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7元8块钱买进9块钱卖出8元卖出,9元8块钱买进9块钱卖出10元卖出。问亏还是赚了。

一个人花 8 元买入一只鸡,9 元卖出,10 元再买入,11 元再卖出,他赚了多少钱?
按投票排序
可以看作两次独立交易,(9-8)+(11-10)=2元,用不着那么纠结的分析吧!
1.净现金流:2元。现金流出=8+10=18现金流入=9+11=20净现金流=现金流入-现金流出=20-18=22.经济学利润:-1元。利润=2元机会成本(本可以获得的最大利润)=(11-8)=3元经济学利润=利润-机会成本=2-3=-1元3.纠结了我好久的是这个1元的答案。为什么9元卖出10元买进亏1元?9元卖出10元买进亏1元的意思是说,在9元卖出鸡的时候,鸡的价值已经是10元了。但问题在于,这么理解的回答者们在8元买进,9元卖出这一步的时候又说赚了1元,意思是9元卖出鸡的时候鸡的价值是8元。同样是9元卖出鸡,为什么对于8元买进来说就是赚1元,对于10元买进来说就是亏1元?因为他们把它分成了三个营业周期了!周期一:买8卖9,赚1;周期二:卖9买10,赚-1;周期三:买10,卖11,赚1;周期一利润+周期二利润+周期三利润=1+(-1)+1=1元但实际上8元买、9元卖、10元买的过程是一个经营周期:买8,赚0;卖9,赚1;买10,赚0;卖11,赚1;周期利润=0+1+0+1=2元所以说,在没有赊销赊购的情况下,当期现金流量=当期利润。在长期时期内,累积现金流量≠累积利润我终于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
1. 会计利润:赚2元。账面上(9-8)+(11-10)=2
2. 经济利润:亏4元。
他本可以在8元的进货价上购入2只鸡,然后在11元时卖出这两只鸡,净赚6元,他后面这么折腾账面上只赚了2元,机会成本6元,亏4元,2-6=-4。
对于鸡鸭粮食这种货,存储成本折损等都要算的。8元买进的鸡坚持9元不卖出,它能挺到市场价格11元时么?你们这些还好意思算出-1元的,8元涨到11元之间的饲料钱是出了4块么?还IBM,这种段子都不能说是好段子。与其这么复杂,还不如简单点儿来,咱就算利润2块得了。
持有现金为状态函数 u,收入定正号,支出定负号,那么有:算出一块的是这个算法:,可惜是错的
小学的时候为了类似问题差点和喜欢的男生闹翻orz ……现在认为他是对的,不能把没赚到的当成亏了的
假设鸡的合理价值是11元:8元买入了价值11元鸡
亏了2元10元买入了价值11元鸡
赚了1元11元再卖出去
没赚钱结果:
3-2+1=2元答案赚了2元-------------------------------------------------------------------------------------------------------假设鸡的合理价值是x元:8元买入
赚了9-x10元买入
赚了x-1011元卖出去
赚了11-x结果:
x-8+9-x+x-10+11-x=2答案赚了2元-------------------------------------------------------------------------------------------------------整个交易过程中的货币走向如下:C支出11元
总支出= 11元 B支出9元
总支出= 负1元
即赚了1元A支出8+10=18元
收获9+11=20元
总支出= 负2元
即赚了2元鸡的主人
总支出= 负8元 可以看到所有参与者的总支出刚好平衡:11-1-2-8=0.故结论A赚了2元
2元。卖鸡的仁兄的做法,恰似一在市场上倒卖股票的人,价格上下浮动,每次交易有赚有亏,多次交易之后,倒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呢?若按某个兄台的算法,结果还没出来,先把自己给绕晕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最终资产减去投资。该仁兄前期投资8元,追加投资1元(10-9),最终资产11元,所以赚了11-(8+1)=2元。当然这是假定交易过程很短,利率尚未起作用的前提下。
总收入: 9+11=20
利润=收入-支出=20-18=2
为嘛要按时间去一个一个算呢。。。
感觉像是脑筋急转弯,看谁猜得透题意。算来算去,前提还是各自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码字越多你就亏的越多,更别说花费时间在这种无聊的问题上。
不给底金直接算收益不就是耍流氓吗?
亏了一块。上面说亏的都太复杂,我简单说一下吧。你本来能赚3块的,但实际上你只“赚”过两次“1块钱”,所以亏了1块钱;或者可以认为真正赚钱的人是直接接手转手的那个人,他白白赚了1块钱,这1块钱是从谁头上赚的呢?为什么这么想呢?因为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成本,赚3块是合理利润预期。本人没系统地学过经济学,都是个人理解。顺便补充一个理解:真正赚钱,那你要想办法把鸡直接在第一次出手的时候以超过11块的价格出售出去。
题目:一个人花 8 元买入一只鸡,9 元卖出,10 元再买入,11 元再卖出,他赚了多少钱?拜托!麻烦请不要计算那些虚无缥缈的钱,好吗?来看我的算法:打个比方,刚开始他一分钱都没有。1、先是借了8元。2、第一次卖出之后,获得9元现金。3、第二次买进之前,再借1元,凑得10元本金。4、第二次卖出之后,获得11元现金。5、归还(8+1)9元借款。6、最终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获得2元。====================没看懂?====================我再打个比方,刚开始他就有8元本金。1、第一次卖出之后,获得9元现金。3、第二次买进之前,再借1元,凑得10元本金。4、第二次卖出之后,获得11元现金。5、归还1元借款,剩于10元现金。6、除去自己本身的8元本金,还是赚了2元。====================还没看懂?====================我再打个比方,刚开始他就有9元本金。1、第一买卖,使用8元本金,赚得9元现金。2、加上第一次交易未使用的本金1元,身上总共有10元现金。3、第二次买进之后,10元全部花光。4、第二次卖出之后,获得11元现金。5、除去自己本身的9元本金,依然是赚了2元。====================最后====================请告诉我,如果拿到手上的现金还不是真实的。那你告诉我该怎么算?信不信我用赚到的2元分成4份,买水军支持我的观点?以上
这个是IBM的考试题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该题考查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否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即: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经济学上亏两元 数学上赚一元
从净利润看,是只赚一元,但是他的资本总量已经从8元上涨到了11元(没考虑到总量的膨胀);或许有些人说中间倒卖了两次浪费了时间精力,直接8元把鸡买回来,坐等涨到11元再卖出去那么净利润就是三元了,但是如果考虑到风险((这里把鸡抽象成货物也许更好)一只鸡整个过程都在自己手里,而且时间越长,他就越可能发生意外,如病死,被偷等等,再加上维护成本,你还不知道他哪天降价),中间的两次交易确实是必要的,因为等于规避了很多风险(还增加了现金流动),所以整个交易过程应该看成理性的保守主义做法,因为世界上没有人能准确预知未来,通过一步步扩张资本逐步获利虽然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这些成本是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又规避或者降低了无法承担的风险,还是有值的学习的地方-----------------------------------------------------------------分割线-----------------------------------------------------------------有人说我的净利润一元是错的,可能是我没讲清楚,我的思路是:8元买入(基础成本8元,即-8),9元卖出(净利润利润一元(9-8),即+1),10元再买入(用之前的卖鸡的9元买,必然负债一元,抵消了前面的一元利润(9-10 +1),此时盈亏相抵),11元再卖出(又赚一元(11-10)),所以结果是净利润是只赚一元
就这个过程,2元。关于“2元肯定是面试失败者”这句既然有那么多假设,你根本不知道9元售出后,10元重新购入前,这9元的现金流究竟投资收益了多少。没完没了。
我打眼一看就知道两块了…
借:存货——鸡
8元借:现金
贷:存货——鸡
1元借:存货——鸡
10元借:现金
贷:存货——鸡
1元不考虑增值税的情况下:这里把鸡当做存货来看,这只鸡交易这么频繁,也可以看做交易性金融资产。总结上面的会计分录,借:现金
20元贷:现金 18元
当期损益 2元所以在这个会计期间,当期损益为2元;但是在最后的会计时点结转利润时,只有1元。不知道对不对,望指正。
看到前面很多回答都提到了“机会成本”,其实这样说是不合适的,考虑到玩家在这个过程中,是持续地得到信息的,在前一个时刻他得到的信息决定了它认为自己应该8元买入(比如知道鸡即将涨价),后一个时刻获得的信息(比如这时候得知鸡很容易得病死掉)决定了他认为应该9元卖出,等等。每一个时刻玩家的决策其实都是玩家在该时刻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的最优决策了。所以你在事后再说,其实他可以8元买11元卖,是片面的。
先不看上面的答案,这样算把,加入我手上有10块钱,8元买入就等于2元+一只鸡,9元卖出就等于11元,10元买回就等于1元+一只鸡,11元卖出就等于12元,答案是赚了2元,看三楼回答我好想错了,看一下问题已关闭
与已有问题相似
问题已重定向至
一个人花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出,又用10元买进,11元卖出,问他最后赚了多少钱,到底真正的答案是什么?
好吧,这个是很老的一个问题,“所谓的IBM面试题目”(不知道真假),我的直觉是赚2元,两次独立的交易,但是看下面的回答却有些道理:&br&&br&&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这是IBM面试时的题目,有四种算法:
  1、9-8=1,11-10=1,1+1=2,所以最后赚2元。
  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
  所以是赚3块;
  3、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
  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
  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所以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傻子,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经测试,企业认为: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
  回答-2元者,面试成功!!!
&/code&&/pre&&/div&
好吧,这个是很老的一个问题,“所谓的IBM面试题目”(不知道真假),我的直觉是赚2元,两次独立的交易,但是看下面的回答却有些道理:这是IBM面试时的题目,有四种算法:
  1、9-8=1,11-10=1,1+1=2,所以最后赚2元。
  2、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
  所以是赚3块;
  3、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
  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
  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所以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傻子,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经测试,企业认为: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
  回答-2元者,面试成功!!!…
连利润和机会成本都搞不清楚的渣渣,还编啥IBM面试题。本来可以赚3元,交易后变赚一元,那么就是赚了-2元。那我本来可以用这8元买手机贴膜赚80元的,现在只赚了2元,要不要说说答案是-78元啊。。。。
我的回答是1元。不知道到底问什么
题目:一个人花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出,又用10元买进,11元卖出,问他最后赚了多少钱,到底真正的答案是什么?拜托!麻烦请不要计算那些虚无缥缈的钱好吗?来看我的算法:打个比方,刚开始他一分钱都没有。1、先是借了8元。2、第一次卖出之后,获得9元现金。3、第二次买进之前,再借1元,凑得10元本金。4、第二次卖出之后,获得11元现金。5、归还(8+1)9元借款。6、最终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获得2元。====================没看懂?====================我再打个比方,刚开始他就有8元本金。1、第一次卖出之后,获得9元现金。3、第二次买进之前,再借1元,凑得10元本金。4、第二次卖出之后,获得11元现金。5、归还1元借款,剩于10元现金。6、除去自己本身的8元本金,还是赚了2元。====================还没看懂?====================我再打个比方,刚开始他就有9元本金。1、第一买卖,使用8元本金,赚得9元现金。2、加上第一次交易未使用的本金1元,身上总共有10元现金。3、第二次买进之后,10元全部花光。4、第二次卖出之后,获得11元现金。5、除去自己本身的9元本金,依然是赚了2元。====================最后====================请告诉我,如果拿到手上的现金还不是真实的。那你告诉我该怎么算?信不信我用赚到的2元分成4份,买水军支持我的观点?以上
不讲经济效益什么的,不懂。8元买进说明你手里只要有8元本钱。卖了,手里有9元了。又要10元买进,不够,所以最开始你手里至少要有9元。最开始9元,最后11元,不是赚2元是什么?我以为,拿到手里的才叫收益,凭空想的我本可以赚多少多少钱,那叫收益?
好吧,我觉得这个答案应该说的比较清楚:
-4元,鸡的成本为8,成交为11,每次利润为3。如果最正常的两次交易潜在收入为6.但是这两次的总的现金流入为2,所以可以得出损失为4 ps老板看到这样会不会直接录取我啊O_o觉得有歪理的就赞
来知乎,参与讨论一人8元买一只鸡,又9元卖出。他觉得亏了,用10元买进,又11元卖出。问赚了还是赔了?
一人8元买一只鸡,又9元卖出。他觉得亏了,用10元买进,又11元卖出。问赚了还是赔了?
09-10-09 & 发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们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_百度知道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
提问者采纳
  这个是IBM的考试题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该题考查的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看你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思考,也测试你在纷杂的交易过程中能否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解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商品的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问题,就是说鸡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  (i)第一次8元买进,对他来说(也对以后要与他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是8元。然后以9元卖出,这时赚了1元,这里是很显然的,没有疑问。  (ii)请注意,接下来这句话是关键:买走鸡的人(我们称之为B)花了9元才买到的这只鸡,所以此时对B来说(也对以后要与B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就是9元了,如同一开始那人(我们称之为A)花8元买到鸡的时候鸡的成本就是8元的道理一样。  (iii)这时A又从B处将这只成本是9元的鸡以10元买了回来,如果我们从B的角度想,就是B把9元买到的鸡以10元卖掉了,B赚了1元,相对地就是A亏了1元。  (iv)现在A手里的这只鸡是花10元买回来的了,所以对A来说(也对以后要与A交易的人来说),鸡的成本又涨到10元了。  (v)最后A将这只成本是10元的鸡以11元卖给了另一人(就叫C吧),和(i)的道理一样,赚了1元。  然后总结一下:(i)时赚1元,+1;(iii)时亏1元,-1;(v)时赚1元,+1。一共+1-1+1=1元。所以可以说A这家伙脑袋进水了,(i)之后就已经赚到1元了,步骤(ii)至(v)都算白干了,没有效率。  我们现在来看,鸡在C手里,是他花11元买的,就是说现在鸡的成本又涨到11元。如果一开始A就把当时在他手里成本还是8元的鸡以11元卖给C,同样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就是说A原本能赚到3元的,现在只赚到1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A其实是亏了2元(即: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利润,也是一种变相的亏损)。  经济学上亏两元 数学上赚一元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4条回答
答案有很多,这要看考官想考哪方面的能力
1、从数学角度:两次买卖,各赚了1元,共赚了2元。
2、从生意角度:原本8元买进,最后可以11元卖出,本应赚3元,也就是相对的说亏了1元。当然这个过程中谁又能保证最后会卖11元,而不是跌到7元呢,这个暂且不考虑,还有,从8元等到11元这个过程中,养鸡的费用也暂且不考虑,但是咱要说明,因为考官就给了这个题目,你不知道最后他会在那个地方挑你的毛病。
3、从成本角度:不但是相对亏了“第2条”中说的那1元,而且还白搭进去了中间那次卖出又买进的人工和时间、和中间可能产生的交通费或者其他费用,当然这是从成本角度分析。
4、从道德角度:此人两次招鸡,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不仅有票唱罪,他还从中获利,很有可能被判组织卖银罪。结果会被判处有...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有兴趣的话,把楼上诸位的答案看看。(您可能会晕菜)关键步骤就是:你有没有把“本该赚的但没有赚到”当作亏损。理解了吧~知道了吧~感谢楼至采纳我这个天才的答案为最佳答案。我可是一语道破“天机”。呵呵!
把此过程分成两次交易:第一笔交易,八元买进,九元卖出,赚一元,第一次交易结束;第二次,十元买进,十一元卖出,赚一元,第二笔交易结束。所以他一共赚了两元钱。
这个是两次交易的是同一只鸡,就容易把整个过程笼统的一次性处理,所以就出现了混淆。我们只要把第一次和第二次交易的物体换成不同的就简单的多了:一个人,花八元买了一只鸡,九元卖出去;他又花十元买了一只鹅,十一元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少钱?是不是现在一眼就能看出来了呢?
我知道这个是什么面试题。什么说两元是失败者,一元的才是有头脑的。我想那个完全是无理取闹吧。
换个思维,
设他最初的财富为0,
8元买鸡后,此时记财富值为-8
再以9元卖出,支出9元,财富值为-8+9=+1
10元买回来,支出10元,财富值为-10+1=-9
11元卖出,...
就是两元,不要考虑太多!不要把它当做一只鸡,看作两只鸡,第一只8元买进9元卖出,赚1元;第二只10元买进11元卖出,赚1元。总共2元!经济学上的理论只存在理想状态中,也就是已知鸡还要上涨到11元,可是现实中却并不一定,鸡的价格没准儿还会下跌到7元呢,那我们存着不卖岂不是就亏了1元!股市就是这个道理,股票涨了,觉得还会涨,一直不抛售,最后跌了!有利润时就大胆的卖出去,这是最保险的方式,不要贪得无厌!
那个长篇大论的,其实你自己才是傻子,装什么B,还搞个1元出来,你根本把自己弄混淆了。其实这个非常简单,有些人看见是IBM题目就以为很复杂,正如大学考试题里出一题1+1=?都没人敢回答一样。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明显是赚1元。难道“10元买只鸡,11元卖出去”就不是赚1元???假如我口袋里一共有10元钱,我用8元买一只鸡后,口袋剩下2元,然后把鸡9元卖出去,现在口袋就是11元,没意见吧?!?!OK,然后用10元把鸡买回来,现在口袋剩下1元是吧?现在再把鸡11元卖出去,现在口袋是12元吧????当初是10元,现在是12元。你说赚了多少?
装什么B,确实,2元就是2元,实实在在的。什么叫“本该赚的但没有赚到”?你一只鸡买回来是8元,你如何确定等你过了些天卖出去就一定会涨成11元?万一到时候是7元呢?你不是更亏?
而且,既然要讲,就要讲的更加实际一点,你鸡买来,要等到他涨到11元再出手,你中间不要喂养吗?喂养就不是成本?就算是不需要养的实物,那也要找地方存放啊,这都需要资本。如果非要说经济头脑的话,这个就像炒股票,什么时候该抛就抛,抛了就有钱赚,不抛,留着,说不定就亏了,你有的赚的时候不抛,那只能说明你想赚的更多,但是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只能说明你的胆量大而已,除非你是先知,你未卜先知了肯定会涨,那我无话可说,那你是对的。
如果单单是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就是2元。
9出10进不能算亏。。总体还是赚2元。。不过依照IBM 或 BMW 的面试来说,回答2元就错了。为什么?本来应该能赚3元得,你只赚了2元,亏损1元。大家可以自己理解。
是赚2元啊,就像一个工程,经过一包,二包,三包,一包赚了1000万,二包赚500万,三包赚300万,按有的人说三包可经直接包工程,那么他三包他就赔了?!但他能直接包吗?!在不,农民把粮食5000元卖给了粮站,粮站6000元卖给国家粮仓,农民就是赚了5000-成本,粮站就是赚了1000,各有所收。这个有所谓的泡沫吧!这个问题是你赚了多少“钱”?而不是你的收意!不是你所得到的利益!
把问题看作是两次支出与两次收入,支出是花出去的钱:8+10=18,收入是卖出所得的钱:9+11=20,收入-支出=20-18=2,所以得2元。
这两次交易实际赚了2元钱,这个没有问题。但综合这两次交易,这个人可以以每次最低8元买入,以每次最高11元卖出,也就是每次最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赚3元,两次可以赚6元。也就是说这个人少赚了4元,就是这样。再进一步想,如果开始时你有24元,你就应该以8元买入只3只鸡,再以11元卖出。那你就有了33元。第二次就可以以8元买入4只鸡,再以11元卖出得44元。同样两次交易后你赚了44-24+1=21元。而不是 6x3=18元。假如你是做销售的,你的老板听了你的这个答案一定笑的乐不拢嘴了。
假设你有9元第一次买了8元
9-8=1再买9元
你现在有10元在身上了吧第二次你用10元买了
你身上没钱了吧再买了11元你身上现在有11元了吧11-9=2所以赚了2元别说其它的简单就是这样
第一步:8元买,9元卖,9-8赚了一块钱;第二步:10元买,转的一块有赔进去了,现在不赔不赚。11元卖。11-10赚了一块钱。
简单点说 这只是个人的看法
把整件事情看成2笔或者3笔生意而已两笔 :8进9出赚1
10进11出赚1
三笔:8进9出赚1
9出10进亏1
10进11出赚1
最后赚1其实9进10出的那一笔只是把风险转嫁的产物
胆子大就赚的多 胆子小的就稳稳的赚
很简单的道理
比如说他只有8元。他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就赚了9-8=1元。 他现在本钱是8+1=9元 。再花10元买回来,就需要借1元
许多人就是这里误解了,借的钱你还要还给人家。11元再卖出去,赚11-10=1元。所以 8+1-1+1=9元
再进一步讲,假如你开始时手头只有9元钱,按8元买入,9元卖出,再10元买入,11元卖出的话,最后你赚了2/9= 22.2%. 而最佳情况下,你可赚6元,即赚了(15-9)/9=66.7%可如果你初始时手头有24元,最佳情况赚21元,你就赚了21/24=87.5%这说明了两点 1)做生意方法是有讲究的 2)钱越多赚得也越多
现实中任何时候都存在价值判断,如果一个人贪心的以为可以从8元持有到11元的价格,最终那只鸡的价格不会涨到11元,赚2元是最聪明的做法,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会一分钱赚不到。
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这里赚了一块钱;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这里也赚了一块钱。1+1=2元
1元,本来有8元,赚了一元有9元。欠了1元10块买的鸡,11块卖鸡把这1元亏损补回来了,所以赚1元,即第一次赚一元,第二次不赚不赔。。。
赚了2元钱 假设手里钱
为各阶段为ABCDE
B+9=C C-10=D D+11=E
一群笨蛋,问题问你他赚了多少,没问你亏多少,回答亏的,纯属扯淡
问题他这样子买卖是他愿意,他喜欢,你说他不会做生意,纯属自己吃饱了饭没事干
小心出题目的来抽你
投入8元的成本,可以赚一元,在此基础上再投入一元,你又可以赚一元,如果你后面没钱投资也就赚不到那一元了。10元买回来,不算亏,只是在做第二次投资,做第二笔生意。市场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只有分析市场后,感觉买这个东西有利润才去投资。在有资金的情况下,你的财富就多了两元。
这就等于1+1=?
其实想的这么复杂!这是在考验你的处变不惊能力!其实就是1+1=2的道理!干嘛咯咯唆唆说这么多啊!
本人算的是赚了1元!在生意人的角度,亏了
楼上的都好牛啊,晕了。是两块嘛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块钱买进9块钱卖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