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写幼儿园备课本详案格式?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2)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的BaCl2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填化学式),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CaCO3、BaCO3____(填化学式).(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5)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乐乐题库
& 知识点 &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加快粗盐溶解&.(2)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的BaCl2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Na2SO4&(填化学式),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CaCO3、BaCO3Mg(OH)2&(填化学式).(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会引进新的杂质KCl&.(5)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2)第...”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1)用玻璃棒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很快溶解;(2)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离子对氯化钠来说不是杂质,钡离子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的BaCl2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3)第二步后溶液中剩下没有反应的氯化钡,第四步加入碳酸钠,除了将氯化钙沉淀以外,还可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故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CaCO3、BaCO3、Mg(OH)2;(4)氢氧化钾会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钾对氯化钠来说就是杂质了,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钾;(5)最后得到的滤液中溶质除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答案为:(1)加快粗盐溶解;&(2)Na2SO4;Na2SO4+BaCl2=BaSO4↓+2NaCl;(3)Mg(OH)2;(4)会引进新的杂质KCl;(5)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1)可以从粗盐溶解过程中的玻璃棒的作用分析.(2)从加入的物质中的离子角度分析.(3)从④步前的溶液中的离子角度分析.(4)可以从复分解反应得原理以及加入的物质引入的离子角度分析.(5)根据滤液中溶质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进行解答.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2)第...”主要考察你对“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与“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2)第...”相似的题目:
Fe2O3、Ba(OH)2、yNO3、5a2CO3、CuCl2、H2SO4六种物质相互发生反应有&&&&种,写出其中一种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1)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实验:如图所示:(3)判断: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填:成立、不成立)b.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填:成立、不成立).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保存;操作③中玻棒的作用是&&&&.
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通过高分子材料来淡化海水,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金属镁等重要的化学物质.(1)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和MgCl2、CaCl2、KCl等可溶性杂质.在实验室中粗盐经过溶解、&&&&、&&&&可得到初步提纯.(2)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①设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②t2℃时,MgCl2、KCl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3)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①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能转化为&&&&能.②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试剂B选用&&&&.③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即可.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图中相应的空格中.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2)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的BaCl2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填化学式),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CaCO3、BaCO3____(填化学式).(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5)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2)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的BaCl2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填化学式),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CaCO3、BaCO3____(填化学式).(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5)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相似的习题。兴庆区小学教师教案备写规范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兴庆区小学教师教案备写规范要求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优​化​备​课​,​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观察叶片结构是一个重要的试验,且难度较大,对于培养学生的徒手切片能力大有裨益,但是一般情况下也难以出现理想的试验结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2、能力目标: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应得到一定的发展。
3、情感目标: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并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叶片的结构。
难点: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三、教学策略
观察法& 实验法&& 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临时玻片、叶片永久装片双面刀片、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小木板及擦镜纸、纱布、
录像、观察叶片结构的课件。等。课前指导学生制作叶的腊叶标本。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
的方式制作各种
叶的腊叶标本
这些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共同交流制作的腊
叶标本,引起学生兴趣。
展示课件:多种多样的叶
提问:同学们对叶子有没有产生过一些疑问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你的这些疑问与叶片的结构
有没有关系呢?
展示课件: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片结构图和菠菜下表皮的气孔图片。
各小组交流制作的腊叶标本。
各小组代表收集本组同学对叶子产生的疑问,并进行交流,互相尝试解答。
观看课件,感到很神奇,跃跃欲试。
给学生展示自我、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
感到微观世界的神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你们想亲自观察到叶片结构
的微观世界吗?
播放录像:徒手切片并制作临
出示问题:你认为在制作徒手
切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回答问题:观看完录像后说出制作徒手切片时应注意的问题。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自学能力,并以此提醒学生切片时的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回忆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进行分层指导,并培养学生爱护实验器
材的情感。
各小组对照教材认识实验器
材并共同复习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交流合作的情感。
学生进行徒手切
逐一按操作步骤做示范操作,
并再次讲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人人动手,提出主要注意事项:静(不能影响他人)、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
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巡回指导,注意普遍存在的问
题。进行专项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以便能顺利的观察到实验现象。
引导讨论:(1)你认为本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2)你们小组观察到的效果如何?都认清了哪些结构?
(3)你的哪些疑问得到了解决?
认真观看示范操作,并由小组长跟随教师进行操作。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借助书本提示分小组进行实验,小组长作为小老师起指导作用。
在指导下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进行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观察到现象后示意教师进行检验。部分学生没有看到物像,实验失败,同组成员分析原因,再次进行实验,直到观察到正确现象为止。
各小组讨论后,由代表发言,对问题进行独到的阐述。
学会倾听、尊重他
对学生进行爱护实
验器材的教育。培养
学生细心观察的习
体验成功与失败,要
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树立在合作中尊重与宽容的态
学习分析、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永久切片,对照课本上的插
图,认识叶片结构。
巡视指导,注意普遍存在的问
引导讨论:在学生观察切片的过程中,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在叶片的细胞中哪些是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2)你能看到气孔吗?构成气孔的细胞形状如何?(3)叶片的结构包括哪3部分?你所看到的这3个部分的细胞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并引导学
生总结出叶片的结构及特点,总结板书,突出教学重点。
按照正确操作步骤用低倍镜观察叶片的永久切片,并对照
书中的插图分清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边观察边讨论问题,小组达成共识,各小组进行交流总结,得出结论。
养成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综合。
形成归纳总结能力。给一些高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尊重,交流。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提问:你认为植物蒸腾失水的
门户是叶片的什么结构呢?
安排学生进行体验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气孔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讲解并演示制作下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课件展示:制作叶片下表皮临
脱口而出: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孔。
进行体验实验:拿一片菠菜叶浸在盛水的烧杯中,用嘴向叶柄内吹气,观察现象:叶片的上下两面均有气泡冒出。感觉到很神秘。
倾听教师的讲解并认真观察操作步骤。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学习科学思维的方
法,并再次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时装片的实验步骤。
巡回指导,注意普遍存在的问
题。进行专项指导。
组织学生提出遇到或想到的
问题先请学生们分析帮助解决问题,然后教师补充,并给予必要的肯定。
小组合作对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用低倍镜观察到实验现象后,自主尝试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并看到气孔大多数是关闭的,就此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
学会质疑,学会探
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
指导学生如实地画出下表皮上的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画,周围的细胞只画出轮廓即可。提醒注意形状和结构(要实事求是,不能添枝加叶)。
巡视,告诉学生正确的作图方法。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品,纠正错误的地方。
出示讨论题: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实验拓展:探究陆生植物叶片气孔的分布。
如实的画出在显微镜视
野中看到的细胞。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适当的加以说明。
对照图小组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并通过交流得出结论。
整理显微镜和实验器材。
分小组课下完成。
养成严谨的作图习
学会交流与合作。
形成科学的实验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程序。
通过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本节实验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各抒己见,踊跃回答。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备课本详案格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