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指数的权数是多少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怎么算的?_百度知道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怎么算的?
以居民消费支出额为权数,采用综合公式汇总计算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代表规格品。现行的国家方法制度对调查的内容规定到251个基本分类,以及每个基本分类下包括的代表规格品的最低数量。代表规格品由各省市自行确定,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地方消费特色的规格品。按照代表规格品的选择原则,我市确定了600多个规格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作为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代表规格品。代表规格品一经确定,年内不能更换。 2.抽选价格调查点。首先对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销售额由高到低排队,然后再进行等距抽样。要考虑到大中小型商店兼顾、各种经济类型兼顾、综合性商店与专业性商店兼顾、各种商业业态兼顾、布局合理等因素,对抽样结果做些修正。我市共抽选了近300家商业网点,作为价格调查点。价格调查点每年调整一次。 3.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权数。权数是反映调查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在总指数形成中影响程度的指标,是根据居民家庭用于各种商品或服务开支占总支出比重计算的。权数资料来源于城市住户调查统计中的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基本分类及以上类别权数,一年内固定不变。 4.价格调查及计算平均价格。根据商品或服务项目与人民生活的相关程度和价格的变动频率,确定价格调查的次数。鲜菜、鲜果、肉禽蛋、水产品等价格,每5天调查一次;粮食、油脂、烟酒饮料、餐饮业及其它穿用商品价格每10天调查一次;国家和地方政府定价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每15天调查一次。价格调查是定时、定点、定人直接调查。 价格资料采集来后,还要计算月平均价格。即把每一代表规格品所有调查点的时点价格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得到月平均价格。例如:某种服装价格每月调查三次,有6个调查点,就是将18个时点价格相加,然后再除以18。 5.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平均价格计算后,就可计算与不同基期相比的月度价格指数。首先,计算单项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然后再将单项指数进行几何平均,计算出基本分类价格指数,由基本分类指数再依次加权计算出类指数和总指数。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因为收入在涨 RMB也在升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选取一篮子消费品和劳务,以他们在消费者支出中的比重为权数来衡量的市场价格变动率,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与生产者物价指数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二、CPI的作用
  1、反映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它说明了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幅度。通货膨胀率一般以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表示。   2、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3、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实际工资等于名义工资除以消费者物价指数。
数据读取中,请稍候...
四、我国CPI的构成及比重 (2011年)
烟酒及用品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五、CPI的计算公式
  =(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采用的是固定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即K拔=ΣKW/ΣW,固定权数为W,其中公式中分子的K为各种销售量的个体指数。&
七、CPI历史数据
CPI:当月同比 单位(%)
CPI:食品:猪肉:当月同比 单位(%)
2014年12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0月
2013年12月
2013年11月
2013年10月
2013年09月
2013年08月
2013年07月
2013年06月
2013年05月
2013年04月
2013年03月
2013年02月
2013年01月
2012年12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0月
2011年12月
2011年11月
2011年10月
2010年12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0月
2009年12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0月
2008年12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0月
2007年12月
2007年11月
2007年10月
2006年12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0月
2005年12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0月
2004年12月
2004年11月
2004年10月
2003年12月
2003年11月
2003年10月
2002年12月
2002年11月
2002年10月
2001年12月
2001年11月
2001年10月
2000年12月
2000年11月
2000年10月
1999年12月
1999年11月
1999年10月
1998年12月
1998年11月
1998年10月
1997年12月
1997年11月
1997年10月
1996年12月
1996年11月
1996年10月
1995年12月
1995年11月
1995年10月
1994年12月
1994年11月
1994年10月
1993年12月
1993年11月
1993年10月
1992年12月
1992年11月
1992年10月
1991年12月
1991年11月
1991年10月
1990年12月
1990年11月
1990年10月
1989年12月
1989年11月
1989年10月
1988年12月
1988年11月
1988年10月
1987年12月
1987年11月
1987年10月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 2009- 价值(琼ICP备号-1) All Right Reserved 友链联系:QQ:  摘要: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问题分析及建议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所以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下文从问题分析及建议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中国论文网 /3/view-6331799.htm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问题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00-01   一、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编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1.代表规格品的选择不合理   现行的国家制度对调查的内容规定到262个基本分类,以及每个基本分类下包括的代表规格品的最低数量。代表规格品由各省市自行确定,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地方消费特色的规格品。各省市可以根据当地居民消费的传统、习惯和消费水平等因素自行确定代表规格品,各地确定后报由国家统计局审定。代表规格品一经确定,年内不能更换。不同的收入阶层,有不同的消费结构。也就是说,不同的收入人群选择不同的商品进行消费。对于同一种商品,不同收入人群在质量的选择上也是存在差异的。中低收入人群在食品、衣服这样的基本消费比较大。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费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在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等方面的支出较多。如果用同一种规格品,不能体现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差异,也会使各收入阶层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感受不同。   2.权数设置不合理   中国食品类统计权重作为CPI数据中的最大比重,基本上形成了CPI趋势跟着食品走的情况。但20多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正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耐用消费品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吃穿用的比例在下降,医疗、文娱、交通与通讯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在中国,居住、教育、医疗等项目在居民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CPI构成中,教育、医疗、房产支出的权重被严重低估或者未纳入统计[1]。   3.居住类价格指数的计算存在缺陷,不符合中国国情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的房价持续上涨,2013年北京、广州、深圳涨幅均超过20%。但在房价快速上涨的同时,房租却未同步上涨,这样反映到CPI上,居住类价格对CPI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我国居民的传统观念是买房多于租房,租房在我国的比例较低,租金的涨幅往往低于房价的涨幅,这样以房租价格来计算居住类指数使CPI数值失真。   二、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完善措施   1.提高居住、教育、医疗权重,降低食品权重   目前我国居民最大的消费应该是居住类消费、教育及医疗消费。但是,就此前CPI统计指数来看,这几类居民最大的消费不仅权数偏低,甚至没有得到完全的统计。因此,应该提高居住类消费的权数,完善教育、医疗消费在CPI中的统计。根据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居住类价格在CPI中的比重太低了,低于世界一般水平30%,应该修改,使其占到30%。近年来,学生上学的费用逐年增高。城市里的人均水平能达到小学每年3000元,初中每年7000元,高中每年10000元,大学一年学费不等。这使得教育费用在消费支出的比例逐渐增高。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92.5元,比上年上涨7.1%,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费用6980.4元,比上年上涨5.3%。因此,应适当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权重两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我国CPI中食品类商品所占权数,应与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进行比较,食品价格在CPI统计中的权数应当不超过20%。食品在CPI中的权数过高,可能造成负面效应。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CPI高涨时政府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从食品类商品着手。国家经常出面干预农产品的价格上涨,长远看会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影响农业的正常发展。   2.把房价按产权期限逐年分摊计入CPI   近几年房价不断上涨,住房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实际生活中最大的支出。在住房消费成为许多居民生活支出重要部分的背景下,房价不计入CPI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统计指标失真。如果CPI不能准确反映居民生活费用水平的变动趋势,那么,它就偏离了其作为测度人民幸福水平指标的主要功能,失去了该指标的原有意义。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是将购房支出视为消费,因而房价变动因素是应该计入CPI的。在中国,可以参考固定资产按照使用年限分摊的方法,将居民第一次购买住房的价格按住房的产权期限逐年分摊,以分期价格计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一次性购房的较大金额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带来较大波动[2]。   3.编制分层次消费价格指数   要根据不同的收入阶层,选择不同的代表性规格品,分层编制消费价格指数,这样能更好地反映不同收入阶层由于物价变动而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程度。借鉴香港消费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大陆地区可以按照居民收入水平分为低等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高等收入人群,编制低收入层物价指数、中收入层物价指数、高收入层物价指数,以减少该指数和居民对物价变动感受的差距。再在分层CPI的基础上,编制一个综合的CPI来反映总体消费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将更具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总之,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变化比较频繁的情况下,为及时、准确反映消费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是必要的。城乡居民实际感受主要来自民生物价,国家统计的数据来源于综合物价经加权计算所得均数。民生物价的涵盖面虽远小于综合物价的涵盖面,但前者对城乡居民尤其是数量居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非常直接。缩小国家物价统计与城乡居民真实物价感受之间的巨大差距,消解中低收入者对物价上涨数据的种种猜疑,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立双.CPI中基本价格指数的替代效应与选择问题[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8.   [2]付荣,王洁丹.CPI中虚拟消费的计价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1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_百度知道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请问这个题的答案是多少?试题:某地区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2%,则货币购买力指数是多少?(请帮把计算步骤写出来一下。谢谢)100/103.2=96.9%
相关专业回答
  股票价格指数是用以表示多种股票平均价格程度极其变动并衡量股市行情的指标。股票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1)算术股价指数法。算术股价指数法是以某交易日为基期,将采集样品股票数的倒数乘以各采集样品股票陈诉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比之和,再乘以基期的指数值,计算公式为:
  算术股价指数=1/采集样品股票数×∑×(陈诉期价格/基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请问这个题的答案是多少?试题:某地区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2%,则货币购买力指数是多少?(请帮把计算步骤写出来一下。谢谢)
货币购买力指数(%)=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0% 则其倒数就是当年的购买力指数96.9%,也就是说,在消费结构不变的情况下,2007年这个市居民每100元消费只相当于上年的96.9元,币值降低13.1%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采用的是固定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即K拔=ΣKW/ΣW,固定权数为W,其中公式中分子的K为各种销售量的个体指数。
其实人们更关心通货膨胀率T=(Pt—P(t-1))/ P(t-1),   式子中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t-1)分别表示t时期(代表报告期)和t-1时期(代表基期)的价格水平。
还想一下: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请问这两个指标是比例相对数还是结构相对数?为什么?
比例相对数
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关系。结构相对指数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而求得的比值或比率。它反映总体中各组在总体内所占的比重,通过比重来说明现象的内部结构,故又称比重指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X100%比例相对指标通常以系数或百分数表示。比例相对数是反映同一总体内各组成部分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的统计指标,是总体内部不同部分之比。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现年一篮子物品的价格总和除以基年一篮子物品价格的总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