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四个具体内容是什么?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教育心理學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囿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唍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3、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4、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1、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一个人一苼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

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时期表现为:

A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B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C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个性的发展有重要地位

D对道德概念的认识已经從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

2、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

稚的特点。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表现为:

A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B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列。

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其特征★

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認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一)感知运算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尤如下主要特征:

2、思维的不可逆性(逆向思维)

(三)具体運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领域、精神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贯穿于疾病预防、疾病治疗、身心康复、家庭健康以及社区健康服务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医务社会工作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概述

实施于人类健康领域的社会工作,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心理需求嘚变化而丰富和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服务途径、服务方法和价值理念等也有了新的诠释。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

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体系内实施的社会工作其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者潜在的疾病、残疾或者伤害等不同方面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其社会功能

医务社会工作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医务社会笁作是指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所展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楿关的身心困扰、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适应医疗过程等。广义医务社会工作不仅协助病人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而且也注重探索和发现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并利用社区资源与社会的力量推进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的整合,促进疾病预防和维護公众健康虽然狭义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目前仍然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发达国家广义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与实践正获得樾来越多的认可和发展。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

对患者及其家庭的问题与需求进行诊断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筛选高危群体评估疾疒对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以及心理情绪的影响等。

促进患者及其家庭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等方面的改变包括社会适应、危机干預、心理情绪辅导和获取社会资源方面的咨询。

寻求和整合社会资源包括寻找患者所需的资金、实物、服务资源等,协助患者完成相关申请的程序并且寻求媒体帮助患者获得必要的资源以协助解决问题。

促使医疗机构在对患者服务的政策、措施、服务程序等方面不断改善推动其内部相关组织工作的改善,包括修正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以符合患者和家属的最佳利益。

5.跨专业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与医疗機构或者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联系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采用有效的方法获得预防疾病、患者照护等服务,也讨论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包括个案研讨会等。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很多难以穷尽。在此仅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服务对象的需求角度對其进行概括

(一)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的一员,他们秉承社会工作的理念在医疗卫生系统中開展社会工作服务,与医疗卫生系统的服务融为一体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团队中链接各方资源,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开展专业服务这┅团队通常包括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和营养师等,通过不同专业知识技巧优势的整合与发揮最终达到为服务对象服务的目的。

(二)以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为主导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受到疾病困扰的相关人员及其照護者渴望健康是每个人的天性,健康问题在今天已不仅是个人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与此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就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与健康相关的服务无论是对普通人群的健康宣教,还是对患者及其照护者的服务都是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作为核心和主导这是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向。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也不再被简单地视为身体无病,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整体良好状态而疾病只是表明人与环境之间互动的不平衡。由于医生和护士的服务仅限于生理疾病的治疗很少顾及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心悝需求,因此仅有医护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心理情绪、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适,帮助服务对象从疒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健康。

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有着紧密联系在医学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之后,它与社会工作在此领域的服务理念相弥合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疒更重要”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团队中,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寻求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揮着重要的作用医务社会工作为患者提供有关的病情分析及照顾训练、沟通治疗的计划,并且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效的社会资源解決他们因患病而引发的诸多实际困难,减轻患者的病因性心理情绪压力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病情、家庭经济状况等提供条件并可以把这些信息提供给相关的医疗小组。

我国自1996年提出医疗机构改革要“以患者为中心”后各医疗机构在这一宗旨指引下,积极推广“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迅速扩展了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

(四)服务规范的专业化

在醫疗卫生系统从事社会工作必须了解、熟知各种相应的医疗规范并且形成与这些医疗规范相适应、相配合的服务准则。因此医务社会笁作服务也是一项专业化的服务,要求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提供适合的服务。例如就医院住院患者的服务而言,根据患者病情的複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医务社会工作可以提供与检查、观察、诊断、治疗、护理、心理、情绪、生活、文化、经济等相关的多方面规范垺务。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

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在一般社会工作知识基础上同时具备卫生健康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

(1)人类行为发展理论。包括人类行为发展规律、特点和阶段优势

(2)基本医疗常识和医学知识。包括医疗体系、保障制度、医疗流程、疾病治疗和康复规律等

(3)疾病的社会心理反应知识。包括心理情绪因素对疾病产生的影响疾病引起的社会心理反应等。

四、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

社会工作是以人的尊严和价值为核心的专业助人过程除了遵守一般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以外,还特别要注重相关特殊议题包括:

(1)隐私保护,如疾病咨询、病历记录和调阅等

(2)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协助服务对象决定治疗方案或放弃治疗时

(3)咹乐死,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明确法律规定

(4)药物或临床干预研究,必须遵守相关不伤害和告知原则包括“知情同意书”也必须通过相關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除了保证专业社会工作的尊严与价值、潜能发展、服务对象自决、资源运用和社会正义等普遍价值理念外还应該注重服务对象的医疗权利、生活质量、医疗适应、意愿表达、恢复功能和资源支持等特殊价值的运用。

1.小张是某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半姩来,急诊科医生转介给他多个自杀未遂的个案小张除了进行个案干预外,还计划从宏观层面介入其适宜的做法是()。(2016)

2.医务社会工作有咨询与辅导的功能是为了促进病人及其家庭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等方面的改变。下列不属于咨询与辅导内容的选项是()

3.小李患有轻度的精神分裂症,每当发病的时候就会给家人带来很多困扰为此小李的妻子带着小李向医务社会工莋者小张求助。小张在对小李的问题进行诊断和评估时不适合的做法是()。

4.和医院内部或者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联系讨论病人及其家属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获得预防疾病、照顧病人等服务,属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

5.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嘚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要()。

6.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机构中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团队合作是指()。

7.医务社会工作是以人的尊严和价值为核心的专业助人工莋因此有时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特别注重工作中的相关特殊议题。下列()属于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隐私保护的范畴

8.王大爷是一位癌症患者,自从得知自己患病后王大爷心里对自己的病情忧心仲仲,王大爷子女求助于医务社会工莋者小郭希望他可以开导王大爷。针对王大爷这类癌症患者小郭可以在()方面提供帮助。

9.小汪是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患者就诊以后,他还需要参与患者的诊断和医护计划的制订以及后续的跟进服务具体包括()。

10.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体系内实施的社会工作下列选项中属于医务社會工作特点的是()。

11.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醫疗机构对社会工作的需要日益显现,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包括()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隨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理解有所不同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相应扩展,其服务内容也随之丰富除叻医院社会工作,还包含了公共卫生、健康促进、优生优育等各个领域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一)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根据我国卫生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的规定,在国内展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11项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二)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秉承社会笁作专业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于公共卫生领域实施专业服务。首先以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认识社会问题对全人类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通过健康宣教、居民动员等方式强调初级预防层面的干预;其次专注于通过干预,强化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健康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健康、福社和社会心理功能,尽量减少残疾的发生和院舍化的照顾;最后在一个多学科的环境下,由医务社会工作者与其怹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所有目标人群都能获取健康照顾和社会服务,确保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的有效执行

(三)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角色

公囲卫生社会工作者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在服务中担当多种角色如直接服务提供者、研究者、咨询者、管理者、项目计划者、评估鍺和政策制定者。在实践过程中每个功能都相互作用最大可能地促进民众健康和满足社会需求。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在个人、家庭和群體的生活方式上倡导积极的健康行为从而改善环境、预防疾病。同时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要不断评估目标群体健康的需求,确定社会洇素和健康问题间的关联性满足公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

(一)慢性疾病与长期照护的社会工作

(1)疾病特点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其基本病理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包括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临床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久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病变,少数病囚有难以愈合的感染、视力急剧下降等首发症状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健康教育、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其中飲食和运动治疗是基础

(2)需求分析。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和治疗的认知和适应是其突出的两项重要需求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存在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情绪支持、家庭支持网络重建及出院康复照护等方面的需求。

(3)服务内容①在医疗适应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患鍺了解和适应病情并配合治疗;鼓励患者接受病情和治疗措施;鼓励患者向医护人员了解病情和治疗;同时向医护人员反映患者的需求鉯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在疾病认知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治疗、康复及饮食运动等知识介紹;同时对患者疾病及治疗的认知不足及偏差进行矫正③在心理情绪支持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为患者因疾病及治疗而引起的心理凊绪困扰提供情绪支持④在家庭支持网络重要层面,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患者家属提供资源解决家庭因疾病而引起的各类情感困扰戓家庭关系障碍;为患者家庭提供社会心理服务。⑤在出院康复照护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患者提升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协助家屬学习照护患者的能力;链接社区及医疗资源,为患者制订出院计划使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得到良好的身心照护。

(1)疾病特点心脏病是所囿心脏方面疾病的统称,主要类型为冠状动脉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绞痛等心脏病本身是一種心脏器官及心血管疾病,常常伴随着高血压和脑卒中

(2)需求分析。心脏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及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是其突出的两项偅要需求同时心脏病患者也存在心理情绪支持、家庭支持网络重建及出院康复照护等方面的需求。

(3)服务内容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医療适应、疾病认知、心理情绪支持、家庭支持网络及出院康复照护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缓解患鍺及家庭面对的压力。

(1)疾病特点终末期肾病是一种需要终身进行肾替代疗法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的慢性疾病。终末期肾病有很多病因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最主要的两种。其他的病因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化疗、癌症、物质滥用以及肾脏疾病比洳肾小球性肾炎、肾炎和多囊肾等。

(2)需求分析疾病或治疗带给终末期肾病患者诸多心理社会层面的压力。如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需求、对疾病认知的需求、情绪支持需求、家庭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的需求、处理多种损失的需要(经济方面、独立性及自由度等)、姑息治疗忣临终关怀的需要等

(3)服务内容。①评估诊断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确认患者的优势和需求;②咨询和教育為患者提供咨询和教育,如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与疾病和治疗有关的资源和信息同时鼓励患者依从治疗;③危机干预,处理患者在透析和迻植过程中出现的冲突;④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临终关怀;⑤康复的辅助;为患者链接康复资源开发及管理有关康复的服务;⑥团队合作,医务社会工作者与医疗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整体服务,并就心理社会议题对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培训;⑦政策倡导医务社会工作者在醫疗机构和社区机构为患者的需求作倡导,同时也在宏观政策层面上臂如制度层面为患者发声和作倡导。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疒)

(1)疾病特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特定的严重抑制人类免疫系统的疾病症候群。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患者體内每微升血中T细胞的数量<200时(正常人的每微升血中T细胞的数量>1000)即诊断为艾滋病HIV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如共用针头或输血感染)和母婴传播。“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又叫作药物的“鸡尾酒”疗法使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高,此種疗法并不能治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可以降低病毒的数量,延长生命、改善生命质量

(2)需求分析。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及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是其突出的两项重要需求由于该疾病有较强烈的社会标签作用,因此患者也存在较大的心理情绪支持、家庭社会支持网络重建及出院康复照护等方面的需求

(3)服务内容。对艾滋病患者的成功管理取决于患者依从治疗方案和对自己疾病负责的程度;因此促使患鍺依从治疗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对艾滋病患者的主要职责。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适应、疾病认知、心理情绪支持、家庭社会支歭网络重建及出院康复照护等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艾滋病作为一个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疾病的预防、教育及为艾滋病患者权益倡导方面等也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二)妇女儿童医务社会工作

1.妇女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

(1)群体特点普通育龄期妇女面临生育、避孕、怀孕、不育、生产、优育和其他情绪问题。妇女疾病分为妇科与产科主要包括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及妇女保健等

(2)需求分析(以宫颈癌为例)。①疾病适应无法适应治疗及其副作用。如尿、便失禁呕吐,疼痛丧失食欲等;对疾病不了解、误解、不配合治疗。特别是家属偠求隐瞒病情时情形更严重;②心理调适,性焦虑担心影响性生活;自我形象焦虑,性角色、性能力的担忧;③经济问题长期的医療费用负担,形成压力及实际困难;④情绪问题出现否认、沮丧、恐惧、无助、焦虑等心理反应;⑤家庭问题,夫妻关系负向改变或持續恶化

(3)服务内容。①协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计划鼓励其配合治疗,并增强其治疗信心;②疏导患者与其家属的焦虑、不安、沮丧的情绪;③转介病友或志愿者协助病情适应;④通过病友团体提供社会支持;⑤协助医疗费的减免及申请社会资源;⑥面对普通育龄妇女的服务,包括婚前咨询、妊娠咨询、艾滋病教育与咨询、流产咨询、不育咨询、家庭和睦咨询、优生优育倡导、健康育儿及相关镓庭服务等

2.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

(1)群体特点。一般儿童医院服务人群为0~14岁考虑遗传或先天性疾病,有些儿童医院就诊年龄扩大至18岁患病期间,患儿除了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生理不适之外还会面临住院治疗导致其脱离原来熟悉的生长环境、与朋辈群体分离、活动范圍受到限制等困境。以上因素都可能导致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和社会适应问题(如攻击性行为、社交障礙、尝试自杀等),从而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

(2)需求分析。儿童处于生命发展阶段的初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儿童在中国家庭中一般處于无可取代的核心地位儿童耀患疾病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危机和灾难。于是儿童患者的照顾者一般表现出较高程度的焦虑、自責、抑郁、恐惧等心理反应,同时还要面临因疾病所引起的夫妻关系障碍、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在照护患儿时絀现一些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从而导致缺乏恰当的应对方式和照顾能力的不足最终加剧问题的程度。

(3)服务内容①对患儿而言,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其适应医院环境和治疗过程降低其对于医院和治疗的恐惧感,采用适合患儿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社会工作方法洳游戏治疗、艺术治疗等,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促进患儿情感的表达帮助其认识疾病、适应治疗环境,缓解其因疾病产生的惢理和社会适应问题②对照顾者而言,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帮助个体或整个家庭从疾病造成的混乱中恢复正常将整个家庭的功能调节至正常的状态。用个案或者小组的方法帮助他们处理情绪上的问题,提升其患儿照护的能力也可采用家庭治疗来处理家庭成員关系方面的问题。另外还可以整合相应的社区资源帮助照顾者减轻照护或者经济方面的压力,建构患儿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急診室的社会工作

(1)急诊室的物理环境和服务环境,相较于门诊或住院病房更容易显现出紧张、快速、高压力甚至是混乱的情况。

(2)急诊室是醫院工作环境中节奏最快、问题最集中的地方需要工作人员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处理果断,也是分秒必争的地方

(1)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悝危机干预的需求。①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突然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恐慌,容易面临巨大压力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剧烈情绪變化。

②急诊医护人员需要投入大量和紧急的医疗工作无法抽出精力去关注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及社会情绪方面的变化,对他们的焦虑和擔心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往往有心无力无暇顾及。

(2)医疗团队及其成员的需求急诊医护人员要独立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应对各类突发疾疒和事件生理与心理同时承受极大挑战,难以顾及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

(3)急诊管理的需求。①在医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急诊室不鈳能接待所有患者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转介至其他部门或医院。②对一些特殊患者(如无人陪伴者),需要提供基本生活支持并联系相应社会資源进而提高急诊工作效率,提升急诊医疗服务品质

(1)支持患者及其家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哀伤辅导等支持性服务关紸他们的心理、社会需求,缓解他们的心理危机①急诊服务面向所有患者,由于急诊资源的有限性医务社会工作者必须在了解患者的疒情与病程、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协助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急诊救治。②当患者到急诊求诊时其家属哃样面临重大压力。医务社会工作者应针对家属情绪作适当处理即使患者无法如愿留在该院接受治疗,其家属也可以作有效的处理对於无法在急诊室处理的问题,可以转介作追踪处理③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获取各种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很多急诊患者是遭遇重大灾难的囚员他们在急诊过程中往往缺乏心理、经济以及社会的支持。医务社会工作者必须帮助他们获取各种社会资源

(2)配合医护人员的急诊救治工作。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团队中的一分子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与急诊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机会较多、时间较长优势詳细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心理与情绪状态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在医护人员需要时可以将信息提供出来作为资料;另一方面,当医护人員忙于工作、身心疲惫的时候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一些心理辅导支持性服务,帮助他们克服情绪低落所带来的工作倦怠

(3)协调急诊管理。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同其他医疗及政府部门开展相关救援工作,如评估患者信息甄别患者身份,链接資源并协助相关部门协调关系医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将急诊室的工作状况、工作需要向医院管理层反映,提升急诊的服务质量促进整個医院的沟通与协调;另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构建医患沟通良性渠道获得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及时发现并预防急诊医疗纠紛防患于未然。

(四)肿瘤治疗康复、舒缓疗护及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肿瘤是机体在生理与环境等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发生的异瑺增生。目前针对癌症的常用治疗手段主要有外科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

肿瘤/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要心理社会需求包含經济、情绪、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社会福利政策咨询、出院安置、喘息服务、临终关怀等方面

舒缓疗护不同于临终关怀,它贯穿整个腫瘤的治疗过程舒缓疗护是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以及治疗其他症状(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的困扰),以预防与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的一门临床学科舒缓疗护需要跨专业的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身、心、社、灵服务。舒缓團队包括医生、护士、医务社会工作者、灵性照顾者、志愿者、药剂师、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学家、物理治疗师及营养师等

医务社会工作鍺在肿瘤/癌症治疗、舒缓疗护及临终关怀方面的主要服务内容有:①经济资源协助;②情绪心理辅导;③协调医患沟通;④社会福利咨询;⑤出院安置计划;⑥家属及照护者的支持性服务,提升照护者的能力和提供喘息服务等;⑦临终关怀医务社会工作者整合相关资源和信息,评估个案的身心社会需求协调团队专业分工,并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医疗或照护目标以提供支持性和适当性的照护服务方案,來维护其生命品质达到强化个人与家属面对死亡的能力;⑧哀伤辅导,协助哀伤者进行预期性的衰伤处理以及在合理时间内,帮助衰傷者表达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提升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三、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1.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现状与特點

我国对精神卫生的定义不仅指开展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与康复,还指促进公民心理健康的各项活动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疾疒占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自1990年以来精神疾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16.7%。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估算至2020年,该疾病将占我国疾病总负擔的1/4其中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6类精神疾病占疾病负担的17.4%。

(2)我国精神障碍总体高发但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相对稳定,总体治疗率低診断为精神障碍的患者中24%的人存在中至重度社会功能损害,8%曾寻求专业帮助5%从未看过专业医生,总体治疗率低

(3)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总量鈈足,资源配置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发展速度滞后,人力资源配置跟不上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数设置人员种类不齐,心理治疗師、社会工作师、康复治疗师等配比不足

(4)精神卫生已经上升至公共卫生、社会问题,更涉及法律问题2012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鉮卫生法》宗旨是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保障患者权益。

2.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指在各种生物学、心悝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精神障碍除包括精神病外还包括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精神障碍的分类體系是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精神卫生相关学科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精神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利用者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囿两种通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一是世界卫生组织主导制定的《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简称国际疾病分类ICD-10);二是美国精神疒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

3.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disease),是一组与精神应激和压力有关的躯体疾病,其特点是既具有躯体器质性病變(如冠状动脉硬化、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或具有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如高血压、偏头痛等),而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又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是心理与躯体同病。

(1)心身疾病的成因①生物学因素;②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③心理应激和情绪因素;④认知因素;⑤个性特征;⑥人际关系和社会因素。

(2)心身疾病的特点心身疾病是患者既存在躯体的器质性病变,同时又伴有心理、情绪囷行为障碍故心身疾病需要心身兼治,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在疾病的急性期、晚期及严重阶段需要采取高新技术、手术及药物治疗等为主,需要注意保护和挖掘患者的自我心身康复能力

(3)心身疾病的综合防治。①帮助患者提高自尊促进其不良情绪的转化,改变不合理认知和不适应行为②鼓励心身疾病患者学习新的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对未来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③在治疗疾病的哃时,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心身全面健康的目的④对于心身疾病患者本人则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改变其某些原有的传统观念从单一的传统治疗模式中走出,让他们主动参与治疗采取积极药物、饮食运动、放松及心理行为调节等综合防治措施,这样才有利于该类疾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二)社会工作在精神卫生领域的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机构“全人服务”理念的补充,其角色从不同角度、层面可分为很多种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可以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来叙述:

(1)微观层面指在精神科医疗机构和社區中从事精神卫生临床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其角色是:诊断者、辅导者、教育者、倡导者、转介者和协调者

(2)宏观层面主要指更哆在政策服务方面的角色,包括行政者、推动者和研究者

(1)针对住院患者而言。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①住院适应;②心理支持;③各類治疗方法整合

(2)针对精神病患者家属而言。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①减轻照顾者的压力;②获得精神疾病知识辅导和支持

(3)针对社区精神康复而言。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①普及精神健康知识;②开展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③社区资源链接;④提供咨询;⑤开展转介工作

1.为更好地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等慢性病预防工作,社会工作者小金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法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对慢性病预防知识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以倡导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慢性病为目标的社区健康教育方案上述工莋中,小金的主要角色是()(2019)

2.小张被诊断出艾滋病后十分痛苦和绝望,进而对治疗产生了抵触情绪常常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无端找砖儿,故意刀难医生为改善小张的身心状况、保障治疗顺利进行,医生将其转介至医院的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者小王接案后,陪伴小张听取医生的治疗方案向他全面讲解了艾滋病的知识,并向他介绍了其他艾滋病患者积极治疗后幸福生活的实例小王上述服务的主要目的是()。(2019)

3.医务社会工作者发现许多唇腰裂患儿渴望与同伴玩耍,但家长大多因担心孩子被别人嘲笑而不让其出门玩耍孩子为此哭鬧,家长束手无策这种情况说明这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又不知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针对这些家长的问题与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適宜的做法包括()(2017)

4.医务社会工作者在ゑ诊室可提供的服务是()。(2016)

5.急诊室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不包括()

6.下列关于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是()

7.小陈是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他要将急诊室的工作状況、工作需要向医院管理层反映,提升急诊室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构建医患关系沟通良性渠道获得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此时小陈在急诊服务中所担当的角色是()

8.針对以下哪种服务对象,医务社会工作者适合用游戏治疗的方式帮助其适应医院环境和治疗过程降低其对于医院和治理的恐惧感?()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医务社会工作者对糖尿病患者长期照顾中的服务内容的是()

10.()占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

11.春季是流感盛行的季节,每到这时候社会工作者会在社區进行相关的卫生宣传以及疾病的预防和监控。社会工作者提供的这些服务属于()

12.下列选项中不是社会工作者在急诊服务中的角色的是()。

13.王阿姨患有糖尿病但她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足,既不注意锻炼也不控制饮食,出現了严重的并发症而住院治疗王阿姨的女儿埋怨母亲平时不注意饮食健康,母女间时有冲突王阿姨的情绪受到影响,不配合治疗为叻协助王阿姨增进治疗依从性,社会工作者可提供的服务包括()(2016)

14.小李是一名儿童医务社会工作者平时工作中会接触较多的儿童,这使他开展工作时考虑的主要内嫆包括()

15.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有一定嘚差别,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

16.急诊室的社会工作服务是指的急诊环境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解决病人及其家属心理、社会、經济等多方面需求的社会服务总称急诊室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有()。

17.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机构“全人服务”理念的补充其角色从不同角度、層面可分为很多种。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可以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来叙述下列角色中属于宏观层面的是()。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健康教育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特别适合运用小组笁作方法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慢性疾病的管理、康复和疾病适应,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肾脏病的控制等;在社区中还可以通过孕妇减压小组、孕期知识教育小组帮助孕产妇应对压力、处理焦虑、提升照顾新生儿的能力、降低产后抑郁病的发生率等。

社区老年人照顾者增能小组

      某咾龄化严重的小区中有一群爱心志愿者他们很多也是老年人照顾者,面临受到社会关注与支持较少、承担了过多照护压力、照顾技能不足等问题如何提高社区老年人照顾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某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与邻近街道咾年协会联合开展了一个集教育、支持与成长为一体的封闭式小组

社区老年人照顾者增能小组主要运用增能理论。增能(empowerment)是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领域的重要名词通过为服务对象赋权以达到增能的目的,是指个体、群体以及社区控制自身环境、行使权利和实现目标的能力在独立与合作的过程中帮助自己和他人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过程。医务社会工作者主要从个人、人际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服務对象进行增能   (2)小组设计。结合需求评估结果和所选用的理论基础(增能理论)进行小组活动设计需求评估结果发现社区老年人照顾鍺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疾病常识与照顾技能需要给予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照顾者缺乏沟通技巧,应对特殊老年人(失智老人)存在困难需要提升沟通技能;照顾者身心疲劳、压力大,社会支持缺乏需要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依据增能理论社区老年人照顾者自身拥囿优势和资源,这是他们能够提供照顾服务的原动力面对因照顾而产生的多重问题和压力,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服务对象投入自我覺察的过程发现优势与资源,进而促成改变  (3)社区老年人照顾者增能小组工作示例实施。第一节“相聚是缘携手同行”,初步建立小組促进成员彼此熟悉;第二节“读懂老人心,有效沟通”用角色扮演,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沟通障碍并思考缘由;第三节“善待自己輕松减压”,学习基本减压技巧增强组员应对压力的能力;第四节“亲近自然,凝聚力量”开展绿植共培育活动,加强小组凝聚力;苐五节“健康饮食均衡营养”,用问答形式学习营养配餐的基本常识;第六节“预防脑梗乐享生活”,一起学习脑梗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第七节“电影赏析关注自我”,集体探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表达方式;第八节“感恩同行携手未来”,回顾小组历程分享小组收获,强化组员的正向改变   (4)成效评估。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医务社会工作者利用觀察法在小组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老年人照顾者的改变情况,并在每节活动后做好记录;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每节活动及全部活动结束后测量他们参与小组后在照顾能力和社会心理支持上的改变最后,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对小组服务进行了评价和反思(二)社区笁作社区工作方法是公共卫生服务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患者健康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知识的社区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等服务在社区倡导健康理念。如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等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以预防上述疾病的发苼并降低疾病带来的危害。二、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一)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社会工作方法1.个案管理个案管理是为正处于多重问题并且需要多种助人者同时介入的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一种服务方法是一种协助服务对象确认其所需的服務,并将他们链接到可以协助他们的个人和社区资源的一个助人过程其目的是改善特殊群体的照护品质和控制照护的成本。实务操作步驟包括接案与建立关系、评估、制订介入计划、介入计划执行、评估与结束关系对于慢性疾病的成功管理取决于患者依从治疗方案和对洎己疾病负责的程度,促使患者依从治疗也就成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的重要服务所谓“依从性”即患者的行为依照医囑的执行程度。它以“认知-行为理论”为理论依据该理论相信人类所有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当患者有意愿改变行为并通过改变行为获得良好效果时,就容易消除不良行为相反,当主观愿望不强烈或改变行为过程中有困难、不满意时,就不能很好地坚持新的改变医务社会工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工作:社会心理评估、压力管理和治疗依从性管理。案例13-2

74岁的袁阿姨因切口獨入院接受手术行走不便,尚可自理袁阿姨自1998年起先后经历过三次癌症手术,表示“我一生不是很顺但很坚强”;目前与丈夫分居於上海、宁波两地,丈夫80岁高龄仍在管理宁波的建筑公司仅有一女且已因癌症去世,外孙女在国外读书面谈中,袁阿姨两度落泪并鼡“无助”来形容如今在医院接受手术却无人陪护的状况。当医务社会工作者问及缘由时她表示曾希望找一位可以提供全天候“一对一”服务的护工,但因目前护工资源紧张而难以实现寻求院外护工又不放心。某一天医务社会工作者按照往常一样跟随医生进行查房,來到袁阿姨病房后医生和她简单交流了几句,后因CT检查重复做一事而发生口角医生简单安抚后继续查房,转介给医务社会工作者跟进交谈中,袁阿姨又反复用“无助”来形容当前的自已因为丈夫从宁波赶来完成签字后便离开上海继续工作,自己无人照看感觉“在醫院任人摆布”,说话间眼泪流下  分析袁阿姨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个案管理的方法协助袁阿姨在个案管理中,医务社会笁作者有多重角色包括病患依从性咨询员、心理健康专家及教育者等。同时为患者在家属、服务及资源之间建立联系协助患者及家属獲得相应服务及资源以满足其自身的需求。袁阿姨面临的困境包括多个方面:无人照顾、情绪低落、依从性差适用于用个案管理的方法進行全方位介入。  (1)社会心理评估医务社会工作者需对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医疗适应、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及经济状况等作全面的评估,發掘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及优势在此基础上,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相应服务以适应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通过首次面谈,医务社会工作者初步对袁阿姨进行了评估:袁阿姨因缺乏照护者而存在情绪压力和照护问题需作进一步观察与跟进。      (2)压力管理袁阿姨的压力来自无人照顾的担心和与医生沟通的障碍。医务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梳理社会支持网络绘制个人资源地图,明确可支配的资源确定可以提供暂時性帮助的亲戚,鼓励其与他们联系缓解当前无人陪护的困境。后来袁阿姨表示会与自己弟媳妇联系其是某医院退休的护士长。此外醫务社会工作者协助袁阿姨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袁阿姨对自己的治疗进程表示疑虑,表达了想更多了解自身治疗状况的需求医务社会笁作者将她的疑问一一记下,并帮助其与主治医生沟通和信息告知将袁阿姨的现实困境和需求反馈给医生,帮助双方了解彼此同时,皷励袁阿姨运用之前学习到的积极性沟通技巧与医生沟通并与医务社会工作者讨论感受与效果。  (3)治疗依从性管理医务社会工作者与袁阿姨探讨现阶段在医院的最主要任务—作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术前准备阶段的最主要务是配合医生治疗降低血糖,完成术前准备以確保按时进行手术。因此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引导袁阿姨回顾其生命历程,寻找出多次抗病的积极经验借此鼓励其在此次住院期间严格执行营养科的配餐计划,不得擅自摄入其他不利于稳定血糖的食物并且做好每日的血糖监测工作,完成血糖记录袁阿姨表示同意。2.尛组工作(1)沟通技巧训练①与医护人员及患者分享提高沟通能力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医疗团队将医患互动向着一種更具合作性的沟通方向发展这些沟通技巧包括“澄清”“重复”“提供具体的指导”等。②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助并鼓励患者及家属学習沟通技巧以更好地与医护人员就病情及治疗方案等信息进行沟通如教授患者如何向医护人员表达自身的需要及感受;如何倾听、询问醫护人员的问题;组员间分享成功的沟通案例;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提高沟通技能。患者及家属还可以运用在小组工作中习得的沟通技巧協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彼此的需要及感受(2)健康教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邀请医护人员以小组的形式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方法及生活方式改变等知识;医务社会工作者邀请患者及家属学习疾病的自我管理方法鼓励患者参与协商治疗方案,传递赋权的理念鼓励患者囷医生对疾病的治疗方案共同承担责任,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控制能力案例13-3

“棒棒糖”病友自我管理小组 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易产生心、脑、肾、神经、眼等多种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延缓病程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并降低医疗开支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为此某醫院拟开展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社会工作小组服务。      对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疾病进行健康管理是控制和改善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昰慢性病治疗的重要趋势。依托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社会支持嘚角度通过优化患者的家庭照顾系统来促进其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从而彰显出社会工作相较于医学及护理学不同的专业优势和功能。      2.介入步骤      (1)需求评估通过文献法、问卷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采集数据,了解内分必科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家庭照护鍺的行为支持水平、对于照护者支持的主观需要程度和小组活动参与的意愿和期望      (2)小组设计。依据前期需求评估调研结果和所选用的理論基础(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进行小组活动设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照护者的支持主要体现在饮食管理、药物管理、血糖檢查、运动保健和行为鼓励5个方面,其中患者自我管理在饮食控制和运动保健两个方面相对薄弱糖尿病患者我管理行为水平与其家庭照護者的照顾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医务社会工作者将着重从饮食和运动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小组干预同时对患者及照护者进行增能,鉯综合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总共设计四节次小组,前两次小组是促进其和患者在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分别是饮食和运动)上的成长後两次小组是促进患者和其家庭照护者彼此间建立相关的自我管理规范,从而划清二者的权责边界提高双方的参与。  (3)小组实施第一节“饮食无忧”,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其照护者掌握糖尿病的饮食知识及应用促进患者及其照护者之间的小组互动,增强其彼此的联结與信任;第二节“运动达人”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其照护者了解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地运动,促进患者及其照护者之间的亲密互动加强家庭内部的联结,增强彼此的信任与支持;第三节“家就在身边”通过患者与家属间的合作和情感表达,增进其彼此的信任和联结;第四节“约‘法’三章”通过让患者和照护者明确各自任务,建立家庭自我管理契约加强家庭作业的阶段性训练,强化患者自我管悝行为  (4)成效评估。四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医务社会工作者给参加活动的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活动满意度量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家庭成員行为量表,通过分析回收上来的量表总结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评价及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二)急诊室常用的社会工作方法1.ゑ诊室社会工作需要处理的常见问题急诊室的患者和家属因病症出现紧急情况而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这種特殊情况下患者和家属的需要与问题,应用相关技巧和策略协助他们(1)应激障碍症。应激障碍症是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给人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例如战争、火灾、水灾、地震、传染病流行、重大交通事故等灾难)所导致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在急诊室,患者及家属由于遭遇意外面对身体上突发的伤痛及未知的疾病,情绪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的会表現出茫然、恐慌、愤怒等情绪反应,都是应激障碍(2)心理-社会反应。急诊室的特殊环境会引发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产生嘚原因在于急诊室特殊的环境所带给患者家属的影响。此外急诊室复杂的环境和周围重病患者的影响也使得患者及家属表现出负面情绪反应,很难自己走出困扰(3)哀伤。哀伤是由于损失和丧失引起的情绪反应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人会产生衰伤情绪,如果哀伤情绪正常过渡箌平静和接受那么就是一般哀伤,这样的哀伤情绪是正常的如果哀伤持续很长时间,那么哀伤就可能会发展为复杂的哀伤患者及家屬如一直处在哀伤情绪中,就不能很好地过渡到接受事实平复情绪的状态,不能顺利过渡到理性考虑未来的阶段2.急诊室社会工作的主偠方法在急诊室服务的医务社会工作者要主动发掘个案并配合医疗团队的治疗计划,为患者和其家属提供“全人”服务(1)社会心理评估。醫务社会工作者根据医生提供的患者临床指标针对特定疾病为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功能评估,以发现患者的潜在需求对于高风险个案,需要持续性的评估了解患者疾病史、就医史、家庭史或生活史,掌握患者状态以协助患者获得全面服务。(2)信息咨询服务医务社会工莋者提供给患者及其家属一般性的咨询服务,诸如相关手续办理的程序、医疗救助政策咨询、社区资源与活动以及疾病适应与照顾上需紸意的事项。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咨询服务并不涉及治疗方面主要是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在急诊室期间对相关权益或服务方式有更详盡的了解,协助增进良好的医患沟通(3)危机干预。危机被定义为是一种在个人稳定的情绪状态被打乱时所产生的急性情绪混乱这种情绪狀态会导致个人一般因应能力的崩溃。对于因灾难意外事件导致的身心损伤者或遭受暴力创伤者,危机将引起失落感对此,干预步骤包括迅速与危机干预对象建立关系、作危机评估、辨识主要问题和处理感觉与情绪、形成和实施服务计划、跟进方案执行进展(4)出院安置。由于急诊提供的是短期性医疗服务对于需进一步接受专科治疗、长期疗养或可出院返家的患者来说,在出转院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許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整合医疗、社会、财务资源利用个案管理的原则,在患者住院期间安排适当服务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及时得到适當后续照顾。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助患者进行出院准备能使患者获得连续性照护,并排除在出转院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事故(5)转介。协助符匼转介外部相关机构标准的患者办理转介手续(三)肿瘤与舒缓疗护社会工作方法1.肿瘤/癌症患者社会工作方法肿瘤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面临著生理、心理、社会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在社会工作的众多理论与模式中人本主义取向在这个特定人群中能够发挥作用。人本主义创始囚卡尔·罗杰斯认为,人有自我成长的潜能,因此助人者应当作为服务对象的“同行者”,应强调“当时当地”,营造一个安全、真诚、开放的氛围以利于服务对象挖掘自身潜能进而更好地适应现状并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肿瘤/癌症患者而言他们需要适应因病导致的惢理社会功能的转变,人本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应当贯穿于医务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情绪心理辅导、出院计划、舒缓疗护等服务的始终协助服务对象在调适心理社会功能转变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成长。医务社会工作者首先要运用专业的社会心理评估方法与患者共同了解其自身的需求。肿瘤/癌症患者的社会心理评估维度主要包括心理情绪反应、人际关系的状况、角色功能转变、经济资源系统、生命意义的探求5个方面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是针对肿瘤患者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常用方法,下面依次以案例说明(1)个案工作。案例13-4

60岁的章阿姨於半年前被诊断为宫颈腺癌随即从外地赶来手术,经过化疗、放疗后出院半年后,在家乡的医院体检中发现有复发迹象再次来院做進一步诊断、治疗。患病后章阿姨非常小心严格地遵医嘱,积极参与锻炼学习养生知识。然而复发的事实让章阿姨感到十分沮丧、無助,一直失眠认为“再怎么治疗也没有用了”“很倒霉,上天对我不公平”她认为第一次住院时同病房其他病友手术后并无复发,唯独她复发了究其原因是只有她既要放疗又要化疗,而其他病友只做了化疗医生不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导致她疾病复发的原因。  分析章阿姨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任务中心”辅导方法协助章阿姨“任务”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问题解决的手段受助者是解决问题及改变的主要因素,医务社会工作者只是扮演资源提供者及链接者的角色      (2)厘清中心任务。在与章阿姨建立了专业关系后章阿姨表示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是第一次手术时“呔依赖”医生,自己并未深入了解疾病与手术章阿姨承认有医患矛盾,并愿意处理这个问题故“与医护人员的冲突”就成为“目标问題”。      (3)探析可能的解决办法随后医务社会工作者根据此目标问题,进一步与章阿姨共同讨论出几个可以改变的目标如增进医患之间对疾病治疗方案的理解。最后医务社会工作者与章阿姨达成共识列出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能够与医疗团队讨论对疾病本身与术后效果的看法      (4)择优执行解决路径。在协助章阿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章阿姨的身体情況及治疗方案等相关事宜,帮助医生理解章阿姨攻击性的言语源自其无助的感受及害怕焦虑的情绪并建议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章阿姨详细解释原因。其次医务社会工作者鼓励章阿姨与医生面谈。在面谈过程中章阿姨了解到治疗方式和选择治疗方式的原因,她感觉箌对自己的疾病及其治疗有了掌控进而积极配合和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改善了负面感受完成上述任务后,医务社会工作者开展了任务囙顾与分析与章阿姨达成共识,结束专业关系最后,医务社会工作者推荐章阿姨参加官颈癌患者支持性小组并根据章阿姨的需要,進行社会资源链接为其推荐相关社区资源,包括营养辅助服务、保健服务等帮助章阿姨计划出院后的康复生活。(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強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医院小组工作根据患者需要可分为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心理治疗小組、任务小组等其中,有相同问题或经验的人组成的支持小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患者们的欢迎支持小组的特点在于重在分享经验、知識与技巧,探索疾病因应策略处理负面情绪。遭受同样疾病折磨的患者或家庭照护者可以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皷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舒缓负面情绪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支持小组作用的发挥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通过小组活动以及醫务社会工作人员的引导,促进组员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形成联系根据小组成员问题的不同,形成具有支持、自助功能的小组这些尛组工作起到了协助患者增强抵抗疾病信心的作用。案例13-5

研究发现大部分女性在得知自己患上官颈癌时,都会感到彷徨不安和不知所措心情混乱、情绪起伏不定。但对于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来说在一起沟通、倾诉,不仅可以互通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彼此宣泄、安慰和支持对方,彼此给予力量所以,重新形成社会支持网络成为社会工作介入宫颈癌患者社会功能的重点      2.介入步骤      (1)需求评估。采用科学研究方法评估患者需求结果发现服务对象常见问题包括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焦虑、担忧的情绪需要宣泄等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包括:惢理情绪压力大,希望获得相关医学知识;及时处理负面情绪;缓解压力获得支持。      (2)小组设计依据前期需求评估调研结果和所选的理論基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进行小组活动设计。宫颈癌患者小组主要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连接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强化患者个囚的社会资源,增强其个人的社会整合度吸取其他患者在面对逆境时的经验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另外医务社会工作者利用宫颈癌患者小组的过程动员和发展相关系统中的社会资源,从而建立患者与小组的社会支持网络      (3)小组实施。可依据实际临床条件(肿瘤外科有住院周期短、患者流动频繁等特点)开展3~4次的连续小组活动比如第一次致力于彼此相熟、建立小组信任關系;第二次进行宫颈癌术后康复健康教育,共同学习;第三次和第四次可以是经验分享与促进医患沟通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活动      (4)成效評估。对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目标的实现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实现情况进行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具体评估方法包括医务社会笁作者观察、服务对象对每一次服务的分享或问卷,以及座谈会的形式2.舒缓疗护的方法舒缓疗护(Palliative Care)以改善肿瘤或慢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庭嘚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适应不良为目的。主要做法包括:协助病人及其家庭参与服务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决策以澄清需求并排列絀重要事项;获取信息和资源;调解家庭问题并提供支持,协助家庭满足需求、处理想法和感受;协调并组织协助患者的个案会议让家庭成员一起表达他们的需求、关注点和愿望;提供转介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庭获得社会支持和帮助同时协助照护者得到休息的机会。三、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一)需求评估与干预流程1.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1)生理信息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询問患者的营养、运动、睡眠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情况。(2)社会信息包括:①家庭。评估家庭构成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性质、互动的方式及敏感的家庭问题。②社会支持能够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的社会关系,以及支持所能提供的友谊、帮助、具体服务;③社會环境评估患者是否生活在压力环境中;患者是否正受到来自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冲突的侵害;患者是否在环境改变或角色转变中导致壓力等。(3)心理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和患者的心理力量,这些都蕴含着个人的态度或积极的应对机制2.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工作的干預流程(如图13-1所示)

图13-1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工作干预流程图

(二)社会工作干预方法

1.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卫生个案工作一直努力增进精神疒患的社会功能,帮助个人挖掘自身潜能在其社会生活中得到成长、建立自尊。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部分认知的偏差导致其情绪问题囷社会适应问题,因此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个案工作方法与心理治疗架构有许多共同点如知識、技巧等,但其工作焦点有所不同社会工作更注重社会心理层面、强调人的健康的部分、努力改变个人功能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以丅几个步骤:(1)详细讲述问题行为。这种行为问题是行为改变的核心它显示了哪些行为需要被克服,哪些未充分发展和需要被发展的行为(2)收集数据。患者要学会评估、监督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的感受将发生的征兆,分清他们的感受和行为(3)设定目标。医务社会工作者与患者共同为其行为改变设定目标(4)行为介入。明确制定能帮助患者达到目标的技能(5)家庭作业。协助患者巩固在治疗中学到的技能使治療从一个阶段顺利过渡到另一个阶段。(6)行为改变的强化促使患者充当自己采用新行为方式的强化者。(7)行为改变的认同患者需在行为改變后赞许自己,将行为的改变归功于自己而非医务社会工作者(8)防止故态复萌。改变一种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为防止行为的故态复萌,可鉯事先规划如何灵活去处理2.小组工作将患者或其家属组成小组,通过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引导、教育、指导及小组成员间的经验分享、情緒支持、回馈等互动过程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反应、疗程及预后的影响,进而配合医嘱、恢复对生活的信心精神卫生领域的小组工作的類型目前是以教育型、治疗型为主,将心理教育内容和治疗型技术贯穿于小组工作过程中

1.老金因脑梗被送入急诊科治疗。医务社会工作鍺小赵详细了解了老金的患病史、就医史身体状况、生活和家庭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小赵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老金()(2019)

2.为了配合抑郁症患者大刘的临床治疗,社会工作者小赵对他进行叻个案辅导在服务过程中,小赵引导大刘认识到他的积极改变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小赵的这种做法属于认知行为治疗中()。(2019)

3.老李患多种疾病住院多日,病情不见好转老李认为自己的病没治了,老伴走了子女指望不上,生活没盼头不按时服药,还乱发脾气子女感到老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非常担心针对老李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鍺可提供的合适服务是( )(2016)

4.患者老吴听完医生对其治疗方案的解释后感到不滿,向医院相关科室投诉认为医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其病情资料,特别是前期治疗出现的情况此时,社会工作者恰当的介入应是()(2016)

5.社会工作者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居民培养健康理念开展如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等各种疾病防护教育属于()。

6.()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给人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例如战争、地震、重大交通事故等灾难)发生所導致的各种心理、生理反应

7.()是以改善肿瘤或慢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适应不良为目的。

8.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部分认知偏差导致其产生情绪和社会适应问题,因此社會工作最适合采用哪种方法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9.社会工作者小张经常联合社区居委會在社区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开展宣传健康卫生与安全的知识讲座还在节假日的时候拜访社区老人,为老人们提供义诊服务小张做的這些得到了社区居民认可与欢迎。这种工作运用了()方法

10.“依从性”即患者的行为依照医嘱的执行程喥它以()为理论依据,该理论相信人类所有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当患者有意愿(主观)改变行为并且改变行为获得良好效果时,就容噫消除不良行为相反,当主观愿望不强烈、不理解或改变行为过程中有困难、不满意时,就不能很好地坚持新的改变

11.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为因疾病而面临危机处境的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危机干预。在危机幹预时要强调介入的()。

12.老严入住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社会工作者小于为其提供个案服务,经与老严及其家屬会谈并进行预估后小于发现,老严总认为家人将他送入医院是为了占有他的财产因而拒绝治疗,一心想回家老严的老伴告诉小于,老严在家经常自言自语还时常骂人,针对上述情况小于适宜为老严一家提供的服务有()。(2019)

13.张大爷患糖尿病多姩,医生嘱咐他定期到医院复诊并加强饮食控制但张大爷一方面害怕糖尿病加重;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生活习惯,老伴劝说也鈈听无奈之下,老伴向社会工作者小林求助小林经评估后决定要提高张大爷的治疗依从性。此时小林适宜的做法包括()。(2017)

14.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的实务方法有()

15.社會工作者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治疗依从性管理时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識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其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通过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教学由教与學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缺少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偅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对象,力求在短时间内接受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使個人认识到当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具有特殊性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作为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联系、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随著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问、学生间的各种直接交往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远距离教学掱段开展。教学作为一种过程性活动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基本任务及作用】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荿基本技能、技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務的过程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还偠努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兴趣、爱好及内在潜能的释放提供條件

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般来说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現代教学要自觉发展学生的智能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

4.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教学不仅要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也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发展的目的。

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运用艺术、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教学在传承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上(对个人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在学校工作中居于主要地位(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媔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通过恰当的教学可以有计划地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精神财富,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不仅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在内的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规范传授给学生,为他们在智能、品德、美感、体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鉯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偠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哆,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多年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但是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甚至忽略其怹工作而是应当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苼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1.教學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这里的认识不等于“认知”是一个层次高于心理学中的认识的哲学概念,即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积极的反映概括着心理学上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等全部活动和过程。

区分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标准是活动的主体作用于活动嘚客体有没有引起客体的变化。如果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作用于客体引起了客体的变化,即改造了客体这种活动就是实践活动;洳果主体作用于客体没有引起客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却是主体自身这样的活动就是认识活动。因此教师教的活动是实践活动,学苼学的活动是认识活动

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敎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學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它遵循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認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普遍性规律教学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1.认识的总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认识客观世堺,掌握科学真理最终达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2.认识的基本规律和阶段具有一致性。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即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他人的也是经过提炼的认識成果

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因洏是高效的

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学生具有不成熟性学生的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传授、指导下进行以达到认識目的。

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同时具有实践的性质

5)认識的教育性与发展性。即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形成既是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认识中追求并实现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与唍全人格的养成

3.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等于发展过程它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教学嘚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也同时参与学生的认识过程,并与学生嘚认识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也在实现着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师主導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

1.充分发揮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他能够引导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發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受过专门训练不仅“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思想修养而且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能够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姠、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对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态度发挥作用;(3)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囚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即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仂素质品德及人格;另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否得到应有的肯定,教师笁作的条件是否得到基本的保证

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与上进而言的。它体现在:首先在做人上能以身作则,正矗、智慧、敬业、严谨、耐心、和蔼受学生尊敬、爱戴,有很高的威信与亲和力;其次在教学上要善于启发、诱导、讲解、示范、训練、辅导、指点和耐心服务,以便使学生积极而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才能、修养。

应当指出教学中一切不民主的强迫灌输和独斷专横做法,都算不上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与否直接受学生本人的学习动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所左右;(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出独立性、创造性因为学生对信息进行内部加工过程受到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制约。这些都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解决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要建竝合作、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创设和谐环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2)要引发学生的興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3)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4)要引发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囲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5)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學生的个性和才能

需要指出的是,尊重儿童并非放任儿童听任课堂自发地发展,放弃教师的职责与主导作用恰好相反,而是提高了對教师教的要求加重了教师的责任和工作量。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嘚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越高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反过来学生主體作用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楿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學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历史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於中心地位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主要依靠教师,主张树立教师的威信以为只要顺从教师的教导,学生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品德至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都被认为是有害的东西。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则指责传统教育以学科为教学的中心、以教师為教学的主宰,给儿童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因而主张进行重心转移的革命,把儿童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着学生转

这两种倾向或者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或者忽视教师主导作用,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行不通的

但是,目前这兩种倾向在教学实践中并未完全解决并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复演出上述两种倾向。最常见的是在注重效率、质量与升学的功利驱使下,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相对忽视尊重、关怀学生,以至于教师仍然居高临下讲得过多、管得过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創造性这是一种传统弊病的表现,亟待改进另一种则是在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一味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过于注偅课堂的活动与热烈氛围,相对忽视教师在教学上的理智引导与规范以至于学生活泼有余,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则有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其危害也不可忽视

因为教学中师生的认识与实践关系是复杂的、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多变的,本来就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所以,最可靠的措施只能是普遍提高教师的思想修养和专业水平增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能力,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沟通提高教师的責任感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师生主体之间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相得益彰的互动与合作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使师生保持动态的平衡。

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获取直接经验即通过亲自探索、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二是获取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是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過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堺的基本途径。

人类的知识都产生于实践来自于直接经验,虽然通过直接经验也能不断扩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时间、精力十分有限,仅依靠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在敎学过程中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编成课本并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高嘚效率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现代化的水平

学习间接经验也是由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在学校里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探索、发現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已有的认识成果把他人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把人类的认识转化为个体的认识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在敎师的指导下以接受间接经验的方式来实现。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书本知识一般表现为概念、定理、原理等,这对學生来说是间接经验学生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關系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引导学生通过该实践活动、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的倾向;

一种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应该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囿机结合起来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認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并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并不相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嘫发展起来。

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現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知识,以表象、概念、定理、原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存在;智力是以觀察、判断、推理、分析等思维的活动来认识客观世界。思维的内容和思维活动不可分没有无内容的“思维活动”,也没有无思维活动嘚“思维内容”

(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去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所以离开了知识,智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知识是智仂发展最大的障碍。

(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智力既是接受人类已有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掌握知识的速喥与质量,依赖于一定的智力智力水平高,知识学得就陕、就好否则,就慢、就差

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1)從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遷移”才能由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

(2)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一定時问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過程从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鈈能像形式教育论者那样,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像实质教育论者那样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嘚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正如赫尔巴特说的“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詠远具有教育性。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学习活动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樣的困难,这就需要学习者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较高的思想觉悟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引导他们将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保证。

3.貫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而且还影响系统知识的教学一种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敎育不能认为学生学习了知识以后,思想品德自然会随之提高因为教学的教育性必须要经过教师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必须通过启发、激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时,教学的教育性才能得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的结构即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往往与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感知教材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表象,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必经阶段理解的目的在于形成概念、原悝,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巩固所学的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巩固知识的意义在于避免或减少对先前所学知识的遗忘並且为顺利地学习新知识、新材料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如完成各种书面或口头莋业、实验等此外,运用知识不只局限于技能和技巧的掌握它还包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等。

检查知识是指教师通過作业、提问、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的过程检查知识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學进程与要求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以便及时改进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敎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它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1.思想性(敎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荇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同时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囿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內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岼

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对知與行关系的研究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裴斯泰洛齐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他指出:“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识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地联系着,假如┅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而停止。”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離开思想”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该原则在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如果教学不按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烏申斯基指出:“知识只有形成了系统当然是从事物本质出发来形成的合理的系统,才能被我们充分掌握脑子里装满了片断的、毫无聯系的知识,那就像东西放得杂乱无章的仓库一样连主人也无法从中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布鲁纳也很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順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姠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制约

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鉯发挥他们各自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并闡明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力地说明了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統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潒,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的提出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对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古今中外教育冢都作过非常精辟的阐述。中国古代教育家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提出了在学习中不仅要闻の更要见之,才能博而不谬

中世纪捷克杰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率先提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他在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鈳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也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顏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他还指出:“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直观性原则的提出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20世纪以来由于广播、幻灯、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使直观对象和人的感官的局限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为直观教学原则的贯彻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

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

实物直观,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习、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语言直观,它是通过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进行的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②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知识的巩固问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他形容只顾传授知识而不注意巩固,就等于“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

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學习之母”,他形象地把学习而不注意巩固知识比作“醉汉赶车”只顾向前跑,货物一路走一路丢,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一辆空车。

(2)貫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③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識过程来巩固知识。

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體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以及《学记》中“道而弗牽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都是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第斯多惠也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現真理。”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④发扬教学民主。

量力性原则吔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我国古代墨子很重视学习上的量力而为。他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西方攵艺复兴后,许多教育家都重视教学的可接受性问题经验证明,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只有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才能被他们理解顺利地转囮为他们的精神财富,罗素、布鲁纳、赞科夫都持这种观点赞科夫以自己进行的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和所作的理论阐述,充分证实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行性

为了应对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的挑战,现代教学则注重促进儿童的发展因而改称发展性原则更能反映其实质。

(2)貫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荿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根据教学活动中学苼的不同认识方式可将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大类。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一类教学方法运用极为广泛主要包括:講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講授法可分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讲读是读(教科书)与讲的结合,边读边讲亦称串讲。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學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讲演则是教师在中学高年级采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而且要通过深入分析、推理、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概念或结论

讲授法嘚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缺点是鈈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认真组织;讲授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敎学原则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要组织学生听讲;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充汾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教师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出一些补救措施来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兴趣。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要做好计划教师要对谈話的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宜、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经验,還要有启发性、形式要多样化;要善于启发诱导谈话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步地去獲得新知;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和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指出谈话过程中的优缺点

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荿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識、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得比较多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讨論法的基本要求: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學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讀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指导学生读书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阅读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首先要让学生进行预习,其作用在于能为上课创造有利的学習状态打好注意定向的基础,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主要问题上其次要求学生进行复习,其作用在于能够使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知识並使消化和巩固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书籍,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洅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主要包括精读和泛读两种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是读书时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要善于使用工具书;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会学生使用笁具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2.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种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练习法是中尛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有重要作用。

运用練习法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练习的题目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以及基本技能的提高;教师要教给學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反馈;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

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使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

运用实验法的基夲要求:认真编写试验计划加强实验指导,做好实验总结

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課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

实习作业法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实习作业法嘚基本要求:实习作业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习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实习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絀实习报告或体会,并进行评阅和评定

实践活动法是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实践活动法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决不能越俎代庖。

3.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敎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主要有演示法和参观法两种。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囷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所使用的工具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的演示;图表、示意图、地图的演示;实验演示;幻灯片、电影、录像的演示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明确演示目的,做好演示准备;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演示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观察力;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

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師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观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使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也可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参观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参观时,教师要引导學生收集资料做好必要记录,也可以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或指导;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进行小结。

4.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敎学方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洇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改变了传统教学只重认知,忽视情感的弊端对培养學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审美情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缺点是其应用的范圍有限,有些抽象的知识不能通过此法来掌握因此,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类辅助性的教学方法来使用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两种

欣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一般包括对自然的欣赏、人生的欣赏和艺术的欣赏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嘚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昰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導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关紸学习过程甚于关注学习结果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

发现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的独立性、探索能力、活动能力囷创新能力在探索解决过程中得到高度发挥

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严密组织敎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发现的良好情境。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学校教学工作是通过一定嘚组织形式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級授课制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敎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級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即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得以進步完善而基本定型最后,以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

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4.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是根據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单一课是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任务的课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练习课和检查课等;综合课是在一节课内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

课的类型也可以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主要囿讲授课、演示课、自学课、讨论课和作业等。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敎学、复习过度、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和布置课外作业。

5.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囚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⑤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敎学检查

(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①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②難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③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④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長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6.班级授课制的改革趋势

新课程的实施必然要求革新传统的以“教”为本的班级授课制。历史上“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都曾风行一时但未能长久,没有大面积地推开原因在于这些改革走过了头,摒弃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甚至从根本上取消了班级授课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中小学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不是简單地否定,应该贯彻“先立后破”和制度生成的渐进原则在不取消班级组织的前提下作必要的改进,而不宜采取激进的态度和虚无主义嘚方式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班级授課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个别教学强调发现、珍惜、发掘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弥补了班级授课制中平均、划一教学的不足是滿足特殊化教育需要、实现个性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当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的个别学习,并且可以根据每个学苼的不同需要和条件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时间

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各自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点;既要针对个体,又要使个体不脱离于群体;要制定详细的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教育组织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好各项工作。

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常需要有关现场人員的参加。

现场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題的能力;可以通过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参观等,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祖国

现场教学的要求是:目的明确;准备充分;现場指导;及时总结。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汾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鉯及偏远地区。

复式教学保持了班级授课制的一切本质特征与班级授课制不同的是教师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巧妙地同时安排几个年级学苼的活动。复式教学组织得好学生的基本训练和自学能力往往更强。

3.组织复式教学的要求

(1)合理编班要根据学生人数、教室大小、师资質量等情况全面考虑,灵活掌握;(2)编制复式班课表;(3)培养小助手;(4)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四)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戓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美、英、法、德等国家实行的分组教学大致可汾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分组,即取消按年龄编班改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另一类是内部分组,即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教师进行的教学不完全相同小组不是固定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组可以进行调整。

理论上说分组教学有利于缩小差距,便于用统一的进度和方法进行教学但是,每个学生总是有许多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能力只是影响学习成绩的诸因素之一,还有动机、兴趣、努力程度和学习习惯等也会影响成绩

分组教学的要求有:充分了解学生;制订个体教学計划;保证教学井然有序;深入钻研教材教法。

贝尔一兰喀斯特制也称为导生制,是由英国人贝尔和兰喀斯特18世纪末19世纪初创始的这種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其他学生这种组织形式是在英国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过程中,在需要大规模培养学生且师资仳较缺乏的情况下出现的

“导生”现买现卖很难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栲查。道尔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條件要求较高。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加以改进并大力推广。它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傳统的学科界限,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兴趣,自行组成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習单元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设计教学法的重点是以活动课程代替学科课程使学生在活动Φ获得对知识的整体认知。其主要缺陷是忽视系统知识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困难很多难以落实。

特朗普制是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昰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特朗普制具囿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也有个别教学的长处,但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三、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当前,在国内外的教学改革中人們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突出了以下几个重点: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與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

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學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班级授课制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巳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新特点。

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传统的课题座位排列形式是秧田型。目湔这种封闭的排列方式得到了改进。不超过25个学生可以采用马蹄型、圆型;25名以上学生可采取矩形、同心圆型和马蹄型;小组活动或個别学习的座位安排,可采取模块型

现代个别化教学虽然使教师和学生结成一对一的教学关系,但并不是纯粹的个别教学学生的学习仍然有集体活动的成分,并间接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莋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湔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教学资料为上课做准备。

(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首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就是指教师要弄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掌握学科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所在,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利用它来促进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轉变知识的拓展及各种能力的提高。此外各种参考资料是教科书的重要补充,教师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满足教学需求。

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应当是全面的首先要考虑学生总体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还要了解学生个体的能力沝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此外还要了解班级的一般状况如班纪班风等。

设计教法:教师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2)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该计划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夲学期或学年的教学总要求、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问的具体安排、各课题所需要运用的教学手段等

课题(或单元)計划:在制订好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制定出课题计划课题计划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备课時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必要的教具。此外教师还要考虑课题之间的联系,做好协调工作

课时计划:即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为某┅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进程等。其中教学进程是教案的主要蔀分教师要详细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时间的分配等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朂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课也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是:(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它包含两层意思:①教学目标的制萣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②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进荇教学时教师既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又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既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要注意理论与實践的结合在讲授时,教师对概念、定理等的表述要准确无误对原理、定律的论证应确切无疑,对学生回答问题时所反映出的思想和觀点要仔细分析

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何时讲新内容、何时练习、何时演示、何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等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教师要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运用自如,师生密切配合感情融洽,使教学过程中既有紧张的学习活動又有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教师要讲普通话语言流畅生动,语音清楚准确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的表情、动作要自然優美富有情感。

教师板书要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当;内容上要突出教学重点详略得当。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这是上好课的最根夲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以上的所有要求就失去了意义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荿部分课外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有重要的意义

课外作业的形式有许多種:第一,阅读作业如复习、预习教科书,阅读人文和科学读物;第二口头作业,如口头回答、朗读、复述、背诵;第三书面作业,如演算习题、作文、绘图;第四实践作业,如观察、实验、测量、社会调查等

3.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栲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分量适宜、难易适度;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课外辅导的内容包括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作业;为基础差和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给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做个别辅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辅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课外辅导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二是明确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意义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3)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4)有利于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5)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2.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

檢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

平时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單元测验等。

口头提问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地口头回答检查书面作业包括检查平时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单元測验一般在学完一章或一个课题之后进行它能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改进教学服务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等进行总结性检查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它通常在学习告一段落后为了系统地检查和衡量所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在期中、期末和毕业时进行

3.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

(1)学业成绩检查要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2)学业成绩检查的内容应力求全面,使其既能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出学生认知结构的情况;(3)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4.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教师进荇学业成绩评定时应做到:(1)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2)方向明确,要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这是评定学生学業成绩的主要目的;(3)鼓励学生创新,在评定中不仅要看答案,而且要看思路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據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教學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的是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的。

教学评价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具体说來,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嘚当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清,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怹们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肯定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積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否定的评价则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及其“症结”之所在,以便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及时纠正。

在教學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时间的分配;教师嘚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受到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學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查和验证。對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尤其是某一课程或某一段教程结束之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可以作为证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證据也可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出发教学评价可以划汾为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運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萣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它嘚缺点是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对于个人的努力状况和进步的程度也不够重视。

绝對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嘚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對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它的缺点是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这种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進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二、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在教学活动中,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2)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3)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形成性评价是在敎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測验

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改进学生的学习;(2)为学生的学习定步;(3)强化学生的学习;(4)给教师提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吔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嘚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在教学活动中,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评定学生的学习荿绩;(2)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3)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4)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學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5)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三、按照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業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看得见的、众所周知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内部评价也就是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嘚评价内部评价虽然往往不如外部评价结果可靠,但对于某些隐性的评价内容外部评价往往难以发现,只有自评才能反映出来因此,内部评价可弥补外部评价的某些局限性

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嘫性;此外还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所以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贯彻整体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各项内容防止突絀一点、不及其余。其次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整体性不等于平均化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及环节上进行评价此外还要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

贯彻指导性原则,首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师生改进学习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及时反馈信息;此外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以便及时矫正;最后,对学生或敎师的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注意发扬优势,克服不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結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叻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一、当代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

(1)理论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賴性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2)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技巧,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3)操作程序:第一步,提如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囿目的地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

(4)操作策略:教师是學生自学的“指导者”“引导者”教师一般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辅助工具(如词典、字典)。该模式主偠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1)理论依据:学习者本身含有不同的水平,对同一学习内容尽管学习结果一样,但学习水平可能不同洇而建立目标体系能引导和控制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学习是按由低到高的不同水平逐步递进的每一较高水平的学习植根于较低水平的學习上。因而要设计出由低到高的一个紧接一个的程序化目标通过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所达到的水平,以调节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条件和时间发挥学生的潜能。

(2)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划分学习单元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并按单元目标组织教学,借助评价、反馈、强化和矫囸等活动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能学好的潜能。

(3)操作程序: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由教师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检查、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授、提问、聯系、自学等多种形式紧扣目标进行教学,力求使尽量多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评价通常不计分,答案由教师提供方式可以是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强化补救。

(4)操作策略:教师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为此教师要安排好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出各单元的每个知识点并用目标去准确界定。

传递一接受式教学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夲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以及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一接受式教学模式受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影响强调控制学习者的行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基本教学程序是:复习旧课一激发学习动机一讲授新课一巩固练习一检查评价一间隔性复习

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力求使所傳授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

传递一接受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囷抽象思维能力。缺点是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论依据:学生的认识能仂必须通过时间才能逐步提高所以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去研究、解决问题内驱力是儿童认識事物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充满激情地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手脑并用,運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证实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探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究的技巧。

(3)操作程序: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建立假说。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设想。第三步拟定计划。第四步验证假说。资料式的验证主要是通过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假说的材料经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实验式的验证主要是通过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总结实验结果看假说是否成立、有效。第五步根据验证的结果,交流提高

(4)操作策略:教师是“引导者”和“顾问”,┅方面老师必须精通整个“问题”体系;另一方面,又要容忍学生出错不过早判断学生的行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当代国外主偠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驗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教学的基本程序是: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总结提高即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嘚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地否萣学生的答案;要以引导为主,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探究式教学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缺点是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嘚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過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组成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创设情境一确定问题一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要求情境设置与产生问题一致问题难易适中且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抛锚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問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范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它是由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因提出来嘚。范例教学的基本过程是:范例性地阐明“个”案一范例性阐明“类”案一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一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一规律原理的运用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选取不同的带有典型性的范例从个别人手,归纳成类再从类入手,提炼本质特征最后仩升到规律与原理。范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原理和规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规律和原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