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性格特点身份

曹操陪葬墓被盗严重难定墓主身份(图)
核心提示:6月12日,央视对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发掘现场进行了直播。据考古人员透露,因高陵1号墓被盗严重,考古收获不大,至今难以确定墓主的身份,但“曹操墓的真实毋庸置疑”。
新京报6月13日报道 昨日,央视对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发掘现场进行了直播。据考古人员透露,因高陵1号墓被盗严重,考古收获不大,至今难以确定墓主的身份,但“曹操墓的真实毋庸置疑”。
7盗洞直通墓室
央视10套对发掘现场的直播,从昨日上午9时开始,历时2个半小时。
高陵目前发掘的两个墓室,2号墓被认为是曹操的,而1号墓主的身份一直存疑,有曹操长子曹昂、妻妾等多个猜想,也有人认为是曹操的地下兵器冢和藏宝库。
昨日中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志清说,因1号墓被盗严重,仅在墓道通往墓室的地方出土了一把锈蚀严重的铁剑,“还没有刻字”,并无其他有价值文物,所以无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至于2号墓是曹操墓,则确定无疑。
据张志清介绍,1号墓共被挖了7个盗洞,其中一个盗洞还通向曹操所葬的2号墓。
据介绍,1号墓与曹操墓相距30多米,坐东朝西,和曹操墓方向一致,形状呈刀字形,墓道呈斜坡状,陡峭狭窄,墓道两旁分布有方形坑。
他说,从布局上看,陪葬墓与曹操墓应属同时规划。但1号陪葬墓规模远小于曹操墓,规格也不高,仅是一个竖穴土坑墓,墓室上部没有砖石券顶,墓底也无砖石铺地,与当时墓葬特征不符。
昨日上午,安阳市市长助理陈中武对在场媒体表示,安阳市已协同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曹操高陵的保护开发进行了规划,目前已启动征地和道路平整工作。
政府称将建游园
据陈中武介绍,近期规划是建立曹操高陵博物馆,远期规划是修建曹魏及三国文化游园。“一切程序都视发掘和保护工作的进展而定”。
目前,曹操高陵陵园布局基本搞清,这是一座方形陵园,墓前有广场,呈现出“前朝后寢”式的建筑布局。据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了曹操高陵的保护和展示规划工作。该院拟在曹操高陵规划建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在曹操墓本体上规划建设遗址博物馆。
(本文来源:
作者:孙旭阳)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7087条
评论6299条
评论5818条
评论5126条
评论5103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新民晚报数字报-仅凭曹鼎牙齿难揭曹操身世
A03: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大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商榷“确定曹操家族DNA”
仅凭曹鼎牙齿难揭曹操身世
  近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称,通过安徽亳州市曹操祖辈墓文物主管部门提供的曹鼎牙齿,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可确定曹操家族DNA。对此,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提出商榷意见:在没有确凿史料及墓葬文物证明的前提下,仅凭曹鼎牙齿就揭示曹操身世之谜,稍欠严谨。  尚未发现曹操家谱  早在2010年,朱子彦就针对复旦课题组的研究发表过看法,认为确定谁是曹操的后裔,必须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族谱、家谱;二是地望(郡望)。因沧桑变迁,现存的宋代家谱已极为罕见,更遑论魏晋时的谱牒。“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曹操一族有家谱存世,相隔数十代后编的奉曹操、曹丕、曹植为远祖的谱牒,皆令人难以置信。”  那么,曹氏的后裔是否还在曹操的家乡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呢?朱子彦说,曹氏族人是否迁徙、抑或迁往何处,当代人亦无从得知。古代姓氏来源复杂,有以国名、官名为姓,有赐姓,还有改姓和过继等现象。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曹姓和夏侯姓男子参加DNA检测的研究是不可行的。  曹嵩本系外姓他族  朱子彦认为做DNA测试的双方即使相隔数十代、数千年,也必须有血缘关系。“曹鼎和曹腾是兄弟,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自不待言。课题组认为全国六支曹氏族群的Y染色体是一致的,经过与曹鼎牙齿DNA检测和基因比对,证明这六支曹氏族群源于同一祖先——曹鼎、曹腾。由于曹操是曹腾之孙,故六支曹氏族群就是曹操的后裔。依此推断似乎是顺理成章,但问题是操父曹嵩和曹腾是养父子关系,嵩是来路不明的外姓他族,还是曹氏宗族中人,这是课题的关键核心所在。朱子彦说,据陈琳所撰《为袁绍檄豫州文》云:“父嵩,乞匄携养,操赘阉遗丑”,而曹操亦没有予以否认。可见,曹嵩是以“赘子”的身份卖与曹腾。  同为曹后却无血缘  复旦课题组又声称,曹操有二十五男,其中不少儿子都从本家兄弟中过继的子嗣。朱子彦表示,这条理由也很难成立。因为其时曹家已成为皇室,且子孙繁衍众多,绝非昔日出身卑微、为士人所不齿的阉宦可比,自然没有必要以外姓为养子。  朱子彦说,这次测定结果只能表明,这六支曹姓人口是亳州墓中发现的牙齿主人曹鼎的后代,曹嵩身为养子,其原先的姓氏出身不明,故曹鼎的后裔与曹操后代在血缘上没有必然联系。  本报记者&王蔚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3仅凭曹鼎牙齿难揭曹操身世确定曹操身份为何一定要产生“社会正能量” - 新闻频道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确定曹操身份为何一定要产生“社会正能量”
时间: 11:09:26
移动用户发送SX到,订阅陕西手机报。早报+晚报,每月3元钱。
11月11日,复旦课题组宣布完全确定曹操家族DNA,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对于此结果,有评论者质疑“研究DNA揭曹操身世意义何在?”并指出该项成果“除了消灭了一个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外,还真想不到这会带来什么社会正能量。”(据重庆晨报)
该论者质疑用DNA鉴定曹操身世没有意义,不会产生社会价值,这其中暗合了两个判断:一,DNA鉴定耗费巨大,靠不靠谱还难说;二,若一些史实与现实无关,与社会正能量无涉,就没有必要去考证研究。笔者作为一名历史科班生,对如许高论,实在不敢苟同。
抛开明确曹操身份的历史意义不说,用DNA鉴定曹操身份,并不是研究方法的生拉硬扯、天马行空,而是一门规范的社会学科,是谓历史人类学。所谓历史人类学,是从历史学领域出发,以人类学实地考察、医学解剖、技术鉴定等定性、定量方法,来研究历史的学术路径。宽泛地说,王国维“地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相释证”之“二重证据法”,也可列入此类。因之,该论者对此历史研究方法,大可放心,不必惊恐。
至于其所谓“社会正能量”论,更是一种偏差的学术认知。历史研究,抛开所谓“以史为鉴”的历史观,不过一门纯粹的人文学科。若按“现实价值论”的逻辑,那诸多历史研究成果,分文不值,大可扔进粪坑。陈寅恪考证“狐臭”与“胡臭”之关联,胡适深究《红楼梦》著者,严耕望历三十七年之久撰成《唐代交通图考》,这些功力扎实的学术工作,虽不能提供多少“社会正能量”,但它们却是沉甸甸的知识。而知识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知识消费”也是人的本能需求,没有知识供给,人类也实难有高质量的生活。
说白了,历史研究,不过是“兴之所至”,不可功利主义。如果史学确能为现实提供镜鉴,那再好不过;若不能,也不必苛求。更何况,学术研究的价值,并非可以简单物化,更多的,它呈现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陈寅恪在体衰目盲的状况下,撰成80万言《柳如是别传》,看起来并不是严格的学术著作,但其间所体现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对后人不也是一种激励?
学术是纯粹的,为学术而学术,应成为笃定的学术追求。确认曹操身份,在学术手法上,应属“实证”一路,而这正是胡适、钱穆等诸前辈揭橥的史学方法,仍值得当下学者学习;以历史价值论,对曹操身份的确定,涉及魏晋皇权嬗代、外戚专权等诸多关键细节的确认,意义重大。并不能说,用DNA鉴定曹氏身份的探索,没有意义。(王言虎)
【】【】【】
来源:齐鲁网&&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   【责任编辑:
新华网江西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来函与新华网江西频道联系。
※ 联系方式:新华网江西频道编辑部 电话: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操的性格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