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和2007年中国为什么要持有美国国债债额各为多少

美国国债史揭秘 中国为何成头号债主? - 社会 - 广东之窗|广窗网—广东地区生活消费类门户站点!
美国国债史揭秘 中国为何成头号债主? - 社会 - 广东之窗|广窗网—广东地区生活消费类门户站点!
当前位置: &
美国国债史揭秘 中国为何成头号债主?
内容摘要:
别人崇尚生而为赢,美国时兴生而欠债。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开启了利用国债获得生存和独立的先河。
别人崇尚生而为赢,美国时兴生而欠债。...
别人崇尚生而为赢,美国时兴生而欠债。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开启了利用国债获得生存和独立的先河。
别人崇尚生而为赢,美国时兴生而欠债。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开启了利用国债获得生存和独立的先河。而最近十几年,美国更是利用国债将全世界拴在了一根绳上。
中国作为美国第一债权国,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已趋于成熟,并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6月减持25美元美国国债至12684亿美元。原因何在?
图注:美国国债构成情况&&&&&&&&&&&&&&&&&&&&&&&&&&&&&&&&&&&&&&&&&&&&&&&&&&&&&&&&&&&&&&&&& 来源:TDUS
美国国债源起战争
美国国债始于建国。独立战争时期,由于缺乏战争经费,政府开始发行&大陆币&和债券。在战争后期,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将从法国借来的贷款进行了抵押,通过再贷款的方式为战争提供了财政支持,也为美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美国通过举债获得了生存和独立,但同时为债务规模的扩大和债务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美国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军费、社保、医保等成为美国财政的不可承受之重。2004年,美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债务国。
2008年,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债务,同时也成为导致2011年5月美国债务危机的最重要因素,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签署同意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在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中,中国和日本占到了40%,中国占比最高,截至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占所有国家总额约29.2%。
关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是为了增加外汇储备这一说法,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陈爱民表示:&投资国债不单纯是为了储备外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把外汇储备用起来。&
从独立战争至今,美国但凡开战或遇经济危机,政府债务就会大增。金融危机前,各国持美国国债的频率增长最高能达到50%。
随着美国国债上限的提高,各国持美国国债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中国虽然从2007年以最高增持率近50%,逐渐下降到如今减持美国国债,但持有率总量仍然在缓慢增加。
从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月持有量而言,从2013年11月至今,中国、巴西、德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环比均有下降,但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则每月均有增持。
不过就最新发布的美国国债持有量来看,日本与中国一样2014年6月比5月均有减持,日本减持6亿美元。
新世纪开始长期持有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开始于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前,中国由于并不熟悉美国金融市场,以及国际经济环境,所以没有购买美国国债。
自1985年开始,中国开始购买美国国债,但数额小,且绝大多数月份的国债认购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下,且以短期国债为主,速买速卖保证了较稳定的小额收益,但持有量不大。
经过10年试水,中国开始逐渐增加购买量,绝大多数月份的购买额都能维持在10亿美元以上。由于购买量超过出售量,美国持有国债开始出现结余。但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份额并不大,中国持有的短期国债平均占总额的3.4%,2005年占有量最大,也仅占8.3%。
而美国的第二大债主日本持有最多的国债类型为短期国债,其每年平均持量约为一千亿美元,占美国全部短期国债近20%。
俄罗斯持有的美国短期国债与中国的持有量类似,但其波动也更为严重,俄罗斯2002年的短期国债持有量为3.5%,但2006年则多达6.5%。无论从持有量还是持有额变化幅度,中国都不及日本和俄罗斯对美国的影响力大。
2000年,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月度购买额大多都超过了100亿美元,有时甚至超过300亿美元,2003年3月,中国购买的美国中长期国债就高达358亿美元。
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历史上看,直到1994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尚不到160亿美元。到2000年这一数额才达到600亿美元。
但自2001年后这一数字开始迅速增加,从2001年的786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4776亿美元。中国购买的主要国债也转变为超过一年的中长期国债,交易时间的延长,导致中国最终成为美国的最大债主。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则称:&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将会是一个常态,从年份上看,美国国债结余仍在增加,这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有关系。而中国转向国债则是一个阶段性尝试。&
政治不影响国债持有
从各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变化情况来看,似乎跟美国关系好的国家一直都在增加购买美国国债,而跟美国关系紧张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德国则在持续减持美国国债。这是否表示美国国债与国家政治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呢?
陈爱民说:&国家关系与国债的购买情况联系并不大,各国购买美国国债主要还是出于经济考虑。&
何茂春对此也表示赞同,他表示:&美国国债是一种金融商品,所以各国购买美国国债主要是出于回报率和可信度的考量,政治关系只能是影响决策情绪,但不能影响决策理性。当然,如果关系恶化到一定程度,肯定也不会购买其国债了。&
从美国240年的国债历史中不难看出,美国发行国债是为了生存,而各国购买美国国债主要是为了增加外汇储备、并通过购买国债赚钱。对中国而言,对美贸易顺差是中国外汇储备最重要的来源,巨额外汇储备又是中国可以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前提。
正像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说的那样,中美关系就是&金融恐怖制衡&,美国向中国提供巨额贸易顺差,而中国使用贸易顺差来购买美国国债,这就导致了美国不敢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而中国为了确保美元汇率稳定,就必须大量购买美国国债。
减持因为货币贬值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除了今年1月与5月有约平均60亿美元的增加,其他平均每月减持美国国债25亿美元至467亿美元不等。第一债权国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原因何在呢?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张陶伟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这与人民币贬值有关。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最高贬值超过3.5%,流入国内的外资减少,与此同时,很多人到海外投资,输出了大量美元。&
而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就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有大幅蒸发,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会受到冲击,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必然会减少。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将资金拆借给了国外一些金融机构。现在之所以无法准确统计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很多国家通过金融机构购买美国国债,以金融机构的名义购买的国债无法统计是哪些国家购买的国债。&张陶伟说。
张陶伟表示:&持有国债的增减,实际上是外汇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资产配置问题。中国将部分外汇交给外国金融机构管理,并与之签订保密协议,外国金融机构不会透露是用谁的钱买的国债,并根据要求成功将外汇带入流动和收益的循环中。&
关于中国和日本减持美国国债是否与收益率下降有关时,张陶伟表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已经预测美国国债收益率会上升,所谓的欧债引起美国国债恐慌的说法还不好说。此外,单看月度的波动意义并不大,到底是价格波动产生的估值减少,还是真的减少无法通过月度判断。&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 马荣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东之窗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东之窗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相关阅读:
本月点击排行
总编信箱:
法律支持: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刘云海律师 粤ICP备号
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5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美国国债的绝对增持与相对减持(程实等;4月24日)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您的位置:
美国国债的绝对增持与相对减持(程实等;4月24日)
&&&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过低,韩国国家养老金服务将不再购买美国国债,该基金管理着2200亿美元资产,是世界第五大养老基金。文章认为“这项措施标志着金融机构可能将大举转变投资方向,从美国政府债券转向收益率更高的资产”。
&&& 韩国NPS的投资方向转变的确值得关注,但是否能够从中得到“外部持有者正在或即将大幅减持美国国债”的结论还有待商榷。笔者在综合美国财政部、彭博和国际清算银行时间序列上的大量相关数据后发现,次贷风波后美国国债海外持有的变化比大多数市场人士想象的要复杂许多。必须指出的是,来自韩国的变化可能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整体影响,在2008年1月全部海外持有者持有的24025亿美元美国国债中,韩国仅持有421亿美元,占比仅为1.75%,而且相比2007年12月,韩国持有量甚至还上升了7.4%。
&&& 笔者认为,对于美国国债“减持”问题的分析,需要严格区分绝对减持和相对减持,前者反映了海外持有量的绝对值变化,而后者则反映了美国国债在总体海外资产投资中的比例变化。数据比较分析显示,这两种性质的减持在次贷风波后的变化具有较大差异。
&&& 从绝对减持的角度看,“美国国债减持”是一个伪命题。从次贷风波爆发的2007年7月到次贷风波持续蔓延的2008年1月,美国国债的海外持有量从22010亿美元上升至25025亿美元,增幅为9.15%,而且在这段时间里,该指标的月度数据一直在上升,从没有下降,只是在2007年7月和8月次贷风波集中爆发的时段,其增幅相对较小。美国中长期国债的变化稍有不同,在2007年7月和8月分别被海外持有者净卖出了93.67亿美元和27.64亿美元,但在随后的5个月里则又分别被净买入了260.02亿美元、498.32亿美元、235.4亿美元、14.38亿美元和375.55亿美元。整体上看减持仅持续了一小段时间,而且被后续更大程度的增持所抵补。从结构数据看,在23个美国国债主要海外持有者中,只有9个从2007年7月到2008年1月的持有量有所下降,这9个经济体是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瑞典、爱尔兰、意大利、波兰、土耳其和俄罗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日本作为第一大持有者较有影响力外,其他持有者相对于整体的持有比重都比较低,而且这些经济体的减持比例都非常小,减持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增持的平均水平,比如日本减持幅度为5.4%,而英国、加勒比银行中心和巴西的增持幅度分别高达182%、52.9%和33.9%。从2008年1月的数据来看,23个主要持有者里仅有5个在一个月内进行了减持操作,减持结构比重进一步下降。
&&& 从相对减持的角度看,“美国国债减持”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在全球投资组合中相对比例的下降意味着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兴趣正在不断淡化。虽然没有直接数据可以采用,但笔者通过不同途径以指标合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验证了这一客观事实。首先,美国国债外部持有量余额与同期全球外汇储备量的比例在次贷风波后明显下降,2007年7月这一比例为39.25%,2008年1月下降至38.30%,降幅近1个百分点;其次,外国机构持有的美国国债占整体海外持有量的比重从2007年7月的73.64%下降至2008年1月的70.17%,这表明,对于没有“增持美国国债以避免美元汇率加速贬值”战略意图的机构而言,减持美国国债的倾向较为明显;最后,国际清算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海外债券市场中美国所占比重从2006年12月的24.46%上升至2007年12月的25.09%,而在0.63个百分点的变化中,仅有0.04个百分点来源于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这间接表明美国市场的重要性在次贷风波后相对下降。
&&& 美国国债“绝对增持”和“相对减持”现象的并存,深刻反映了次贷风波背景下防范美元超跌和分散投资风险两种潜在市场心理的激烈碰撞。一方面,美元指数自2007年7月2日至2008年3月21日一路急跌了10.67%,而同期美元均衡汇率却没有出现大幅下降,过渡性质的美元汇率“超调”不仅造成了以“三金(美金、黄金和黑金)异动”为表象的国际货币体系初步紊乱,还为美国通胀风险的对外输出和次贷成本的全球分摊创造了路径,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继续持有美元资产避免美元超跌加速的必要性不断凸现。如果将美元汇率变化同美国中长期国债海外净买卖数据放在一起看,这一潜在意图尽显无遗:在次贷风波初期美元汇率尚未显露超调迹象时,海外持有者净卖出了美国中长期国债,而随着美元加速滑向深渊,防范性操作显著增强,净买入成为主流。可以看到,在2007年12月美元汇率反弹的月份,海外持有者净买入的数额非常小,在2007年9月、10月、11月和2008年1月这几个美元贬值的月份,海外持有者净买入的数量却非常大,如此迥然有异的操作充分显示出净买入的汇率防范目的。
&&& 另一方面,美联储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连续六次降息300个基点让各种期限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全面下跌。从2007年6月末至2008年3月下旬,期限为30年、10年、5年、2年和1个月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了18.81%、33.64%、51.74%、67.15%和72.3%,再算上美元贬值带来的汇率成本,持有美国国债对投资资本赢利性的冲击不容轻视。而且,次贷风波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也给维持未来流动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潜在挑战。
&&& 次贷风波后的复杂形势使得全球美国国债的海外持有者一边以相对减持的方式有序调整资产币种结构,一边以绝对增持的方式避免美元汇率过度超调。以至于像OPEC和俄罗斯这样从很多年前就公开表示要减持美元资产的经济体甚至于次贷风波中还在绝对增持美国国债。因此,以“有保有压”的态度辨证对待美国国债持有问题是长期理性与短期理性兼具的战略。中国对此保有审慎姿态将不失为未雨绸缪的谨慎选择。
&&& 从2007年7月到2008年1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从4800亿美元上升至4926亿美元,绝对增持幅度为2.63%。从月度数据看,2007年8月、9月、10月和11月的持有量相比前月都有所下降,但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的增持幅度较大。从未来趋势来看,中国继续保持绝对增持将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遏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非美元贬值”结构失衡的恶化,并减小美元贬值对中国货币政策通胀调控力相对冲抵的可能。与此同时,在长期将继续有序分散投资方向,平衡投资币种,甚至在美元贬值见底后由相对减持进一步转向绝对减持对于中国海外投资的保值升值将不无裨益。
[!]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大厦11层
邮编:100028
电话:010-
传真:010-
COPYRIGHT &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