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高人解释一下企业合并中应付债券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要从净利润做到其他应付款中减

企业合并时发行债券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费用怎么计?_百度知道
企业合并时发行债券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费用怎么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三条 业务合并比照本准则规定处理。 业务,是指企业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资产的组合,该组合的主要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回报或是用于降低成本及带来其他经济利益,一般是具有投入、加工处理和产出能力,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支出或者所产生的收入。 第四条 本准则不涉及下列企业合并: (一)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形成合营企业的企业合并; (二)仅通过合同而不是所有权份额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企业合并。 第二章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五条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第六条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生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按照本条规定确定的合并方取得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是指母公司编制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列示的金额。 第七条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 第八条 合并方为进行的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给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第九条 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其账面价值计量。因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调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参与合并各方的内部交易等,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章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十条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 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第十一条 购买方应当区别下列情况计量合并成本: (一)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二)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 (三)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四)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第十二条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三条 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倍院喜⒊杀窘?蟹峙洌?凑毡咀荚虻谑?奶醯墓娑ㄈ啡纤?〉玫谋还郝蚍礁飨羁杀嫒献什?⒏赫?盎蛴懈赫??SPAN lang=EN-US& (一)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损失的金额计量。商誉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对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 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四条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 (一)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不仅限于被购买方原已确认的资产),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预计能够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 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计量。 (二)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或有负债以外的其他各项负债,履行有关的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 (三)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或有负债,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单独确认为负债,或有负债在初始确认后,应当按照以下两者孰高进行后续计量: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应予确认的金额; 2、初始确认金额减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原则确认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 第十五条 企业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设置备查簿,记录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 企业合并发生当期期末,因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或企业合并成本只能暂时确定的,购买方应当以所确定的暂时价值为基础对企业合并确认和计量。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对确认的暂时价值进行调整的,视为在购买日确认和计量。 第十七条 企业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其中包括的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母公司的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以按照本准则规定处理的结果列示。 第四章 披露 第十八条 合并方应当在合并当期附注中披露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参与合并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判断依据。 (三)合并日的确定依据。 (四)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以及承担债务作为合并对价的,所支付对价在合并日的账面价值;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数量及定价原则,以及参与合并各方交换表决权股份的比例。 (五)被合并合方的资产、负债在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及合并日的账面价值;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收入、净利润、现金流量等情况。 (六)合并合同或协议约定将承担被合并方或有负债的情况。 (七)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所作调整情况的说明。 (八)合并后已处置或拟处置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处置价格等。 第十九条 购买方应当在合并当期附注中披露与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参与合并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购买日的确定依据。 (三)合并成本的构成及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四)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及购买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 (五)合并合同或协议约定将承担被购买方或有负债的情况。 (六)被购买方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的收入、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七)商誉的金额及其确定方法。 (八)因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九)合并后已处置或拟处置被购买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处置价格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大家都觉得太难了,就是要付费下载,你想和我一起不,哈哈.考注会的人还是很少的,他的课件都出来了.我想报东奥的网上培训没有人回答你了耶
权益性证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教一道例题的解释!_百度知道
请教一道例题的解释!
其他资产。日至日。日.3 680
D。 ( 500-300)*0,乙公司购入丁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3 744
C,形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账面价值为3 80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购入甲公司所持丁公司的80%股权,丁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800万元。 要求,2010年度,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丁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销售60%,不考虑其他因素.6是什么意思啊。 (2)日,实际支付款项3 000万元甲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3 700
B,甲公司从本集团外部购入丁公司80%股权(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能够控制丁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A,乙公司购入丁公司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4 680×80%=3 744(万元),账面价值为300万元,除一项存货外。 日.3 840 【答案】B 【解析】日,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根据上述资料,丁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所有者权益=4 000+[800-(500-300)×60%]=4 680(万元),该存货的公允价值500万元
提问者采纳
中级实务应该更直接一点,并进来一个丁公司一道选择题就这么绕腾。而实际应该是按500的公允价值,然后甲出售给乙,而账面只有300万,企业是按照300万的60%结转成本。这个题首先说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6。以上题外话,应该是注会的题吧.6(60%) 这个其实是当年实现利润中虚增的那部分。绕来绕去,因此就使得年末800万利润中有一部分是虚增的,又变成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500-300)*0,虚增部分就是(500-300)*0,那么出售的时候。因为某项存货实际公允价值是500万,实际上都无关
提问者评价
你太帅气了!看懂了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中被投资方调整,不理解,那位亲详细解释一下下面内容,好抽象,难理解啊。。。_百度知道
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中被投资方调整,不理解,那位亲详细解释一下下面内容,好抽象,难理解啊。。。
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的,应考虑对被投资单位计提的折旧额,如果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投资企业在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1)对投资时点的调整,但是被投资单位个别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以其持有的固定资产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相关固定资产的折旧应以取得投资时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推销额以及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进行调整,权益法下,而需要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加以确定, 如果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因此在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应享有的净利润或应承担的净亏损时。  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在此基础上确定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对于投资企业来说。  此外。  理由,应按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不能以被投资单位自身核算的净利润与持股比例计算确定,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
那你还有个得到对方公允价值呢,不能以被投资单位自身核算的净利润与持股比例计算确定,那这两者有差异,账上写多少就是多少,对方公司的公允价值是220w,投资企业在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时。这个是为了报表的可比性,在被投资公司,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等等,2,所以就是你多花了钱买了非可辨认资产,10年之后全部折旧完了。那如果投资公司不做调整,采用权益法),这个差异就是要被调整的项,对方公司的公允价值是180w,无净残值,不做调整,那你为什么要多出这10w,那就是你用100w买了90w的东西,跟公允没关系,应按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那还调什么呢但是权益法就不同了,所以不需要调整再比如,3,建议你看一下东奥或者中华或者别的网校的教学视频,如果小于,那么你多得到的10w是不是就相当于对方公司送给你的,所以就要调整了初始成本了而且是如果付出对价的公允+直接费用&gt、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的,那10年后在投资公司的账面上还有余额,初始计量用的是被投资单位的账面价值的份额,说明这公司有非可辨认资产,得到对方公司50%的股权(共同控制,费用你先别去考虑.存货出售的部分;得到的公允份额,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比如你被投资的公司没有负债,固定资产价值110w,成本法是不需要调整初始投资成本的,那就是付出对价公允?你投资人跟被投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认定不一样,被投资公司都是你的了,所以这10w要进营业外收入以上就是你的第一段“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此外,在此基础上确定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只有固定资产一栋楼和一点现金.无形资产摊销是这个样子的,那就是你用100w买了110w的东西,对投资公司来说是不是应该每年折旧11w,差额进营业外收入怎么理解哦比如,你付出100w,采用权益法)。”这里主要有3样东西要调整1,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的意思接下来说第二段“如果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那么对于被投资公司来说是不是每年计提折旧10w,那这两边是不是有差异,得到对方公司50%的股权(共同控制,你付出100w,你是不是就要去做调整了,对于这一点你可以这么理解,又比如商誉(其实这里说商誉不是很准确,你看一下书吧最后我估计你是在看会计中级吧,那你这余额不就是多出来的么,你出报表的时候以谁的为准呢,而需要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加以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成本法的前提是控制,以后可以帮助业务发展,每年计提折旧跟被投资公司一样的10w,剩余使用年限10年,我觉得这个没必要多讲了吧净利润计算调整主要是说未实现内部交易的问题,但是你就这么理解吧)首选,不过限于百度知道的字数问题我就不展开讲了,调整只针对权益法后续计量,比如这家公司跟政府关系良好,不就不对了么第3段说的就是上面这个例子的意思第4段,换句话说,这栋楼账面价值100w,权益法的初始计量用的是付出对价公允价值+直接费用
亲:还有个问题”净利润“的调整,”公允价值的净利润“和”账面价值的净利润“怎么理解啊,合并方在财务报表怎么记录被合并方价值啊,好难懂啊。。。
净利润调整是针对未实现内部交易的,比如a公司投资b公司,持股比例50%,然后b公司出售一批存货给a公司,存货成本80,100卖给b公司,那么对于a公司来说,从总体的角度来看,这批存货的50%是不是本来就应该归属于a公司的资产,那么这20(100-80)营业利润的差价的50%如果a没有对第三方出售是不是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b公司的利润表里的净利润是包含这部分的利润的,所以a公司要把这部分的利润调整回来。这个是逆流交易,顺流交易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公允价值的净利润和账面价值的净利润是在哪里出现的?这个要配合整体状况去分析理解的,单拉出来没法解释=。=如果是权益法计量的话,合并报表里调整的金额是应调整项的差异*投资比例,调整的项目你按照,多什么调什么做就好了
亲:比如说净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折旧-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利息费用]*(1-所得税)问:1:净利润调整折旧不应该是税后的折旧吗?2:净利润调整和存货什么关系3:净利润调整和“资产”“负债”怎么有关系呢,应该和现金流量有关系啊,那为什么调啊
你这里调整的折旧影响的是长投的投资收益,所以是税前调整的存货的需要做的调整是未实现内部交易的调整,(也就是你内部交易之后还没有对第三方出售的部分),这个影响的也是你的投资收益资产指的就是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负债至少在会计中级里面不会涉及到,你可以先不去考虑这个问题。这些调整跟现金流量都没有关系啊,并没有涉及到现金,他的调整分录是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 & &投资收益
亲:那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通过什么方式影响投资收益呢。。。
...你这是连最基础的概念都没搞清楚啊,权益法下,被投资公司的所有变动,不管是资产负债增加还是减少,除了宣告和发放股利以外,全部通过投资收益确认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账面净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