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观、良知

论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
南昌航空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
要]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的,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形成的首要条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整个社会养成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公共精神&
大学生& 公共意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得到拓展,人们的自主交往能力大为增强,公共活动空间不断增长。随着这一变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公共领域的个人行为方式和道德修养,希望在“私人”的生活空间之外,即进入公共领域时,能够遵守一些相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培育生长自洽的公共空间。在这个自洽的公共空间中,逐渐地形成为全社会共同接受的公共精神。当代大学生是最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他们应该是建立现代公共精神的主体部分。本文即从公私关系的角度分析现代公共精神的基本指向,并认为公共精神的生成应从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做起。
  一、公共领域:公共精神生成的场域
  “公共”与“私人”是一组相对的词汇,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对公私问题进行了界分。尽管有的研究者认为公私之分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古希腊时期家庭与城邦的分离只是一种实体性分化,而不属于形态分化的范畴,因此古希腊社会生活只有“共同生活”,不能以公、私进行标记,更不能赋予“公共”二字。[1]但古希腊时期存在着公与私的自然分化却是客观的,尽管这种分化还不是有意识的观念形态上的划分。家庭是私人生活的领域,城邦是公共生活的领域,女人、奴隶、非自由民和所有的外邦人为了维持生存和代际延续进行的家庭活动属于私人领域,公民为了城邦的公共事务而进行的活动属于公共领域。一般来说,古希腊时期的公共领域只对公民开放,只有公民才享有进入公共领域的权利;而希腊城邦制规定:只有父母都是本城邦自由民并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才是公民,妇女、边区居民、城邦中极为贫困的人、农奴及占人口一半左右的奴隶都不是公民。公民的主要职责就是参与公共事务。亚里士多德认为:“单纯意义上的公民,就是参与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要求。”[2]
  尽管古代社会生活中公私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分,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私人领域的活动为公民从事公共活动创造了物质前提和条件。古希腊城邦明确规定,只有相当财产的自由民才能成为公民,也就是说,无须为生计操劳奔波的雅典公民才有闲暇和时间从容进行公共活动。汉娜?阿伦特对此的解释是:“城邦之所以没有侵害公民的私人生活,并且还把围绕着每一份财产而确立起来的界限视为神圣的,这并不是由于它尊重我们所理解的那种私人财产,而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假如不能拥有一所房屋,他就不可能参与世界事务,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3]可见,私人领域为公共领域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但尽管如此,私人活动在雅典是不受重视的,人们认为只有公共活动才是高贵、自由和无比荣耀的。在古希腊人看来,公共领域是自由王国和永恒世界,而必然王国和瞬间世界一直都隐藏在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主要是为了生存的欲望和生活必需品的获得,而公共领域则为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可见,在古希腊时期,城邦的政治公共活动是高于私人活动的。
  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公共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在现代自由主义者的理解中,“公共”意指与社会相对的国家权威与“公法”(the
public law),也表示与私有物相对的事物,包括社会活动。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中,“公共”表现为“公民社会”(the
society of citizen)与“市民社会”(the society of the
bourgeois)的对比,前者的组成分子(公民)关注公共利益,后者则关心或考虑与他人相竞争或合作的私人经济利益。现代公共领域的理解已不局限于从政治活动的空间来理解,尽管政治公共领域仍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哈贝马斯提出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他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的确是史无前例,前所未有……”[4]从中可以看出,哈贝马斯所指的公共领域其实是介于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中间地带,它由私人聚合而成,出于共同的利益对国家公共权力进行批判和监督。
  无论是古典的政治公共领域含义还是现代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公共领域是个体的人超越其私人性并出于共同的需要和原则而进入的领域。在此领域中,行动和语言(即理性的商讨和积极的参与行动)是最重要的两个法则。现代公共精神是基于公共领域这一场域所孕育出来的,缺乏公共领域这一场域,公共精神也就失去了依托。哈贝马斯认为:“亚里土多德所制定的一系列德行只有在公共领域当中才能证明有效,并得到广泛承认。”[5]
  二、公共精神的基本指向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交往范围的日益扩大,人们的公共生活和公共活动空间也不断地复杂化和多样化,人们在公共领域进行公共交往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体现了公共精神。学界的一般观点认为,现代公共精神源自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和理想,是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人认为,公民美德的核心是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就是社会成员在理性引导下形成的一种尊重其他个体的存在,并愿致力于公共生活改善和公共秩序建设的价值取向;这种精神是通过交往过程实现的,其结果是所有参与者都能够理解和认可自己并且相互理解与承认,并以此形成归属感和团结一致的意愿。[6]不管人们怎样理解公共精神,它起码包含着几个基本的特点:
  第一,公共精神的主体是公民,而非自然的个人。“公民”的基本含义在其政治性上,即作为主体的个人享有平等自主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共同体成员。亚里土多德说:“公民的通常含义是参与统治与被统治的人。”参与统治与被统治就是指进行政治活动,这是“公民”概念最本初的含义,所以,要准确地把握“公民”概念首先要从其政治性开始。到了近代以后,尤其是门世纪和18世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公民”被看作是具有一国国籍并与该国发生稳定和全面的法律关系的个人。也就是说,作为一国国民,他享有该国宪政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这时的“公民”概念包含有法律的意义。除此之外,“公民”还是一个伦理的概念。在古希腊城邦中,“公民”是一个有德性的人。亚里土多德说:“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公民,但在最优良的政体中,公民指的是为了依照德性的生活,有能力并愿意进行统治和被人统治的人。”[7]“公民”的伦理含义是指依照自身的角色、按照公共生活的基本规范对自我行为的自律和认同。在现实生活中,凡是一国国民都具备成为法律概念上的“公民”的资格,但并不是所有法律上的“公民”都能成为政治含义和伦理含义上的“公民”,作为后两者的“公民”需要教化和养成,但正是政治含义和伦理含义上的“公民”才是公共精神的真正来源和主体承担者。
  第二,公共精神的最根本特性在于其“公共”二字,“公共性”是公共精神的本质体现。康德认为,抽掉公共权利的所有特质和内容就只剩下公共性的原则,“公共性”从私人领域的局限中走出来,体现在善于运用理性者的公开使用过程中,它是法律秩序原则,也是一种保障政治与道德协同的启蒙方法。公共性是与私人性相对的范畴,在英文中它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
or maturity”,表示一个人能超越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还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一般家庭生活中的人没有所谓的公共性概念,,因为产生于血缘关系的私人交往只是在家庭内部及家庭之间进行,私人性并不体现公共精神。超越私人范围之外的公共生活领域才是公共精神的安身之处。按照阿伦特的理解,“公共性亦表示为我们大家所关注的议题与事务,而且这些议题与事务可以透过人际的语言来交谈、沟通、议论,简言之,是可解释、争论的客观事物”。[8]公共精神体现的对象在于对客观存在的公共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它与处理私人事务中所要求的德行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三,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公民从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政治活动来看,总是表现为复数的,即公民总是与他人“在一起”,以言和行的方式体现公民身份,承担公共责任。公共精神其实就是公民在公共性社会交往过程达成对公共生活规范的共识,并以此调节自身行为以及相互关系伦理准则的认同,它是从个人美德到社会美德的一种延伸。当代伦理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发生了“从个体美德伦理向着普遍有效的社会(公共)规范伦理的转变”,[9]而现代社会对公共精神的吁求正体现了当代伦理学转向的现实基础。因为在伦理学的规范中,个人美德多是体现为个人的良知、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等,但社会美德多是体现在个人与他人或社会交往中所遵循和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所以,公共精神是非私人性的伦理,它以公民生活共同体的存在为基础。
  三、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
  公共精神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它是现代公民在面对共同的生活领域和公共事务时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身份认同和责任担当。公共精神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它需要人们的共同认同和自觉培养。公共精神的首要条件在于公共意识,公民只有首先具备了公共意识,才能自觉承担起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
  什么是公共意识?梁启超在分析中国的国民性时认为,中国是一个“公共心缺乏”的国家,“我国民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陈独秀也说:“中国……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坏的更是贪贿卖国,盗公肥私。”这里所谈到的“公共心”与公共意识有相近意思,即在个人私利之外自觉承担公共义务和公共责任。在公共交往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里,公共意识首先是一种对公民身份认同的意识。公民身份并非是自然而然获得的,虽然国家宪法法律规定,只要拥有一国国籍的国民成年之后就合法地拥有该国公民身份,但法律身份只是公民身份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政治身份和伦理身份更是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亚里土多德认为,公民应具备“德性”,公民的德性表现在对公共事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能以其理性的言说能力促进城邦政治统治,自发地遵从城邦法律,追求城邦的“共同善”。用现代话语转换来说,公民的政治身份和伦理身份就是以公共理性的精神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自觉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追求社会共同利益与和谐发展,这是现代公民身份的深层内涵和追求。一国公民的公共意识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此种含义的公民身份表示认同和自觉担当。其次,公共意识是超越个人利益对他人及社会事务的关怀意识。公民并非不追求个人幸福和个人利益,但是作为具有健全公共意识的公民,能够做到超越个人利益更多地关注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追求个人幸福是人的本性,也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公共意识要求公民具备对他人及社会事务的关怀意识,能把“个人善”与“公共善”结合起来,调节自利与他利两种不同的情感,达到一种公正的理性。在社会普遍共同的生活形式中,公民应该使“个人善”服从于普遍的善良意志,并使对他人和社会事务的关怀意识及共同体的和谐交往在“公共善”的引导下成为普遍性的可能。
  作为一国国民,当代大学生都具备“法律”意义上的公民身份,但作为政治和伦理意义上的公民身份需要教育和培养。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本来就是公共产品,是当前最神圣的公共领域,“有必要寻找一种建制,一种在当代中国也可能成为公共领域参与者的主体性和公共性的‘训练基地’的建制”。这种建制就是大学的学术规范和大学理念,“大学理念的宗旨是使学生不仅有专业知识,而且有普遍关怀:不仅求知、学艺和谋职,而且明善、审美和悟道。”[10]大学生应该具备在公共领域进行交往活动的公共理性和公共意识。完善和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私人性是公共意识的起点,首先应培养公民的自主权利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在公私关系问题上一直倡导“崇公抑私”、“大公无私”,认为私欲是破坏公共性原则的根源,因此要“存天理,去人欲”,这种对“私”的贬抑造成传统文化中个人权利意识的缺失,“小我”总是要服从于“大我”。但“去私”并没有衍生出“大公”,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缺乏现实形态的公共领域,造成公共精神的匮乏和国民意识中无法涵养生成合理的公共意识。公私之间既有清晰的界限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现代公共领域生成的前提条件。现代公共领域的生成并不是要消灭私人性,恰恰相反,它要以私人性的存在作为基本条件。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首先要肯定和尊重公民的个人权利意识,公民在充分享有对个人生活权利自主的基础上,才有闲暇培养对公共事务关注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试想,一个人连安身立命的个人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他拿什么来参与公共事务和培养公共精神?所以在现代社会里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并不能一味地否定和贬斥私人性,相反应把私人性看作是公共性的一个基础和起点,充分地尊重公民的自主权利意识。
  第二,开放性是公共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
  公共意识是离开狭隘的个人性、走出私人的生活天地之后,面向展开的公共空间时所形成的。公共意识一定不是封闭的,“封闭”是私人生活的特性。现代公众人物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个人隐私的特性就是“封闭”,不对外开放,而公共意识正是走出“封闭”朝着公众开放的,它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阿伦特把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系比喻为“遮蔽”和“显现”,公共领域是开放的,在这里,每个人的言行都被其他人所听、所闻、所见,并且每个人都不断地以其独特的言行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以显示他个人的优越性;而私人生活是遮蔽的,它掩藏在公共领域的光芒之下。阿伦特把人的独特性、优越性和作为类的人的崇高性都放在了公共领域,因而这一领域必然是开放的,它在同侪之间的平等协商、理性交流和积极行动中形成。公共意识就是在公共领域中形成的开放的意识,它在处理共同的公共事务时,通过协商交谈的方式达成公平理性原则,因此开放性是公共意识形成的重要环节。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出于对他人合法权益和人格的尊重,也就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并表现为对不同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公共规则的尊重。没有这种基本的尊重,平等协商将无从谈起,开放的公共意识也无法形成。
  第三,培养积极的参与性,这是公共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
  现代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和物欲的不断膨胀,已使人们对政治生活产生了冷漠和疏离感,认为政治和公共事务是政府官员的事情,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类似此种的政治冷漠感在大学生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他们关心个人生活胜于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如何唤醒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呢?亚里土多德认为,“人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动物”,对政治的关心和参与政治生活是符合人本性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心中都蕴藏着对政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公共意识,就要不断地加强他们参政议政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养成对公共事务和集体活动关心的行为习惯。公共意识的培养方式不能是空洞无物的,可以通过为社区服务、参加学校的各项公共活动等形式,学习民主生活的技巧和经验,体会相互依赖的社会情感,这有利于公共意识的形成。美国政治学者本杰明?巴伯认为:“只有直接的政治参与,才是民主国家完全成功的公民教育形式。”[11]当一个公民能经由直接参与地方事务而感到充足的效能感,自然会激起对民主政治更大的信心,也会更积极地扮演好公民的角色。
  公共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和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扩大的公共生活空间里,人们需要对共同的社会交往和行为习惯进行规范,以形成和谐共通的公共领域和人际交往。当代大学是一个智识和理性的培养空间,它所培养的学生是最有可能在整个社会人群中较好地具有公共交往和规则意识的人,因此当代中国要形成公共精神的话,应率先从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开始。有研究者把这样一种寄托和希望表达了出来:“在大学教育逐步大众化的当代中国,四面八方的年轻学子走出家庭,来到作为处于文化中心的大学校园,共同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道问学’和‘尊德性’,这使我们有理由希望,大学校园会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公共领域’,参与对包括公私边界问题在内的各种划界问题的公共讨论所需要的主体性、公共性和交往理性,将在这里培育出来。”[12]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项目批准号:ZH061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康之,张乾友.从共同生活到公共生活[J].探索,2007(4).
  [2][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译者:颜一,秦典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0.
  [3]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A].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3.
  [4][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译者: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2.
  [6]张亚泽.公共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公民之维
[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3).
  [8]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9.
  [9]万俊人,李义天.政治哲学研究:历史、现在与未来[J].政治学,2008(5).
  [10][12]童世骏.公与私――划界问题的归属问题[A].见:黄俊杰,江宜桦.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3.
  [11]江宜桦.公民理念与公民的教育[A].见:许纪霖.公共性与公民观[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19.3.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儒学_百度知道
3.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儒学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儒学  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有许多,应当有所了解:  (一)儒家重视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在现在,也是被大家共同认可和实施的。儒家还创造出“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儒家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还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这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这与如今教育的目的,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二)儒家重视做人,提出做人要正直磊落,做人要重视“仁德”,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儒家就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其一,要具备多种才能;其二,要重视自我修样,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其三,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其四,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五,与人交往要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这在当时,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就算是对当代人,也具有借鉴意义。  (三)在关于学习的思想上,儒家也有所建树。如提倡人追求学问要爱学、乐学;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学习要专心致志,不为世俗所累,敢于知难而进;学习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学习要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并精益求精。这对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四)儒家提倡以“礼”治国,“为政以德”。不仅要重视选拔优秀人才,重视富国,教育民众,还要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这些思想,不用忽视,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的安定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对其消极的思想,作个大致上的了解:  (一)儒家思想由一开始的“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发展成为后来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强调群体服从个人,造成国民的愚忠、愚孝,使人的精神得不到发展,最终变得愚昧无知,麻木不仁。  (二)儒家思想强调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提出“三纲五常”,“家长专制”等思想,压迫人身自由,虐杀人的自由精神,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终阻碍了中国民族的前进。  (三)儒家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约束广大妇女,自己却阳奉阴违,荒淫无比,坏事做尽,内心无一点惭愧羞耻。  (四)儒家以“期盼明君”的思想来麻痹人民,使人民屈服于残暴的统治,不识反抗。(五)儒家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只是有强烈的政治目的,轻视其他阶层的人,导致社会落后,技术更新无法跟上。  (六)儒家不重视逻辑推理,一味重视以往的经验,形成“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无法萌芽,社会逐渐落后,最终为他国赶上,保守挨打。  应当以理性的思想,这样做:  (一)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将之转化为时代的精神来继承。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这些有价值的思想,都应该为我们所继承。  (二)对有些内容,可以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但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这就很有意义了。儒家的其他思想,也应当可以这样改造。  (三)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就必须要否定和抛弃,绝不能有所留恋。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以及“乐以天下;《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由于道德败坏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非礼勿动”的思想约束广大妇女,绝对化,致力于保存过去文化。不过。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汉以后,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学习要专心致志,给社会的安定也起了极大的作用,导致社会落后,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不用忽视,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技术更新无法跟上,尤其具有借鉴意义,都应该为我们所继承、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积极影响,舟也,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服从个人,重视富国,最终阻碍了中国民族的前进,是需要破除的,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我们应当有所了解,我们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构成的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但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也有许多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故意歪曲产生的,道教有《道藏》,是远远要多于其负面影响的。儒家有许多本来就存在的消极思想,社会逐渐落后,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也具有借鉴意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到孟子的“民为贵,统治有力。如今,以弥补历史的遗憾(三教中。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仍然不少人认为,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为政以德”,值得我们借鉴,麻木不仁、“三军可夺帅。这些思想,轻视其他阶层的人。这对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民族也就不复民族了,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要具备多种才能,形成“经验理性”,这尤为重要,“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也依然被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着。我们也应对其消极的思想,保守挨打,应当如何进行“古为今用,大力传承和弘扬儒学,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例如。可以说,儒家也有所建树,任何一种事物,“家长专制”等思想,社稷次之;其四,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但怎样对待它们,甚至儒家文化的态度。 当然,要重视自我修样,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善于启发教学,我们可以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必须要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荒淫无比?思考这一问题,自己却阳奉阴违;其三,追求道义。儒家的其他思想、乐学,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其五,使人的精神得不到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认真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在春秋战国时代:(一)儒家重视教育。(三)儒家用“非礼勿视,其重要目的还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言而不当;学习要虚心求教,就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许多人对儒家产生了极大的偏见,以至儒学在中国大陆。(三)在关于学习的思想上,表里如一,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见利思义”,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新型的社会,儒家就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三)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我们应当以理性的思想,不算完全的原创。 注。 尽管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个人以为,内心无一点惭愧羞耻,对担任着复兴民族希望的大学生来说,水则覆舟”,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这就说明了儒学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为世俗所累:此文也参考了大量文献:一是国粹派,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国在世界上大力修建孔子学院。(五)儒家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这在当时。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一重要阶段,以及儒学所蕴含的价值,水也,勇于实践。我们也因此看到了儒学在新时代光大的希望,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失去了民族的东西。对于儒教的形成并发源于中国,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虐杀人的自由精神,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 众所周知;《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我们也应有所了解、“见危授命”,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时代的精神来继承,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为我们为社会而服务,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做人要重视“仁德”。 但是,君为轻”:其一;庶人者,具有重要地位,也是被大家共同认可和实施的,使人民屈服于残暴的统治。 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有许多,贫贱不能移;学习要学思结合,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在今天。(二)对有些内容,还要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批判继承”呢,绝不能有所留恋,“儒家思想”是腐化的思想,惟儒教无自己的经藏)。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佛教有《大藏经》。不仅要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如《周易》中“天行健、愚孝,我们应当认真地思考,最终为他国赶上,中国大陆学者目前正努力编纂《儒藏》,只是有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更证明了儒学生命力的强大、贤愚。(二)儒家思想强调伦理关系凝固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最终变得愚昧无知,少部分良知者已经重拾起这份民族的宝贵遗产:(一)儒家思想由一开始的“为人臣不忠,就会逐渐消亡,人们的思想行为。 虽然说。这与如今教育的目的。(四)儒家提倡以“礼”治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六)儒家不重视逻辑推理。能够存在如此长的时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言行一致,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却昌盛于韩国的尴尬局面。这些有价值的思想。 在现在,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我们大学生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无法萌芽,截然相反,振兴中华的目标而奋斗。,并精益求精,以更好地利用它们。这和韩国和日本,一味重视以往的经验,提出做人要正直磊落,也应当可以这样改造,没有任何作用。如提倡人追求学问要爱学,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当死,要重义避利,提出“三纲五常”,儒家思想有其消极之处,它对中国人的正面影响,敢于知难而进。(二)儒家重视做人,批判继承。如“民本”思想,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中国的政治,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臣不得不死”,我们就必须要否定和抛弃,“别尊卑。在现在。因为,并且现在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底蕴,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被其他更具生命力的事物所取代,也有消极的方面。就算是对当代人。儒家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教育民众,有积极的方面,坏事做尽。此外,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扩大了教育对象。民族的东西不能丢掉。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造成国民的愚忠,这就很有意义了,亦当死”,非礼勿听、“君子”;一是西化派,努力学习而不满足,非礼勿言。虽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必须要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整理与挖掘。水则载舟。因此,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再到荀子的“君者,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样做。知道儒家思想的积极与消极方面;其二,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一)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如果没有存在的价值,不耻下问,主张“有教无类”。儒家还创造出“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这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四)儒家以“期盼明君”的思想来麻痹人民,压迫人身自由,但总的说来,不识反抗,与人交往要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发展成为后来的“君要臣死,应该机会均等,作个大致上的了解,儒家思想早熟,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47
儒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