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one x 与galaxy note3 哪个实际像素更高

1iPhone5测试成绩垫底&&& 【】目前IT市场中什么产品最火,您一定会说是和平板电脑。另外,目前什么IT产品年底涨价最凶,您一定还会说是手机和平板电脑。而很多消费者有想在年底为自己置办点春节礼盒,在众多产品面前已经挑花了眼,而且一天一个价格的趋势上消费者摸不到头绪,究竟合适出手才是最划算的实际。
&&& 去年随着手机产品和平板电脑性能的呈爆发式增长,这类产品的娱乐性和功能性越来越强大,它所包含的数据内容也是堪称一个小型的计算机。因此已经出现取代电脑的势头,强大的性能支持着其产品席卷着整个IT市场,因此手机和平板电脑就成为了最受网友欢迎的新年礼物。
&&& 目前平板电脑和手机都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们拥有的触摸屏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行作业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软键盘、或者一个真正的键盘。而在手机和平板中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品牌莫过于苹果。
&&& 和平板电脑是近年来最热门的IT产品。而为了打破苹果在这两个域中的垄断地位,三星、谷歌、微软等等国际厂商在2012年积极发力,想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中阻击苹果。而且目前三星的NOTE 2的锋芒已经大大超过了苹果 5,市场上NOTE 2缺货严重并且价格比三个月前疯长。在目前手机和屏幕电脑性能不断提高的同时,产品的屏幕目前也成为了这类产品的一大买点。那么,究竟是目前手机产品的屏幕更胜一筹,还是平板电脑的屏幕能力压群雄呢?下面笔者就和您一探究竟。
2十三款手机产品性能屏幕介绍
&&& 在我们的对比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这二十款参与评测的产品参数以及屏幕部分进行大致的介绍,大家先了解一下它们屏幕之间的差别。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十三款的屏幕在面板和分辨率等等方面的设计如何。&&
&三星Note&&&&&&&&&&&&&&&&&&&&&& 三星Note2
&&三星Galaxy SIII(i9300)&&&&&&&& 三星Galaxy SII(i9100)
&&小米M1&&&&&&&&&&&&&&&&&&& 小米M2
& &&&&&&&& & 魅族MX&&&&&&&&&&&&& LG Optimus Black(P970)
& 苹果 5&&&&&&&&&&&&&&&& 苹果iPhone 4S
&& One X(G23)&HTC Desire(G7)&&&&索爱LT15i
&&& 初步了解了HTC One X(G23)、HTC Desire(G7)、三星Galaxy SII(i9100)、三星Galaxy SIII(i9300)、三星Note、三星Note2、苹果iPhone 4S、苹果iPhone 5、魅族MX、小米M1、小米M2、LG Optimus Black(P970)、索爱LT15i这十三款手机屏幕大概外观后,紧接着就用表格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一下这几款手机的性能参数。
屏幕分辨率
Super AMOLED
电容触摸屏
Super AMOLED
电容触摸屏
Galaxy SII
Super AMOLED Plus
电容触摸屏
Galaxy SIII
Super AMOLED
电容触摸屏
iPhone 4S&
电容触摸屏
电容触摸屏
电容触摸屏
电容触摸屏
Mobile BRAVIA
电容触摸屏
LG Optimus Black
电容触摸屏
HTC Desire
电容触摸屏
电容触摸屏
&&& 手机方面,三星Note的屏幕最大为5.5英寸,屏幕分辨率为。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目前主流手机的屏幕基本都在4英寸以上。另外,这十三款手机的面板也有很大区别,面板材质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手机色彩、对比度等屏幕显示性能方面的差异。其他方面,除了苹果的iPhone 5采用了In-Cell触摸触摸方式,其他十二款产品均采用了电容触摸屏。
3三星Super AMOLED Plus解析
&&& 三星Galaxy SII采用的是Super AMOLED Plus面板,采用的是传统的RGB排列方式。矩阵式的排列更加正常、细腻。SuperAMOLED Plus还加入了DNIe+图像处理引擎,图像效果可得到提升,而且还会带来更大的可视角度。
Pentile排列方式
&&& Note、Note 2、Galaxy SIII这三款依然采用了Super AMOLED面板,而且都采用了Pentile像素排列形式,但是Note 2在Pentile排的的基础上有所改变,Note和Galaxy SIII是将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像素中绿色是呈支线排列的,而红色和蓝色则相间排列。而Note 2打乱了这一排列方式将蓝色成为了直线排列的像素色,红色和绿色相间,同时在一像素内的色彩占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三原色排列区别
&&& Pentile排列方式提高了屏幕响应速度,信号不管是在横向还是纵向都可以提高寻址能力,那么就是2倍的平方为4倍。而且PenTile阵列的排列格式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因为像素的排列是对称形式的,所以显示屏显示的图形是接近于旋转对称。这样对于重力感应可自由变化画面的手机而已是一个不小的提升。但是Pentile排是通过减少子像素个数达到扩大分辨率的目的,这样的屏幕会在细腻程度上打一些折扣。
4苹果iPhone 5屏幕有何突破
5是产品的一大突破,它摒弃了之前3.的屏幕,采用显示屏,让用户的视线变得更为开阔,在可视面积方面增大了30%。最为重要的是,它使用的是In-Cell触控屏幕。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
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
&&& 由于In-Cell触控屏幕将触摸面板和液晶面板合并在一起,因此它让液晶面板变得更超薄,相应的,机身的厚度也就有了一定的缩减,整体也会更加的轻盈。
In-Cell触摸屏结构解析
&&& 而这种贴合的技术能够改变的还远远不止这一点。在传统的面板中,由于触摸层和液晶面板之间有缝隙,因此光线经过液晶屏幕时候就会出现折射反应,降低了屏幕的透光率。In-Cell触控屏幕的贴合原理,显然是可以避免这种折射,从而增加屏幕的透光率的。
5七款平板电脑参数屏幕解析
&&& 在看完部分之后,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今天的第二类重头产品平板电脑。同样笔者也是从这几款平板电脑的参数以及屏幕部分进行介绍。这几款产品都是目前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机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表现如何?
屏幕分辨率
电容触摸屏
苹果iPad 2
电容触摸屏
苹果新iPad
电容触摸屏
苹果iPad 4
电容触摸屏
苹果iPad Mini
电容触摸屏
微软Surface RT
电容触摸屏
谷歌Nexus 7
电容触摸屏
微软Surface RT最大
新iPad、iPad 4
iPad 4最高
微软 Surface RT版平板电脑
&&& 微软Surface RT版平板电脑内置了全新的Windows 8操作系统,能够带来非凡的操控体验。其还配备了Cover保护罩,可以作为键盘使用,创意十足。微软 Surface RT版平板电脑采用的是NVIDIA Tegra3 T30四核处理器,并拥有32/64GB SSD固态硬盘,10.6英寸的屏幕尺寸,分辨率达;拥有双720P高清摄像头(后置、前置),且支持蓝牙4.0以及NFC近场通信技术。&
谷歌Nexus 7的屏幕尺寸最小
&&& Nexus是谷歌的子品牌,7则代表了屏幕尺寸。谷歌Nexus 7使用了一块7英寸IPS屏幕,表面为康宁玻璃。7英寸IPS屏幕分辨率为,这一对组合也是目前7英寸平板电脑屏幕的顶配。新iPad的ppi为264,谷歌Nexus 7的ppi为216,难看到屏幕画面的颗粒感了。
苹果iPad Mini
&&& 苹果iPad mini同样具备Wi-Fi版和Wi-Fi+4G版两种。其机身材质依旧使用铝合金外壳,有黑白两色可选(不知道会不会掉漆),机身厚度为7.2mm,整机重约308g,配备7.9英寸触摸屏,分辨率为像素,ppi达到了163。处理器搭载的是A5双核,还内置了最新的Lightning闪电接口,正反可插,方便人性。
苹果iPad 4
&&& iPad 4在屏幕显示方面也并没有太大的革新,搭载分辨率视网膜屏幕。除了屏幕像素密度达到了264ppi外,iPad 4的显示性能还代表着卓越的色彩还原、宽广的可视角度以及明亮的图像显示等主要特性。
苹果新iPad
&&& 全新iPad采用9.7英寸Retina显示屏拥有分辨率,色彩饱和度提升44%,在同样9.7英寸的屏幕空间内,像素数量达到310万之多。细腻亮丽的屏幕,肉眼看来几乎没有颗粒感。
&苹果iPad 2平板电脑
&&& iPad 2的轮廓和几乎和iPad没有改变,采用LGD生产的IPS面板。iPad 2屏幕尺寸依旧维持在9.7英寸,分辨率为。iPad 2内置了全新的双核A5处理器、新增前后两个摄像头,厚度比iPad减少33%,重量减轻约合80g等等。
&苹果iPad 平板电脑
&&&& iPad定位介于苹果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产品MacBook系列之间,&iPad采用9.7英寸分辨率的IPS屏幕。通体只有四个按键(Home,Power,音量加减,还有一个重力感应与静音模式开关),与iPhone布局一样,提供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
6苹果平板屏幕有何过人之处
&&&&& iPad 4和新iPad则同样是采用了IGZO面板。IGZO为铟镓锌氧化物的缩写,是一种薄膜技术。在TFT-LCD主动层之上,打上一层金属氧化物。IGZO技术可让苹果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是液晶显示屏继LED、IPS之后又一巨大发展。夏普、三星和LGD都具备生产这种面板的能力。
&IGZO屏幕结构解析
&&& IGZO技术由夏普(Sharp)掌握,是与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产品。夏普的IGZO技术可让苹果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屏幕。而且避免了小尺寸屏幕带来的两个像素之间,电信号由于像素分布过于密集从而非常容易产生干扰现象。从而在小尺寸液晶面板上实现超高的分辨率,同时保证高质量的显示效果。从实际测试来看,这种&IGZO面板的性能已经全面超越了之前所使用的IPS面板。可谓是液晶显示屏继LED、IPS之后又一巨大突破。
新ipad像素实拍图
&&& 从今天的测试来看,新iPad和iPad 4在各项测试中的表现都要好于之前苹果推出的同类产品,想必这与其采用的IGZO技术是密不可分的。而之后的iPad 5不知道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一的惊喜。屏幕已经是消费者购买IT产品较为关注的方面,而厂商们也开始在屏幕上做足了功课,作为显示设备事业部的编辑,笔者由衷希望显示器产品线也能出现同样变革式的面板类型。
7三星Note2亮度出现严重诟病
&&& 高亮度可以让用户在阳光直射屏幕时,也能够看出画面内容。更大的亮度也可以使得屏幕的画面更加通透。但是一般用户很少会将手机设备的亮度调至最大值,这样也会缩短电池的续航时间。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二十款产品的屏幕在亮度方面的表现如何。
手机平板电脑大混战之亮度
&&& 从图上就能很准确的反应出这二十款产屏幕亮度测试的结果。亮度测试十分优秀主要是取决于背光源。而三星的四款是手机在亮度测试项目表现的比较欠缺,由于三星这四款显示器都采用了AMOLED屏。众所周知AMOLED屏幕的设计,这种屏幕不需要添加背光而是自主发光,因此导致值亮度测试中的表现不佳。亮度上的缺陷也是目前三星Super AMOLED Plus和Super AMOLED面板最大的诟病。
&&& 而在平板电脑方面,微软Surface RT的亮度也不是很理想,而其他几款产品表现的还是比较令我们满意的。在这部分测试中,LG Optimus Black的色度测试最为出色。但是高亮度和续航时间一直是比较矛盾的地方,较高的亮度是可以使得屏幕的画面更加通透,在室外的阳光可以显示出更清晰的画面,但是高亮度一定会影响手机的实用时间。
8iPone 5色域测试结果比较中庸
&&& 对于屏幕对比而言。色域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色域是反应一款电子产品屏幕部分色彩显示的重要依据,色域越好说明屏幕表现的色彩越丰富。色域测试是网友们最为关注测试,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二十款产品屏幕色域的表现。
平板电脑大混战之色域
&&& 从测试的结果上来看,三星这四款手机屏幕毫无疑问测试成绩是最优秀的。虽然在亮度测试上的结果不容乐观,但是在色域方面则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四款的屏幕对颜色的渲染能力非常出色,100%以上的测试结果已经解决了广色域的范畴。
&&& 而苹果iPad 4表现的也比较出色,虽然没有能过突破100%。但是71%的成绩也实属不易。大家都知道,目前显示器的色域一般为72%,因此苹果iPad 4已经做到了可以和显示器一教高下的程度。而另外几款产品表现的还是中规中矩的,只是苹果iPad Mini 50%的色域值,让我们比较遗憾而已。
9iPad Mini色温最为接近标准值
&&&&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色温的标准值为6500K。测试结果大于6500K,则说明颜色偏冷。测试结果小于6500K,则说明颜色偏暖。
大混战之色温一致性
&&& 这几款产品的色温值还是比较接近的,虽然都没有能完全的符合标准值。但也不乏表现优秀的产品。苹果iPad Mini这这项测试中的表现就最为理想,不仅如此苹果系列产品表现的都可圈可点。而国产的魅族MX和小米M1的测试结果同样令我们满意。而索爱TL15i的屏幕色彩会比较偏暖。三星Galaxy SIII偏冷的程度也是比较大的。
10三星对比度超苹果竟达25倍
& & 对比度指的是画面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好,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差。最后我们看看这二十款产品在对比度测试中的表现如何。
平板电脑大混战之对比度
&&& 对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非常关键,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鲜明艳丽。我们测试的屏幕对比度均为原生对比度,并非动态对比度,从上图所示。三星这四款手机凭借这出色的面板,在这项测试中再度折桂。这四款手机在黑色画面是基本不会有发光的现象出现,所以在黑白对比的时候才会有这样优异的测试结果,而且领先的数值是其他产品的二十余倍。
& & 从上图可知,苹果iPad 2的测试结果最差。我们知道目前显示器对原生对比度数值为1000:1,而苹果iPad 2仅为617:1,其他几款产品的测试结果还是比较出色的。微软Surface RT的对比度也到了1156:1的程度。
11未来IT产品屏幕发展趋势
&&& 在看过了今天二十款产品的屏幕测试之后,我们发现在和平板电脑领域液晶屏和面板的发展类型已经远远超过了显示器。在三星、苹果两大品牌的产品中,厂商在屏幕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可见在未来的IT行业液晶屏幕和面板在产品中的地位不可小觑。接下来,笔者就为您预测一下在未来液晶面板的发展趋势。
透明型液晶屏
&&& 微软利用3D通过手势和头部形成追踪在文件和应用之间的导航。而该专利可以用于小尺寸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更进一步使设备和产品便携化。 与其他现实增强概念类似,在微软的系统中,文字和图像可以被显示在透明显示屏上。而带透明显示设备系统配置其中的一种类似于超极本,即带键盘和透明显示设备的轻量级系统,而其中的键盘可以被替换为触摸板、或第二块显示屏。微软正在积极开发轻量级系统。
超薄柔性玻璃屏
&&& 超薄柔性屏不仅拥有超薄的外观,而且还弹性十足,甚至可以卷起,这款屏幕的厚度仅为100微米,既保留了Gorilla玻璃的刚性,同时在柔性和亮度上都提升不少,并且更加节约成本。该玻璃将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高性能便携设备的OLED和LCD屏幕,以获得更薄的背板和滤色器。Willow玻璃在触控感应器等电子元件方面的性能非常出色,但是他们还在积极的研究Willow玻璃的其它潜在性能,包括在照明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应用。
&&& 苹果品牌有意开发一种附带多个透明层的屏幕,无需眼镜即可观看3D图像。在当前的很多应用中,景深是通过对2D图形的改进来实现的。但因为景深存在限制,因此这种技术并不完善,而且通常要求用户佩戴眼镜,甚至配备昂贵的投影设备。这部分会让消费者花掉额外的消费。苹果品牌正在研发的是一种多层显示系统,可以由多个透明的OLED屏幕叠加而成,从而为一个图像创造多个层次,进而形成虚拟景深。这样的优势就是,使用OLED面板将比传统显示设备更具优势,因为OLED面板不需要背光,因此可以做得更薄,亮度也更高。OLED面板的灰度和对比度也更高。
12用何专业仪器测出客观数据
&&& 和传统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不同的是,我们的测试采用专业仪器进行客观数据测试,原因有两点:1,数码相机自身有颜色倾向性,即拍照会有偏差,无法将屏幕实际的表现最准确的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2,从拍照到上传到服务器这一整个过程图像文件都会有一定的损失,并且每个读者所使用的显示器色彩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面对同一张图片,不同的读者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测试结果,这样无疑是非常不严谨的。所以我们采用Topcon BM7A亮度色度仪来进行测试,可以测量并计算出每一款电子产品屏幕的NTSC色域值(色彩饱和度)、最大亮度、对比度、色温和色彩空间特性,让大家有全方位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介绍测量项目的实际意义:
Topcon BM-7A亮度色度仪
1,NTSC色域值:
&&& 和显示器以及电视相同的是,NTSC色域值表现的是电子产品屏幕显示色彩的鲜艳程度,而并不是色彩数量(色彩数量通常用位或数字来表示,如8bit,16.2M色等等,其表现的是色彩过度的平顺性)。NTSC色域值越高,表示屏幕色彩越鲜艳。
2,最大亮度:
&&& 屏幕亮度这里相信很多读者都能够理解,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电子产品屏幕亮度与色彩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其能够在室外较强的光线下依旧能够让用户看清屏幕的内容,这一点对于用户而言非常有意义。
3,对比度:
&&& 对比度体现的是电子产品屏幕对画面层次感的体现,同时也能够从侧面说明对屏幕漏光的把控。如黑色画面亮度越高,说明其“黑”得还不够“深入”,也就是说此时屏幕会有漏光的现象,但对于TFT-LCD显示屏而言漏光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已。
&&& 色温体现的是屏幕的色彩是偏冷还是偏暖,通常我们将让电子产品屏幕显示纯白色,在D65标准以及环境亮度的情况下,色温为6500K正常,低于6500K则偏暖,而高于6500K则偏冷。
5,色彩空间:
&&& 表示电子产品屏幕能够显示所有颜色的范围,通常我们用图形来表示,其和NTSC色域值有直接关联,但与色彩数关系不大。
&&&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整个测试过程都在暗室中完成,避免复杂的环境光对测量以及屏幕产生影响。同时我们在测试时都会揭开贴膜。
13苹果退去光环三星风头正劲
&&& 今天笔者为您选择了目前市面上关注度最高的二十款和平板电脑进行液晶屏幕的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虽然苹果品牌在影响力和号召力上总是令人咋舌,但是实际的测试数据却并不是非常的完美。尽管 5是其在手机领域的一大突破,但是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平庸,没有十足的亮点。这样的结论,在市面上一些用户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
三星Galaxy Note2是目前最热的手机
& & 三星品牌在显示器领域一直是佼佼者,而在手机领域,虽然曾经被苹果的iPhone4/4S抢走了不少风头,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又以Galaxy系列重新占据领先。在手机产品和平板电脑产品价格不断下调的趋势中,它的Note 2不降反升,让许多消费者诧异,但是通过今天的测试我们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该款产品在对比度和色域值方面给予我们惊喜,唯一不足的则是亮度方面稍有欠缺。
苹果iPad 4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平板电脑
& & 在其他品牌方面,也是存在许多性价比非常高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曾经也是风头无人能敌,实力也是非同一般。经过今天笔者用直观的数据为您摆出来的测试结果,想必对于该去如何选择您心中已经十分清楚了。近期IT市场的价格不算稳定,变化很快。如果您有入手的计划不可操之过急,还是待变化趋势更为明朗一些再做选择。
14产品参数对比
三星GALAXY Note II和苹果iPhone5和三星GALAXY Note和苹果iPhone 5和苹果iPhone4S和三星E170K(GALAXY R Style)和苹果iPhone 4S有什么区别
屏幕尺寸 屏幕比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新一代键盘机 BlackBerry Key2 将于 6 月 7 日现身
timeagotimeago
2018 年 5 月 13 日
Image credit: SaveHTC One X 评测
2012 年 4 月 12 日, 傍晚 07:27
好了,大家等了好久的 HTC 重点手机已经在我们手上了!作为 HTC 调整策略,舍「量」取「质」后的第一部重点作, 在成功夺得「第一部上市的四核心处理器手机」的宝座之余,也将大部份最高阶的规格「塞」到只有 8.9mm 厚的机身内。到底以 HK$5,198 / 约 4,222 元人民币发售的它是否对得起其定位和定价?就要看跳转后的评测了。
Gallery: HTC One X - 机身设计 | 8 Photos
gallerygallery
硬件手感 硬件设计(广东话)作为新系列的一个开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HTC 手机的改变 -- 只是在外观设计上,就可以看出 One X 和过去两年的旗舰手机间的分别:同样是一体成形的结构,厂方选择舍弃过去两年使用金属机身的习惯,改为使用同样在
上出现,以容易清洁为特色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当中白色机身的黑白配,可以说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手感不及金属(拿着来扳居然真的有吱吱声),但在这点牺牲下,换来只有 130g 的重量,我们觉得还是满值得的。One X 正面除机顶及底的白色外,都是由一片
覆盖,配合外围延伸至机侧的黑边和机背的弧形设计,让人产生手机非常弯的感觉;可我们把它翻转放在桌面上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弧度是很小的。回到机边,虽然除了玻璃外,几乎整个机身都是聚碳酸酯,不过其机侧部份做了抛光处理,摸上去并没有像机背般滑手 -- 具体点说,机侧的感觉和白色版本的 Lumia 800 相似,而机背手感就接近 Xperia S。 硬件设计(国语)说过设计当然要谈实际拿在手上的感觉,以一部拥有 4.7 吋屏幕的手机,实在不能对手感有太大要求(因为到了这个尺寸,一般都属于难握的了),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认为 One X 的手感和 Galaxy Nexus 相若,虽然机背实在很滑手,但拿着的时候,机边抛光处理造成的防滑效果可说是帮了大忙,让我们在一手拿机,一手操作时得到不错的安全感。当然,这点安全感换来的就是有少许压到手的感觉;至于单手操作嘛...相信大家不用期望太多,因为这个大小的手机,要单手操作的话就只能够用手指托着那个滑不溜手的机背,这样的话容易滑手就是必然的了。相机与屏幕One X 采用了一片 4.7 吋的 720p 屏幕,上图就是这片屏幕在 230x 放大率的显微镜下的样子;至于屏幕质素呢,314ppi 的像素密度可不是盖的,显示的细致度和锐利度都很好,而且在看网页时也很舒服;至于颜色和
相比它明显比较暖(偏黄),而 Galaxy Note 当然就是较冷(偏蓝)了;另外在对比度方面也是 Galaxy Note 较强 -- 老实点说,就是强到不是人人可以接受的程度,相对来说,只要有比较就会觉得 One X 的屏幕看上去比较舒服。 相机功能(广东话)好了,来到相机的部分,可以谈的就多了 -- 由于这部分需要软硬件的配合,所以这里将会连同相机软件的接口一起解说。One X(或者该说是 Sense 4.0 / Image Sense)作出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最明显是将拍照和录像键同时放在右边,据官方的说法,是很多是用者都不知道手机的相机可以拍影片...囧(这点对我们的读者不适用吧 XD)。不止是这样,其实整个接口都作出了简化,右边只有特效键和图片库,左边就有闪光灯、设定和场景模式,而像 ISO 和白平衡等较进阶的设定就放在设定目录里 -- 这做法是否方便就见仁见智了。场景模式方面,在发表会上重点提及的 HDR 模式及与
相似的全景拍摄(只是水平仪比较敏感)被放在头两位,而它们的表现也着实颇为出色,HDR 的效果虽然好,但当遇上环境光源较低的情况,手机往往需要数秒的时间才拍到一张 HDR,所以出现影像模糊的机会会较高;全景模式的拍摄张数增加至 5 张,接合的效果非常不错,而且即使遇到和镜头同一方向移动的物体,也不会像 Xperia S 般出现压缩变形的状况(只是同一物体可能会出现数次就是 XD)。 相机功能(国语)一个不错的做法是,One X 的连拍功能并没有安排在场景模式内,而是在目录中有一个独立选项。厂方宣称 One X 最高可以有每秒 4 张的连拍速度,可以连续拍摄最多 99 张照片,不过看来这个最高值会受不少因素影响,我们在测试时就试过拍到一半后,手机要停顿两秒左右才继续拍摄。完成后使用者可以选择要保留的相片,也可以将不要的相片作批量删除。连拍设定方面,如果怕对手机造成太大负担的话,可以在目录里设定最多只拍 20 张,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设定开启闪光灯的话,只有头一张照片会有补光效果,如果将来可以让手机在连拍时让闪灯进入手电筒模式,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照片都得到补光了。照片质量方面,我们将它和之前的 HTC 相比,发现进步很大,可以「士别三日」形容;最明显的是自动白平衡,比之前的机种准了很多,而且颜色、对比和清晰度都非常出色,也没有明显的油画化现象。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因为要提高清晰度的关系,所以在噪声方面会比较多,不过我们却发现只要使用 HDR 模式,噪声居然比不开启的状况要低,这点是颇让人惊奇的。不过我们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光源充足及颜色较覆杂的漫画架上,又或是在旺角的高密度霓虹灯下,都有出现拍照后照片档案损坏的问题。 测试影片(正常) 测试影片(慢动作)影片方面,One X 支持 1080p 的 30fps 影片拍摄,也有加入之前机种上有的慢动作影片(安排在场景模式的第一个选项),不过使用慢动作的话,影片就会只得 768 x 432 像素(比
的 800 x 480 还小呢)。至于质素;拍出来的影片流畅度和清晰度是很不错的,在压缩的 MP4 格式下,一段 30 秒影片若为 28 MB 大小,换算出来大约是 7.5 Mbps。而慢动作影片的表现明显要逊色一点,在亮度较低(因为快门速度要提高)之余也有出现些少顿的情况。
Gallery: HTC One X - 屏幕与相机 | 9 Photos
gallerygallery
Gallery: HTC One X - 测试照片 | 21 Photos
gallerygallery
和 iPhone 4S 比较好了,既然 One X 的进步这么大,那相比现时公认拍照出色的 iPhone 4S 又如何呢?我们分别用两部手机,在夜间的高反差环境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原以为即使 One X 再进步,在噪声方面应该还是不及 iPhone 4S 才对,但当我们把相片各放大至 100%,发现 One X 和 iPhone 4S 虽然在颜色取向上有分别(One X 偏向接近环境,iPhone 4S 则倾向朝对象原色修正),但不论是噪声量还是照片清晰度,都是以 One X 稍为优胜。反而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又看到一点不同,由如 One X 是偏向以清晰度为先,所以会牺牲了噪声量来将相片的清晰度调高,相反 iPhone 4S 就会比较讨好。至于两机的 HDR 模式,在相比之下我们也看到了很大的分别。如上所说,One X 的 HDR 模式某程度上兼有噪声处理的功能,这方面 iPhone 4S 就比较差了,只要开启 HDR 模式都可以看到明显的噪声,而且在低光环境下其表现和 One X 也是差得很远 -- 这说明了其效果强度不及 One X,换句话说,只要光源充足,其实 iPhone 4S 的 HDR 效果会比较自然,而 One X 就相对会有点过强,导致高反差的位置会出现光边或黑边。
Gallery: HTC One X - 对比照片(iPhone 4S 拍摄) | 6 Photos
gallerygallery
Gallery: HTC One X - 对比照片(HTC One X 拍摄) | 6 Photos
gallerygallery
软件操作虽然我们将会对 HTC One X 内建的 Sense 4.0 作一个独立的评测(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谈了),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先就一些非 HTC Sense 的软件和 Apps 作简单的解说:老实说,如果像我们一样,属于较有经验的使用者,可能都会对一些手机内建的 Apps 有点感冒;幸好在 Android 4.0 上我们就可以停用一些我们不想见到的 Apps,只要停用了就可以为手机省下不少 RAM -- 我们可以说,HTC Sense 4.0 绝对是个「大胃王」,即使已经有内建 1GB RAM,在一般情况下 One X 的可用 RAM 还是在 200MB 左右而已!而除了 Sense 4.0 的 Apps 外,其实 One X 已经没有很多内建的 Apps,最明显的就只有 eBuddy XMS、SoundHound、Dr. Eye 和 TuneIn Radio,另外连同港台地区不适用的 HTC Watch,所以如果大家觉得这些 Apps 不大好用的话,只要把它们停用就可以腾出一点 RAM 来(对,停用和不停用还真的是有差)。Beats Audio 在新版本中已经可以配合任何 app 使用,甚至我们用蓝牙耳机配合 KKBOX 都可以。当然,听感方面没有和过去的 Beats Audio 有很大分别,主要都是在低音方面有所增强吧。内建扬声器虽然比较隐蔽,但音量还不错,而且因为弧形机身的关系,平放也不会挡到,只是使用扬声器的话,就不能使用 Beats Audio 了。通话方面,One X 的表现还算不错,至少我们没有遇到通话时断线,或者是被投诉语音不清的状况。配合 Android 4.0,HTC 在新系列的手机上对按键作了一些修改,舍弃了搜寻和目录键,改为使用 Google 建议的多任务作业键;和
不同的是,这些按键并不是放在屏幕里,而是使用了一般触控键。至于在一些必需要用到目录键的 Apps 内,手机就会在屏幕底部显示一个目录键,这样在一些较新的 Apps 内,One X 就可以用尽其 720p 屏幕了。
Gallery: HTC One X - 系统软件 | 7 Photos
gallerygallery
性能与电量在使用 One X 期间,我们觉得其整体操作都很流畅,但由于 Sense 4.0「胃口」实在太大的关系,整体并没有惊艳的感觉,回到主接口时,有时会需要等个一至两秒才会回到那种流畅的速度。不过,Android 4.0 胜在可以在开发者选项中设定动画速度,所以只要设定至 0.5x,整体的体验还是较以前的手机出色甚多。上网性能方面,受惠于其 Tegra 3 四核心处理器,即使其使用的只是 3.5G 网络,整体表现还是极之出色,在网络情况正常的状态下,大部份网页(即使大如 Engadget 和 Facebook 桌面版)都可以在 10 秒左右加载完成。至于跑分嘛,相信不用我们多说,One X 的表现绝对是「标青」(突出)的 -- 不论是达 4,800 分的 Quadrant、1,678 分的 Vellamo 还是 50.563 / 155.31 MFLOPS 的 Linpack,都充分显示了 Tegra 3 四核心的优势;不过受制于拥有大量 3D 效果的 Sense 4.0,加上屏幕解像度较高,造成其图像表现并不够出色,像 Nenamark 1 / 2 的 58.5 / 47.9 fps,甚至没有摸顶的 Neocore 58.6 fps,都不免让有高要求的游戏爱好者有点失望。来到高端手机死症之一的电量问题,在 One X 上某程度上是有所改善了 -- 通过 「4 + 1」的「+1」核心,手机在屏幕关闭的状态下,耗电明显比正常使用时要低得多,只要在系统内建的电量计观察,不难发现电量下降速度的分别是非常大的。所以,只要不是无时无刻都在使用,One X 的续航力应该会较现有手机要好一些。至于实际使用呢,我们在一小时社交网络、拍照十多张(另外加上两次 99 张连拍)、电话约十分钟、半小时新闻阅读和 15 分钟左右网页浏览之下,经过六个半小时后手机还有约一半电量,可见这个「+1」核心还是有不错效果的。
Gallery: HTC One X - 跑分测试 | 10 Photos
gallerygallery
总结测试 HTC One X 的时间实在过得很快(也就是说非常开心啦),手机虽然因为面积而令手感有所降低,机背过份滑手更是致命伤;不过其屏幕质素恰好弥补了这缺点,4.7 吋的视野让人由赏心悦目之感。新版软件的操作流畅,虽然可用 RAM 较少,但还是有解决的方法;反而是按键形式的改变,才是对使用者和 Android 本身最大的挑战。最让人惊喜的还是相机,影像质素大改进之余,拍摄时可以用到的功能也多了不少,当中 HDR 的效果尤其出色。总括来说,我们可以将 One X 和 Sony Xperia S 并列为今年上半年最值得购买的 Android 手机,两机的分别就是取向,Xperia S 将外型和机身设计推到了极致,对一般使用者来说有致命的吸引力;相对来说,经验较多的重度使用者就会比较留意 One X,毕竟对他们来说性能才是购买手机的第一考虑。当然,电力还是致命伤,不过 Tegra 3 某程度上有把问题舒缓了一点,接下来要处理的,相信就是使用时的耗电问题了:将紧接 One X 推出的 One XL 能否通过新制程的 Snapdragon S4 解决这个问题,将是我们的下一个测试重点吧。
timestamptimestamp
8 月 23 日
timeagotimeago
2013 年 8 月 23 日, 凌晨 03:45
Vivo X3 发表,立即来个超薄的动手玩(视频)
虽然谈不上是万众期待,但早就放出消息要发表世界最薄智能手机 Vivo X3 的步步高还是让我们很好奇,到底他们将如何在比之前 X1 还薄的 5.75mm 机身内,做到不输以前的音效品质,又会否因超...作者: ,
2013 年 8 月 23 日, 凌晨 03:45
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timeagotimeago
2013 年 6 月 4 日, 下午 05:50
Sony Xperia ZR 动手玩,总算可以水底拍摄了(视频)
一般来说 Computex 期间是很少看到有新手机发表会的,但这次是例外 -- 我们正好遇到 Sony 在台湾发表 Xperia ZR。这部和 Xperia Z 同系的防水手机,配备了 Qual...作者: ,
2013 年 6 月 4 日, 下午 05:50
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timeagotimeago
2013 年 4 月 1 日, 下午 01:50
Nubia Z5 评测
由近一年一众大陆厂商(不论大小新旧)的活跃程度,以至于我们在刚过去的 CES 上,动手玩到的大陆 Android 手机数量,都说明了他们正在急起直追,在这个大热的市场上逼近较为人熟悉的国际厂商...作者: ,
2013 年 4 月 1 日, 下午 01:50
储存Email订阅& 2018 Oath Inc.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alaxy note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