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一篇关于土木工程地质专题论文的论文!!

土木工程地质论文怎么写?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4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
4.1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4.2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等。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4.3规程规范的问题
规程规范的问题较多,甚至产生了一些混乱。水利系统与水电系统的勘测设计阶段不一致,规程规范也有区别。历经十多年的编写报批,1999年才颁布的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在勘测程序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经颁布实施就难以把握。更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另一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不完全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而建设部的一些工程勘察监督机构则以此为依据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实施质量检查,使勘测单位不得不准备满足两种规范的两套地质报告分别对付审查和检查。规程规范的修订和出台周期太长,完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与水电分家之后,对于工程地质这个专业来说其工作性质是一样的,但却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勘测程序,这种情况还要继续下去,需要寻求解决或协调方案。
4.4人才问题
文革十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出现。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前辈地质师相继离岗,各勘测设计院明显缺地质总工人才,八十年代期间各院比较整齐的地质副院长和院级地质总工,近年来在一些勘测设计院已经相继断档,或后继无人,或后备人才尚不成熟。勘测行业不景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的问题,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优秀地质师的成长。
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分析成果,出自于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师。有人说二、三年就可以培养出地质专家,实属无知。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师,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大量的工程实践,自身的敬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渗透,是决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地质师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培养优秀地质师的难度可以说远远超过培养博士、研究员和教授的难度。
&&& 社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对地质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最好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勘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4.5技术管理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技术管理是主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5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
5.1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的区别
工程地质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要做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与地质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又保证地质环境不因工程建设而恶化,造成对工程本身或地质环境的危害。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土体工程地质研究、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等。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目前,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
5.2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的关系&&
  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工程地质是地质工程工程的基础,地质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是有一定道理的。&&
  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地质工程是以传统的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单纯的力学计算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开始就和工程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试与结构工程比较,结构工程面临的是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材质相对均匀,材料和结构都是工程师自己选定或设计的,可控的。计算条件十分明确,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基础上的计算是可信的。&
6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6.1 基本概念的认识
  建筑场地---指工程建设所直接占有并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大体上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的建筑物所在地。从工程勘察角度分析,场地的概念不仅代表着所划定的土地范围,还应涉及建筑物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与岩土体的稳定问题。
  建筑物地基----任何建筑物都建造在土层或岩石上.由于承受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而是土层或岩层一定范围内原有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地基在静动荷载作用下要发生变形,变形过大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致使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地基与工程建筑物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
  地基分类:天然地基 软弱地基 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未经加工处理直接支撑基础的地基
软弱地基:由软土构成的地基
人工地基:经人工加固处理的地基
说明:要确保建筑物地基稳定和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A、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
  B、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形变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任何工程建筑物都是营造在一定的场地与地基上的,所有工程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都受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制约.地基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经济与安危,而且一旦出现事故,处理比较难。因此,在设计每一个建筑物之前,必须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充分了解建筑场地与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和评价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不良地质现象,软弱地基处理与加固等。
6.2岩土工程的技术决策和实施方案
  基础建设程序:勘察、设计、施工。建筑设计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施(工)设计等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也随之分阶段进行,对工程地质条件的了解愈来愈深入,这是完全符合认识规律的。建筑位址的选择具有战略意义,起着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不利条件的作用。位址选得好,不但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而且工程处理也较简单,经济上合理。位址的地质选择只是一个方面,还要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最后综合考虑选定。实践证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的好,设计、施工就顺利,工程建筑的安全运营就有保证。相反,忽视建筑场地与地基勘察工作,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修改方案,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重则酿成灾害。所以,任何类型的工程和工程建设的任何阶段,都必须对建筑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和阐明,作为工程地质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据此才可能较有成效地完成以下有关工程地质工作的一些实际任务。
我来说两句 ()
岩土热门下载
本月推荐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公考,家教,作文,写作,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律师,秘书,文秘,作业,辅导
&>&&>&李飞土木工程地质学论文
李飞土木工程地质学论文_13300字
姓名:李飞
班级:土建2班
学号:2220
一、工程地质学
1.1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4
1.2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6
1.3 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9
1.4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11
二、工程地质学在解决工程、地质灾害的应用
2.1 泥石流和其他地质灾害研究,,,,,,,,,,,,,,,,,,,,,,,,,,13
2.2 南北水调工程区构造稳定性分析,,,,,,,,,,,,,,,,,,,,,,17
2.3 深埋长隧洞工程地质勘察,,,,,,,,,,,,,,,,,,,,,,,,,,,,19
2.4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其对工程活动的影响,,,,,,,,,,,,,,22
2.5 不良地基土及地基的处理方式与选择,,,,,,,,,,,,,,,,,,24
论工程地质学主要内容及在土木木工程的作用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地质问题的学科。工程地质学在土木工程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通过地质知识正确合理的处理和解决土木工程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中遇到的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不良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因此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土木工程;南水北调;地下水;不良地基处理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是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
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斗争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一、工程地质学
1.1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质问题,包括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对地质环境有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它的任务是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以便从地质上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运行顺利。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近几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测量、物探、钻探、试验等在仪器、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工程地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托。由于有了各种新技术的支持,工程地质分析从定性到定量就成为可能。定量分析的新理论层出不穷,在学术界十分活跃。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工程地质来说是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从外
业资料收集和内业资料整理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产品成果、质量标准等等均与传统的工程地质有较大的差异,应用前景振奋人心。“工
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业已正式成立,必将对工程地质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主要包括六大课题:①数值计算;②制图;③数据库;④文档管理;⑤专家系统;⑥网络系统。
这六大课题既是多年来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践,也是我们将继续探讨的主要课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赋予新的内涵
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才有了长足
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体系。20世纪60年代,工程地质的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一定的实际经验,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各建设部门制定自己的勘察规范,以山区工程建设为主,对工程地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岩土测试技术提高,定量评价有所发展。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各方面的建设蓬勃发展,工程地质在已往在基础上取得了重大发展。勘察质量提高,新的勘察规范制定,向着工程领域拓展,承担勘测、工程处理的系列工作。新型、巨型工程向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创立了自己的新的理论,引入有关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学术活动频繁。
今天,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工程地质定
性描述和定性评价的范畴,发展成为集多种勘探手段去获取基础性地质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理分析、定性评价、定量评
价、地质预测、工程措施的建议等等既特殊又复杂的综合性专业。任何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位置。无数重大工程成败的实例足以证明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权威性。
1.2、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①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址问题的科学,把地址科
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通过勘察手段获得各种地质数据,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在安全、质量及功能方面保证工程建筑在安全可靠、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程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
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工程地质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
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了解地质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地质工程有关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与地质工程领域有关的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地质工程领域中有关问题。
工程地质领域适用的行业包括: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
工程地质领域覆盖的范围包括:地质调查技术和方法与矿产资源
勘查与评价,区域矿产基地及矿产远景区预测与评价,矿区与矿床的勘探、开发与评价,地质工程领域建设、勘查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地质勘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监测与保护,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质过程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地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及新方法、新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业的工程管理。
工程地质是一门很严谨以及很严肃的学科,工程地质理论上的任何一项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都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分析论证和工程实践的检验。例如,近二十年来随着数理基础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坝基、洞室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这些计算成果仍然只能是工程设计和决策的一种,因此在工程界有一种通用说法: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许多工程实例足以说明采取慎重态度的必要性。有些工程从分析计算上看是安全的,实际上却出了问题;而另一些工程通过计算认为不安全,但却安全运行了数十年。因此我们搞工程建设,工程经验往往又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我们应当要一丝不苟的以严谨的态度来学好工程地质学。
②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
工程地质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工程地质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工程地质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目前,从空中、地面、地下、
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是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1.3、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
①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②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和规程规范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等。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规程规范的问题较多,甚至产生了一些混乱。水利系统与水电系统的勘测设计阶段不一致,规程规范也有区别。历经十多年的编写报批,1999年才颁布的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在勘测程序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经颁布实施就难以把握。更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另一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不完全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而建设部的一些工程勘察监督机构则以此为依据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实施质量检查,使勘测单位不得不准备满足两种规范的两套地质报告分别对付审查和检查。规程规范的修订和出台周期太长,完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这种情况还要继续下去,需要寻求解决或协调方案。
③人才问题和技术管理问题
社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对地质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最好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勘
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技术管理是主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1.5、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土木工程包括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铁路和公路、水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工程、海港工程以及国防工程等。这些工程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都离不开工程地质工作。大量的国内外施工实践证明在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详细周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设计、施工能顺利进行,运营阶段工程建筑安全就有保障。否则,会造成一系列严重地质问题,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患,轻者不得不修改原设计方案,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重者造成灾害,是工程建筑物完全破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例如,湖北盐池河磷矿,在采矿时对岩体崩塌认识不足,1980年6月突然发生大崩塌,冲击气浪将四层大楼抛掷对岸撞碎,造成建筑物损坏,284人丧生。又如,意大利瓦伊昂水库滑坡,由于滑坡认识不深,日突然发生高速滑动,将水库水挤出,激起250m高的涌浪,高150m的洪峰锅巴定冲向
下游,有3000人丧生。上述事例说明。土木工程建筑必须重视地质工作,进行高质量的地质勘察工作,应用地质资料和评价做出合理规划、设计、施工,才能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可见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作用很大。
1.基本概念的认识
建筑场地---指工程建设所直接占有并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大体上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的建筑物所在地。从工程勘察角度分析,场地的概念不仅代表着所划定的土地范围,还应涉及建筑物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与岩土体的稳定问题。
建筑物地基----任何建筑物都建造在土层或岩石上.由于承受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而是土层或岩层一定范围内原有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地基在静动荷载作用下要发生变形,变形过大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致使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地基与工程建筑物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 天然地基:未经加工处理直接支撑基础的地基
软弱地基:由软土构成的地基人工地基:经人工加固处理的地基。 说明:要确保建筑物地基稳定和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A、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B、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形变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任何工程建筑物都是营造在一定的场地与地基上的,所有工程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都受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制约.地基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经济与安危,而且一旦出现事故,处理比较
难。因此,在设计每一个建筑物之前,必须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充分了解建筑场地与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和评价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不良地质现象,软弱地基处理与加固等。
二、工程地质学在解决工程、地质灾害的应用 2.1 泥石流和其他地质灾害研究物质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是一种含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它与挟砂洪流的本质区别在流体中固体物质的含量。通常泥石流密度在1420kg/m3-2440kg/m3。泥石流爆发具有突然性,强大的破坏性,是一种在山区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按流体性质分类,一般分为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按泥石流组成物质分类,可分为泥流、泥石流、水石流三种。按地貌特征泥石流可分为山坡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河谷型泥石流三种。泥石流形成具备丰富的松散物质、充足的突发性水源和陡峭的地形条件。
2.2、南北水调工程区构造稳定性分析
南北水调西线一期工程引水线路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巴颜喀拉褶皱带内部,南北两侧分别有规模和巨大、活动性极强的玉树-甘断裂和花石峡-玛沁断裂,褶皱带内部还发育这有数条活动断裂,工程区构造稳定性、断裂活动性和由此引起的地震危险性是影响工程安全的重要地质因素。
1、地壳构造与深部构造
穿过西线工程区的深地壳测深剖面有2条,即花石峡—简阳剖面和金川-唐克爆破地震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剖面,基本上给你给出了工程区内地壳速度结构与深部构造分布特征。工程区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59~68地震波速平均速度高,分层多,横向变化大,上地壳和中地壳内含有低速层,下地壳为梯度层,地震波速度高,地壳属于为稳定性地壳结构。
工程区地壳表层的相对凸凹较为明显;莫霍界空间欺负基本上呈弧形展布,地壳厚度总体上由东向西增加,从59km增加到68km,变化平缓,并不均匀,由北向南明显出现莫霍界凹凸相间排列特征,凹凸之间大致一达日—班玛-马儿康断裂为界。发育的断裂有阿坝断裂带,亚尔堂断裂带、上杜柯断裂带、色达断裂带、达曲断裂带等。
2、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地震的内在原因是地壳内部积累的应变能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地球表层的振动。按地震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型。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引发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矿山开采等造成的地面振动,这类地震引起的地表振动轻微,影响范围不大,很少造成地面的破坏,但有时地震会造成很大破坏。
例如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
2.9%。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 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
而在南北水调区域上大于4.7级地震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工程区西南部鲜水河断裂以及工程区的北部地区;中南部地区大于4.7级以上的中强度的地震很少。大于7级地震除1947年的达日7.75级地震外,几乎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上,说明鲜水河断裂带是工程区外围一条地震品度极高、强度极大的活动断裂带,也是域内最为重要的强破坏型地震构造带。
3、强度活度分布时间
分析前几个活跃期之间的平均时间分别是44,54和19,若按最近一次平静时间19a计,区域内应该有大于7级地震发生,安两次平静期平均值,则大约还有20a大于7级地震可能性。
南北水调西线工程区的地质条件是适宜的,具有稳定的地壳类型,地时间有一次地震,即从区域地震活动是时空分布分析,区域范围内在
今后20a左右存在发生理物理资料反应地壳物质组成比较
统一,汽基地埋藏较深;同时,进场区活动断裂带不发育,地震活动水平低。构造性活动分析显示,未来有突发活动的地段多余工程区外围的边界断裂带上,对工程一般不产生实质性影响。
2.3、深埋长隧洞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分析
南水北调西线隧道工程调水区海拔高度一般在m,受高海拔、深切割和复杂地形的影响,空气稀薄缺氧,气压低,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工程区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经济技术环境、施工环境都是较差的。
1、自然环境恶劣
本区受季风气候和青藏高原地理环境诸因素影响,寒冷、低压、缺氧是区域内气候的基本特征:1、地区寒冷:年平均气温3℃左右,极端最高28~29℃,极端最低-23~-34℃,日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时间3.5~5个月。这使工程技术人员外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2、气压低:引水工程所在地区海拔高程在3500m左右,年内各月平均气压最高值出现在8~10月,最低值出现在2月,最大、最小月平均气压差为8~10hpa。3、含氧量小:低压缺氧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人员的生活和内燃机的机械效率。四川省交通部门规定:3000m以上地区耗油按增加30%计;4000m以上耗油按增加40%计。由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现场工作人员很难进行重体力、高强度的工作,即使是机械施工其施工效率也将较内地大大降低。
2、区域地质环境复杂
工程区位于巴颜喀拉山的东南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复式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断裂总体方向为NW-SE,断层破碎带宽度20~200m不等。
受印度板块俯冲的影响,青藏高原在近代一直处上升的趋势,且为构造活动区。区内地震烈度一般为Ⅶ~Ⅷ度。部分洞段将跨越15条区域性活动断层,其中玉树断裂、桑日麻断裂、鄂陵湖南断裂、甘德南断裂、鲜水河断裂等的活动性较强,对工程影响较大。工程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三叠系浅变质砂岩、板岩,为坚硬岩~中等坚硬岩,岩石层理发育,裂隙密集,多为碎裂镶嵌结构。洞线以Ⅲ类围岩为主,断层破碎带和褶皱核部为Ⅳ类。
3、西线隧洞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活动性构造及其对洞室稳定的影响、高地应力与围岩稳定问题、高压水头问题、碎屑流问题、外水压力与衬砌问题、洞室涌水问题、高地温问题、有害气体问题、冰冻问题等等,几乎隧洞工程中的所有工程地质问题在南水北调工程中都将遇到,而南水北调中的某些工程地质问题将是本工程特有的,在其它工程中不曾遇到的。
南水北调西线所穿越的地域属构造相对活动区,活动性构造对长大隧洞的稳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应该分析研究活动性断层活动性,做出区域构造稳定分析,复核工程区各区段的地震基本烈度,研究大地不均匀抬升对隧洞安全稳定的影响,对跨活动性断层的洞段做出专门的稳定分析等。
4、工程地质决策和评价方法
决策程序内容:资料收集、野外试验、检测、地下隧洞超前预报、工程地质分析评价与决策程序等。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特殊性其工程地质和工程特点,在建立一套特殊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应建立一套完整、合理、实用、快速、准确的工程地质决策程序和方法。避免或减少施工出现问题时过多的讨论研究。这种程序和方法既包括我们已经掌握的丰富的工程经验,也包括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数理分析方法、决策理论方法等。
为了适应隧洞施工的特点,应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施工地质工作方法。为此应进行隧洞施工地质工作方法的系统研究,进行隧洞快速编录方法的研究,编制简单实用的施工地质工作软件。借助现代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GPS定位系统、激光测量等)和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一套完整实用的施工地质编录、分析、预报软件。
在取得了一定的工程地质资料后,如何将所取得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出快速、准确的分析评价,对于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常规的工程地质分析方法显然难以跟上隧洞快速施工的进度。为此应从工程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数理统计及有关计算方法为工具,以系统科学及其决策论为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以解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的实际地质问题为目的,研究出一套应用于西线隧洞施工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方法。
2.4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其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地下水是地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天然资源,也是岩土三相组成部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岩土的渗透性对沿途的强度和变形会发生作用,使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地下水与土木工程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一方面,地下水对土木工程存在着各种不良作用(如流砂、管涌等)和影响;另一方面,各种土木工程活动又会诱发和加剧地下水的活动。可见,地下水是工程地质分析、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1、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地下水对岩层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称为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对流经的岩石可产生破坏作用,并把破坏的产物从一地搬运到另一地,在适宜的条件下再沉积下来。因此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包括潜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石化作用。
化学溶蚀作用是地下水潜蚀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主要是富含CO2的水对碳酸类等溶水性的岩石产生溶蚀,长期作用的结果可形成各种地下岩溶地貌。由于在土孔隙或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流动速度非常缓慢,其机械作用一般较弱,只能对细小颗粒的粉砂、粘土等松散碎屑物进行机械潜蚀。地下水流动速度非常缓慢,所以地下水的搬用能力不强,其搬运能力的大小与潜蚀能力的大小成正比,而地下河搬运能力很强。通过地下水所搬运的物质成分,可以了解地下水所通过的岩石的物质组成。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可使地下水的溶解物产生过饱和,使搬运物沉积下来。
地下水中溶解的矿物质与掩埋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称作石化作用。在石化过程中,生物体内能够被地下水溶解的物质被地下水溶解带走,留下的空间则被地下水所携带的矿物质所填充。生物体的物质成分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生物结构却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化石形成的基本原理。
2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使岩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性能变差,从而产生各种不良的现象,如滑坡、岩溶、流砂、管涌、土沸、地基沉陷、隧道涌水、道路翻浆、水坝渗漏等,给各种土木工程的施工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困难与危害,甚至酿成灾难性事故,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圣洁新托隧道施工中遇到断层破碎带大量涌水,墨西哥市地面发生严重不均匀沉陷,意大利瓦依昂水库的大滑坡等等,都与地下水活动有关。②地下水中的有害化学成分CO2、SO4~、CL~等,对水位下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产生侵蚀、破坏作用,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1地下水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
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地基承载力会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当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基压缩层范围内的土体呈饱和状态时,地下水充满土的孔隙,土颗粒间的作用力减小,导致土质软化,压缩性增大,承载力降低。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中的可溶盐类被溶
解,黄土特有的粒状架空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在自重或附加应力作用下,会发生湿陷变形,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
在膨胀土地区,地下水多为上层滞水或裂隙水,随着季节水位的变化,可使膨胀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而当地下水位变化频繁或变化幅度较大时,不仅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胀缩幅度也大,常常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开裂、变形而破坏。
在寒冷地区,地下水位升高,由于冻结作用,土中的水分往往向冻结区迁移和集聚,冰冻形成冰夹层或冰锥等,使地基土产生冻胀,地面隆起,使建筑物开裂破坏。此外,土体在冻结状态时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但当温度升高土解冻后,其抗压和抗剪强度就会大大降低,对于含水率很大的土体,融化后的黏聚力约为冻土时的十分之一。
此外,地下水位的下降同样会给工程造成危害,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造成土中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大,土层压缩量增大,造成地面沉降或塌陷,导致房屋开裂、井管上拔,地下铁路轨道错开等问题。
由此可见,地下水对地基承载力、变形和地基稳定等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工程地质勘察不仅要重视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还应注意收集与整理区域性水位动态变化资料,建立区域性水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对建筑物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变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做好地下水位的预测、预报工作。
2.2 地下水对基础工程施工的影响
渗流对坝基、边坡、地下工程等均有直接或潜在的破坏作用,揉产生流砂、管等,往往对工程造成严重危害。
②边坡工程
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许多滑坡都与地下水的作用有关,如著名的长江鸡爪子滑坡、甘肃的洒勒山滑坡等都与地下水的活动有关。
对于天然山坡,在下列情形中地下水的影响作用较大:①堆积于缓坡、凹形山坡上的松散土层,具有多层不连续的含水层和隔水层相间的地层结构,土层滞水往往造成土体沿某层滑动面或基岩顶面滑动。②具有地下补给构造(如断层破碎带)或蓄水构造(如向斜轴部)的山坡,破体内汇集的大量地下水常直接导致山坡滑动。③若地表水或基岩裂隙水渗入风化破碎带内,在下伏隔水层顶面聚集,则会产生顺曾滑坡和沿构造面破碎岩体滑坡。④山坡上积水、灌水改变其水文地质条件,是许多滑坡产生的重要原因。⑤在山坡前缘、破交处开挖等认为因素影响,改变地下水运动条件,是造成新滑坡或老滑坡复活的重要因素。
③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一般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问题比较突出,地下水对基坑工程的主要影响有:恶化基坑开挖施工的条件。地下水流入基坑,淹没工作面,将严重影响开挖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坑内排水
会造成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变形,导致周围建筑物下降、变形、开裂、倾斜等破坏。②造成流砂、管涌等不良现象。在颗粒细小的非粘性土中开挖基坑,由于坑内外产生水头差,导致地下水向坑内渗流,甚至产生流砂、管涌等破坏作用,严重威胁基坑工程及其周围建筑物的安全。③软化基坑周围的土质,降低坑壁、坑底岩土体的强度,产生侧壁变形、底鼓等。对于放坡开挖的基坑,由于谁对边坡土体的软化及渗流的作用,还会造成边坡塌陷、滑坡等事故。④造成基坑突涌。当基坑下部有承压水时,开挖基坑减小了含水层的上覆隔水层厚度。当隔水层厚度减小到一定限值时,则承压水将冲溃基坑底板,造成基地开裂和发生流砂、土沸等突涌现象,严重破坏地基强度,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⑤增大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由于地下水的存在,设计挡土止水结构上的水土压力增大,相应的增加基坑支护的费用和施工难度。
④地下工程
地下工程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影响尤为突出,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或是正常运行,都必须考虑和控制地下水对地下工程产生的不良影响。
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产生静水压力作用于洞室衬砌,增加支护结构上的压力,造成洞室围岩沿软弱结构面滑动,造成洞室变形、失稳、地下水还会产生渗漏、泉涌,影响地下工程正常使用。②地下水使岩土软化,强度降低;使围岩中软弱夹层泥化,减小层间阻力;还会使某些岩土(如石膏、岩盐、高岭土等)产生溶
解、膨胀,造成洞室变形。③造成地下工程施工中产生涌水、流砂、涌泥等现象,引起洞室变形、塌方和冲溃,甚至淹没和堵塞洞室。砂、水混合物涌入洞室,常常造成严重事故,影响地下工程的施工和地下建筑物的使用。
在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都必须研究地下水问题,只有掌握了建设场地带的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的类型及其活动的规律性,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和正常使用。
2.5 不良地基土及地基的处理方式与选择
不良的地基土对建筑建设影响巨大,特别是大型和高层建筑,不仅对建筑的规模还对建筑的使用安全危害巨大。如何对不良地基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对于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基处理是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采用科学合理地基处理方法,有充分发挥原地基土承载力,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地基处理费用低的特点。中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变化大,差异显著,不良地质土分布很广,对于土木工程建设危害大。而且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设计可靠度低,如使用大量桩基础工程,必然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施工费用加大,也造成工程费用的浪费。这是国情和财力所不允许的。因此低廉、快速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方法非常适合中国国情。
我国地质土种类繁多,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特别是
高层建筑的大型建筑更要注意地质土对工程的影响。故而在工程建设前必须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因地制宜的设计建筑。对一些地质土也要相应的做一些地基处理。处理方法种类繁多,各种处理方法有它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在工程建设上要合理因地制宜的根据地质土的类型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法和处理措施。
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是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的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思想是现今的发展不应造成后代发展的障碍,它确实具有极广泛的涵盖,以至人类社会各行业和各科学技术领域皆可为之贡献力量。作为地质科学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工程地质学在这方面无疑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3] 《工程地质学》,2006.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地基处理》,2009.8,化工出版社
[5]王健.土木工程地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6] 张明定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系统思维》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XX镇XXXXXXX年农业工作总结及XXXXXXX年农业发展计划 XXXXXXX年是十二五攻坚之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XX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两个一号文件和中央、自治区、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
工程施工合同书 发包方:安岳县两板桥镇东堰村村委会 (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 (以下简称甲方)甲乙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条例》之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甲乙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一、工程名称:安岳县两板桥镇东堰…
工程地质学论文 姓名:李飞班级:土建2班学号:050 目 录 一、工程地质学1.1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41.2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61.3 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读后感 内容摘要:《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从西点军校对学员的要求开始着手,通过解读西点人两百多年来辉煌历程中形成的十三种重要的品格来告诉我们怎样走上成功之路。书中仔细阐述了西点人是怎样诠释西点精神、发扬西点精神。这些西点精神对我们…
练习题6及参考答案 1. 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数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但可以有不同类型的数组元素B. 数组的大小是可变的,但所有数组元素的类型必须相同C. 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所有数组元素的类型必须相同D. 数组的大小是可…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