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纽交所上市条件一般什么时间公布上市公司年报

聚美优品陈欧:纽交所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聚美优品,2014年5月,聚美优品正式挂牌纽交所,31岁的陈欧成为纽交所222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聚美优品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作为中国电商界的黑马,聚美优品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单月销售额从10万到6亿元的突破,并晋级与天猫、京东、亚马逊等比肩的B2C电商第一阵营,牢固地占据中国美妆类电商第一站的领航地位。仅用4年时间,以1300万元融资,就创造出3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提到陈欧,网民第一时间想到的似乎还是“我为自己代言”的“陈欧体”。“陈欧体”的疯传让更多人认识了聚美优品,认识了为自己代言的陈欧。">
聚美优品陈欧:纽交所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 2014年5月,聚美优品正式挂牌纽交所,31岁的陈欧成为纽交所222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聚美优品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作为中国电商界的黑马,聚美优品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单月销售额从10万到6亿元的突破,并晋级与天猫、京东、亚马逊等比肩的B2C电商第一阵营,牢固地占据中国美妆类电商第一站的领航地位。仅用4年时间,以1300万元融资,就创造出3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提到陈欧,网民第一时间想到的似乎还是“我为自己代言”的“陈欧体”。“陈欧体”的疯传让更多人认识了聚美优品,认识了为自己代言的陈欧。
&&& 陈欧并没有止步于此,上市后的一系列打击让他愈挫愈勇。聚美首创“中国化妆品真品防伪码体系”,通过粘贴防伪码,为验真提供了更可靠和便捷的方式,是对业界的革命和颠覆。为了加强对供应链服务的监管,保证真品,上市后聚美即砍掉监管难度最大的第三方平台上奢侈品业务,并将第三方平台美妆业务全部转为入库自营。
&&& 凭借敏锐的商业直觉,陈欧带领聚美团队进军跨境电商业务,目前,聚美的跨境电商布局已接近完成,将以各保税区仓库为中转枢纽,以最快的速度和接近免税店的价格,把海外美妆新品带给用户,跨境电商将成为聚美新的强劲业务增长点,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
编 辑:王鹏
杨元庆:对PC整合才是联想真正的挑战,在PC时代,联想依靠强大..
CCTIME推荐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美交所一般什么时间公布上市公司年报_百度知道
美交所一般什么时间公布上市公司年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没什么意图
国内A股一般是在2、3月公布上市公司的年报,美交所是什么时候,请高人指点,急!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上市公司年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多平台阅读
现在美股市场上,大多数公司的年报都已经可以看到。再过一个月,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也会陆续公布。现在正是回顾上年年报,快速对一家公司今年前景如何形成初步概念的最佳时机。
还记得新年时你给自己定下的2015年计划吗?比如“减肥,学一门外语,到远方旅行”…对那些最精明的投资者来说,必不可少的一项计划是:多读一些年报。眼下正是实施这个计划的最佳时机。除了那些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以外,现在美股市场上,大多数公司的年报都已经可以看到。再过一个月,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也会陆续公布。现在正是回顾上年年报,快速对一家公司今年前景如何形成初步概念的最佳时机。但这些年报往往长达数百页,为了避免各种细节把你搞晕,你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五点:
1. 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正奋力解决通胀和社会动荡问题,导致该国货币持续贬值。对于在当地运营的美国跨国公司来说,这会使收益严重受挫。大家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年报里搜索一下“委内瑞拉”这个词,看看其中是否提到了委内瑞拉的混乱局势对收入和净投资的影响。
2. 强势美元的影响。这又是一项外部风险,但好歹是“家事”。2014年,美元迅速升值,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走强。虽然这对美国人来说可能意味着去欧洲旅游变得很划算,但对美国公司而言情况较为复杂。找到综合收益表,这份报表通常紧跟在损益表后面。然后看一下其中的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如果这个数字和税前利润等项目比起来较大,而且是负值,那就意味着2014年下半年美元的强势表现对这家公司产生了不利影响。再找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看看管理层是否对2015年的前景发出了警告。
3. 合同约定付款。这是美国证监会10K表格中最有用的项目之一。这张表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其中列出了公司按照合同所承担的现金债务。大家可以把它视为公司的现金预算,至少是现金流出额。这么说吧,在上市公司变得捉襟见肘之前,大家就可以用这些短期现金流出额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做一下对比。
4. 低税率。如果一家公司把更多未税国外收益用于“无限期再投资”,并一再通过这种压低税率的方法小幅提升年度业绩,那么大家就需要对此有所警惕了。毕竟,好景不常在。看一下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某家公司增加净利润的途径是降低税率,而不是经营性收益,那就可以给它打上一个更大的问号。
5. 读一下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关键会计政策与估值”。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管理层就年报中最敏感部分提出的警告。或者说,在这些最敏感的地方,管理层必须报出最符合股东心意的数字。大家可以将其视为胆量或IQ测试。如果你对管理层谈到的问题没有任何头绪,那么最好还是不要把资金投入这家公司。
年报要完整的读一遍,但开始时带着目标去读会对你有所帮助。请把以上这五点作为你的最低目标,然后开始阅读年报。等到一季度财报出炉时,你也就读完年报了。减肥之类的新年计划也形同此理。(财富中文网)
本文作者是位于巴尔的摩的资产管理和研究公司R.G.Associates, Inc.的总裁,该公司为机构投资者出版研究服务资讯刊物《The Analyst’s Accounting Observer》。
译者:Charlie
Remember those new year resolutions of 2015 – the ones like “lose ten pounds,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ravel to distant places?” For the most savvy investors, don’t forget one more: read more annual reports. It’s the perfect time to make good on this commitment. Most companies’ reports are available now except for the smallest public firms. With earnings season for the first quarter only a month away, it’s the perfect time to review a company’s annual report and get a snapshot of what the outlook will be in the year ahead. These reports can easily run hu rather than get bogged down by the details, here are 5 things to watch for:
1. Venezuela. The country’s battles with inflation and unrest have led to persistent currency devaluations that cause translation headaches and earnings jolts for U.S. multinationals operating in Venezuela. Run a Control-F on “Venezuela” in every annual report to find mentions of the firm’s revenue and net investment exposure to Venezuelan turmoil.
2. The strong U.S. Dollar’s footprints. Another foreign exposure, yet close to home. The value of the greenback rose rapidly in 2014 and expected to strengthen further. While this signals it’s probably a good time for U.S. tourist to finally book that Europe vacation, it gets more complex for U.S. companies. Find the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which usually follows the income statement, and look for an item in it called “Currency Translation Adjustment.” If it’s big – for instance, compared to pretax income – and negative, the company was affected negatively by the dollar’s strength in the last part of 2014. Also, take a look at the Management’s Discussion & Analysis (MD&A) section to see if management has any warnings of what to expect in 2015.
3. Contractual payments. One of the handiest 10-K requirements the SEC ever dreamed up, this table lists by year the contractually-required cash obligations of a firm right in the MD&A. Think of it as a company-issued cash budget – at least for the outflows. Compare the near-term outflows to the cash generated by the company’s operations as shown in the cash flow statement – before a company’s shorts get it in a knot, so to speak.
4. Low tax rates. If a firm has been chiseling a little more out its tax rate each year by “indefinitely reinvesting” more untaxed foreign earnings, you’d be right to be somewhat skeptical. After all,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Check the strength of a firm’ if the company depends on improving its tax rate to improve net earnings, instead of operating earnings, increase your skepticism.
5. Read the “Critical Accounting Policies & Estimates” in the MD&A. This is where management is warning you about the most sensitive area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 the places where they have to come up with the most malleable numbers they report to shareholders. Consider it a gut check or an IQ test – if you don’t have the slightest idea of what they’re telling you, you probably should not be an investor in the company.
Read all of the annual report – but it helps to have a goal when you start. Make these five points your minimum goal and get started. By the time the first quarter is reported, you’ll be finished with the annual reports – and you can start working on those ten pounds.
Jack T. Ciesielski is president of R.G. Associates, Inc., an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firm in Baltimore that publishes The Analyst’s Accounting Observer, a research service for institutional.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500强国家分布 500强行业分布* 必須填寫
所有標題類別及文件類別*
標題類別(適用於在 2007年 6月 25日 及其後發放的文件)&&&&&
公告及通告
財務報表/環境、社會及管治資料
翌日披露報表
委任代表表格
公司資料報表(「創業板」)
債券及結構性產品
交易所買賣基金的交易資料
監管者發出的公告及消息
股份購回報告 (日前)
合併守則 - 交易披露
申請版本及聆訊後資料集
文件類別(適用於在 2007年 6月 25日 之前發放的文件)
新上市股份配發結果
股東大會通告
股東大會結果
公司簡介 (創業板上市公司)
外匯基金債券 - 投標通告
基礎上市文件
《收購守則》所指的受要約公司刊發的公告
《收購守則》所指的受要約公司發出的文件
《收購守則》所指的要約公司刊發的公告
《收購守則》所指的要約公司發出的文件
一般性授權
不尋常價格/成交量變動 - 附帶意見
不尋常價格/成交量變動 - 標準內容或超級內容
中期/半年度報告
公眾持股量充足度
牛熊證上市前的交易報告
牛熊證每日交易報告
牛熊證到期公告
牛熊證的基礎上市文件
牛熊證的補充上市文件
牛熊證發行公告
上市發行人所從事的礦業活動
已發行股本變動
未能符合合資格會計師的規定 (日前)
未能符合監察主任的規定
未能符合審核委員會的規定
未能符合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規定或獨立非執行董事未能符合獨立性指引
未能符合薪酬委員會的規定
交易安排(更改每手買賣單位除外)
交換證券或取代原證券
交換證券或取代原證券
主要附屬公司發行股份
主要附屬公司發行證券
主要業務活動出現根本轉變
主要業務活動出現根本轉變 (日前)
主要業務活動出現轉變
以介紹形式上市的證券
由股東提名董事
由股東提名董事
由創業板轉往主板上市
申請版本或相關材料
出售未能聯絡到的股東股份的意向
回購股份的說明函件
有關牛熊證的其他公告
有關股票掛鉤票據的其他公告
有關非標準型牛熊證的公告
有關非標準型股票掛鉤票據的公告
有關非標準型衍生權證的公告
有關首次公開招股的補充資料
有關衍生權證的其他公告
有關期權事宜
有關集體投資計劃事宜
有關集體投資計劃事宜
有關債務證券的其他公告
有關礦務公司開發天然資源用以拓展或更改現有活動的建議
在完成須予公布的交易方面出現延誤
在股東批准的情況下更換核數師
在股東批准的情況下更換核數師
在股東批准的情況下重選或委任董事
在股東批准的情況下重選或委任董事
在發出通函後的重大資料
向實體提供墊款
向聯屬公司提供財務資助及/或作出擔保
投票表決的結果 (日前)
更改不同類別股份的權利
更改公司名稱
更改每手買賣單位
更改表決意向
更改表決意向
更改股息支付日期
更改財政年度結算日期
更改註冊地址或辦事處、香港業務的註冊地或香港接收法律程序文件代表
更改證券條款或隨附於證券的權利
更改證券條款或隨附於證券的權利
更換公司秘書
更換行政總裁
更換合規顧問
更換合資格會計師 (日前)
更換股份過戶登記處/登記代理
更換核數師
更換董事或重要行政職能或職責的變更
更換監察主任
更換審核委員會成員
更換薪酬委員會成員
其他 (日前)
其他-企業管治相關事宜
其他-業務發展最新情況
其他-營運業績最新情況
其他董事會轄下之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供認購或投標發售的行使價
私有化/撤銷或取消證券上市
私有化/撤銷證券上市
延遲發表業績公告
延遲發送通函或其他文件
於上市後六個月內發行證券
於海外交易所或證券市場上市
股份期權計劃
股東抵押股份
股東周年大會的結果
股東周年大會通告
股東特別大會的結果
股東特別大會通告
股息或分派
股票掛鉤票據上市前的交易報告
股票掛鉤票據每日交易報告
股票掛鉤票據到期公告
股票掛鉤票據的基礎上市文件
股票掛鉤票據的補充上市文件
股票掛鉤票據發行公告
股價敏感資料(日前)
股權出現變動
附有特定履行契諾的借貸協議
附帶「保留意見」及/或「修訂意見」的核數師報告
附屬公司的業績
非常重大的出售事項
非常重大的出售事項
非常重大的收購事項
非常重大的收購事項
按《上市規則》規定視為新上市
持續關連交易
持續關連交易
修正重大錯誤而作出的前期調整
修改已刊發的財務報表及報告
修訂已刊發初步業績的資料
修訂憲章文件
修訂憲章文件
衍生權證上市前的交易報告
衍生權證每日交易報告
衍生權證到期公告
衍生權證的基礎上市文件
衍生權證的補充上市文件
衍生權證發行公告
核數師或獨立非執行董事未能確認有關持續關連交易的事宜
海外監管公告
海外監管公告 (日前)
海外監管公告-企業管治相關事宜
海外監管公告-其他
海外監管公告-業務發展最新情況
海外監管公告-董事會/監事會決議
海外監管公告-營運業績最新情況
海外監管公告-證券發行及相關事宜
根據《公司股份回購守則》刊發的文件
根據《公司股份回購守則》發出的公告
根據一般性授權發行股份
根據特定授權發行股份
配售上市後的新證券類別
條款上的更改
聆訊後資料集或相關材料
混合媒介要約
提名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就關連交易規定所授予的豁免
發出通函後的重大資料
發行人-指定報告
發行人、其控股公司或主要附屬公司結束營業及清盤
發行可轉換證券
發行可轉換證券
發行債務證券
發行債務證券
發行優先股
發行優先股
發售以供認購
發售現有證券
集團重組或協議安排
須予披露的交易
須予披露的交易 (日前)
債務證券招股章程
債務證券發行通函或定價補充文件
董事名單和他們的地位和作用
董事或監事履歷詳情的變更
董事於《標準守則》所載的禁售期內買賣證券
董事會召開日期
資本化發行
資本化發行
資本化發行
補充上市文件
資產充足度及/或業務充足度及/或發行人成為現金資產公司
違反借貸協議
認可集體投資計劃
澄清新聞報道或報告 - 附帶意見
澄清新聞報道或報告 - 標準內容或超級內容
暫停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或更改暫停辦理過戶日期
審核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擔保有形資產淨值或溢利
薪酬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購股權計劃
證券缺乏公開市場
環境、社會及管治資料/報告
公司狀況變動及委員會/公司變動
公司狀況變動及委員會/公司變動
交易摘要-牛熊證
交易摘要-股票掛鉤票據
交易摘要-衍生權證
重組/股權改動/主要改動/公眾持股量/上市地位
重組/股權變動/主要改動/公眾持股量/上市地位
須予公布的交易
須予公布的交易
債務證券公告
新上市(上市發行人/新申請人)
權證公告-牛熊證
權證公告-股票掛鉤票據
權證公告-衍生權證
權證上市文件-牛熊證
權證上市文件-股票掛鉤票據
權證上市文件-衍生權證
請輸入關鍵字
開始日期 &&
上市公司公告內容搜尋,請。以下是热门股票
金罗盘测评
销售毛利率
其中:空调及零部件
其他(补充)
其中:洗衣机及零部件
其中:冰箱及零部件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公司名称: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421581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44.56元
更名历史:
注册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B区26-28楼
法人代表:方洪波
总经理:方洪波
董秘:江鹏
公司网址:.cn
电子信箱:.cn
联系电话:8
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4年报实证分析报告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年报分析课题小组  前言  截至日,深市1672家上市公司中1671家披露了2014年年报或年报数据,其中,主板公司479家(未披露),中小板公司746家,创业板公司446家。2014年至今,中小板、创业板IPO分别新增45家和91家上市公司,深交所上市公司在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群体中的代表性不断增强,年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过去一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方向和正在形成的突破口。  全样本统计分析显示:(1)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利润保持增长态势;结构调整倒逼机制显现、行业分化明显;并购重组创出新高、产业整合向纵深发展;研发投入普遍加大,企业积极提高创新能力。(2)三个板块差别化发展格局继续强化,主板传统行业继续做优做强,涌现一批市场化蓝筹企业;中小板稳步增长助力结构转型,领军企业已成规模;创业板服务新兴产业新经济,凸显创新、成长特征。(3)新兴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表现突出;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分化,整体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外延式扩张和内生式增长并举,一批领军企业脱颖而出。(4)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行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新兴企业群体有待进一步扩大,行业成长需要更多包容;并购重组的实施效果有待观察,部分现象需引起注意;部分行业去杠杆压力大,经营状况和债务风险需持续关注。  一、2014年度上市公司总体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三期”叠加,一方面,上市公司经营仍然面临国内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等困难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上市公司发展有了新机遇、新空间,简政放权等全面深化改革措施也在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在有利和不利因素同样显著且多元化共存的条件下,深市各板块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做优做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整体经营状况较好。  (一)营业收入、利润保持增长态势  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115亿元,同比增长8.43%,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增长率分别为5.25%、12.09%和25.57%。回顾年,各板块公司在募投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以及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营收规模逐年稳步增长。以1671家企业为样本,3年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0.15%、46.68%和82.21%,对应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31%、13.62%和22.14%。  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3782亿元,同比增长11.65%,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增长7.27%、17.71%和16.57%。在经历了2012年的净利润下滑后,2013年、2014年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持续改善。2014年深市92.2%的公司实现盈利,有367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50%公司,比2013年增加125家。  从盈利能力看,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20.87%,较2013年略有上升,其中主板、中小板分别为19.37%、21.44%,较上年小幅上涨,创业板毛利率33.12%,与上年持平,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表1 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总体业绩情况  单位:元/股  (二)并购重组创出新高,产业整合向纵深发展  2014年,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继续深化,企业并购需求持续释放,双轮驱动并购重组又创出新高。全年完成136起重大资产重组,较上年增长134.48%,并购重组交易金额2048.01亿元,较上年增加31.08%,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交易金额分别较上年增长349.52%和418.59%,呈现爆发增长态势。  延续2013年的发展趋势,产业整合型、产业升级型并购重组继续居于主导。上市公司旨在构建双主业及应对行业天花板的多元化并购开始增加,一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借助并购重组实现业务转型。从并购标的看,新兴行业受到青睐,“互联网+”成为热点之一。2014年以来深市出现一批影响较大、金额较高的并购重组事件。  表2 各板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数量和交易金额(年)  单位:起,亿元  数据来源:深交所统计。  (三)研发投入普遍加大,积极提高创新能力  在国内外产业分工格局发生调整的过程中,为把握发展机遇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多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寻求向产业中高端迈进的技术能力支点。2014年,深市已披露年度研发数据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1488亿元,平均每家8926万元,较上年增加13.27%,其中,中小板、创业板分别增长16.64%和22.84%。419家公司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占公司总数的25.13%。131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35家超过20%。以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主的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达到5.38%,居三板块之首。  图1 深市上市公司研发强度的公司数量分布  (四)结构调整倒逼机制显现,行业分化明显  2014年,“转方式、调结构”对不同行业景气度的不同影响,在深市公司得到持续体现。新兴产业、消费升级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业,汽车制造业,文化传播利润增速分别为56.83%、21.49%、36.36%和35.93%,高于深市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一批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环保压力较大的行业持续承压。2014年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整体亏损;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下滑分别高达63.00%和41.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六个涉及产能过剩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下同),在2013年降低7.37%的基础上,2014年继续降低15.01%。上述行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和资产规模在深市上市公司的占比,分别从2011年的26.43%、11.65%和17.03% 进一步下降到2014年的21.54%、6.14%和13.54%。  图2 产能过剩行业财务数据在深市公司占比情况  (五)现金分红的意识和力度进一步增强  2013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深市公司现金分红回报股东的意识和力度进一步增强。截至日,深市1208家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分红公司占比72.29%,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涉及分红金额1105.73亿元,同比增加18.92%,分红金额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房地产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29.23%,较上年提高1.78个百分点。剔除亏损公司,230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过50%;截至2014年年报,58.35%的公司连续3年以上分红。  图3 深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状况  二、三个板块差别化发展格局继续强化  2004年中小板设立、2009年创业板启动,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有480家、746家、446家上市公司。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和发展,三个板块实现各自市场定位的基础更加宽厚,差别化特征更加清晰和丰富,差别化发展的格局继续强化。  (一)三个板块的公司在规模、毛利率等方面继续呈现阶梯状特征  2014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资产规模依次为188.99亿元、49.76亿元和17.01亿元,营业总收入依次为81.09亿元、27.61亿元和8.25亿元,净利润依次为4.32亿元、1.74亿元和0.94亿元。公司资产、营收和利润的阶梯状分布,反映了各板块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  2014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平均毛利率分别为19.37%、21.44%和33.12%。毛利率在三个板块长期呈现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规律,体现了不同板块公司的行业分布和企业成长阶段的特征。如,创业板公司轻资产结构相对明显,而轻资产企业毛利一般高于重资产型企业。  截至2014年底,剔除金融业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14%、48.81%和34.51%。从绝对指标看各板块资产负债率差异依然明显,并且短期内导致差异的微观基础仍将存在。  表3 深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发展概况  单位:亿元  (二)主板:传统行业继续做优做强,涌现一批市场化蓝筹企业  2014年,主板净利润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926.86亿元,占主板公司总体净利润的44.21%。这10家公司多处于银行、房地产等传统或支柱型行业以及食品饮料、家电等消费型行业,通过各种创新,在公司规模相对较大的基础上仍保持较快发展,2014年平均净利润增速达26.95%。  在一些竞争性行业里,一批主板企业实现自我积累与外延扩张的紧密结合,继续做优做强,成为市场化蓝筹企业。2014年主板中的万科、、、4家公司,在高度市场化竞争性行业中实现营业收入过千亿,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主板三分之二为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多样化的资本市场制度支持成为国企改革的“助推器”。2014年主板公司完成再融资88家次,融资总金额1988亿元,较上年增长21%;42家公司披露重大重组方案,涉及金额1428亿元,30家公司完成重大重组,涉及金额948.45亿元。  (三)中小板:稳步增长助力结构转型,领军企业已成规模  2014年是中小板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中小板立足中小企业群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的中小企业群体与中国的资本市场结合的发展道路,用资本市场的力量为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中国创造培育了一批新的企业中坚力量。  十年来,中小板公司业绩表现出了稳定的持续增长态势。上市公司十年平均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54%,平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5.62%。净利润在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年度波动低于其他两个市场。  中小板的行业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分布广泛的竞争行行业里吸收和涌现了一批颇具规模、富有特色、带动效应明显的领军企业。2014年中小板共有34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有18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4家和7家。深市市值排名前20的公司中,、、、、、等6家来自中小板。  (四)创业板:服务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凸显创新、成长特征  2014年是创业成立五周年。创业板成立伊始即承载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历史使命,致力于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打造围绕创新配置资金的市场化引擎。  创业板公司集中分布于电子信息技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了一批A股市场此前没有的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晴雨表。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2.51%,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71.08%,平均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达5.38%,均居三个板块之首。  一批创新型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快速发展。2014年创业板公司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99家,较上年增加25家,净利润超过2亿元的公司41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等已经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业。年,创业板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公司共68家,占该板块公司总数的15.25%,其中13家复合增长率超过50%。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截至日,深市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626家,占公司总数的37.44%,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76家、233家和317家,占对应板块公司总数的15.83%、31.23%和71.08%。此外,深市文化产业上市公司73家,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13家、32家和28家。2014年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收入占深市公司比例为23.05%,较上年增加1.81个百分点,净利润占比28.99%,增加5.98个百分点,新兴产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不断增强,并展现出蓬勃活力。  (一)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表现突出  2014年,深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收入增长17.50%,净利润增长27.72%,73家文化产业公司收入增长22.05%,净利润增长23.60%,均大幅高于深市平均水平。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业绩持续提高,体现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各细分行业呈现出诸多亮点。  表4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2014年业绩增长情况  绿色经济表现突出。受益于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强和清洁科技产业的逐步复苏,2014年深市绿色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增长21.34%,净利润增长达50.43%。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产业扶持政策、企业自我创新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多重驱动下,2014年收入增长22.36%,净利润增长91.73%。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受益于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催生的增量市场,2014年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收入增长21.94%,净利润增长29.92%。其中,互联网行业表现突出,2014年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为41.59%。  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稳步增长。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2014年深市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1.86%、8.01%、16.4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64%、9.13%、12.69%。  (二)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分化,整体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14年,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为3.59%,较%的增速略有回升,但相较于2011年的32.31%仍大幅回落。  新兴产业各子行业2014年的投资增速差别较大,其中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6.37%、39.78%、24.74%,新能源、生物、新材料分别下降17.37%、4.46%、26.98%。  同时,这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保持较高增速。2014年,整体研发投入637.99亿元,较上年增长21.41%,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38%,超过深市整体水平2个百分点。上市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不断夯实创新基础,盈利能力得以提高。2012年至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和收入净利润率分别从23.93%、6.22%增加至24.74%、7.52%。  (三)外延式扩张和内生式增长并举,一批领军企业脱颖而出  2014年,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并购进一步活跃。一是行业内的横向、纵向扩张和行业间的多元化发展,如不少环保企业通过横向跨区域并购拓展业务;二是围绕“互联网+”的产业融合成为热点;三是通过跨境并购寻求跨越式发展,如部分上市公司在美国或欧洲收购企业或团队以提高技术实力或获得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通过持续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获得内生式增长动力。例如,部分光伏制造企业开始切入毛利率更高的光伏发电业务,并探索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创新。  通过外延式扩张和内生式增长,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长为细分行业里有影响的领军企业,如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智能语音识别行业的,光伏逆变器行业的,风电行业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等。  四、问题和趋势  深市汇集了为数众多、分布广泛、模式多样的企业,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征,在经济转型时期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的新特点,以及转方式、调结构进程的阶段性特征。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向好,亮点不少,但以下问题也值得关注:  (一)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行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  部分传统行业受制于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影响,经营业绩持续承压。2014年深市公司有4个一级行业、14个制造业二级行业出现利润负增长。采矿业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运输设备制造业、餐饮住宿等行业利润下降超过30%。受到石油、煤炭价格下跌等影响,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在2014年出现了亏损。部分行业的业绩波动较大、复苏基础仍待观察,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2013年扭亏,2014年虽盈利但是利润下降超过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行业2012年和2013年利润连续下滑,2014年有所恢复。  涉农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已披露年报52家涉农企业2014年收入较上年增长5.07%,低于市场整体平均水平,净利润下降16.32%,连续两年下滑,其中 7家出现亏损。  (二)新兴产业群体有待进一步扩大,行业成长需要更多包容  2014年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总体业绩突出,显现出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独特优势。然而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在深市公司的资产、收入和净利润占比分别均不足三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2014年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的业绩呈现分化态势,62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66家收入和净利润同时下降,31家发生亏损。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往往充满曲折,国家创新政策和企业各类投入的效果显现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清洁科技均经历热潮与市场洗礼,最终一部分企业坚持并逐渐壮大。因此,在关注新兴产业发展固有的高风险特点的同时,也应给予更多的包容、耐心和制度支持。  (三)并购重组的实施效果有待观察,部分现象需引起注意  境外成熟市场并购发展的经验表明,并购重组的效果受并购定价、资金、财务、税务以及企业文化融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项系统工程且具有一定的风险。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持续活跃,并购中的风险控制、后续整合以及并购成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2014年深市个别公司出现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并购中的业绩承诺未能实现,以及溢价并购后标的业绩下滑计提商誉减值等现象。虽然是个别现象,但需要引起注意。  (四)部分行业去杠杆压力大,经营状况和债务风险需持续关注  2014年深市非金融公司资产负债率57.34%,较上年下降0.31个百分点。部分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房地产、建筑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资产负债率超过60%。个别行业面临业绩下降和去杠杆双重压力,如2014年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利润降幅超过40%。  高杠杆压力与需求放缓、行业调控等的影响已经在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活动中显现。2014年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收缩,房地产行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融资活动所得资金出现下降。高负债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变动、投资结构调整,债务状况值得持续关注。  附:数据说明  1. 行业分类采用中国证监会2014年的分类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样本根据深交所分类确定,涉农上市公司样本由“农林牧渔”行业加上构成,文化产业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确定。  2. 报告中毛利率及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均剔除了金融行业,其他全样本指标,如未专门说明均包含了金融行业。  3. 统计研发费用时剔除了未披露2014年全年数据的4家公司,平均研发强度根据已披露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营业收入,按照整体法计算得出。  4. 股利支付率为上市公司中报分红和年报分红预案合计,与当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比。  5. 并购重组的统计口径为重大资产重组。  6. 主板利润前10家公司,不包括ST凤凰。  7. 中小板十年平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和十年平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根据各年末已上市公司样本平均值计算得出。  8. 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及分行业收入、利润增速时,新材料行业剔除,新能源行业剔除,避免极值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报告使用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年报和招股说明书,本报告结论系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年报分析课题小组对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所做出的客观陈述及独立分析意见,不构成对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确认,承诺或保证,也不代表深交所立场或意见。  本报告任何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报告内容造成的投资损失或其它损失,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年报分析课题小组不承担任何责任。  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报告内容,即视为已完全知悉理解,并接受本声明全部内容。  板块  平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  平均净利润  增长率  平均每股  收益  平均毛利率(剔除金融行业)  全部公司  8.43%  11.65%  0.38  20.87%  主板  5.25%  7.27%  0.39  19.37%  中小板  12.09%  17.71%  0.37  21.44%  创业板  25.57%  16.57%  0.38  33.12%  年度  板块  主板  中小板  创业板  合计  2014  实施完成数量  30  54  52  136  完成交易金额  948.45  755.06  344.5  2048.01  2013  实施完成数量  25  19  14  58  完成交易金额  1328.07  167.97  66.43  1562.47  同比增长  实施完成数量  20.00%  184.21%  271.43%  134.48%  完成交易金额  -28.58%  349.52%  418.59%  31.08%  平均资产  规模  平均营业  总收入  平均净利润  平均毛利率  (剔除金融行业)  资产负债率  (剔除金融行业)  主板  188.99  81.09  4.32  19.37%  64.14%  中小板  49.76  27.61  1.74  21.44%  48.81%  创业板  17.01  8.25  0.94  33.12%  34.51%  行业  公司  家数  营业收入  增长率  净利润  增长率  节能环保  74  19.24%  23.18%  新一代信息技术  214  21.94%  29.92%  生物  133  11.86%  17.64%  新能源  53  21.70%  54.62%  新能源汽车  13  22.36%  91.73%  新材料  76  8.01%  9.13%  高端装备制造  61  16.49%  12.69%  文化  73  22.05%  23.60%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纽交所上市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