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和银行有个大额协议存款利率,请问什么是大额协议存款利率?

大额协议存款利率下行 个别银行“不差钱”拒存
如果大额协议存款利率继续回落,保险机构将不得不考虑是否该继续将钱存放在银行。这目前是保险机构最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之一。不过,问题才刚刚开始。随着节后资金回流,市场资金面紧张局面有所缓解,资金价格一路走低。货币市场利率的风向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自1月中旬大幅飙升后震荡回落,2月13日,Shibor各期限利率涨跌互现。相比隔夜等其他品种利率的大涨大落,一年期Shibor品种走势平缓,日5.2562%的利率水平为10月以来的最高点,后逐渐震荡回落至13日的5.2317%。受此影响,存款时限一般为5年的大额协议存款利率,1月以来也出现小幅回落。一外资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表示,大额协议存款利率的制定一般以同期存款利率为基准,受市场资金需求和价格影响。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目前部分大型银行的5年期协议存款利率为5.6%以下,中型银行为5.6%左右;小型银行由于资金面紧张仍未有效缓解,仍有不少给出了超过6%。存贷双方力量平衡正发生微妙变化,个别大型银行对于大额协议存款的拒绝,已经开始出现。上海一家大型银行大客户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于银行总行,分支机构更愿意接收大额协议存款,以此减轻存款考核压力。但现在分行上报至总行的大额协议存款报告比年前更容易遭到总行拒绝。目前大额协议存款利率虽较2011年底有所降低,但仍高于2011年初水平。2011年多次加息与上调准备金,使银行体系流动性趋于紧张,协议存款报价升至高位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极大促进了保险机构的存款配置力度。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保险公司配置了1.77万亿元的银行存款,占资产总额的29.49%,2010年12月这一比例仅为27.55%。
以中国人寿为例,该公司2011年12月在广发银行办理的15亿元协议存款,存期61个月,年利率(固定利率)6.15%;而其2011年3月在广发行存期64个月的25亿元大额协议存款,年利率则为5.5%。中金报告分析,若近期准备金率不做调整,则2月的7日shibor仍可能在3.5%-4.5%的较高位区间震荡,受此影响市场利率短期难以明显下降。但上述银行业人士认为,虽然资金面紧张问题仍在,但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风险,将从另一方面影响市场资金价格;其次,由于大额协议存款成本较高,银行出于成本管控的考量,也会增加大额协议存款利率继续下行的可能性。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136条
评论1463条
评论1382条
评论1370条
评论1232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银行超常规推介 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提价重启
日02:22 来源:
  核心提示:被冷落多时的机构大额协议存款近期重启,银保双方针对大额协议存款的议价频频闪现,而这一次较两三年前最大的不同是,机构占据了更多的主动。
  沉寂多时的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近期趋热。
  “固定和浮动的利率都比以往高出了5至10个BP。”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称。
  复苏与提价的背后,是宏观政策给商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存贷比破线与加息预期的双重压力,意外地将大额协议存款这一保险资金的重要投资品种,再度推到前端。
  提价重启
  多位保险公司投资部门人士透露,近两三个月来,多家银行就大额协议存款到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开出的条件也比以往好了很多。
  “以中小银行居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似乎没那么迫切。”前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称。
  2005年底,由于存贷差过大,迫于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银行纷纷下调大额协议存款利率,导致与保险机构双方议价无法达成一致。此后,又逢危机爆发,对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使得自年间大多数银行基本没有吸收新的保险机构大额协议存款。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年,银行存款占保险资产总额比重分别为22.5%、24.2%和25.9%。
  “虽然银行存款在保险业投资中还占有较大比例,但基本都是存量和三年期以下存款,新增大额协议存款已经很少。”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层人士称。
  以(,)为例,其显示,银行存款在投资资产中的占比曾经从2005年的40.16%,降至2006年的35.45%、2007年的22.32%和2008年的24.35%。
  按照规定,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期限需在5年以上,最低起存金额为3000万元以上,存款利率、存款期限、结息和付息方式、违约处罚标准均可由协议存款双方协商确定。
  上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几年前的一般标准为5年期(存款年利率)4%左右,后来多数银行降到了5年期定存3.6%的水平,甚至更低。不过,最近的年利率报价明显高于4%。”
  按照惯例,大额协议存款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实际操作以浮动利率居多。一保险公司专门负责银行存款的人士表示,保险机构考虑长期利率的不确定性,倾向于浮动利率,而银行则更希望采用固定利率,锁定成本。
  不论利率固定或浮动,显然目前银行已开出了好于以往的条件――目前固定和浮动的利率都比以往高出了5至10个BP。
  双重推手
  商业银行何以自甘降价?在存贷比破线与加息预期的双重压力下,坐拥千亿保费收入的保险公司,显然已成为银行的吸储大户。
  截至3月末,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币整体存贷比(不扣除票据)已达77.5%,高于75%的正常监管水平。
  此前有消息称,监管机构已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6月之前存贷比达标。
  另一方面,浓厚的加息预期也使得商业银行吸收长期存款的热情高于以往。
  一季度,(,)的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了约3 个百分点至47.6%。有分析人士称,这主要是由于兴业主动吸纳了较多长久期的负债使资金成本略有提高所致,属于主动应对加息的理性举措。
  (,)在近期的一次分析师会议上,就提出了将主动吸收保险公司中长期资金,以防范利率上行风险的策略。
  “保险资金同时具有期限长的特点,对于银行匹配去年进行的大量长期贷款也比较有利。”一分析人士称。
  保险公司也对银行伸出的橄榄枝给予了正面的回应。
  中国(,)2009年业绩会上,(,)副总裁刘家德曾表示,协议存款本身期限比较长,收益率也比较高,在加息通道中,新增加的协议存款也可以享受到未来加息可享受到的利息收益的好处,中国(,)会适度加大配置力度。
  第一季度,中国人寿定期存款大幅增加275 亿元,较2009年第度增长8%。
  中金公司研究员周光认为,协议存款明显提升的利率水平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利差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投资压力,对于增量资金规模巨大的中国人寿而言更是如此。
  “当前债市走势不太好,保险公司每个月又都有新增保费进账,如果报价合适,我们会考虑协议存款这个途径。”一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会同时向几家银行发出邀约。”他说。
  与中国人寿稍有不同,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利用这个机会提出“打包”要求。“一方面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另一方面,对于热销的国债或短期融资券,我们会作为条件,给银行一些存款,换一些不容易拿到的国债或短期融资券。”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透露。
【作者:孙轲 来源:】
(责任编辑:赵越)
04/29 09:3804/29 02:5804/27 09:0004/12 17:2004/10 03:3904/09 13:4204/09 09:2904/09 04:26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银行超常规推介 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提价重启(图)
日08:53 来源:
  本报记者孙轲 北京报道  沉寂多时的公司大额协议存款近期趋热。  “固定和浮动的利率都比以往高出了5至10个BP。”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称。  复苏与提价的背后,是宏观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经营压力――存贷比破线与加息预期的双重压力,意外地将大额协议存款这一保险资金的重要投资品种,再度推到前端。
  提价重启  多位保险公司投资部门人士透露,近两三个月来,多家银行就大额协议存款到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开出的条件也比以往好了很多。  “以中小银行居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似乎没那么迫切。”前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称。  2005年底,由于存贷差过大,迫于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银行纷纷下调大额协议存款利率,导致与保险机构双方议价无法达成一致。此后,又逢危机爆发,对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使得自年间大多数银行基本没有吸收新的保险机构大额协议存款。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年,银行存款占保险资产总额比重分别为22.5%、24.2%和25.9%。  “虽然银行存款在保险业投资中还占有较大比例,但基本都是存量和三年期以下存款,新增大额协议存款已经很少。”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层人士称。  以(,)为例,其显示,银行存款在投资资产中的占比曾经从2005年的40.16%,降至2006年的35.45%、2007年的22.32%和2008年的24.35%。  按照规定,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期限需在5年以上,最低起存金额为3000万元以上,存款利率、存款期限、结息和付息方式、违约处罚标准均可由协议存款双方协商确定。  上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几年前的一般标准为5年期(存款年利率)4%左右,后来多数银行降到了5年期定存3.6%的水平,甚至更低。不过,最近的年利率报价明显高于4%。”  按照惯例,大额协议存款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实际操作以浮动利率居多。一保险公司专门负责银行存款的人士表示,保险机构考虑长期利率的不确定性,倾向于浮动利率,而银行则更希望采用固定利率,锁定成本。  不论利率固定或浮动,显然目前银行已开出了好于以往的条件――目前固定和浮动的利率都比以往高出了5至10个BP。  双重推手  商业银行何以自甘降价?在存贷比破线与加息预期的双重压力下,坐拥千亿保费收入的保险公司,显然已成为银行的吸储大户。  截至3月末,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币整体存贷比(不扣除票据)已达77.5%,高于75%的正常监管水平。  此前有消息称,监管机构已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6月之前存贷比达标。  另一方面,浓厚的加息预期也使得商业银行吸收长期存款的热情高于以往。  一季度,(,)的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至47.6%。有分析人士称,这主要是由于兴业主动吸纳了较多长久期的负债使资金成本略有提高所致,属于主动应对加息的理性举措。  (,)在近期的一次分析师会议上,就提出了将主动吸收保险公司中长期资金,以防范利率上行风险的策略。  “保险资金同时具有期限长的特点,对于银行匹配去年进行的大量长期贷款也比较有利。”一分析人士称。  保险公司也对银行伸出的橄榄枝给予了正面的回应。  中国(,)2009年业绩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曾表示,协议存款本身期限比较长,收益率也比较高,在加息通道中,新增加的协议存款也可以享受到未来加息可享受到的利息收益的好处,中国人寿会适度加大配置力度。  第一季度,中国人寿定期存款大幅增加275亿元,较2009年第度增长8%。  中金公司研究员周光认为,协议存款明显提升的利率水平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利差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投资压力,对于增量资金规模巨大的中国人寿而言更是如此。  “当前债市走势不太好,保险公司每个月又都有新增保费进账,如果报价合适,我们会考虑协议存款这个途径。”一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会同时向几家银行发出邀约。”他说。  与中国人寿稍有不同,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利用这个机会提出“打包”要求。“一方面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另一方面,对于热销的国债或短期融资券,我们会作为条件,给银行一些存款,换一些不容易拿到的国债或短期融资券。”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透露。
【来源:】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04/30 05:2904/30 04:1104/26 10:2004/26 08:5804/23 17:0604/22 09:2104/22 07:4004/21 10:02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论坛酷主题
千亿险资出逃大额存款 债权计划扎堆吸金
  今年以来首次,保险公司不愿意将更多的钱放在银行了。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4月保险资金投资银行存款为19349.87亿元(人民币,下同),相比3月底的20698.48亿元减少1348.61亿元,降幅6.52%。
  千亿存款逃离银行后投向何处?目前尚难以统计全行业的资金流向。股票投资方面,尚无信息显示保险公司在一季度进行了大幅加仓。受访的三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称,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吸引力凸显,或成“吸金”新宠。
  协议存款价跌
  大额协议存款,一直是保险投资者旱涝保收的不二选择。
  2011年全年,大额协议存款利率都保持了相当的吸引力。国有商业银行大额存款利率一度达到5.6%左右,部分城商行甚至开出7%的超优惠价。以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为例,该公司2011年12月在广发银行办理了15亿元协议存款,存期61个月,年利率(固定利率)6.15%。
  目前协议存款利率水平较2011年有所下降。中小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利率降至6%左右,鲜有达到7%的。大中型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利率则在5.5%左右徘徊。
  “大额协议存款在银行的负债业务中,算成本比较高的,因此银行吸收协议存款的意愿随着其资金压力的大小发生调整,目前银行吸收大额协议存款的意愿有限。”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
  “今年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资金面有所缓解,大额协议存款尤其是资金量小的,不像去年那样受到大型银行欢迎了,已有大型银行拒绝接收额度不大的协议存款。”另一家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表示认同。他说,由于该公司风险容忍度较低,大银行的拒绝,使其需要另寻投资通道。
  不过,也有对风险容忍度较高的保险公司选择继续加大协议存款配置。一家中资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说,可以将资金存入城商行,虽然风险增加,但可获得6%的收益率,还能通过远期利率锁定在降息通道中保住收益。
  协议存款额在2011年的保险资金投资中曾扮演“拯救者”角色。中国人寿、601601,股吧)等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在2011年年报中,都重点提及了利息收入对公司收益率的贡献。
  债权项目诱惑
  从银行存款转移出来的巨量资金,正倒逼保险公司寻找其他投资渠道。保监会数据显示,4月保险业投资余额达38984.43亿元,较3月底增加 800亿元,增幅2.09%。
  多家保险投资负责人的说法均指向:企业债和参与债权计划,成为保险公司前段时间的配置重点。股票投资方面,尚无信息显示保险公司在一季度进行了大幅加仓。平安个人投资连接保险4月投资报告显示,权益投资增配政策利好和盈利支撑的周期性行业,优选个股,取得了超额收益。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投资人表示,公司不少新增资金都用来购买债券和参与债权计划。为了能够参与债权计划项目,该公司还专门去发行债权计划的公司“讨要”项目。
  “今年债权计划项目明显比2011年增加,收益率也不错。”上述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说。
  包括601318,股吧)在内的多位保险机构投资负责人曾在2012年初表示,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将是今年关注重点之一,已有多个债权计划项目上报。
  粗略估计,全行业至今待批的债权计划约十多个,覆盖轨道交通、水利建设等。记者获悉,今年一季度来,获得批复的债权计划已逾4个。例如,今年3月获得保监会备案核准的太平资产-南水北调工程第三期债权投资计划,总规模达400亿元。
  获批的债权计划不少都正处于募集资金期,虽然债权计划在偿债主体、投资年限和收益率计算方面不尽相同,但不少采用保底+浮动收益率计算收益。一般保底收益率5.5%,总收益率能达到6%,有的甚至达7%。这在股市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具有相当吸引力。
  除了债权计划,企业债在前段时间也颇受险资关注。中债网信息显示,保险机构4月债券净认购为102.72亿元,其中企业债净认购额82.02亿元。保险机构今年4月末持有的主要券种债券总额为19877.89亿元,较3月末的19833.01亿元增加了44.88亿元。
最新上架商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额协议存款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