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论文发表《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文萃》一书

(最美教师候选人)阿克苏教育学院马旭:学院的教师的楷模
更改文字大小:
马旭老师自1987年在阿克苏教育学院参加工作以来,至今一直坚持在学院教学一线上工作。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从教27年来,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励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院双语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工作积极负责,为人谦虚进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得到领导、同事的赞扬,并很快成为学科教学骨干。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讲得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熟,他先后主讲过多门中文专业课和公共课。要当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要做到“教一知十”、“教一知百”。因此,他不断给自己“充电”,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他一贯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以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激励学生,以“工作业务上的高标准,生活享受上的低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他积极维护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能与学院民族教师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积极推进双语教育,他努力多做贡献,为促进学院双语教育教学健康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做好科研工作。有数篇论文发表。主编《教育科研与实践》论文集第二、三卷,参编《高等教育科研文萃》论文集(1997年、1998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参编《多浪雅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等多部诗词集。2011年4月申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课题:“有效提高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听说能力的研究”,为课题项目负责人,日该课题通过自治区课题专家组鉴定,圆满完成课题结题科研任务。今年他又积极申报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作为学院督导室一名老教师,在对待学院的年轻教师时,他总是认真他们的听课,积极指导,悉心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同时和年轻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马旭老师是我院教师中的楷模之一。经学院教务处评议,一致推荐马旭老师参评学院最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天山网新闻客户端
天山网新闻客户端
天山网官方微信(微信扫描关注)
新疆文明网
实习生 赵丽阳连云区教育信息网
&连云区教育信息网 ::浏览内容
进一步拓展基于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式”教科研思路,以教科研目标引领工作方向,以调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以教科研活动承载研讨内涵,以教科研知识传播营造科研文化。
1. 80%22014
三、主要工作
1.做“发现式”教科研。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倾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分析其中隐含的实践意义,指导学校开展案例研究;发现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指导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发现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帮助教师规划成长方向,指导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培训工作。
(1)努力推进、指导学校教科室开展校本问题调研,引领学校用科研的态度与方法面对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
(2)积极承担、完成市重大调研课题研究任务,选准与我区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难题开展调查研究,力争形成较为完善的科研成果。
(3)认真开展小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为区教育局通过评价引领小学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各级课题申报、过程指导和结题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成果的转化水平。
)深入教师和课堂,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案例收集与分析,对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特征进行调研与提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做“行动式”教科研。开展教科研活动设计研究与培训,帮助学校提高教科研活动的可参与性;开展教科研工作规划,帮助学校提高教科研思想的普及性;加强教科研活动的系列性,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设计的研究和培训,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效果,从意识和技术层面开展教科研队伍建设。
(1)组织“教研写”系列活动,开展课堂观察,从课堂教学中发现研究的切入点,推进论文选题、撰写和修改工作,保证2015年省市论文“三大赛”成绩。
(2)组织“读思行”系列活动,帮助部分学校组织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把读书、研究、教学结合起来,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觉意识和理论内涵。
(3)开展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大赛培训和初赛工作,以提高市级比赛的成绩。
)继续组织送研到校系列活动,以案例形式帮助学校提高教科研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实效性;努力把课堂教学研究向微观化、系列化、主题化方向引导。
(5)认真组织教科室主任、教师参加市级教科研活动,不断引入新的教科研内容和工作方式,提升教科研的活力和成效。
3.做“服务式”教科研。强化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性,从专业理念、专业态度、专业行为等方面,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调研,努力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困难,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直面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为学校行政决策服务。
)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学校的需求和工作中的难题,推进、帮助学校落实各项教科研目标。
)及时召开教科研工作例会,研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教科室主任的业务水平。
)做好市第三批学术领军人才培育对象、
)编制《教科研文萃》46-55期,传播教科研信息和重要理论,重点打造“他山之石”、“视角分析”两个板块,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研究视角,提升教师开展学术研究的高度。
)充分发挥QQ群的作用,组织专题网络研讨,传递教科研信息,帮助教科研骨干开阔思路,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通过重点调研课题群、市和区课题管理群,指导课题主持人开展课题研究。
)配合相关科室开展课题研究、课堂研讨和论文评选等工作,提供教科研技术帮助。
&&&&&&&&&&&&&&&&&&&&&&&&&&&&&&&&&&&&&&&&&& &
&&&&&&&&&&&&&&&&&&&&&&&&&&&&&&&&&&&&&&&&&&&& 二O一五年二月
&&相关内容&&&&&&&&&&&&&&&&&&&&&&&&&&&&&&&&&&&&&&&&&&&&&&&连云区教育信息网
&连云区教育信息网 ::浏览内容
41531-45QQ5
6. 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1.强化教科研常规工作指导
进一步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开展专题性专兼职教科研人员培训,提升教科研骨干的理论水平;以全员读书展示活动、微观教育教学研究为主线,大力推进调研之风,使教科研工作从“问题”出发,落脚于“问题”的解决。
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教科室主任例会,研讨教科研工作方向,布置整体性教科研工作,及时了解阶段性工作落实情况,交流活动信息。
开展学校教科研计划调研和校级活动设计研讨活动,加大教科研档案资料管理的力度,组织星级教科室和优秀教科室主任评选,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和文化意识的提升。
2.努力提升全区教科研的整体水平
以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和教师为龙头,带动全区中小学全面发展。深入学校,帮助学校教科室营造教科研氛围,寻找教科研工作抓手,推进校级读书展示、教研写、读思行等教科研活动,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思路的拓展;不断提高教科研活动的实践性、实效性和可参与性,广泛调动教师主动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热情。
以课题申报、过程管理和结题论证工作为切入点,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问题化”意识,以论文大赛颁奖活动(教海探航、师陶杯)提升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成就感和动力,启动小学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大赛工作,认真谋划备赛方案,开展交流、研讨、指导工作,提高比赛成绩,提升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内涵和影响力。
3.进一步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
深入教师和课堂,推进案例分析、难题跟踪等微观教科研活动,指导教师从教学中发现课题和论文的生长点,通过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提升教育教学的内涵和水平;提高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促进教师借助系统阅读、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活动,系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教研写一体化的结合程度,让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教育教学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助力。
以“教研写”、“读思行”、“片区行”、课题过程管理和成果汇报为载体,重点打造“教研写”系列活动,将教与研有机整合,帮助教师发现长期研究方向和短期研究目标。通过“教科研文萃”传递教科研信息和研究方法,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借助教科研QQ群“主题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对教学、教研中典型话题、热点话题、难点话题、长效话题开展网络研讨,分享经验,激活思维,提升教师科研热情和敏感性。
4.明确教育科研关注的焦点
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进行课程和哲学层面的思考,深入厘清“为什么而教”,并以此开展“怎么教”的思考,使我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向“教育教学本质是促进学生生长”的层面推进。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类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方向性问题、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厘清教育教学和科研方向,保持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促进教师专业向深度发展、学校和全区教育向内涵式发展。
5.高质量完成市级重大调研课题
认真组织市级重大调研课题《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的后期研究、提炼、总结工作,努力改变我区教育教学评价零散、应急、工作后评价的现状,实现“普及教师专业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引领性”、“发现现行评价中的不足”、“为学校开展评价工作提供参照”的研究目的,力争形成具有专业引领功能、较为实用的《教师专业发展手册》。
&&&&&&&&&&&&&&&&&&&&&&&&&&&&&&&&&&&&&&&&&& &
&&&&&&&&&&&&&&&&&&&&&&&&&&&&&&&&&&&&&&&&&&&& 二O一四年九月
&&相关内容&&&&&&&&&&&&&&&&&&&&&&&&&&&&&&&&&&&&&&&&&&&&&&&孔慧云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孔慧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孔慧云,女,副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国&&&&籍中国职&&&&称副教授
姓名: 孔慧云
学位:文学学士
教授课程:《》《》《》;为研究生讲授《》
通讯地址:济南市济微路106号文学院1、《&&用初探》《》97年4期
2、《以意逆志说方法之辨证》 《济大学报》96年4期。
3、《孔门师生关系及对现代教师素质培养的启示》《山东教育科研》97年3期。
4、《先秦的儒学化发展》 《》97年3期。
5、《&&中的思妇、弃妇及其诗作特色》《辽宁教育学院学报》97年2期
6、《‘以意逆志’说理论及基实践探蕴》 《河南电大》97年2、3合刊。
7、《儒家思想对培养大学生优秀素质的作用》《高等教育科研文萃》97年8期。
8、《&&篇孔子问志之辨析》 辽宁《新语文》97年4期。
9、《儒家思想与人文素质教育》 《山东教育科研》00年1、2合刊
10、《黄昏日落中的思盼》《阅读》2002年5期。
11、《情注笔端写人生》(文学评论),,2003年9月。
12、2006年完成文学院教学立项一项,并撰写论文一篇。1、《知青生活回忆》 ,1998年10月,主编。15万字
2、《文言文翻译百篇》,2003年3月。13万字
3、《千古悬疑》文化卷四,22万字,主编,,2001年9月
4、《中学文言文扩展阅读》2002年8月。
5、《济南百年城市发展史》8万字,出版,2004年8月。1、《用初探》 98年获济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中的思妇、弃妇及其诗作特色》 98年获济南社科院优秀成果三等奖。
3、《儒家思想与人文素质教育》 01年获济南社科院优秀成果三等奖。获,济大课堂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优秀奖。
获,获济大两学年教学优秀奖。
获校优秀班主任奖。
获年度济大优秀教师奖。[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连云区教育信息网
&连云区教育信息网 ::浏览内容
进一步拓展基于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式”教科研思路,以教科研目标引领工作方向,以调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以教科研活动承载研讨内涵,以教科研知识传播营造科研文化。
1. 80%22014
三、主要工作
1.做“发现式”教科研。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倾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分析其中隐含的实践意义,指导学校开展案例研究;发现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指导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发现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帮助教师规划成长方向,指导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培训工作。
(1)努力推进、指导学校教科室开展校本问题调研,引领学校用科研的态度与方法面对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
(2)积极承担、完成市重大调研课题研究任务,选准与我区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难题开展调查研究,力争形成较为完善的科研成果。
(3)认真开展小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为区教育局通过评价引领小学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各级课题申报、过程指导和结题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成果的转化水平。
)深入教师和课堂,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案例收集与分析,对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特征进行调研与提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做“行动式”教科研。开展教科研活动设计研究与培训,帮助学校提高教科研活动的可参与性;开展教科研工作规划,帮助学校提高教科研思想的普及性;加强教科研活动的系列性,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设计的研究和培训,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效果,从意识和技术层面开展教科研队伍建设。
(1)组织“教研写”系列活动,开展课堂观察,从课堂教学中发现研究的切入点,推进论文选题、撰写和修改工作,保证2015年省市论文“三大赛”成绩。
(2)组织“读思行”系列活动,帮助部分学校组织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把读书、研究、教学结合起来,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觉意识和理论内涵。
(3)开展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大赛培训和初赛工作,以提高市级比赛的成绩。
)继续组织送研到校系列活动,以案例形式帮助学校提高教科研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实效性;努力把课堂教学研究向微观化、系列化、主题化方向引导。
(5)认真组织教科室主任、教师参加市级教科研活动,不断引入新的教科研内容和工作方式,提升教科研的活力和成效。
3.做“服务式”教科研。强化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性,从专业理念、专业态度、专业行为等方面,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调研,努力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困难,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直面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为学校行政决策服务。
)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学校的需求和工作中的难题,推进、帮助学校落实各项教科研目标。
)及时召开教科研工作例会,研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教科室主任的业务水平。
)做好市第三批学术领军人才培育对象、
)编制《教科研文萃》46-55期,传播教科研信息和重要理论,重点打造“他山之石”、“视角分析”两个板块,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研究视角,提升教师开展学术研究的高度。
)充分发挥QQ群的作用,组织专题网络研讨,传递教科研信息,帮助教科研骨干开阔思路,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通过重点调研课题群、市和区课题管理群,指导课题主持人开展课题研究。
)配合相关科室开展课题研究、课堂研讨和论文评选等工作,提供教科研技术帮助。
&&&&&&&&&&&&&&&&&&&&&&&&&&&&&&&&&&&&&&&&&& &
&&&&&&&&&&&&&&&&&&&&&&&&&&&&&&&&&&&&&&&&&&&& 二O一五年二月
&&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研诚信论文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