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流入,对中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及比较优势形态的影响

郝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论证了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从比较优势理论谈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理论研究
保护视力色: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当今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除个别年份外,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 2005年中国外资流入攀升到603亿美元,美国则为1060亿美元。但无论是从外资的存量、产业布局、投资渠道和外资来源国别来看,中国与美国相比均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不仅还要积极地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而且应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开放和利用外资,改善利用外资结构,加快外资并购步伐,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促进力度,提高从发达国家吸引外资的比重,从而缩小与美国在利用外资质量上的差距。  一、中美FDI流入的对比  (一)从外资存量看  尽管这几年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从FDI累计数量来看,中国与美国差距甚远。1998年-2005年,两国FDI流入量累计分别为12613亿美元和4006亿美元,中国仅相当于美国的31.8%。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截至2004年,美国和中国的FDI存量分别为14738.6亿美元和2454.67,美国是中国的6倍。2005年,中国人均FDI流入数约为46.4美元,美国为357.6美元,美国是中国的7倍。这期间两国的FDI流入都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不同的是美国是大起大落的波动,而中国的波动相对平缓(见图1)。
(二)从产业布局看  中国利用外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占三分之二以上,服务业占外资比例不高,基本上不到在30%甚至更少。美国外资流入则一直以服务业为主,超过60%。  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加深,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和外资比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年递减,年,中国FDI流入中服务业平均占36.1%,其中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占据相当的分量。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140.11、131.36、122.28和116.79亿美元,占全部外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57%、24.55%、20.17%和19.36%,2005年降为历年来最低。服务业中外资的结构也相应变化,宾馆饭店等旅游项目所吸引的外资大幅减少,计算机服务、运输服务等外资逐步增加。上述数字没有包括银行业的外资数额。  可以说服务业外资流入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利用外资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在中国,一方面服务业FDI流入量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服务业FDI流入量所占比例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  (三)从投资方式和渠道看  1990年代以来,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仍然是吸收外资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法律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跨国并购在中国发展很慢。中国利用外资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90年代中期以前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为主;近几年,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经验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外商以独资的方式进入中国,2005年实际使用金额已占FDI总数的70%以上。据商务部外资主管官员透露,近年通过并购形式的外商投资增长较快,已占到10%左右。  (四)从外资来源来看  截至2005年,中国累计吸收外资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地区分别是香港2595.22亿美元、日本533.76亿美元、美国510.9亿美元、维尔京群岛459.17亿美元、台湾省417.57亿美元、韩国311.04亿美元、新加坡277.43亿美元,英国131.96亿美元、德国114.39亿美元。从数量上看,中国外资最大来源是香港及周边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球最大FDI东道国,美国的外资主要来自另外两个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欧盟和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与全球对外投资的国别趋向一致,如2000年美国FDI流入存量为12386亿美元,其中来自日本和欧盟分别为1776亿美元和5540亿美元,分别占14.3%和43.9%,二者合计占美国FDI流入的近60%。  二、中国吸收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尽管吸收外资流量较高,但存量仍然较小  虽然我国利用外资流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从外资存量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不仅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即使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外国投资存量占本国GDP比重分析,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实际吸收外资存量为2132.88亿美元,仅占当年GDP的12.9%,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1.7%。  (二)服务业吸收外资规模偏小,比重不高,结构有待优化  长期以来,我国吸收外资结构不尽合理,制造业规模很大,比重过高,服务业规模偏小,比重较低。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45家,同比增长8.65%,占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16.92%;合同外资金额390.31亿美元,同比增长45.95%,占合同总外资金额的20.6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79亿美元,同比下降4.49%,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19.36%。外资对于中国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远远比不上对制造业的作用,服务业在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远远落后于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  再从服务贸易领域内部看,外商投资最大行业是房地产业,占服务贸易领域外资的近五成。另外服务业吸收外资的领域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建筑业、分销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运输服务业。中国服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比重明显偏低,主要是金融服务业、电信、贸易和商务服务行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偏小,原因与这些行业基本上是具有垄断性质和对外开放程度低有很大的关系。  (三)吸收外资方式单一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并购规模不大  近几年,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步伐已有所加快,每年并购数额在20亿美元以上,但总体比重依然很小,而且大宗的并购案较少。以2004年为例,中国最大的跨国并购案为20亿美元,而像巴西和墨西哥的并购案已接近40亿美元。可见,中国吸收外资方式单一的情况远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利用外资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虽然国内关于跨国并购的热情较高,但实际操作上仍有诸多限制,并且相关的社会环境对跨国并购并不有利,从而影响了跨国并购地正常进行。  (四)外资来源结构不尽合理  据统计,2004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计6373.6亿美元,占全球FDI流出的87.27%,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合计5697.43亿美元,占78.20%。而中国外资来源主要为亚洲,特别是香港占总量的约42%。截至2005年底,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和对外投资大国对中国实际投资分别为510.9亿美元、533.76亿美元和473.06亿美元,分别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20%、8.58%和7.60%,三大经济体累计对华投资1517.72亿美元,仅占中国累计吸收外资总量的24.38%,尚不到四分之一。除日本对华投资持续增长外,欧盟对华投资这几年处于波动时期,近两年回升,特别是2005年达到最高水平。自2003年起,美国实际对华投资连续下滑。 2006年前5个月,这一趋势还在继续,1月-5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企业和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0.15%和14.74%。  三、对中国吸收外资的建议  (一)继续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虽然中国利用外资规模近几年增长很快,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资金流入国。但是,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吸引外资方面,我们还远远不是一个强国,抛开外资质量暂且不谈,仅仅从数量和占GDP的比重来看,我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我国的经济总体规模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  (二)扩大服务业开放是成为利用外资强国的必由之路  2004年国际FDI止跌回升,并拉开了新一轮增长的序幕。今后国际FDI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更多地转向服务领域特别是服务外包,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加强、服务型企业的特有优势、管制的取消、放宽和私有化、竞争的压力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均将成为推动服务业FDI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服务领域中,最吸引外资的行业既包括传统的金融服务业和贸易,也包括新兴的电信服务业、电力和商务服务等。  经过27年的发展,我们已是利用外资大国,经济总量也排在世界第四位,但是如果服务业竞争力低下,中国很难称之为经济强国;同样,如果服务业外资规模上不去,中国也很难称之为利用外资的强国。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电信、商业、贸易、物流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远,必须通过加快开放,更多利用外资来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在GDP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发展潜力看,一旦市场开放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加快外资并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当今社会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背景下,没有领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企业或可过得一时,但很难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空间。国内企业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掌握资本经营技巧,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应针对本地的产业特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把现阶段前景较好和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通过改制引进外资,进行参股、控股以及兼并、收购等方式,与跨国公司强强联手,将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提高地方经济总体实力。加快外资并购步伐,必须改变过去引进外资就是建新厂、盖新房的传统观念,鼓励外资参与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造,充分利用现有国企的闲置土地,盘活土地存量,缓解土地供应紧张的矛盾,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  为外资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和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加大对发达国家投资促进的力度  鉴于我国外资来源中发达国家比重不高的情况,今后,我们应在巩固吸收亚洲地区外资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促进力度,这样既能提高外资规模,也有助于提高外资质量。首先,不能否认,尽管目前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但在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中国仍然很不了解,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开展有针对性的国家形象宣传和政策宣讲,使之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和平崛起给世界经济和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具有实际效果的投资促进活动,既包括政府层面上的多边、双边投资促进活动,更多的还是面向企业的广泛交流和项目对接,关键是项目和企业要有针对性;再次,借鉴发达国家投资促进的做法,在重点对外投资国别设立专门的投资促进分支机构或投资促进专员,为企业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和商务交流等方面的服务;最后,改进现有投资促进方式,采用投资者定向、利用优势产业进行投资促进等手段,通过加快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产业转移、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加快服务业开放及鼓励外资并购等方式,大幅度提高利用发达国家资金的比重,使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水平和质量在整体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990年代以来中国和美国服务业的外资流入及比重对比  单位:亿美元
2002年存量
注:本表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世界投资报告》计算,《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对2002美国的FDI流入量进行了的调整,但没有服务业具体数字,故本表未做调整。
年全球外资并购数量  单位:亿美元
发展中国家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数字并计算。
2000年以来,美国、欧盟和日本对华投资情况  单位:亿美元
实际投资额
实际投资额
实际投资额
资料来源:商务部
上一篇:下一篇:
【】 【】 【】70FDI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实证研究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70FDI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实证研究
金融在线;$%&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实证研究;齐稚平&#姜成人’;(&(长春税务学院,吉林长春"摘要:从总体上讲,$%&的流入极大地促进;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0;图&即为&22+年至’**!;&quo
金融在线$%&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实证研究齐稚平&#姜成人’(&(长春税务学院,吉林长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成都,&**+-)摘要:从总体上讲,$%&的流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进出口的结构性失衡。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如何,本文将基于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对此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探讨$%&对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转变及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实证研究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0)第三次修订本的分类结构及编码,进出口商品共分&*类,下分,-章,先按商品的不同加工程度、再按商品的不同用途分别归类。其中,“初级产品”指.&/0的*1-类,“工业制成品”指.&/0的!12类。为便于经济分析和国际比较,在这里我们按照./&0的一位数分类将中国产品分为十大类。为讨论方便,分别以3.&/0*13.&/02表示从&到第&*类产品的出口。以&.&/0*1&.&/02表示相应分类产品的进口。数据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整理获得。图&即为&22+年至’**!年间各季度我国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各类产品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图中清楚地反映出,这2年间我国十大类产品的进出口比重有着明显的变化。最明显的是第七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贸易额比重由&22+年&季度的比重’4(+’5上升到’**!年-季度的最高点-+(,+5。而第八类、第六类产品进出口份额都经历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我们将人民币汇率引入分析模型作为重要解释变量。我们使用《全球各国宏观经济指标宝典》中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基础计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2+年7&**),各月平均整理得季度数据。为方便分析对其取自然对数,表示为89:。’(中国实际;%&我们使用本国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作为国内生产能力的替代变量。一般来说,;%&的增长代表着我国出口能力的增强和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上涨,因此对进出口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与世界实际;%&相比较,我们利用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价将中经网数据库的宏观数据兑换为美元表示的数值。在模型中以=;%&表示,同样对其取对数表示为89=;%&。)(世界实际;%&我们以世界总;%&作为表示世界需求能力的变量。该数据来源于《全球各国宏观经济指标宝典》。在实际分析中取对数以89&;%&表示。-(各类商品进出口额根据海关月度进出口数据整理,可获得&22+6’**!年以美元表示的各季度进出口数额,取对数后用893?@、89&A@表示。!(当期及滞后-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季度流入量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当期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本身就有一大部分是以进口的形式出现的,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后则表现为较强的出口倾向。在出口模型中,我们以当期出口额作为应变量,以滞后-期(即&年)$%&作为解释变量。由于投资先于生产,生产先于出口,因此在模型中加入时滞因素可以较好地反映这一逻辑关系。所以我们预期当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与进口同方向变化,滞后-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则对当年形成出口倾向。分别将$%&及$%&(1-)引入进口及出口协整模型。取对数表示为89$%&,89$%&(1-)。经济理论研究#!&本文尝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因素对我国商品进出口各组成部分的影响。考虑到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期间和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实证模型的稳健性要求我们进行研究的数据为&22+6’**!年间的季度数据。二、模型设定与数据的选择在我国商品进出口敏感性分析模型中,作者取下列因素进入解释变量:万方数据 金融在线本文采用对数变换回归方法,回归系数即为应变量对各解释变量的弹性。根据以上分析,构造多元回归模型如下:$%&’()!*+!,-$%.+!&$%/012+!3-$%7(85)+&(,)$%79():*+:,-$%.+:&-$%/012+:3$%7+&(&)三、模型检验结果我们利用&;(&=&3?,软件对上述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由平稳性检验可知所有数据均为非平稳但一阶差分平稳序列,故可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产品出口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是我们对商品出口使用(,)式设定的基本模型检验得到的结果。根据残差构成的14统计量(!@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3AB)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得知,回归方程中所用的数据序列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各类商品出口协整检验结果出口变量常数项$%.$%/012$%(85).C&14总出口&’83!?D,8*?E5*?!A5?5A*?,A*?EA,?&AF检验值8,?E!%5?D5%%D?5E%%&?,B%%初级产品出口8,E?,&8*?!E*?!3&?3*8*?*5*?EB*?EEF检验值8,?!&!?3A%%5?D!%%8*?!B&G7HI*8E?E*8*?B!*?BB,?,5*?***?EB,?&,F检验值8,?D!%D?*,%%&?5B%%*?*&&G7HI,A?*B8*?5!*?BE8,?&A*?,&*?!5,?!,F检验值8*?!*&?EE%%8,?,3*?D&&G7HI&8E?**8,?BE*?3&,?BE8*?,**?E*,?5,F检验值83?!B%%&?BD%%&?AB%%8,?&*&G7HI385E?D3*?3!*?5,!?,58*?*B*?AA,?,!F检验值*?3!,?B*5?*3%%8*?35&G7HI5B*?B58*?*3,?DA8A?3&*?B**?&A*?B!F检验值8*?*&3?*A%%8&?E&%%,?5A83D?A&8*?EB*?!D5?D,*?&,*?EA,?3&F检验值8,?E,5?!&%%D?!,%%&?3,%%&G7HI!8&E?*38*?EE*?!B3?5!*?,E*?EB,?&BF检验值8,?A&5?*!%%!?*E%%,?EA%&G7HIB83!?&A8,?5!*?5D5?!D*?,B*?EB,?3!F检验值8&?3!%%3?*,%%!?E3%%,?D5%&G7HID8B3?&,8,?,A*?5AD?B**?,5*?EA,?,!F检验值8&?&D%%3?B!%%,,?BA%%,?D&%&G7HIA8,E?&58*?35*?B5&?,A*?&3*?E&,?B5F检验值8*?!33?E&%%&?D&%%&?*5%%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四个解释变量可以很好的解释我国各类商品的出口(.8&JK:L&M均大于E*@)。但各解释变量对每种商品的影响并不相同。具体来讲,617对于初级产品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对工业制成品的影响显著,弹性为*?&,。在工业制成品中,所有产品对617的变动弹性均为正数,其弹性都在*?,到*?3之间。&?产品进口方程的协整检验结果同样方法,我们对商品进口使用(&)式设定的基本模型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从我们协整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首先,产品总的进口与实际有效汇率、我国实际012、世界012以及617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在初级产品中,第*、第3类进口与617显著相关,弹性分别为*?&A和*?B5,在标准国际贸易分类中,第!&经济理论研究万 方数据*类代表“食品”,第3类代表“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说明我国部分战略物资(如石油、煤、焦炭等)的进口是由617引起的。在工业制成品中617的影响更显著。总体来讲,工业制成品对617的弹性为*?&5,而其各组成部分对617的弹性均在*?,N*?5之间。表&#各类商品进口协整检验结果进口变量常数项$%.$%/012$%.C&14总进口7985!?D*8,?DA*?,3B?&D*?&,*?EA,?&&F检验值85?*D%%,?E,%,5?*D%%&?5E%%初级产品进口8!,?,,8&?5E*?,3D?*A*?,**?E5*?!5F检验值83?*5%%*?!EA?5A%%*?B!7G7HI*8,E?3D8,?3A*?,E&?BD*?&A*?A5*?EBF检验值8,?A!%*?EB3?!,%%,?EB%7G7HI,8!!?,A8,?E58*?5BD?,E8*?3!*?5D,?E5F检验值8*?AD8*?DA3?,A%%8*?A,7G7HI&8!!?DA8&?!,*?*BD?!!*?,B*?EB*?D*F检验值83?!&%%*?3,,*?3A%%,?,B7G7HI38D*?3&8,?E**?,*A?A!*?B5*?AE*?!5F检验值8,?5B*?&EB?BA%%&?3B%%7G7HI55&?!&8,*?D3*?33*?&E8*?*5*?A,,?!*F检验值8D?B5%%*?AD*?&*8*?,D85!?&,8,?B**?,3B?,**?&5*?EA,?5*F检验值83?D&%%,?,*,3?E,%%&?AB%%7G7HI!853?!A8,?!5*?*!!?DB*?,B*?EA,?ADF检验值85?D3*?!A,D?5,%%&?!3%%7G7HIB8&B?3!8,?BB8*?*B3?ED*?33*?E!,?35F检验值83?E3%%8*?!5E?&&%%5?*B%%7G7HID8!!?D58,?&A*?,AD?***?&,*?ED,?3BF检验值8&?5&%%,?&B,&?EA%%&?*A%%7G7HIA8!!?*E83?*,*?&5D?!3*?33*?ED,?*,F检验值85?,B%%,?&!,*?&3%%&?3A%%四、结论及研究建议纵观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看出617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第一,从两大类产品来看。我国初级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从,EED年,季度的所占比例,5@下降到&**!年四季度的B@,而工业制品的出口比例却明显上升,从,EED年的AB@升到&**!年的E5@。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617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影响显著。第二,从工业制品内部产品结构来看。!、B及A类别的工业制品在总的工业制品比例上升的大前提下不升反降,三者总的下降比例达到&5?D@,所以工业制品出口的上升主要是因为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引起的,这其中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设备、电信声音录制等设备以及电力电气零件等比较先进设备的出口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中占很大部分。而其对617的弹性为*?,5。说明617的流入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产生重要影响,改变了我国以往简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结构。第三,从进口产品结构来看,,EED年和目前进口的两大类产品的比例上没有很大变化,但是通过对进口产品的小类产品结构的分析发现:初级产品减少了食物及活动物的进口,加大了各类原料的进口;工业制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其中主要是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设备、电信声音录制等设备以及电力电气零件等比较先进#金融在线设备的进口引起的,它们在整个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中所占的比例为$&%&’。而()*无论对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改变了我国上世纪+,年代初以特种工业专用机械为主的单一设备进口。从我国进出口的产品结构的变动可以看出,()*的流入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转变,逐渐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产品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从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但是,外资在促进我国进出口结构升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虽然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体比重大幅度上升,但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重要地位。现已形成大规模生产家电、电器、电子及纺织轻工等产品的能力并在大量出口这些产品,但频繁的贸易摩擦也多出于此类产品出口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外资企业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入我国的结果,短时期内外商投资企业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主体结构很难改变。其次,我国各省、市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的现象。在外商加大对我国制造业项目的投资力度之时,有关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率高达-,’,即作者简介:.%齐稚平,经济学硕士,长春税务学院金融系助教,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姜成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参考文献:[.]赵晋平%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年版[/]滕家国%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年版[&]江小涓%利用外资领域的理论研究%经济学动态,/,,.第&期[0]李琴%()*流入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第+期。刘学武%投资、消费、国际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1[!].+++年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第+期。在现有长三角联盟的.!座城市中,有..座城市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座城市选择石化、./座城市选择通信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上接第/+页)能过剩起到一定的消化作用。总之,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复杂的,它既有投资过热的原因,又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因此,我们化解产能过剩,就不能仅仅靠“堵”或“疏”其中之一的某一种方式,而应该双管齐下,即一方面从源头上“堵”住已经过剩的产能继续加剧,另一方面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渠道来“疏”散已经过剩的产能。这样,才能成功地化解我国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参考文献:[.]于敏%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4]%山东社会科学,/,,!(&)%[/]张涛%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对策建议[4]%中国经济导/,,$(&)%刊,[&]骆乐%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应对措施[4]%现代商业银行,/,,$(!)%作者简介:郭影,新疆财经学院/,,0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在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扩大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要把服务业作为促进消费的突破口,我国居民消费长期局限在衣食住行等实物的消费方面,而对教育、旅游、保险、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的消费增长缓慢。要积极引导居民增加服务消费的比重,尤其是精神文化消费,丰富消费的内容,提高服务业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太低,大概只有&/’。为此,应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释放服务需求的潜能,从而最终达到化解产能过剩的目的。/%创造条件鼓励过剩产品的出口/,,!年我们有创记录的贸易顺差,达到.,,,多亿美元,2)3的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是对外贸易的增长产生的。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外贸依存度高达-,’,虽然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难以维持长久,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虽然我国目前面临的是一个不景气的世界经济,然而我国目前正在生产廉价产品,价低质高的产品。廉价产品的一个特点是:收入预期高时,大家买的少,收入预期低时,人们反倒买的多。因此,尽管国际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增长,但我国仍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出口退税的力度,提高那些相对过剩价廉物美的产品的出口,从而使出口对我国的产万方数据 经济理论研究#!&FDI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实证研究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齐稚平, 姜成人齐稚平(长春税务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姜成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74)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CHINA BUSINESS2007,(2)0次 1.赵晋平 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20002.滕家国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 20013.江小涓 利用外资领域的理论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学动态 2001(03)4.李琴 FDI流入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世界经济研究 .刘学武 投资、消费、国际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年经验分析 2000(09) 1.学位论文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 2006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跨国公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观点,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作用的肯定。无论是国际贸易理论还是国际投资理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对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都出现两种基本观点: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或者国际直接投资替代了国际贸易。然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什么既有替代又有互补?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以哪种效应为主?这些问题都需要对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以后,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连续多年都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在世界上的排名也由1992年的第11位上升至2005年的第3位。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中国对外贸易面临出口价格下降、国内资源短缺、贸易摩擦加剧等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单纯是贸易领域的问题,与外商直接投资也密切相关。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国际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并解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我选择“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题目,主要目的是验证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论证中国外资和外贸发展战略选择。对贸易和投资关系的研究有两个角度:投资国角度和东道国角度。目前多数研究是投资国角度的研究,从东道国角度出发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对外贸易影响的文章较少。实际上,由于东道国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对投资贸易关系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从东道国角度分析投资和贸易关系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果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替代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就会减弱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如果两者是互补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就能够通过贸易渠道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第二,对投资和贸易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消除东道国外资政策和外贸政策相互冲突的状况,有助于制定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经济政策。考虑到中国是全球排名第二的东道国,但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因此从东道国角度研究投资与贸易的关系对中国而言更有意义。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外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说明出现“替代论”和“互补论”两种截然相反结论的主要原因,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指出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和贸易促进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局限性,探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我国外贸和外资发展战略的改革方向。
论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贸易理论和投资理论对投资和贸易关系的研究之所以出现替代或互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其原因与替代或互补的定义有关。就替代或互补的“数量定义”而言,替代是指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减少了该类产品出口,互补是指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投资国资本品货物出口及东道国该类产品的出口,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但是由于模型假设不同,要素禀赋论和李嘉图模型对要素流动(投资)和商品流动(贸易)在构建生产可能性曲线中的作用有不同认识,因此就替代或互补的“价格均等化定义”而言,要素禀赋论和李嘉图模型分别得出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是“替代的”和“互补的”的结论。此外,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投资与贸易的关系被用来说明投资和出口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是否并存,国际生产折衷论和国际投资战略论持不同观点,因此也出现替代或互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在投资与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不同研究所使用的数据类型不同,所研究的国家不同,所研究的历史时期不同,因此分别支持投资替代贸易或投资与贸易互补。第二,笔者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经验分析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性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同步增长;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方式;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第三,根据对各国对华直接投资类型的分析,笔者发现以香港和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地区将中国大陆作为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属于出口平台型投资;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地区更关注中国国内市场,属于市场寻求型投资。由于亚洲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地,投资又多进入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与欧美投资相比,亚洲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反映在进口来源地、出口市场、地区性贸易差额转变及国际贸易摩擦等多个方面。第四,本文采用国际上对双边贸易进行分析时常用的引力模型,对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验证了现有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即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是互补的。第五,鉴于现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贸易量的实证分析仅限于一般层次,本文进一步对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作出深入分析,分析投资与贸易关系的时期特征和国别特征。我们将.年这21年以年为界划分为三个阶段,发现投资与贸易的关系发生了动态变化,1992年以前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年间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迅速减弱,1999年后进一步降低。考虑到各国对华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关系有所不同,我们采用变系数模型对14个主要投资国/地区的对华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日本、美国、韩国等6个国家/地区的对华投资促进了双边贸易,其余国家/地区的对华投资替代了双边贸易,而且在上述三个阶段内各国对华投资与贸易关系都有所变化。为了解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必须对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外贸发展战略重点应该由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效益增加转变。同时通过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推进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换。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出口的中坚力量,对外贸风险的增加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在外资政策方面应该注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和贸易摩擦问题。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关键时刻,深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有助于解决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会议论文 李嘉.陈磊.何万玲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2004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新的数据、完善了计量分析模型,得出了新的发展的结论。首先通过总量分析和弹性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进出口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定量关系;然后省际panel的数据分析进一步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有重要作用,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相关促进关系近些年有一定下降;接着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分析,得出近些年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新变化,从而也证明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新关系;最后结论,不能否认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有紧密的正向关系,但是针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新的变化,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3.学位论文 熊茜 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 20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重庆作为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也同样对其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组成部分,对重庆,也同样如此。所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然后采用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想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交替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后一部分,具体来说,首先,分别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以及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效应分析,从宏观上把握其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作用机制。然后,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对重庆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大致概括与分析,以期使读者对重庆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情况有一个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新兴的计量方法,分别对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市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检验的结果进行了解释,以期通过严谨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到一个确实可信的结论,即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经济增长之间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对外贸易之间均构成了长期均衡或者平稳关系,而且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均有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更进一步,外商直接投资是重庆市经济增长以及推动其对外贸易的原因,但是反过来,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都不是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涌入的原因,并认为要想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应该从政策以及软硬件等方面着手。希望这些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根据。最后,本文在前面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当前重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现状以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4.期刊论文 沈丹萍.邵继勇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分析 -商场现代化2006(1)本文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具体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三个渠道: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外贸规模的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结构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带来的先进技术及其溢出效应,也有利于我国外贸的发展.5.学位论文 李练军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 2008自从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振兴战略以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问题便进一步显露出来,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2006年,中部地区拥有全国26.8%的人口和20.5%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却分别只占到全国总量的3.1%和9.4%。世界许多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实践都表明,开放型经济发展对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不去充分享受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利益,经济发展将无法持续。因此,在“中部崛起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把开放型经济发展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揭示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规律,探讨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有效途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研究。首先在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全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多变量回归模型、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揭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四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外资协同发展三个角度提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认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而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源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战略和竞争优势战略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渊源于国际直接投资各个理论的FDI吸收能力理论对中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非常富有启发意义。(2)论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与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尽管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但对外贸易规模依然偏小,而且商品结构不合理,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方式单一,贸易主体不合理,县城外贸发展落后。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投资规模较小,投资方式单一,投资来源过于集中以及投资行业狭窄等问题。论文还采用综合依存度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结论。(3)论文分析了过去二十多年来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相对来说,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经济增长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进口贸易却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较小,而且两者之间也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4)论文实证分析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不但直接扩大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而且有利于优化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部地区无论是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还是进出口贸易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尽管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而且也存在着长期的唯一协整关系,但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进口贸易也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不过,外商直接投资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5)论文实证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全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评估与比较。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在可能影响对外贸易的8个因素中,贸易条件、进口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中部地区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在可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10个因素中,只有就业水平、工资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贸易等4个因素对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影响,而其他6个因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力因素、集聚效应因素、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本文还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认为,我国各地区的发展环境差异是导致它们开放型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在全国处于中等地位,优于西部地区,但劣于东部地区。(6)本文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拥有区位和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而在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及工业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城市化建设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世界经济、世界贸易、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内外梯度转移给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新趋势却使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7)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外资协同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中部地区要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然后要发展加工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同时努力开拓市场,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其次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多元化外贸经营主体;最后要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同时积极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大力培养国际经贸人才。而中部地区只有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外资产业流向、创新外商投资方式、扩大外资来源,同时加强外资引进审批和监督、改善招商方式、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才能不断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同时本文认为,中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既不能把外贸与外资的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六省各行其事,而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同时兼顾对外贸易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共同发展,努力推进中部地区的经贸一体化。6.期刊论文 牛婷.窦玲.NIU Ting.DOU Ling 陕西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通过对陕西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贸易(MY)变量之间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表明陕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均是陕西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且陕西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较强.指出陕西经济增长不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而是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陕西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7.学位论文 刘云夔 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中国的经验研究 2006外商直接投资的开展、跨国公司的兴起、产业内贸易比重的上升、国际分工的深化等等使得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也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正如已有文献所指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仍然是较具争议性的问题。其次,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轨迹来看,虽然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要准确评估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带动效应无疑需要进行定量测算和实证分析。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结构变化有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加剧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等等问题,都有待于基于中国经济数据来进行客观评价。基于此,本论文研究目的即在于首先从理论分析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内在关系进行清晰界定,并运用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贸易结构变化以及区域贸易失衡等因素进行计量检验。在理论研究方面,本论文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线索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在于进行构建如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内在关系的统一理论框架。在实证分析方面,本论文首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70FDI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实证研究等内容。 
  FDI 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 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孙...然后通过制造出口产品创造大规模外汇收入,因此对贸易项目甚至经常项目的顺差同样 ...   FDI对我国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_经管营销_专业...分类金额数据, 分别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制成品出口...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FDI 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实证 分析 指导教师:庞皓 鲁万波 课题小组:国际商学院 2002 级 2 班 成员:陈炫桦 李永斌 王若溪 周...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姓 院:商学院 名: ** 班 级:09 国贸一班 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入世以来 FDI 对中国进口结构的影响研究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学 ...  FDI 对中国进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和实证研究, 并 探讨FDI对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转变...6 3 5 分类 的制 成品 机 826.0 949.0 1269...   FDI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_经济/市场...虽然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山东省对外贸易的 发展...万美元 实际使用外资情况 行业分类 2009 年金额 第...  伴随出口规 模的扩大,我国的外贸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FDI、国际贸易水平差异及其对地区 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输出入奖励政策; 贸易差额、 汇兑和商品分类等等...  两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 影响 我...FDI 的区位选择分析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国际营销中的文化...  的对比分析 FDI 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FDI...对策分析 保税港区功能拓展研究 保税港区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标志保护促进农业标准化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贸易条件恶化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