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损耗率率怎么算,上月结存数量620,本月领用,29037,本月结存,421. 本月成品入库,34038.要怎么算它钢筋损耗率率

上月结存+本月入库-本月出库=本月结存 如果价格有变动的话不是就不等了吗?这样怎么办呢 算是原_百度知道
上月结存+本月入库-本月出库=本月结存 如果价格有变动的话不是就不等了吗?这样怎么办呢 算是原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价格是金额除以数量得到的,是随着入库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上月结存+本月入库-本月出库=本月结存 这个公式是计算的数量和金额,不是价格
好好看看发出材料 与成品的计价方法,除了加权平均法还有什么方法? 看看书加权平均法下,你的这种情况存在吗?
价格有变动的话也是相等的。可以用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后进后出,都是等的。一般加权平均最好计算。
这个记的是金额账,不会因价格变动而产生不等的情况发生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用友U8 上月某存货有结存负金额和负数量和正单价,本月没有入库,只有出库,进行期末处理时系统提示要求输入单价,下月办理入库并做结算处理。这种业务非常频繁。参数已经设定零出库取上月结存成本,为什么还需要手工输入单价?-广安-遂宁-达州-巴中 - 四川挚友软件有限公司
四川挚友软件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南充顺庆涪江路西门旺角时代主场13楼2号
服务热线:
咨询热线:
邮编:637000
乘车路线:可乘公交车2路 6路 14路 13路
22路到涪江路下,西门旺角时代主场。
&您当前的位置:
用友U8 上月某存货有结存负金额和负数量和正单价,本月没有入库,只有出库,进行期末处理时系统提示要求输入单价,下月办理入库并做结算处理。这种业务非常频繁。参数已经设定零出库取上月结存成本,为什么还需要手工输入单价?
发布时间: 填写人:四川挚友软件有限公司
文字:【】【】【】
U8存货核算上月某存货有结存负金额和负数量和正单价,本月没有入库,只有出库,进行期末处理时系统提示要求输入单价,下月办理入库并做结算处理。这种业务非常频繁。参数已经设定零出库取上月结存成本,为什么还需要手工输入单价?解决方案:问题原因:同解决方案
解决方法:选项中为“零成本出库选择”,不是“零出库”,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结存数量为零并不能使得出库为零成本,所以不会按照选项走。成功案例:用EXCEL做表格仓库库存,能算结存数量的。。含每日的出入库然后月末结存就行了。。请高手帮忙呀。。HI我吧_百度知道
用EXCEL做表格仓库库存,能算结存数量的。。含每日的出入库然后月末结存就行了。。请高手帮忙呀。。HI我吧
给你发了请查收
提问者评价
谢谢。。。虽然没用到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3条回答
[提问者采纳]
可以的啊,公式就行啦
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个呀,谢谢了
俺主要i是做管理软件
也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上月结存+本月入库-本月出库=本月结存 如果价格有变动的话不是就不等了吗?这样怎么办呢 算是原
上月结存+本月入库-本月出库=本月结存 如果价格有变动的话不是就不等了吗?这样怎么办呢 算是原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好好看看发出材料 与成品的计价方法,除了加权平均法还有什么方法?
看看书加权平均法下,你的这种情况存在吗?&
上月结存+本月入库-本月出库=本月结存 这个公式是计算的数量和金额,不是价格,价格是金额除以数量得到的,是随着入库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价格有变动很正常
价格有变动的话也是相等的。可以用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后进后出,都是等的。一般加权平均最好计算。
这个记的是金额账,不会因价格变动而产生不等的情况发生
这是数量的核算,这样永远是成立的,加上数字,这个也是成立的,只是你看的少感觉不成立,
怎么会不等呢
材料入库有入库的价格 出库有出库的价格 啊
你先哪种办法来做
价格不可能会一成不变的呢!
先进先出法
算术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等等有五种供你选择呢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财务税务领域专家材料成本差异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的差异,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 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与计划成本间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工作的质量。外文名material cost variance作&&&&用反映的工作质量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科目的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转入各有关科目;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
=(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及”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是存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业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实践中应用的难点。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下面就此做粗浅的探讨。
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但这里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核算的内容。还包括了和两部分。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明确材料成本差异与相关帐户内在关系
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其收入、发出、结存均按计划成本计价。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要遵循或实际的一般原则,这样月末必须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及发出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通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调增、调减,反映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差异的调整
差异的调整是的核心问题,要做到熟练、正确地调整差异,笔者认为,必须要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调整与被调整的关系,从内涵上加以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些帐户的方向进行死记。这里需要再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同志认为材料成本差异调整的是其所对应的一切,如“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事实则不然,其调整的是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以原材料为例,如对业务加以调整,假定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是就有“原材料”为100元),实际成本为105元(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超支),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在借方加以调增5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两帐户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5元;如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实际成本为98元(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节约),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要在加以调减2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8元。
同样,如对发出业务调整差异,也可采用上述换位理解的方法,如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上就有原材料贷方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 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2元,实际成本为102元),则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增2元,两帐户反映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2(100+2)元;如发出原材料为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一2元,实际成本为98元),则在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减2元,用红字反映,有的同志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不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的金额反映,而在用红字,主要是因为发出材料体现为原材料的贷方,为与被调整帐户方向一致,便于从调整的角度加以理解。
通过上述举例可看出,只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被调整帐户的内在关系,才能准确熟练地把握调整的内容、方向和金额,也会很直观地明白了大家习惯上讲的 “对收入业务调差异,超支计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计贷方:对发出业务调差异,均计人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明确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环节
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收入与发出环节的差异额,因收入的途径及发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也不相同。
(一)收入环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收入环节、以原材料为例,涉及外购、自制、接受投资、委托加工、盘点盘盈的业务活动,下面分别就其调整分录加以列示:
1.外购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调整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2.自制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调整节约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3.接受投资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一一应交(进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一一原材料
贷:实收资本(按帐面价或市场价)
调整节约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按帐面价或市场价)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4.盘点盘盈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
调整节约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二)发出环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原材料发出环节主要是指材料领用、出售、对外投资及盘亏业务,其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列示如下:
1.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上述分录金额,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2.材料出售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上述分录金额,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3.材料对外投资
借:(按帐面价,市场价或评估价)
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4.材料盘点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需要说明的是,发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额可按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也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所得。
在会计实务中,有些业务既涉及收入又涉及发出环节成本差异的核算,委托加工业务即是,下面试举一例来说明。例:某单位发出木料100m3,加工包装用的木箱,木料计划成本为1000元/m3。材料成本差异率为一1%,往返运杂费1500元,加工费3000元,增值税510元均以支付,加工木箱1000只,每只计划成本为102元,现己完成并验收入库。
(1)发出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材料 99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
贷:原材料 100000
(2)支付运杂费、加工费 时:
借:委托加工材料——木箱 45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
贷:银行存款 5010
(3)收入包装物结转入库(超支)
借:包装物 102000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1500
贷:委托加工材料——木箱103500(实际成本)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初学者理应明确的问题是,只有验收入库和发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时,才需要调整其收入和发出的差异,在途或库存的材料不需要调整差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存货的企业,由于其材料入库和发出都采用计划价格核算,所以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时,由于外购存货而形成的差异,应计算存货成本差异分配率,从而计算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因此,对材料成本差异的检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外购材料成本差异结转的检查。要注意检查企业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或尚未开出承兑汇票就。对此,应重点将材料采购(或物资采购)所列各项目,与每月的、收料相对照,从而查明材料采购(或物资采购)明细账栏和栏的发生额是否账证相符,借贷方记录的发生额是否为同批材料,从而查证企业确定的各期其材料成本差异额结转是否正确。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的检查。
1、检查企业是否按规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规定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未或年未一次计算。实务中有些企业往往对节约额不及时分摊,造成多计材料成本少计利润,少缴。检查时,审阅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从账面查看企业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及时确认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也可以查看企业每月编制的&发出材料汇总表&,看企业是否按领用和用途进行归类汇总,并同时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本差异。
2、按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计价,企业是否按照正确的差异率分摊成本差异额。具体检查方法上,查证人员应运用复核法复核&材料增减及成本差异计算表&,或其他反映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过程和分配材料差异额的。将经过复核得出的正确差异率和分难额,与上述或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额核对,从而发现和查证问题。
3、检查企业对非生产领用的材料存货是否分摊了材料成本差异。规定,基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等,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贷记本科目和&--(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检查时,应结合&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账户贷方,审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看其领用材料时,差异额是否调整。
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方法是否坚持一贯性原则的检查。规定,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异率计算外,都应当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异与本月的成本差异相差不大,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由于企业经常处于消耗和补充这个循环周转的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企业每月收入材料差异率会有所不同。对此,在检查方法上,应要求企业提供各期的&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从而审阅企业的差异率计算方法前后是否一致。
差异率计算与检查的例子
例:某市于2003年11月对某企业2002年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企业的账簿记录,该厂2002年5月份原材料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54000元,该月购入材料实际成本40000元,计划成本43000元,材料成本差异-3000元。该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3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差异-20000元(节约)。已知该企业领用材料的分摊差异额-3200元。(& -&号表示成本差异节约额,以下相同)。企业该批材料领用后生产的产品已全部销售。
检查思路及方法,运用复核法复核企业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过程和分配材料差异额是否正确:
应分摊差异率=(-)/()=-0.2371
本月发出材料应分摊成本差异=30000×(-0.2371)=-7113(元)
生产领用少分摊节约额=-7113-(-3200)=-3913(元)
分析:该企业在账面处理上实际只分摊了节约额3200元,少分摊节约额3913元,造成多结转材料成本(由于企业领用该批材料后生产的产品已全部销售,因此多结转的材料成本即多结转了产品)3913元。因此在上对多转的销售成本全部调增利润,补缴。
借:材料成本差异 3913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91.2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91.29
企业在作上述会计处理后,应及时将&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3913元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从而使&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结存数符合实际。一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性质、用途和结构
“材料成本差异”属于类帐户“材料”的调整帐户,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用于核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而专设的帐户。其,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节约差用红字,超支差用蓝字)。期末,表示各类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期末余额,表示各类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
二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涉税检查主要内容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是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核心帐户。不仅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要通过该帐户进行核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也要通过该帐户按一定比例摊入有关帐户。因此“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是企业所得税的一个“计算帐户”。在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中,凡材料差异计算和结转的错误(如差异计算错误、借差与贷差方向错误、帐务处理科目使用错误等)或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分配错误(如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错误、人为地调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分配差异时使用错误等)都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核算,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
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利用“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材料成本差异”的涉税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成本差异”的涉税检查应注意差异的形成和分配两个方面。其主要问题有:
1.企业收入材料时差异的计算和结转是否正确?有无因此而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2.企业发出材料所分配差异的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有无因此而影响有关成本费用?【案例1】原因未明的超定额损耗计入材料成本差异,虚增材料超支差案例
某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某日购入A材料一批。填列:数量12,000千克,单价10元,价款120,000元,税率17%,税额 20,400元,价税合计140,400元。材料入库单填列:入库数量11,250千克,单价8元,入库材料计划成本90,000元。该材料定额损耗率为5%。
企业根据发票金额付款时,会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 140,400.00
贷:银行存款 140,400.0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 9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00.00
贷:材料采购 140,400.00
根据A材料的定额损耗率可以计算出超定额损耗的数量为150千克(12,000-11,250-12,000×5%)。金额为1,755元。其中价款 1,500元,255元。这部分原因未明的超定额损耗,属于非正常损耗,按帐务规定,不能直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应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之中,其也不能计入扣除。企业的帐务处理不仅使多计255元,也使得材料成本差异虚增超支差1,500元,必然影响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分配,进而影响成本费用。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是差异分配的基础。企业错算错转差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此例是由于对超定额损耗的错误处理造成了材料成本差异的错转。此外,,如材料计价的错误、计税的错误、差异计算的错误以及结转差异方向的错误、结转使用的科目等都可能导致材料成本差异的错算、错转,需要联系“材料采购”的步税检查一并解决。
案例2少分材料贷差,扩大产品成本案例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材料收发核算。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本年各月分配领用的材料成本差异时所使用的计划成本差异率为一个-4%的。由此引起检查人员的怀疑。抽查某个月份进行复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8.5%,该月耗用材料计划成本为256,820元。因此少转贷差11,556.90元。经询问财会人员,被告之,-4%是个估计的差异率。
这是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在虚列耗料成本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此类企业由于材料按计划单价划价,其单价相对不变,虚列耗料成本除了在耗料数量上作文章(如多列生产耗料数量,或将非生产耗料数量计入生产耗料数量)之外,往往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上做手脚,或多分配超支差或少分、不分节约差,从而虚增耗料成本。但这种错分材料厂成本差异的结果,必然造成当月耗用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与月末库材料所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不一致的情况,通过计算对比这两类材料成本差异率就可以发现企业错分材料成本差异的端倪。
计算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时,必须考虑所耗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即所耗原材料的价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
这时,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产品实际成本=产品+(-)脱离定额差异+(-)原材料货成本差异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