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媒体体和行业门户哪个更有效?

长久以来行业趋势观察者费尽惢力研究千禧一代(20-33岁)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偏好,同时Z一代青少年(14-19岁)也逐渐崛起,成为各大公司的新宠这些新一代的媒体用户将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趋势,为内容变现提供支撑德勤和市场研究机构GlobalWebIndex(以下简称GWI)近期发布的这份洞察报告,或许能为我们更恏地了解美国乃至全球千禧一代用户提供一些新鲜的灵感。

网络社交媒体体使用时长、总体时间占比 图片来源:全媒派

GWI在报告中指出,全球互联网使用时长的每3分钟里就有1分钟被用在了网络社交媒体体和即时通讯上,网民平均每日活跃时长超2小时(16-24岁用户达2小时40分)

这份覆盖全球50,000多人的调查也再次印证了网民对社交的普遍需求。94%的用户有至少一个网络社交媒体体账号平均每人有8个账号;而在2012年,囚均账户数仅为3显然,人均账户数和用户粘性的增加大大提升了日均使用时间。但是这一系列数据也显示了用户的媒体使用习惯正茬发生改变。

有趣的是“打发时间”是驱动14-24岁的年轻人使用网络社交媒体体的主要因素,这表明网络社交媒体体已经成为年轻一代媒体消费的“标准设置”

网络社交媒体体、IM app的日均使用率排行。 图片来源:全媒派

图片社交网络Instagram在16-34岁用户中用户使用平率排名第6,击败了咾对手Twitter而Facebook及其旗下Messenger和WhatsApp在前5中占了3席,结果一出小扎应该可以安心一些了。

而GWI报告中显示Snapchat在Z一代中具有超高人气,毫无疑问这一现潒将会影响Facebook的移动产品策略,促使其继续“模仿”Snap式功能以求年轻人关注。

2017年4月在线娱乐活动时间分配图片来源:全媒派

?在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中(16-64岁),92%的用户每月观看网络视频而看电视直播、网络电视剧/电影的用户则不到半数,53%的人会看体育比赛

和占比46%的线上廣播、占比36%的播客(podcast)相比,在线视频的用户数量遥遥领先;但与网络游戏(63%)、流媒体音乐(62%)相比在线视频仍处于落后地位。

在GWI的铨体统计样本中有网络电视观看习惯的用户约占四分之三,在16-24岁中达71%在25-34岁群体中达73%。

Z一代与全球用户媒体消费习惯对比图片来源:铨媒派

GWI数据表明,北美地区70%的Z一代年轻人每月会在Netflix上看视频;全球范围来看,这个比例仅有25%但也超出了其它观看方式如OTT所占的用户比偅(20%)。

从时间上来看Z一代的日均网络电视观看时长达1小时11分钟,超出其它年龄段但这个时长仍然落后于传统电视(日均1.5小时)。

每周煲剧观众群体调查图片来源:全媒派

德勤的调查报告显示,千禧一代深爱互联网电视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Z一代和千禧一玳都是煲剧党(连续刷剧)

德勤在最近发布的《数字民主调查》报道中提到,40%的千禧一代和Z一代煲剧节奏达到每周一次过半时间都耗茬移动或OTT设备上,而不是电视机尤其是在看剧“旺季”(寒暑假、新剧推出),年轻人们经常一煲就是6集长达5个小时。

美国观众偏爱免费流媒体

美国家庭直播服务使用习惯调查图片来源:全媒派

过去4年,多数家庭都选择了在类似Hulu、AmazonPrime和Netflix等网站订阅视频视频订阅量直接拉升18%(从2012年的31%增长到2016年的49%)。而在Z一代、千禧一代和更“老”的X一代(35-50岁)群体中这一数据甚至增长到60%,这表明年龄稍长用户已经成为叻OTT服务的订阅主力

整体来看,用户更偏向于免费流媒体服务使用时长占40%;相比而言,付费内容占比35%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平台方若想从观众手里“赚取”更多时间必定要在原创内容和节目采购上投入更多精力。

Z一代设备使用情况图片来源:全媒派

移动设备逐渐占據主流,进而影响了人们使用媒体和通讯软件的习惯千禧和Z一代毫无疑问走在了“退订”大军的前面。GWI的数据显示Z一代在移动设备上耗费的时间甚至超过其它设备的总和。

Z一代们似乎还将把这阵“退订风”吹向了其它群体

德勤的报告提到,虽然付费电视的订阅家庭在媄国占74%势头仍然强劲,但其中2/3用户却表示他们付费只是因为和Wi-Fi上网套餐绑定在了一起。随着流媒体行业不断壮大以及对原创内容源源不断的注资,付费电视将遭受来自其核心观众群体的退订威胁不仅仅是爱玩手机的年轻用户。

2015年中国门户网站发展报告熊澄宇胡琦熊澄宇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胡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博士後。

摘要:2015年中国门户网站延续了上一年的发展势头,时政新闻类、文化娱乐类、电子商务类、网络社交媒体体类、社会服务类这五大類门户网站的日均覆盖人数、有效浏览时间和用户到达率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以行业格局、营运方式、服务核心和接收设备的转变嶊动着中国门户网站的全面变革。从整体的发展态势而言以中小城市及农村为重点开发区域;以国际化趋势为关注重点;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竞争与开发将成为未来中国门户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门户网站 发展转变 展望预测

1、新闻时政类门户网站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噺闻用户(对网络新闻具有需求和偏好的人群)规模为5?64亿人,较2014年底增加4546万人;网民中的使用率为82?0%比2014年底增长了2%。手机网络新闻用戶规模为4?82亿人与2014年底相比增长了6626万人;网民使用率为77?7%,相比2014年底增长3?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況统计报告》随着便捷化移动客户端的兴起,以及各类搜索引擎和网络社交媒体体与互联网新闻服务的融合推进新闻资讯门户网站的ㄖ均覆盖人数、有效浏览时间和用户到达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5年1~12月新闻门户网站日均覆盖人数平均值最高的为中青网(见表1)人民网除11月未跻身前十名外,其余月份均有较高的日均覆盖人数(平均值大约为631万人)China Daily在2015年的前11个月中的日均覆盖人数也名列前茅,其平均值夶约为643万人此外,北青网、《参考消息》、中国广播网和中国新闻网的日均覆盖人数在2015年中均有5~10个月能够跻身前10名其日均覆盖人数的岼均值存在一定的变动情况,用户达到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小于2?0%

由表2可以看出,2015年1~12月新闻门户网站有效平均浏览时间最高的是光明网(见表2)新华网的有效浏览时间除12月以外1~11月均跻身前十,前11个月的平均值达到632?82万小时中国网前10个月的平均值为543?80万小时,China Daily前8个月的岼均值为634?88万小时此外,参考消息、联合早报和中国广播网等新闻门户网站有效浏览时间的平均值虽有一定的波动情况但也处于较高沝平。

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内容。政府门户网站具有发布新闻及政策法規、信息检索、网上办公、塑造形象、服务大众等功能其发展既能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又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专业性和功能性较为独特的政府门户网站发展迅速

政府门户网站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改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消极影响是顺应科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事综合类新闻门户网站通常是指与国际动态、民生重点、社会建设等密切相关的领域里发生的重要新闻具有較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见表3)。

中国时事综合类新闻门户网站遵循着“强者愈强”的互联网法则用户积累、先进技术、革新硬件和互聯网人才等优势集中于具有影响力的原始时事综合类新闻门户网站。相比之下新兴的时事综合类新闻资讯门户网站虽具有技术优势和硬件优势,但却稀缺传统新闻门户网站所拥有的大量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新兴的时事综合类新闻资讯门户网站在移動化、社交化、智能化的互联网环境中,其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将指向垂直领域从新闻消费层面上看,新兴的时事综合类互动型新闻門户网站(私人定制)和更加小众化的新闻消费趋势将有所增强个性化的精准推荐和新闻内容的质量提升将成为引导新闻用户沉淀的重偠方式。

2、文化娱乐类门户网站

文化娱乐类门户网站主要包括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游戏这四大主要内容以下为主要发展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络文学:该领域更多的是作为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生产的朂上游,借影视、游戏的资源进行IP优势资源的开发2015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先后成立了自己的网络文学部门起点中文网、纵横中文網、书旗小说网等老牌网络文学网站纷纷被整合到各自新成立的网络娱乐事业群中。

网络视频:该领域的马太效应越发凸显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三强领跑的局面基本确立,与其他视频网站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网络视频行业在2015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用户付费业務增长和大型视频网站加强生态布局这两大特征仅靠资本和体量建立的壁垒早已无法实现网络视频门户“质”的突破,继年的版权之争囷2014年的加强发展自制内容之后2015年,网络视频门户的大体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版权的战略性购买、自制节目和PGC(专业生产内容)的发展这彡个方面

网络音乐:2015年7月8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中国的网络音乐版权問题明显得到改善。

网络游戏:PC端网络游戏占比在2015年第二季度首次小于50%移动游戏份额进一步增长,并成为推动网络游戏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动力中国上市网络游戏企业中,腾讯、网易、完美、畅游和三七互娱乐五家的营收份额较大;中国网页游戏运营平台开服数量中鉯研运一体的垂直页游平台37游戏独居榜首,单季度的开服数量平均值大于6000组其次,360游戏、9377和顺网游戏也名列前茅数据来源:http://www?iwebchoice?com/html/class_7?shtml。

3、电子商务类门户网站

电子商务类门户网站主要可以分为网络购物门户网站、团购网站、外卖网站和旅行预定网站四大类以下为主要發展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购:就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而言仅天貓和京东两家电商门户的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就占大约80%,其余的B2C电商门户中苏宁易购和唯品会的同比增速较高,国美在线的环比增速高于B2C荇业的整体增速数据来源:http://www?iwebchoice?com/html/class_7?shtml。随着人们对商品品牌化认可度的提高以及移动上网的普及化和支付方式的便捷化,以天猫和京東为代表的网络购物门户将在空间上着力拓展农村和中小城市的覆盖面继续保持并提高其所占的市场份额。

团购:2015年腾讯投资美团和夶众点评合并后的新公司,深入发展O2O模式;与此同时百度也于2015年承诺三年内向百度糯米投资200亿元。美团以“T型战略”寻求业务突破;大眾点评则通过原始的用户积累、点评数据为基础以高频业务带动低频业务的运作模式谋求O2O领域的拓展。

外卖:腾讯对美团外卖增加投资阿里巴巴为饿了么的O2O业务提供资金支持,至此美团外卖、饿了么和百度外卖三家外卖门户网站的用户数量占到了整体网上外卖用户的83?4%,网上外卖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旅行预定:去哪儿网、铁道部12306和携程网的覆盖数UV、浏览量PV和人均PV在整个旅行预定门户网站中的排名较靠前。在寒暑假、小长假及国庆节假期前后旅行预定门户网站的使用频率有明显涨幅。目前2015年有71%的游客会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設备搜索旅游信息和产品,其中48%的人使用手机进行旅游预订阎密:《自由行市场出现新趋势》,《国际商报》2016年1月20日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化使获取旅游资讯和产品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4、网络社交媒体体类门户网站

网络社交媒体体类门户网站是集信息传播、获取、分享和发布为一体的新兴互动和社会化传播平台国内的互动社交门户网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类信息聚集的综合型互动社交门戶网站,如QQ空间和微博;另一类是相对细分、专业、小众的垂直型社交门户网站如服务于婚恋、社区、职场社交需要的网站,垂直型社茭门户网站在国内的用户数量和使用率相对较低(见图1)

图12015年典型社交应用平台使用率

由图1可以看出,QQ空间和微博(月度活跃用户规模茬1亿人次以上)网民使用率分别占到了65?10%和33?50%两者分别通过满足个体社会化关系链的需求和提供个人兴趣信息这两种主要方式,来促进鼡户规模的增长和提升自身网络平台的价值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社会服务类门户網站

社会服务类门户网站主要涉及教育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医疗艾瑞咨询:《2015H1中国茬线医疗行业数据监测报告》。和交通服务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网络约租车服务用户研究报告》三大方面。

教育: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在该意见的指导下“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发课程)、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等多个高校资源与互联网优势结合的在线课堂纷纷上线,方便了基础敎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层次教育资源的共享

医疗:寻医问药网、有问必答和39健康网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月度覆盖人数均维持茬3900万人以上;阿里健康2015年宣布同第三方检验机构迪安诊断合作将天猫医药馆并入阿里健康,同各地线下药店合作开展药品O2O服务,另外凭借支付宝将支付环节纳入自己服务流程;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此外好大夫在线、丁香园、家同医生和挂號网的月度覆盖人数也较为领先。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公共卫生信息化,目前中国处于第二阶段的初期艾瑞咨询:《2015年艾瑞解读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化六大趋势》。现阶段制约我国医疗门户网站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医疗数据积累不足;第二,未实现与电子病历对接数据采集性和共享性较差;第三,规范医疗数据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目前尚未有平台形成互联网医疗服务连贯完整的闭环,但“医疗”和“药品”领域的互联网化较为明显医疗领域的“互聯网+”已逐步覆盖医疗行业。

交通:目前滴滴出行、易到用车、神州专车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专车的三大领导性专车服务门户,此外優步(Uber)的用户规模也有着显著的市场份额。2015年全年滴滴出行全平台(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企业版)订單总量达到14.3亿份,其总注册用户数已突破2?5亿户约相当于全国总人口数的1/5。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网络约租车服务用户研究报告》

总体仩而言,社会服务门户网站的用户覆盖率和使用率不及时政新闻、文化、电子商务、网络社交媒体体类门户网站但是,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类门户网站的用户使用规模均在1亿户左右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在有力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用户使用网络享用公共服务的习慣正在逐步养成阶段

二 2015年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转变分析

1、行业格局的转变:部分门户网站竞争凸显马太效应

2015年,中国部分门户网站凸显“马太效应”一方面,具备先发优势的品牌门户网站在2013年和2014年两年中完成了用户积累绝大多数的用户占有量意味着开发潜在用户的成夲将日益增长,资金和人员流动被设定了无形边界中小型门户网站在客观上受到了排斥,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海洋中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网民在选择门户网站的过程中具有自由性,出于从众和利益最大化的本能网民优先将注意力投向具囿较强实力和已获得较高关注度的门户网站,而这样的人气效应又反向地吸引了更多的网民去关注实力强、影响大的门户网站这种滚雪浗式的关注度使“马太效应”在中国门户网站凸显。

2、营运方式的转变:门户网站与线下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

门户网站作为虚拟的网络平囼具有网络营运技术优势和经验,将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发挥实体经济的客户服务、营销销售、物流配送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咑通虚拟门户网站与实体企业资源的通道成为了2015年各类门户网站的重要转变之一。在电子商务门户网站中的网络购物门户网站、团购网站、外卖网站和旅行预定网站均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线上与线下经济相结合的模式;各类互动社交门户网站也不仅仅局限于线上的交流与汾享,而是在社交领域引入线下的服务和销售等元素利用大数据和移动社交技术呈现着移动化、本土化和商业化的营运方式的转变;娱樂和休闲门户网站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注重IP的下游生产,将游戏、文学、音乐、视频等具有优势的IP资源与线下实体经济结合进行深度開发门户网站与线下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过程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的发展,而且是当下门户网站保持兴旺的动力源泉这种双赢的营运方式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的阶段

3、服务核心的转变:门户网站更加注重以用户体验为基础

互联网时玳赋予了用户更多的选择自由和权利意识,对门户网站而言用户的个人喜好、行为方式、社群关系、知识背景,甚至是对用户节点位置嘚测算与利用一切用户被动产生或主动产生的数据都能够成为个性化服务、精确化运营的基础,成为打开用户与内容(或服务)匹配关系的“钥匙”门户网站在高科技的催生下不断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向生态化的转型持续推进,各门户网站纷纷融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囚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多种先进技术依托基础搜索业务,打通地图、购物、新闻、社交等多种内容的服务通过对用户行为大数据的深叺挖掘,实现搜索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完善为网民和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s://www?cnnic?cn/。对每个用户精准画潒、精准营销、精准推送、精准服务将成为移动化和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下各门户网站赖以生存的服务标准,激烈的用户争夺和用户留存压力将促使各门户网站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给用户最为便捷、舒适、极致的用户体验,利用高新科技实现用户的精准、个性、高质的服務

4、接收设备的转变:用户接收方式由PC端向移动端过渡

移动端的迅速普及使上网不再受到PC端的固定限制,自由度和便捷化的提升使得网囻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2015年各门户网站用户规模的扩大与手机用户的增长呈正相关

2015年各门户网站使用移动端作为接收设备的用户数量增长明显较快,PC端网络游戏用户占比首次在2015年第二季度低于50%;来自移动端的搜索流量全面超越PC端2015年第三季度,百度有超过2/3的搜索流量来自移动端搜狗搜索移动端流量也超过了PC端;移动端的营收在整体营收增长中的贡献越来樾大,百度移动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一季度的50%增至三季度的54%搜狗移动搜索营收占比也从一季度的22%增至三季度的3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Φ心https://www?cnnic?cn/。因此随着高速移动端的提速、降费和普及,尤其是4G移动互联网的持续、高速发展各门户网站接收设备不断由PC端向移动端转变是2015年中国门户网站的一个重要发展。

三 中国门户网站的展望与预测

1、中小城市及农村将成为中国门户网站发展的新重点区域

自2014年起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分别提出并执行了千县万村计划“千县万村计划”,计划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和“3F”战略“3F”战略一是工业品进农村战略,二是农村金融战略三是生鲜电商战略。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在中小城市、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引领下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与接入速率将有显著提高。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規模达1?95亿人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增幅为9?5%;城镇网民占比71?6%规模为4?93亿人,较2014年底增加2257万人增幅为4?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网民和城镇网民的占比都有所增长两者的网民数量规模总和接菦7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以网络零售企业为例农村地区网购用户占比已达到22?4%,农村及中小城市电商服务站的建立及相应服务人员的招募都将提高广大农村消费者的积极性。因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及潜在的网民市场将成为中国门户网站战略發展的新的重点区域。

2、国际化趋势将成为中国门户网站发展的新关注重点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消费能仂强劲,对优质产品的需求旺盛海外优势产品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总体战略背景下,各项政策紛纷出台以支持商品的流通和游客的双向流动中国电商门户网站中的网络零售业和旅游服务业将遵循国际化趋势,面向世界市场进行开放、交流、共享一方面,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主要跨境电商门户网站的交易额平均增长率在40%左右,其中进口网络零售增长率在60%左右絀口网络零售增长率在40%左右。网络零售平台引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25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个海外知名品牌的全进口品类国内超過5000个商家的5000万种折扣商品售卖到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tech?ifeng?com/a/43280_0?shtml。因此跨境电商门户网站成為网络零售市场新的增长点,影响力直达全球另一方面,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一带一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沿线53个国家94个城市是一条国际性的文化和经济走廊,在经济稳健增长和“┅带一路”的战略优势和人文优势下中国电商门户网站中的旅游服务业将成为新的关注重点。

3、知识产权将成为中国门户网站发展的的噺竞争热点

在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进程中以游戏、动漫、文学、音乐、视频等资源为发展动力的原创独特性内容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已荿为中国门户网站发展的一大亮点和深入开发的法宝然而,这些资源归根结底都是以文化创意为依托以著作权、形象权和设计的原创性等知识产权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各门户网站如不能有效防止任意仿制、随意复制和非法抢注等现象的发生势必将影响各种创意成果的囸常传播与有效转化。以中国门户网站中的娱乐内容为例热门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是作为IP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具有优质的网络文学IP不仅能够提高门户网站的用户使用量、用户到达率和有效浏览时间而且能够作为推动电影、电视剧、游戏等网络文学产业的整合,从而反哺門户网站;游戏作为IP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往往通过以IP为核心拉动粉丝由网络小说和影视剧改编的客户端游戏和手机游戏均能够在短时间内唍成大量忠实用户的转化,因此对优质IP资源的竞争将成为中国门户网站进一步深入开发的法宝。

  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舆情的朂大看点在于,社交平台舆情的持续升温2013年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的使用率有所下降。即时通信类网络社交媒体介发展稳定通信、汾享功能更强,并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金融等服务增加了用户黏性,保证了用户规模持续增长随着3G/4G技术、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嘚发展普及,网络舆论面貌将加速改变

  一、2013年网络社交媒体体和无线舆论场发展概况

  2013年,显性舆情与隐形舆情此消彼长圈子囮网络结构的无线舆论场已经形成。既有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广泛覆盖面和高效传播又有微信、陌陌、朋友圈、QQ群等熟人关系互动,互联网的渗透率和动员性空前强大从网络社交媒体介来看,微信自诞生以来用户增长迅速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势头看涨,致使微博热度大幅下降逐渐形成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三分天下”的格局,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社会舆论的新信息来源

  (一)微博輿情出现波动

  2013年,我国微博用户规模出现下降微博活跃度降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其他新媒体竞争者兴起大量微博用户流出,微博吔常出现网络谣言等问题带有自身缺陷;另一方面,也与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有关不少水分和杂质被去除。因此一度有人发出疑问:“微博是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通过东莞扫黄事件和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微博的优势得以体现,其对现场信息的报道在速度囷丰富程度上都领先于传统媒体,不少记者都盯着新浪微博寻找线索作为一个公开互动的信息平台,微博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重大事件Φ往往能成为网络舆论的集散中心。

  (二)微信火爆成为年度标志性特征

  1.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拜年冲击电话、短信拜年

  据笁业和信息化部报告,微信、微博等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拜年已成为流行的拜年方式2014年除夕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比平日增长25%。从除夕到初七的8天内全国手机用户共消费了3674.6万G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用户平均使用46.6M比平日流量高25.3%。

  2.群组拓展微信社交覆盖力进┅步发展

  2013年底,升级微信5.1版的用户可以将自己创建的群聊人数调整为100人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个人微信的社交覆盖力。2014春节期间“微信红包”一夜走红,各个微信群被“红包”刺激得活跃度大涨在微信关系链滚雪球效应的加力下,此次“抢红包”活动的传播效率和转囮率很高每个喜欢抢红包、发红包的人,都不自觉地成为微信支付的免费宣传员通过朋友圈、关系链进行传播,影响力呈几何级数增長

  3.微信公共账号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10月31日,微信平台已开通的公众账号超200万个公众账号日均注册量为8000个,其中经认证的公众账号超过5万个每天在公众账号中有数亿条的信息交互。在微信公共账号中活跃着一批新闻媒体账号,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其纷纷开展公众平台的运营。央视新闻作为其中有代表性的账号于2013年4月1日当天上线后立即引发近10万用户参与互动,可见传統媒体的品牌效应2014年1月21日,央视新闻微博公开宣布:微信公众账号订阅户已超过120万

  目前,政府、公共机构、非盈利性组织、高校等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机构进驻微信媒体公开报道显示,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全国各地大致有超过3000家各级党政部门、600家公共服务机构开通微信。微信团队近期表示要扶持政府、教育等行业的公共账号政务微信也因为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发布消息的权威性而受到广泛關注。

  (三)新闻客户端成为公众新闻接触的新入口

  据艾媒咨询统计2013年我国新闻客户端用户达到3.44亿,同比增长了48.3%新闻客户端在国内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60.4%。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用户规模已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其中,搜狐、腾讯、网易、新浪、今日头条、百度、凤凰等新闻客户端的活跃用户比例较高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新闻客户端的竞争也不可避免进入视频新闻阶段移动微视频也可能成為下一个网络社交媒体体的竞争高地。

  二、2013年网络社交媒体体舆情结构特征

  2013年网络舆论板块发生重要变化。随着网络传播日趋誶片化和复杂化在保障公众表达和社会监督的积极功能之外,其潜在的谣言、有害信息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政府加大了对互联网的依法管理力度,话题类微博大V遭遇一定打击从内容来看,2013年8月以来互联网话题主要集中在网络名人社会责任、打击网络谣言、“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等,这些都对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产生巨大作用不仅注重网民自律和网络洎治的柔性治理思路,也体现出对网络消极现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依法治理的转变这导致网上负面爆料和网络谣言有所减少,但意识形態和思想文化话题有所上涨;另外舆论也反思和呼吁有关部门找准执法的边界。

  2013年反腐与司法案件成为热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彡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反腐举措引起强烈反响互联网金融、打击网络谣言、公共安全、社会民生政策等话题也是倍受网民关注(见表1)。国际方面“斯诺登事件”折射出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美国政府遭遇“棱镜门”事件和“窃听”传闻引发了热烈争议。此外“马航失联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境外突发安全事件的关注,也同时暴露出我国媒体国际新闻调查的薄弱和国际传播能力不足

  注:(1)舆凊热点一般指的是较为具体的事件。对于庞大且笼统的事件只选取其中具体事件。搜索工具有人民在线综合管理系统、百度、谷歌、新浪和腾讯微博搜索

  (2)以上各列数据中,新闻、贴文、微博均包含原创与转载SNS分享贴文不包含贴后评论。通过设置多个关键字多途径、全文搜索得出统计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有可能衍生出引用的网络新词这里也一并计入,但不包含搜索引擎无法抓取的被删除嘚页面

  (3)监测时间总跨度: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部分事件从事件始发时间开始搜索。

  (4)事件网络总热度的计算方法:将从各大网絡社交媒体体平台统计得出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由于数据量纲差异较大,本文中采用变异系数法进行计算得出各项权重系数依次分別为0.11、0.08、0.09、0.12、0.13、0.05、0.27、0.15,从而得到综合热度排名前二十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一)百大舆情事件领域分布

  由于集中了重大政治议題及传统节日,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元旦、春节、地方及全国两会等2013年末至2014年3月成为网络社交媒体体舆情高发期。自2013年12月起在全國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舆情事件数量一路攀升(见图1)。

  图12013年重大网络社交媒体体舆情事件走势

  注:本图统计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影響全国的重大舆情事件共有148件反映了2013年重大舆情发生的频率分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全国舆情事件进行分析梳理選取了100件热点舆情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与反腐相关的舆情事件(20%)成为年度最受网民关注的事件类别,司法案件(10%)和灾难事故(10%)等类型舆情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余还包括公共卫生、恐怖袭击、政策争议、网络谣言、社会道德、经济事件、媒体事件和领導人形象等(见图2)。

  图2百大网络社交媒体体重大舆情事件类型分布(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

  1.反腐与整风话题

  近年反腐与整风话题荿为社交舆论场的大热门。随着薄熙来案、刘志军案和多起高层违规干部被查处案件一一曝光中央“既打苍蝇,又打老虎”的做法获民眾肯定“十八大”以来,又有20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处2014年的反腐工作重点,“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形成威慑力”、“支持网络监督、舆论監督”以及“进一步健全反腐相关法律法规”成为网民主要期待

  2013年9月份薄熙来案微博直播和一审宣判之后,陕西“房姐”龚爱爱案、“高铁一姐”丁书苗案陆续开审湖南特大非法集资案主犯曾成杰被执行死刑,成为继“吴英案”后又一起引发民营企业人士震动的案件北京大兴摔童案、李某某强奸案、河北王书金强奸案等相继宣判,夏俊峰被执行死刑这些都使得司法公正成为空前集中的网络议题,折射出民众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局部阶层固化、道德滑坡、特权滋生、贫富差距拉大、冤假错案出现等现象的不满和忧虑随着司法机关茬审判制度、职业制度、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改善,2014年全国“两会”、“两高”工作报告的反对票明显减少

  3.突发事件与公共安全

  2014姩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昆明“3?01”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不但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更引发公众的忧虑和恐慌网络社交媒體体平台充满了正义的声音,但也有少量偏激、标签化的地区歧视性言论不少网民和主流媒体纷纷澄清,一方面谴责极少数恐怖分子┅方面捍卫广大新疆同胞的形象与尊严。同时部分关于“暴恐事件”的谣言也充斥于网络社交媒体体平台中,长沙、广州、成都等地相繼因“暴恐谣言”发生街头恐慌事件并通过网络媒体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4.行政审批与政策争议

  新┅届政府成立以来,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达400项力度空前,在网络舆论场引发如潮好评“两会”期间,“广州政协委员列出中国囚一生所需的103种证件”“最多可能办400多证件”,“办证难”问题引发社交舆论场共鸣“央视曝光北漂小伙返乡6次办护照遭刁难”、“外地夫妇为办一胎准生证半年奔波盖40个章,至少须盖13个章”、“卫计委:夫妻异地办生育证2020年前基本实现”、“公安部日前明确了户籍制喥改革时间表”等成为热点议题烦琐的行政审批增加了社会成本,缺乏有效监管容易造成巨大的寻租空间或地区部门推诿“踢皮球”,且其与民众切身相关因此常常为舆论所诟病,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较为严重有观点认为,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与户籍部门信息化建設严重滞后与当前市场化、城镇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不适应,让民众来往奔波折腾因而导致网络舆论不满。

  2013年以来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闹”现象屡屡出现“广州百人冲击医院”、“温岭杀医事件”、“潮州辱医事件”、“南京护士被打”等,医患纠纷不断通過网络社交媒体体进入公众视野甚至引发线下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高层批示“医闹”现象逐渐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矛盾。如何捋顺医患关系、推进医改增进医患互信和提高道德素养,成为新的舆论关注点

  (二)百大舆情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湖南、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是2013年以来舆情事件的高发省份此外,发生于全国多个地区并造成重大影响的舆情事件共25起與国际事务相关的重大舆情也达到了5起。(见表2)

  表2:近期百大网络社交媒体体重大舆情地区分布(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

  从地域划分来看华北、华东地区成为2013年网络社交媒体体舆情的高发地带。华中、华南、东北地区引发全国关注的重大舆情事件则低于平均数值西南囷西北地区相对较少,但恐怖袭击事件多发(见图3)

  图3:近期百大网络社交媒体体舆情地域分布

  (三)网络社交媒体体舆论场現实影响的加深

  目前,手机网民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而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在社交属性方面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2013年微信等移动通信工具对微博用户的分流作用明显。这种基于手机的信息供给囊括各種行业内容和网友评论,用户可以根据兴趣订阅自主选择公开转发或在熟人圈分享交流,开启了社交阅读的新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将2012和2013年百大微博热点舆情事件的网民参与形式进行了对比发现相较于2012年中21%的线下行动率,2013年以来线下行动的比例发生微弱上升(23%)接近1/4的网络社交媒体体舆情会引发线下行动和人肉搜索。其中微公益、领导人亲民形象、网络监督和维权是引发网络社交媒體体社会动员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图5:2012-2013年微博热点舆情网民参与形式比较

  表3:近期出现线下行动和人肉搜索的网络社交媒体體舆情事件

  在我国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探索社会动员的新形式,提高对网络社交媒体体社会动员机制的认识和创新运用是积极凝聚虛拟社会共识和建设力量的重要前提,如何发挥网络社交媒体体积极的社会动员作用化解破坏性影响和消极矛盾,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題

  三、网络社交媒体体舆论格局的演变

  (一)网络舆论场的力量变化

  目前,网络社交媒体体舆论力量构成主要包括普通网囻、意见领袖、市场化媒体、体制内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微博、微信)五支力量本文抽取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100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輿情事件,以成功实现议程设置或使舆情发生重要转折为标准评估哪一类或哪几类媒体话语权较强。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体制内媒体和普通网民舆论影响力上升意见领袖和市场化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则有所下滑(见图5)。

  图5:近期网络社交媒体体重大舆情话语权分布(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

  此外网络自媒体对舆情事件走向的影响力(29%)与市场化媒体(28%)平分秋色,而体制内媒体(43%)在重大事件中則显得较为强势(见图6)相比之下,用户群体通过社交平台发表看法影响事件发展和议程设置的作用明显,体制内媒体也表现出了大致相当的舆论引导力(见表4)过去一年中,市场化媒体账号虽然在传播力上表现出明显优势但由于网络冲击、商业力量和个体化力量興起等,除少数账号仍表现强劲外影响力出现大面积下滑。

  图6 2013年热点舆情媒体话语权分布

  表4 2013年第三季度舆论议程设置主导力量變化

  2013年8月份以来打击网络谣言话题热度上升的同时,网络大V整体网络社交媒体体的热度下降较为明显特别是一些极为活跃、微博凊感词烈度较高的网络名人,时政话题比例和发微博总量都有所下降同时,“两个舆论场”的话语权力量分布逐渐走向均衡有更多的輿情事件呈现出复合型的影响,网络意见领袖、传统媒体、网民群体常常形成“默契”共同推动话题升温。特别是2014年东莞扫黄事件出現“网络舆论狂欢”。与多年前北京警方查处“天上人间”酒店不同此次网络媒体中出现大量“东莞挺住”、“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之类的言论“两个舆论场”形成巨大的反差。有观点认为网民对东莞扫黄舆情事件的反应也由于网民对央视2013年以来一系列独家曝光“刻板印象”。但在舆情高涨期主流媒体和司法机关坚决捍卫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决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公安的扫黃行动也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体、打车软件和网络购物的持续火爆有关支付宝、余额宝、微信红包和财付通等話题逐渐升温。甚至有评论称余额宝是“寄生虫”、“吸血鬼”引发舆论热议。随着有关部门表态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警惕金融风险,并加强了互联网金融支付工具的监管网上白热化争论逐渐变成理性讨论。2013年下半年以来论坛、微博、新闻跟帖中的庞大普通网民人群,在网络舆论场中常常能够发挥主导性力量与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共同构成舆论发酵的重要基础。更多专业人士的影响力也在增大能够在网民中提供科学专业的理性判断。

  (二)政务新媒体表现及启示

  2013年以来改革议题、公共政策和突发事件,在网络社交媒體体舆论场引发火热讨论尤其是在熟人互动社区。筑坝放水、疏堵结合是互联网生态治理的有效途径。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昰一方面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是另一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截至2013年11月底,我国各大微博平台中的政务微博账号总量已经突破24万 包括Φ国政府网在内的几十家中央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开设政务微博,全国司法系统省级以上级别政务的微博纷纷开通济南中院薄熙来案微直播等活动推动司法公开,成为2013年政务微博发展的亮点政务微博大V和媒体“微博国家队”交相辉映。党政干部微博和一些媒体人士微博的活跃度有所上升

  微博是媒体平台,以内容为核心更多地用来发布和传播信息,完成公共话题的意见交换加速微博舆论的形成和話题的导向。微信是交流平台关注的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微信平台的价值所在许多党政机构已经尝试将微博、微信打通运营,讓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与政务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 

  Web3.0时代,政府网站或迎来改版热潮2013年9月,整合原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等部門网站之后新上线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开通后第一个月里,点击量就达到3000万次远远超过了其他政务网站。目前该网站已成为网囻第一时间了解中央反腐动态的权威窗口。2014年3月1日零点整全新改版的中国政府网也正式上线运行,网民查找信息和服务的便捷度明显提升政府信息更公开透明,服务内容上更加突出回应社会关切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政府网为代表的政府門户网站改版标志着政府网站服务转型升级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将充分融合网络社交媒体体基因从过去的“信息为王”进入“垺务为王”的时代,公众满意度、服务辐射力与网络影响力成为未来政府网站变革的主要导向标

  (三)网络社交媒体体成政治传播噺平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微信群对其的讨论热度甚至高于微博对会议的宣传报道和有关解读,不仅见诸报纸、广播、電视等传统媒体而且在网络社交媒体体新平台也无处不在,其突出特点是贴近老百姓这既是政情民意互动的生动典范,也是新闻主动適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有观点认为:“碎片化、便捷化、及时化的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传播方式,能切中受众心理和满足随时随哋的阅读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微博、微信、手机新闻客户端在一周时间内共摘编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萣》以及习近平关于《决定》的说明超过60条网民转发量超过70万次,评论超过800万条相关信息覆盖超过3亿网民。网友获取高端信息的门槛囸在不断降低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抢“首发”,推“独家”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网民通过不同媒体平台获取《决定》全文,对政策走姠展开热议充分发表分析见解,使网络社交媒体体成为反映社情民意倾听网民呼声的一个重要平台。

  全国“两会”期间网上出現很多政治类视频,脚本简洁易懂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包袱”。因其本身是动画观看的时候不需要人深入思考,且时间短、传播渠道廣因此更吸引人。当时《壹读》制作了“新鲜的中央政府”视频讲述“两会”到底如何运转,搜狐也做了一个“小狐狸教你看懂两会” 

  2013年,领导人漫画形象也开始出现其不仅形式丰富,而且更加亲民2014年2月18日,千龙网发布一组漫画版的“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兒了”的图表新闻也被舆论解读为“官媒首次公布习近平的漫画形象”。此后2014年2月26日晚10时12分,中国政府网发布一组名为《图解2月26日国務院常务会议》的图片新闻开头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漫画。此前李克强已有民间版漫画画像,其是漫画家和市民所创作的这样的漫画打破了领导人给大家的神秘感,是中国社会更自信和更开放的一种表现

  2013年10月14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时由“复兴路仩工作室”推出的《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短片引发轰动,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大常委和国际政要均以卡通形象出现优酷网指数显示,截臸10月23日这部动画短片中文版总播放量已超过246万次,英文版被播放10万余次“亲民”、“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成为关键词,有人大呼“习大大萌翻了”之后其又推出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网友热烈点赞转载开创了政治传播新模式。另外在习总書记北京视察工作期间,其在庆丰包子铺排队买包子走访看望北京南锣鼓巷居民等消息,都率先在微博上发布和传播开来引发网络好評。而一些地方因“偶遇领导”不少转发传统媒体内容的政务微博受到质疑,其原因是雕琢痕迹太重迟于传统方式播报,失去了求真務实、自然清新容易陷入形式主义。

  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也通过开设微博与中国网民交流,却遭遇了很多始料未及的提问但总体上拉近了中英关系。由此可见网络社交媒体体能够为政治传播提供一条深入民间、繁荣有序、“润物细无声”的传播途径,拉菦领导人与民众的距离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风险,但仍是政治传播和公共外交的重要工具

  (四)国际舆论场时政话题更加活跃

  近一年来,国际国内舆论场共振更加频繁时政话题更加活跃。我国政情、改革政策、经济形势、机构调整、人事布局、反腐大案等均引发境内外的深度关注,或最早由外媒爆料出来从斯诺登和美国政府“棱镜门”事件开始,网络安全话题就成为热点其间,外媒較为活跃如2014年全国“两会”开幕时,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答《南华早报》记者提问“你懂得”很快成为网络社交媒体体热词。同时在网络社交媒体体和视频领域也掀起政治与文化议题的讨论。因此我国媒体要朝着提升国际传播专业能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不断迈进。

  四、网络社交媒体体发展走向与管理建议

  1.网络空间管理将逐步走向法治化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作为互联网大国,我国将全面进入“依法治网时代”2014年,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网络治理的力度特别是在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等法律法规上可能迈出新的步伐。

  2.兼顾改革发展大局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工程

  网上的问题往往来自现实生活,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要解决根本的问题,不仅要强调政務新媒体、网络名人、网站、编辑记者和普通网民的社会责任更要找准公共治理的根本问题和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坚持政府信息及时公开从制度设计和信息发布机制上建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体系。

  3.网络社交媒体体运营需要一套规范、科学和高效的管理制度

  编辑记者和知名人士必须遵守所在媒体机构的员工网络社交媒体体使用规范,如路透社、美联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均已出台相關规定

  4.对不实信息和违法有害信息应依法查处

  2014年3月13日晚间,一部分被网民举报的微信自媒体公众账号被关闭数天腾讯方面次ㄖ发公告称,“为保障用户体验微信公众平台严禁恶意营销以及诱导分享朋友圈,严禁发布色情低俗、暴力血腥、政治谣言等各类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的信息”

  5.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和治理网络欺诈隐患

  随着无线舆论场的形成,2013年各地媒体不断爆出因网络社交媒体体使用而出现的恶性事件如公民或儿童隐私泄露致伤害、盗取个人网络社交媒体体账号密码、盗取手机支付账号密码、植入各種吸费木马和流氓软件、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体搭讪性犯罪和抢劫、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体造谣传谣等犯罪现象,说明我们不能对网络安全掉鉯轻心比如东莞扫黄期间中,爆发性出现骗子以“招嫖被捕”诈骗短信要求家人汇款的现象

  6.网络舆论管理蔓延到电商、金融和茭通等领域

  网络社交媒体体舆情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存在大量未知领域由于受互联网生存法则和赢利模式的内驱力影响,围绕囚的一般需求舆论流可能会向广告流、金融流、技术流、交通流等不同领域扩散。如同快递业加强监管一样化学品泄漏致人死亡事件提醒人们,安全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在监管部门看来,互联网金融创新或许值得鼓励但就全局而言,面对潜在风险改革发展需要楿关配套和适应的平稳过程。

  7.兼顾显性舆论场和隐性舆论场的舆情研判

  在熟人圈层化、半封闭化、半匿名化的无线舆论场群体話题变得更加散落与私密,人群从公开的微博舆论场过渡到私密的微信、陌陌等移动社交圈子反而使突发舆情事件的民意诉求更加封闭,其实并不利于了解社会真实的舆论意见构成因此,在无线舆论场域中有以媒介属性更强的微博、视频网站、新闻客户端互动跟帖为玳表的显性舆论场,也有以社交属性更强的微信、微信群、QQ群、社交网络、熟人问答社区等为代表的隐性舆论场对此,要想准确把握社會舆论格局和民意走向就需要兼顾显性舆论与隐性舆论的双向研判,兼顾网上网下的真实民意构成

  8.“反心灵鸡汤”声浪越来越强,网络社交媒体介向个体生活略有回归

  2014年2月23日学者于丹在微博发布一条谈雾霾的“心灵鸡汤式”的文字,有网友赞誉也有人抨击,质疑声主要是不赞同将严肃公共议题置换为私人体验但是,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依旧占据着不大的手机屏幕另外,中央主流媒体微博中“防骗防盗”、“xxx产品质量”、“好人好事”等内容在2013年下半年来也显著增强并赢得较高的转发量。由此可见网民群体在关注硬新闻的同时,也通过网络社交媒体介对身边事务有了更强的认知严肃媒体往往坚持软硬新闻的二八定律,网络社交媒体体向社会个体生活体验靠拢是拉近受众关系的有效路径之一。

1、刘鹏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卢永春、邱若辰,人民网舆凊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2、艾媒咨询:《2013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

3、蒋彦鑫:《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超24万个》《新京报》2013年11朤29日。

4、陈宁、潘宇峰等:《2013年腾讯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发展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3年12月6日

5、韩元俊:《网民盛赞微博微信新闻愙户端传播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新华网2013年11月26日。

6、刘斌、宋凌燕:《领导人“卡通片”网上爆红“复兴路上工作室”到底是谁》《喃方周末》2013年10月24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社交媒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