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薄的处理为什么先斩后奏是什么意思?党内有过这样做的先例吗?

[转载]剖析庭审辩解,我对薄案公审的一点看法&(三)
所以输了,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在自毁长城啊
剖析庭审辩解,我对薄案公审的一点看法&(三)
这两日,在滥用职权的问题上,薄庭审中的应答令人失望,完全失去了之前在辩护自己贪污问题时那种寸步不让、巧舌如簧的气势,因为他碰到了对手--王立军。王立军能坐上公安局长的职位,除了他与薄关系好,恐怕也还是有点真材实料的,他既当过公安领导,又办过案子,看问题尤其是办案子往往都是一针见血。由于这方面压力,薄不敢随便应答公诉方提出的问题。有心的朋友可以数一数,昨日公诉方对薄一共提出大小共49个问题,抛去询问事情大致梗概的13个问题及诸如撤免王公安局长职务具体时间、召开常委会具体时间等有记录可查的4个问题,剩余32个问题,其中很多问题都对是否定性滥用职权问题起到关键作用,薄回应“不清楚、记不清”的问题共有14个,占43%,将近一半,大家自己体会。下面是我认为存疑的几点问题:
问题一:王称,和薄谈论谷杀害尼尔的事情,是在薄的办公室,当时只有两人,王明确向薄说明,谷涉嫌投毒杀人,证据确凿。薄的庭审供述是这样叙述的,王对其反映谷与尼尔死亡有关,而自己对询问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情形记不清。谷开来是薄的妻子,两人有深厚的感情,按照常理,薄猛然听说谷与杀人案有关,除了震惊,肯定要知道相关细节,在这种情况下,精神高度集中,应该对相关的谈话内容记忆深刻。这就如同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忘记自己犯过的诸多案件记忆模糊,但定会对自己犯的第一次案子记忆深刻是一个道理,大家自己体会。所以薄称对王当时和他谈论谷与尼尔死亡有关的内容记不清,本人持怀疑态度。
问题二:薄相信谷所说的是真话,是王陷害她。薄是谷的丈夫、王的顶头上司,那么出于什么原因,王非要陷害谷不可呢?为何前日王和薄说完此事,次日在薄询问谷的时候,谷就已经拿到了官方死亡鉴定呢?谷又是怎样拿到尼尔的死亡鉴定书的呢?对于这些重要问题上,薄都没有思考和质疑,这不符合他应有的心里素质和个人能力。如果说薄出于个人情感原因,忽视了这些本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对王做出了不恰当的处理,那岂不是证明了薄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个人情绪有滥用职权的动机和可能性呢?在这些问题上,薄一律“说不清”、“记不得”,更加深了本人的怀疑态度。
问题三:在免除王公安局长职务的问题上,薄称考虑到王从警时间较长,负责打黑时间长,压力大顶不住,且王自己曾说考虑过从局长位置上撤下来,陈某某则对薄说王不适合继续担任公安局长的工作,还提醒过薄,关于免除公安局长职务,要经过上级组织同意,但又说有特殊情况,可以积极工作。问题出来了,一名公安局长,是否因为长期从事公安工作,压力较大就要被拿下?王去年52岁,这个岁数的公安局长,就算在全国领域内也算不上岁数大的,至于压力问题,公安局长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很正常,拿打黑经历来说事就更为可笑,王以前是因为打黑出色上位,突然又因为打过黑所以不能胜任?一任一免都和薄有直接关系,明显自相矛盾。“压力大免除局长职务”这种事情,就算上报到公安部,没有详实的依据,恐怕部里是不会草率做出决定的。而以压力大为由免除一名公安局长,属于“情况特殊”的范畴之内么?请大家三思。那么,所谓“特殊情况,可以积极工作”,我个人理解应该是先斩后奏,后经证实,薄确实是在没有经上级领导批准的情况下私自开会免除了王的公安局长职务。大家注意,薄将不经上级领导批准就私自免除王局长职务的责任推给了陈(陈对薄说特殊情况,可积极工作),将免去王职务的责任推给了王(薄称王曾说自己压力大,想要撤下来),目的应该是把自己摘出去,但是这些事情,都是薄拍板决定的,别人只是建议,没有决定权。所以无论薄如何辩解,薄都要承担第一责任。
问题四:在昨日庭审中,公诉方曾问了薄一句:“在召开常委会(免除王立军职务)之前,公安部有何回复?”薄的回答是:“记不清了,以查证为准”。在这里,薄的回答自相矛盾,明明压根就没跟公安部打过招呼(特殊情况,积极处理),是直接免除王的职务,公安部怎么可能有过回复呢?没有回复,自然就不可能有回复的先后之分。薄本应回答“之前没向公安部打过报告”之类的话,而不是“记不清”。为何薄不这么回答?个人认为,其实无论薄如何陈述,都会陷入两难境地,因为公诉方直接越过了薄的心理防线对其进行质问,薄如果回答“没上报,不存在公安部回复的情况”,相当于承认自己在没有经过上级批准的情况下随意任免公安局长,属于滥用职权,如果薄回答“记不清”,其实也相当于暴露。对于这点,我十分佩服公诉方的业务能力。
问题五:王叛逃,薄半夜被属下叫醒。叛逃这种事情在我国建国是不常见的,属于严重问题。在商议此事如何处理时,薄称对于当时谁向他做的汇报,汇报内容,以及众人商议如何稳定局面,均回答“记不清”,对于当时谷提出的建议,也是“记不清”。这么严重的事情,就算薄熙来当时死爹死儿子,多年领导经验使然,既没有生病也没有其他原因,他的注意力也应该集中在王叛逃这件事上吧?薄一辈子处理过几次属下叛逃的事?恐怕也就这么一次吧,时间相隔不是很远,也就一年多,对头次处理这样事情的过程全然记不清,恐怕有些说不过去。到底是记不清,还是明明记得却不能说出来,大家自己体会。
问题六:在今早公布的庭审记录,薄称王“人品极其恶劣;不断说谎;信口开河”云云,归纳一句就是王的证词不可信。对于这些人身攻击,薄有何证据证明?薄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这样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是否算是信口开河?薄既然知道王品行恶劣,为何还任命他当公安局长?这些问题很容易看明白,也不必细说。至于王的证词是否可信,还要看后面其他证人的证言以及相关证物,现在不能妄加判断。
问题七:在薄称自己没练过武术,不能一拳将王打流血这个问题上,这个我想不用判断大家心里都有数。没练过武术不等于手上的力度小,不代表手无缚鸡之力,我想王局长也没专门练过脸蛋抗击打能力吧?薄想用此反驳王的证言,没有力度。
问题八:辩护方提出的几点质疑更是让人感到无语。一是辩方称王被薄免职,又挨了薄的打,王对薄有负面情绪,所以王的证词值得怀疑,这话本身没错,但大家想想,照这样的说法,岂不是所有案件中被害人的证言都值得怀疑?都不能取信?二是辩方称“他(王立军)说了谷开来给他讲杀了人,他不相信谷开来杀人,所以他没有对谷开来杀人这个事儿进行立案侦查,同时他又坚持他给被告人汇报了...”。我特意翻看了前几条对薄王的庭审微博,均没有“王不相信谷杀了人”的相关证词,辩方此言从何而来?按此推理,后面辩方所提“王自己不相信,又坚持给被告人汇报了”自然不成立,实际应该是“王相信谷杀了人,坚持给被告人进行汇报”。我认为这是辩方是在故意歪曲王的证词,以此误导审判长,可惜漏洞明显,连普通人都能看出来。三是辩方以“薄是王的领导,谷是薄的妻子,介于薄王的上下级关系和薄谷夫妻关系,王向薄汇报是不可以的(回避原则),所以王的汇报实质是要挟”,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按回避原则,王从程序上确实不该跟薄汇报这件事,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以此为理由说王是在要挟薄,有何依据?王要挟薄的理由又是什么,钱、权?薄为人精明,办事稳重,王就算在要挟之前,也要考虑考虑要挟是否能成功,他的三个徒弟是否能和他一条心走到底,薄这么大的势力,他王立军在走了这步棋后是否能hold住局面?一旦要挟不成功,王将面临什么后果?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王真的要挟了薄,这么重要的情节,薄在众多次审问和庭审中为何不说出来?综上考虑,我认为辩方今天上午的所有质问,实在是落在了下风,同时也让我感到失望。薄对于在滥用职权问题上的辩护太无力了,完全没有上个阶段的“精彩对决”呈现,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只能说王局长的“叛变”给薄制造了太大压力。
今日下午休庭,截止目前,还有诸多证据没有亮相,就薄目前的状况来看,压力是越来越大。到底接下来的庭审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到底是谁在说谎?看来得从明天的庭审中加以判断了,如果有时间有心情,我还会接着写自己对薄案公审的看法,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斩后奏造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