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毕业论文英文文献 铜绿微囊藻藻 水质鉴定 ELISA 技术等方面的 要 中英文对照的 谢谢

水体中微囊藻的超声控制技术研究
缓流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水华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藻类的出现不仅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而且会严重影响周边城市的饮用水水质。因此,研究引起水华藻类的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针对超声控藻技术与作用机理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水华中常见的藻种——微囊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超声声场声压分布及有效作用距离、超声控制参数影响、最优控制参数、控藻动力学规律、作用机制以及超声对微囊藻生理特征影响、藻毒素释放等方面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超声控藻的作用机理。水中超声声场中的声压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同时输入的电功率越高,产生的声压越大;超声频率越高,超声能量越易被吸收,在水中衰减越快,传播距离越小,主声束越窄,但其近场与远场的分界线越大,指向性越好。论文提出了超声有效作用距离并得出:低频率超声作用有效范围比较大,在不影响其他水生动植物的情况下,适用于大水域控藻;而高频率超声近场与远场的分界线相对比较远,适用于水处理设备中应急除藻。&
(本文共151页)
权威出处:
0引言当前,世界各地的地表水尤其是湖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据调查,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湖泊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藻类污染严重,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1]。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状态日益严重,涉及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太湖继2007年5月大规模爆发蓝藻水华之后,今年4月份提前大规模出现。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淡水湖泊藻类水华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都呈增长的趋势,其中蓝藻是引起水华的主要藻类。蓝藻水华污染所带来的主要危害是有毒蓝藻细胞破裂后向水体中释放多种不同类型的MCs,世界上25%~70%的蓝藻水华污染可产生MCs,在已发现的各种不同MCs中存在最广泛、危害最大的是MC-LR,MC-RR和MC-YR。MCs是一种以肝为靶器官、高度特异的毒素,具有明显的肝细胞毒性、多器官毒性、遗传性和致癌性。图1为微囊藻毒素(MCs)结构通式。侧链ADDa(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基-4,6-癸二...&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1引言我国各种水体富营养化十分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不仅破坏了健康、平衡的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因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1~7]、节球藻毒素(Nodularia)、束丝藻毒素(Aphantoxin)等多种毒素而对饮用水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8~12]。在所有蓝藻毒素中MC是淡水中产生量最大、分布最广泛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类型。微囊藻毒素主要存在于微囊藻(Microcystis)、鱼腥藻(Anabaena)、颤藻(Oscillatoria)和念珠藻(Nostoc)中,也有人从眠状软管藻(Hapalosiphon hibernicus)中分离到了MC。MC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蓝藻的细胞内,只有当细胞死亡或破裂后才会释放到周围水体中[8,9]。MC基本结构是由7个氨基酸组成的单环多肽,也称7肽单环肝毒素,相对分子量在1000左右,由于多肽可变位置上氨基酸种类的变化,导致了MC的多样性...&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饮用MC污染的水体,而导致家禽、野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的一些饮用水水源也已受到了有毒藻类的严重污染。本文对MC的结构和性质做了简单介绍,对国内外水体中MC的检测方法做了详细总结。1微囊藻毒素1.1微囊藻毒素的结构与理化性质MC是水体中有害蓝藻水华(Water bloom)释放出来的一类具有强致癌作用的肝毒素[1],而且从全球范围来看,它亦是在淡水环境的水华中发现的最常见的蓝藻毒素。迄今已发现MC有80多种异构体,其中MC-LR(结构见图1)是最为常见的种类之一[2]。图1 MC-LR的结构(引自文献[3])Fig.1 Structure of MC-LRMC可溶于水,在水中为中性或带负电荷的分子集团。其性质稳定,在水中的自然降解过程缓...&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城市湖泊作为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美化城市等重要生态功能。近年来,由城市湖泊水体重度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水华及其次级代谢产物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污染等水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动植物健康。北京陶然亭湖为北京城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休闲旅游湖泊,因陶然亭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所闻名,该湖水体周年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夏秋季蓝藻水华频繁发生。鉴于陶然亭湖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该湖已被选取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欲治理(水专项)”北京地区城市湖泊重点治理湖泊。为此,本研究以陶然亭湖为研究对象,开展陶然亭湖微囊藻毒素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藻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以期为治理城市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以及蓝藻水华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陶然亭湖蓝藻毒素检测和提取纯化方法的建立。为顺利开展城市湖泊蓝藻毒素相关理论研究,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最终建立一...&
(本文共76页)
权威出处:
日趋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水华现象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其中的产毒蓝藻产生的蓝藻毒素蓄积在水中,严重威胁人们的饮水安全。蓝藻毒素是由七个氨基酸组成的环肽类物质,一般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YST)。微囊藻毒素通常以肝脏为靶器官,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人类和动物长期饮用含有微囊藻毒素的水可引起中毒及肝损伤,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加强对水体中藻毒素的监控和检测十分重要。常用的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有HPLC、LC-MS、GC-MS、 ELISA、PPIA、TLC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其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均无法支撑微囊藻毒素预警性检测体系的建立。微囊藻毒素是伴随着微囊藻的生长繁殖而产生的,其在水体中必然会有释放与蓄积的规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藻类细胞生长过程中相关基因丰度变化与微囊藻毒素产生与积累之间的关联性,实现毒素的预警和预测对于保...&
(本文共7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6613
订购咨询:800-810-661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51.00 [8.8折][定价:¥58.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
¥51.00 [8.8折]
查找同类商品
当前由于工业化的加快,各种有机物的排放加速了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蓝藻水华大面积爆发。蓝藻水华能产生多种毒素,微囊藻毒素是其中毒性较强、最常见的一类。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首先简要介绍微囊藻毒素的毒性以及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之后重点阐述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检测技术,并介绍国内外关于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最新的进展情况。其中汇编了参编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对于环境科学与疾病控制领域研究水污染和藻类水华危害,以及从事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的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1第一节
蓝藻概述1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2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2二、富营养化的评价标准3三、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4四、富营养化的产生机理5五、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6六、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9七、富营养化研究的意义与展望10第三节
蓝藻水华的污染现状10第四节
蓝藻毒素的种类、结构及毒性机理11一、蓝藻神经毒素12二、蓝藻肝毒素13三、其他毒素15主要参考文献15第二章
微囊藻毒素概述17第一节
微囊藻毒素简介17一、概述17二、微囊藻毒素的结构18三、微囊藻毒素的理化性质19第二节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分布和变迁21一、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机制21二、微囊藻毒素的分布23三、微囊藻毒素在水体中的迁移24第三节
微囊藻毒素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5一、光照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25二、温度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26三、不同形态氮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26四、不同形态磷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26五、痕量金属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27第四节
微囊藻毒素对水环境的影响27一、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细菌的影响27二、微囊藻毒素对浮游动物的影响27三、微囊藻毒素对底栖动物的影响28第五节
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29一、欧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29二、美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30三、亚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30四、我国淡水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31第六节
微囊藻毒素的危害和毒性机理32一、MC.LR对动植物的危害32二、MC.LR对人类健康的危害33三、MC的毒性机理33第七节
微囊藻毒素的稳定性和去除方法34一、微囊藻毒素的一般稳定性和去除研究34二、化学方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分解和去除34三、生物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分解和去除37四、物理方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39第八节
微囊藻毒素标准制订41主要参考文献42第三章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分离技术47第一节
原材料的来源47一、自然水域蓝藻水华47二、实验室培养产毒铜绿微囊藻48第二节
提取方法48一、细胞破碎48二、提取方式的选择49三、提取溶剂的选择50第三节
分离技术51一、色谱分离技术51实例3.1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和提纯研究55实例3.2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微囊藻毒素55实例3.3
薄层色谱法检测蓝藻和天然水中微囊藻毒素56二、过滤与膜分离技术58实例3.4
超滤膜去除微囊藻毒素.LR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59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60实例3.5
超临界流体萃取蓝藻中的微囊藻毒素61第四节
样品的保存61第五节
纯度鉴定62主要参考文献63第四章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分析检测方法65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65一、样品采集65二、样品的前处理68实例4.1
水样的富集和洗脱71实例4.2
蓝藻及动物样品的富集和净化71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72一、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72二、检测器的选择73三、MC的液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74实例4.3
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液相色谱分析75实例4.4
螺及鱼体内MC的液相色谱分析76第三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77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概述77二、MC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78实例4.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背角无齿蚌体内微囊藻毒素79实例4.6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饮用水及藻类制品中的微囊藻毒素81实例4.7
水样中MC的LC.MS/MS法检测81第四节
气相色谱法86一、气相色谱技术概述86二、MC的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86实例4.8
用MMPB法分析沉淀物中的MC87第五节
薄层色谱法88一、薄层色谱法概述88二、MC的薄层色谱法分析89第六节
毛细管电泳法89一、毛细管电泳法概述89二、MC的毛细管电泳法分析89第七节
其他化学分析方法90一、极谱伏安分析90二、红外法91三、核磁共振法92主要参考文献93第五章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96第一节
小鼠法96第二节
盐水虾法97实例5.1
藻毒素的盐水虾法分析97第三节
发光细菌法99一、原理99二、发展99三、检测实例100实例5.2
水产品中藻毒素的发光细菌法分析100第四节
其他生物方法103一、动物法103二、植物法103主要参考文献104第六章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化学分析检测方法105第一节
蛋白磷酸酶抑制分析法105一、原理与分类105二、特点105三、微囊藻毒素的蛋白磷酸酶抑制分析法106实例6.1
蛋白磷酸酶抑制法――荧光法检测微囊藻毒素的影响因素研究108第二节
2.甲基.3.甲氧基.4.苯基丁酸法109一、原理109二、方法的发展与改进110三、特点110四、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111第三节
蛋白磷酸酯酶竞争性结合法112第四节
组织培养细胞毒性法112第五节
其他生物化学方法113主要参考文献113第七章
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115第一节
全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法115一、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发展115二、原理116三、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117四、PCR反应特点120五、PCR扩增产物分析120六、微囊藻毒素的全细胞PCR分析法120实例7.1
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123第二节
实时定量PCR法125一、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与特点125二、实时定量PCR研究进展125三、微囊藻毒素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法129第三节
生物传感器129主要参考文献130第八章
微囊藻毒素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33第一节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133一、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概述133二、微囊藻毒素.LR完全抗原的制备及鉴定134三、微囊藻毒素.LR抗体的制备与鉴定137四、微囊藻毒素.LR高灵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141五、微囊藻毒素.LR高灵敏ELISA酶免试剂盒的研制143第二节
胶体金免疫色谱法147一、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概述147二、微囊藻毒素.LR单抗胶体金结合物的制备及鉴定150三、微囊藻毒素.LR“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验证153第三节
微囊藻毒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157一、基本原理157二、标记技术158三、放射免疫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162四、微囊藻毒素的放射免疫检测164第四节
微囊藻毒素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168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介绍168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172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注意事项181四、微囊藻毒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方法182实例8.1
微囊藻毒素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182实例8.2
微囊藻毒素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184第五节
免疫亲和色谱法185一、原理185二、特点187三、分类187四、亲和吸附剂188五、亲和色谱的基本操作193六、免疫亲和色谱柱的工作原理195七、微囊藻毒素.LR免疫亲和色谱柱的研制196实例8.3
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免疫亲和色谱.高效液相法检测199实例8.4
藻样中微囊藻毒素的免疫亲和色谱.液质联用法检测204第六节
免疫传感器法209一、原理、特点与分类209二、免疫传感器的固定方法211三、检测步骤213四、免疫传感器在藻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214实例8.5
藻样中微囊藻毒素的免疫传感器检测214主要参考文献219第九章
展望222附录225附录一主要缩略语表225附录二蓝藻水华照片227
样品的采集、贮存和前处理对于微量污染物的测定是极为重要的。在上述过程中,样品被玷污或因吸附、降解等造成的损失,往往使分析结果失去准确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MC的化学分析法包括了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样品的仪器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处理方法的研究,它们已成为MC分析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随着仪器分析方法的进步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样品分析的时间必然降低,更多的时间则用于样品的采集、贮存及其预处理方法研究和具体操作(江桂斌等,2004.)。
一、样品采集
(一)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采集样品前要考虑以下问题及影响因素。
采集的样品应有代表性,能客观代表被研究的对象,必须反映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真实情况。这首先就要注意采样的时间、地点及采样位置。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准确确定采样地点的经纬度,以便下次或多次重复采样或长期观察。要根据测定工作的需要,确定典型代表物的样品数量和单个样品的体积大小,还要考虑采样的频度,对于组成较稳定的监测体系,可以定期采样。
对于生物样品,要根据不同的样品分析要求确定采样所用的容器、时间、频度和体积。生物样品包括广泛的陆生及水生动植物等。采样之前要根据分析检测要求和目标分析物来确定样品的种类。研究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富集规律。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氮、磷排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最大的一个表征是蓝藻水华(湖靛)的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是蓝藻水华能释放生物毒素类次级代谢产物,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安全。其中藻毒素(特别是微囊藻毒素)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能引起动植物中毒,而且已被证实为诱发人类肝癌的强致癌剂。一百多年来,微囊藻毒素(MC)所致的人畜中毒事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都有报道。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饮用水中MCLR(MC中最常见和毒性较强的一种)的限量标准为1μg/L,并推荐人群最大可耐受日摄入量(TDI)为每千克体重004μg。我国颁布实施的GB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采用这一标准。值得注意的是MC不仅通过饮用水威胁人类健康,而且能在动植物等水产品中聚集,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遗憾的是易遭MC污染的各种水产品中的MC限量标准现在并未制定,并且WHO只制定了MCLR的限量标准,其他MC,包括含量更多、毒性较强的MCRR等都还没有限量标准,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由于目前缺乏防止藻类水华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要预防和消除MC对人畜的危害,监测和控制MC在各类水体和藻类食品中的限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检测MC的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分子生物学法、免疫法等几大类。
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最新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对MC的分析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MC分析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其中汇聚了多位参编人员的硕士博士论文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我们研制的微囊藻毒素“金标”试纸条申报了发明专利并已获授权(CN1570642A);ELISA试剂盒申报了发明专利(申请号:X),已开发出成熟的产品,并已在多家水质监测部门得到了应用;免疫亲和色谱柱(IAC)申报的发明专利已获授权(专利号:ZL8);微囊藻毒素分离纯化方法、微囊藻毒素LR(MCLR)定量快速检测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等研究也申报了多项专利,现正在向实用型转化。
国内出版的专著对MC的毒性毒理介绍较多,较少见到对其分析检测技术的详细介绍,本书重点内容侧重于MC最新的分析检测技术,希望能对研究水污染和藻类水华危害以及MC分析检测的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提供帮助、为国家尽快制定各类水体和藻类食品中MC的限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撑、为水质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管及评估部门提供有力的检测手段。
本书的作者来自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昌学院、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上述单位为我们提供诸多便利和帮助。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永建审阅了全书,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一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国权、许昌学院梁保安等专家,为本书的编写以及书中一些方法的建立提供诸多意见、建议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卫生部2006年课题科研基金(WKJ2006210)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可能有错讹遗漏,请读者不吝赐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您可以在豆丁搜索您要找的内容
很抱歉,该文档已经被删除了...先到其它地方遛一圈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档
&200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特异性抑杀微囊藻放线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藻机理研究--优秀毕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特异性抑杀微囊藻放线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藻机理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黑藻腐解对微囊藻休眠体复苏及生长的影响--优秀毕业论文黑藻,腐解,复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黑藻腐解对微囊藻休眠体复苏及生长的影响--优秀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绿微囊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