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物资发出的成本计算方法有( ) 先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月末加权平均法公式

存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注册会计师&>&会计
会计(2015)
原题:计算题
【例题】甲公司2015年3月份A商品有关收、发、存情况如下:
(1)3月1日结存300件,单位成本为2万元。
(2)3月8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2万元。
(3)3月10日发出400件。
(4)3月20日购入300件,单位成本为2.3万元。
(5)3月28日发出200件。
(6)3月31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5万元。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A商品2015年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2)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2015年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3)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2015年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正确答案:
(1)本月可供发出存货成本=300&2+200&2.2+300&2.3+200&2.5=2 230(万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300&2+100&2.2)+(100&2.2+100&2.3)=1 270(万元)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2 230-1 270=960(万元)
(2)3月8日购货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00&2+200&2.2)/(300+200)=2.08(万元)
3月10日发出存货的成本=400&2.08=832(万元)
3月20日购货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2.08+300&2.3)/(100+300)=2.245(万元)
3月28日发出存货的成本=200&2.245=449(万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832+449=1 281(万元)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2 230-1 281=949(万元)
(3)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230&(300+200+300+200)=2.23(万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400+200)&2.23=1 338(万元)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2 230-1 338=892(万元)
知识点:先进先出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月末库存存货成本计算[答疑编号:]
我是一棵菠菜
尊敬的老师您好!
请问这里有关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中,算期末结存成本时,讲义中是用计算出来的949
而书中给的公式是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那就是400×2.245是吗?如果是这样,结果不同,到底应该用哪种方法呢?
还没报读课程?来这里选购吧&
知识点出处:&>&会计&>&<a
href="/openqa/showQaList.html?examId=713&year=&>&第三章 存货
本章所有知识点: |
本题/页答疑
请问下,存货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那个已计提B的4w为什么要混进来?
s31 提问: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20万元,可变现净值16万元;B存货成本24万元,可变现净值28万元;C存货成本36万元,可变现净值32万元。A、B、C三种存货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分别为2万元、4万元、3万元。本期销售B存货结转跌价准备3万元,A存货、C存货在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万元。
A.2 & & & & & & & & B.-1 & & & & & & & &C.3 & & & & & & & & D.1
【解析】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0-16)+(36-32)=8(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2+4+3-3=6(万元),因此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8-6=2(万元)。
移动加权计算月末结转存货成本
按照您的公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末存货单位成本=.23,这样计算月末存货成本=600*2.23=892,与答案949不一致,计算错误了
本月月末成本怎么计算
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怎么计算
移动加权平均法
为什么3月31日不计算移动加权平均成本呢
下个月的会计处理问题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 如果此题中采用了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存货成本,月末结存的892,这是否是下一期的期初存货实际成本呢?那么下一期间计算下一个月的单位成本时,月初的总成本是否就是892?加上下个月采购进来的,然后除以月初结存数量和采购数量之和对吗?
本知识点其他学员的提问
请问下,存货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那个已计提B的4w为什么要混进来?
s31 提问: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20万元,可变现净值16万元;B存货成本24万元,可变现净值28万元;C存货成本36万元,可变现净值32万元。A、B、C三种存货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分别为2万元、4万元、3万元。本期销售B存货结转跌价准备3万元,A存货、C存货在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
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万元。
A.2 & & & & & & & & B.-1 & & & & & & & &C.3 & & & & & & & & D.1
【解析】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20-16)+(36-32)=8(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2+4+3-3=6(万元),因此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8-6=2(万元)。
移动加权计算月末结转存货成本
按照您的公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末存货单位成本=.23,这样计算月末存货成本=600*2.23=892,与答案949不一致,计算错误了
本月月末成本怎么计算
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怎么计算
移动加权平均法
为什么3月31日不计算移动加权平均成本呢
老师你好请问下这道题
小熊熊和小默默 提问:
由题目的甲材料账面成本为240元,结存数量为120公斤是否不能确定8月1日每公斤甲材料每公斤单价为2元? 谢谢
综合题2中的事项(1)
s18 提问:
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A产品和B产品应分别进行期末计价,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A产品成本总额=500&150=75000(万元),A产品应以合同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A产品可变现净值=500&(180-10)=85000(万元),A产品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产品成本总额=250&150=37500(万元),B产品应按市场价格作为估计售价,B产品可变现净值=250&(145-10)=33750(万元),B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750(万元)。
更正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37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7500
&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什么不是3750 而是7500呢
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
wadefey 提问:
这个怎么理解才能做到准确到位呢?一个是列报金额,一个是账面价值,麻烦老师详细讲解一下怎么应付考试。
加工和生产成本
mmt179 提问:
制造费用是加工成本,也要记入存货中,对吗?&&&生产成本也要记入存货是嘛?
收到的活期存款利息
shelley19919 提问:
1,收到的活期存款利息&&&&& 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吗?为什么谢谢
课后作业存货问答题2
王波波 提问:
更正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37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7500
可不可以全额冲回再写一笔正确的分录呢,这样算对吗?
注册会计师
京公网安备:号&&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以下试题来自:
多项选择题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有(
)。A.先进先出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王经理出差借支差旅费5000元B.购买原材料2000元C.向个人收购农产品3000元D.购买办公用品60元2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B.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编制汇总记账凭证C.根据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D.根据科目汇总表定期登记总账3A.贷记“现金”B.借记“应收账款”C.借记“现金”D.贷记“应收账款”4A.定额管理B.专人管理C.预算管理D.非定额管理5A.账簿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适当空距,一般应占格长1/2。B.登记账簿要用圆珠笔、蓝黑或黑色墨水书写C.各种帐簿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D.不得用铅笔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第二章存货习题习题,存货,帮助,存货习题,第2章存货,第二章,练习题,反馈意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二章存货习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别计价法例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