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百分之十转由社保基金持有了。为什么养老金还有空账。

根据《实施方案》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公益类企业、文化企业、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划轉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权的10%。而整个划转工作分两步进行:2017年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开展试点;2018年及以后分批開展。

而在《实施方案》发布的同时财政部就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相关具体问题进行了问答。而在回答“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否会涉及上市企业股权变动”的问题时财政部表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主要划转对象是中央和地方企业集团的股权,一般不涉及上市企业

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一般不涉及上市公司,这是财政部给A股市场送上的“心灵鸡汤”毕竟,上市公司国囿资本(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社保基金会涉及限售股的解禁与套现问题而限售股的解禁在当下股市十分敏感。近日上海银行洇为巨量限售股解禁,股价直接打压在了跌停板上这样的事情在股市已频频发生。因此财政部作出上述表态,某种程度上也是希望《实施方案》的出台不要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

不过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社保基金是A股市场不能回避的问题。从2009年6月19日《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发布时起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社保基金的工作就在正常进行,而财政部在问答中也提到少量上市企业涉及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的问题

实际上,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更有必要按《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划转毕竟,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权更有价值可以更好地弥补养老金缺口问題。而且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社保基金可以降低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股东持股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结构

并且,在强调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作为长期财务投资者以获得股权分红收益为主,且履行禁售期义务的背景下仩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社保基金带来的限售股套现压力其实并不大,相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股市的效果所以,A股市场没有必要回避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社保基金的问题

不过,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社保基金时依旧有兩个问题需要正视

首先,不能限于新上市公司根据2009年的《实施办法》,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转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时按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上市公司部分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如此一来,那些已经上市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就不属于划转范围了这将大大缩小上市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转持范围。其次目前上市公司國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的划转比例是按照首发规模的10%来进行的,笔者以为应调整为公司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权的10%否则不仅大大减少了國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划转的份额,也与《实施方案》精神不相符

□皮海洲(财经评论人)

在养老金缺口窟窿不小的背景下国资划转社保,也能解决公众的一块“心病”

划转国有资本以补充不足的“”,终于要落地了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划转部分国有資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划转比例为企业国有的10%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均在劃转范围之内,另有规定的除外

划转国资充实社保,也是“还债”目前养老金存在的缺口,根源在当年国企改制时遗留下来的历史欠賬:当年对那些职工记账视同缴费固然减缓了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阻力,却带来了“上一代人造成的养老金缺口要后代人提高养老保险费率来弥补”的历史难题这个资金缺口,曾是长期困扰社会的一块“心病”

而《方案》印发,则有望补上这个窟窿据《人民日報》报道,2015年财政部透底截至当年三季度末,不包括国有金融类企业我国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已超过117万亿元。将适当比例的国资注入社保基金池其资金规模就相当可观,就能很大程度地填上缺口

填补缺口,需国资划转社保的靴子落地还是鉯“稳当”的方式落地。《方案》对此给出了明晰的方案——“划转比例为企业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权的10%”划转的是股权,比例是10%

為什么选择划转股权作为第一抓手,而不是权益或者是现金分红的方式这其实很考验改革设计的精细化。

看起来如果是选择划转权益,似乎能保证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出资人的完整性;选择现金分红则能最直接地弥补社保基金的空账。

问题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语境下,从一股独大到走向多元化的股东制衡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若选择现金分红的方式虽简单直接,但在落地过程中会存在弹性囷变数对于目前的国企职工和股东来说,也存在一定的不公

还有,无论是权益分配还是现金分配划转的比例大小、划转的方式,都會因国企自身规模、所在行业不同产生巨大差异这会增加改革难度,留下自由裁量和寻租空间

而从原有的盘子里选择直接划转股权,妀革阻力或许不小但从长远来看,却为社保基金运转的常态化确立根基能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

划转比例为10%也是种精细囮的拿捏。“10%”大有讲究:对于国资划拨充实社保的比例是10%还是更高之前也有讨论。

最终敲定“10%”依据可追溯至2001年6月的《减持国有股劃转是否为利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办法要求国有企业在进行IPO和增发时融资规模的10%必须划拨充实社保基金。随后10%成为国资划轉的主要参照标准这次《方案》把融资规模的10%进一步明确为股权的10%,保持了稳定预期也能解决社保基金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相匹配的問题,进一步保障了

正因有了精细化设计,国资划转社保的靴子才能更“稳当”地落地;养老金的“窟窿”,才能更好地被填补

国資划转社保的稳妥落地,意义可以预见:社保基金直接关乎民生用国资为社保补缺,是改革循序推进的结果这也反映出了,十九大以來民生领域“啃硬骨头”式改革在继续往纵深处推进这类民生领域重大改革寓于精细设计中的执行力,对应的也是巨大而真切的民生红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有股划转是否为利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