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提供一份关于书香校园论文无线网络的应用方面的论文,最好是网上没有的,跪求,请发至邮箱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无线网络在校园中的应用论文.pdf3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6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无线网络在校园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专题
指导老师:
计算机网络技术
号:11座机电话号码 11座机电话号码 11座机电话号码
名: 赵志贤
4 月 19 日
无线网络在校园中的应用
计网1134班
赵志贤 张志斌 谭冰
学号:11座机电话号码 11座机电话号码 11座机电话号码
【摘要】 随着个人笔记本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校园
网中无线应用也正在快速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现行标准,在
此基础上,阐述了传统WLAN关键技术及其缺陷,并提出了包括虚拟蜂窝与
同频部署的概念来改进这些缺陷,这两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相邻
接入点同频干扰和漫游丢包的情况,还能够扩大网络容量。所以这两种技
术在今后的无线局域网发展中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文末简单介绍了当今
校园网的部署方案,包括室内覆盖、室外覆盖以及跨校区无线覆盖。无线
网络相比于有线网络的移动性,让人们感觉到生活和工作更自由,此外,
低廉的成本也是无线网络相比于有线网络的一大优势,这让无线网络拥有
者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无线网络; WLAN; 接入点 ; 校园网
第一章 无线网络技术介绍...........................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WLAN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应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本文从校园无线局域网的实际应用需求及无线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方案,包括物理结构的实现和逻辑规划等 中国论文网 /9/view-990785.htm  关键词: 校园网 有线网络 WLAN      1.引言   校园网已经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师和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把学校中的学生、院系和社交、学术、业务活动的行政人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著。   经过这些年有线网络的建设、运行、维护,从实践结果来看,由于目前网络是“有线”的,所以在有些应用领域会出现困难。例如,很多高校只是在部分区域接通了网络,而不能顾及所有区域;布置了网线的教室、图书馆数量有限;有些高校经费比较紧张,很难投入较大的财力来铺设光缆;有些高校的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不适合钻孔布线;有些高校由多个校区组成,校区之间联网成本较高,等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和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的依赖性相当之高,“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已成为广大师生们的新需求。但是,传统的有线校园网存在着诸多“网络盲点”,比如在图书馆、大型会议室、体育馆等许多不宜网络布线的场馆设施如何联网?在教室、实验室等场合如何突破网络节点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随着WLAN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完善和解决。   2.大学无线网络应用的环境及需求   随着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以及便携机、PDA等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日益增长,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必然趋势。随时随处自由接入Internet、能享受更多的业务、安全且有保障的网络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新的需求。在接入速率和适应环境上与3G技术互为补充的WLAN的迅猛发展,成为新一代高速无线接入网络。无线局域网被看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中还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有可移动性,设备安装快速、简单、灵活,适合应用在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投资回报高等优越性。在大学校园建设校园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2.1 提升大学校园网络环境,推动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   鉴于无线网络的优势,以及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国内外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建设了自己的无线局域网,且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北京大学于2002年9月打造了我国第一个校园无线局域网,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北大校园,国内很多大学也都有建设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计划。   大学校园一直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前列,随着“211”工程创建国内一流大学项目的实施和深入,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学术活动越来越多地在学校举行,网上教学与交流活动日益丰富,同时广大师生对校园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从当前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看,在大学校园建设校园无线局域网,实现一定范围的无线覆盖迫在眉睫。   2.2 为大型科研活动提供无线的实验环境,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   由于无线网络是下一代网络发展所必然支持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科研项目都可以扩展到无线网络上,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将为一些科研项目提供应用和实验的环境,如无线网络支持其他智能业务的扩展,支持精准的无线物理定位、无线视频等。   2.3 为无线网络技术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床。   与无线网络相关的研究领域正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例如Mobile IP、高性能的IPv6应用接入、一体化的IP电话解决方案、无线用户在校园网内快速、安全、无缝漫游等,它们同样需要一个大范围的无线网络来进行实验和研究。有了校园无线局域网,就可以为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试验环境和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根据以上对高校校园网无线网络的分析和定位,我们对无线网络的可靠性、安全、加密和非授权用户的控制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1)支持精确的无线入侵、射频干扰、非法AP定位和隔离   (2)冗余的中央服务控制保证校园复杂接入环境的安全无线接入。   (3)独特的访客隔离机制,保证跨校园漫游用户与校园网用户的隔离。   (4)同时支持端到端的网络可靠性保证技术。   3.校园网WLAN设计思想   3.1 校园网WLAN设计原则。   3.1.1 实用性。   遵循面向应用、注重实效、逐步完善的原则,充分保护已有投资,以实用性的原则要求为依据,建设具有最低的TCO(拥有的总成本最低)、最高的性价比的校园无线局域网络。   3.1.2 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概念、技术、方法与设备;充分采用目前国际、国内流行和成熟的技术,保证网络能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   3.1.3 可靠性。   系统必须可靠运行,主要的、关键的设备应有冗余,一旦系统某些部分出现故障,应能很快恢复工作,并且不能造成任何损失。   3.1.4 开放性。   选择的产品应具有好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并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无论发生任何变化,均能够最大可能性地开放标准。   3.1.5 可扩充性。   系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应用环境,在系统结构、产品系统、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等方面必须具有升级换代的可能,这种扩充不仅能充分保护原有资源,而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3.1.6 可维护性。   系统具有良好的网络管理、网络监控、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使系统具有极高的可维护性。   3.1.7 安全性。   必须具有高度的保密机制、灵活方便的权限设定和控制机制,以使系统具有多种手段来防备各种形式的非法侵入和机密信息的泄露。   3.2 校园网WLAN设计思想。   校园网无线网络部署应该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室内、室外多种无线接入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符合高校楼宇多、广场多的特点。如在必要的时候采用室外Mesh WLAN技术,通过无线回传技术解决有线网络传输距离的合布线难度的问题。同时室内外多种无线接入手段在满足无线覆盖的前提下,可以节省无线接入点的数量,从而提高无线网络的性价比。   校园无线网络在满足现有网络应用的同时,保证对未来网络技术和应用的支持,如IPv6、无线话音、无线视频、组播等技术的支持,以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要求。   此外为满足高校网络的安全性,校园无线网络应采用独立的有线网络系统实现无线接入点的互联,同时在无线网络满足用户接入安全认证、加密的同时,支持无线射频的安全防护功能。   3.3 WLAN解决方案体系结构。   传统无线网络中的每个接入点都是一个单独的节点,按照一个静态RF计划(通常为预测的RF)中的信道和功率设置进行独立配置,尽管这些自主的接入点可以收到附近的工作在相同信道的接入点的信号,但是自主接入点无法得知相邻的接入点与其是否属于同一个网络或者是相邻网络。此外由于自主接入点是“节点式”的,所以很难扩展到大型、连续、可协调的无线局域网或在无线网络中扩展高级应用。   尽管自主接入点的第一代无线局域网技术解决了基本的网络连接问题,但是从WLAN首次面世以来,技术需求发生了很多变化:基本的网络连接已经不足以满足需要;校园中需要提供无所不在的无线网络连接;校园WLAN必须支持多种移动服务,如语音、访客接入、定位和增强的无线入侵防御系统(WIPS)等。为了部署这些功能和消除这些限制,思科系统公司拟定的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IETF)标准草案LWAPP,实现轻型接入点和WLAN系统(例如控制器、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协议的标准化。
  3.3.1 LWAPP目标。   3.1.1.1 减轻接入点中的处理量,让它们将计算资源集中用于无线接入,而不是过滤和策略实施。   3.1.1.2 为整个WLAN系统进行集中的流量处理、验证、加密和策略实施。   3.1.1.3 利用一个第二层基础设施或者IP路由网络,为多供应商接入点互操作性提供一个通用封装和传输机制。   3.1.1.4 接入点设备发现、信息交换和配置。   3.1.1.5 接入点认证和软件控制。   3.1.1.6 数据包封装、分段和格式化。   3.1.1.7 接入点和无线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控制和管理。   3.3.2 LWAPP的工作原理。   LWAPP将轻型接入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功能交由无线局域网控制器和轻型接入点共同承担。对时间敏感的功能(例如次原子握手和发送给接入点的信标)都在接入点进行管理。其他对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能(例如移动管理、身份验证、VLAN划分、RF管理、无线IDS和数据包转发)都在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上进行管理。(如图1所示)      思科统一无线网络可以降低部署、管理无线网络的复杂性;支持多种高级服务,例如语音、定位和访客联网;并且有助于确保有线、无线网络的运营成本的可管理性。此外无线网络将能够扩展到大型校园网部署,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连接和移动性。   4.校园网WLAN建设方案   4.1 物理设计(部署)。   4.1.1 无线覆盖区域、设计指标、原则和覆盖方式。   4.1.1.1 覆盖区域。全校范围的无线网络的接入环境主要包括教学楼、学生和教师宿舍楼、办公楼、家属区、图书馆、体育馆、室外场所等。   4.1.1.2 设计原则。无线覆盖设计将遵循按照信号范围最大化原则,在全校全面覆盖的前提下,重点选择部分区域进行更加细腻的覆盖。并且保证无线网络稳定性并与绝大多数主流无线网卡兼容,同时兼顾考虑网络扩容,为今后网络扩容做好预留。   4.1.1.3 设计指标。各信号输出点信号强度10-15dbm;将按照2.4G工作频段2.412~2.462GHz(FCC)分为channel1、channel6、channel11三个完全不干扰频段设计;目标覆盖区域信号强度≥80dbm。   4.1.1.4 覆盖方式。在覆盖区域内,选择教学楼和办公楼为主,其他区域为辅的覆盖方式,实现全校整体无线覆盖。具体分为室内覆盖和室外覆盖两种方式,其中室外覆盖部分包含部分区域采用Mesh方式进行覆盖。   4.1.2 室内覆盖。   室内覆盖规划原则:   4.1.2.1 AP的放置要遵循两个原则AP覆盖区域无间隙。   4.1.2.2 AP重叠区域最小。相邻AP工作在不同频道,以 1, 6,11三个频道实现全方位的覆盖。   4.1.2.3 根据经验值,当相邻AP设定相同频点时,要求间隔25米以上;当相邻AP设定相邻频点时,要求AP间隔16米以上;当AP设定相隔频点时,要求间隔12米以上。   室内覆盖典型环境一:   主要特点是:环境开阔、用户数量相对集中、对带宽需求较高。主要用户群:校领导、教师,以及来访用户,用户使用环境相对封闭,例如:多功能厅、会议室、报告厅等。   室内覆盖典型环境二:   环境特点是:房间多、用户数量不多但分布较分散的楼宇,楼长、墙体结构厚、房间多,用户无线应用也比较频繁。主要用户群是校内教师、学生。如:教学楼、科研楼等。   4.1.3 室外覆盖。   室外设备的AP使用数量大概也遵循室内的条件,但外AP的放置和设计又有它的独特性主要包括:   4.1.3.1 天线的使用。天线的正常使用包括对天线增益和天线类型的选择。   4.1.3.2 对室外设备特殊要求。室外设备应该放置在密封盒内;天线布置应该增加避雷器放置雷击;不提供本地供电的场所,应尽量选用POE远程供电设备。   室外覆盖典型环境一:   环境特点是:宿舍楼、家属楼、部分教学楼、后勤、体育场、室外空旷休息区等区域相对比较分散、无线用户应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广。   整体校区室外部分进行全面覆盖,通过室外无线接入点外接增益天线的方式覆盖室内区域。体现覆盖范围最大化的覆盖原则,以此来保证无线用户的需求。   室外覆盖典型环境二:   采用Mesh技术环境。Mesh是由多个WLAN AP组成的自治网络,Mesh网络中的AP除了可以提供WLAN客户端的接入服务之外,还能完成相邻节点的自动发现、相互认证和配置,从而智能地为网络流量设计一条最优的路径,实现带宽和覆盖范围的增加,并且,当网络中的某台AP发生故障时,其他AP能够通过自动配置动态改变路径,绕过有故障的节点,实现网络的自我修复。   4.2 逻辑设计。   4.2.1 SSID 和VLAN。   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和应用需求,学校园区一般使用三种SSID:   (1)数据服务SSID-Data-SSID:基于三层的Web认证。   (2)VoWLAN/双模等形式手机服务的SSID-Voice-SSID:基于二层的MAC认证。   (3)根据所部署校园的需求,可能还有第三个为访客服务的SSID-Guest-SSID,为访客接入提供特定VLAN的访问。   上述SSID原则均是全部可以广播出去,提供对外服务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部署需求进行灵活定制。比如学校的某些特定场所,不允许访客进入的/或者不允许访客在此无线上网的,此处的AP可以不用开启Guest-SSID。   为了有效的隔离广播域,提高校园无线网络的性能,将所有AP划分不同的组(Group),每一组AP为一个VLAN。300个AP的校园无线覆盖典型环境下,支持同一SSID的所有AP,按照AP所处楼层、校区位置划分为不同的AP-Group,客户端接入不同AP-Group时被分割到不同的VLAN,获得不同网段的IP地址。   4.2.2 无线网络地址和路由规划。   对于无线接入点AP,原则上客户端可以通过DHCP动态获取IP地址,但是从运行维护管理的角度,建议采用静态IP地址。   如果AP连接在现有校园网的接入交换机,则IP地址由现有校园网有线端提供。此外,从性能/可管理性等角度出发,建议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将AP接入现有网络交换机:   (1)AP和无线控制器的AP-Manager之间端到端环回延迟(round trip delay)<100毫秒-局域网交换环境均能实现。   (2)AP不与一般有线网络设备混合在一个VLAN中,避免有线设备的异常流量阻断AP和无线控制器之间的通讯。   (3)连接在同一L3交换机端口下的所有AP,建议放置在一个受保护的VLAN中,部署时统一分配给这些AP静态IP地址。   (4)需要修改现有交换机的VLAN参数设置及现有L3交换机的路由设置。   4.2.3 IPv6规划考虑。   用户终端IPv6地址设计:   4.2.3.1 按IPv6常规单播地址规划方式分配,前64比特作为Prefix,对应不同VLAN;后64比特对应终端,对应不同主机、终端或接口。      方式,采用EUI-64地址方式映射传统MAC地址。      Controller/AP需要打开IPv6 Pass-through功能和以太网组播穿过支持功能,整个LWAPP隧道对包括ICMPv6在内的IPv6的传输是透明的。   4.2.4 认证和计费。   采用Web和Mac地址认证相结合的认证方式:   4.2.4.1 Data-SSID   a.针对无线用户的数据终端接入建议采用Web认证方式,外置Portal,MD5-CHAP。   b.采用CERNET的Portal/RADIUS。   c.与CERNET计费系统相集成。   4.2.4.2 Voice-SSID   a.对于无线话音设备建议采用Mac认证方式,以保证使用的方便性。   b.采用CERnet的Portal/RADIUS。   5.总结   无线网络是今后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有的有线校园网的基础上无缝接合无线网络、拓展无线网络应用是当今校园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无线网络技术在支持传统数据转发的同时,支持智能业务的扩展,如支持精准的无线物理定位、无线视频等,方便教师和学员的工作和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校办公效率和教学质量。   此外,高校校园无线网络采用分级的一体化网络管理系统:有线、无线网络管理相结合,集中与分布式管理相结合,为网络维护管理提供高效率和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刘元安.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局域网(第一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2000.   [2][美]Eric Ouellet.构建Cisco无线局域网.科学出版社,2003.   [3]金纯.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段水福.无线局域网(WLAN)设计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无线网络技术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仍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校园无线网络的应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无线网络技术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仍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发挥了其巨大的优势。从最早的红外线技术到被给予厚望的蓝牙,乃至今日最热门的IEEE 802.11(Wi-Fi),无线网络技术一步步走向成熟。它的出现,使网络间的数据传播摆脱了对传统线缆的依赖,在网络领域得到迅速普及,形成了令人不可低估的用户群体。 中国论文网 /8/view-4465036.htm  在此影响下,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始兴起,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有线网络构建已基本完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在校园网络基础的进一步拓展升级中,无线网络技术以其方便快捷优势,更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从而成为人们翘首以盼的校园新宠。   一、无线网络的定义及特点   无线网络,其英文全称为Wireless network。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允许其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以及射频技术。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用途基本类似,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介质的不同。无线网络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补充。它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IEEE 802.11a及IEEE 802.11g等标准的出现,现在IEEE 802.11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作Wi-Fi。从应用层面来说,要使用Wi-Fi,用户首先要有Wi-Fi兼容的用户端装置。在硬件设备完备并顺利运行的情况下,无线网络能够使得任何人随心所欲的在任意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和设备接入网络并进行彼此间的有效沟通。帮助用户访问电子邮件、Web和流式媒体的互联网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同时,它也是在家里、办公室或在旅途中上网的快速、便捷的途径。能够访问Wi-Fi网络的地方被称为热点。通常能够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MP5等等。无线网络的类型基本分为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个人网。   学校无线网络可以说是无线局域网的具体应用实例,其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有大量需要使用移动网络的用户和设备;由于某些不可逆转因素的限制导致有线网络无法架构;需要在有线网络之外的建设备用网络系统。   二、校园有线网络的不足   在网络覆盖率不断增加的今天,校园网无疑已经成为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师生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正如网络对其他行业的帮助一样,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了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教育系统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即使我们承认有线网络尚能满足大部分电脑用户的上网需求,但面对日益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有线网络实在已经是无法满足他们的上网需求。增加固定而有限的网络信息点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师生的这种需要。但利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不断在办公大厅和学校宿舍楼内扩展网络接入点,无疑会使得本就拥挤网络架构更加复杂,增加了网络运行负载量,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不少的隐患。   1.网络接入端口不足   在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人流涌动区域,学生教师们对方便快捷地接入网络有较大的需求。然而,相对有限的有线网络接入点无疑是无法满足师生们日益增加的这种需求。出于网络架构安全,以及学校经费等种种方面的考虑,试图利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不断扩展网络接入点从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做法,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   2.网络接入受地点限制   即使是在能够自由使用网络端口情况下,有线网络中的网线亦完全将渴望自由上网的师生们绑在几米至多十几米的方寸之地。例如在会议或者演讲以及各种活动中,主持人或者主讲人也许需要通过网络来与受众进行即时交流,然而有线网络使得他们只能固定于台式电脑前,而不能随心所欲的在任何位置以网络与各类受众进行交流。在教室中,特别是小班教学中,老师更希望与学生有着近距离的接触,然而在绝大部分多媒体教室中,电脑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使得老师只能在电脑后面隔着投影仪与同学们交流。   三、校园无线网络的优势   实际上,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最大不同在于无线网络并不需要网线作为其传输介质,这使得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比更具超时空特质。而这一重要特质运用在学校中,无疑可以更好更快的实现全方位教学。在空间上说,无线网络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和教师在除教室以外的地方进行网络教学。从时间上来说,无线网络更好的延展了有线网络的超时间性,比如如果我们想要查阅电子阅览室的某些资料,不必等到规定的时间进入阅览室查阅,而是可以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自由地接入电子阅览系统随时随地进行课外学习。所以,无线网络在学校中的主要应用首先在扩展原有的有线网络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突破有线网络的应用局限,从而取长补短成为有线网络的有力补充和后备力量,甚至可以完全取代有线网络,真正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1.以最小化成本实现网络接入最大化   相比起升级已有的有线网络,构架新的无线网络,无疑是最能够节省教育经费的。首先,有线网络建设中的前期网络布线工程,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对周边环境破坏极大的。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而无线网络的架构无疑是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在无线网络的架构中,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Point(简称AP)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当然无线网络的负荷能力也是有限,不能无限容纳网络接入,但构建无线网络确实能以较低成本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   2.无线网络的拓展性使得不断增加网络接入成为可能   无线网络提供多种架构组合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灵活选择,随意搭配。从只有区区几个用户的小型网络到动辄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的拓展升级,在无线网络架构范围内都是较为简易的事情。在硬件方面,只需增加接入点设备。在软件方面,亦只需进行相应的软件设置即可。此外,无线网络能够提供很多有线网络无法提供的特性,如漫游等等。
  3.继承有线网络的便捷化管理   以无线接入的方式来访问校园网,在安全维护方面并不需要特别投资。并且在管理方面,则可以继续沿用有线网络的管理方式,即如设置防火墙,限定除指定IP段以外的用户访问,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使用权限。此外,构架无线网络,并不需要对已有的各类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图书浏览系统等,进行扩充改造。但如有需要,甚至可以开发各类终端应用,如利用手机应用来实现点对点的教学管理。   四、校园无线网络的应用   目前无线网络在校园中的应用主要在弥补有线网络的不足,如扩大接入点,突破网络的地点限制等等。具体来说,无线网络的应用主要在于以下场景或情况:   1.基础无线应用。目前,多数学校建设无线网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解决难于进行综合布线的公共区域(如会议中心、图书馆等)上网问题,无线校园网建成后,除了能满足校内用户对网络的移动性需求外,还能在出现大规模网络服务需求的场合(如网上考试报名等),提供临时性的无线网络服务。无线信号覆盖到校园的任何角落,使整个校园变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空间。   2.移动VoIP应用。作为最抢眼无线网应用,它已经出现在如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内,移动VoIP将价格低廉的VoIP技术与灵活的无线技术相结合,同时结合了无线网络的可移动性、隐蔽性和高扩展性的特点及VoIP的实时性、综合性特点,可以根据所传输的图像质量调节占用的带宽。符合目前的低成本需求以及移动性需求的技术趋势。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低成本VoIP业务,将使多媒体会议、远程教学及网络电话等应用的普及率大幅提高。   3.链路的冗余备份。目前,大的校园普遍由多个区域组成,通常采用租用链路的方式将多个区域互连。我们可以利用无线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在各区域的建筑物顶上安装一个无线网桥,架设高增益天线和放大器后,在几十千米的范围内仍能保证高速数据传输,实现区域间不同网段的链路,最大程度地降低在网络改造过程中,由于光纤被挖断而导致的区域间断网情况的影响。   4.无线化教学和办公。无线校园网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其中包括已经存储在服务器中的资料(网络教学平台、课件下载中心、综合教务系统等),以及正在上的某一节课,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解决了很多学校学生多机器少,排课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以为学生复习提供第一手资料,可以有更多的交互性,学校精品课程、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像资料等可以通过VOD视频点播、AOD音频点播学生可以分享优秀教学资源外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将无线网覆盖至学校的各学院主要办公楼或主要办公区域,通过对主要办公区域提供无线网络,使得行政人员的工作地点更为自由,从而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办公效率。   然而,无线网络在继承有线网络的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最具破坏性的影响是通过盗窃身份证明,拒绝服务攻击,侵犯隐私,刺探以及缺乏相应的信任手段对用户造成的伤害,移动网络使这一情况变得更糟,如果用户信任当前打开的Wi-Fi连接,有可能使他们遭受毁灭性的风险。IEEE最近批准了802.11w标准,它保护无线管理帧,使无线链路更好地工作,Networks公司首席分析师Matthew Gast说:“Wi-Fi客户端现在可以接收和采用‘落地网络’信息,在此之前这个信息可能是由攻破访问点的黑客利用MAC地址伪造的,11w标准切断了这种攻击”。   同时,由于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无线网络无疑非常容易受到外来信号的干扰和冲击。高大的树木、来往的车辆、成片的建筑物,这些都能够阻碍电磁波的传输,影响网络的性能。此外,无线网络在凸显其便捷优势背后,也隐藏着传输速率偏低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而无线网络未来必将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便于校园内的教学交流和学术交流等各方面业务的开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香校园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