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武当山的旅游广告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设计报告该怎么写

西武当|陕西西武当|旅游开发招商引资|陕西陇县西武当牛心山欢迎您旅游观光|开发投资|八渡西武当旅游 宝鸡旅游
陇县 宝鸡民俗村 关山牧场 武当山 八渡镇
招商投资热线:
招商接洽单位:陕西西武当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支持:陕西省旅游局&&& 宝鸡市委市政府 &&&&&&&&&&&&&&& 陇县县委县政府&&& 八渡镇党委镇政府
baidu友情链接:(/liuherenjia/)(/liuhecaibao/)(/liuhecaixinxi/)(/a/liuhecaimabao/)(/liuheluntan/)(/liuhecaichaxun/)(/liuhecaixuanji/)(/liuhekaijiangjieguo/)
西武当牛心山西武当牛心山位于陕西陇县东南的八渡镇桃园、沙盆沟、大力村之间,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4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714米,山势险峻,森林茂密,小牛心山崎立于旁,周围八沟、八河分布,地形地貌别具特色,景色奇特,气候宜人。据《陇州续志》载“四面皆石并峙,中有高凸似牛心,故名‘牛心山’”。
清代咸丰五年碑载牛心山“古称西武当”。山名由来,另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道教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曾来牛心山居住修炼传道,从那以后人们就把牛心山叫西武当。
唐太宗李世民去吴山圣游时远观一山独秀,有武当之气势,问众随从此山何名,众皆不知,太宗沉思良久,说:“此山有武当之势,就叫它西武当吧。”从此,“西武当”就流传至今。
始建于春秋
西武当牛心山属道家山场,山上庙宇据传始建于春秋,初时为石磊壁墙茅庵小庙,历经各朝修建,规模随之扩大,明朝嘉靖年间香火旺盛,经清朝道光、咸丰及民国时期数次修缮,由山门至峰顶形成了六台建筑群
一台有玉皇、灵官殿、文昌殿、关公殿、子孙宫、药王殿;二台有大佛殿、菩萨殿;三台有八仙楼、三官殿;四台有药王殿和八卦亭;五台有三皇殿;六台为山顶,建有祖师等众圣殿和龙王庙,庙前有一泉水,可供人饮用。
各地游人甚多道光九年,武汉冶金业铸造名师金震宇来此铸造一巨钟,重1800公斤置于山顶。解放前山上住有道士,每年古历三月二十逢庙会,各地游人甚多。
维修重建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牛心山古建筑庙宇因年久失修和“文革”破坏,几乎成为一片废墟。1994年起,牛心山周围八方群众、各地善男信女以及有识之士,积极策划,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维修重建,已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
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牛心山,是古代陕甘商贾的必经驿站,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少名人雅士曾在此留下足迹。相传太上老君和无量祖师在此修炼,悟造出了奇令(中国象棋)。医仙孙思邈曾住牛心山采药灭瘟疫。唐代诗圣杜甫曾路过青阳峡,留诗一首。元末明初道教宗师张三丰曾在此修炼。
牛心山自然景观奇特,景色秀丽,风光迷人,飞禽走兽繁多,植物种类俱全,晴天蓝空绕白云,雨后清爽映彩虹。
青阳峡、龙头峡合围环抱牛心山,顺龙头峡西行,蜿蜓一线,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状,峡谷内景点众多,各具千秋。行至峡口,山峡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盆地大力村展现在眼前,街道、店铺、房舍毗连,尤如世外桃园。
行至峡口,山峡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盆地大力村展现在眼前,街道、店铺、房舍毗连,尤如世外桃园。当地百姓有:“牛心山雾气腾腾,大力村赛过北京”之说。
“峰奇水秀,形势嵯峨,北接朝烟于陇阪,南迎晓日于吴峰,千山而高耸,翠水以回旋”,亦反映了这里的优美风光。
西武当的诗词文化
西武当的历史传说
西武当的新闻资讯
西武当的宗教文化
西武当发展战略定位
西武当的招商发展规划景观图
西武当景区总体设计
西武当旅游开发建设经济效益
西武当生态农业土产
西武当的名景奇观
西武当的招商建设景观火热进行中
西武当旅游活动
西武当文化艺术团
关于西武当文化艺术团
演职人员简介
陕西西武当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电话:
地址:陕西陇县八渡镇
Copyright 2012 陕ICP备号
友情链接:
百度友情链接:
(.cn/bet/)
[/bet365/]
{/a/bgylc/}
(www.padh.net/bczj/wwdq/)
{/wangshangduqiu/}
{/aomenduchanggonglue/}
{/wuxian21dian/}
[/bet365/]
(www.padh.net/bczj/amdc/)旅游纪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旅游纪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武当山旅游形象定位与传播研究硕士论文.doc5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武当山旅游形象定位与传播研究
姓名:曹俊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专门史
指导教师:雷家宏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剧烈促使其经历了资源驱动和市场驱动后进入
形象驱动的阶段,旅游地形象已经成为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何树立
鲜明而又独特的旅游形象已经成为旅游地占领旅游市场制高点的关键。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后将武当山古建筑群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是湖北省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景区,同
时也是湖北省旅游三大王牌之一。但十多年来,武当山的旅游发展仍处于低水平,
其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远落后于其他山岳型世界遗产地,如黄山、泰山。游客接待
量仅仅相当于他们的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不符。因此,
要提高武当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有必要对武当山旅游形象进行再定位,从而更
有效的开展旅游营销活动。
本文在分析武当山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社会文化评述的基础上,建立武当山文
脉结构,并结合武当山客源现状和旅游形象感知调查分析,同时与武当山周边地区
具有类似资源的旅游景区形象进行对比,进而提出武当山旅游形象定位、宣传口号
和传播策略。
关键词:武当山;旅游形象;定位;传播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With tourism’s rapid development and fierce competition,Tourism experienced the
resource actuation and the market actuation,then entered the image actuation.Now,The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has already becomed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ravellers making
the traveling decisions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关于对郧西县情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2014郧西旅游景区讲解人员培训讲义
天汉交汇处&
鄂陕新窗口
——关于对郧西县情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导游在旅游中处于主导地位、扮演导演角色。一个优秀的导游是一个地方一张靓丽的名片,是一个地方旅游的形象代言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方导游,必须对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景点等情况烂熟于胸、脱口而出。
今天,我重点结合“旅游立县”战略的实施,从七个方面,谈一下我对郧西县情的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天河是郧西旅游的源头
了解郧西,必了解天河。天河在郧西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一条古老而文明的汉江,一条郧西人独有的天河,让郧西旅游有了灵魂、有了内涵、有了源头,让郧西七夕文化开发处于别人无法超越的境地。
1、中国只有一条天河。<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CoLor: #13年10月,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受省委书记李鸿忠的委托,专门考察郧西、考察上津。他在郧西的座谈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因为中国只有一条天河,(天)河汉(水)交汇的源头就在郧西,所以七夕文化在这里开发有地标性的意义。七夕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发七夕文化,但唯有在郧西才具有“地标性”的意义。“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应是当前郧西旅游最有影响力的一句广告词。
2、天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天河,源自秦岭南麓商洛虎鸣峪,“驾山而下,经县南达汉水,自如天来”。其长69公里,上游穿崇山峻岭多深山峡谷,中游地势开阔成五水(天河及其支流小河即直峪河、安家河即五龙河、五里河、朝北河)归川之盆地、五龙捧圣之圣地,下游水流湍急直奔汉水,在天河口形成银汉迢迢暗渡之景观。整个天河流域位于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南侧,背风向阳,雨量丰沛,幽草翠木遮天蔽日,珍禽异兽藏匿林中,堪称秦巴动植物基因库。水质清澈若兰,乃众多溪、涧、泉、地下暗河汇聚而成,沿山势起伏幻化飞泉叠瀑,随四季交替流出斑澜色彩。(水石门水库、县城、中国爱谷)
3、天河是一条文明之河。3.5亿年前,古老秦岭板块隆起,天河伴之而生。中部金银山曾是侏罗纪恐龙乐园,北部白龙洞现百万年前古猿人化石,西部黄龙洞出十万年前智人化石。自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天河之畔观音镇设长利县,距今已2000余年。明成化十二年设郧西县,知县侯爵修城池建文庙。明弘治七年,知县刘理修千工堰,引天河水灌溉北隅万顷良田。清道光二十九年,知县翁吉士修渡春桥,“柳桥渡月”挤身县城八景之首成为美谈。
4、天河是一条爱情之河。“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天河在天河口与汉江交汇,因其与上天银河流向一致,在天成像,在地成形,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相会之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天河之水蕴育浪漫传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河作证,成就无数美满姻缘。
5、天河曾是一条孤寂之河。郧西实施“旅游立县”战略以前,人们对天河的认知,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牲畜饮水的地方、洗脚的地方、洗菜的地方,有时还是一条暴虐之河、灾难之河,时常遭受洪水袭击。天河没有自己的历史,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经彷徨过、困惑过、自卑过。
天河没有自己的历史,原因很多。据有关专家考证,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郧西的特殊区位。周初分封天下,楚未被封国,郧西属楚地,楚被称为南蛮之地。从秦汉以后到满清入关,包括郧西人在内的鄂西北人被称为流民。偏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难为史家们所关注。
二是人口兴衰起伏。自周朝起,郧西人丁就一直在兴旺与衰落之间起伏。金人南下,元兵掳掠……使郧西人几遭灭顶之灾。明成化十二年郧西建县,50年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载:明成化八年,全县人口仅1198户、3188人。人口太少,流动太快,既使民间口口相传的历史也很难保存和流传。
三是鲜有“名人”推广。由于地处偏僻、人口波动,当地缺少名人生长的土壤,而外来的文人骚客往往取道汉水——金钱河往返古长安,虽与天河近在咫尺,却往往擦肩而过,徒生几多遗憾。
曾经几何,生在天河畔、坐看“银汉迢迢暗渡”,却“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众多“牛郎”为了能交“三提五统”,能吃饱穿暖,能住上楼房,让孩子能念完大学…..背井离乡,辗转南北,爬高架、钻矿洞,顶酷暑、冒严寒,与留守的“织女”聚散两依依,长相思,难相守。全县51万人口,22万劳动力,常年有15万人外出务工,农民务工收入占到家庭现金收入的80%以上。大多从事的是繁重的体<span STYLE="FonT-siZe: 15 mso-bidi-font-size: 10.0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属全省最低,一般地方预算收入在全市唯一没有过亿,财政全口径支出90%以上靠国家政策支持(2008年,郧西全口径财政支出<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万元,地方一般预收入<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万元,占10%;
2013年两者分别为239120万元、25048万元,后者占10.5%)。郧西一度是湖北省交通最偏僻、信息最闭塞,经济最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的县。很多人都不知“郧西”的“郧”(Y&n)怎么读,往往把“郧”写成了“陨”,不知道郧西在何地,因而,不知道郧西有天河,也就情有可源了!
二、交通先行是郧西旅游腾飞的翅膀
旅游要发展,交通必先行。现代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通达各地的时空距离。进行出便捷、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是助推旅游腾飞的翅膀。郧西也正是凭借福银高速大通道的打通,才有了发展旅游的原始动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郧西现在和将来可能形成的的骨干交通路网。
1、福(州)银(川)高速十漫段。
<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2月11日,连接鄂陕两省的十(堰)漫(川关)高速公路项目正式立项。2004年11月18日,十漫高速正式开工。2007年12月31日,十漫高速正式通车。<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0月16日,福银高速商(州)漫(川关)段正式通车,横亘在郧西和古都西安之间的漫漫天堑变通途。郧西在湖北由“后队”变“前队”,成为了东进西出的大通道、湖北西进的桥头堡、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展示湖北和十堰改革开放形象的新窗口。区位环境的极大改善,使郧西成为了大武汉的“近亲”(武汉对口帮扶郧西)、古都西安的“近邻”(仅220公里)、车城十堰的“近郊”(仅52公里)。
2、西武高铁。西武是连接“古都”到“江城”的高速客运专线,目标时速为350公里/小时,由经、、、、最后直达。建成后,到武汉最快只需2个小时。目前,省委省政府已确定,把“武汉—襄阳—十堰”一线用城际铁路的模式先串起来,再并入武西高铁,争取进入国家铁路网。目前,前期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力争年内开建。武汉至十堰城际铁路初步设计390多公里,建成后,汉十两地通行时间仅需2.5小时。目前,我县正在积极争取西武高铁过境郧西,并在郧西境内设站。如果争取成功,未来乘高铁到西安仅40分钟。高铁是公交化设站。
&3、十巫高速公路。十堰至巫溪高速公路是湖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纵八”线,起于十堰市郧西县福银高速公路十漫段,途径郧县鲍峡、竹山、竹溪,从陕西省镇坪县接重庆至巫溪高速公路,全长约180公里。据十堰市交通局
2014年6月6日回复的消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主要经历规划、通道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等过程。目前,已委托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开展项目通道研究。所确定的四条通道方案,均从我县城关镇天河坪村接福银高速。十巫高速预计“十三五”会启动建设,建成后,我县西出大西南,至重庆、成都、贵阳、昆明等地将会更加便捷。
4、郧西至商南旅游大通道。我一直认为,郧西至陕西商南县之间的旅游大通道建设,对于郧西旅游立县能否立得起来,具有战略意义。这一通道打通之后,将把金丝峡、三官大秦岭国际狩猎场、五龙河、郧西县城(世界婚俗文化博览园、天河景区)、上津古镇等众多4A级景区连为一体,形成西安——商南金丝峡——郧西县城——上建古镇——西安的小循环。同时,还可打通南阳市乃至中原地区从沪陕高速经过金丝峡到郧西的旅游通道。目前,这一通道郧西段已经立项,一期工程22km,接五龙河景区南门,沿梯子沟溯河而上,在司家洼处穿一隧道,出口在佛爷洞,再逆河而上到三官洞林区管委会;二期工程11公里,从林区管委会到蒿坪河村曹家沟9km,中间有一隧道,在曹家沟处打一个1km的隧道进入商南县十里坪镇境内,再修1km,即可到十里坪镇,而从十里坪镇到金丝峡南门仅18公里。这一通道打通之后,郧西县城至金丝峡景区南门仅60余公里。金丝峡、五龙河隔秦岭而守望,犹如天河阻牛郎、织女于咫尺。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连接五龙河与金丝峡旅游大通道一定会打通,郧西的旅游也一定会步入高速发展、高歌猛进的快车道。
5、郧西至白河旅游大通道。我县西南部的夹河、羊尾两镇与白河县城隔江相望,境内的龙潭河、虎豹峡、夹河关等景区及汉江水体旅游的开发,将在更大程度上依托白河和安康的客源地市场。目前,郧西县城至汉江将军河大桥段已升格为242国道的一部分,正在进行升等改造,改造后将由原来的49公里缩短到33公里。羊尾——夹河——景阳兰滩口的沿江公路已纳入丹江口库环库公路规划,汉江兰滩口大桥、老官庙大桥也在积极争取之中。上述道路交通项目全部建成后,沿江一线山水游的优势将会充分显现出来。
6、郧西至镇安县旅游大通道。目前,经郧西县城至湖北口回族乡至陕西省镇安县包茂高速(西康高速)东坪互通,全长183公里,其中县城至湖北口140公里,旅游大巴至少需要3个小时,如果开发湖北关石林景区,这样的线路和行程,一般的游客肯定不会去选择。如果能以上津和湖北口为控制点,规划建设一条福银高速与包茂高速的联络线,则可以形成又一条郧西对接古都西安的旅游大通道。从东坪出口到西安市仅130公里。目前,陕西省正在规划建设秦岭南坡环山旅游公路,将经过商南、山阳、镇安,如果我们能抢在陕西前面,争取建设这条联络线,则湖北关“万亩石林有望!湖北口有望!郧西西北片活矣!”退而求其次,我们应加紧与陕西方对接,争取秦岭南坡环山旅游公路能与湖北口“擦肩而过”,过境镇安县的茅坪镇或山阳县的杨地镇并留一出口,同时再争取我省对接该高速,则湖北口又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否则,没有快捷的旅游大通道,我县西北片的万亩石林、罗汉寨等景区即使建成5A级景区,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7、县内骨干路网。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境内将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路网格局。三纵:(1)河夹镇——县城——上津——湖北口(郧漫路-上湖路),沿线分布的景区除县城和上津古镇外,还有王家坪革烈士陵园(3A)、水石门水库(拟建4A)、天蓬山大峡谷(拟建4A)、店子罗汉寨,关防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湖北口万亩石林、三十六岩等;(2)观音——大坝口,途径观音、马安、六郎等三个乡镇和金钱河;(3)归仙河口——天河口——泥河口——兰滩口,途径河夹、观音、涧池、羊尾、夹河、景阳六个乡镇,也是我县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一条大通道。“三横”:(1)三官——安家——县城————观音——涧池——泥河口;(2)夹河关——陡岭子库区——大坝口,这是一条连接天河——汉江——金钱河水体游的重要通道,道路等级低,有望在“十三五”期间立项升等改造;(3)店子镇土地岭——景阳乡兰滩口,这条道路已升格为省道,随着汉江兰滩口大桥的建成,将成为我县西北片对接陕西安康、旬阳、白河一条快捷通道。
随着旅游大通道的形成,到“十三五”末,我县会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的三大精品旅游线路:(1)县城——五龙河——大秦岭国际狩猎场——商南金丝峡;(2)县城——天蓬山峡谷温泉——上津古镇(延伸到湖北口);(3)县城——天河——汉江——金钱河。
三、良好生态是郧西旅游的根本。
了解郧西县情,有一句话应记住:“郧西地处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秦巴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
1、郧西属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整个960平方公里国土被划分为四个类型: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中限制开发区域又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共25个,郧西与郧县、丹江口、房县、竹溪、竹山、神农架林区、保康县、南漳县等9个县区同属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明确提出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农产品生产、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率等指标。
传统的以GDP为指挥棒的增长方式,导致很多地方功能错位了、政绩扭曲了,本是生态功能区不去提供生态产品(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本是农产品主产区不一门心思提供农产品,都跑去发展工业、大规模推进城市化,以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承载不了,种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郧西过去的发展之路,就是深受GDP之害。以GDP为中心,什么都想发展,结果什么都没有发展起来,最后连立身之本的生态植被也弄的千疮百孔。
,北依秦岭、南临汉江的郧西曾有“南山老林”之称。明、清时期,郧西境内的天河、金钱河、归仙河等各大流域均为原始森林,枯藤、老树、朽木遍地皆是,晴天树荫遮日,暴雨河水不混。既使到1947年郧西解放时,虽人口剧增,郧西仍是“人进深山林迷路,马走平川树遮阴”。随后几十年间,由于“大办钢铁”,支援襄渝铁路、丹江口水库和二汽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郧西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随着公路直通乡村,更呈“车到树木空”之灾象。到1981年,郧西森林覆盖率不到30%,成为湖北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实行主体功能区战略,就是要明确960万平方公里各自要承担的功能是什么,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让各自的承担的“责任”回归到本位,该种粮的种粮,该栽树的栽树。国家再配套相应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等,对各主体功能区按承担的主体功能发展提供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中央《决定》出台之后,湖北省的应对之策是:把全省80个县(市、区)分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分类考核,把包括郧西在内的属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29个到放到一起考核,名义不考核GDP,但实际上仍考核与GDP息息相关的核心指标,如财政收入、税收、工业增加值、农产品加工产值等。虽然与过去“全省考核一把尺子量到底”相比,有所进步,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思想解放还远远不够,特别全省“两圈两带”战略在新的考核体系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文化旅游产业根本没有谋到一席之地。我们相信,再经过几年的调整,体观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一定会建立起来。从现在起,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文化旅游发展之路,把天蓝、水净、花红、草绿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憩的旅游目的地。
2、郧西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今年7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黄河以南段总干渠开始首次充水试验,再过几个月,一江清水将向北流去。大家可以想像,那时北京人会让你污染他们的“水缸”吗?《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原文中有这样两段话:对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不再新建各类开发区和扩大现有工业开发区的面积,已有的工业开发区要逐步改造成为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型工业区。”“对限制开发区域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有产业,要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设备贷款担保、迁移补贴、土地置换等手段,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或关闭。”这些政策,届时一定会落到实处。陕西省现在不是对黄姜加工企业实施全面关停了吗?郧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届时县内进入汉江的所有河流入口都可能安装24小时在线监测装置,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都要实行达标排放,对固体废弃物进行专门回收、处理,对农业面源污染会进行全面治理。
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一江清水永续北送,既是我们应承担的主体功能,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旅游立县的基础和保证。
3、郧西属秦巴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扶贫开发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扶贫,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搬迁扶贫,把人口向村庄、集镇迁移,人退林进,生态自然会好起来。这两点,都有利于我们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郧西走“旅游立县”之路已不可逆转
&1、郧西发展思路已经形成型。经过几代郧西人的艰难探索,<span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1月16日,县委召开十二届三次全会,在湖北省第一个提出了“旅游立县”战略。关于“旅游立县”战略,全会《报告》原文中是这样阐述的:
&福银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郧西正处于“西安——武当山——神农架”这条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黄金旅游线上,发展旅游得天独厚。我们要积极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统筹开发全县优势旅游资源,深入开发七夕文化,全面建设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着力把郧西县城打造成“旅游城”,把五龙河打造成“中国小九寨”,把上津古城打造成“中国小长安”,把龙潭河打造成“中国小雁荡”,把郧西建设成为中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以此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气指数,展示郧西魅力。
2011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郧西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旅游立县”居于五大战略之首的地位,其他四大战略分别是:工业强县、城建靓县、农业稳县。关于五大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有五句话:“旅游立县”是引擎,“工业强县”是支撑,“城建靓县”是龙头,“农业稳县”是基础,“人才兴县”是保证。《报告》中对“旅游立县”的“引擎”地位是这样分析的:
“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实施“旅游立县”战略,是县委立足县情实际,适应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而作出的战略选择,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郧西发展县域经济应长期坚持的优先战略。要把“旅游立县”作为实现郧西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突破口,用现代旅游的理念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农村当景区来建设,把农特产品当旅游产品来开发,把旅游景区当作最好的龙头企业来扶持,把农村新区、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当作旅游景点来打造;坚持“城区即景区”的理念,加强城镇规划建设,赋予文化内涵,开发人文景观,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人口聚集,加速人员流动,促进产业繁荣。
至此,郧西走旅游立县、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已基本成型。
2、郧西已打造出三张靓丽的名片。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片,说起十堰的名片,就是仙山、秀水、汽车城,而郧西的三张名片是什么呢?旅游、七夕文化、城市建设。如今在十堰,谈旅游,除了武当山,就是郧西;如今在湖北,看县城环境,郧西实乃样板;如今在中国,评七夕文化,郧西当属翘楚。
(1)郧西旅游与一些旅游强县、强市相比,差距明显,但我们从2009年11月“旅游立县”战略的提出,还不到五年的时间,已成功打造了五龙河、龙潭河、天河、上津古镇等四个国家4A景区,并拉动了餐饮、住宿、交通、婚庆、休闲、地方特色产品加工等关联产业快速发展,郧西有世界上最大的月亮、最牛的牛、最美的美女,还有最高的真武大帝铜像也将落户郧西,社会方方面面正在看好郧西巨大的旅游市场。
(2)七夕文化。2010年8月16日,郧西人尝试举办第一届中国.天河七夕文化节,时至今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七夕节,第五届七夕节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每年七夕,在郧西县城都会出现“一票难求”、“一房难求”、“一桌难求”的局面。中国.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节会品牌,通过办节,有力地提高了郧西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自天河七夕文化开发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不受“七夕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之争”所束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七夕文化融入到山、水、城、路、桥、景之中,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可以自豪地说,全国25个搞七夕文化开发的县市,已无人撼动郧西“七夕文化之乡”的地位。
(3)城市建设。碧水环城绕,满目绿衣染,道路宽且净,处处竞妖娆。漫步郧西街头,步步皆景,处处养眼,不夜郧西,星光灿烂。外地游客走进郧西县城,很难想像郧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像郧西这样建设和管理都能做到如此精致的县城,在全国并不多,特别是郧西的夜景,并不比繁华都市差。很多人到郧西旅游就是冲着到郧西看夜景而来。
三张名片,是郧西近年来翻天巨变的一个缩影。我认为郧西这几年最重要的变化,应该是郧西人对郧西县情认识上的变化:交通区位由“后队”变“前队”,资源禀赋由“穷山恶水”到“灵山秀水”,发展定位由“闭塞边陲之地”到“湖北新窗口”,人的精神面貌由“怨天尤人”到“豪情满怀”,51万郧西人民看到了旅游立县的希望,坚定了跨越发展的信心!
3、市委、市政府授予郧西“文化旅游强县.十堰西北门户”大旗。2013年5月7日,市委书记周霁率市四家大领导和市直近4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郧西三级干部会议。周书记在开场白中非常风趣地说,郧西总是与“七”结缘,连今天的会议我们也是无意中又选择了7号,看来我们没有理由不齐心协力、齐聚郧西来共同研究谋划我们郧西的快速发展。周霁说:“郧西美,美在山川、美在生态、美在自然,郧西的特色在旅游,郧西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区位条件及现实基础,突出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县,撑起十堰西北门户。”这次会上,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十堰发展全局,正式授予郧西“文化旅游强县,十堰西北门户”的大旗。可以说,这次会议在郧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郧西走文化旅游发展之路已不可逆转。
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十堰西北门户”这面大旗,2013年12月20日,中共郧西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十堰西北门户”的实施意见》。《意见》的重点是推进“五大融合”,即推进文化与旅游、工业与旅游、农业与旅游、商贸与旅游、城镇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总之,要用现代旅游的理念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把整个县域都作为一个大的景区来建设。“五大融合”中关于“文旅融合”是这样部署的:
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强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以七夕文化为引领,打响品牌,建好景区,完善链条,强力推介,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壮财的引领产业和支柱产业。(1)进一步打响七夕文化品牌。抓好七夕文化、民风民俗等资源的保护、发掘和利用工作,“郧西七夕”力争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创建成功。坚持市场运作,持续办好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2)全力建设核心旅游景区。以县城为中心,整合已建成的天河景区、五龙河景区、龙潭河景区、上津古镇4A级景区,统筹正在开发的世界婚俗文化博览园、中国爱谷、天河金街、秦楚古城、大秦岭国际狩猎场、水石门水库等景区资源,倾全力打造一家5A级景区。同时,坚持交通先行、市场运作、错位发展,因地制宜争创一批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3)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引入社会资本兴建天河(七夕)文化产业园、工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建设鄂西北游客接待中心、天河体育场、天河剧场、天河动漫基地、天河影视城,打造县城特色旅游商品一条街、风味小吃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发展星级酒店、旅行社、星级农家乐、高级娱乐休闲会所、旅游商品开发和乡村特色旅游。(4)加强旅游产品宣传推介。组建“郧西县文化旅游行业协会”,打造全县统一规范的营销宣传平台,统筹和强化全县文化旅游品牌的创意、策划、营销等工作。
其他四个融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我的“天河郧西”新浪博客看看。
五、西安与武当山是郧西旅游两大客源地市场
了解郧西县情,还要记住一句话:“郧西是西安至武当山黄金旅游线的重要驿站。”
:西安——郧西——武当山区位图
如今,每逢周末、小长假、黄金周,郧西县城满城尽是陕A车。郧西离西安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郧西拥有大西北所没有的秀丽山水。
西安市常住人口830万,2013年,西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013亿人次,同比增长27%;实现业总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24%。
武当山是十堰唯一一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接待中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9%
郧西地处西安与武当山之间,理应依托这两大客源地市场,做好策划、宣传、营销工作,特别各旅行社、各位导游以及参加这次培训的各位同志,你们在这方面应该大有作为。如果能把到西安旅游的游客分流5%或争取10%的西安市民到郧西旅游,如果往返西安至武当山的游客有一半能把郧西作为驿站,停下来歇歇脚,吃顿饭,住一宿,看看郧西夜景,郧西旅游立县又何愁“立”不起来?
六、一定要给一个理由来郧西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七夕文化为统领、走旅游立县之路,取得的成绩应充分肯定,但面临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就七夕文化的开发来说,还远远没有形成统领的地位。目前,郧西地方文化星若灿烂,有红色文化、封神文化、汉水文化、古城文化、民族文化等,而七夕文化还没有上位于“统领”的地位。其实,七夕文化融入了农耕文化、水文化、神文化及儿女双全、天人合一等人们内心深处最质朴的东西。七夕文化理应成为郧西“旅游立县”战略的统领和灵魂,而贯穿到景点的解说、故事的讲述、农产品及手工艺产品的开发,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的方方面面,给人们以随时随地的体验,给人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比方说,以牛郎织女故事为主线,办一届灯展,效果绝对好;再比方说,打造一台充分体现郧西、体现天河七夕元素的牛郎织女传说实景剧,也是当务之急。让天河七夕真正成为郧西旅游的统领和灵魂,还有大量的工作去做。
其次,郧西旅游缺乏龙头景区的拉动。郧西目前已建成五龙河、龙潭河、天河、上津古城四个4A级景区,还将打造大秦岭国际狩猎场、世界婚俗文化博览园、水石门等一大批A级景区。但缺乏像云台山之于修武县、金丝峡之于商南县那样的龙头景区。以河南修武县为证,云台山景区2013年门票收入5.4亿元,2012年接待游客504万余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5亿元。2011年门票收入3.7亿元、税收达1.08亿元;依托云台山景区,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税收达到2.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6%;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9800人,占全县从业人员总数的40%以上;云台山景区所在的岸上乡80%以上的农户都在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是全国旅游强乡、河南有名的富裕乡。云台山模式,郧西无法复制,但其成功启示我们:发展旅游必须有在全国叫得响的龙头景区。商南县倾全县之力就打造一个金丝峡景区,但做得比五龙河有名气得多。我县提出,“倾全力打造一家5A级景区”,任重道远。
其三,郧西旅游还仅仅停留在“门票”上。发展旅游,可以富民,但不一定壮财。景区建设,一次性投入很大,回收周期很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有克服短期行为,不要为“门票经济”的思维所束缚。我们的旅游景点很多景点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大自然馈赠的,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其运行维护成本很低,而门票却可以卖一百次、一万次、一百万次,可长期获得收益。卖不卖门票,景点都在那儿;卖100张门票和1万张门票,管理成本也都差不多。要探索灵活的门票机制,刺激更多的游客来郧西。要学习杭州西湖、西安曲江的经营模式,实行景区开放、景点合理收费,给游客以更大的选择空间,让游客在体验中、休闲中、愉悦中舍得花钱,钱花得值。像我们县城,就是一个开放式的景区,游客来了,是不可能收费的,“游”的环节零收入,但拉动了“吃、住、行、购、娱”等环节增收。
郧西旅游一定要做到:给人们以刻骨铭心的记忆,对来过郧西的和没有来过郧西的人们,要像牛郎织女“天天盼七夕、七夕盼来年”一样,有一个怦然心动的理由——期盼去郧西!
七、加大宣传——我对郧西旅游的一点建议
这是我今天交流的最后一部分,也算是我对郧西旅游发展的一个小小建议。我感觉到,郧西对旅游的宣传太弱了!最近,我们出去考察美丽乡村,到河南西峡县,在沪陕高速上随处可看到西峡龙潭沟景区的大幅广告,我们县在高速路沿线建了很多大型广告牌,但宣传五龙河、龙潭河的只有一两块,没有看到宣传郧西县城、上津古镇的。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必须靠强大的宣传造势,扩大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提高影响力。河南西峡县龙潭沟的开发,业主投资600万,2008年一年的门票收入是600万,当年的市场推介费用是200万,也就是说从600万元的门票收入中拿200万元做宣传、做营销。金丝峡景区2009年的宣传促销费用是5000万元,长年中央视一套打广告。河南云台山2008年的宣传促销费用是4600万元。我们的旅游要舍得花钱搞宣传推介,要瞄准西安和武当山两大客源地市场,抓好郧西旅游景点景区的宣传推介工作。
只有宣传工作做到位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来郧西,来游五龙河、龙潭河,游客多了,市场才会看到商机,各路资本才会向郧西集聚,大量在外创业郧西籍人士才会回来,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投资旅游产业,带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如果周末、小长假、黄金周,每天有人来郧西,逛五龙河、游龙潭河、登上津古城墙,我们的农家乐、商务宾馆、酒店以生态观光农业又何愁发展不起来?从短期看,大量游客的拥入却实会造成“一房难求”的困局,但我们还有十堰这个大靠山,从郧西到十堰也就一个小时车程,郧西住不下,暂时住到十堰又有什么不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实践报告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