、会后的服务要到位。一是会前的准备工作要做细:(1)根据领导决定拟定会议工作方案。主要是:会议名称、议题、参加者、时间、地点、议程和开法、组织领导、宣传报道、文件材料和印发范围、记录简报安排、信息查询准备、证件、保密准备、交通、住宿、安全保卫、经费预算等;(2)拟定会议的议程、日程和程序草案;(3)准备会议文件(4)提出参会人员名单方案;(5)选定、布置会场;(6)编好组,排好座次,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与会人员的会场座次,实质上反映的是权利结构,特别是主席台的座次排列,也为群众所关注;(7)制发会议通知、证件和须知;(8)做好会议预算。二是会中的服务要到位:(1)做好会议报到和入场签到工作;(2)做好会议记录;(3)重要会议要编发会议简报。三是会后做好三件事:(1)及时写出会议纪要;(2)作好会议的后续宣传报道;(3)做好会议精神的督办落实。
  第三,办理事务性工作要精细化。办公室是“不管部”,别人不管的事,没人分管的事都是办公室的事,日常事务千头万绪。因此,一定要强调精细化管理。一是服务不添乱,要尽力为领导减少琐碎性事务,让领导集中更多的精力想大事抓大事。在处理日常事务中,要依法依理,中规中矩,揽事不揽权,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二是解难不添忧。注意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把矛盾控制和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能一有问题就上交,一有困难就绕道,要敢于面对矛盾,要善于化解矛盾,为领导遮风挡雨、分忧解愁。三要成事不误事。办公室工作,必须细而又细,心细如发,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切实做到忙而不乱,繁而有序,大事不误,小事不漏,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环环相扣。
  第四,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要精细化。特别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接受任务要明白三点:第一点要明白办什么事?内容是什么?第二点要明白什么要求?第三点要明白什么时间完成。尤其要把“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弄清楚,最难找的往往就是“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二是汇报情况要注意三点:第一点是不失真。对完成的任务情况要一是一,二是二,不扩大,不缩小,不隐匿问题和缺点。第二点是不吹嘘。不要借机自我夸耀,不要喋喋不休地表功、诉苦。要知道领导也曾干过基层工作。第三点是不邀利。不要因为完成了领导交办的任务向领导提出不合理的利益要求。
  七、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
  办公室岗位重要,是首脑的首脑,枢纽的枢纽,是首长的“嫡系部队”。刀靠石磨,人靠事磨,做好工作关键靠人,创新的实践来源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源于人对社会进步的感知力。因此,必须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品德优秀、能打硬仗的办公室干部队伍。
  第一,要“在状态”。从政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奉献,作为办公室的一名干部来讲,理当“在其位、谋其政”,把岗位当平台,把工作当追求。首先,在状态就要认真负责、恪尽职守。职务意味着责任,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前进途中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强化事业心,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其次,在状态要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对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专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其三,在状态就是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带着感情去做这项工作,全身心投入进去。
  第二,要抓学习。学习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说:“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全部都是伟大的读书者。”多读一本书,就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力量。首先,学习要联系实际。要读别人的书,琢磨自己的事,读过去的书,琢磨现在的事,读现在的书,琢磨未来的事。学习要常带着问题去学,联系工作实际去学,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正如马克思所说,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化融合、三网融合、信息技术、光电子、微电子、生物工程、物联网、互联网、云技术等等新概念、新名词日新月异,不学习是要被淘汰的。大家有的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如果不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就不可能胜任工作。比如:讲“三个代表”,不知其基本内容;讲“科学发展观”,不知道其核心是什么?基本方法是什么?基本要求是什么?讲西方经济,不知道凯恩斯理论是干什么的;讲小康水平,不知道恩格尔曲线、恩格尔系数;讲西方文化,不知道苏格拉底和耶稣;讲WTO你至少要知道它有制定市场规则,组织贸易谈判、裁决贸易纠纷三大基本职能;讲新型工业化不知道新在哪里?讲战略性新型产业不知道是什么产业?讲“三网融合”不知道哪“三网”?等等。如果这些基本的东西过于生疏的话,要做好办公室工作是很难的。其次,要挤时间学。办公室的工作是“忙死”,“死忙”,平时学习的时间不多,但如果能坚持每天自学15分钟,能读4500字,一周7天可读31500字,一个月可学126000字,一年阅读量可达1512000字。如果每本书大约75000字,每天15分钟,一年可读20本书,一生可读1000多本书。如果把读书当成吃饭、喝水一样,如饥似渴,不看书就睡不着觉,不看书就觉得缺点什么,就一定会坚持下来,有所收获。
  第三,要抓能力建设。执政水平如何,工作成效如何,能否将工业做大做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能力和水平。鸿忠书记强调指出:“工作岗位是能力席位,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学历和能力,看能力;能力和力度,看力度”。公务员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个能力席位。要强化能力席位意识,建立相关考查激励体系,大力推动能力建设,从而大大提高办公室干部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智能素质、观念素质、综合素质;提高政策水平、文字水平、服务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办事能力。
  第四,要抓制度建设。办公室的工作琐碎繁杂,既要抓好关系全面的大事,盯好领导关注的要事,又要协调好各种难事,处理应对突发的急事,没有一套科学的、严谨的管理制度是不行的。只有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做到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理事,才能使办公室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把重复性、程序性的工作理出其内在规律,并形成制度,才能把简单的工作做的不简单,复杂的事务做得不复杂。同时,还要看到,制度完善是个动态的过程,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重心的变化,要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制度,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严密。
  总之,新形势、新任务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希望同志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履行好办公室的工作职能,为把湖北工业做大做实做强作出更大更实更强的贡献!
责任编辑:
今日评论: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1、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关注jinrifangxian或今日房县
[本站声明: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阅读:
&&&&&&&&&&&&房县风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树立自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