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夫妻共同财产财产性收入?

您所在的位置:>
什么是财产性收入专题热点排行
什么是财产性收入专题热点排行中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特征及路径分析
内容摘要:文章根据中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内涵以及增长特征,分析其增长可依赖的路径,指出路径一为增加居民的劳动收入以提高居民财产积累程度,路径二为增强居民的投资理财能力使其财产得以保值增值。
关键词:居民家庭 财产性收入 增长路径
财产性收入占城乡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化和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大国,更是一个全体居民能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富裕国家,在这样一个宏远目标支撑下,创造条件让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更多地拥有财产性收入是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个有效途径。
中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特征
(一)财产性收入比重偏低且增速缓慢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居民积累一定财富后,财产性收入就会逐渐成为居民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对消费扩张有重要影响。以美国为例,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达到40%,仅次于工资收入,有90%以上的美国人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在我国,尽管目前我国居民人均GDP已达3500美元以上,但城乡居民家庭在财产规模扩大的同时,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仍然很小。2009年,我国居民的工资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高达70%,而财产性收入的比重不到2.7%,即使在我国财产性收入最高的浙江省,财产性收入所占的比重也仅为5.7%。中国目前有超过1.2亿的投资者开户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与发达国家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相比相差甚是悬殊。除了比重偏低外,中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速度也很慢,2000年财产性收入比重为2%,2009年为2.7%,变化不大。财产性收入增速缓慢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预防性储蓄挤占其他投资、家庭财产积累速度较慢、金融理财知识不足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二)财产性收入来源虽趋多样化但收益风险性偏高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中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来源开始趋向多元化,居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房屋、收藏品等财产的拥有量迅速增加,相应的利息、红利、租金、增值收入等也在快速增长。尽管如此,
由于居民投资渠道少,可选择的理财品种少,所以财产性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以辽宁省为例,金融财产性收入和出租房屋收入一直位居财产性收入构成的首位,近五年平均占比71%。这种构成结构致使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源呈现不稳定非持续的特点,因为这种财产性收入极易受到股票、基金和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收益风险性明显偏高。2007年受房市和股市双市繁荣的影响这两项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84.32元和77.36元,2009年随着中国房市价格一路走高,出租房屋收入再次增长为75.05元,而一直低落的股市则使辽宁省城镇居民的股息和红利收入跌落到41.41元的水平。
中国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路径
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必要前提是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财产,在此基础上要让人们的财产能够保值及增值,这两个前提正是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可依赖的路径。
(一)增加居民的劳动收入
财产性收入的形成来自于财产。事实上,财产性收入比重的高低与劳动收入的水平高度相关,而财产的形成和积累一般来自于劳动收入的节余,因此,一般规律是,劳动收入水平越高,财产性收入水平就越高,比重就越大。要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就必须提高工资等劳动收入的水平。劳动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和经营纯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收入所占比重最大,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为12382.11元,占可支配收入总额的72%。在农民收入构成当中经营收入占比最大,2009年中国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2526.78元,占收入比重为49%,工资性收入占比为40%,仅次于经营纯收入。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城乡居民的劳动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劳动收入水平,并超过其消费支出,才能使剩余的劳动收入转变为财产。
1.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以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更多的就业岗位意味着更多的工资性收入。在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过程中,有三个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需要特别重视,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仅以高校毕业生为例,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所有就业群体中就业的难点。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就业岗位的增多:一是继续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如公益林管护员、基础设施维护员、环境卫生保洁员、社区管理员等,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就业。二是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加大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力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科研项目单位聘用、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等方式,进一步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三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发挥地方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扶持正规的就业服务中介,为农村劳动力和用工单位搭建桥梁。
使居民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财产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即通过立法和制度保障劳动者收入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而同步增加,目的是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一般企业职员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对弱势群体就要靠政府强制提高工资保障线。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让职工可以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指企业工会代表职工通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协商、谈判的形式,最终确定工资增长的数量,而协商的依据就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工资增长指导线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等,这与很多发达国家的做法相同。
2.鼓励居民自主创业以增加其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即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生产经营收入中扣除生产成本和税金后所得到的收入。在中国农民家庭收入来源中,经营性收入仍然占主导地位,在城镇家庭中,随着政府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出台,经营性收入也成为居民收入增长的新动力。目前,很多有意向创业者普遍存在筹集创业资金难、创业项目难选、缺乏技能、主管部门收费罚款检查“三多”等现实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将“创业经济”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农民和更多城镇劳动者自主创业当老板。具体可以按以下路线进行:首先制定创业规划,引导广大创业者因地制宜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与目标,为创业者建立“创业园”和“创业街”,吸纳有创业项目和创业能力、但无场地的创业者进园入街,创办、领办小企业或经济实体。其次,组建创业服务专家队伍,建立项目资源库,指导制定创业计划和方案,代办开工手续,帮助创业者成功开业,提高开业成功率,同时为创业者代理劳动保障业务,代办享受政策的有关业务。
3.提供税收优惠为居民劳动收入增长提供宽松的税收环境。适度提高工薪收入和劳动收入的税收减免额度,扩大个体、中小企业创业税收的优惠和减免比重,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增长提供更为宽松的税收条件。改变现行税收体制下以中等收入者和工薪阶层为个人所得税主要征收对象这一现实情况,对那些更有可能让穷人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应该减免税费,比如居民储蓄利息,而对那些更有可能为富人获得巨额财产性收入的,则应该根据暴利程度采取不同的累进税率,比如炒房收入。如此征收的原因在于高收入者消费基本达到饱和,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利息税,而中低收入群体为购买住房、汽车等高价消费品所进行的储蓄却因为利息税的征收减少了收入。
(二)增强居民的投资理财能力
1.建立良好的投资法制环境。财产性收入源自对财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因此必须以明确的私人财产权作为前提,建立有效保护私有财产的整套法律制度。对于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居民私有财产得不到有力保护的问题,如资本市场的恶意操纵行为构成对中小股民财富的无形掠夺,在拆迁、征地、征用公民财产过程中凸显的保护力度不够,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和农民住宅至今还不能抵押、不能自由上市流转等等,尽快出台措施加以解决。要极大限度地激发城乡居民的
投资热情,良好的投资法制环境是重要保障。打造这种良好的投资法制环境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投资市场要尽量公开透明,提高投资项目投资信息透明度,督促企业规范投资行为,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第二,加大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在拆迁、征地、征用公民财产过程中,确保公民的财产权利和财富增值权利不受侵犯;第三,进一步明晰产权,让城乡居民手中的资产成为可以抵押、转让、出售、出租等广泛交易流动的金融资产。
2.普及居民的投资理财风险教育。对于居民大众而言,普及投资理财风险教育,提高其投资理财水平对于保持自身财产的保值和增值至关重要。城乡居民普遍存在投资冲动,但多数居民相关的投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风险意识。政府可以和各大金融机构联合通过各种媒体和中介机构举办各种公益性的理财知识讲座和培训,或者通过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直接深入社区为广大居民讲授投资股票、基金、黄金、保险、期货、债券等金融产品的理财知识,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增强居民投资理财能力和防范投资风险能力。向普通大众灌输层次化投资的思想,将家庭投资分成两部分:保障性投资和积累性投资,在进行保障性投资的基础上再去进行积累性投资。
3.拓宽居民的投资理财渠道。理财投资渠道的拓宽是为了让居民通过分散投资,将资金分布在不同的投资领域,让不同投资产品优势互补,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以获取更为安全的长期收益。国外研究结果表明,“择时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对投资业绩的贡献都只有不到5%,而资产配置决定了91.5%的投资收益。长期来看,在投资成本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产配置策略对投资业绩的影响最大,因此发展资本市场,创新理财产品是十分有助于居民进行资产合理配置的。
虽然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证券基金、保险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等主要的理财工具,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理财产品中许多品种普通居民认知有限,加之银行理财门槛普遍偏高,导致社会公众可自由选择的余地依然很小。投资产品间的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债市的发展和股市相比严重滞后。鉴于此,相关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等要联合起来,不仅要提升理财市场的总量,还要在品种结构上下功夫,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考虑普通群众的资产规模、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逐步开发更多的适合大众需求的投资额小、稳健型的金融理财产品。以商业银行为例,对于收入不是很高的城乡居民来说,银行存款数额不是很高,对理财产品的实际需求不会很大,所以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加大银行存款账户、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这四类主体业务的纵深,提供不同服务,以便适应不同居民的个人理财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研究[J].统计研究,2009(1)
2.黄少青,朱振元,罗宏.寻求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实现路径[N].金融时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产性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