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普通股筹资的缺点风险小

第十二章 普通股和长期债务筹资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十二章 普通股和长期债务筹资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96.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股票筹资的风险管理_毕业论文.doc1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 生 毕 业 论 文
股票筹资的风险管理
诚 信 声 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日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更加深入,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加强本身的科学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起点的筹资活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企业非常注重资金的筹集,然而企业在注重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却经常忽略该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当今,股票筹资已经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本文从股票筹资方式特征和筹资过程出发,研究股票筹资行为可能产生的恶意并购、退市等风险。在分析股票筹资风险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筹资方式
1股票筹资的特点……………………………………………………………(1)
1.1普通股筹资方式的特点 ………………………………………………(1)
1.11普通股筹资方式的优点 ………………………………………………(1)
1.12普通服筹资方式的缺点 ………………………………………………(2)
2股票筹资风险及其种类……………………………………………………(3)
2.1决策性风险………………………………………………………………(4)
2.2经营性风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202|回复: 9
看到第十二章和第三章的时候,有点儿混乱了,求大侠们指点~~
第十二章,说债券的风险因为要支付固定的利息,所以筹资风险更大,普通股的风险相对较小。
可是我们都知道债券的资本成本是比权益的资本成本要低的。
可是高风险不是对应高成本么?这两个不就相互矛盾了么?
还是我理解的有问题??
筹资人风险大了投资人风险相对就小了。。。所以他要求的报酬率就低了
债券的高风险指的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他要支付固定的利息,但它的资本成本是比普通股要低的。
筹资人风险大了投资人风险相对就小了。。。所以他要求的报酬率就低了
投资人风险是小了,对于投资人来说,是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可是对于筹资人来说,不就是成本么?高风险为什么不是对应的高成本?
债券的高风险指的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他要支付固定的利息,但它的资本成本是比普通股要低的。
恩。。。你说的这个我是知道的,但是想现在想说我理解的那个‘风险’和‘成本’是不是不匹配的呢?和老师讲的高风险高成本的意义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xlnehp 于
23:57 编辑
投资人风险是小了,对于投资人来说,是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可是对于筹资人来说,不就是成本么?高风险 ...
你作为筹资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前面临两种两个筹资方案选择,一个高风险(债券),一个低风险(权益),如果资本成本一样,你愿意选哪个?显然是低风险的对不?风险和成本对筹资方来说都是不利因素,如果高风险方案成本高,低风险的成本低,当然大家都选择低风险低成本的去了 市场上是不会存在这么个东西的
换成对方(投资方)的情况,那就是如果两种投资方式,一种高风险(相对筹资方的低风险)低收益(相对筹资方的低成本),一种低风险(相对筹资方的高风险)高收益(相对筹资方的高成本),当然大家都会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对不?当然市场上也不会存在这么个东西
对于投资方来说 高风险高收益 低风险低收益
对于筹资方来说 低风险高成本 高风险低成本
强调投资方的高风险对应筹资方的低风险 投资方的高收益对应筹资方的高资本成本
这样说你明白了不
可以再换个角度
对于筹资方来说,债券筹资,高风险,低资本成本(比如5%),资本成本理解成负的收益率(这个能理解不?因为资本成本是我方付出的,也就是零和博弈的对方得到的)那就是--5%的收益率
股权筹资,低风险,高资本成本(比如10%),那就是--10%的收益率,是不是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恩。。。你说的这个我是知道的,但是想现在想说我理解的那个‘风险’和‘成本’是不是不匹配的呢?和老师 ...
这个问题要站好角度来看,
首先你要分清楚债权人,股东,和公司三者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的。
第三章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看问题,投资人投资了高风险的项目他自然是希望得到高收益。投资人包括债权人和股东
对于债权人,他把钱借给公司,他承担的是到期收不回钱的风险,但是就算公司破产了,他们也可以拿股东投资到公司的资产来抵债。
而股东因为资产投到了公司,公司破产时要承担偿还债权人财务的义务,所以他们收不回投资的风险比债权人更大,所以他们要获得比债权人更高的收益。
而十二章是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公司是这些股东成立并控制的,所以自然不会希望公司倒闭啊。
发行债券筹资,对于公司来说,主要承担的是到期无法支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使得公司破产,这是公司承担的风险注意是公司承担的风险是通过投资比债券资本成本更高的项目获取更高的收益来得到补偿的。
债券筹资的风险是站在公司的角度看,所支付的资本成本也是站在公司的角度看。
站在公司的角度看股东的投资,股东肯定不会将公司的资产随便抽离,因为公司本身就是他们的,所以对公司来说股东筹资的风险自然比债券筹资的风险低了,至于筹资成本,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公司获利后扣除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后,剩余的都是股东的,就算股东不拿走放在公司但也是股东的,所以从公司的角度看,股东筹资的风险小,但是资金成本却比债券的成本要高。
我觉得你混淆了两个概念,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是两码子事。筹资风险是能不能筹到资本的风险,而投资风险是能不能到期收回资本利息的风险。它们只是是从两个角度来阐述风险。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的。
公司既可以是筹资人,也可以是投资人。在理解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时,首先要分清公司是投资人还是筹资人。从筹资人角度看,容易及时筹到资金,筹资风险就相对较小;从投资人的角度看,损失本息的可能性越大,投资风险就越大,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就越高。
站在筹资方的角度看,债券要支付利息,所以对筹资方的压力更大,因此风险更大。站在投资方的角度看,投资债券,筹资方承诺了要支付本金和利息,因此投资方的风险小,不用承担像股东那样收不回本金的风险,即使企业倒闭,先偿付的肯定也是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股东的受偿权是排在最后的。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债券的成本是指筹资时的成本,如果利息不够高,就没有人会来购买债券;而股票的成本是一种潜在的成本,面向未来的成本,因此在本次股票发行后,如果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不发放股利,那么新的股票投资者就不会买这家企业的股票。但无论如何本次股票发行还是不会受影响的。
大家网推荐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2006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财务管理》答疑周刊---- 第十三期
当前位置:第 13 期  
历年答疑周刊
--- 目录 ---
答疑周刊说明
1.【问题】请总结非系统风险随相关系数而变动的几种情况。
 【答复】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相关系数为-1时,它们的组合可以抵销全部的非系统风险;
  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相关系数为1时,它们的组合不能抵销任何的非系统风险;
  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相关系数为0时,它们的组合抵销非系统风险的效果比正相关时的效果要大,比负相关时的效果要小;
  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相关系数为负数时,相关系数越小,它们的组合分散风险的效果越大;
  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相关系数为正数时,相关系数越小,它们的组合分散风险的效果越大。
2.【问题】如何理解与普通股筹资相比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低,筹资风险高?
 【解答】利用债券筹资有还本付息的义务,而普通股筹资没有还本付息的义务,所以债券筹资的筹资风险高。但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可以抵税,且债券发行费用较低,所以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低。
3.【问题】为什么抵押借款通常比非抵押借款的资金成本高?我认为抵押借款由于有抵押物作为还款保障,所以其利率应当低一些,所以其资金成本应当低于非抵押借款,以上理解错在哪里?
 【解答】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抵押借款的资金成本通常高于非抵押借款,因为银行往往将抵押借款视为一种风险贷款,因而收取较高的利息;此外,银行管理抵押借款比管理非抵押借款更为困难,为此往往另外收取手续费。
  资料: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银行要求按照借款总额的10%保留补偿性余额,并要求按照贴现法支付利息,借款的利率为6%,则借款实际利率为( )。
  A.7.14%  B.6.67%  C.6.38%  D.7.28%
  答案:A
  解析:借款实际利率=100×6%/[100×(1-6%-10%)]×100%=7.14%
  教材中例题:某企业按年利率8%向银行借款1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企业实际可以运用的借款只有80万元。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100×8%/[100×(1-20%)]×100%=10%
4.【问题】按照书上这P100的公式和例题,分母没有减去利息率,而是直接减的补偿性余额比率,考试应该如何计算?
 【答复】教材中这道例题和本题不同,教材中的例题是只存在补偿性余额的情况,而本题中不但存在补偿性余额而且是按照贴现法付息,贴现法付息也会减少实际可用的借款额,从而提高实际利率。
借款的实际利率=实际支付的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
  所以,当既存在补偿性余额,也按照贴现法付息的情况下,实际可用的借款额=贷款金额-补偿性余额-利息,本题中利息额=100×6%,补偿性余额=100×10%
  所以,借款的实际率=100×6%/(100-100×6%-100×10%)=6%/(1-6%-10%)
  资料:某公司原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400万元(每年负担利息30万元),普通股资本600万元(发行普通股12万股,每股面值5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由于扩大业务,需追加筹资300万元,其筹资方式有三个:
  一是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6万股,每股面值50元;
  二是全部按面值发行债券:债券利率为10%;
  三是发行优先股300万元,股息率为12%。
  要求:(1)分别计算普通股筹资与债券筹资以及普通股筹资与优先股筹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2)假设扩大业务后的息税前利润为300万元,确定公司应当采用哪种筹资方式(不考虑风险)。
  答案:(1)普通股筹资与债券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1-30%)/(12+6)=(EBIT-30-300×10%)×(1-30%)/12
EBIT=120(万元)
  普通股筹资与优先股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1-30%)/(12+6)=[(EBIT-30)×(1-30%)-300×12%]/12
EBIT=184.29(万元)
  (2)扩大业务后各种筹资方式的每股利润分别为:
  增发普通股:每股利润=(300-30)×(1-30%)/(12+6)=10.5(元/股)
  增发债券:每股利润=(300-30-300×10%)×(1-30%)/12=14(元/股)
  发行优先股:每股利润=[(300-30)×(1-30%)-300×12%]/12=12.75(元/股)
  因为增发债券的每股利润最大,所以企业应当选择债券筹资方式。
5.【问题】(EBIT-30)×(1-30%)/(12+6),其中(EBIT-30)×(1-30%)为什么要乘上(1-30%),代表什么?
 【答复】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就是不同的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的息税前利润,所以等式两边表示的含义都是某种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当存在优先股时,每股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不存在优先股时,每股利润=净利润/普通股股数。所以(EBIT-30)×(1-30%)计算的是净利润,(EBIT-30)计算得出的是利润总额,乘以(1-30%)得出的就是净利润。
6.【问题】请问老师:在计算普通股筹资与优先股筹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
(EBIT-30)×(1-30%)/(12+6)=[(EBIT-30)×(1-30%)-(300×12%)]/12,在右式中为什么增发的优先股的股息不用扣除所得税?
 【答复】优先股股利是在税后支付的,它对所得税没有影响,所以不需要乘以(1-所得税税率)。
7.【问题】(EBIT-30-300×10%)×(1-30%)/12中的股数是怎么知道的?
 【答复】如果企业采取第二个方案即发行债券追加资金,那么此时企业的普通股股数并不发生改变,仍然是企业原有的普通股股数12万股。
8.【问题】(3)方案发行优先股,为什么在计算普通股每股利润时股数12+6,而计算优先股股数12不加6?
 【答复】因为这里计算的是普通股的每股利润,分母应该是用普通股股数。增发普通股的方案下,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为6万股,所以计算此时的每股利润的时候,分母的普通股股数要在原来企业的普通股股数12万的基础上加上6万。增发优先股的方案下,普通股的股数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计算每股利润时分母中的普通股股数仍然是企业原有的普通股股数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股筹资的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