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赚的建设银行储蓄卡的钱,不包括储蓄

你为什么存不了钱?五大高招铁定多赚钱
  在经济前景尚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下,人们应更加笃信“现金为王”的道理。对以储蓄为主要理财手段的投资者来说,降息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完全可以继续以此理财。其他理财产品应当以短期投资为主,一般3~6个月为一个周期,尽量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其次,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
  债券投资方式主要有国债、债券类理财产品和债券三种。专业人士表示,其中国债是首选。投资国债操作简便,投资风险相对较低。无论是对于保守型理财者还是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国债都可以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品种进行购买,并以此降低整体投资的风险水平。
  第三,购买金条抵御未来风险
  在全球金融海啸以及央行处降息周期的大背景下,黄金作为投资避险工具的保值增值功能,被不少投资者看好。有业内人士建议,保守型投资者不妨选择适合自己的黄金投资方式,购入一些黄金,作为保值手段。金融危机是深化还是缓和仍是无法确定的。在这个时候,黄金的保值作用就越发凸显。
  虽然“藏金于民”的提法没有正式提出,但是不少人在资产中纷纷配置了黄金,比如,巴菲特旗下的基金资产配置比例中黄金占了15%~20%。
  就目前而言,黄金除了其保值属性外,其投资属性也是很重要的,黄金的保值是看长期的,不是看短期的起起伏伏。
  (西安晚报)
  存钱赚收益!工资卡自动转存利息差5倍多
  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开源”对上班一族来说似乎太难,特别是对月光族,“节流”则是值得重视的积累财富的方式。建行福州城东支行理财师王小姐建议上班一族,可绑定自己的工资卡,自动将卡内的活期存款转为定期。
  王小姐说,工资卡里的钱都是活期存款,而目前活期存款的年利息为0.36%,低利息收益相当于让活期存款在工资卡里睡大觉,而目前定期存款最低的年利息是1.71%,想进行固定储蓄和赚定期利息,又不想总是跑银行而浪费时间,可从办理工资卡的约定转存开始。
  以一家银行的约定转存为例,如果你现在有1.1万元的储蓄存款,全部以活期存在银行,一年应得利息为:1%=39.6元。如果你选择约定转存,你可以与银行约定好,1000元存活期,超过部分存一年定期。那么,这1.1万元就被分成了1000元的活期和1万元的一年定期。一年下来,你应得利息为:%+1%=3.6+225=228.6元。两者相比,后者应得利息是前者的5.75倍。
  想拥有此项服务的人,可凭工资卡和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开通这项服务,并可设定一个转存点,让活期账户里的资金自动划转到定期账户。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的转存起点和时间有所不同。
  另外,工薪族还可以选择基金定投,来管理自己的银行卡,从而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和银行签订一个协议,约定每月的扣款金额,以后每月银行就会从你的工资卡中扣除约定款项,划到基金账户完成基金的申购。
  (东南快报)
  存1年享5年期利息 变着花样存钱收益高
  家庭资产缩水、股指反弹乏力、理财产品收益“跌跌”不休、降息呼声频频……在通缩势头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居民的理财观念应该如何转变?是否可以通过提前布局,以取得不俗的理财收益?
  通缩对个人财富的影响――
  老百姓的资产大幅缩水
  当CPI跑不赢存款利率时,也就意味着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实际收益提高,进入了“正利率”时代。但CPI连续十个月下降,又让市场人士对是否出现通货紧缩有了几分担心。
  虽然进入“正利率”时代,但因为社会商品、能源、劳务等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降,企业盈利水平也会下降,人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受到影响,于是就采取消极消费。如此带来的将是资产实际价值缩水(如房产贬值),债务负担加重,而这远不是消费品价格下降所能弥补的。以按揭购房者为例,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下行,不少购房者拥有房产的价值甚至低于其银行按揭应负的债务,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大面积断供。
  通缩期的理财思路――
  “现金为王”存钱就是赚钱
  当经济通胀时,大量资金从银行“搬家”到股市、楼市、基金中,目的是为了跑赢CPI。而现在CPI不断下降,实际存款利率已经回归正利率,大家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现金为王”的观念逐渐占据上风。
  “对于保守型的投资者,在存款实际利率创新高的时候,可以把存款当成主要的理财方式。”理财人士表示,在选择存款期限的时候,最好选择短期存款,不宜选择中长期存款。因为一旦国内经济复苏,利率上攀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不宜把自己套牢。
  而投资者在进行其他投资前,应该着重考虑风险,在资金求稳的前提下再寻求增值的途径。理财人士认为,在资本市场跌入相对较低的区域时,逢低抄底的风险就降低了很多。例如,从去年年底开始,一些股份制银行就开始建议客户增加基金的投入比例。到现在,这部分逢低抄底的客户已经获得了15%的收益率。
  通缩期的理财妙招――
  变着花样存钱收益高
  正利率的情况下,存款也可以赚钱。理财人士提醒,银行存款也有技巧,央行仍有可能进一步降息,因此短期资金可考虑收益相对较高的通知存款。如果是长期的持续现金流,则可以试试“存款定投”,“十二存单法”和“阶梯存款法”两种方式就不错。
  十二存单法是将每月工资的10%至15%存入一年定期,每月都这么做,一年下来就有12笔一年期定期存款。那么从第二年起,每个月都会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如果到期的钱暂时不用,则可以加上新的钱继续做定期。这样能保证手头上既有活钱用,又能享受到定期存款的利息。
  阶梯存款法则适合已有一笔固定资金的投资者。例如一笔10万元的资金,将其均分为5份,按1、2、3、4、5年的期限存5份定期存款。第一年过后,把到期的1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5年定期;第二年过后,则把到期的2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5年定期。以此类推,5年后,5张存单都会变成5年定期存单,但每年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并且都能享受5年定期的高利率。
  通缩期的理财后盾――
  无论何时保障都是第一位
  无论通缩还是通胀,投资者都应该首先考虑添加自己的保障,即保障先行、其他靠后。对于保障不全面的人来说,应首先考虑意外险、医疗险、健康险,其次是寿险或养老险。
  相对来说,传统保障型产品保障性强,风险较低。对于有投资需求的投保人来说,还可考虑分红、万能险。尽管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在去年有所降低,但目前仍维持在4%左右,且一般有2%左右的保底收益,每月还可采取复利计息,利滚利可获得更高回报,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也仅为2.25%。不过,万能险并不适合所有的人购买,投资者需要坚持长期投资,且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长江商报)
  巧存款能多拿4000元利息
  如果你手头有一万美元需要存银行。采用合适的存款方式,每年可以多拿2000元人民币利息;否则,每年少拿2000元人民币利息。哇!真有这样的事?
  杭州市民周女士手头有一笔闲置的美元1万元,因为一年期以下美元利率实在太低,她便想把这笔美元存两年期。可她一了解吓了一跳:美元两年期存款,各家银行给出的利率各不相同。庆春路上两家相距不远的银行,挂出的两年期美元存款利率相差2.5倍:一家银行高达3.5%,另一家只有1%。
  两年期美元利率最高:3.5%
  记者昨天跑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交行、中信实业、浦发、招行、华夏兴业、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对比后发现,两年期美元存款至少有六个挂牌利率:3.5%、1.25%、1.225%、1.065%、1.075%、1%。其中,浙商银行两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最高,达到了3.5%。
  去年11月18日起,人民银行调高境内美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并决定不再限制美元、欧元、日元、港币等四大币种两年期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而改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此后,杭州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调高美元两年定期利率。
  年利差高达2000元人民币
  利息1%与利息3.5%,意味着什么?简单算账就明白了:如果存1万美元到银行,在利息最低的银行存两年,税前年收益为100美元,而在建行、农行、招行、广发等大多数银行能获得税前年收益约125美元。浙商银行调整后,税前年利息收益达到350美元,与利息最低的银行差额达到了250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息差约有2000元人民币,存满两年,息差约4000元人民币。
  因此,不少银行的个人理财经理建议,存美元两年定期的市民应该好好计算一下,因为美元息差折算成人民币,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欧元港币利率也开始分化
  除了两年期美元利率出现较大差距外,各家银行目前的欧元、港币挂牌利率也各不相同。以两年期欧元为例,大部分银行利息是1.3125%、深发展1.5%、浙商银行2%。港元两年期,大多银行挂牌利率是0.825%、0.875%,浙商银行挂牌利率2.8125%。
  我省外币利率为何差距会拉这么大?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家银行都是根据自己对外汇的需要制定利率标准。
  在浙的大部分银行吸收的外汇存款多用于发放贷款或上存总行。一些银行把外币存款上存总行,利率得由总行决定。而有的银行,如浙商银行本身就是总行,吸存的资金可直接到境外市场运用,所以能开出较高的储户利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外币利率的率先放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会越来越快。接下去,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也不排除一些商业银行继续上调一年定期以上美元、欧元等币种的存款利率的可能性。因此,市民外币存款一定要货比三家。
  (世界经理人)
  看银行怎样算利息
  一样存款咋俩利息?原来是计息方法不同
  同样数额的一年定期存款,在不同的银行利息却差了16.82元!这样的怪事儿让市民杜先生碰上了。是一家银行给少了?还是一家银行给多了呢?
  储户疑问一样存款咋俩利息呢?
  杜先生日分别在铁西区两家银行网点存了2.5万元一年定期存款,当时的年利率是4.14%。今年2月18日,他拿存单到两家银行网点取本息,结果一家银行税后利息为1018.61元,另外一家银行利息为1001.79元,两笔同样的存款利息差了16.82元。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不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利息出现差异?杜先生向两家银行一打听,结果银行工作人员均称自己是按照银行规定计算出来的,没有任何差错。“这就奇怪了,一样存款出来俩利息,各家银行不是利率相同吗?”杜先生纳闷地向记者咨询。
  银行解释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2月18日下午,记者与两家银行分别取得联系,一家银行的王经理说,他们使用的是按日计息法,即年息/360=日息,然后乘以实际天数=实际利息。客户存款期实际天数为366天,所以总利息=2%/360×366=1052.25元,扣除33.64元(利息税)=1018.61元。
  另外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整存整取计息方法为本金×利率,总利息=2%=1035元。存款期间,日起国家取消征收储蓄5%利息税,因此要扣除231天的5%利息税33.21元,实际得到利息1001.79元。别家银行采用日息×366的做法有变相提高存款利率之嫌。
  记者调查①业内普遍采用逐笔计息法
  两种计息办法,哪种才合理合规呢?本报记者查阅了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逐笔计算利息。计息期为整年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数×年利率。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如此看来,两种计息方法银行都可以采用。
  记者调查②流行哪种计息方法
  记者采访了第三家银行的理财师马经理。马经理说,个人活期存款一般采用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计算利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一般采用逐笔计息法按计息期合计年(月)数计算利息。银行将年利率折算成日利率是以一年360天计算的,而实际每个月可能是30天、31天或28天不等,因此同样一笔存款采用积数计息和逐笔计息产生的利息有些许差异。整存整取采用积数计息法也并非总能获得高利息,假如市民在1月份存一笔3个月期限的定期储蓄,由于2月份只有28天,按积数计息法计算,实际利息可能较其它银行少一些。(沈阳晚报)
  投资市场走势不明朗 三种存钱方法"铁定"多赚钱
  目前,投资市场的走势不明朗,一些人暂时放弃了投资规划,而选择将钱存到银行里。
  要如何让存在银行的钱产生更多的利息,这个看似简单的事,也有小道道。
  建行福州城东支行理财师林小姐说,可通过三种储蓄组合来赚取更多的利息。
  一是阶梯存储法。
  以10万元为例,4万元存活期,便于随时支取;另外6万元分别存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储蓄各2万元。1年后,将到期的2万元再存3年期,以此类推,3年后持有的存单则全部为3年期,只是到期的年限不同,依次相差1年。
  林小姐说,阶梯存储使储蓄到期额保持等量平衡,既能应对储蓄对利率的调整,又可获取3年期存款的较高利息。
  二是连月存储法。
  连月存储法又称为“12张存单法”,即居民每月存入一定的钱款,所有存单年限相同,但到期日期分别相差1个月。
  “这种存储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储蓄的灵活性,一旦急需,可支取到期或近期的存单,减少利息损失。”林小姐说。
  三是组合存储法。
  组合存储是一种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相结合的储蓄方法。即,先存为存本取息储蓄,1个月后取出利息,再存为零存整取储蓄,以后每月照此办理。这样,存本取息储蓄的利息,在存入零存整取储蓄账户后又获得了利息。
  (东南快报)
  资本永远有收益 坚持一天存1元
  在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理财理由是――资本永远有回报。
  即使你曾经是一个数学成绩常年不及格,或者你对于数字非常不敏感,甚至看见财务报表就头晕――但你如果准备今天就开始个人理财计划,其实仍然有办法。
  三口之家30年开销108万
  不劳动没饭吃,不理财总不会饿肚子吧?我的回答是“未必”。
  在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测算:如果有一位30岁的叔叔,有一个零岁的孩子,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直到60岁退休,漫长的30年当中,这样的三口之家,大概花费多少钱才能满足这个家庭的基本需求?
  三口之家,每个人每天吃饭加上各种的花销,一个月3000元应该是最基本的,大概需要108万元,这个毋庸置疑;
  买房,如果首付20万元,合计80万元;
  如果买车,从30岁到退休前至少要购置两辆吧,花30万元。再加上每年养车的保险、汽油等费用,合计70万元;
  再养一个孩子,不包括将来出国留学,从出生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按照现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标准,起码要花费40万元;
  这样已经差不多300万元了。还要赡养父母,算一起是4个老人……目前业界公认的数字是480万元。如果仅靠自己每个月的工资所得,按现在家庭月收入1万元计算,应该不算很低了,如果挣够480万元,刚好需要30年。60岁以后的生活呢?
  这就是理财的意义所在。如果不进行好的理财规划,不光有一天你的财富会弃你而去,甚至于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你都无法满足和实现。
  一天存1元钱
  即使你曾经是一个数学成绩常年不及格,或者你对于数字非常不敏感,甚至看见财务报表就头晕――但你如果准备今天就开始个人理财计划,我仍然有办法:一天1元钱。
  一天存1元钱,不相信有人做不到――这么小的投入,依然可以做出惊人的理财成绩。假定年收益率是10%,一个零岁的孩子,一天给他存1元钱,就永远放在那里,或者是购买一些比较好的基金产品。如果能达到每年10%的收益率,计算一下,到这个孩子60岁以后,他需要退休养老的时候,这笔钱将可以变成200万元。
  其实,这个理财法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如果收益率是4%的话,18年内你的资产就能翻一番。也就是说,29岁时手上的10万元钱,到自己47岁时就会变成40万元;假如收益率能提高到12%的话,6年时间,你手中的资金就会翻一番了。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第一,你要每年都确保这样的收益;第二,中间任何一年都不能动用这笔资金。
  前一段时间,我总是听说:某某人现在甚至把房子卖了,把所有的资产压上,去做一项投资――这个是最不可取的。因为你不可能保证这笔钱长期不动用,但是如果进行一个有效的规划,拿出合理的资金就可以实现的。
  (人民网)
  教你两种存钱法 既解燃眉之急又将损失降至最低
  如果短期内有用款需要,但定期存单没到期,提前支取会造成很大的利息损失,尽管可以办理部分提前支取,其余存款还可以按定期利率计息,但只允许办理一次,办第二次就“不灵”了,怎么办呢?9月10日,本报邀请理财专家为读者介绍两种既可以解用款燃眉之急又可以将利息损失降至最低的方法。
  第一招 存单四分存储法
  假设A先生有1万元现金,在一年之内可能有急用,但每次用钱的具体金额、时间不能确定,而且还想既让钱获取“高利”,又不因一次用款便动用全部存款,这种情况下,A先生就可以用这招了。
  A先生可以选择存单四分法,即把1万元存单存成四张存单,但金额要一个比一个大,比如可以存成1000元、2000元、3000元和4000元各一张,当然也可以把1万元存成更多的存单,期限均选择一年期。
  这样一来,需要多少钱就动用金额最接近的一张或两张存单,假如有1000元需要周转,只要动用1000元的存单便可以了,避免了需要1000元,也要动用“大”存单,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招 交替存储法
  B女士持有5万元现金,可以将5万元分为两份,每份为2.5万元,分别按半年、1年的存期存入银行,1年期存款设为自动转存。
  若在半年期存款到期后,有急用便取出,若用不着,则也转为1年期定期存款,并设立自动转存功能。这样两笔存款的循环时间为半年,若半年后有急用,可以取出任何一张存单。在适当时候也可根据需要,使用定期储蓄存款部分提前支取功能,这样一来,存款便不会全部按活期储蓄存款计算利息,从而避免了损失掉不应该损失的利息。这种储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家庭急用,也会取得比活期储蓄高的利息。
  (沈阳日报)
  每天只存40元 养老“不差钱”
  今年的春晚捧红了小沈阳,也捧红了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钱花完了,人还在……”这句看似幽默的调侃,却真切地折射出我国众多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尴尬。
  上周四晚7点,由本报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举办的“对话金牌理财师沙龙”第十一场如约举行。50多位热心读者专程来到位于市中心中环广场22楼的恒安标准人寿四川分公司,与“2008年成都金融总评榜”评选出的惟一一位寿险行业金牌理财师刘朝峰一起探讨如何规划老年生活。
  未来十年 缺口超6万亿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逐渐转变为依靠养老金保障老年生活。可是,世界银行却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保障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按照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和制度模式,到2019年,我国养老保障金的缺口将高达6万亿人民币,而到了2075年,这个缺口将继续扩大到超过10万亿。
  同时,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4%,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国际社会标准,我国显然已经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目前,4+2+1(4位父母,夫妻2名及1个孩子)的倒金字塔式家庭结构正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让一个年轻人在未来负担起六个老人的生活,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在活动现场,刘朝峰为在场的读者算了一笔账:关先生计划60岁退休,预计寿命为80岁,假设他在退休前的工资收入为6000元,若关先生希望在退休后过上与退休前一样的生活,他需要为自己准备多少养老金?刘朝峰表示,按退休后1个月4200元的生活费计算,到80岁,关先生的基本生活费就需要101万,加上可能出现的医疗支出约24万(按每月1000元计算),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关先生至少需要125万元才能过上安稳的晚年生活。
  专款专用 积少成多安然养老
  面对高昂的老年生活费用,你准备好了吗?刘朝峰给出的答案是,及早规划。很多人想早点退休,但同时他们发现,很难为退休做打算,房子、孩子的教育等占据了日常收入很大的比例。到了40岁,甚至更晚的时候,他们才突然意识到养老必须被提上日程安排,可惜为时已晚,“越早开始为退休做储备,付出的成本越少”。
  刘朝峰透露,几十年后,让人们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来养老的确非常困难,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大家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把未来老年生活的需求纳入家庭理财计划,适当购买一些适合自身情况的商业保险或理财计划,“也就是少吃一口饭的钱,就可以让你的将来天天有饭吃”。他表示,每天只需要40元左右,相当于零存整取的方式,只要能坚持,将这样的方式持续10年至20年,“到老的那一天,你一定会佩服自己当初的先见之明”。
  此外,刘朝峰还专门提醒读者,养老金的规划和打理必须专款专用,千万别在积累的过程中突然将这笔钱抽离,“一定要让这些钱真正成为未来晚年生活的储备,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才使用,而不是作为股票投资或其他有风险存在的投资行为的临时备用金”。只有做到专款专用,养老金的储备才能在若干年后成效斐然。(成都商报)
  每月定存好处多 83MM收获人生第一个10万
  年末了,按照各行各业的惯业,都要总结下(奋笔疾书状)~~~展望下(登高远目状)~~~于是,我这个财迷也鸡冻地发贴了,算是对今年的总结,之前规定的计划也还差那么一点点儿~~~记录下,体验目标一步步实现的小开心!
  我和BF,一对83财迷猪,05年毕业来到上海,虽说一直没有大手大脚的习惯,但前两年吧对理财实在没什么感觉,因为收入太少了。
  我们参加工作都是从1K的月薪起步,到07年两人加起来平均一月也只有6K多,生活费及房租全由自己负担,过年过节给父母孝敬,也购买了几样大的电子产品,所以到2008年2月份过完年回来,卡上只有1W5K的存款,汗呀~~~
  自认为还是比较理性且有计划的人,但直到过年后,才觉得前两年的规划只是流于思想,实际行动力还不够,对自己不够狠!!!加上从去年年底股市大潮的急速退去,使我开始了更加脚踏实地的理财――或者更直白地说――存钱规划~。
  进入08年,我们工作都已经有两个多年头,我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工资稳步增长,就是幅度太小,汗......BF去年跳槽后市场销售工作也逐步走上轨道。
  收入组成
  我:基本工资加补贴每月固定4.5K(税后),年终奖视工作绩效而定,一般2-3倍基本工资数;
  BF:基本工资加奖金加提成,年底双薪无奖金。
  由于BF是销售工作月收入不定,过年后刚好又是淡季,所以当时定的目标不高,预算两人月总收入为1W。其中除开生活费每月3-4K(详细分配后列),这样每月可存6-7K,因为实际订这个计划时已经是三月还是四月了,所以到09年初过年时,加上去年的1W5K,我们总存款计划要达到7W。
  接下来的日子,我的收入果真像我预估那样稳如泰山任凭风吹雨打纹丝不动~~~再擦把汗,BF这边却出乎了我的意料,除了6月份没有完成预计的数目外,从七月开始到目前为止都在税后1W左右。
  人往高处走对吧~女银对男银要有要求对吧~男银更应该有追求对吧~于是乎,我在经过精确计算之后,把我们的目标调到了一个赏心悦目雅俗共赏全国人民都中意的数字:88888~对!就是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饿滴神啊
  因为提成收入到帐日不定,而且都是小笔到帐,于是过去的小半年里,如果公司楼下看自行车的大爷和卖报纸的大娘留心,都会看到中午时分一个脸上洋溢着极其WS的笑容弯着一对财眯眯的眼睛的女银,紧拎着包穿棱在我们这条街上的各大银行之前~取钱存钱~不亦乐乎。。。N取N存之后~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惊喜滴发现,这本小存折子已经密密麻麻记录满一页半了,而上面的金额已经总计7W1K,达到了最最开始订的目标。
  计算下,截止12月1日,还有俩人11、12月工资,年终奖,BF未收回销售收入,四季度提成未拿,所以还是有信心达到调整后的目标的~于是乎~不安分的我又在盘算着,要不要目标更订高点?更有追求些咧?(托腮挠头中~~~)我仿佛听到BF扑通倒地的声音.....
  现在我家每月的开销基本由三大块组成
  一房租1300,水电煤宽带加起来最少时三百,夏天用空调比较厉害时四五百;
  二日常生活主要就是吃饭交通和手机费,我也没有详细记了,基本上每十天从卡里取四五百出来,我俩平分;
  三信用卡部分,周末去超市大采购时都刷卡,在淘宝上买化妆品和衣服也是和信用卡绑定,差不多每月1K的样子
  合计下来,平均每月花销4K,基本符合预算.因为身边都是同龄甚至年纪更轻的朋友,我们意外开销如人情费,礼金之类的并不多.
  目前的存款大部分都是存在一年4.14%这一档,而我存的最后一笔单子刚好是央行大降108基点的前一天,好险......话说现在的一年定存只有2.25%的利息了,虽然小存折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很有成就感,但我不是决定不存了,换一种方式玩玩,买债基和货基。其实收益率不会太高,只因为我不甘心二点几的利,而且这两种也算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搜狐)
更多关于你为什么存不了钱?五大高招铁定多赚钱的资讯
google提供的广告
-----------------
-  [ 京公网安备08号 ]  [ ]  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中国养老金网-北京贝恩克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银行储蓄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