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大物流对商贸物流发展有什么影响

达州市商务预报
密&nbsp&码
强引领奋力推进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区建设
文章来源:通川区商务局&&
作者:通川区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股&&
发布时间: 15:09:58
  日上午,区委常委、副区长刘伟带领区府办、区商务局、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国土分局、区投促局等部门一行20余人前往达川区杨柳商贸物流园区进行学习考察。现场参观了好一新五金机电市场、达州二手车市场、中青家居建材城以及秦巴医贸园,并在达川区政府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交流。整个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切身感受到了达川区人敢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和决心。达川区杨柳商贸物流园区发展活力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建设成效显著,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为我区建设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取到了真经。   达川区杨柳商贸物流园区主要做法,一是产城定位准确,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产业强区&。二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坚持基础配套设施和企业项目建设同步推进,促进园区建设快速推进。三是突出民生工程,确保园区被拆迁村民安居乐业。四是引导区域产业聚集,推动园区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五是强化管理服务,优化园区投资发展环境。   他山之石,唯我所用。结合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强化引领。为加快推进通川区商贸服务业发展上新台阶,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226&发展战略,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区作为六区建设之首,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建设初具规模,2015年已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因此,将其作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倾力打造成为通川区、达州市乃至川东北片区一流商贸物流园区的条件已经成熟。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从人、财、物多方面加以保障,组建一个高效运转的管理机构;要向市委、市政府积极汇报,表明通川区人想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和决心,大力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特别是从土地报征和用地指标的争取,从水、电、气、管网的接入,从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资金扶持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商贸发展的强大氛围。二是科学规划,错位发展。对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园区要高标准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尽量做到同城差异化发展。目前省级重点项目复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顺利推进,该项目科学规划,业态布局引入了电商、现代物流、农博馆等新兴业态;泰诚十里水街文化产业园引入了文化旅游、体验休闲、美食购物等业态,与杨柳商贸物流园区的项目形成了错位发展;秦巴电商谷、达州快递分拨中心等项目的引进填补了现代服务业先导性产业的空白,发展前景良好。三是基础先行,招大引强。学习借鉴杨柳园区的做法,加大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打通凤凰大道西延线至复兴环城道路、金龙大道北延线中石化至复兴罗家坝的道路,启动复兴至双龙产业大道建设等。立即实施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科学论证,超前谋划,招商引资企业必须要有实力,项目要有较高的收益,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四是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大力争取群众支持,努力建设和谐园区。在园区发展中,拆迁标准要一致,群众安置房要先行,要努力为失地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入驻企业与拆迁村民和谐共事,引导失地农民就近就地择业,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促进园区建设顺利推进。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
关于转发《关于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涪陵区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
来源:区商务局&&&&
涪陵新城区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
现将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渝商委发z2015{32号)转发你们,请你们按照文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联系人及电话:区商务局:李德荣 &,
&&&&&&&&&&&&&& &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谢勇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渝商委发〔2015〕32号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商务局、质监局,万盛经开区质监分局,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国发〔2015〕49号)关于“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委 商务部关于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标委服务联〔2014〕33号)和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5〕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加强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商贸物流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促进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商贸物流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对采购、运输、冷链、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环节设施和流程的标准化,能大幅提效降本,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实施标准化能够简化设备规格型号、统一物流信息接口、协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优化一体化运作流程,促进物流系统高度协调统一,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的商贸物流领域,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标准,建立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能有效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提高专业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走出去”发展。企业借鉴采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标准,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最科学的运作和管理方法,能大幅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走出去”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奠定基础。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点带面、由易到难,示范带动、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企业“标准是效益、是竞争力”意识,从托盘标准化入手,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在快速消费品、农副产品、药品流通等领域率先开展标准托盘应用推广及循环共用,带动上下游关联领域物流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从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和服务规范入手,增强平台服务功能,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从仓储物流设施和配套装备设施标准化入手,建设标准化的现代公共配送中心,推进城市共同配送;从培育示范企业入手,推进商贸物流全环节标准化,创新物流配送商业模式,提升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能力,提高物流配送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进商贸物流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立以托盘标准化为核心的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在全市快速消费品、农副产品、药品等领域,培育20个左右标准托盘应用和循环共用重点企业;培育1个服务物流标准化的公共信息平台,重点企业信息化运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设一批标准化公共配送中心,重点企业标准货架等配套设施普及率达到50%以上。加快建设设施标准化、装卸机械化、物流单元化、作业一体化、调配信息化、配送高效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全市商贸物流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
提高标准托盘普及率。以托盘租赁服务企业、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包括电商、批发、药品、农产品等企业)、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托盘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五类企业为推进主体,以协会和企业联盟为重要依托,以租赁标准托盘为主要方式,在生产、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回收、再利用等环节,推广符合国家标准《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B/T2934)要求的1.2m×1.0m托盘(含托盘笼等),促进对非标准托盘的标准化改造更新,引导各类企业增加标准托盘使用量,着力提升全市标准托盘普及率,逐步推进标准托盘由静态租赁向动态交换租赁、由区域交换向全国交换发展。鼓励托盘生产企业引进和更新改造生产设施设备,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托盘。
促进相关配套设施改造。支持与标准托盘相关联的分拨中心、配送中心、通用仓库、零售门店的货架、叉车、笼车、月台等配套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改造,更新改造不适合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笼车一贯化运输的配送车辆,改造建设货物交接场所及监控系统,更新改造与标准化周转箱相配套的超市卖场货架,切实提高配套设施的标准化水平。鼓励企业使用与标准托盘配套的液压式调整月台、电动叉车、堆垛起重机、高位立体货架、贯通式货架、智能周转箱等现代化、智能化设施,促进上下游设施衔接,逐步形成相互配套、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标准化体系。
完善托盘公共运营服务体系。培育1―2家标准托盘规模50万片以上、服务网点健全的托盘运营服务商,引导其统一采购、标识和维修,支持扩大标准托盘和周转箱租赁业务、加快拓展网点,创新开展回购返租、异地退租,提升服务功能和水平,在租赁、维修、保养、调度、服务网点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为托盘循环共用提供专业化服务。注重培育二手托盘回收市场,推进托盘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有关行业协会、企业要抓紧建立托盘质量认证、服务规范、一体化运用操作规范、循环共用规则等制度,促进托盘循环共用。
提升托盘循环共用水平。发挥重点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着力提高标准托盘租赁比率和一贯化带盘运输作业比率,实现标准托盘在全社会的循环共用。托盘租赁企业要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商品生产企业要从源头推动向下游带盘运输,实行源头地起租、销售地退租,实现绿色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发挥网点多、车辆多等优势,拓展标准托盘运营业务,使用带盘运输车辆,加快推广标准托盘的交换共用;鼓励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租赁同一家租赁运营企业的标准托盘,实现托盘在上下游企业间的流转和循环共用,提高供应链协同作业效率。创新标准推广模式,鼓励建立区域协作联盟和政府、院校、企业之间的创新联盟,企业之间的市场化联盟等,共同推进托盘标准化;支持供应链上下游各类企业“结对子”协同推进托盘标准化,推行货物交接现场免验收,促进托盘互换、带盘运输;引导大型企业集团在系统内部跨区域开展带盘运输和多式联营;支持在蔬菜的生产、采购、仓储、包装、配送、销售等环节,全程推广应用标准化农产品周转箱,形成农产品物流服务新模式;支持探索标准托盘与供应链、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相结合,整合物流供应链资源,推动托盘单元化作业和带盘运输。到2017年,在主城区初步实现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带动全市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
(二)建设服务于物流标准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统一平台建设标准。贯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GB/T22263)等国家标准和商务部《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案例指引》,支持物流信息服务商加快建设技术接口、数据交换标准统一,并与物流、快递服务和政府、网络零售、相关行业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智慧化商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市场化的长效合作机制,鼓励平台与供应链相关企业开展联盟合作,整合调配物流资源,完善管理、服务和信用标准,促进操作流程及服务规范,实现信息平台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物流供需匹配效率,解决生产、流通和消费组织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小散弱”、信息不对称、供求不匹配等问题。
增强平台服务功能。鼓励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
先进技术,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供应链集成和产业融合,整合线下资源,完善撮合交易、在线签约、在线支付、金融结算、保险服务、标准推广、质量认证、仓储地图、安全保障、过程管控、货物全程追踪、政务资讯等增值服务功能,增强平台的辐射能力和大范围资源整合能力。采集、发布和分析商贸物流基础信息,统计分析物流业运行数据,强化标准宣传推广。
建设物流诚信体系。强化平台的诚信监督和信用评价功能,以公民身份号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为基础,推广实名制、会员制、公证制、实时交易评价制、司法调解制和黑名单制,解决物流企业诚信成本高等问题。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鼓励与标准托盘相关联的物流分拨中心、配送中心、通用仓库、零售门店和托盘服务商的信息管理系统标准化改造。鼓励商贸、物流、快递等企业,在作业流程合理化、标准化基础上,融合先进管理理念,集中采购、开发和使用接口标准、功能完善、流程优化、标准模块的智慧化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将物流标准固化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之中,促进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代码和服务流程标准化,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规范,逐步使之成为商贸物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建立合作联盟的前提条件。共同配送、标准托盘等试点企业以及标准化示范企业要加大信息标准化建设力度,实现与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信息互联、共享。
(三)推进物流配送公共基础设施及作业流程标准化建设。
建设标准化城市配送公共基础设施。根据城市共同配送规划,以仓储物流设施向物流园区搬迁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布局为契机,以公共基础设施标准化为重点,支持重点商贸物流企业根据三级物流配送设施布局规划要求,严格按照《物流中心分类与基本要求》(GB/T 24358)、《通用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GB/T 28581)、《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规范》(JB/T 9018)、《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SB/T 11095)等有关标准和规范,改造和新建全市物流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电商物流区域性配送中心、乡镇集配中心、末端公共取送点等标准化仓储物流设施,达到设计先进、结构优化、分区合理、无缝对接、规模适度、满足需求等要求,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水平。三级物流配送设施推广使用全市统一设计的标识。
推广标准化物流装备和技术。支持标准化物流设备服务商扩大租赁等业务,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引导企业使用符合《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GB/T 29912)等国家标准和重庆有关规定的城市配送车辆,支持以新能源车辆为载体的城市末端配送标准化设备改造,支持共同配送、标准托盘等试点企业配置标准化的城市配送车辆和冷链物流车辆,规范车型外观和标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引导商品生产企业推广应用600mm×400mm等基本包装模数。推进物品编码标准化。支持农产品、药品等领域冷链物流标准运用,推广笼车、保温箱等设备和温控、储能、节能等新技术标准,提升农产品物流包装标准化水平。鼓励电商物流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全程配送使用标准周转箱等设施。推广使用射频识别、电子订货、数据交换、线路优化、信息定位等标准化物流装备和现代物流技术。推广使用标准化的智能标签、智能分拣、智能温控、可视化以及感知技术等现代物流技术,加快建设一批立体仓储、机械搬运、自动分拣、智能管理的现代化物流公共配送中心,提高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奠定共同配送、托盘循环共用和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基础。
提高作业流程标准化水平。引导企业树立流程管理和系统优化的理念,鼓励其在物流配送全流程中推广使用先进的作业流程标准,加强物流作业流程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构建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的增值活动流程,及时消除造成浪费的环节。强化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标准,加快提升进(出)货、入库、仓储、加工、包装、分拣、配送等作业流程标准使用率,推广以托盘单元进行整体作业、整体结算、整体收发货等模式。全面提高共同配送、标准托盘等试点企业和标准化示范企业的作业流程标准化水平。加强作业流程标准化的绩效管理,发挥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分拨调配系统和信息平台作用,促进物流配送各环节的精准对接、流程再造,实现作业优化、降本提效。
(四)推广应用商贸物流标准。
构建商贸物流标准应用体系。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建立包括仓储设施、物流装备、运输车辆和配送流程等在内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制修订共同配送、冷链物流、物流管理及服务等地方标准,鼓励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物流标准,加快形成以托盘标准化为核心,装备、作业流程、信息等标准化为重点,基础设施、管理、技术、服务等标准化为基础,国家、行业、团体、地方、企业标准间相互配套、相互补充,覆盖商贸物流全过程和各环节的标准应用体系。
建立标准推广应用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牵头和主力作用,以“贯标”为核心,以商贸、物流、快递等相关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特别是重点企业为主体,成立商贸物流标准化行动联盟,建立政府支持引导、社会中介组织推动、骨干企业示范应用的标准实施应用长效机制。建立标准实施促进机制,商贸、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行业协会推进标准实施工作的指导;有关行业协会要研究制订本领域物流标准的实施应用推广方案并组织实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广应用本领域商贸物流标准;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价,严格实施标准;通过质量认证、分等定级、创优争先、政策引导等措施,指导和促进重点推荐性标准的推广实施,引导商贸物流园区和商贸物流企业加大基础设施、装备技术、服务流程、内部管理等标准的实施应用力度,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使用标准化电子订单、提单、仓单、运单、快递单、示范合同等,鼓励信息平台和协会建立质量等级和黑名单制度,推行企业服务标准公开公示,引导市场选择标准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促进企业以标准为依据规范服务、交易和管理行为。建立标准化示范带动促进机制,统筹策划商贸物流标准化项目,择优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县、协会和重点企业,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等试点示范工作,打造商贸物流标准化服务和管理品牌,全市培育30个标准化示范企业、每个区县培育2―3个区县级骨干企业,加快实现龙头企业供应链内部全流程标准化,示范带动相关行业和企业应用实施标准,实现行业内部、地区乃至全市商贸物流标准化。建立标准总结推广机制,商贸、质监等部门要大力推广先进典型,有关行业协会和信息平台要收集和统计商贸物流业的基础数据,建立标准信息数据库、案例库和优秀成果推广平台,及时推广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和创新模式,并于每年11月10日前向市商委报送本领域标准实施的经验、存在问题、取得成效及先进企业名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是商贸、质监等部门推进物流业发展的一项新任务,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编制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发挥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二)创新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协会和企业联系制度。建立工作指导、监督、评价和验收体系,委托第三方评估试点情况、商贸物流标准化发展水平和成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成立商贸物流标准化咨询委员会、市级专业技术标委会或专家库,提供商贸物流标准化技术支撑。建立物流标准化项目管理库,试点企业与政府签订项目责任承诺书、定期上报项目进展情况。
(三)强化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市、区县商业发展资金要加大对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支持力度,研究出台政策配套措施和促进机制,引领和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纳入商贸物流项目申报的基本条件,未纳入规划、不达标的项目不予支持。对行业协会推荐的标准实施先进企业和项目择优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推荐,对符合市级项目申报条件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支持范围。对开展标准实施活动有力、成效突出的协会,推荐作为全国和市级标准化重点推进协会。
(四)完善统计分析。按照《城市配送统计指标体系及绩效评估方法》(SB/T )等标准和有关规定,探索建立调查统计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标准托盘、城市标准配送车、标准化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使用管理、技术、服务等标准情况的统计和监测分析,为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工作。
(五)做好宣传培训。大力宣传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经验做法和试点企业提效降本的效果,努力形成良好氛围。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标准化培训和学习实践,强化技术型、管理型和操作型标准化人才培养。行业协会可联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利用媒体、网站等手段,采取印发标准、宣讲培训、现场参观、经验交流、外出考察、课题研究、展览展示、公益广告、咨询服务等方式,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强化标准理念推广和知识普及,提高社会认知度和企业积极性,提高从业人员标准化水平。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ZiChi.Net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 渝公网备:-00002“互联网+商贸流通”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部署,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加快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我市商务局积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超前规划,为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提高商贸流通效率,全面开启“互联网+商贸流通”新格局。
互联网+电子商务
当前,依托我市独具特色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鹤城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以及创业者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沃土。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及农村合作社近1000家,2万余人从业电商工作,有电子商务平台企业63家,综合技术服务配套企业30家,涉及农业物联网应用及技术服务企业13家。我市绿色(有机)食品电子商务协会吸纳会员单位64家,顾问单位31家。新组建的青年电子商务协会,已拥有会员单位400家,会员1000余人。2014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量100万吨、交易额40亿元。
目前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已经形成集聚效应凸显、营销形式多样的喜人局面。市商务局通过引进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国内电商平台,促进地方电商平台发展,同时整合邮政物流、智谷电商、金鹤川等中小电商企业资源,形成链条式、集约化电商发展模式。营销方式上,既发展了B2B、B2C、C2C等电商应用模式,同时注重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如瑞盛食品、华农鹤翔、天锦公司等企业通过线上开通网上商城、微电商,线下在全国各地建设旗舰店、实体店、体验馆的方式,发展体验式消费。全市共建设线下实体店、体验店、社区店150家,全省在上海、广州、深圳通过招投标建设6家绿色食品旗舰店,我市就中标3家。
去年以来,通过网上销售绿色农产品1.98万吨、4.1亿元。讷河市“马铃薯交易网”销售马铃薯及制品4300吨、470万元,“龙江绿色食品网”销售杂粮、大米等农产品1780万吨、4070万元,带动就业超过2万人。通过发展绿色食品电子商务,促动了农业物联网,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电商生态圈的发展,智谷电商咨询公司、建华星光蔬菜加工等25户企业进入新模式生态圈,促进了高端绿色食品销售。
发展电子商务是“互联网+”行动的核心所在,商务局将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把培育龙头与深化应用、平台建设与合作发展、万众创新与产品升级、大众创业与营造环境、销售增长与涵养税源相结合,以推进高端农产品、大宗商品、农村电商、社区服务、特色产品、跨境电商等平台建设为重点,构建电商公共服务、第三方服务、生态产品供应基地支撑体系,培育发展供应链体系完备的“卖出去”和购销渠道高效便捷的“买进来”两个市场,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未来,我市将利用3-5年时间,形成较为完善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入应用,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重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力争2017年末,全市电子商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推广电子商务企业所占比率达50%以上,交易额实现30亿元。
在平台建设上,建成高中端绿色食品电商平台1-3个,综合性专业电商平台1-2个,区域品牌平台作用明显。到2017年末,高中端农产品线上销售达到20亿斤,其他专业平台初具规模。在服务站点建设上,形成市、县(区)、村(社区)三级无缝对接。2015年末全市建成17个市、县(区)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2017年末,全市城镇社区、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在电商人才培育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电商发展良好氛围。2016年末,建成市级电商孵化器(产业园)3个、县级16个、村级创业点2000个,分别培育电商创业者2000人、10000人、20000人。在配套服务体系上,2015年末,市、县、村(社区)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017年末,发展本地物流企业10家,基本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支持中国邮政等企业建设农村农易贷电商支付体系和社区便捷支付体系,实现本地消费电子支付。
互联网+内外贸易
为适应引领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商务局将以“互联网+”商贸流通为载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引导方面的职能,以示范、培训、宣传为抓手,以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加快推进传统商贸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突出农村电商、社区电商重点领域,着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工程,着力推进中小城市、商贸服务、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开展对俄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国际市场。加快提升快递物流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建设,促进传统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实现我市商贸和开放型经济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
商务局将建立“互联网+”商贸流通重点项目库,每年争取省流通产业发展促进资金、开放型经济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建设。支持传统大型商贸服务企业利用品牌信誉、采购分销和运营管理优势,开展“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良性互动的网络零售业务。支持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传统零售企业,依托原有实体网点、货源、配送等商业资源,发展全渠道、O2O、定制化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和应用协同。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促进电子商务在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特色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支持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商贸企业与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对接、合作,推动建立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器,切实发挥电子商务服务机构在信息发布、网上代购代销、人员培训、物流中转、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商品配送中心、商场(超市)、乡镇商贸中心、“万村千乡”农家店、邮政服务网店等应用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店与虚拟店融合发展。支持农村青年、大学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民合作社开设网店,开展农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服务等网上销售。
本着“便民利民、综合服务、提升形象”的原则,探索城市社区商业电子商务新模式。鼓励商贸服务企业在社区建立实体店、社区店,整合社区商业资源和便民服务设施,发展以社区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现社区商业与城市便民服务、社区政务、物流配送的互联互通。结合推进商贸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对俄跨境电子商务,不断提升快递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建设,引导传统商贸服务业电子商务创新,支持商贸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市商务局负责人李维军表示,在“互联网+”行动的有力推动下,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10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电子商务交易额比重提升到20%;商贸服务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50%以上,在线电子商务交易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努力打造1-5家交易额达千万元以上的商贸服务网络零售平台企业,1-3家亿元以上农产品电子交易批发市场;创建5个以上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200个以上,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
互联网+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发展方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规划、政策引导、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吸引省内外物流资源,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综合服务质量,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实现我市现代物流业与应用电子商务企业的有效对接,努力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我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互联网+”现代物流发展将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差异化发展的一体化物流管理理念,充分考虑我市与周边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竞合态势以及物流交通一体化趋势,统筹规划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物流业发展布局,加强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协调和衔接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合现有物流设施,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做大做强我市物流企业。
鼓励我市综合物流园区、恒腾物流园、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IT产业园等物流园区针对园区内主体多元、信息化项目同质开发的现状,引导园区管理机构自我搭建或组织搭建全园区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资源,联通信息孤岛,推动信息对称化,真正实现互联网“网络”的特征。按照电商物流发展要求更新改造仓储、分拣等设施设备,提供“智能存取”服务,引导仓库从传统结构向网格结构升级。
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服务功能建设,加强物流服务功能的完善化和系列化,推行运营交通规范化,加强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通过对我市自有物流企业培养,对小规模的个体私营物流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和整合,对大型物流企业进行提档升级和改造,使其向“互联网+”现代物流的方向迈进。积极引进诸如中远物流、民航快递、中集集团、中海物流、中铁快运等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和国际大的物流集团,通过这些大企业集团的入驻,为我市带来先进的“互联网+”物流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运作方式,进一步整合物流产业,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市面上水平的改造升级。
商务局表示,现代物流建设将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基础,实现互联网与现代物流技术有机结合,建立适合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物流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培育壮大一批辐射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的电商物流、快递企业。到2020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达到10%,物流快递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0%,电子商务及物流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近5万人。引入中铁快运、中邮物流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一批运行规范有序、公共属性较强的物流快递示范项目,形成我市“互联网+”与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建设第三方物流公共信息和配送平台,改革管理方式,推动物流产业经营模式创新,拓展我市物流网络通道,优化末端配送网点布局,实现规划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公益化、信息平台开放化、车辆通行便捷化、人才培养多样化、产业发展融合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