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4s升级ios8 用电脑机箱上的USB接口连接充电,声音键、静音键、锁频键有很大的感应电。这是怎么回事?

[图] 寻找K8平台最强音 四款939 K8芯片组测试
  前言  离春节仅剩下1个多月的时间了,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少许喜庆的气氛,红色成了当前最为耀眼的颜色,同时也象征着新年的红火。传统意义上的“购置年货”也悄然之间发生了变化,计算机配件作为年货已经成了一种新的传统,无论是年前还是年后,IT市场总是十分的热闹,升级平台还是购置新机都屡见不鲜。不过对于平台的选择,在今年的年末似乎有了一个新的诠释……  到了年末,自然要对2004年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处理器市场的变化影响着市场的变化,作为电脑的两大基本核心,处理器和主板市场在2004年中显得变化太快。我们将焦点集中在中高端处理器市场,Intel理所当然是大力推广LGA775接口的Prescott处理器,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i915/925芯片组,全新的架构带来了电脑平台的又一次革命性的升级,PCI-Express风暴正急速升温。不过和Intel预想的情况不太一样,全新的PCI-E平台在2004年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太大的风波,传统平台依然成为大多数消费者装机的首选。为了使得PCI-E平台尽快的普及,Intel甚至掐断了865PE芯片组,但是PCI-E平台的市场依然没有起色。相反,AMD在中高端市场上却是春风得意,尤其是Athlon 64/FX处理器和Opteron处理器。多年来账面上的赤字被其推出的得意之作Athlon 64/FX还有Opteron等一拳击得粉碎。Opteron的性能不必多言,其在市场的领先性能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奋战桌面系统的Athlon 64处理器,也以强大的性能和广阔的升级空间引领着个人电脑向64位普及时代一步一步靠近。  Athlon 64处理器无疑是目前桌面处理器中的极其性价比的产品,在零售市场上也有着非常不错的业绩,而伴随着今年64位的发布,Athlon 64处理器自然是魅力无穷。一段时间以前,Athlon 64平台就从只支持单通道规格的Socket 754架构,发展到可以支持双通道内存标准的Socket 939架构。虽然这给性能上带来的提升并不是革命性的,却也是发展的必然。而在年末之时,针对Athlon 64处理器的主板芯片组更是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浪。Athlon 64平台又迎来了新的芯片组大战,Socket 939架构的平台之争也成了当前最为惹人注目的事情,而Intel的Prescott则显得黯然失色。用一句话来总结当前的Athlon 64平台的芯片组大战就是“群雄逐鹿”,然而细看却是nVIDIA、ATi及VIA的三足鼎立的局面……  激情四射的nVIDIA  在市场上非常风光的nVIDIA凭借着出色的芯片设计技术,在全面进军主板市场后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自nForce2一炮成红之后,使用nVIDIA的nForce系列芯片组的产品便成了性价比的代言词。伴随着AMD推出K8及对架构的革新,nVIDIA也一直致力于相关芯片组的开发,从当红的nForce2全面过渡到Socket 754架构的K8平台nForce3系列芯片组,最终又开发了最新的Socket 939架构的nForce4系列芯片组。应该说,nVIDIA对AMD平台的支持一直是非常积极的态度,这也使得nVIDIA成为了AMD的核心合作伙伴。  针对Socket 939架构的Athlon 64/FX处理器来说,nVIDIA面向不同消费阶层推出多款系列芯片,包括nForce4标准版、nForce4 Ultra加强版、nForce4 SLI双显卡串连版和nForce4 Pro。  其中nForce4标准版是最为基础的版本它仅针对廉价的入门级市场,但它依然支持千兆、完整的RAID功能、10个USB2.0接口、NVIDIA Firewall 2.0以及最新的nTune性能调节工具。该芯片组的最大缺点就是仅支持800MHz Hyper Transport,并且HT总线已经被锁定来防止Hyper Transport超频。在nVIDIA的产品规划中,nForce4标准版将是未来的主打产品,每块主板的售价控制在400至800元之间。毫无疑问,这个价格也是大多数消费者可以负担的起的。  nForce4 Ultra是前者的加强版,它可支持NVIDIA千兆以太网卡并带有硬件级别的机制(ActiveArmor安全网络引擎),还集成有nvRAID功能和支持1GHz Hyper Transport总线,最令人兴奋的是它可支持SATA2。它定位于豪华版产品,每块主板的售价会控制在850至1200元之间,是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首选。  nForce 4 SLI顾名思义它在nForce4的基础上提供了两条PCI Express图形总线,可支持NVIDIA SLI双显卡技术。有意思的是这两条PCI Express图形总线由一条×16和一条×8组成,特性和nForce4 Ultra相同。此款主板定位在高级图形和超级3D发烧友阶层,售价并不便宜,每块主板售价会在1600元以上。另外,nForce 4 Pro是一款神秘的芯片组,它是一款针对服务器市场的产品,它可支持两路甚至八路的Opteron系统,同样可支持PCI-Express总线。不过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资料和介绍,这里我们就不多介绍了。  从此次nVIDIA发布nForce4系列芯片组的架势来看,其在市场方面的宣传攻势自然不会小,相信在2005年中我们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从芯片组的技术上来看,全新的MCP芯片组一改nForce3系列芯片组的颓势,支持硬件防火墙、支持SATA2、支持PCI Express系统总线及nForce4独特的SLI显卡串连工作模式都让人眼前一新。为了迎接2005年巨大的市场,nForce4系列芯片组是否会取得和nForce2一样辉煌的成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稳扎稳打的VIA  VIA无论是在Intel平台还是AMD平台上,都给一种稳扎稳打的感觉。和nVIDIA的大肆宣扬不同的是,VIA在发布K8T890时显得有些低调,尽管VIA方面很早就已经宣布研发了K8T890,不过这款主板至今还没有成品上市,我们收到的也只是工程样板。不过也正是因为目前几乎没见到相关的产品测试,人们才对这款芯片组报有很大的期待!  不过说到对K8处理器的支持,VIA一致都比较积极,应该说VIA很早就看到了K8处理器在纪念乃至以后的时间里会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因此针对K8处理器而设计的主板芯片组也是格外的严谨。K8T800的出现就掀起了K8的第一阵旋风,和对手nForce3系列芯片组的对比中也占有微弱的优势,尤其在CPU、内存和图形性能这些传统北桥芯片负责的功能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连续传输的表现也要优于nForce3。不过不善于炒作的VIA在市场方面表现并不太理想。尽管K8T800芯片组的性能比较出色,但VIA依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凭借1000MHz的Hyper Transport总线和可以对PCI/AGP进行锁频的特性,VIA在其赫赫有名的K8T800基础上推出了K8T800 Pro芯片组,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K8T800 PRO主板支持Socket 939架构,应该说技术上突破不仅让性能得以提高,也让VIA在K8平台的争夺中占有更有利的位置。尤其是目前K8T890及K8T890 PRO还没有量产的情况下,支持Socket 939架构的K8T800 PRO成了当前VIA暂时的支柱,因此在此次横向测试中,我们也加入了K8T890 PRO芯片组。  K8T890系列是VIA新一代K8芯片组,包括了标准版本K8T890、支持DualGFX双PCI-Express显卡接口的K8T890 Pro及内建DirectX 9显示核心的K8M890。K8T890系列芯片组拥有双工16Bit的1GHz Hyper-Transport,令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传输率达到8GB/s,与上代K8T800系列的最大区别,就是K8T890系列省去了AGP接口而加入了PCI-Express的支持。  K8T890是VIA首个真正支持Ultra V-Link的K8芯片组,提供高达1066MB/s的南北桥传输率,其实早在VT8237已经支持Ultra V-Link模式,只是K8T800系列的北桥芯片却未支持Ultra V-Link而只支持V-Link 8x,频宽却只有Ultra V-Link的一半。K8T890系列初期将会配上VT8237,但后期将会改用更先进的VT8251新南桥,规格上将比旧南桥更先进,新一代VT8251南桥加入SATA II及NCQ支持,而接口由两个增至四个,并支持RAID 0、RAID 1、RAID 0+1及JDOB。VT8251是VIA首个支持High Definition Audio标准的南桥、也是首个支持该标准的K8平台,其内建了VIA VINYL音效芯片,提供20bit/96K六声道采样,如果加上一颗VIA Envy 24PT PCI 音效控制芯片,更可以提升至32bit/196K八声道的音效采样。和K8T890相比,VIA K8T890 Pro增加了一些新特性,Dual GFX功能无疑最吸引人,它和nVIDIA的SLI概念不同,VIA的Dual GFX采用了更加灵活的配置,并不只针对nVIDIA的特定显卡。在市场上稳扎稳打的VIA,我们也祝愿其在2005年能够再接再厉,为大家送上更多性能卓越又稳定的产品。  精彩无限的ATi  随着Athlon 64处理器不断发展成熟,这一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了。作为PCI-E显卡的先锋,ATi在进军Intel平台之后,也早已按捺不住自己冲动的心。这次更是携首款支持AMD平台的芯片组呼啸而来,加入到Athlon 64平台的争夺之中。  应该说,ATi推出XPRESS 200的时机选择的很好,因为目前整个个人电脑市场正处于从PCI向PCI Express过渡,从32位向64位过渡等等数年未遇的大变局之中,而目前支持Athlon 64处理器的最新产品也基本在国内市场还难见其踪影,也就是说这一块市场还是一块处女地。ATi选择在此时加入到战团之中,也是看中了这块市场的丰厚利润。我们也很高兴看到两大显卡厂商在主板领域再次重逢,让市场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Readeon Xpress 200系列是首个面向全线AMD Athlon 64、FX以及Sempron系列处理器的专用PCI Express芯片组。Radeon Xpress 200系列包含两款产品,XPRESS 200及XPRESS 200P。这两款芯片组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集成了显卡,XPRESS 200P是不集成显卡,而XPRESS 200集成了支持DX9的显卡。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集成的显卡,它是世界上首款可以真正投入应用的板载DirectX9显卡,支持DVI和VGA输出。这款显卡是在Radeon X300的基础上修改得到的,其渲染管线也从4条减少到2条。  SB400南桥支持8个USB 2.0接口,可以支持4个SATA 150和4个ATA 133硬盘,8声道AC97,最高支持5个PCI插槽。SB400南桥的RAID功能支持将SATA硬盘和PATA硬盘混合组成磁盘阵列,这和nVIDIA nForce3以及nForce4上的“any-drive”功能非常相似。此外,XPRESS 200还有一些特色技术也给笔者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例如HYPERMEMORY功能、SurroundView功能(可最高驱动四台显示器输出)等,并且类似于SLI这样的功能也会在不久后推出。ATi的加入无疑使Athlon 64平台芯片组更加热闹,也因此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产品介绍  采用nForce4 SLI芯片组的华硕A8N-SLI Deluxe  此次我们收到的是华硕A8N-SLI Deluxe主板,黑色的PCB板上最吸引人就是双PCI-Express 16x插槽,通过EZ选择器选择是2条插槽以PCI-EXPRESS x8模式运行或以1条PCI-EXPRESS x16模式运行。从这款主板的布局、功能和扩展性方面来看,无疑是目前市面上最豪华的产品。拿到手中时发现这款主板的分量还是很足的,从主板的做工和用料来看,的确非常的豪华,而其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近1700元。  我们看到华硕在nForce4 SLI芯片上加装了一个散热风扇,更好地帮助芯片散热。拆开散热风扇后发现芯片组体积非常的小,而且奇怪的是这款主板采用了nForce Pro 2200芯片而并非nForce 4 SLI的芯片。后经过询问相关的人员得知,由于nForce 4 SLI芯片供应不足,于是华硕采用了原来准备在服务器上使用的nForce Pro 2200芯片来顶替,因为这两款芯片都支持SLI。但由于nForce Pro 2200另外加入了nForce I/O Hub 2050芯片,所以在成本上也相应的有所提升。不过从侧面可以看出,nForce 4 SLI芯片目前的出货量并不大。  在两个16x PCI-Express插槽的中间,可以看到一个SLI控制器,通过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到,它一端是插单独显卡槽“Single video card”,另一端是连接使用第二快显卡的“Dual Vido Caeds”。也就是说如果是单插一个PCI-E显卡的话,使用黑色的16x PCI-Express插槽,只有使用SLI时才会用到蓝色的16x PCI-Express插槽。  在蓝色的16x PCI-Express插槽上方有一个4Pin的接口,这主要是当主板使用SLI时给显卡供电。这个接口被称为“EZ-PLUG”控制器的接口,主要是为了避免SLI系统带来的电源饥渴现象。它在SLI 模式的时候,为显示卡提供额外的12V电路。本来使用这个额外的电源供电装置是没有必要的,但华硕坚持为了增加系统稳定性,这样做比较好。如果你在SLI模式不使用该接口,电源的LED灯会变红,并提示你EZ-PLUG 接口没有连接。  这是这款主板使用SLI时的状态,其中在主板的中有提供SLI,没有这个连接器,可是没办法实现SLI功能的。  来看看主板的供电电路,采用了传统的三相供电电路,保证主板稳定的运行,不过在可以看到为了防止MOS管发热较大,ASUS在MOS管上加装了一个散热片。从这点可以看出,ASUS对主板品质的确非常的看重。  华硕A8N-SLI Deluxe主板提供8个SATA接口(另外4个由Silicon Image芯片提供),支持RAID 0、1、0+1模式,并且还通过板载芯片支持IEEE1394。从扩展性方面来看,这款主板提供了2个PCI Express x16插槽、2根PCI Express x1插槽、3根PCI插槽;此外还有4根DIMM插槽,支持DDR400内存,最大4GB。这样的扩展性非常的强大,足见这款主板的豪华程度。  下面简单看一下板载的芯片,这款主板集成了一块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TI)的TSB43AB22A IEEE1394a控制芯片,传输速率最高可达400Mb/s,不过只提供了1个IEEE1394接口。基于目前使用火线接口的外设产品已经较少,只提供1个接口比较合理,很好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前面我们提到这款主板提供了8个S-ATA接口,其中有4个是由Silicon Image最新的Sil控制器提供,和上一代的Sil3112ACT144相比,Sil控制器多提供两个S-ATA接口,总计高达4个,将可以使用4个硬盘组成RAID 0+1模式实现磁盘阵列。  音频方面,这款主板集成的是8声道音频芯片ALC850,该产品符合AC'97 2.3,支持Dolby和DTS音效,具备接口侦测功能(环绕,中置/低音,前置,后置环绕),一个PCBEEP发生器,以及抗噪功能。另外ALC850带有最新的UAJ(通用音频接口)技术,可以使用通用的接口(line-out,mic-in,line-in),为用户提供最大的连接方便。此外ALC850还支持S/PDIF输入与输出,可与其他DVD系统或者视频/音频多媒体系统进行数字连接。  这款主板集成了2块网络芯片,1个为Marvell的88E1111-RCJ网络芯片,1个是Marvell的88E8001-LKJ网络芯片,作为一款标准的千兆以太网控制芯片,88E8001-LKJ提供了10/100/1000Mbps速率的以太网连接。另一块Marvell的 88E1111-RCJ也是一颗千兆级网络芯片,内建防火墙功能,但是其具有独特的网络诊断工具VCT虚拟电缆诊断功能,以图形界面显示网络连接状态,控制器可在100米内远程智能检测网络连接状态,并报告出连接错误距离,协助用户诊断网络故障。   这是一颗LQFP封装48PIN的华邦W83791SD芯片,它是W83791D的简化版,省略了硬件监控功能,但保留了重要的语音提示功能,这个系列的芯片在华硕主板上很常见。一旦开机时发生异常状况, 就可以用语音方式即时提醒使用者并帮助其自行查错, 可以有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华硕A8N-SLI Deluxe主板在接口方面可谓非常的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VIA K8T800 PRO及K8T890主板介绍  我们不久前曾经介绍过VIA的K8T890主板,这里我们也就不在多介绍,详细产品介绍可见。  这款主板采用的是K8T890+VT8237R的组合设计,由于此次送测的样板是7月份生产的,因此第一批K8T890的主板是采用的VT8237的南桥,以后出厂的K8T890都会采用全新的VT8251南桥。  我们来看看此次参加横向测试的另一款VIA的产品――K8T800 PRO,我们收到的是硕泰克的SL-K8Tpro-939主板,这款主板支持Socket 939架构的Athlon 64处理器,不过其并不支持PCI-Express总线。可以看到,在设计风格上,这款主板延续了硕泰克传统的风格,黑色的PCB板和紫色的插槽,这样搭配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从做工上来看,这款主板显得中规中矩,用料和扩展性方面都不错。  供电系统采用了传统的三相供电电路,不过并没有在MOS管上加装,一方面是出于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Athlon 64处理器采用了90纳米制造工艺,发热量大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不过在设计上,有些需要改进的,从这图可以看到,主板上的小4Pin电源接口与电感和电容的位置太接近,因此在插接口时有一些不便。  对于K8T800 PRO这款芯片组,由于已经发布很久,各大媒体都曾经有过详细的报道,这里我们就不多介绍了。VT8237的南桥更是比较常见,在VIA大多数的主板芯片组中都采用了这一南桥,而目前更受人关注的VT8251要在今年才会被大规模使用。  和K8T890一样,这款K8T800 PRO也集成了VT6122千兆网络芯片,VT6122内置32位与64位的媒体存取控制器(Media Access Controller,简称MAC),整合高效能的实体层(PHY)控制组件,支持每秒钟10/100/1000Mb等三种传输模式。此外,VT6122还采用了面积最小的14×14毫米128针脚LQFP封装,内建64KB内存,且拥有降低主机CPU使用率的设计,同步提升数据传递与主机端运算的整体系统效能。   VT6307是一款比较常见的火线控制芯片,和上一代VT6306芯片比较,VT6307采用TSMC工艺0.3微米技术制造,并兼容IEEE .0版和IEEE 1394a P2000版界面,以及支持1394a P2000界面。通过VT6307芯片最多可以扩展出两个1394接口,工作带宽为100/200/400MB/s。  让人想不到是在这款K8T800 PRO上也采用了ALC850音频芯片,在同档次的产品中可以说相当的豪华。不过与K8T890提供的音频解决方案相比,还是逊色了一些,K8T890是采用VIA VT1720芯片再配合VIA的 VT1616音效芯片,提供了专业品质的8声道(7.1声道音效)环绕音效。  这款主板提供的接口也比较丰富,包括1个网卡接口、4个USB2.0接口、1个IEEE139接口、1个串口、2个PS/2接口及8声道音频接口系统。不过该主板省去了不常用的并口,有效地节省了生产成本。  ATi XPRESS 200主板介绍  XPRESS 200的包装盒非常大,封面是著名的ATi代言人Ruby。由于以往ATi送测产品时包装都比较随便,不过在2004年末时,ATi也注意了这一点,目前送测的产品均为大盒包装,足见其对媒体十分重视。  ATi送测的这款XPRESS 200主板采用了小板设计,虽然其貌不扬,但是从做工和用料来说却还不错。从一些设计的细节可以发现,这款主板出自MSI(微星)之手。由于是小板设计,因此扩展性方面要差一些,除了16x的PCI-Express插槽外,只有3个PCI插槽,并没有提供1x的PCI-Express插槽。不过4根DIMM插槽、4个S-ATA接口及2个IDE插槽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扩展需求。  XPRESS 200依然采用三相回路供电,并且在MOS管上加装了散热片,保证主板的稳定运行。从供电电路的做工来看,并不是太出色,可以看到在主板上留有焊空的电容位置。此外,在设计上和前面介绍的K8T800 PRO主板一样,小4Pin接口与电容和电感太过于接近。  XPRESS 200采用了RS480+SB400的南北桥设计,RS480北桥芯片支持双通道或者单通道的DDR内存,PCI Express 16X显卡,最高支持4个PCI Express 1X插槽,与处理器使用1GHz的Hyper Tranport总线通讯。此外,RS480还集成了可实现VGA和DVI输出的DX9显卡。南桥SB400可支持4个S-ATA串行硬盘设备,我们看到在这块主板的南桥芯片旁边,这4个接口都集成到了主板上,并且采用了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考虑到散热方面的问题,XPRESS 200在北桥上加装了一个黑色的散热片,南桥上并没有加上散热片帮助散热。  SMSC的LPC47M997-NR是一款并不常见的I/O控制芯片,其提供了对传统I/O设备的支持和控制。  由于RADEON XPRESS 200系列并没有集成LAN功能(ATi认为板载网卡芯片的性能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在主板上看到RTL8100C芯片,它提供了10/100M的网络处理能力。  声音部分则采用了ALC的658,它是ALC655的改进版本,符合AC'97 2.3规范,支持六声道输出,信噪比高达100db,音质方面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这些版载的芯片来看,XPRESS 200所提供的功能与前面介绍的几款产品相比,并不占有优势,反而显得有些寒酸。  虽然XPRESS 200版载芯片在规格上要落后一些,不过算是功能比较齐全,其板载了VIA的VT6307火线控制芯片,提供了对IEEE1394接口的支持。  前面我们提到过,RS480集成了可实现VGA和DVI输出的DX9显卡,因此在公版的XPRESS 200上应该是提供了DVI和VGA两种输出接口。不过此次送测的XPRESS 200是出自MSI之手,在产品的设计上有些稍许的变化,其接口只提供了1个VGA输出,并没有提供DVI数字输出接口,取而带之的是S端子接口,这样也无法实现双头显示功能。  性能大比拼测试平台CPUAMD Athlon 64 FX-55 (2.6GHz)主板K8T880 PRO、K8T890、nForce4 SLI、XPRESS 200内存A-DADA 512MB DDR400×2硬盘金钻9 120GB(7200转 2MB缓存)显卡XFX GeForce 6600GT(PCI-E)及GeForce 6600GT(AGP)操作系统英文版Windows XP+SP1+DX9.0C驱动程序nVIDIA ForceWare 61.81(显卡)、nVIDIA ForceWare WHQL 6.31(nForce4)、ATi测试用驱动SM Driver 5.10.1000.4、VIA Hyperion 4-in-1 4.53桌面设置×85Hz@32bit测试软件3Dmark05 V1.10、PCMRAK2004、Business Winstone2004、CC Winstone2004、WinRAR 3.30压缩测试、Windows Media Encoder9压缩测试、Super Pi、Sisoft Sandra2004  测试说明:为了考察这4款主板在各方面的性能,我们特意选出了8种测试测试,其中PCMark2004、BC2004、Sisoft Sandra2004是对主板综合性能的考察,MCC Winstone2004及Windows Media Encoder9是对系统多媒体应用的一个考察,Super Pi和WinRAR 3.30压缩测试主要是体现系统的整数及浮点运算能力,3Dmark05则是对内存子系统的一个详细考察。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K8T800 PRO不支持PCI-Express总线,因此我们在测试时选用了AGP版本的6600GT,以便将显卡的影响降低最小。  MCC Winstone 2004  MCC Winstone2004是针对综合应用性能的测试程序,主要是对系统多媒体应用性能的考察,测试的子项目包括常用的办公软件、网页的制作和浏览,以及视频编码,MCC WinStone测试对整机的性能要求很高,内存速度和容量、硬盘速度、CPU主频和运算效率,甚至CPU的L2 Cache都可以在最终的测试结果上体现出来,测试结果越高越好。  由于不同平台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主板,因此这一项目的测试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不同主板在多媒体应用性能方面的差距,从测试结果来看,4款主板的差距最大也才1.1分,最小的差距只有0.1分,nForce4 SLI以42分的成绩获得第一,XPRESS 200以0.1分位于第二,可以看出在这个个方面,nVIDIA和ATi的芯片组还是占有较大的优势。而K8T800 PRO与K8T890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只有0.2分,不过此次送测的K8T890还是7月份的样品,最近送测的11月份的样品相信成绩会有所提高,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其相对于K8T800 PRO的性能提高。  Business Winstone2004   Business Winstone2004进行的测试项目基本上都跟传统的办公商用软件相关,主要考察系统的商务应用和商务磁盘性能,这个项目的测试结果对于那些电脑应用集中在Office软件和网络软件的Office一族具有较针对性的参考价值。  VIA的K8T890在这个项目中表现出了强劲的性能,获得了最高的28分,而XPRESS 200和CC Winstne2004的结果一样处于第二的位置,并且和K8T890只有0.3分的差距。nForce4 SLI在商务应用和商务磁盘性能方面还有待提高,不过K8T800 PRO在这项测试中并没有和K8T890表现一样出色,反而是表现最差的一款产品。看来K8T800 PRO只是一个过渡型产品,一旦K8T890量产,K8T800 PRO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WINRAR 3.30压缩测试  WinRAR 3.30压缩测试主要是为了考察系统的整数和浮点运算性能,而这和强劲的磁盘系统也是关系十分密切。在这项测试中,K8T890依然力拔头筹,其次是nForce4 SLI,不过nForce4 SLI、K8T800 PRO及XPRESS 200的差距都非常小,彼此只有几分的差距,因此可以说,这3款主板表现不相上下。  3DMark 05测试  3DMark05是对系统子系统的一个考量,但同时对显卡也有着非常高的依赖,由于K8T800 PRO是采用了AGP版本的6600GT,而其他三款产品则是使用的PCI-E版本的6600GT,因此理论上来说对测试成绩多少有些影响。不过从测试分数来看,倒是有些让人诧异,使用AGP版本6600GT的K8T800 PRO在这项测试中与其他3款主板的性能差距十分小,不仅如此,4款产品在这项测试中也基本只有几分的差距,对于3300分左右成绩来说,只有几分的差距,说明这4款产品的性能是处于同一水平线的。  Windows Media Encoder9压缩测试  在另一项多媒体应用Windows Media Encoder9的压缩测试中,XPRESS 200的表现较为突出,一举甩开其他对手夺得第一,nForce4 SLI紧随其后。而VIA的两兄弟K8T800 PRO和K8T890则表现不佳,位于后2名。而通过两项多媒体应用方面的测试来看,VIA的产品都处于劣势,而ATi和nVIDIA的产品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Super Pi测试  Super Pi虽然是考察系统的整数和浮点运算性能,不过这项测试还是对CPU非常的依赖,而平台所使用的CPU都是FX55,因此估计差距不会太大。测试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XPRESS 200、nForce4 SLI和K8T800 PRO的成绩一样,在104万位的计算中都用了34秒,只有K8T890表现比较突出,为33秒。虽然领先的优势只有1秒,不过从对比的角度来看,K8T890还是占据了上风。  PCMark2004  PCMark04是一款测试计算机综合性能的工具,由Futuremark推出的另一款硬件测试工具,软件的风格和3DMark03如出一辙。整合的在线结果浏览器可以将你的测试结果与世界上最大的性能数据库进行对比。在这项整体性能的测试中,nVIDIA的nFORCE4 SLI表现抢眼,均领先于对手,而XPRESS 200表现一般,处于最后一名。不过和3DMark05的成绩类似,4款产品的差距均不大,几十分的差距并不能说明性能上的优劣。  Sisoft Sandra2004  SiSoft Sandra Standard 2004,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检测软件,可以查看CPU、内存、BIOS、AGP、PCI、ISA总线等许多硬件方面的信息,也可以显示系统软件的信息。它内置了Benchmark测试内核,可以对各种硬件进行测试,从而知道硬件的真伪和硬件性能及水平。得分越高越好。  从测试的结果来看,K8T890在整体性能方面令人满意,总体高于其他几款主板,nFORCE4 SLI和XPRESS 200表现相当,在几项测试中都是互有胜负,不过差距并不大,而K8T800 PRO相对来说,表现要逊色一些。  总结:谁会领跑Athlon 64平台的主板芯片市场?  看完了测试和介绍后,相信每一个读者心中都留有这样一个疑问,谁会在2005年领跑Athlon 64平台的主板芯片市场?从测试成绩来看,这4款芯片组表现得各有特色,在这8项测试中也各有胜负,不过整体的表现都已经平均,没有特别抢眼的产品。K8T890及K8T800 PRO在商务应用性能方面的表现较为出色,同时K8T890在整体性能方面也有着不错的发挥,因此更适合于办公用户。而nFORCE4 SLI和XPRESS 200在多媒体和游戏方面的表现较好,适合于游戏玩家及多媒体制作的用户。  总体来看,这次Athlon 64平台芯片组的大战显得非常有趣,性能上并没有一款是特别突出,而在市场上同样如此。K8T800 PRO我们姑且不谈,就K8T890、XPRESS 200及nForce4系列芯片组来说,ATi的XPRESS 200是最后一个宣布Athlon 64平台PCI Express芯片组的厂商,而VIA则是首个发布PCI Express芯片组的厂商,但进入零售市场的时间却刚好相反,ATi反而走在了前面。不过目前市面上相关的产品都很少能见到,nForce4系列主板也是因为种种原因,在零售市场上的的产品也不多见,而且市面上所销售的大多为nForce3 SLI版本和Ultra版本,更符合消费者的标准版还没有见到,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nForce4系列芯片组还未做好大战的准备。VIA的K8T890在测试中有着不错的表现,不过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量产,最早发布芯片组却最晚进入零售市场,当然我们希望的原因是VIA为了让正式产品性能更出色,目前还在不断的改进设计。  ATi的首款AMD Athlon 64芯片组的处女秀表现还算不错,尽管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其在开启USB2.0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不过相应的解决方法有很快发布了。毕竟这还是一款工程样板,相信正式产品出台之后,性能和稳定等方面都还会有所提高。值得一提的是XPRESS 200所集成的显卡,其性能相当的强劲。比起Intel的915及前作9100IGP来说,XPRESS 200集成的显卡性能明显要强于对手,甚至在和某些低端外置PCI-E显卡的对比中,也丝毫不逊色,由此看来,整合显卡性能不佳的传说终于在在Athlon 64芯片组时代被打破了。  在整个个人电脑市场正处于从PCI向PCI Express过渡,从32位向64位过渡之时,支持Athlon 64处理器的主板市场还未完全成熟,各大芯片组厂商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三足鼎立的局面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下一步的大战将会从产品、技术转移到市场,看谁对市场、对渠道的把握更加游刃有余,谁最终就会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占据上风!让我们一起来期待2005年的这场Athlon 64平台主板芯片大战!
朋友分享:
电玩专卖店:
索尼 DV/DC:
惠普笔记本:
DELL笔记本:
<font color="#G无线上网卡:
ThinkPad:
映泰专区:
惠普移动工作站:
Lenovo联想专区:
华硕专区:
沈阳资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 - , All Rights Reserved.热线电话:024-95 转 801 业务咨询: QQ:
 沈网警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4s越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