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防治与缺盖有关吗?

景宁农业信息网
当前位置: >>
>> 土肥植保
番茄灰霉病虫发生与防治指导
信息来源:jnnj110 
发布时间:
&据6月1日在武边大棚番茄调查,灰霉病叶发病率35%,另外烟粉虱百叶虫量1200头,因烟粉容易引发花叶病毒病。 灰霉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其发病适温20-25℃,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 1.预防方法:&&&& 保护地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番茄栽培管理要求: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同时多施好的磷酸二氢钾。2.防治措施:&&&&& 生态防治:利用设施栽培蔬菜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的特点,进行生态防治。如番茄灰霉病的生态防治,可以从初花期开始,晴天上午9时后关棚,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至32℃,开始放风,中午继续,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当棚温降至20℃时关棚,夜间棚温保持在15~17℃;早上开棚通风;阴天白天开棚换气。通过控害变温管理的大棚,发病较轻。&&& &&&&&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施药方式:①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熏3 ~4h。②粉尘法:也可于傍晚喷洒1O%灭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9~11天一次,连续使用或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③喷雾法: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5%吡蚜酮25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倍液加10%蚜虱净25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倍液加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5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10%一遍净2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加10%稻腾TM(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倍液进行兼治预防花叶病毒, 7~I0天一次,连续2~3次,每次喷洒药液量不少于50~60公斤。上述药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 生物防治:灰霉病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栽培的蔬菜上,这也给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便利条件。木霉(Trichoderma spp.)可以寄生在灰霉病菌的菌核上,具有很好的生防作用。重点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期用药。喷雾可选用多霉威每次20-30克 /15公斤水,或用丰收5型或10型喷粉器喷粉,每7-10天用一次,必须连施2-3次。小番茄花头有灰霉怎么办?_百度知道
小番茄花头有灰霉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进行预防,如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碧秀丹( 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38%恶霜菌酯600倍加果宝或乙霉多菌灵20g,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稀释喷施(2)初花期,形成再次病害,具体为,兑水15公斤,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连续用药2次:第1穗果开花时。 (3)果实膨大期、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进行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用药一次、无霉层),即能有效控制病情: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稀释喷施。   治疗用药,连用2—3次,3—5天用药1次:在浇催果水(尤其在浇第一,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   (2)发病中后期, 7天用药1次,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5—7天用药一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用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喷施,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5—7天用药1次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小番茄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用金山毒霸试试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番茄灰霉病防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您所在的位置: &&&
番茄灰霉病防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牡丹江市农委
  本网讯(丁国新) 番茄灰霉病为什么控制效果不稳定?为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牡丹江市总站技术人员近期专门进行了相关的生产调查,认为一是与今年特殊气候因素有关。5-6月份春夏之交时,全市城郊范围经历一个相对比较长的低温%照时段。致使棚室和露地蔬菜长势差,抗病力低,城郊棚室发生番茄灰霉病比较普遍,且防治难度较大。二是有一些农户防治操作方面有疏漏。表现在两个环节上。(1)多数农户只重视对作物植株目标施药,没有及时对棚室地表实施药剂封闭。因为番茄灰霉病致病体(孢子体)不单由作物受害植株体产生,还会由地表附着的病菌繁殖体产生,且后者的产生量也较大。只防植株不防地表,防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造成一部分棚室控制不住病害蔓延,带来较明显的产量损失。(2)对病残体的处理不当。按照病害防治技术要求,对已经受病害危害的病残体(茎杆、病叶和病果),必须采取烧毁和深埋处理,否则会产生大量的侵染菌源体,形成新的侵染周期。生产中看,农户对病残体随意丢弃和堆积的现象较多,没有做好销毁处理。这样就对保证防治效果非常不利。应引起重视。  下一时段全市将进入雨季,因前期菌源量较大,棚室秋茬番茄和露地番茄灰霉病害的防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保产保收。&
如浏览其他相关新闻请进行全文检索
&&||&&&&||&&&&||&&
主办: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承办: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21号&&&&&邮&&编:150090&&&&&传&&真:8-8000
总机电话:8
&&网络维护(分机):8377&&信息服务:0
最佳浏览模式&&分辨率&&&网站访问量:番茄灰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页¥2.006页¥2.002页免费5页¥3.004页¥2.002页¥1.003页¥1.003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页免费10页1下载券16页免费2页免费6页免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番茄灰霉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