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通过什么手段对原材料商务网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导学案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41:2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导学案.DOC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2)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方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当这些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后,能够引导着人类从趋利避害到____________发展。(3)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其具有哪些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分析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2)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化害为利(3)GIS技术,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主要考查你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遥感技术(R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遥感技术(R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②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①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②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2、工程性防御措施(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主要自然灾害和部分自然灾害的具体防御:
遥感技术的概念:所谓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一种被称为传感器的仪器。传感器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遥感技术系统与分类: 一、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组成。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工具,按高度,大体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大类。 传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仪器,如照相机、扫描仪等。 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二、遥感的分类:
&遥感平台的高度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应用领域或专题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
&传感器的工作特点
&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比较:
遥感平台及高度
位于大气层外的卫星、宇宙飞船等,高度大于80千米
大气层内飞行的各类飞机、飞艇、气球等,高度小于20千米
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船)、建筑物的顶部
比例尺最小,覆盖率最大,概括性强,具有宏观的特性;多为多波段成像
比例尺中等,画面清晰,分辨率高,可以对垂直点地物清晰成像;多为单一波段成像
比例尺最大,覆盖率最小,画面最清晰,多为单一波段成像
动态性好,适合对某地区连续观察,周期性好
动态性差,适合做长周期(几个月及更长)观察&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遥感是利用装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等上面的光学和电子设备,接收地球上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再传回地面接收站,使用处理和识别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地物的信息。遥感技术的应用:1、遥感与资源普查: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将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灾害的预防、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CPS)是利用卫星星座来获得地面某点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是当代航天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美国国防部为满足军事部门对海、陆、空设施进行高精度定位和导航的要求,于1994年建成了以定位、导航卫星为依托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所发射的空间定位信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因此可以对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点、任一物体进行全天候的精密三维定位和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1)GPS卫星星座 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卫星星座记作(2l+3)GPS星座。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 (2)地面监控系统 对于导航定位来说,GPS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算得的。每颗GPS卫星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面监控系统提供的。 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是否一直沿着预定轨道运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GPS时间系统。这就需要地面站监测各颗卫星的时间求出钟差。然后由地面注入站发给卫星,卫星再由导航电文发给用户设备。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地面监控系统 监测站—获取GPS数据,并将数据送至主控站。 主控站--控制、调度卫星。 注入站—将主控站的改正参数等注入每颗卫星。 (3)GPS信号接收机 组成:GPS卫星接收机 GPS数据处理软件 任务: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坐标,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GPS的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信息系统的区别:一般信息系统:只能存储、管理数据,不能将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表现出来。 地理信息系统:除了一般信息系统的功能外,还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且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作为地理数据、地理信息自动处理与分析的系统,可遍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应用的全部过程,并能回答和解决以下五类问题: 位置即在某个地方有什么的问题 条件即符合某些条件的实体在哪里的问题 趋势即某个地方发生的某个事件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模拟即某个地方如果具备某种条件会发生什么的问题 模式即某个地方存在的空间实体的分布模式的问题 我国的GIS的发展特点: 起步晚;速度快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
发现相似题
与“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81171959779061419863990545239632GIS设备故障的分析和处理_电工电气_中国百科网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GIS设备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一、简介:
  SF6全封闭组合电器(简称GIS)以金属筒为外壳,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连接管和过渡元件等组成,具有占地面积小、维护工作量少、安装方便、开断性能好、无干扰等优点。2006年以后我公司投运第一座220kVGIS变电站投产运行,其中220kV和110kV分别采用GSI,运行方式均为双母并列运行。220kV共有进线2个、出线4个、PT间隔2个及母联1个,为平顶山高压开关厂,2006年06月出厂,设备交接试验合格,运行期间运行人员按照规程检查GIS设备指针式密度压力指示等巡视项目合格。
  二、事故前运行状态:
  220KV南北母线经200开关并列运行,1#出线213、2#出线215、1#主变进线201断路器上北母(II母)运行;3#出线214、2#主变进线202断路器上南母(I母)运行;母联200断路器运行。
  三、故障经过
  日21时08分,220kV站220KV母差保护动作,北母所带1#出线213、2#出线215、1#主变进线201断路器跳闸,母联200断路器跳闸。
  站内220KV母差RCS-915屏上&跳II母&、&母联保护&灯亮;液晶显示:&B相变化量差动跳II母、母联&。220KV母差BP-2B屏上&差动动作&、&II母差动&、&II母差动|母线分列运行&、&PT断线&、&开入变位&、&差动动作2&、&差动开放2&灯亮。1#出线213、2#出线215对侧保护纵联差动、纵联距离保护动作,三相掉闸。
  四、故障分析:
  根据保护动作信息和录波情况确定故障应在母线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定为故障点涉及母联、PT间隔和5个进出线间隔的-南、-北气室共16个。经过运行人员通过各观察孔检查观察和气体检查,发现1#出线213低位B相CT气室有明显粉尘;经放气试验,有异常臭味;使用PH试纸检查,检验为酸性;初步断为该CT气室内部闪络击穿。
  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并与厂家联系共同分析认为:1#出线213间隔3#气室内内部橡胶垫脱硫不充分,在长期运行中逐渐析出硫,生成黑色硫化银附着在绝缘件表面,造成表面绝缘强度降低,发生沿面闪络放电,引起220kV母差动作,切除北母所带出线及母联。并造成1#出线213间隔3#气室与南母连接的横式绝缘盆上端附着粉尘。
  故障绝缘盘背面
  故障绝缘盘正面
  五、故障处理情况:
  1、为避免213间隔3#气室与南母连接的绝缘横盆再次闪络,用2#出线215对北母充电无异常后,将3#出线274、2#出线275、1#主变201、2#主变202倒由220kV北母运行。
  2、故障后,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抢修方案,组织人员配合厂家现场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故障分析情况,迅速制定了检修计划、成立了检修领导组,制定了电网运行方案和事故处理预案,编制了检修三措和检查、验收记录表。
  3、鉴于本期CT胶垫存在质量问题,为彻底根除设备运行隐患,对220kV36只CT解体检修。6月12日至24日,站内220KV部分设备全部停电,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工作人员完成了对36只CT解体检修,对1#出线273-南隔离开关气室绝缘盘、波纹管进行了解体更换,对同类型36个CT气室全部进行解体检查检修,把绝缘胶垫更换为绝缘纸板,并将CT送入烘干炉中进行烘干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对6个密度继电器进行了校验;18个气室进行了微水测试,全部为合格。
  CT内部结构(更换前)
  CT内部结构(更换后)
  4、更换纸质绝缘垫具体方案如下:
  拆除气路,传动装配;
  用回收装置分别回收CT、南隔离开关、断路器气室气体;检查检修间隔断路器气室、低位CT气室、南隔离开关、高位CT气室至零压;
  平移CT检查检修间隔断路器
  拆除高位CT至线性隔离开关段筒体;拆除低位CT至隔离开关段筒体,更换故障CT气室部分;
  检查其它间隔CT气室内部,更换内部筒体绝缘垫,
  恢复低位CT至隔离开关段筒体;
  恢复高位CT至线性隔离开关段筒体;
  恢复断路器装配;
  CT检查检修间隔气室处理水分,充SF6气体至额定压力;
  恢复CT二次接线,恢复机构管路;进线相关试验;
  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等。
  六、结论:
  本次故障完全有生产厂家设备质量问题引起,今后应加强对GIS设备原材料的选型工作,认真做好相关试验和设备监造工作;同时应及时了解设备有关最新信息,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设备安全运行能力。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图海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请从..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图海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请从地形、气候、水系等三方面简要分析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6分)(2)海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4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多数支流发源和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平原,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降水集中于夏秋,且多暴雨;扇形水系,支流集中汇入干流,排水不畅 (6分)  (2)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流洪水。(4分)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1)直接结合图示信息,河流上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中下游地势低平,则水流速度慢,排水不畅;海河流域位于华北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都暴雨,从水系分布看,图示海河水系呈扇状分布,支流集中汇入干流,加剧了河流水位。(2)治理措施应从人为原因和改善排水条件分析,海河上游流域的植被破坏,是该地区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流下游河道淤塞的主要原因,故应从河流上游的恢复植被分析,注意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改善排水条件,并注意结合分洪蓄洪工程建设和河流下游的河道改善等措施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一般解题思维的归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图海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请从..”主要考查你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②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①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②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2、工程性防御措施(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主要自然灾害和部分自然灾害的具体防御:
我国的防灾减灾:(1)必要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减灾防灾;(2)政府作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努力采取多方面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在防灾减灾中,起着核心作用;(3)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目前我国主要有减灾项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淮河治理工程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太湖综合治理工程等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1、整治江湖,兴修水利2、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改善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3、防洪关键,三峡工程4、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综合治理洪涝灾害“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1、“三北”防护林的范围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共13个省市区,占国土总面积的42%2、工程建设的原因和措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严重;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沙地飞播等3、工程建设的目的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水系特征:干流自西向东,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分流入江和入海。两岸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水害原因:支流多;落差小;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暴雨频繁。1、治淮工程的目标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2、治淮工程的主要措施兴修水库,加固大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等。3、今后治理淮河的任务继续提高淮河的防洪抗旱能力和水质标准
发现相似题
与“(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图海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请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3914239671208360226495101502200443当前位置:
>>>(13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日以来,..
(13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日以来,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市以北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致使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同时,安徽沿淮河、淮北地区内涝严重,淮河抗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这是继2003年以来淮河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性洪水。材料二日,该地区普降大雪,使河北部分区域积雪厚度达55厘米。大雪的侵袭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的气温聚降达10℃以上。(1)试分析造成此次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2分)(2)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你有什么措施?(4分)(3)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和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3分)(4)根据材料二,简述此次雪灾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4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1)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停留时间较长(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导致降水量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2分)(2)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实行防洪保险,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建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2分)工程措施: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上游修水库,中游建设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挖入海新河等。(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3)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逃生技能、逃生知识;准备逃生物资等。(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3分)(4)有利影响:有利于抑制病虫害;(1分)有利于缓解旱情。(1分)不利影响:农业设施受损(如对大棚温室造成损失);(1分)蔬菜等农作物、牲畜、林业(或果树)、渔业等遭受冻害。(1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1)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市以北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是形成洪涝灾害的成因。降水形成的原因为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导致降水事件长,降水量大。(2)洪涝灾害的防治应加强监测和预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实行防洪保险,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建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工程措施: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上游修水库,中游建设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挖入海新河等。(3)位于洪水危险区居民应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逃生技能、逃生知识;准备逃生物资等。(4)此次雪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进行考虑。有利影响:有利于抑制病虫害;有利于缓解旱情。不利影响:农业设施受损;蔬菜等农作物、牲畜、林业、渔业等遭受冻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3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日以来,..”主要考查你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②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①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②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2、工程性防御措施(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主要自然灾害和部分自然灾害的具体防御:
我国的防灾减灾:(1)必要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减灾防灾;(2)政府作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努力采取多方面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在防灾减灾中,起着核心作用;(3)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目前我国主要有减灾项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淮河治理工程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太湖综合治理工程等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1、整治江湖,兴修水利2、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改善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3、防洪关键,三峡工程4、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综合治理洪涝灾害“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1、“三北”防护林的范围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共13个省市区,占国土总面积的42%2、工程建设的原因和措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严重;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沙地飞播等3、工程建设的目的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水系特征:干流自西向东,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分流入江和入海。两岸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水害原因:支流多;落差小;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暴雨频繁。1、治淮工程的目标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2、治淮工程的主要措施兴修水库,加固大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等。3、今后治理淮河的任务继续提高淮河的防洪抗旱能力和水质标准
发现相似题
与“(13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日以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9928240453811602393471783289059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得出结论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