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原则的原则

德育过程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德育过程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以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德育过程是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控&&&&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学生思想矛盾内部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德育过程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①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把德育过程还给学生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③学生思想矛盾内部转化规律
④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在我国,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里的思想品德,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要求、熏陶与感染之下,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德育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过程,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各种环境,对影响德育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从德育过程的内涵来看,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以及德育过程调控等。其中,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师与学校的团队组织、学生会、社会文化团体和家庭,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则包括个体教育对象和各种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团体教育对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客体不应被看作消极被动的纯承受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外在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运动起作用。德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应该达到的德育素质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德育内容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青年一代所采用的某种社会政治观、世界观以及相应的道德准则。德育方法是根据目标和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说服教育、实际锻炼、陶冶教育以及指导自我教育等。德育环境对德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它们之间又是逐层包含的关系,但由于各自的特殊性,必须将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区别对待。德育过程调控就是对德育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与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以达到优化德育过程的目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特点:
1.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2.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3.是组织实践活动多方面施加影响的过程
4.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中国古代很重视德育,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对道德修养及其过程有过大量的论述。如把学、思、习、行看作是道德修养过程的4个重要方面。以后,系统化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见《大学》、《中庸》)5个步骤,并且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出发,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达于修身的道德修养过程。在中国古代的这些论述中,也提到了道德修养过程所包含的一些因素,如道德认识和判断力的提高,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等;同时,还提出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德修养过程的规律。但是,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很多人都是把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看作脱离特定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的一种内心反省、自求自得的过程。同时,他们一般都比较侧重于个人自我修养方面,夸大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没有科学地阐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西方,从20世纪以来,关于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及其形成过程,逐渐受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视,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有影响的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J.杜威首先提出,后来由瑞士心理学家 J.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进行实验研究的认知派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和以社会心理学家A.班杜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的等学说。
杜威在《》(1909)一书中,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心理学分析,提出了他的德育过程思想。他认为,平常大家是把品德简单地设想成为结果方面,但是品德的内容一定要转化成为个人自己的活动、习惯和欲望。因此,需要研究品德内部工作力量的体系。杜威提出了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力量、理智和情感 3个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1971年,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判断力发展阶段的学说。科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过程分成3个水平、6个阶段,并认为这些水平和阶段是顺序的意思,每个儿童是一步一步地通过各个阶段,而且是普遍地不受社会文化条件制约,反映着人格(个性)的连贯性。这一学派强调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而不注意行为习惯的训练。社会学习论认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所生活的社会中接受环境的影响,经过学习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一派在道德教育上主张提供良好的榜样,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上述各种理论虽然为揭示德育过程提供了一定的心理依据,但主要是论述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不是道德品质形成的教育过程。这些学说片面夸大了道德品质结构中某一种因素的作用,抹煞或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它是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K.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思想品德不是某种抽象的、永恒的本性,而是制约于特定的社会条件的。但是特定社会条件和个体生活环境对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又不是单一的、简单的过程。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发展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自发因素与自觉因素、内部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尤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个体与教育集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交互作用的结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是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主要源泉。但是对于受教育者所能发挥作用的外部影响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正确地调节和控制各种自发影响,充分发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的效能,才能推动德育过程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受教育者并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的,而是在主体所参与的各种实际活动中接受影响的。活动是受教育者主体与客观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在活动中,客观的影响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之中,作为教育影响的外部因素才可能与受教育者内部的需要、动机、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发生联系,也才可能形成相应的行为和习惯。
借以进行德育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各种课外、也以其各自的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合理地组织和指导各种集体活动的开展,是德育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
受教育者在各种活动中所接受的影响,要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还必须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也就是受教育者主观世界中各种思想、心理因素相互矛盾运动的过程。这种内部矛盾有属于认识性质的,如知与不知的矛盾;有反映社会关系方面的,如不同社会思想之间的斗争;也有心理机能方面的,如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之间的相互矛盾。上述各种矛盾也可概括为:受教育者对现实环境及教育要求所作出的反映,与其原来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主体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正确区分和认识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并据此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同时又善于在一种具体矛盾解决之后,继续引起受教育者内部世界的新的矛盾,才能促进德育过程不断向前进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不断地得到发展。
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从根本上说,是在外部影响下形成的;但是一定的思想品德一经形成,即作为一种内部道德环境,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受教育者得以在积极的内部道德环境的影响下,继续提高和发展其思想品德。
内部道德环境是一种能动的力量,赋予受教育者以的,使之能自觉地提出自我思想品德修养的目标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现。这种内部环境也可以使受教育者不以外部不良影响为转移,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作出独立、正确的评价、选择、调节和控制。这种内部道德环境的形成,也就是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
自我教育是从自我认识和自我道德评价开始的,它是德育过程的结果,又是德育过程中必需的动力。在教育者的合理影响下,可以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加速较为稳定的内部道德环境的确立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从外部教育影响的施加到稳定的内部道德环境的形成,整个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要经历不断的积累和长期的反复。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个性特征的受教育者来说,德育过程又各具特点。充分把握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特点,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教学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主要是通过传授和学习文化知识实现的。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掘教材本身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
同时,教育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师的榜样作用等都具有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业务感,使其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是学校中学生的集体组织,它们组织的活动是自己教育自己的最好的形式。他们组织的活动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是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有效形式。课外和校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品德是在各种实践活动和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同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这种途径包括生产劳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等。
(六)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是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经常性活动。校会是对学生集体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周会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晨会一般每天早晨进行,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
& 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3edu教育网]!本站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您最希望得到的,正是我们最乐于献上的。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正文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将本站加入收藏,以便日后访问。&&&&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一 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一贯性原则
邓小平同志认为,过去几年来,“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之所以德育工作绩效微乎其微,“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的不够一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工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曝十寒,终究不会取得好的绩效。
3.实事求是原则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既要反对“左”的干扰,又要防止“右”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防“左”。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中,一定要克服形式主义,应结合社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德育教材,研究教法,因材施教,少说假活、大话、空话。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水平。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味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灌输,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属异想天开。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只搞空洞的说教,不要求学生付诸于行动,只会毒害他们的心灵,养成言行不一的恶习。因此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一定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 德育方法
1.调整充实德育内容,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学校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内容。以此为重点,进行“两课”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既备书又备人,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作出科学分析,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丰富生动的实践,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开设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优秀革命传统,国情、形势政策、法制、世界知识和“三观”,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抵制错误及腐朽思想的能力。
2.定期举办党课学习
依据一贯性原则,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通过定期举办业余党校,组织党章学习小组,邓选学习小组,系统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知识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开展扶贫是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让学生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村现状,坚定献身于社会主义祖国事业的信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树立榜样,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以先进带后进,学校应在引导学生学习孔繁森、张鸣歧等先进人物的同时,邀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作爱国、求知、创业、图强的报告,邀请师德好、有威望的教学科研骨干谈理想,谈经历,并树立“三 好学生标兵”,邀请他们作关于人生理想、价值的报告,通过这些德育宣传榜样来引导,感染学生,在学生中掀起学赶先进的热潮。
面对新的形势,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才能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一文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德育原则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文本预览: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型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型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基本要求:?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起来。?
基本要求:?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只是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安教育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基本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转化。?
基本要求:?
?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德育原则--教育百科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deyu yuanze德育原则principle of moral education&& 思想品德教育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制订德育工作计划、选择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德育过程的重要依据。&& 德育原则是人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外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一定的阶级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德育原则。&&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很重视循循然善诱人” (《论语?子罕 》);对人不仅“听其言”,更重视“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而且采取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等原则。孟轲特别强调意志的锻炼和培养,主张一个人要有作为,须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的刻苦磨炼。荀况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提出“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以“防邪僻而近中正”(《荀子?劝学》)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中国古代德育的重要原则,《学记》早就指出“禁于未发之谓豫”。后来(见程颢、程颐)也说“以预为先”朱熹主张知先行重,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语类辑略》)王守仁在儿童教育方面,要求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性情,像时雨春风之于花木一样,“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颜元、戴震等反对宋明理学,都强调实行、实用等实践原则。&&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很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他针对当时诡辩派的言行不一,崇尚空谈,提出了“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主张心口一致,表里如一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就是美德”,但他反对教给学生现成的道德,主张通过师生问答、争辨,启发学生自己从问答中得出结论,作为德性涵养的原则。17世纪英国教育家J.洛克提出“自然后果”原则,强调受教育者在自己的行为后果中自动对行为加以调节,反对教育的外力干涉。这条原则,后来被法国思想家J.-J.卢梭、英国教育家 H.斯宾塞和意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所采用。18~19世纪,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倡导爱的教育,他在《林哈德和葛笃德》()里描述葛笃德本着“慈母之心”教育孩子,使儿童受到感动。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提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称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0世纪,美国教育家J.杜威强调从学校的社会化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反对设置道德课程进行直接道德教学,主张德育中批判的、探讨研究的精神,强调在教学中发现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习惯于一套已知的道德原则。杜威的这个思想,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校中的德育仍产生着影响。&&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 class=link>..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 class=link>..马卡连柯提出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以及结合生产劳动进行教育等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学校进行德育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中国现在学校德育的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德育的性质、任务,在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教育史上有益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力求反映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现在教育界比较公认的德育原则有:共产主义方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以身作则原则等。&& 德育原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整个思想品德教育的始终。德育原则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将随着人们对德育过程规律认识的加深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发展。                余光'" class=writer>胡守 余光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胡守 余光&&来源:互联网&&
本站所收集信息资料为网络转载 版权属各作者 并已著明作者 旨在资源共享、交流、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并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QQ群:2846248&&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_百度知道
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想当兵,保家卫国;陈老师听了说,你的理想很实在;你有缺点,脸上露出了微笑,杨郎高兴极了:&quot.&quot,到那里都需要这种人,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开学不久,乐于助人,像杨郎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心肠好:&quot.&听了老师的话,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毕业后想当兵,满脸通红的说&quot,力气大.&quot,但你也有不少优点,杨郎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陈老师发现杨郎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找他谈话说;第3天,需要有真才实学.这样吧.一次.你力气大.陈老师心想.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是很光荣的事;我心肠好案例
榜样法 3.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1.表扬鼓励与批评处分从这个案例分析.体现的德育方法有: 1:1.说服法 2,要实现理想就应该好好的学习知识 理想与现实结合 (2).锻炼法 4..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 (1).导向性原则,这个案例是中学的吧.导向性原则 2:陈老师根据杨同学的特点对他进行鼓励教育2我只了解中学的: 陈老师教育杨同学.陶冶法 5.体现的德育原则有.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德育原则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用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以次增进自己的信心人的心理,找到自己的优点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学德育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