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可以如何找到风险投资人人怎么找呢?

本文是投资人Nathan Benaich在12月1日伦敦Re.Work大会深度学习讨论时的,编译整理。点击这里可下载本次演讲的英文。
1、为什么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会出现在现在这个时间点?
我一直认为,人工智能是当下最激动人心和具备变革性的机会,这其中有诸多原因。根据KPCB的报告称,全球约有20亿手机,这些手机用户非常依赖手机,其中有40%的手机用户会接入互联网。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制造了过往从未存在的数据,包括用户行为、喜好、兴趣、知识以及社交联系。
计算和存储的成本大幅下降,而计算的能力则显著增长。我们已经看到在学习方法、架构、软件基础设施方面的进步。创新的步伐正在加速,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到接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搜索引擎、电商/音乐推荐系统、在线广告以及金融服务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开发者对于人工智能有了更好地理解,并且愿意在构建更复杂应用程序时集成更多高效工具。
2、人工智能技术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现在一些企业的数据和开放数据都存放在各种类型的数据仓库中。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能让这些数据建立起某种联系,也就提供了一种观察复杂问题的新角度,从这个新角度出发的洞察力可以做出更多预测。DueDil、Premise、Enigma等公司都是以这样的方式给市场带来惊喜。
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专长,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提供更专注、高附加值和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或产品,这会突破人类的一些局限。比如,类似SiftScience,、Ravelin的在线欺诈检测公司,以及ZestFinance、 Kreditech在内的个人贷款创业公司。这些公司解决了传统意义上人类手工检索、核对少量资料而无法做出准确预测的难题。
你是否开发出新型的面向更广泛市场需求的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架构?包括特色工程、数据处理、算法、训练模式以及产品部署。你是否可以将新的工具和技术打包到市场上原有的成熟产品中,并最终提供给终端客户?H2O.ai、 Seldon 和 Prediction.io正在这个领域耕耘。
调查显示,知识工作者日常工作重复而机械、低效率并容易犯错。可以考虑通过结构化的工作流,辅助于可量化的工作产出,利用情景决策,以自动化的方式帮助这些知识工作者。这方面,.Gluru、 x.ai、 SwiftKey都有很多尝试。
物理世界大量的自动化交互需要情境传感器的输入、逻辑和智能技术的参与,这个领域Tesla、Matternet 和SkyCatch都有一些自己的解决方案。
基于长远研发和专注研究的企业都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DNN Research、DeepMind和Vicarious都处在这场激动人心却又风险极大的战场。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包括谷歌、IBM、微软等大公司相继发布的开源技术,以及大量能够推出便宜产品的公司,这些都表明技术的壁垒正在快速消除。接下来发展的方向则是:专属的数据接入、经验丰富的人才以及具有吸引力的产品。
3、从投资人的角度去看,这些人工智能创业者都面临哪些困难?
(1)运营角度
你是否有更长期的研发路线图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商业化想法?尽管越来越多的产品类型和产品框架发布出来,但投资人在投资时依然会关注产品的性能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是产品的最终评判者,这也是创业公司必须认识到的一点。
薄弱的人才库。一方面是现有人才不具备综合性的技能,另一方面,如何招募更多优质人才并让他们安心工作?
(2)商业化角度
早期就要思考如何平衡研发和产品研究、设计。一个粗糙的产品即便再美化依然无法优雅,所以事先综合考虑很重要。
人工智能的产品在市场上还是新鲜事物。你所面临的客户,可能是什么都不懂的科技小白,所以,你必须精心设计整个销售循环里的步骤。你要通过什么方式销售你的产品?SaaS?API还是开源呢?
当然也可以选择付费的咨询、体系建设以及支持服务等商业模式。你现有的产品能否应对客户数据或其他平台数据的处理要求呢?
(3)财务角度
作为创业者,你觉得哪些是有价值的?所谓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还是媒体报道?还是开源社区的用户?你是应该专注核心产品开发还是面向客户,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产品呢?在融资时要有一个缓冲时期。
(4)用户角度
有两个要素需要用户参与到人工智能产品中:
首先,机器在认知方面表现很差,为了让机器变聪明些,需要用户帮助机器提升自己;
其次,在这个供大于求的丰裕时代,用户面临诸多产品选择,一个app在90天内退款的比例为35%。
对很多用户来说,之所以感觉某个产品无法满足其需求,其中一个关键要素是没有形成用户习惯,以下有一些典型案例,展示用户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形成用户闭环:
搜索:谷歌搜索框的自动填充成为谷歌理解用户搜索请求的方式,用户通过消除歧义的方式训练机器;
视觉:谷歌翻译和交通标记检测都允许用户提交反馈数据;
翻译: Unbabel公司的社区翻译机制不断提升机器的翻译能力;
垃圾邮件过滤:比如Gmail;
更具体的一个案例,比如IBM Watson能够在病人诊断提供相应的资料。
这些互动即能提升系统的性能,有可以培养用户使用产品的习惯,促使他们更长时间的使用。
记住一点,对于那些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我们很难完全信任。
4、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的现状
首先,我们需要看看全球的投资市场,在2015年前三个季度,共有470亿美元的投资,这个数字放在过去20年全年投资总额来看,已经超过了其中17年全年投资总额。我们预计年底会达到550亿美元。
现在,约有900家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绝大多数聚焦在商务智能、金融和安全领域。2014年第四季度,由Vicarious, Scaled Inference, MetaMind 和Sentient这些公司掀起了一阵投资热潮。
到目前为止,也就是从日到日,我们预计约有300笔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这里所谓的人工智能公司包括其产品或技术涉及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数据科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这其中有几个数字值得关注:80%的投资少于500万美元;90%的现金投资发生在美国,欧洲只有13%;75%的多轮融资发生在美国。
有33个合并或并购的交易以及1个IPO公司Adgorithms。这些交易中,除了6家欧洲公司,1家亚洲公司,其他都是美国公司。比较大的三笔交易:Twitter 5亿3200万卖下TellApart(该公司之前融资1700万美元)、BlueCoat 2亿800万卖下Elastica(该公司融资4500万美元)、IronSource1亿5000万卖下SupersonicAds(该公司融资2100万美元)。这些交易对于投资者的回报还是比较可观的,其他的交易更多的还是基于对人才的争夺,现阶段人才并购基本都是6到7人的小团队。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的投资在整个风险投资的比例大约为5%。这要高于2013年宣称的2%,不过仍然远远低于广告、移动以及商务智能软件。有两个要点;其一,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收益刚刚出现,表现在一些小规模的多轮融资;其二,绝大多数的投资发生在美国地区。
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有两个:
我曾经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基因对于癌细胞扩散的作用,在医疗方面我认为面临诸多挑战,离疾病的治愈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我认为我们需要实时检测身体状况,降低照顾病人的费用。
我们现在每天接触的设备可以追踪我们的运动、心跳、睡眠甚至生殖状况。我们现在在线的时间要远远大于离开互联网的时间,我们也不在担心存储在云端的健康数据。当然,不管新闻如何渲染所谓的隐私困扰,我们每天依然使用互联网,还用来追踪身体数据。
我们拥有了从未有过的的庞大人口健康数据库,从中可以挖掘出更多关于基因影响疾病的洞察和分析。如今,我们的医院是如何运作的呢?一个病人在医院陈述自己的病情,医生必须通过大量设备来做出诊断。未来,在一个实时连接、实时追踪健康市局的时代,我们可以提前预测到某个人可能患上什么疾病,并提前制定干预或治疗措施。这需要大量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比如智能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深度学习等等。
下面这些公司都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Sano:基于血液的生命指标检测;
Enlitic/MetaMind/Zebra Medical:用于辅助医生决策的视觉系统;
Deep Genomics/Atomwise:学习、模拟和预测基因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理解药物如何应对疾病的变化;
Flatiron Health:为诊所和医院提供海量的医学研究数据;
谷歌:一份无针采血的专利展现出谷歌对于未来可穿戴设备的想象力。
(2)企业自动化
未来的企业可以自己运行吗?根据BAML的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知识工作自动化将在2020年减少9亿英镑的劳动力成本。鉴于机器人带来的效率提升,我认为离全自动企业运行的实现已经很近了。
想象一下,企业运行的核心模块,包括CRM、市场营销、财务、法律、网站部署、客户交互、招聘和商务智能都以SaaS交付。而类似于Zapier 或Tray.io的产品,可以实现在不同模块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来看,基于实时数据的决策也可以实现。或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一下电子商务公司,当你完成在上面注册后,你的商品清单、价格、交易、推荐、客户交互、打包发货等等或许都可以自动化完成。
我非常看好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所带来的价值。我认为存在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机会,特别是短期内就有受益的项目。对于那些致力于长期创新的公司来说,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支持。
我们必须记住技术的商业化,这要求创业者必须理解你的产品,你的客户以及你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最后,你必须考虑在美国市场展现你的创意和产品,正如上文所言,几乎所有的投资都发生在这个地区。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怎样寻找风险投资商来为自己投资?
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怎样寻找风险投资商来为自己投资?
来源:网络
行业对愿意为一家准备办实体的企业人称作为投资商,所以说与其称为风险投资商,还不如称为创业投资商更加一目了然。投资办厂,是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性质。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工作难落实,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更愿意自己当老板,利用自己高科技知识,创业发展。但前提是要让愿意做风险投资商认可自己,肯为年轻人投资创业并不容易。为了对风险投资商负责,让他们自愿为自己投资,要创业的年轻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制定一个企业三年利润增长率。计划书中要对目前企业面临的困难、潜在的市场份额、高科技领先产品的推广计划等,对风险投资商进行担保和坦白。&&第二,对要创办的企业管理有详细的阐述。要对风险投资商列出管理者的名单及能力说明,投资人不仅要考察要投资的项目,更注重考察什么人来进行这个项目。&&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想要创业的年轻人在寻找风险投资商来为自己投资的同时,也是为自己企业制定一个三到五年计划,这一点对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最新文章
我们普通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也行对很复杂的技术分析图形看不懂,但对于描绘投资市场的...
金融行业对愿意为一家准备办实体的企业投资人称作为风险投资商,所以说与其称为风险投...
所谓个人投资经营贷款,指的是用作解决借款人的经营当中急需的资金周转的银行贷款。个...
该公司负责虹桥交通枢纽建设,银行称正常业务调整并非因为偿债风险上海城投拖债,地方...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5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怎么找到风险投资人_百度知道
怎么找到风险投资人
com//question/.baidu://zhidao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投资人(如果确实是指个人)往往是天使投资.不知道你所说的&quot, 一般被称做PE,但一般是专业机构来做.VC针对的也是偏早期的项目,你所提到的&quot.一般来说;的理解;私募&投资人&;,不同的情况;私募股权基金,&quot,适于早期和小规模的融资,如果按照各自&风投&quot其实,&quot?不同的阶段;这几个类别,你一定要找合适的投资方才有可能;狭义&quot,在股权投资领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段,做的比较多的是Pre IPO或者针对上市企业的定向增发等等了;公司&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否则事倍功半就不值得了
麻烦你看看我这个问题
很容易找到啊,你可以去一些专门融资的网站瞧瞧,比如投融界呀投融资呀等等
共同参考一下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风险投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年轻的创业者,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地拿到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
按投票排序
对于互联网的团队:如果有想法,有执行力很强的团队,也有被用户验证了的产品,投资人会找你的。有团队有产品但还没有用户,建议先小范围推广测试一下。如果有想法,有团队,没产品,建议先勒紧裤腰带,开发产品。如果核心团队搭建不齐,建议还是先积累一段时间再说,比如加入一个像百度、腾讯这样的公司。如果想法都还没有成熟,建议不要梦想融到钱大干一把,先想想要不要创业,这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 以上是三年前在知乎回答的,现在回头来看,说了等于没说,全是废话。下面重新回答这个问题:VC做投资决策,和创始人的年龄几乎无关,而主要是看天花板是不是够高、团队执行力强不强。以我仅有的几个投资案例来看,豌豆荚的王俊煜、51talk的黄佳佳、优信拍的戴琨,在我们投资A轮的时候分别只有26岁、27岁和28岁。联系不上VC?说明你没有试过。VC们其实很容易联系。很多VC的网站上都有全体团队每个人的邮箱地址(比如我们公司就是)。许多早期投资人,只要觉得创业团队的人靠谱或者方向靠谱,都愿意聊一聊。顺便谈一下我对年轻人是否应该创业的看法。我三年以前其实不太鼓励毕业了直接创业,现在观点略有变化。年轻人如果有非凡的见识和足够的雄心壮志,常常可以成就更伟大的事业;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今天有个百度的哥们和我讲,虽然常常有创业冲动,但是实难“就范”,因为百度的薪水太高(一百多万),对此我只好苦笑一下。如果你害怕一百多万就能把你做一番事业的心给收买了,就趁自己的机会成本还不高的时候,直接创业,过几年工资涨了,结了婚,生了孩子,付了房款首付,就晚了。不过说实话,大部分年轻人在“非凡的见识”这一点上确实有一些欠缺。如果是这样,不妨先去BAT、奇虎、美团、小米这种公司打工(或者实习),向有非凡见识的人靠近、学习。最近碰到一个非常不错的88年的小伙子,就是在大四的时候,跟随了某个有非凡见识的人,在其创业之初加入了团队,现在独挡一面,见识非凡。另外,多看一些好的书,对提高见识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最近看到一本“精益创业”,还不错。话说回来,坚持不懈地独立思考、观察研究,是提高见识的必由之路。脑子里只装了一堆别人的观点的人,是做不好事情的。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英雄不论出处,一个又聪明又勤奋又爱思考的人,时间长了总会发出闪光,吸引各种资源,包括风险投资。
其实我个人更倾向于:忘掉投资人,专注做自己的产品。等产品出来了,经受了市场的检验,自然会有投资人找上来的。(这对于所有目前人微言轻的草根创业者都适用)当然,如果你们团队里有大牛,直接出门左转,找投资人聊聊即可,相信你也不会来咨询这个问题了。
关于“创业者与VC见面的10个不成文细节点”从入行到现在,见了不下1000位创业者:地点有在沪杭高铁的餐车上,有在京沪航班的飞行途中,有在足球场边,有在农家乐里,有在半夜的公园里。时间有在大年初三,有在我生日的时候,有在巴厘岛度时候的远程电话。气氛有无比欢快相见恨晚的,有聊了第一句便知无味的,有上来就指责我的,有发现原来曾经见过的,有自己的初高中同学。结果有强烈感兴趣并合作到现在的,有聊完便伤了感情的,有至今还念念不忘的,有做错了决定而悔恨至今的。这么多的变数,终究被时间所埋没。我在思考,如何优化当下,互惠互利的享受过程呢。通常一次短暂1-2小时的见面,却决定了很多,甚至因为大家工作节奏的问题,结果往往是不可逆的。没有一个人,希望这短短1-2小时是一次无效的对谈。而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不要错过创业者最精彩的一面。总结了10个细节点,都是充分非必要的细节,希望双方都可以注意,因为这两个小时时间太重要,不要因为细节误了大事,伤了感情,少了收获。这10点不是铁规,且当“润滑油”来看待吧。1. 行前准备:不如先发一份BP不管创业者有没有准备,我都会要。不管投资人会不会看,也请发一份。一份计划书,至少能够让双方有一个开场和谈资的基础,任何一方发了或看了,都代表了一份诚意。2. 见面地点:不如安静封闭一点我最害怕的,是创业者要求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旁边还坐着几十位的员工。虽然员工可能很专注,习惯了投资人进进出出,但是在那种环境下,双方的对话势必收敛,甚至草草收场。还是选一个封闭的会议室,安静的咖啡馆吧。3. 喝茶倒水:不如一杯白水足矣秘书和同事最好不要多次进入会议室打断对话。此外,各种架势的泡茶和赏味,一方面拖长了时间,另一方面最关键的是,“利尿”!一旦尿急,双方都会没有耐心,影响谈话质量。4. 介绍项目:不如先介绍自己方向和商业模式可以是雷同的,但是天下没有同样的人,讲讲自己,是最容易差异化的点。而且说不定找到和投资人有共鸣的经历或者相同的好友,可以增加彼此的好感。5. 长篇大论:不如击中要点除非是相见恨晚的那种彻夜长谈,一般超过1个半小时的会议,如果没有明显的结论,其实可以结束了。我相信,任何一件事情本身,一个小时是可以阐述清楚的,至少能够把吸引人的点都讲出来了,接下来的更多时间,除非是投资人很感兴趣,挖到更细节,或者和创业者一起往未来畅想,要不然,一直进行下去,可能只是投资人迫于创业者的激情或者长篇大论而礼貌性的僵在那里而已。6. 花言巧语:不如先实力说话无论从创业者本身介绍,或者是商业模式,或者是市场概览,到最后,投资人都会问一些“数字”的,现在的日活如何啦,日新增如何啦,ARPU怎样啊,留存怎样啊,这些因素,除非是极早期项目或者是完全新的商业模式,大部分情况下投资人就是靠这些数据做一些判断的。我建议创始人,先秀肌肉,直接抛出一连串的数据,然后大家一起在数据上畅想。而不要先说一大堆概念和模式,狂往大里说,但是一问到数据,只是一个很小的量,瞬间就扫兴了。7. 没有后续:不如当做拒绝“好的,有趣”“好的,我们还是感兴趣的,让我回去想想”“我还需要考虑考虑”“我下周给您个答复吧”。通常这些在见面时的客套话,我希望创业者不要太当真。如果投资人真的感兴趣,一定会当面就非常热烈的表达出来的,因为他怕别人抢,所以希望能够早点表达诚意。如果投资人回去和合伙人或者团队沟通后发现很感兴趣的,也一定会第一时间电话或者微信创业者来表态。假如一直没音讯,且当“拒绝”吧。那些带着笑容表示可能跟进的话语,本质上还是一个礼貌的用语,这不是虚伪,实在是当面拒绝是件很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8. 寻求反馈:不如要点资源很多创业者在被VC拒绝之后,都会寻求反馈。其实这是最让VC为难的。因为投资人心里其实的OS很可能是这些非常笼统的总结:“这人看上去不靠谱。这个模式行不通。市场太小了。要价太离谱了。”,假如告诉创业者,平心接受的很少,大部分还会辩论几句,甚至说”我觉得你们投资人根本不懂。”之类的,都是不开心的结果。所以投资人最不愿意给反馈,明摆着得罪人的事情嘛。而且从VC投资的角度,要搏大的事情,要搏快速增长的事情,要搏很牛的人,这些标准,其实和一个普通创业者的道路并不吻合,其实并不是所有创业都适合拿VC钱的,这个又是另外一个很长的话题了,在此不赘述。所以,我通常建议创业者,不如让拒绝你的VC,给你介绍其他人,其他投资机构或者有相关资源的人,一般投资人还是很愿意“做好人”的。9. 签署协议:不如明确节点有的天使和基金,见到好的项目,甚至都会想要当场签下来。这固然是一个非常积极正面的举动,也减少了创业者再去路演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如果价格和条款都合适,那就更棒了。但是我通常还是建议创业者在激动之余,问清楚VC放款的先决条件和时间节点,因为Term Sheet本质是一个没有法律效力的意向,关键还是看之后尽职调查后的结果,因此问清楚基金投委会决策的时间和流程,摸清楚什么时候真的能够打款,才是关键所在。双方早点说清楚,也是相互负责任。10. 一次见面:不如长期伙伴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就算最终无法投资合作,大家还是交个朋友吧。投融资就和相亲一样,选择与否看缘分,大家都是认真做事的人,交个朋友将来或许有互相提携的时候,何乐而不为呢。总而言之,这些不成文的细节,大多是我自己的感受,并不代表投资圈的大样本。善待每个我见到的人,也是一种善待自己的行为,我希望融资只是一个过程,开开心心各取所需。我们投资的公司创始人,有些当年已经很火的,还是愿意半夜12点在麦当劳里我们同事聊项目的。这些都十分令人感激。创业不易,缘分不易,一面之缘,多些善意吧。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想想你如果是投资人,你是怎么挑选团队投资的?这和挑股票是一样道理。
下面是我在过去几年中所积累的体验:
1. 之前创业成功过的人--做出产品,找到用户,成功融到资(不是那种小天使级别,至少是round a),最后还把公司卖了个好价钱。这种人,投资人会找你。你如果再次创业,只要有不错的想法+团队,投资人都想把钱塞给你。估计在知乎上的,大部分都不是这种人。我也不是。
2. 第一次创业的人,没什么好说的。做个demo是最起码的。不要指望自己的想法有多了不起。这么说吧,绝大部分想法,这个世界上至少有10个团队在做,有了demo,再考虑如何去问天使要钱。什么商业计划,设计图,激情等等都他妈的是纸上谈兵。即使投资人和你见面,很多时候也想看看你的想法有没有值得他们可以借鉴的。所以,没有demo,不要浪费时间。
3. 有经验但是还没有过home run的创业人,应该想办法先做出产品,找到少量用户。然后收集一下用户使用的情况,建立简单的matrix。即使你只有500个用户,那也不要紧。如果这500个用户是在1个月里成长起来的(没有任何销售成本,全部是靠你个人关系或者viral产生的),你就可以做些简单的projection。这样有数据支持,就比较有说服力。
我这里说的都是pre-angel, angel 或者super angel。vc(风投)的话,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没有产品,没有用户的,绝对不要浪费时间去联系风投。
先不要考虑投资,把项目做起来;如果没有外部投资就不能做起来的项目,先别做。
(本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年轻的创业者,如果你有一个idea,想拿到钱并且把它实现的话,你需要做如下工作:1、准备一份BP。
关于BP要怎么写,请戳以下链接:2、BP写完以后,可以开始找风投了。
请你记住,风投并不会出现在XX咖啡馆,XX孵化器里,你要做的是,准备两版BP,一版给各大风投发邮件,邮箱地址我这里有,可以私信和我要,自己去找的话,可以去各大风投网站上找。另外也可以通过朋友关系找,孵化器、基金or任何你能够接触到的资源,在中国这个社会里,还是看关系的,如果能够有朋友引荐,那你的BP会被重视程度x10。
另外一版BP,用来项目路演的时候用。
【BP要点补充:】第一版BP可以简单、精致,写出最大的优势。例如团队背景是优势,就把它放在最前面并且写的详细一些。
例子:1、你现在要做的项目和之前曾经从事过的行业or职位有交叉,这需要详细的写。
2、很好的学历/大公司从业经验,可以详细写。
3、团队成员有良好的背景,并且有多年的关系,可以写上:王小明:团队CTO,和CEO是大学同学。曾在雅虎就职,任职XXX级别高级架构师。
4、如果商业模式是你们的最大优势。可以放在BP最前面。第一版可以只写出要点。
5、没有任何的优势的话(没有任何优势为什么要创业!)第二版BP需要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此版BP是用于和投资人面谈的时候用到的。 TIPS:
审过大量的BP,其中还有BP有大量的错别字,排版严重问题,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完全不知其意,这种BP及时商业模式再好,也没用兴趣约谈。因为仅仅从一个不负责任的BP就可以看出创业的态度和决心是多少。
找个UI把BP美化一下,实在不行,万能某宝上的PPT美化,可以搜一下。3、主动找到投资人。
上一个步骤是你先发出BP,等着投资人上门找你。但是很多时候,你的BP可能静静的水在他们的邮箱,并没有被好好对待,因为VC会收到成千上万的BP,那么怎么办呢。
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最好是通过朋友能够亲自见到VC,要抱着“我并不是一定要融钱,但是由于我在行业有非常深厚的积淀,所以希望和您聊聊,希望得到您最真实的建议”这种态度和人聊,得到的反馈往往会非常不错。
如果你真的是非常优秀的一个销售,你完全可能和VC成为非常好的朋友。
见过很优秀的创业者,身边的好友都是VC,很多事情都会帮忙。这就是人格魅力的问题了。4、见到合伙人。
其实不管是什么基金,最终拍板投资的都是有投票权的合伙人,或者有时候就是老板。但是很多时候你首先见到的是投资经理。
很多人不明白一个道理,总觉得投资经理不会投钱,所以聊的很不以为然。
但是你连一个投资经理都征服不了,谈什么征服合伙人。另外,投资经理被你搞定了,他会不遗余力的替你向他的合伙人推荐项目。5、项目路演。
项目路演要说的东西太多了,我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以后专门开一个帖子讲项目路演细节吧。
唯一一点:练习,反复练习,练成千上万遍。
直到可以倒背如流。6、Q&A环节。
1、事先想好可能问到的问题,并且记在纸上。
2、给自己列出3条思路。用于回答没有准备过的问题。
举例:问题一:你们和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优势?
思路:1、我们是xxxx,他们是xxx,我们的区别是:
2、我们的团队优势是:
3、我们的商业模式的优势是:
4、在什么环节,我们可以弯道超越:
5、我们的竞争壁垒是: 问题二:你们的种子用户从哪里获取?
完全可以用上面那个思路:
1、我们团队优势是:由于我们的团队中的运营曾经在xxx任职,对于在这
个领域获取种子用户有先天的优势和资源。
2、我们的商业模式的优势是:XXXX,相比竞争对手,我们获取种子用户
的优势在于:
3、在我们获取了种子用户后:
4、我们的竞争壁垒:xxxx,所以对于获取种子用户,我们是非常有自信
的。以上。
我所知道的方法:1,熟人引荐2,团队有大牛,一报名字就有人愿意挥支票本3,被媒体关注以上,都建立在产品确实有意思,商业模式可见,拥有不错的热点和特色时
有能力是基础,包括了各种能力。然后,你的项目的确是说服得了自己的。最后,多做准备。好吧其实说实话,作为一个创业过的年轻人……我感觉在中国更重要的是你有一个引路人。这个引路人可以是你的前老板或者现老板。如果没有,那就别在乎第一次创业的股权结构了,找个经验和资源多一点的伙伴吧,让他和你一起搞定融资的事情。创业一定有收获,尽管这个收获可能和你最初设想的不同。
我第一次创业时,根本没有想过可以找人投资。因此是两个合伙人立即接单干活,公司就开起来运转了。第一个月就有it外包订单,现金流也有了。但做it外包最终遇到瓶颈,开始想做产品。原来打工时也一直做saas产品。因此开始接触投资圈。一切从零开始。开始做产品定位、商业模式、发ppt,接触创业者活动,参加创业大赛。三个月下来,我接触了十几个创投经理(只有几个是合伙人级别的)和几十个创业者。已经找到感觉了,已经有信心找到百万级的投资了。结论,想了,就行动起来。不懂就变成懂了,未知就变成已知,想法就变成实现了。我们团队还是一边在做产品(超级表格),一边接触投资圈。欢迎同道人互相认识。
From Coinvent Startup Summit @NYCFrom Coinvent Startup Summit @NYC如果英文好的话,这个是这家帮创业者source funding的咨询公司的blog
既然是风险投资或者天使投资,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创始人的个人魅力。个人魅力可不是指长相,包含很多东西:1、对所做产品的理解,对产品所处市场的理解,对社会变化趋势的理解。2、超强的执行力,能够快速把想法变成产品,能整合各方资源,能够快速试错,快速改进。3、狼性,能够引领公司文化,一家不疯狂加班,不与时间赛跑的创业企业不是一家好的创业企业。4、除了会说,还是会说。你不会说怎么能让投资人心甘情愿掏钱。
年轻的话,真的不难的。你要做的就是展现出你超越同龄人的优势,因为你年轻很多时候对方对你的期望值并不是非常非常高,而更多是看中你的潜力,如果你可以展现出已经有的能力再给人一个期待,就大功告成了。我最早的时候完全不会谈风投,啥都不懂,闹了很多笑话,但是我诚恳的态度打动了一些知名投资人, 开始教我, 告诉我应该怎么学习,如何加强。 这些帮助是很宝贵的,也使得我对投资人的评价提高了很多(仅限国外)。大概从09年开始投资人和猎头的电话就一直没断过了,投资人一般通过机构专门的工作人员找我,到了后来都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控制好自己的现金流,
靠谱的团队 做靠谱的事儿。不要在idea阶段就去融资,先做出一定规模,起码小范围验证。找天使投资人可以看下微博上我整理的投资人列表
不断更新,欢迎补充copyright by @团队汇
我认为,先做人,人品是关键,其次是产品,产品本身要具有竞争力,再次是团队,看团队是否有足够的凝聚力。
完整的项目;执行力强的团队领导人;市场对你的产品有一定需求,或者很大的潜在需求;如果能有一份专业咨询机构出具的调研报告能证明有很大市场的话,那更好了。
您好,天使资金来源一般遵循3F法则:family 、friends、fool ,最后的fool是指那些默默支持你,给予你温暖和帮助的人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贵人”。建议您可以一方面扩大自己的人脉,好的人脉总是会给您带来惊喜;另一方面真诚待人,用一颗真诚心往往能帮您赢得意想不到的收益!祝您早日成功。
1. 产品,力求面对问题,原创技术层面高2. 运营团队, 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方面你至少有一套3. 市场认可,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公共事业,还是普通消费者,有购买你产品和服务意愿才能算一个商业项目4. 你对项目的风险管控,这个不用多讲,人力、财务和管理技术本身的控制 ,不要失控把自己当最苛刻的顾客,舍得多花钱的时候,自然就有价值了。
其实无论怎么样的创业者都有相应的投资人会拿出钱来喜欢,如飞扬跋扈的余佳文,女权主义者的马佳佳,低调牛逼的季逸超等......我结合经历说说我们公司的种子轮是怎么拿到的,这里突出几个关键字:经验、信心、真诚、运气(排名不分先后,都很重要)从2012年开始,我们团队就在学校的科技创业园承包了多家快递,跟快递公司合作,做校园快递收发室。期间碰到的两个比较大的困难是“快递师傅不愿意合作”、“兼职人员难管理”。快递师傅跟我们合作的方式:派快递每个给我们提成X元,收快递每个给我们提Y元。一些快递师傅觉得自己就能派件,不需要浪费钱经由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当时采取了比较聪明有耐心的解决方法:首先至少争取一家合作,再循序渐进。所以我们努力为其分析利弊,诱惑其达成合作,甚至不惜亏本。我们说服快递师傅,由我们派件学生一整天都可以领,学生会更喜欢,下次网购就会留言卖家发这个快递,就能增加快递量了。而且派件时间长,学生随时寄快递都能够找到我们巴拉巴拉......可怜巴巴达成了一家小快递的合作,每天就20来个件,但我们知道好事将近。通过把这个快递从每天20个增加到50个,从没有寄件增加到每天3个。四通一达看到了我们的潜力,但,别以为生意就找上门了,那是电影!实际上我们在努力做了一个学期之后,仍然花了很多时间,多次跟XX快递谈判,来来回回终于如愿。再帮这家大快递做好之后,其他快递:申通快递、圆通快递、汇通快递纳入就简单了。快递量增加到每天600个,出现的困难就是人手增加带来的管理难度上升。快递业务是非常繁琐的,原因就是因为“多”,而且涉及多个环节。地区仓库、街道仓库、分件人员、派件经理、快递面单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如果有哪个快递出问题了,往往是要一层层排查,每天来几个你知道多麻烦的啦!要命的是问题快递的解决一般要延续到第二甚至第三天,用的兼职学生如果第二天换了则会摸不着头脑。在很多这样的小问题大麻烦上跌跌撞撞之后我们终于有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这就是经验。在自己学校摸爬滚打了这么久,走出去的野心自然越来越大。碰巧学校的团委书记把我召过去,说是有个创业大赛建议我参加。胜出的话有机会在市里的孵化园办公,而且能拿到投资,我兴奋的答应了,而且因为第二天上午就截稿,我一晚没睡,赶商业计划书到凌晨5点,上班后赶紧给学院老师送了过去。她接过我薄薄的商业计划书,扭头对比了下其他人的,说“这么薄啊!”又嘟囔了句“其实薄厚倒不一定”。果然她说对了。大赛分“企业组”和“初创组”,显然我们的项目——“在全国各高校建立快递收发室,并由此开展校园传媒等增值服务”应该报“初创组”。但是我固执的选择了“企业组”,原因是“企业组”那边才写了有大额融资机会,“初创组”那边就只有10W奖金而~已~~筛选商业计划书的海选阶段我们顺利通过,初赛是结合PPT演讲。我们排在最后一个,讲完到傍晚了,在回学校的公交车上接到主持人的电话,他是上一届的大赛评委导师。导师说,我很看重你的演讲天赋,我自己是做商业管理培训的......我就听认真着。导师继续说,其实我看你这个小伙子不错,但是我有个建议,你最好调到“初创组”,因为“企业组”都是年交易额几百、几千万相对成熟的企业,你的项目在这边没有优势。我回答说,可是不行啊,我想拿投资呀。导师说,没关系的,“初创组”赢了也有机会融资的。我答应了,最终我们获得了“初创组”的第一名。这就是运气。获得第一名之后就能获得投资吗?当然没有这么直接粗糙的。还需要对你的项目进行考察,要跟你和你的团队沟通,多次谈判,而且这些交往的基础是投资人真正关注这个领域。我当时跟投资公司的闫董事长前前后后联系,从2014年过年前持续到年后3月份才最终敲定投资。期间我们知道了他们也在接触其他的高校创业团队,部分甚至远成熟于我们。但我特别记得我们敲定的那次谈话,我说,如果我是投资人一定投我自己。闫老师笑了问,为什么。我说,我们团队缺点不过是没有经验,但我们还算聪明,学习能力足够强,而且我们了解这个市场,有经验也有决心,非常希望能够把这件事做成。闫老师听完说,好!我一定让你比XXX还要成功。这里有“信心、真诚”。就这样,回想起来有点如梦似幻、迷迷糊糊的拿到了种子投资,在我的经历中“经验、信心、真诚、运气”很重要。
一定要让风投明白:第一点,你的市场占有率。第二点是你的赢利模式是什么。第三点就是要说明你谈的是一个模式还是技术。最后,你的团队及激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望找到另一半的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