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活期存款利率和国债哪个风险性低

投资国债与存款的风险对比(广东25题选B的理由)
2012年广东文综试卷第25题是一道图像题,新颖的图像形式是该题的一个亮点,该题考查学生对股票、国债与储蓄的知识,三者的收益大小的对比是没有异议的,笔者对该题的答案显示出的国债的风险低于储蓄的观点不敢苟同,在此提出与命题者商榷。
2021年广东文综卷第25题原题如下:
以下是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收益比较示意图,不考虑其它因素,表达合理的是(A)
按照命题者的答案(A),投资国债的风险要低于储蓄,事实上是这样吗?
(一)国债的风险一定低于储蓄吗?
什么是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损失的风险。对于国债和储蓄这两种投资方式而言,主要面对的是购买力风险、变现风险等。
首先,对于购买力风险而言,国债与储蓄的风险是基本相当的。国债的利息高于储蓄,无论通胀率大小国债的实际收益都要大于储蓄。但是,账面收益的损失国债略大于储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差),例如:假定通胀率为5%,1万元一年期国债年利率3.85%,账面收益385元,到期的实际购买力为(10000+385)&(1+5%)≈9890.48(元),通胀损失10385—9890.48=494.52(元);1万元一年期定期储蓄利率3.5%,到期实际购买力,(10000+350)&(1+5%)≈9857.14(元),通胀损失10350—9857=492.86(元)。
其次,对于变现风险来说,国债作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投资品种,变现能力差也是很致命的缺陷。个人在投资时,不同的国债面临的变现风险是不一样的:
第一类,投资不能流通的国债,主要是和,这类投资者主要会面临提前兑取风险。以第三期凭证式国债举例,投资者提前支取首先要按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如果投资者在持有不满 1年的情况下,提前兑取国债,计息仅为0.5%(等同活期利率);在持有1年以上2年以下的情况下,提前兑取国债,计息利率仅为3.15%(银行 1年期3.5%);在持有2年以上3年以下的情况下,提前兑取国债,计息利率仅为4.14%(银行2年期存款利率4.4%)。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很容易发现,如果投资者不能将国债持有到期,那么最终兑取后的收益不及银行同期存款,这与定期储蓄提前支取的风险没有太大的差别。  第二类,投资可以流通的国债,主要是,这类投资者会面临二级价格波动风险。记账式国债发行后上市,投资者如果想要兑取,只能通过二级市场卖出。但二级市场的国债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有时价格可能会低于国债实际价值,此时卖出,投资者会面临亏损。在二级市场上,每天的牌价都在波动之中,对投资者来说高价买进低价卖出也是很正常的。  由此可见,投资者变现就要面临收益的损失,这就是国债的风险所在。尤其对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记账式国债的投资者来说,其变现的风险就远远大于储蓄了,无论哪一种储蓄,即便是提前支取本金加利息都不会少于本金。也就是说,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的投资风险高于储蓄。
(二)债券风险低于储蓄不符合市场规律
如果2012年广东文综第25题的答案成立,就意味着投资国债的收益大于储蓄而风险却低于储蓄。这是明显违背市场规律的,任何投资方式都是收益与风险同在的,收益大的投资面临的风险一定高,而风险低的投资收益也一定低。如果债券的投资风险低于储蓄而收益高于储蓄,就意味着储蓄这种投资方式自动退出投资市场。
或许有人认为,很多人虽然想投资国债,是因为不能买到国债才去储蓄的,事实上这个理由不能成立,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受发行时间和发行数量的限制,但记账式国债在证券市场上从来不曾出现过“缺货”,只要你出的价格合适,记账式国债是不难买到的。正是由于记账式国债的风险太高,而购买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受发行时间和发行数量的限制,投资者才会选择了储蓄。
(三)结论
记账式国债的风险远远高于储蓄,目前也没有任何经济学理论中有国债风险低于储蓄的观点,命题者是如何得出国债的风险一定低于储蓄的呢?
笔者以为,命题者的观点与教材的一句表述有关:“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经济生活》教材第50
页)。如果仅仅根据这个说法就断定国债的风险低于储蓄,理论上是不严密的。教材的表述是相对于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而言的,风险小也是相对于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而言的。固然中央政府的“信誉高于”银行,但以此作为国债的风险低于储蓄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国债与储蓄的风险差异并不是完全由“信誉”的差异决定的。
(下面是第一次发布时的原文)
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第25题涉及国债与储蓄的风险大小对比,不少人认为国债是“金边债券”。由国家财政担保,风险最低(低于储蓄)。其实这是对“风险”的曲解,下面是有关国债风险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 个人在投资时,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投资不能流通的国债,主要是和,这类投资者主要会面临提前兑取风险。以第三期凭证式国债举例,如果投资者在持有不满
1年的情况下,提前兑取国债,计息仅为0.5%(等同活期利率);在持有1年以上2年以下的情况下,提前兑取国债,计息利率仅为3.15%(银行
1年期3.5%);在持有2年以上3年以下的情况下,提前兑取国债,计息利率仅为4.14%(银行2年期存款利率4.4%);在持有3年以上4年以下的情况下,提前兑取国债,计息利率为5.58%(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5%);在持有4年以上5年以下的情况下,提前兑取国债,计息利率为5.85%
(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5.5%)。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很容易发现,如果投资者不能将国债持有到期,那么最终兑取后的收益不及银行同期存款。
  第二类,投资可以流通的国债,主要是,这类投资者会面临二级价格波动风险。记账式国债发行后上市,投资者如果想要兑取,只能通过二级市场卖出。但二级市场的国债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有时价格可能会低于国债实际价值,此时卖出,投资者会面临亏损。
  国债作为一种安全性极高的投资品种,有着其他投资工具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变现能力差也是很致命的缺陷。投资者变现就要面临收益的损失,这就是国债的风险所在。
由此笔者认为,广东第25题的答案是B
以下是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收益比较示意图,不考虑其它因素,表达合理的是(B)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个人理财模拟试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2年个人理财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相应选项。)某客户往往选择国债、存款、货币与债券基金等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那么该客户的风险偏好类型是(
)。A.温和进取型B.中庸稳健型C.非常进取型D.温和保守型正确答案:有, 或者 答案解析: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到理财决策的制定和理财服务的开展,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提升房地产的价格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能刺激各类资产的价格上升C.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能刺激股价上涨D.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能刺激股价上涨答案:有,答案解析:有,单项选择题:()投资者向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债权凭证,表明发行人负有在指定日期向持有人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日偿还本金的责任,这是指(
)。A.股票B.债券C.基金D.保险单答案:有,
个人理财模拟试题最新试卷
个人理财模拟试题热门试卷超短理财神器:国债逆回购7天利率9.4%秒杀货基
来源:搜狐理财
  技巧不如股票操作那么复杂,但要注意三点:  一,上午利率常常比下午高。观察一下4天以内短期国债品种的K线,你可以发现阴线比阳线多。这是因为许多股民本来打算用这些钱买股票,但看了半天,实在没有好的股票交易机会,于是下午这些钱都来买国债“赚个烧饼钱”,从而压低了利率。所以,上午买短期国债一般比下午买好。  二,节假日之前资金比较紧张,利率一般比较高。如日1天期国债利率最高冲到30.002%,2天期最高14%,3天期最高9.2%等。所以,节假日一两天前的“有肉”行情尽量不要错过。  三,周五买1天期国债不合算。国债的期限是按照“自然日”计算的,而交割日是按照工作日计算。如果周五买1天期国债,下周一这笔钱才能回到股票账户,但你只拿到1天的国债利息,周六和周日的“活期利息”就没有了。为了弥补这一点,周五的1天期国债利率一般高一些。
(责任编辑:陈大伟)银行存款和国债哪个风险高?_百度知道
银行存款和国债哪个风险高?
电子式国债每年返还利息,中间提前支取的可能性有多大,银行存款全部是一次性到期支付利息的,的确是国债的风险低,一般按该档利率计息,银行存款不需要。所以说各有千秋,看你需要存多久。如果从老百姓的角度讲,储蓄存款全部按活期计息。但是凭证式国债如果存满1年以上提前支取,国债提前支取需要支付千分之一的手续费从学术上来讲的话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国债的风险要比储蓄的风险低,一般而言国家信用要高于银行信用(经济危机时,容易发生挤兑。因为国债风险大小反映了国家的信用状况,但若真要比较的话两者的风险都非常低,故国债风险小于储蓄风险,银行容易破产),储蓄风险则反映了银行的信用状况
我认为国债风险大于储蓄存款,原因如下:虽然储蓄存款以金融机构作担保,而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作担保,但国债的期限一般比较长,而且利率固定,在这段时间里,银行利率可能上调,超过国债利率,而且国债变现能力不如储蓄粗款。
银行存款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国债对存款替代能力提升 未来银行理财风险增大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或将增大。
记者调查发现 降息后一周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跌
随着降息和存款保险制度的草案公布,记者发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发行量价齐跌。专家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未来货币基金收益率将在3%附近波动,而银行理财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未来也将会跌至5%以下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存款保险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和外币存款,但并不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等投资类资金。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时一定要关注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风险评级等信息,不能盲目追求收益率而忽略了风险。
此外,银行平台交易的纸黄金也不在被“保险”之列,由银行代销的基金、信托甚至贵金属投资等也不在理赔范围内,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些投资的“刚性兑付”都将被打破。
国债具有主权信用,安全性无忧,银行仅是承销渠道。因此,国债是无风险投资最后的“堡垒”。业内分析,其对存款的替代能力将大大提升。
●国债具有主权信用 收益未降 安全性高
●“纸黄金”亏了、没了、报错了都不“保险”
●未来理财产品将不计入存款保险
●投资不能只看收益须警惕风险
纸黄金:存收益率波动、银行经营、报价错误三大风险
银行平台交易的贵金属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贵金属实物产品,是银行代理其他贵金属公司销售的,比如熊猫金币、投资金条;另外一类就是纸黄金、纸白银,是银行自己发行的,出身与银行理财产品类同。两类产品目前均不在“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内。
此外,广州日报记者从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的高管处了解到,即使是纸黄金,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太可能成为被“保障”的对象。
从纸黄金的交易规则来看,这就是一种浮动收益型产品。类似浮动收益型产品,其“收益率”是无法被保障的,资金损失是由投资者自己承担的。
纸黄金的风险并不仅在收益率波动方面,还存在银行系统风险。一家银行如果倒闭了,其平台的纸黄金是不会被刚性兑付的;倒闭之前,如果其报价脱离了国际金价,自行暴跌,也得由投资者自己承担。这就类似赌场倒闭了,赌客无法追回赌资一样,与存款遇到类似“厄运”的结果会完全不同。
最后,纸黄金还存在系统报价风险。2008年以来,纸黄金报价错误的事件多次在银行交易系统出现;某家大型商业银行,曾在长达4个小时的时间里,将人民币与美元报价混淆,之后采取了冻结客户资金的做法追讨银行自己的损失。
而如果客户因此报价错误而出现了下单失误,其巨额损失并不一定会追讨回来。部分商业银行在与投资者签订的纸黄金投资协议书上,都将多处系统风险造成的损失写明了是由客户自行承担。
不过,对于具有放大功能的贵金属T+d与存在贮存风险的金条、金币,纸黄金具有交易便利、无持仓费用、手续费低廉等优势,银行倒闭、报价出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现阶段贵金属熊市,纸黄金又可双向操作,是很多业内人士极力推荐的性价比最高的黄金产品。
理财产品:
不在保险范围内
刚性兑付被打开
如果说,存款保险制度为存款人上了一道保障,那么与此同时,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外衣却被撕去,银行平台交易的纸黄金命运类同。
未来存款保险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和外币存款,但并不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等投资类资金。
近年来,越来越多持卡人将理财产品视作存款的替代品,并没有考虑风险。据了解,这部分并不在理赔范围,因此一旦发生风险,银行是不会进行赔付的。
在记者连日来的采访中,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存款保险的推出将推动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将实现买者自负。
“此外,包括银行代销的一些信托、基金、保险甚至是贵金属等其他投资,银行事实上也是不予保护风险的。”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前出现一些部分银行兜底理财产品等事件,也是银行出于声誉风险考虑。但是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种刚性兑付被打开,金融市场趋于正常化,投资者不能不顾风险。
昨日距降息已有十天,数据显示,根据优选财富投资研究中心统计数据,降息后一周发行数量较降息前一周下降1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也高达7%。从分类产品看,降息后保本型固定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有所提高,保本浮动性和非保本型产品的数量均有大幅下降。
分析认为,这与市场预期我国进入降息周期有关。进入降息周期后,期限稍长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将会继续受到市场热捧,而对浮动收益的产品来讲,因受降息预期的影响未来收益率不确定性较大,所以在发行数量上反映比较明显。
此外,从降息之后各类型产品的收益率看,对于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讲,短期理财的收益率有小幅下降,记者对比发现,中长期收益率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而目前的3~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在4.39%,6个月~1年的理财产品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在4.6%,其他类型产品的整体平均收益率较降息前也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国债:提前锁定长期收益
流动性优于定存
截至11月,今年的储蓄国债发行已收官,共计发行国债3200亿元。随着资金面持续宽松以及宏观经济风险加大,稳健型投资者重新青睐国债。
目前,储蓄国债共有三个期限品种,其中一年期储蓄国债票面利率为3.60%,三年期品种票面利率为5.00%,五年期品种为5.41%。虽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债与定期存款的利差逐渐收窄,但目前来看,国债在收益率上仍有一定优势,在降息通道中,有业内人士预计,明年或仍有一到两次降息,因此购买国债可提前锁定收益。
理财专家指出,虽然目前购买国债和存定期的利差已缩水,但收益仍是高于定存。在储蓄国债到期前的整个存续期内,面值稳定并随着时间增加而自然获取利息,即使未来降息也不会影响国债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相对于以银行信用做担保的定期存款而言,未来国债或成为无风险投资最后的“堡垒”,因此其对存款的替代能力将大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客户在购买之前要考虑三到五年内是否有流动性问题。不过,从流动性上看,储蓄国债也优于定存,因为储蓄国债可按规定提前兑取现金,而且持有满6个月后,提前兑取可以分档计息。
根据财政部的规定,投资者提前兑取本期国债按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对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具体为:从购买之日起,本期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1年不满2年按3.47%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4.49%计息;5年期本期国债持有时间满3年不满4年按4.99%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5.13%计息。
国债虽保本保息,但可能面临利率风险,即央行一旦上调基准利率,已购买了国债的投资者收益相当于当期新发国债的收益率水平而言,就会显得不划算。
政策性金融债:
安全性较高 利率高于定存
今年以来,国开柜台债一年期品种利率定在4.5%。而分析人士指出,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准主权信用,其发行的债券安全性较高。
青岛新闻网声明:凡注明“来源:青岛新闻网”或“来源:青岛新闻网财经”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青岛新闻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青岛新闻网赞同其观点。
责任编辑:孙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行活期存款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