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野生近缘野生动植物保护网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是做什么的

“黑龙江省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研讨会在嘉荫县召开--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您所在的位置: &&&&&&
“黑龙江省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研讨会在嘉荫县召开
&&&&嘉荫县农业局
  本网讯(徐凤玲)& 7月13日,“黑龙江省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激励机制研讨会在嘉荫县召开。会议由省环保站组织召开,农业部GEF项目办项目执行主任王桂玲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科院首席专家杨庆文教授以及省、县环保站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主要针对激励机制实行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讨及提出解决方案,确保“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顺利实施。  会后,农业部领导及省环保站领导对野生刺五加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农民代表对“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激励机制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调研。农业部领导对嘉荫县野生刺五加原生地保护区的建设情况及采取的激励机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下一阶段更好地保护野生刺五加原生环境,确保农业野生资源免遭人为破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如浏览其他相关新闻请进行全文检索
&&||&&&&||&&&&||&&
主办: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承办: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21号&&&&&邮&&编:150090&&&&&传&&真:8-8000
总机电话:8
&&网络维护(分机):8377&&信息服务:0
最佳浏览模式&&分辨率&&&网站访问量:当前位置:>&>&>&正文
广西启动五个农业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
】【】【】
&& “农业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CWRC)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是实施机构,中国农业部(MoA)为国家执行机构。   项目重点是对水稻、小麦和大豆野生近缘植物进行保护,项目通过开展包括激励机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能力建设以及提高保护意识等一系列活动,消除示范点内对水稻、小麦、大豆野生近缘种数量构成威胁的因素及其根源,将其野生近缘种的保护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促进全国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为全面开展CWRC项目工作,农业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资金于10月12―14日在桂林举办了CWRC项目推广点培训班,15个项目省市的省、市、县、乡(镇)、村等150多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内容主要是基线调查方法学和激励机制建设的相关知识,总结交流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促进项目有序推进。国家项目办主任王桂玲、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王锡吾、科技教育司调研员汪竹韵及国家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杨庆文等出席会议并做培训报告。培训会上,广西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杨天锦站长介绍了广西野生植物保护及项目实施情况,昭平县农业局作了项目实施经验介绍。  在此项目会上,确定我区共有昭平等五个县(区)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EF“农业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杨天锦站长就我区项目实施作了部署。国家项目办主任王桂玲作项目实施部署杨天锦站长作广西项目实施汇报昭平县项目激励机制建设内容之一修村道路
 分享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网民自主发布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商务部网站和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本站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农业部实施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获UNDP高度评价
摘要: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执行,农业部实施的该项目实现了保护点作物野生近缘植物面积没有减少、土地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和威胁因素降低了80%的目标。
  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执行,农业部实施的该项目实现了保护点作物野生近缘植物面积没有减少、土地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和威胁因素降低了80%的目标。
  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王衍亮介绍,野生近缘植物由于生长在未经人工驯化的生态环境中,比栽培植物更能适应多样性和极端化的天气,保护和利用好其优异种质基因,对适应全球极端环境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该项目旨在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保护方式,消除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威胁野生稻、野生大豆和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因素及其根源,促进中国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自2007年6月实施以来,在云南、海南、广西、宁夏、河南、吉林、黑龙江、新疆8个省(区)开展了水稻、大豆、小麦的示范性保护工作,并推广到15个省的64个点,保护物种达39种。
  王衍亮告诉记者,通过项目支持,撬动地方政府配套投入达3579.4万美元,接近设计时的3倍,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得到了最大程度发挥;通过改造水利设施,降低了农田与保护点争夺水资源的威胁;通过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了村民对保护点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依赖;通过建立“以政策法规为先导,以生计替代为核心,以资金激励为后盾,以提高意识为纽带”的全方位激励机制模式,使项目点农民收入平均增加了20%以上;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等培训形式,大大加强了农民的保护意识,改变了生计手段,实现了向保护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真正成为了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开展优异种质鉴定、评估工作,发现了耐寒野生稻、高质量野生大豆及耐旱野生小麦近缘植物等一批优异基因材料,并通过了专家评审;通过推动和实施项目,锻炼和成长了一批熟悉国际项目规则、掌握主流化保护理念、熟练应用与国际接轨的项目工作方法和对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工作激情的农业资源环保队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项目的成果给与了高度评价。马超德代表认为,项目历经近六年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全面成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农业部的长期战略合作充满信心。希望今后积极推广项目形成的管理机制与经验模式,为加强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农业部门及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均衡保护与开发,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农业等相关部门的主流化;继续推进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和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管理、科技、宣传、国际合作水平,应用适应性管理的理念、手段和工具,应对气候变化等新课题和新挑战。
浏览 (32) |
(0) | 评分(0) | 支持(0)
| 发布人: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上一页1下一页
版权所有(C) Copyright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最新]论文范文【 精品】 试论广西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点激励机制成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最新]论文范文【 精品】 试论广西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点激励机制成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39: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最新]论文范文【 精品】 试论广西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
官方公共微信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推广点申报汇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推广点申报汇总
转​正​工​作​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物保护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