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LCD在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地址多少公司

日系彩电四大品牌在华倒一半 索尼夏普陷亏损|索尼|家电|日系_家电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日系彩电四大品牌在华倒一半 索尼夏普陷亏损
  文_本刊记者 黄燕 编辑_房煜
  羊年春节到来之前,山东济南彩电工厂的工人们可以确定拥有一个漫长的假期了。
  日,松下关闭了自己位于山东济南的彩电工厂,这是2014年关闭上海工厂后松下在华的最后一间彩电工厂。尽管松下强调今后还将以贴牌代工方式在中国销售松下彩电,但其中国加工厂的边缘化已经注定。同样失意的还有东芝,从2015年3月起东芝电视将逐步退出海外市场,仅在日本本土制造和销售。
  日系彩电四大品牌倒了一半,坚守的索尼、夏普也笼罩在亏损阴影下。索尼已经亏损6年,亏损总额高达1.15万亿日元(约合96.13亿美元)。在卖掉VAIO之后,索尼正在考虑出售BRAVIO电视和Xperia手机业务,甚至连发家之地东京NS大厦都卖掉了。夏普拥有全球唯一一条液晶面板十代线,但竞争力落后于韩企和中国台湾企业。夏普2015年2月发布的财报显示,2014财年净亏300亿日元(约合2.5亿美元),在2013年扭亏之后再度陷入亏损。
  就在中国媒体感叹“日企大败退”的同时,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中国人赴日抢购马桶圈”的文章一夜之间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描述的中国游客扫货日本电饭锅、电吹风和马桶圈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让中国家电企业如坐针毡。
  一边是退出,一边是抢购,日系家电企业真的败退了吗?
  比起收缩和撤退,日本企业更愿意用转型来描述自身的变化。退出不具有竞争力的低端家电制造,但在核心零部件上依然强势,比如夏普的液晶面板、松下的锂离子电池、索尼的光学器件。日本品牌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身于其它品牌的产品中,就连苹果手机也大量采用了日本制造的零部件。上游始终是产业链的核心和利润所在,不只是消费电子,日本企业还在向更有盈利前景的新领域迈进,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智能住宅。
  等离子之父松下选择淡出家电,按照松下社长津贺一宏的说法,“我们已不再是家电企业”。那它是什么企业呢?2013年财报显示,松下家电业务销售额为1.8万亿日元(约合150亿美元),在7.7万亿日元总销售额中占23.4%,汽车电子、住宅和B2B业务销售总和达到57%。车载导航、智能家居系统和太阳能电池已经取代家电成为松下新的发展方向,在2018年10万亿日元销售目标中,汽车、住宅和B2B业务占6.5万亿日元,家电则稀释到了2万亿日元。
  曾经生产出日本第一台电视机的东芝也面临着与彩电业务的诀别。2013年东芝集团营业利润2908亿日元,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半导体和社会基础设施为主的B2B业务,家电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8%。2013年东芝家电业务亏损476亿日元,其中大部分是海外电视业务拖累。东芝预计2014财年全球彩电销售量将比上一年度下滑20%至700万台,这个数字还不到三年前的一半。在中国市场,东芝彩电早在五年前就委托给TCL生产和销售,“我们和东芝的合作目前没有变化,合资公司照常运转。”TCL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梁启春告诉本刊。
  比松下、东芝更早撤离的是日立,2011年起日立停产PC、电视,卖掉硬盘业务,彻底退出消费电子之后专注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工程机械。日立预计2014财年营业利润将增长9%达到5800亿日元,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30年前美国和欧洲的家电企业同样经历了撤退,打败他们的正是日本企业,西门子、伊莱克斯、飞利浦、惠而浦逐渐淡出家电业,索尼成为全球家电业老大。风水轮流转,如今全球家电制造的重心转移到了中国和韩国。“三星、LG所走的路线和当年的索尼如出一辙,以低价产品占领市场后逐渐完成品牌的中高端升级。五年前LG刚进入中国时,价格并不比国产品牌高多少。”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说。
  在消费电子圈,由一群平均年龄60岁以上CEO领导的日本企业显得老态龙钟,最年轻的松下社长津贺一宏也已经58岁。日本家电离年轻消费者越来越远,过去家电是奢侈品,人们愿意花数万元买一台大屏幕电视,今天这样的消费者依然存在,但已经是金字塔塔尖上的珍稀动物。家电成了大宗消费品,手机更是一年一换的快速消费品,日本企业没能跟上这股潮流。日企早就退出了智能手机的竞争,在彩电市场,索尼、夏普坚持认为自己的品牌足以支撑溢价,但消费者不这么想。
  在分析师们看来,日本企业过于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和服务,索尼影业拥有宝贵的内容资源却并没有真正用好。他们仍然将新兴市场当成低成本制造基地和低端产品销售地,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消费电子的必争之地,而日本品牌却不可思议的无所作为。 无论被动撤退还是主动转型,日企退出客观上留下了市场空间,这会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吗?在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已经在所有家电品类中大获全胜,但是在全球市场,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和三星、LG还有很大距离,拿下日企的市场份额难度巨大。
  Display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估计,2014年全球彩电市场格局变化不大,日系品牌整体份额不超过25%,韩系品牌占到40%,中国企业约占25%到26%,还有10%属于美国和中国台湾企业。“中国企业的份额上升了1到2个百分点,但这主要是受益于中国市场,全球市场上中国彩电仍然是以贴牌出口为主。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市场,韩国品牌占有率达到50%,日企退出的份额已经被韩系拿走。”张兵说。
  日本企业的“主动转型说”多少掩饰了自身的失败。索尼、夏普早就不是中国消费者购买电视的首选品牌,东芝、松下更加边缘。不只是彩电,白电市场日系品牌的竞争力也在下降。2014年外资空调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不足6%,格力、美的、海尔三家市场份额接近八成,日本大金如今销量排不进前十位。“退出制造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品牌退出,就像几年前三洋卖给海尔一样。”刘步尘说。
  液晶时代,垂直整合能力成为彩电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正是日系最大的短板。CRT时代索尼凭借特丽珑技术独步天下,但是到了平板时代日系彩电却犯了战略错误,松下错误押宝等离子,索尼对液晶心存犹豫,唯一大举投入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只有夏普。“液晶面板产业早就是韩国和台湾企业的天下了,夏普早些年闭关锁国,这几年虽然开放很多但无法撼动产业格局。”张兵说。在他看来,韩国企业凭借对面板的大举投入确立了领先地位,“不只是今天,下一代显示OLED技术也还是三星、LG唱主角。”
  日企的短板同样也是中国企业的弱点。中国彩电业只有TCL一家投资建设了液晶面板生产线,价值链中缺少核心环节直接导致盈利能力下滑,中国彩电企业的净利率普遍低于5%,仅为白电企业的一半,2014年长虹、康佳都陷入亏损。
  虽然松下声称自己不再是家电企业,但其家电业务体量依然巨大,2013财年家电业务的营业额达到150亿美元,整体销售额642亿美元。中国家电企业里规模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越来越多,但利润规模差距直接制约了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中国企业在智能电视这类应用技术上进步很快,但在核心技术上与外资品牌差距仍然很大,很难提升品牌价值,这是中国品牌无法打入发达市场的重要原因。”刘步尘说。韩国企业在OLED技术上投入已经超过10年,LG拿出了OLED大屏电视,三星刚刚宣布投资36亿美元建设新的OLED面板生产线。柔性显示时代已经越来越近,“未来十年,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对手只有韩国企业,而我们仍然只能跟随”。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TFT-LCD行业在中国的都是哪些公司?他们的介绍?_百度知道
TFT-LCD行业在中国的都是哪些公司?他们的介绍?
提问者采纳
深圳安的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福建省新威电子工业有限公司鞍山亚世光电显示有限公司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香港高发液晶显示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晶电子有限公司顺德龙高液晶有限公司BOE-Hydis技术株式会社上海广电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高华电子显示(深圳)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江门天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韩国现代液晶显示株式会社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器部香港精电国际有限公司京东方现代(北京)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东显微电子有限公司精电(河源)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深圳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精电(南岭)电子有限公司长春联信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晶华显示器材有限公司精电(沙湾)电子有限公司常州东南液晶显示有限公司深圳晶讯电子有限公司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潮州蓓蕾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深辉技术有限公司莆田市莆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东福彩色液晶显示有限公司深圳市宇顺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晨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东显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视佳实业有限公司南太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东莞创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松山电子有限公司捷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风华集团肇庆同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骏升显示器有限公司光宝康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威跃电子有限公司江苏句容骏升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铜华电子有限公司深圳盈通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东莞骏升电子有限公司海南清华显示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石家庄电光电子有限公司河北冀诚电子有限公司河北冀雅电子有限公司厦门高卓立液晶显示有限公司信利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吉林北方彩晶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励成电子有限公司依利安达国际有限公司吉林北方彩晶数码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达华液晶显示有限公司依利安达(广州)显示器有限公司吉林北方紫晶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宏裕液晶显示有限公司亿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精锐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RCL显示有限公司江门亿都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国显电子公司深圳晶彩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东莞亿都半导体有限公司南京华日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香港厂商独资企业中山微视显视器有限公司青岛锦泰微电子有限公司奥玛仕佳宝液晶有限公司中国台湾厂商独资企业台湾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吉创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川奇光电科技(江苏扬州)有限公司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台湾全台晶像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全台电子有限公司群创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江苏昆山凌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矽谷电子有限公司台湾光联科技有限公司台湾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英达微电子有限公司光联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基本情况苏州联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国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富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劲佳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富相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台湾兴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城区劲佳光电电子厂台湾新林科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益菱光电有限公司劲佳光电(昆山)有限公司东莞新林电子有限公司台湾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华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精士电子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华生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台湾久正光电有限公司台湾讯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东坑久正光电电子厂讯通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台湾碧悠电子股份工业有限公司台湾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碧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统宝光电(南京)有限公司台湾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厂商独资企业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日本日立制作所广州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日立显示器件(苏州)有限公司日本HOSIDEN(星电)公司张家港光王电子有限公司CITIZEN(西铁城)集团公司东莞桥头第二中星电器厂张家港保税区光王电子有限公司深圳科润液晶制品厂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旧水坑卡西欧电子厂东莞技研新阳有限公司韩国厂商独资企业大连现代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韩国乐金飞利浦株式会社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韩国三星SDI有限公司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东莞三星SDI视界有限公司(DSDI)其他国家厂商独资企业飞利浦移动显示系统美国国际显示技术集团(IDW)美国三伍系统有限公司深圳飞利浦移动显示系统佳汇显示器厂迈尔科特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肇庆显邦电子有限公司上海飞利浦电子元件有限公司移动显示系统厂新辉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日本TFT-LCD
日立 韩国TFT-LCD
LG.PHILIPS LCD 三星电子台湾TFT-LCD
友达光电 奇美电子全球TN/STN LCD按地区分类介绍日本TN/STN LCD厂商:爱普生、Optrex、Sharp韩国:三星SDI台湾主要TN/STN LCD厂:胜华科技、碧悠电子中国TFT-LCD:京东方、上广电、南京新华日和深圳新天下中国TFT-LCD产业按地区分类介绍:北部-主要集中在长春、天津和北京中部-主要集中在包括上海、苏州、昆山、南京、吴江等地:背光模块制造商、TFT-LCD模块制造商、液晶监视器制造商、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南部-主要集中在广东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lcd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京东方深天马 上天马华星光电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Sony 正式退出与 Sharp 的 LCD 合资公司
日本电子业正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经济寒冬,而 Sharp 的情况更是。Sony 与 Sharp 位于堺市的合资工厂本来就已经,现在 Sony 又宣布了将结束与 Sharp 的合资,以和当初的投资额相同的 100 亿日元将手上的 7% 股票卖回给 Sharp。对 Sony 来说 100 亿日元在不失为一剂强心针,而 Sharp 则可以进行他们将大尺寸面板产线转变为小尺寸面板的计划。希望两间公司都能因此而更加站稳脚步咯!
悲剧啊,一个鲍德熹的红,一个刘若英的阿夸斯~~~混成这样 索尼铁了心的撤退了,其实话说LCD也就这十年,高潮这五六年。果然是个过渡技术。索尼负责人访谈的时候已经确定纯LED电视量产无压力了,说是和做CPU原理类似,估计成本能降下来,无机元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比oled高一点,其实倒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向。不过产业化这事难说,如果还是索尼自己搞的话,估计又是个陪钱货.... 其实我觉得SONY的策略很正确啊,把中小面板卖给JDI取消掉合资LCD工厂全部给TW来代工,自己将来保留CLED的厂。并且现在还是世界最大的唱片公司,未来SONY的在线服务的资源量非常巨大。手机方面有爱立信的专利,专利大战也不是很怕啊。 监视器?算了洗洗睡吧 估计又是广播医疗专用……---赔钱倒未必 不过会小众点(广播医疗专用的“众”是要有多小阿) 都给扛住,别让棒子得瑟啊 cled也好oled也罢,都属于led,三sony既然已经落后了,就知难而退挑战下一个技术,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毕竟底子深厚,玩得起啊。但是三星的led已经成型并且量产了,虽然不成气候,sony一年内拿不出什么突破性的东西来,估计又玩完了。 索尼是真没有三星有钱,三星的半导体一直稳定盈利,现金牛。况且韩元贬值成什么了,日本电子出口没竞争力了。不过记得当年CRT的时代,只算销量的话,索尼好像卖的也没有松下东芝好?或者我感觉?为什么口碑这么好? SONY 顶住阿!!! sharp 啊
你要是稍快点
能拿到ipad 的屏幕供应
至少要好过多了
赶紧加把劲吧【索尼专访:为中国市场开放求变 契合年轻人需求】液晶电视 人物访谈
索尼专访:为中国市场开放求变&契合年轻人需求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
作者:pjtime资讯组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 索尼电视一向在业界就是画质过硬而著称,在进入4K时代之后,索尼在注重画质的同时,更强调一台4K电视,更应该有好声音匹配。索尼推出新一代4K电视的时提出了“音画合一”的概念,欲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音视觉体验。此外,在昨天发布会上,针对中国市场,索尼在强调画质、音质的风格的同时,还展现了索尼开放合作的新姿态,积极投身互联网的怀抱,选择和小米、百度、QQ合作,欲在做好产品品质的同时,在内容上更好的契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国内年轻人的多元化的需求。
&&& 和小米合作 就是契合消费者的需求
&&& 索尼(中国)消费电子营业本部家用显示产品部总监陈巍介绍说,追求高端客户群和追求年轻时尚化,这个是整个集团整个索尼大的方向,索尼电视也会遵循这一方针。我并不认为高端和年轻是背道而驰,两个方向走。其实高端和年轻也是可以在一个方向走,只是我们追求的不是走低端,是高端这个概念,但是面向所有的群体来进行操作。很多功能性的内容来讲,我们现在数码类产品都是希望能够迎合年轻人的需求,或者创造他们的需求来进行操作。我们在智能方面很多应用,今天我说的可能是内容主导,应用主导,这些很多其实是契合年轻人的需求。
索尼(中国)消费电子营业本部家用显示产品部总监陈巍
&&& 跟小米盒子的合作,这是索尼智能互联的一个方面,过去跟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合作。跟百度、腾讯、多米音乐都有合作,小米只是其中的一个,这是我们一种新的合作方式。跟小米合作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在哪里,它的延展性比较好。第二它的更新换代更便捷,大家知道一台电视机使用寿命怎么也要五年,智能这种方面的升级换代速度非常快,并不是说跟我们索尼今后进一步拓展智能功能各方面的发展有任何的违背之处,只是作为一种功能的补充。
&&& 陈巍介绍说,通过小米盒子与索尼电视互联,小米盒子的内容可成为索尼电视用户界面(UI)中的一项,“用户直接用索尼遥控器就可控制小米盒子的内容”。
&&& 陈巍说,智能电视的寿命在五年以上,但智能内容至少每年升级一次,“连接小米盒子后,索尼电视的智能内容升级更便捷”。
&&& 智能化也是索尼电视的挑战。相对于画质、音质,年轻的消费者更看重内容。通过与小米盒子等的合作,索尼电视正在弥补内容上的短板。
&&& 对于本次发布会另外一大亮点产品索尼首款4K播放器FMP-X10,陈巍也进行了解读。他说,这款播放器定价3999元,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是让对4K原生态内容有需求的消费者更真实感受真正的4K画质。
&&& 这款4K播放器预计在十一前上市,它本真内置19部4K片源,上网激活付费即可观看,此外索尼还和华数建立4K专区,大概将近40多部影片,消费者可以通过4K播放器进行下载,每部影片的收费是25元,可以在72小时内任意观看。支付租赁电影费用可以通过扫码、支付宝等方式。目前可点播的内容全部为索尼影视提供的原生4K视频。
&&& 此外,陈巍还介绍说,目前FMP-X10搭配的显示设备(包括索尼4K电视与4K投影机),其他品牌必须通过HDCP2.2内容保护协议,否则无法正常播放。目前,索尼推出的4K电视、投影机都可满足HDCP2.2内容保护协议,其他品牌型号的显示设备需要大家在选购前仔细查询。
本文导航第1页:和小米合作 就是契合消费者的需求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阅读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了
读完本文章,我来发表下看法
浏览本文的用户还喜欢
长虹7.28发布会为观众带来了极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项目,长虹在应对互联网冲击下的转型思考究竟包含
本月18日康佳在深圳召开了主题为“彩电王者归来,开创真彩时代”的智能家居战略发布会,同期也对下
tcl平板电视
用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010- | 010-        手机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cd公司简介 le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